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换硬的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画站在一片草地上,肃杀的西北风吹来,蔓延到天边的黄草此起彼伏,就象一片黄色的海,起了一层层波浪。
王画扭过头来,对朱仝说道:只要一年时间。
一年后,大量耕地的粮食出来了,也不会象今天为粮食愁。
同时,王画开始落实一些展计划。
西北有什么特产,畜牧业,但靠畜牧业是不行,还有一些特产,可是起到的作用不大。这是需要拉动整个八州经济。但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丝绸之路。
正好丝绸之路有一段必须经过八州,如果这个优势王画不利用的话,他也不会是一个能吏了。
军事上他低估了自己的才干,但在经济上却有着强大的自信心。
于是想到了唐朝出口的东西,丝绢,王画暂时没有兴趣,地理与气候也限制了桑蚕业的展。茶叶同样很难。但有另外两样东西,王画可以在八州立即实行。瓷器,因为原料的问题,烧制的瓷器会赶不上江南瓷,但那是高档路线。王画未必非要走那种路线。况且吐蕃突厥大食就在八州不远,运费将会大规模的降低。
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就是纸张,大规模造纸,需要很多竹子。但竹子长成的时间很短,也是王画正需要的。从制造到种植,这将会使许多百姓增加一条收入。
然后就是香水,事实已经在制造了。王画用的是最原始的水蒸馏法,将散香味的花瓣叶子或者果实,通过蒸馏提取精油。然后勾兑酒精,这是利用酒精的挥性散香味的。工业酒精没有本事做出来,但可以反复蒸馏,提高现在粮食酒的度数。当然,还有瓶子的密封性等小问题也要解决。
也不指望象中所写的那样,一瓶香水一出来,马上就卖一个天价,甚至象罗马一样,用一个城池换一面镜子。因为中国很早就从花瓣里提取香味,做成胭脂。
但肯定也是一项暴利的产业。因为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垄断产业。一垄断,想不暴利都难。另外它还带动了一项种植业,种花。
最后一项更冷门,甜菜。这是万大海到大食,刻意派人到欧洲找来的。很难判断,就象一个大萝卜一样。今年在大洋洲南部地区大量种植,主要是为得到种子。原计划中王画也想将它交给朝廷的。但生了这个变故,是不可能交给朝廷了。不过即将带大量种子前来八州。
这四项计划将会使无数百姓受益。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除了第二项技术已经公开外,其他三项技术全部在王画掌控之中。这将使八州许多百姓真正绑在他的战车上。别要说好处,你给了他一百缗钱,他马上对你效忠,可别人给了他五百缗钱,又怎么办只有长期的利益,才能使关系紧密,就象许多家族,特别是十九个世家,想与自己撇清关系,都办不到。
现在天气渐渐冷下来,而这些收益大多要到明年才能真正看到,有的需要一年时间。
所以王画说一年。
经过了沙陀人事件后,百族忌惮。然后王画才将各个部族的酋长长老领再次召集。说的就是这些产业的事,虽然还没有看到实效,但大家已经看到幅美好的蓝图。
不过说到底,还是粮食。
别管明年多么美好,先得将今年熬过去。
因此,王画除了给朝廷献上第二个大礼外,又下达了一份命令,粮食涨价。每斗米七十文钱的天价收购,利用巨大的差价鼓励商人从唐朝将粮食走私过来。同时一些大的世家也利用自己门路,将王画手上的牲畜拉回唐朝,来的时候也带来了大批的粮食。
但七十文的价格,八州的百姓肯定是吃不消的。因此,王画派出手下到各处普查人口,按人口放粮票。这都成了一个好事,原来朝廷对这一片区域到底有多少人口,没有办法掌握。现在这么一整,没有一个部族敢掩瞒人口,结果一统计,除了后来迁移的百姓外,比朝廷户部上的人口整整多变出来十几万人。
可王画擦了一把汗,这样一来,境内除士兵不算,俘虏不算,百姓也达到了五十四万人。加上士兵俘虏,六十多万人张嘴向他要饭吃。如果不是钦州一行,打下雄厚的底子,就是有大洋洲支撑,他同样也吃不消。
