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德国上空的鹰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次美陆军航空兵要轰炸的德国法兰克福地区是德国的重要工业区,该地区中有大量的德国兵工厂,是德国武器弹药生产的集中地区,在以前的战略大轰炸中,盟军的飞机曾多次对该地区实施打击,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轰炸得都不够彻底,每次轰炸过后德国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恢复生产。而德国的慕尼黑地区,除了有兵工厂外,更重要的是产粮区,能就近补给德国西线的部队所需食品。在蒙特的战略中摧毁敌人的补给线比摧毁敌人的兵工厂来得更重要,这也是把慕尼黑地区列入战略轰炸范围的原因。
“命令第6航空兵联队先头部队前往攻击法兰克福机场,命令第8空兵联队先头部队前往攻击慕尼黑机场。”虽然蒙特不知道德军的飞机为什么没有前来拦截自己的先头部队,但怎么说这都是一个有利的战机,摆明了对自己这方的行动有好处,有现成的便宜不占,那就不是蒙特的风格。蒙特马上命令两个打头阵的航空兵联队快速前往攻击德军在这两个地区的机场,务求把德军的飞机摧毁在地面上。
德国空军之所以会出现反应不及时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德国元首希特勒遭受到了一次暗杀,对军队中的将领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德国空军司令德国元帅戈林也因为这件事被波及,遭到了希特勒的怀疑,提出了要让德国第6航空联队司令官冯。格莱姆接替戈林出任德国空军司令。当然了戈林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撤换掉的,两相拉锯之下的结果就造成了空军指挥上的空档。盟军刚好在这个时候发起新一轮地战略大轰炸。
说起这次几乎令希特勒身死的刺杀行动,经蒙特整合后的几个特别行动组。在其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蒙特的红颜知己精英特工依莲娜,就是这次行动的组织者及直接参与者之一。刺杀的命令是由罗斯福直接下达的,在以前罗斯福是反对实施暗杀的,但随着他的身体状况地恶化,罗斯福希望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见到战争的结束,于是就下达了这次的暗杀命令。(表面上看这次刺杀是由德国的军官实施,背后其实由盟军策反的。)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欧洲战场美军的航空兵联队,相当于师的编制。如第八航空兵联队就有超过1000架以上的各类飞机,从飞机的量来比,相当于太平洋战场上一支特混航空母舰编队。而每个航空兵联队下面分别设有战斗机大队,战术轰炸机大队及重型轰炸机大队若干,每个航空兵大队下面又设有若干航空兵中队。通常把一个航空兵联队地飞机兵力配置在邻近的几个机场中,每个机场专门部署一个航空兵大队同类型地战斗机或者轰炸机,这样管理起来会比较方便。
本来就算德国的空军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起飞战斗机拦截美军的飞机,蒙特也打算冒险派飞机去轰炸法兰克福及慕尼黑这两个地区的机场,因为这些机场距离德军的边境防线最近。只要能在战略大轰炸之初把上述两地区的机场破坏掉,就算付出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美军第6航空兵联队和第8航空兵联队。打头阵的分别都是一个战斗机大队及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第5空兵联队的是一个p-51d野马式战斗机大队72架及一个b-24型轰炸机大队54架,而第8空兵联队的是一个p-47及b-25中型轰炸机[c。(上章写了第5空兵联队,应该是第6航空兵联队,美军空军欧洲战场上:=双数的,这和舰队的番号也是双数的同理。)
