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戴高山文集 > 为刘邦同志平反

为刘邦同志平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

    话说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了刘邦两件糗事:

    一是公元前205年刘邦攻陷彭城后,被项羽反击兵败逃亡。在逃亡的路上,他遇到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携他们同车逃生。后来,又被项羽的追兵追赶,数次将一对子女推下车去,均被马夫夏侯婴救起。刘邦大怒,拔剑要杀夏侯婴,夏侯婴说:“大王要是杀了我,谁帮您驾车呢?”刘邦无奈,只得听由夏侯婴的,不再推赶儿女下车了。

    二是公元前203年,刘邦转败为胜,因其父、妻两年前为项羽所掳,项羽为了扭转败局,想利用刘邦的父亲太公来胁迫他投降,就把刘太公架在高板之上,说:“刘邦,你要不投降的话,我就把你的父亲杀了,煮羹吃!”不想刘邦偏偏不卖他的账,反而对项羽说:“我和你本是结义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真要煮的话,就分我一桮羹吧!”气得那项羽大骂刘邦是个不孝的小人,终于没杀太公,最后落得四面楚歌,兵败自刎于乌江,一代枭雄从此烟消云散

    后人读史,对项羽之举都怀有赞誉之词,惟独对刘邦的人品持否定态度,说他是心黑手毒,皇帝之位也是靠手段得来的。

    不过,我常以为司马迁在史记中,类似此等细节上的描述,都半只是小说上的描写手法,并非证据确凿的史实。甚至,有些东西根本不值得推敲。那么,司马迁的史记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呢?事情过去了两千多年,没有人能真正看见,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后来,也常有人评判,觉得有关刘邦的这两件糗事,未必真有史实可言。由是我们也搞不清楚,到底刘彻本人是如何得罪太史公的,让他对刘氏家的祖宗不怀好感,借史笔为他们留下臭名。

    2.

    个人以为,司马迁笔下的这两桩糗事,第一件事是经不起推敲的,几乎无法自圆其说;第二件事呢?倘若真的确有其事,也并不能代表刘邦其人心狠手辣,反倒体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胆识!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年刘邦和子女的年龄: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而刘盈出生于公元前210年,鲁元的生年不祥,但据多方考证,估计大刘盈6-7岁。那么,根据史料推算,公元前205年刘邦兵败出逃时,是51岁;而惠帝刘盈当年却只有5岁,鲁元公主的年龄则应该在11-12岁之间。也就是说,刘邦的这对子女,都还是小孩子。

    其二,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秦汉时期皇帝或王者的车驾。自秦汉时起,皇帝的车驾一般都以六匹高头大马为动力,马高八尺者为龙,故皇帝驾乘常称为“六龙”六匹马拉的车驾,其马力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既然刘邦当年逃亡时的车夫是夏侯婴,那也就是说,他们出逃时所乘载的车驾,并非慌乱之中随意找来的(一匹或二匹马拉的)战车。

    退一步说,即便是战车,两匹马拉的车驾,其马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刘盈和鲁元是两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其体重加起也就百十来斤,不管是“六龙”的车驾,还是两匹马的战车,都不会对其速度产生太大的影响。

    再退一步说,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记载:“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这说明当时刘邦还有数十骑兵马跟随左右。那么,如果刘盈和鲁元会拖累刘邦的车驾,为何不让他们分别骑在将士们的鞍前,一同逃生呢?

    其三,在六匹马奔驰的车驾上,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推下车去,那种结果可想而知,更何况是推了三次?如此下来,先不说5岁的惠帝11-12岁的鲁元活不成,就算是成年人,从奔腾的马车上被推下两三次,不死也得摔个骨断筋裂。

    反之,若是刘邦让马车夫停下车来再推赶子女下车,那么马车夫当时肯定就会制止,何必让他推赶下车之后,再抱上来呢?

    如果不是刘邦让车夫停车,而是他把刘盈、鲁元直接推下车去,那么,在当时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只顾驾车的夏侯婴,又是怎样知道刘邦把子女推下车去的呢?而且是连续三次!真要让他发觉了,马车也已经跑出了很远,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争执作弄,不旦不能加快逃亡速度,反而会延缓车行的时间。刘邦当然不是傻瓜,在这紧要关头,他应该不至于那么愚蠢吧?

    既然刘邦怕这两个孩子影响车速,还不如当时就不让刘盈、鲁元上车更好?更何况,如果怕楚兵追上,刘邦为什么还要返回沛县去接家人呢?就这一点,已经足够说明刘邦在出逃的路上,一个心思里牵挂着家人的安危。

    其四,如果当时确实可以看到项羽的追兵,那么,以车驾和轻骑的速度来看,拉车的马肯定跑不过骑人的马,就算夏侯婴再会赶车,汉王一家子被抓的事实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五,夏侯婴做为刘邦的故友和亲信,他把一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刘家王朝,他对刘家子女的厚爱,肯定是不同一般的。故此,他不赞成刘邦为了逃命而丢弃子女,这种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同样出于对汉王刘邦的忠诚,做为死心踏地的马车夫,如果当时刘邦在逃命时确有此等糗事,做为本心仁义的他,可能会产生某种反感,但决不会不顾刘邦的面子而到处宣扬!