当然了,这是暂时的投入,到了明年就开始有大量的回报。
表面上看,有可能因为粮食问题,王画无论明年多么美好,反而危机重重。可随着存储的粮食一天天减少,许多听到消息的人心里慌,他反而一天比一天淡定。
对,就是淡定,镇定都不足以形容他脸上的表情。
朝廷这一回终于有了回话了。好不容易
钦差来到兰州,宣旨,王画也恭贺的接旨,就象一个臣子一样。可宣旨的太监不敢将自己真当作一个钦差。可圣旨上不是一条好消息。说了,你在八州做得很好。只说了这一句屁话,什么正式的官职都没有。然后又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废话,无非就是再接再励。最后才是主题。既然八州不好安排大量移民,朝廷可以派出人手将这两十万百姓移往它州。
太监念完圣旨后,额角流出微微的细汗。
朝中接到王画奏折后,当天早朝没有商议出来对策,但第二次早朝李显自己下的诏书。
这一招同样很狠,你不是想做一个臣子吗,这是圣旨,而且也不是蛮不讲理,以前朝廷移民时,也迁于多处州府。这一抽,等于抽掉王画二十多万人口基数。少了这些人口基数,力量削弱不提,水利工程也变得遥遥无期。六十万人的八州与三十几万人的八州,将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可是朱仝在一边叹息一声,朝廷这样做,不,是韦氏这想做,是真正想逼反王画了。难道到现在她还没有学会反思不是没有学会,韦氏同样很踌躇,但她所选用的一批亲信大臣,害怕王画,更害怕王画无休无止地壮大自己的实力。
但在大殿上不敢说出来,一说出来,都怀疑王画会不会兵长安,从兰州到长安并没有多远。来了长安,他要正名,要大义,不会取李显夫妻的性命,可取自己的项上人头,未必不敢。因此下了早朝后,背下里在韦氏面前颠倒黑白。
不但这样,因为王画的安排,虽然朝廷明面上等于禁运了粮食,可粮食还是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向八州流去。因此,再次向韦氏出馊主意,派出大量士兵驻扎在渭泾岷庆宥等州。
王画力抗吐蕃,唐朝也抽出大量兵力。这是一次正常的兵力调遣,防人之心不可无,王画现在这样,很难让人信服,他不会谋反。兵力驻扎在这里,也是预防一手的。而且再往前几百里路,就是京畿要地。
但不是如此,派出士兵数量很多,可真能阻挡着王画的铁骑可对抗不了王画的铁骑,却能对付走私的商人。大量士兵的驻扎,将会根除王画获得粮食所有的渠径。
这个太监知道这个内幕,但兵力还没有开始调拨,否则他都怀疑,王画会不会拿自己祭旗了。而且他还是韦氏的心腹,这是韦氏刻意让他前来下旨,顺便摸一下八州底细,以及王画态度的。所以他心里面更虚。
可相反,王画听完圣旨后,温和地对他一笑,让他坐下来,说道:你也听过我在钦州的事吧
听过。
钦州本来是并不比八州情况好,甚至不如。可让我塞了多少百姓而且你一路上前来,也看到我正在兴修水利。这些水利完成,不是容纳这几十万百姓,就是容纳几百万百姓也不成问题。为什么灵鄯这些州府要驻扎大量军队主要就是人口稀少,吐蕃突厥铁骑前来,没有力量立即组织大规模的军队。这些百姓到来,正好充实了这一地域,如果安定下来,将会为我朝边境安定起到重要的贡献。
边境安定有你在边境就不能称为安定,这个太监心中想到,不过不敢说,反而点了一下头。
这只是其一,以前这一带地区时叛时降,战火不休。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是游牧方式存在的,居无定所,朝廷不能管理,惯了野性。现在我大量开垦,正是将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一旦定居下来,朝廷就便于管理了。比如说八州境内现在五十多万百姓,王画对百姓数量也不想掩瞒,这一次普查动静很大,也没有办法掩瞒。