从打头阵地这254飞机中,四个大队的机种各不一样,战斗机的数量明显比轰炸机要多,护航比率1:1实行机盯机也有余,而是中型地,没有笨重的重型b-17轰炸机。突防起来会容易得多。这样的兵力搭配可以看得出,美陆军航空兵司令部原本是想同德国的空军来一场硬仗的,却没想到对方竟然迟迟没来迎战,蒙特立即抓紧有利时机。让先头部队转而前往轰炸德军的机场,也算得上是一个变通的上策。
接到攻击机场的命令后,两个航空兵联队的先锋机群。在各自的空中指挥官的带领下,对航线进行了修改。棣属第6航空兵联队的机群调整为东北偏东方向,飞向了法兰克福,而棣属第8空兵联队的机群调整为东南偏南方向,飞向慕尼黑地区。
“命令第2第4航空兵联队的先锋机群,前往轰炸法兰/黑地区的地面雷达
。示。”除了在陆军航空兵司令部设置了指挥中心,各个航空兵联队的司令部也同样设置了指挥室,具体的战术指令都是由联队一级下达给机群的,蒙特这里只下达大方面的命令,这就是如何打和怎样打的区别。
本来德军地面雷达站点的方位,并不是那么容易知道的,毕竟有些隐蔽的雷达站,会建在某些大山的山峰上,有些会建在平原开阔地带,而有些又建在城市的周边,要想把这些雷达站一一找出来,还真不容易啊。盟军的潜伏特工,在战前为此费了很大的劲,有的特工甚至还在盟军实施战略大轰炸时,冒险为盟军的轰炸机做前线地面引导员。(二战时各国对电台都管得很严,这时已经有专门的侦听搜索地下电台的仪器。)
—
一提起战略大轰炸,有的人或许就会联想到成千架飞机,一哄而上狂轰滥炸,或许以前的英伦大空战,德国人曾经这么干过。但现在在蒙特的指挥下,起码美军的飞机没有这么蛮干。蒙特采取的是更科学的办法,对所有参战的飞机实行分批分时起飞,对需要轰炸的任务目标实施按地段按价值按大小按轰炸的难易程度划分开来。第一波起飞的各个机群战斗机的数量最多,比轰炸机的数量还要多,而第二波起飞的机群其中战斗机与轰炸机的比例是1;1,1:2炸机占多数。
这样的比例搭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旦发生空战,把战损控制在最低程度,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按照现时欧洲战场上飞机及机组人员的补充情况来分析,要想战略大轰炸能够连续几个月,战损必须控制在3-4%之间,如果战损持续超过5%,就不能持续轰炸下去了。这是一个相当客观重要的衡量标准,能够做到那么盟军就将赢得战略轰炸。
法兰克福地区的机场及兵工厂,在盟军6月份诺曼底登陆前,曾经被盟军一次出动三千架次的飞机轰炸过,重点目标是该地区的大型滚珠轴承工厂,其生产的产品是坦克、火炮、车辆等机械装备的必须零部件。这时德国重建起来的工厂大多数搬到了地下进行生产。轰炸的难度要比以往都要高,这也是蒙特在制定轰炸策略时放弃打击这些关键工厂,而转为重点轰炸地面上的交通网络。机场作为空军基地外,也是航空运输的枢纽载体,无论怎么说机场都是必炸的目标,摧毁了敌人的机场就能有效控制制空权及破坏空运线路,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我是飞天侠,各中队注意,扇形散开,准备战斗。”飞往法兰克福方向的先锋机群比飞往慕尼黑方向的先锋机群要先到达战斗空域,第航空联队长约翰。米歇尔上校可以说得上是这时欧洲战场上美航空兵联队中的领军人物之一。第六航空联队,是在蒙特当年战略轰炸挪威时创立的快速航空特勤大队的基础上扩编而来的,约翰。米歇尔上校和保罗。蒂贝茨中校都是这支部队的创建人之一。
“我是飞天侠,所有人注意,重整队列,战斗机分队与轰炸机分队相互配合,构成梯次式松散轰炸队形。”眼看距离目标空域越来越近,依然没有见到德军的战斗机前来拦截,这种情况也算少有。既要防止空战又要准备对地轰炸,约翰。米歇尔上校唯有选择命令分散队形,采取让六架战斗机给六架轰炸机护航兼掩护轰炸的模式作战。队形也由巡航时的密集飞行队列改为,有先有后一批一批宽松扇形分布在上下不同空中高度的突袭分队。