    那么,刘邦会自己挖短吗?如果他真有那么心狠手辣的话,那他肯定不会自己揭自己的短!刘盈会吗?小小五岁的年纪,他大概不会记得太多,也不会懂得太多!鲁元应该是可以记得的,但如果她真敢说出父王的不是,那她应该活不到做皇太后了,不是吗?而如果夏侯婴真的到处宣扬,那么如此黑心的刘邦,又怎么会饶恕于他呢?类似韩信、英布此等功臣的下场,夏侯婴又能如何呢?

    综上所述,在争战如此强烈的中国古代,按理,如果刘邦真的是为了逃命而抛弃子女,在封建时代也并不是一件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做为国君,孰大孰小你们这些小老百姓应该分得清楚对吧?一句话,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关你司马迁屁事?

    特别是在战时,此等事算是小事了,又有哪个史官不怕杀头,刻意去记录皇帝家的糗事呢?刘邦要真做了这种糗事,又怎会让史官记载在书呢?也就是说,司马迁是根据什么来编写这个故事的呢?话说至此,估计拿这个问题来问诸位,诸位也自当无言对吧!

    故此,我以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插入这些小插曲,恐怕是对当年汉室刘家有些怨恨吧?倘若不是,最多也只是小说般的一个故事情节吧?并非史实!

    当然,如果我们认为当时刘邦之所以放弃子女,是自己引开追兵,而想让这对幼小的子女得以安生解脱,这样的逻辑,似乎才有一些可信度吧!

    3.

    我们再拿第二件事来说说吧: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项王从之。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似乎看到的不是刘邦的无情奸佞,而是他的大智慧、大勇气。

    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要杀他的父亲,想利用他对父亲的孝顺来威胁于他,他又能做什么呢?在已经是胜券在握的当时,他还有可能投降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做为大汉天下的奠基者,刘邦并非胸无大志,否则他也不可能战胜项羽,成为一代豪杰。

    以牺牲自己的父亲赢得天下统一,这种事不只是刘邦当年这样做了,在数千年文明的国度里,不知有多少想成王成尊的人,这样做了。并且,像刘邦这样打算在最坏时刻牺牲自己父亲的君王,事实上并没有牺牲成功,而是最终使父亲得救了!

    一个具有非常思维的人在非常时刻使用非常之法,足见其是大智慧的。他的冷静促使项羽放弃了以太公要挟他的想法,并使之感到无信无义无地自容。刘邦十分了解项羽的妇人之仁,故此冷冷地对他说:“当年我们都北面受命于怀王,并结义为兄弟!项羽啊,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啊!你要真杀了,那就分我一桮羹吧!”

    此话既出,乍一看刘邦不孝是事实,然故事却突然反锋一转:诸位不妨仔细思考,事实上只能说是项羽不义在先了。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吧:当年两国争战,双方为了达到最后的胜利,自然是使尽了手段。太公在项羽手中,项羽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首先利用太公来要挟刘邦,这已充分说明了项羽不义在先。既然他和刘邦是结义兄弟,刘邦的父亲就是他的义父,拿义父来要挟兄长,这是项羽的仁义道德吗?

    所以当时刘邦不无讥讽地说:“我父就是你父,要杀,分我一桮羹吧!”项羽若是真把太公给杀了,则要背负更深一层的不仁不义不孝了,那么如此一来,刘邦也就只能忍着疼回家去哭鼻子了。好在刘邦能够了解项羽的心性,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下,他首先投出了一张不孝的牌,看似下策,实乃上上之策也。

    请问,谁又能有第二种方法呢?以硬碰硬,虎口夺食吗?电视连续剧雪豹中,不是以周卫国的父亲跳楼自杀为结局吗?他激起了我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却失去了一个好父亲!虽然时境不同,选择也不尽相同,但刘邦首先在所谓的仁义上抛弃了父亲,却又在正义上挽救了父亲和帝国,这样的好事,不是一般的强者所能做得到的!

    再者,项羽想利用太公以扭转战局,并不是第一次对刘邦行使这种不义手段的,当年在鸿门宴上,项羽已经有过一次不义之举了。然而,司马迁却把故事写成了是项羽的仁义,放走了刘邦,然而事实呢?在那个宴会上,依然是项羽怀有不义之举在先。

    当年,刘项二人受命于怀王时曾有约在先:谁先入咸阳,王之!是刘邦的运气好,先入主咸阳。但项羽却仗着自己的实力强大,不旦不兑现承诺,还准备在鸿门宴上暗算刘邦。诸位,咱们不妨摸摸良心说说看,他这样的行为能够仗义吗?

