怎样的艺术批评更有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批评要让人能够接受,并在接受中达到了使其改正缺点和错误的目的,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批评这种教育手段时,作为班主任老师更需要的是艺术批评,这样去实施才会更行之有效。
一、出其不意的批评,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出其不意的批评艺术,就是指在别人料想不到时行动,从而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结果的方法。
一次自修课,因学校临时有事,班主任张老师就让班长管纪律,并且声明违反纪律下课就要接受惩罚。下课铃响时,张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叫违反纪律的同学到教师办公室,只听到其他同学在幸灾乐祸:“又要罚写作文了,600字。”当两位学生到办公室后,张老师却指着桌上的六个柿子,说:“今天罚你们吃柿子,每人三个。好,回去吧。”学生一楞,以为自己听错了,张老师又催他们快点拿,拿去就可以走了。他们犹犹豫豫地拿着柿子,疑疑惑惑地走了。那几个柿子的味道应该又惊又喜,又疑又惧吧。以后只要在同学面前提惩罚,同学们都会笑眯眯地说:“又想吃柿子啦。”就这样,以后“柿子”就成了惩罚悬念的代名词了。有了这一次的“惩罚”此后他们再也不敢造次了,因为他们深怕老师还会出现另外的不同方式来批评了,这他们心中就没个底了。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应该知道,批评的方式即使再好,如果一层不变,那也不管用的。因为用得多了,他们甚至都会知道老师的批评会说哪些话,有的居然还可能会背,你说上句他会接着说下句,引得旁边的同学会心一笑。长此以往,这样的批评教育怎能不打折扣?别说是批评,就是美的东西看多了,我们也会成为审美疲劳的;同样,相同的批评听多了,也会成为批评疲劳的。可想而知,这样的批评一定是毫无效果的,你批评他,他反而嬉皮笑脸。所以,在批评的时候我们要不时地来点新异:变化批评的语言,改变批评的方法,更换批评的场合,等等,这样才会让这些出其不意的批评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二、欲擒故纵的批评,有心悦诚服的效果
欲擒故纵“三十六计”对此的理解是:“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欲擒故纵的批评艺术,就是一种为了有效地控制,而采取先放松一下的方法。
一次,有位学生古文没背下来,叫他留下,他竟逃走。气恼之下,中午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命令他背完才可回去,没想到这个学生头一抬说,没兴致。班主任李老师也回了一句:“那叫你父母和你一起背,背完接你回去。”这句话对学生是极具杀伤力的。后来冷静一想,是不是说得太绝了,不会出什么事吧。果不出其然,回去之后他就把语文书撕了,后来一个与他很要好的同学告诉李老师,他是想来背的,因为早饭没吃太饿了才逃走的。知道这一情形后,李老师于是先退一步,缓和一下紧张气氛,因为教育目的不是与学生抠气,而是让他背书。所以就没有再去批评他了,于是找了一本旧语文书让那位同学给他送去。第二天看到他的一本书掉地上弄脏了,李老师帮他捡起并擦干净,用温和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中午,他拿着书本来背了,很流利,而且他温顺地没说一句顶撞的话,显然他已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心和诚意。
“擒”和“纵”是一对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怎样有效地去追。把敌人逼急了,他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下,使敌人丧失警惕,然后伺机而动。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但运用此计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充分掌握对方心理的基础上使之心悦诚服,比如欲擒故纵能收服孟获,但却不能用于司马懿。李老师叫学生背古文,被逼急了的学生,不但逃回家了,而且还把语文书也撕了。其后,李老师知道“逼”其不成,而改为“放”先“放纵”他一下,于是就找了一本旧语文书给他,同时还捡起并擦干净他掉在地上弄脏了的书,这样做足了感情的投入后,便可手到“擒”来。这过程表面上看是李老师输了,他不得不做出让步,但最终的效果却是李老师“擒”住了他,这样他就心悦诚服地把古文背了下来。
三、套紧箍咒的批评,有自我约束的效果
套紧箍咒的批评艺术,就是一种借助外力控制其行为,并使之养成了自我约束的一种习惯的方法。
资深评委罗克,他提出将本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刚上任没几天的美国总统,所有评委都以为罗克疯了。罗克说:“如果等他下台时再给他和平奖,对世界和平就没用了。以后只要美国新总统一上台,咱就给他颁诺贝乐和平奖,等于给他戴上了‘紧箍咒’,他只能和平,不能不和平,依我说,这才真正发挥了和平奖的作用。”罗克怎么会想到用这个方法呢?原来罗克自己在上小学时也是一个顽皮捣蛋、难以管教的孩子,令老师十分头疼,最后班主任老师让他当了班长,约束他,改变他。这样,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不再顽皮捣蛋了,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很显然,罗克这套方法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学来的,当年顽皮捣蛋的罗克,是一匹难以管教的狼。老师让他当了班长后,就改变了自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紧箍咒”就是为了让野性难驯的孙悟空听话的,观音给孙悟空套上了紧箍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同样,作为称霸世界的美国,给新上任的总统颁发诺贝乐和平奖,无疑也是给他戴上了‘紧箍咒’。看来,在教育学生中,我们给学生套上“紧箍咒”的最终目的也是让他们能去自我约束。这样,等他们毕业了,再拿掉他们头上的“紧箍咒”后,当自我约束成了习惯,我们就相信学生会做好的,甚至比以前、比他人做得更好。
由此可见,艺术批评的方法是离不开教育实践的,许多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使同一学生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实施艺术批评,正是为了寻找这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有效方法。
