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台湾香港与澳门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台湾、香港、澳门与大陆的分合,是中国大历史未来发展的最大课题。但人类的行动在大范围内展开,只循着若干因果关系,不能被各个人的意愿所左右,更难因着他道德上的希望而迁就。
为了保存本书题材的完整。势必再提到台湾香港与澳门的特别情形。理论上,今后台湾的出处很可以改变上章的结论。今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专注,主要的也是由于这原因。
台湾的成长
台湾是中国之一省、岛上的土著从来即未有充足之人数成为政4治上或经济上特别的问题。因为说福建或客家方言的移民来临,台湾产生了一种中国大陆文化的分枝,家族间之凝聚力强。日据时代,台湾的农产品以向日本输出稻米、蔗糖、茶叶、樟脑为大宗。可是农业生产未曾构成大规模农场,仍然有如大陆,一般以一家一室耕耘门前屋后的田土为主。只是地理上较为优越,岛上从未有大陆般贫困的情形,例如中国之西北。
国民党在对日胜利接收之后,已将台湾佃农数大为减低。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以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土地**为蓝本,一家的所有地大致以中等地7英亩半为最高限额,多余的由政府接收重新分配,其代价只有两年半的收成数。实际的付出以30%将自日本接收的工商业股票作数,其余以农产证券用稻米甘薯付给,预计20年偿请,内带4%的利息。这种强制接收、强制重新分配的办法能够执行,乃因当日台湾仍在军政时期,而大陆上**军队来犯的威胁迄未解除。
工业紧随着土地**展开。有了充实之美援,台湾的工业政策首先避免过度投资于有高度声望却无立即效用的企业,着重于以劳力为主体的产品,以出口着眼,因此这国民党控制之地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的便宜。当日工业先进国一意向最前进的部门发展,将很多次要商品之市场空前开放。台湾的出口遇到极小的阻力。因着这政策之成功,美援自1965年停止。最近的十余年内,台湾才致力于钢铁的生产、高级科技及汽车之制造。
台湾之独立运动虽然吸引相当注意,但迄至最近不能算作有力左右台湾今后出处的挑战者。他们既无从说服大多数受过教育之人士,也不能争取广大群众。因此**成为无结构而只带着乡土气息的运动。可是这运动引出一个潜在有动力的问题,既有情绪上之煽动性,也在某些方面具有实质,如果处理不善,即不能担保以上情形不会迅速改变。
虽说人民共和国不满,但美国不能算是有意阻挠台湾与大陆间的统一。如果两岸人民找到了适当的方式趋向统一,美国决不可能节外生校提出异议,可是美国政府也没有做中介人的义务去提前促成统一。
两岸关系
说到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差异并没有一般想象之大。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的政党,至今尚雇用大批人士编纂它自身的革命纪录。官方文件里并没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当的名词。“天下为公”的标语可在台北很多的地方看到。在这岛上,政府也对银行业和对外贸易有确实的掌握。它也经营铁路与公共汽车。在教育和传播媒体方面,政府的影响尤大。在这许多方面的结构及管理,台湾与大陆**并非如水火之不相容。
在文教方面,国民党之政策行使已逾40年,更不容分型运动之展开。不仅儿童自幼受教为中国人,而且博物馆图书馆和各处之档案处尤以大陆上之根源作号召。即使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在受训时也不觉得此生事业应当全在岛上省内,教师与公务员更无论。最近几年来已有“台湾文学”出现,可是绝大多数出版品显示一种广泛的眼光,而且往往较大陆作家的范围尤为宽阔。
因内战而在1945年及1949年来留下来的恶劣情绪亦不足为永久的仇恨。中国国民党和**都曾与日本作战,不仅两方都已与日本采取和平方式,而且在很多方面两方都已从事善意合作。宽大之美德,也为两方所重视。蒋介石生前即已原宥一打以上和他作对的军阀,**有一个儿子在韩战中殒身,可是他开怀接待尼克松。如果年轻一代并未实际参战,倒要将双方的仇恨永久化,则是不可思议了。
可是因为几十年来的武装对垒,双方都以不承认对方之合法地位为本身立足之逻辑。突然放弃这立场,可能引起内部争执,也可能投柄于分裂运动。在本书成稿之日,有很多迹象显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准备给蒋介石恢复名誉。他在浙江之故居据说已经修整。一座抗战史迹博物馆将开设于卢沟桥畔。在北京和汉口,街道已改用国民党抗日殒身的将领为名。黄埔军校校友会已成立,此中值得注意,这军校只有蒋介石曾任校长,人民解放军元帅徐向前则为现任校友会会长。这一连串事情,逻辑上的结论将是在历史里重新树立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地位。