    中国人历来讲究愿赌服输,可你项羽和人家赌了却并不服输,这是大英雄所为吗?

    你项羽的功劳是够大的,但你还是后入了咸阳;虽然你灭了章邯二十万秦军,却让人家给拖住了,这是你的运气不好,怪谁呢?你后入咸阳不认输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诛杀人家呢?似这等不义之人,后人为什么还称之为英雄呢?

    故对此,我不太理解!对太史公的史录,也缺乏信任感!我似乎听到太史公在背地里骂刘彻说:“要不是项羽的仁义,会有你们刘家的今天吗?”

    是的,在史记中,我们不止一次看到太史公放出的信息:要不是项羽帮你;要不是项羽不杀你;要不是韩信帮你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你刘邦或许就做不了皇帝!可偏偏这些都是了,刘邦也因此才是胜利者,是至高无上的汉王朝统治者,是中华汉民族及汉文化的缔造者和奠基者!

    当我们重新翻开楚汉战争史时,不难看出太史公对项羽的爱和同情,已然超越了书写历史的冷静。他想用他的笔,让后世的人们,扭转这个既成事实的战争史观。

    的确,许多后人也觉得,当年项羽要是多行不义而杀了刘邦,这天下还有谁能与之争锋的呢?可历史终归是历史,不是小说!

    4.

    当年,太史公在汉武帝的强权之下,大写刘邦的坏话,并且刘家几代皇帝都不怪罪于他,足见刘家对人的宽宏大量。同样,在当时没有成王败寇的笔调下,把失败了的项羽写成英雄,把胜利了的刘邦写成小人这种手法,确实让二千多年来诸多历史学家深感同情,并深信不疑——太史公的神来之笔,确实还原了历史,让人拍案叫绝。

    可事实呢?由于后人对刘邦的推子下车及“分一桮羹”的过度渲染,让现代人对这段史实产生了责疑。虽然我们无法回到历史中去,但历史永远总有逻辑性的一面!

    不错,当年司马迁确实因为李陵事件倍受牵连,并遭受汉武帝的宫刑。司马迁对汉武帝,肯定是心存愤恨的。于是,他在尊重重大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写了一些刘彻他爷爷家的糗事,以此来泄愤并假与臭骂刘家!只是当时刘彻并没有看到此书,否则他肯定不只是尴尬,而是勃然大怒,并将之付诸一炬。

    原来,史记并非司马迁在世时就已经面世了,而是他的外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后,看到当时的朝政清明,想让外祖父这部巨著重见天日,才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在时间过去若干年后的汉宣帝眼中,别说对刘邦,就算是对刘彻,也已然不是那么清淅明朗了!那么,战争中的那些小插曲,又有谁会去追究呢?反正,刘盈和鲁元最终都活了下来,并且,刘盈做了皇帝,而姐姐鲁元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弟弟做皇后,最后也混得一个皇太后的名声,他们没有必要抹黑自己的父皇!

    后人每每读到史记?项羽本纪时,总少不了骂刘邦为人狠毒。然而二千多年以来,却少有人能从史记?项羽本纪:“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这句话中,看到一些什么呢?

    如果当时刘邦不是对家人怀有深深的牵挂,又何必“欲过沛,收家室而西”呢!不如直接往西或差一亲信过去沛县看看,岂不是既安全又省事吗?

    5。

    另,史记有载:“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后人读史至此,自然又不忘骂起刘邦欺负父亲,说他早年不务正业,父亲曾教训于他,并说他不置产业。于是心生怨恨,当着众朝臣的面羞辱父亲。

    自然,这回刘邦又成了一个不孝的小人!

    然而,笔者以为:刘邦建成未央宫之初,第一件事就是为父亲庆寿,并亲自奉酒,为父亲祝寿。而席间所说的那些话,自然是一些风趣幽默的俏皮话,怎么可能是羞辱父亲呢?他说:老爸,当年您老是说我不务正业,不会持家立业,产业不如我的兄长们多,但今天您看看,我的产业是不是比我的兄长们多呢?

    按说,父子间高兴时说这些话,原本只是为了寻开心的,何来羞辱?当时逗得众朝臣们开怀大笑,可见刘邦此人不拘小节,是可以谋天下的人。话又说回来,刘邦在说此话之前,已经早就封了刘太公为太上皇了!要知道,刘邦此举,在中国历史上没做过皇帝的老子中被封为太上皇的,是空前绝后的。这一点,还不能证明刘邦的为人是大孝吗?

    刘邦尊其父为太上皇并在未央宫建成之初,就大开筵席为其草根父亲庆寿,这在历代皇帝中,也是少有的,他为后人的孝道,立下了楷模!

    那么,谁又能说刘邦不孝呢?是太史公泄愤,还是后人一知半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