批评要让人能够接受,并在接受中达到了使其改正缺点和错误的目的,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批评这种教育手段时,作为班主任老师更需要的是艺术批评,这样去实施才会更行之有效。
一、出其不意的批评,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出其不意的批评艺术,就是指在别人料想不到时行动,从而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结果的方法。
一次自修课,因学校临时有事,班主任张老师就让班长管纪律,并且声明违反纪律下课就要接受惩罚。下课铃响时,张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叫违反纪律的同学到教师办公室,只听到其他同学在幸灾乐祸:“又要罚写作文了,600字。”当两位学生到办公室后,张老师却指着桌上的六个柿子,说:“今天罚你们吃柿子,每人三个。好,回去吧。”学生一楞,以为自己听错了,张老师又催他们快点拿,拿去就可以走了。他们犹犹豫豫地拿着柿子,疑疑惑惑地走了。那几个柿子的味道应该又惊又喜,又疑又惧吧。以后只要在同学面前提惩罚,同学们都会笑眯眯地说:“又想吃柿子啦。”就这样,以后“柿子”就成了惩罚悬念的代名词了。有了这一次的“惩罚”此后他们再也不敢造次了,因为他们深怕老师还会出现另外的不同方式来批评了,这他们心中就没个底了。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应该知道,批评的方式即使再好,如果一层不变,那也不管用的。因为用得多了,他们甚至都会知道老师的批评会说哪些话,有的居然还可能会背,你说上句他会接着说下句,引得旁边的同学会心一笑。长此以往,这样的批评教育怎能不打折扣?别说是批评,就是美的东西看多了,我们也会成为审美疲劳的;同样,相同的批评听多了,也会成为批评疲劳的。可想而知,这样的批评一定是毫无效果的,你批评他,他反而嬉皮笑脸。所以,在批评的时候我们要不时地来点新异:变化批评的语言,改变批评的方法,更换批评的场合,等等,这样才会让这些出其不意的批评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二、欲擒故纵的批评,有心悦诚服的效果
欲擒故纵“三十六计”对此的理解是:“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欲擒故纵的批评艺术,就是一种为了有效地控制,而采取先放松一下的方法。
一次,有位学生古文没背下来,叫他留下,他竟逃走。气恼之下,中午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命令他背完才可回去,没想到这个学生头一抬说,没兴致。班主任李老师也回了一句:“那叫你父母和你一起背,背完接你回去。”这句话对学生是极具杀伤力的。后来冷静一想,是不是说得太绝了,不会出什么事吧。果不出其然,回去之后他就把语文书撕了,后来一个与他很要好的同学告诉李老师,他是想来背的,因为早饭没吃太饿了才逃走的。知道这一情形后,李老师于是先退一步,缓和一下紧张气氛,因为教育目的不是与学生抠气,而是让他背书。所以就没有再去批评他了,于是找了一本旧语文书让那位同学给他送去。第二天看到他的一本书掉地上弄脏了,李老师帮他捡起并擦干净,用温和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中午,他拿着书本来背了,很流利,而且他温顺地没说一句顶撞的话,显然他已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心和诚意。
“擒”和“纵”是一对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怎样有效地去追。把敌人逼急了,他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下,使敌人丧失警惕,然后伺机而动。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但运用此计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充分掌握对方心理的基础上使之心悦诚服,比如欲擒故纵能收服孟获,但却不能用于司马懿。李老师叫学生背古文,被逼急了的学生,不但逃回家了,而且还把语文书也撕了。其后,李老师知道“逼”其不成,而改为“放”先“放纵”他一下,于是就找了一本旧语文书给他,同时还捡起并擦干净他掉在地上弄脏了的书,这样做足了感情的投入后,便可手到“擒”来。这过程表面上看是李老师输了,他不得不做出让步,但最终的效果却是李老师“擒”住了他,这样他就心悦诚服地把古文背了下来。
三、套紧箍咒的批评,有自我约束的效果
套紧箍咒的批评艺术,就是一种借助外力控制其行为,并使之养成了自我约束的一种习惯的方法。
资深评委罗克,他提出将本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刚上任没几天的美国总统,所有评委都以为罗克疯了。罗克说:“如果等他下台时再给他和平奖,对世界和平就没用了。以后只要美国新总统一上台,咱就给他颁诺贝乐和平奖,等于给他戴上了‘紧箍咒’,他只能和平,不能不和平,依我说,这才真正发挥了和平奖的作用。”罗克怎么会想到用这个方法呢?原来罗克自己在上小学时也是一个顽皮捣蛋、难以管教的孩子,令老师十分头疼,最后班主任老师让他当了班长,约束他,改变他。这样,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不再顽皮捣蛋了,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很显然,罗克这套方法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学来的,当年顽皮捣蛋的罗克,是一匹难以管教的狼。老师让他当了班长后,就改变了自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紧箍咒”就是为了让野性难驯的孙悟空听话的,观音给孙悟空套上了紧箍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同样,作为称霸世界的美国,给新上任的总统颁发诺贝乐和平奖,无疑也是给他戴上了‘紧箍咒’。看来,在教育学生中,我们给学生套上“紧箍咒”的最终目的也是让他们能去自我约束。这样,等他们毕业了,再拿掉他们头上的“紧箍咒”后,当自我约束成了习惯,我们就相信学生会做好的,甚至比以前、比他人做得更好。
由此可见,艺术批评的方法是离不开教育实践的,许多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使同一学生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实施艺术批评,正是为了寻找这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