香港
香港是一个岛屿,连着九龙半岛,更附有大陆上一片领土。以面积言,她的400平方英里不算极小(如与澳门的6平方英里比较)。并且香港的摩天楼面对着石山作背景的自然港口,以她直立之价值超越她横卧着的价值。多年以来这自由港口因物产荟萃,成为采办中心和旅游者下榻之胜地。即使是英国旗,也替中国挣得不少外汇,近年来以本身经济成长著称,是亚洲地区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除了以银行业和船舶业为世界上重要中心之一以外,香港也是纺织品和塑胶品、电气设备、电子、机器与化学物品的制造场所。她的印刷业、食品处理和电影业也甚为称著,这三项对海外华人特别有吸引力。
本书整备付印之前,作者得到一份香港特区的基本法草案。这文件使我得有机会证实我不久以前的想法:一个国家在现代经历了一段主要的突破时,连国家这一观念也可能变更,如400年前荷兰民国诞生时的情形。这基本法给我们一个机会想见1997年重返中国以后的情形。这特区将保持其独特的税收制度和货币制度。它将有特别的旗帜,它的行政首长将由选举产生,他也和被选的立法员一样,至少已在本地居留20年。现有司法机关将全部保留。香港所立的法律将报告于北京的人民代表大会登记作为纪录,可是特区不隶属**政府任何机构之下。而且特区有权处理仅与本地有关的外交事宜。起草委员会完成了上述初稿,正在与咨询委员会商议,两者都在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工作表现地方自治的精神,将各处有价值的地方尽量保存,和对1984年中英两国协定的尊重。这不是容易的工作,它的成功应当为澳门造成前例。来日这动力之所致,不难渡过台湾海峡,使突破历史的中国一统成为事实。
本书命意
在结束本书时,我乘机解释写这书的哲学立场。初看之下,宏观历史好像与道德全不相关。人类之行动在大范围内展开,只循着若于因果关系,不能由各个人意愿左右,更难因着他道德上的希望而迁就。在写作以上各章时,我更将前一时代所留下来的影响昭然指出,就和以前的史书不同。传统的史学家通常将每朝代之初当作一段有创造性的时代,当日的人口和社会都带着可塑性,可以由一代伟人照着他的理想转折成器。我自信我的叙述比较近乎实情,可是也会造成一种定命的印象,亦即注定将发生的事物总会发生,道德与否和事实之来往无关。这样无人性的立论很可能扰乱读者的心情,更可能冒犯有些敏感的读者,然则这不是作者之本意。
下图里面,实线部分表示我想象中历史之形成。它也是人类不断向前推进所留卞来的纪录。为简明起见,我们以三个较大的段落代表当中无数短程的进展。我们的路程连亘不断,朝以继夕,有如印度思想家所谓“羯磨”(或因果报应,karma)或如西方神学家所谓“定命”(predestination)。即从一个读史者的眼光看来,我们的自由,无论如何也只能始自我们祖先撒手的地点。自此向空伸出的箭头表示我们理想主义之倾向。道德也在这时候成为一种有力量的因素。大凡人类全体性的动作既有群众运动之参与,必带牺牲自我的决心,也包含着公平合理的性格。可是和这种倾向作对的有向心的力量,以较短的箭头表示。后者或称为“原罪”或者如宋儒所提的“人欲”弧线上的历史进程总是以上两种力量之总和,也就是阴与阳之合力。
历史之总意义,也如这图所示,在其整个的美感。人类整部历史不过约10000年,在宇宙的生命里不过是极为短促的一部分。而我们所能理解的宇宙生命尚且可能是更大事物当中的又一小部分。如康德所说“事物自身”(thingsinthemselves或noumena)非人力可得而知。在弧线的前后,我以虚线画出,此不过根据人类历史,推想其来踪去迹。如此看来,实线的真实性也靠虚线之陪衬而得,并且也只有相对的意义。
人类历史之大块文章,以长远的距离视之,属于神学领域。作者的经验识量有限,只好像鹦鹉学舌一样将大哲学家康德提出作为交代。除此之外我不能将我个人有限度的观测去推论无可知之数。同时,历史家的眼光总是以回顾为主,在广大空间划出几条短线,并无预言的意义。
现在有不少教科书作者在叙述西方事物时,乘空插入一两段有关中国琐碎之事而称之为世界史。在我看来,人类1/4的生活历程不容如是草率处理,尤其在我们已临到一个紧要关头之时。所以我提出中国历史的全部历程,注重它内部的节奏和特性,然后才提到它与现代西方冲突与接触的全部经过。这样的安排也确能使我们观察世事时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眼光。以前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全不合情理之处即可因此冰释。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地理环境在历史上的重要,而人类长期忍耐力之伟大也因之而显然。各人对以上的反应不同,可是能将一个古老国家的维新以及她重新振作的态势笔之于书,作者已有一股愉快的感觉,并且希望读者有此同感。