自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三个月来德国空军同盟国空军经过了多次正面较量后,战损数量是惊人的,德国空军能够用于参战的飞机数量直线下降。戈林面对希特勒要解除他的职务的压力下,借口养病不出。而希特勒要求空军在没有胜算时,不得轻易出击,毕竟这时德国的飞机生产很难跟得上战损消耗了。戈林的不理军务和希特勒的要求,度至了德国西线的空军,大多数都躲进了坚固的掩体机库中去避而不战。这给盟军在10月份展开的战略大轰炸,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次美陆军航空兵要轰炸的德国法兰克福地区是德国的重要工业区,该地区中有大量的德国兵工厂,是德国武器弹药生产的集中地区,在以前的战略大轰炸中,盟军的飞机曾多次对该地区实施打击,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轰炸得都不够彻底,每次轰炸过后德国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恢复生产。而德国的慕尼黑地区,除了有兵工厂外,更重要的是产粮区,能就近补给德国西线的部队所需食品。在蒙特的战略中摧毁敌人的补给线比摧毁敌人的兵工厂来得更重要,这也是把慕尼黑地区列入战略轰炸范围的原因。
“命令第6航空兵联队先头部队前往攻击法兰克福机场,命令第8空兵联队先头部队前往攻击慕尼黑机场。”虽然蒙特不知道德军的飞机为什么没有前来拦截自己的先头部队,但怎么说这都是一个有利的战机,摆明了对自己这方的行动有好处,有现成的便宜不占,那就不是蒙特的风格。蒙特马上命令两个打头阵的航空兵联队快速前往攻击德军在这两个地区的机场,务求把德军的飞机摧毁在地面上。
德国空军之所以会出现反应不及时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德国元首希特勒遭受到了一次暗杀,对军队中的将领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德国空军司令德国元帅戈林也因为这件事被波及,遭到了希特勒的怀疑,提出了要让德国第6航空联队司令官冯。格莱姆接替戈林出任德国空军司令。当然了戈林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撤换掉的,两相拉锯之下的结果就造成了空军指挥上的空档。盟军刚好在这个时候发起新一轮地战略大轰炸。
说起这次几乎令希特勒身死的刺杀行动,经蒙特整合后的几个特别行动组。在其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蒙特的红颜知己精英特工依莲娜,就是这次行动的组织者及直接参与者之一。刺杀的命令是由罗斯福直接下达的,在以前罗斯福是反对实施暗杀的,但随着他的身体状况地恶化,罗斯福希望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见到战争的结束,于是就下达了这次的暗杀命令。(表面上看这次刺杀是由德国的军官实施,背后其实由盟军策反的。)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欧洲战场美军的航空兵联队,相当于师的编制。如第八航空兵联队就有超过1000架以上的各类飞机,从飞机的量来比,相当于太平洋战场上一支特混航空母舰编队。而每个航空兵联队下面分别设有战斗机大队,战术轰炸机大队及重型轰炸机大队若干,每个航空兵大队下面又设有若干航空兵中队。通常把一个航空兵联队地飞机兵力配置在邻近的几个机场中,每个机场专门部署一个航空兵大队同类型地战斗机或者轰炸机,这样管理起来会比较方便。
本来就算德国的空军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起飞战斗机拦截美军的飞机,蒙特也打算冒险派飞机去轰炸法兰克福及慕尼黑这两个地区的机场,因为这些机场距离德军的边境防线最近。只要能在战略大轰炸之初把上述两地区的机场破坏掉,就算付出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美军第6航空兵联队和第8航空兵联队。打头阵的分别都是一个战斗机大队及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第5空兵联队的是一个p-51d野马式战斗机大队72架及一个b-24型轰炸机大队54架,而第8空兵联队的是一个p-47及b-25中型轰炸机[c。(上章写了第5空兵联队,应该是第6航空兵联队,美军空军欧洲战场上:=双数的,这和舰队的番号也是双数的同理。)
从打头阵地这254飞机中,四个大队的机种各不一样,战斗机的数量明显比轰炸机要多,护航比率1:1实行机盯机也有余,而是中型地,没有笨重的重型b-17轰炸机。突防起来会容易得多。这样的兵力搭配可以看得出,美陆军航空兵司令部原本是想同德国的空军来一场硬仗的,却没想到对方竟然迟迟没来迎战,蒙特立即抓紧有利时机。让先头部队转而前往轰炸德军的机场,也算得上是一个变通的上策。