台湾、香港、澳门与大陆的分合,是中国大历史未来发展的最大课题。但人类的行动在大范围内展开,只循着若干因果关系,不能被各个人的意愿所左右,更难因着他道德上的希望而迁就。
为了保存本书题材的完整。势必再提到台湾香港与澳门的特别情形。理论上,今后台湾的出处很可以改变上章的结论。今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专注,主要的也是由于这原因。
台湾的成长
台湾是中国之一省、岛上的土著从来即未有充足之人数成为政4治上或经济上特别的问题。因为说福建或客家方言的移民来临,台湾产生了一种中国大陆文化的分枝,家族间之凝聚力强。日据时代,台湾的农产品以向日本输出稻米、蔗糖、茶叶、樟脑为大宗。可是农业生产未曾构成大规模农场,仍然有如大陆,一般以一家一室耕耘门前屋后的田土为主。只是地理上较为优越,岛上从未有大陆般贫困的情形,例如中国之西北。
国民党在对日胜利接收之后,已将台湾佃农数大为减低。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以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土地**为蓝本,一家的所有地大致以中等地7英亩半为最高限额,多余的由政府接收重新分配,其代价只有两年半的收成数。实际的付出以30%将自日本接收的工商业股票作数,其余以农产证券用稻米甘薯付给,预计20年偿请,内带4%的利息。这种强制接收、强制重新分配的办法能够执行,乃因当日台湾仍在军政时期,而大陆上**军队来犯的威胁迄未解除。
工业紧随着土地**展开。有了充实之美援,台湾的工业政策首先避免过度投资于有高度声望却无立即效用的企业,着重于以劳力为主体的产品,以出口着眼,因此这国民党控制之地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的便宜。当日工业先进国一意向最前进的部门发展,将很多次要商品之市场空前开放。台湾的出口遇到极小的阻力。因着这政策之成功,美援自1965年停止。最近的十余年内,台湾才致力于钢铁的生产、高级科技及汽车之制造。
台湾之独立运动虽然吸引相当注意,但迄至最近不能算作有力左右台湾今后出处的挑战者。他们既无从说服大多数受过教育之人士,也不能争取广大群众。因此**成为无结构而只带着乡土气息的运动。可是这运动引出一个潜在有动力的问题,既有情绪上之煽动性,也在某些方面具有实质,如果处理不善,即不能担保以上情形不会迅速改变。
虽说人民共和国不满,但美国不能算是有意阻挠台湾与大陆间的统一。如果两岸人民找到了适当的方式趋向统一,美国决不可能节外生校提出异议,可是美国政府也没有做中介人的义务去提前促成统一。
两岸关系
说到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差异并没有一般想象之大。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的政党,至今尚雇用大批人士编纂它自身的革命纪录。官方文件里并没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当的名词。“天下为公”的标语可在台北很多的地方看到。在这岛上,政府也对银行业和对外贸易有确实的掌握。它也经营铁路与公共汽车。在教育和传播媒体方面,政府的影响尤大。在这许多方面的结构及管理,台湾与大陆**并非如水火之不相容。
在文教方面,国民党之政策行使已逾40年,更不容分型运动之展开。不仅儿童自幼受教为中国人,而且博物馆图书馆和各处之档案处尤以大陆上之根源作号召。即使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在受训时也不觉得此生事业应当全在岛上省内,教师与公务员更无论。最近几年来已有“台湾文学”出现,可是绝大多数出版品显示一种广泛的眼光,而且往往较大陆作家的范围尤为宽阔。
因内战而在1945年及1949年来留下来的恶劣情绪亦不足为永久的仇恨。中国国民党和**都曾与日本作战,不仅两方都已与日本采取和平方式,而且在很多方面两方都已从事善意合作。宽大之美德,也为两方所重视。蒋介石生前即已原宥一打以上和他作对的军阀,**有一个儿子在韩战中殒身,可是他开怀接待尼克松。如果年轻一代并未实际参战,倒要将双方的仇恨永久化,则是不可思议了。
可是因为几十年来的武装对垒,双方都以不承认对方之合法地位为本身立足之逻辑。突然放弃这立场,可能引起内部争执,也可能投柄于分裂运动。在本书成稿之日,有很多迹象显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准备给蒋介石恢复名誉。他在浙江之故居据说已经修整。一座抗战史迹博物馆将开设于卢沟桥畔。在北京和汉口,街道已改用国民党抗日殒身的将领为名。黄埔军校校友会已成立,此中值得注意,这军校只有蒋介石曾任校长,人民解放军元帅徐向前则为现任校友会会长。这一连串事情,逻辑上的结论将是在历史里重新树立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地位。