接到攻击机场的命令后,两个航空兵联队的先锋机群。在各自的空中指挥官的带领下,对航线进行了修改。棣属第6航空兵联队的机群调整为东北偏东方向,飞向了法兰克福,而棣属第8空兵联队的机群调整为东南偏南方向,飞向慕尼黑地区。
“命令第2第4航空兵联队的先锋机群,前往轰炸法兰/黑地区的地面雷达
。示。”除了在陆军航空兵司令部设置了指挥中心,各个航空兵联队的司令部也同样设置了指挥室,具体的战术指令都是由联队一级下达给机群的,蒙特这里只下达大方面的命令,这就是如何打和怎样打的区别。
本来德军地面雷达站点的方位,并不是那么容易知道的,毕竟有些隐蔽的雷达站,会建在某些大山的山峰上,有些会建在平原开阔地带,而有些又建在城市的周边,要想把这些雷达站一一找出来,还真不容易啊。盟军的潜伏特工,在战前为此费了很大的劲,有的特工甚至还在盟军实施战略大轰炸时,冒险为盟军的轰炸机做前线地面引导员。(二战时各国对电台都管得很严,这时已经有专门的侦听搜索地下电台的仪器。)
—
一提起战略大轰炸,有的人或许就会联想到成千架飞机,一哄而上狂轰滥炸,或许以前的英伦大空战,德国人曾经这么干过。但现在在蒙特的指挥下,起码美军的飞机没有这么蛮干。蒙特采取的是更科学的办法,对所有参战的飞机实行分批分时起飞,对需要轰炸的任务目标实施按地段按价值按大小按轰炸的难易程度划分开来。第一波起飞的各个机群战斗机的数量最多,比轰炸机的数量还要多,而第二波起飞的机群其中战斗机与轰炸机的比例是1;1,1:2炸机占多数。
这样的比例搭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旦发生空战,把战损控制在最低程度,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按照现时欧洲战场上飞机及机组人员的补充情况来分析,要想战略大轰炸能够连续几个月,战损必须控制在3-4%之间,如果战损持续超过5%,就不能持续轰炸下去了。这是一个相当客观重要的衡量标准,能够做到那么盟军就将赢得战略轰炸。
法兰克福地区的机场及兵工厂,在盟军6月份诺曼底登陆前,曾经被盟军一次出动三千架次的飞机轰炸过,重点目标是该地区的大型滚珠轴承工厂,其生产的产品是坦克、火炮、车辆等机械装备的必须零部件。这时德国重建起来的工厂大多数搬到了地下进行生产。轰炸的难度要比以往都要高,这也是蒙特在制定轰炸策略时放弃打击这些关键工厂,而转为重点轰炸地面上的交通网络。机场作为空军基地外,也是航空运输的枢纽载体,无论怎么说机场都是必炸的目标,摧毁了敌人的机场就能有效控制制空权及破坏空运线路,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我是飞天侠,各中队注意,扇形散开,准备战斗。”飞往法兰克福方向的先锋机群比飞往慕尼黑方向的先锋机群要先到达战斗空域,第航空联队长约翰。米歇尔上校可以说得上是这时欧洲战场上美航空兵联队中的领军人物之一。第六航空联队,是在蒙特当年战略轰炸挪威时创立的快速航空特勤大队的基础上扩编而来的,约翰。米歇尔上校和保罗。蒂贝茨中校都是这支部队的创建人之一。
“我是飞天侠,所有人注意,重整队列,战斗机分队与轰炸机分队相互配合,构成梯次式松散轰炸队形。”眼看距离目标空域越来越近,依然没有见到德军的战斗机前来拦截,这种情况也算少有。既要防止空战又要准备对地轰炸,约翰。米歇尔上校唯有选择命令分散队形,采取让六架战斗机给六架轰炸机护航兼掩护轰炸的模式作战。队形也由巡航时的密集飞行队列改为,有先有后一批一批宽松扇形分布在上下不同空中高度的突袭分队。
自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三个月来德国空军同盟国空军经过了多次正面较量后,战损数量是惊人的,德国空军能够用于参战的飞机数量直线下降。戈林面对希特勒要解除他的职务的压力下,借口养病不出。而希特勒要求空军在没有胜算时,不得轻易出击,毕竟这时德国的飞机生产很难跟得上战损消耗了。戈林的不理军务和希特勒的要求,度至了德国西线的空军,大多数都躲进了坚固的掩体机库中去避而不战。这给盟军在10月份展开的战略大轰炸,打开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