香港
香港是一个岛屿,连着九龙半岛,更附有大陆上一片领土。以面积言,她的400平方英里不算极小(如与澳门的6平方英里比较)。并且香港的摩天楼面对着石山作背景的自然港口,以她直立之价值超越她横卧着的价值。多年以来这自由港口因物产荟萃,成为采办中心和旅游者下榻之胜地。即使是英国旗,也替中国挣得不少外汇,近年来以本身经济成长著称,是亚洲地区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除了以银行业和船舶业为世界上重要中心之一以外,香港也是纺织品和塑胶品、电气设备、电子、机器与化学物品的制造场所。她的印刷业、食品处理和电影业也甚为称著,这三项对海外华人特别有吸引力。
本书整备付印之前,作者得到一份香港特区的基本法草案。这文件使我得有机会证实我不久以前的想法:一个国家在现代经历了一段主要的突破时,连国家这一观念也可能变更,如400年前荷兰民国诞生时的情形。这基本法给我们一个机会想见1997年重返中国以后的情形。这特区将保持其独特的税收制度和货币制度。它将有特别的旗帜,它的行政首长将由选举产生,他也和被选的立法员一样,至少已在本地居留20年。现有司法机关将全部保留。香港所立的法律将报告于北京的人民代表大会登记作为纪录,可是特区不隶属**政府任何机构之下。而且特区有权处理仅与本地有关的外交事宜。起草委员会完成了上述初稿,正在与咨询委员会商议,两者都在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工作表现地方自治的精神,将各处有价值的地方尽量保存,和对1984年中英两国协定的尊重。这不是容易的工作,它的成功应当为澳门造成前例。来日这动力之所致,不难渡过台湾海峡,使突破历史的中国一统成为事实。
本书命意
在结束本书时,我乘机解释写这书的哲学立场。初看之下,宏观历史好像与道德全不相关。人类之行动在大范围内展开,只循着若于因果关系,不能由各个人意愿左右,更难因着他道德上的希望而迁就。在写作以上各章时,我更将前一时代所留下来的影响昭然指出,就和以前的史书不同。传统的史学家通常将每朝代之初当作一段有创造性的时代,当日的人口和社会都带着可塑性,可以由一代伟人照着他的理想转折成器。我自信我的叙述比较近乎实情,可是也会造成一种定命的印象,亦即注定将发生的事物总会发生,道德与否和事实之来往无关。这样无人性的立论很可能扰乱读者的心情,更可能冒犯有些敏感的读者,然则这不是作者之本意。
下图里面,实线部分表示我想象中历史之形成。它也是人类不断向前推进所留卞来的纪录。为简明起见,我们以三个较大的段落代表当中无数短程的进展。我们的路程连亘不断,朝以继夕,有如印度思想家所谓“羯磨”(或因果报应,karma)或如西方神学家所谓“定命”(predestination)。即从一个读史者的眼光看来,我们的自由,无论如何也只能始自我们祖先撒手的地点。自此向空伸出的箭头表示我们理想主义之倾向。道德也在这时候成为一种有力量的因素。大凡人类全体性的动作既有群众运动之参与,必带牺牲自我的决心,也包含着公平合理的性格。可是和这种倾向作对的有向心的力量,以较短的箭头表示。后者或称为“原罪”或者如宋儒所提的“人欲”弧线上的历史进程总是以上两种力量之总和,也就是阴与阳之合力。
历史之总意义,也如这图所示,在其整个的美感。人类整部历史不过约10000年,在宇宙的生命里不过是极为短促的一部分。而我们所能理解的宇宙生命尚且可能是更大事物当中的又一小部分。如康德所说“事物自身”(thingsinthemselves或noumena)非人力可得而知。在弧线的前后,我以虚线画出,此不过根据人类历史,推想其来踪去迹。如此看来,实线的真实性也靠虚线之陪衬而得,并且也只有相对的意义。
人类历史之大块文章,以长远的距离视之,属于神学领域。作者的经验识量有限,只好像鹦鹉学舌一样将大哲学家康德提出作为交代。除此之外我不能将我个人有限度的观测去推论无可知之数。同时,历史家的眼光总是以回顾为主,在广大空间划出几条短线,并无预言的意义。
现在有不少教科书作者在叙述西方事物时,乘空插入一两段有关中国琐碎之事而称之为世界史。在我看来,人类1/4的生活历程不容如是草率处理,尤其在我们已临到一个紧要关头之时。所以我提出中国历史的全部历程,注重它内部的节奏和特性,然后才提到它与现代西方冲突与接触的全部经过。这样的安排也确能使我们观察世事时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眼光。以前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全不合情理之处即可因此冰释。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地理环境在历史上的重要,而人类长期忍耐力之伟大也因之而显然。各人对以上的反应不同,可是能将一个古老国家的维新以及她重新振作的态势笔之于书,作者已有一股愉快的感觉,并且希望读者有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