如果这五十万百姓有四十万百姓定居,其他十万人就是游牧生活,但他们分散地各处。就算野性不改,想叛乱,也成不了声势。而且相信朝廷也听到消息,为了安排这些移民,我前段时间做了许多工作。如果依朝廷的计划,那么八州之地又将产生混乱。朝三暮四,我也没有办法治理八州之境。
这个太监心里面诽谤一句,是谁给了你治理八州的权利但还是不敢反驳。
从眼下的角度,八州如果再变来变去,非但我没有办法治理,有可能引起几十万百姓误会,甚至动乱,这对朝廷不利。从长远来看,八州同样需要人口充塞,填实边境实力。这是怕朝廷误会,不然我都想从其他各地再招纳一批流民过来,进一步充塞夯实八州。因此,恕在下难以接受这道圣旨。还有,你替我带一句话给陛下,我现在没有动用朝廷一文钱,朝廷允不允许我调粮过来
王画连写奏折都懒得写了。
好,我一定将这个话带给陛下。
那就好。如果我听到你掩瞒了这个口信,相信后果你也懂。说到这里,王画脸色一沉。
这个太监吓得一哆嗦。
王画说完了,就将他送走。
但这个太监回到皇宫后,第一个禀报的就是韦氏,于是王画的话让韦氏又篡改了一下,才传给了李显。因此话是带了,但效果却是两样的。李显一听,真以为王画傲慢无礼,在皇宫里悖然大怒。
最后连他也同意,出动军队封锁运往八州的所有粮食。
张说等人听说后,也不知是好是坏。王画力量壮大,对朝廷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朝廷极端的做法,同样也是更将王画推向谋反的边缘。而且也未必能封锁得了。在八州还有马场,与少量的驻军。虽然因为屯田,差的粮食不多,可也差。如果王画扣留这部分粮食怎么办难道马场不要了
还有西域同样也有驻军。虽然唐军很少,基本用的当地胡人战士,可为了保持控制度,还是有唐人士兵的。也在屯田,但每年同样也需要朝廷补贴少量的粮食。虽然现在王画并没有将丝绸之路封死,可如果王画也将眼睛放在这批粮食上面怎么办
当然,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只有少数人,比如张仁愿却不会这样想。
王画不会让看守马场士兵断粮,否则他就失去了大义所在。就是谋反,在他力量没有成熟之前,他也不会谋反。西域的粮食同样也不敢动,一动同样也将郭元振逼急了。至少王画现在还不会做出这种不明智的事。
但他隐隐地感到王画不会没有安排。而朝廷这种极端强硬行为,似乎是王画故意推动的。
也不是如此,朝廷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壮大实力,这是王画预料的。但他还是希望朝廷能看在他献俘献物资,又花了几百万缗钱的份上,放他一马。不过不放也没有关系,虽然花了一些钱,可带给自己不但是正名,还有的是民心。
自己大捷之下,向朝廷如此低头。而且自己为什么逃到八州,天下百姓皆知。那么就是自己谋反了,也是朝廷一再相逼,逼上梁山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所以先将民心拢入怀中。
这是一着妙棋,朝廷同意也好,王画将会立即顺利得到许多粮食,民以食为天,八州之境才能真正安定。朝廷不同意,自己花了一些钱,可也得到了民心。
占了理了,然后王画才开始真正行动。软的不行,那么就要来硬的。
这时候来回地扯皮,时光就进入了十月份,天气寒冷起来。朝廷也有了大动静,靠近八州边境,所有道路都设了关卡,盘查森严,只要是小马车,或者是大包东西,都要打开来检查。
这个命令来得很突然,因为当初谈判时就谈好了,牲畜也早拉走了。但粮食调运非是一日之功,所以与王画来往的十几个北方大家族还在源源不断地向渭泾庆三州调运。运到三州可以,但也只运到这三州了,再想往前运一步,都不可能。就是出动关系网,也说服不了盘查的士兵。
其他一些商人原来也看到其中巨大的粮食差价,就是抛去运费,还有丰厚的回报。所以听到消息后,许多商人也将粮食调到三州来。可是连十几个大家族的粮食都压在三州州城里,他们的粮食更不要说了。
有的在路上就听说此事,哭丧着脸带着粮食回去。来回运费损失不小,有的就在当地处理,结果导致三州的粮价比长安城中粮价还要低一点。有的在城中租了一些房屋,囤积起来,观望动态。
他们在观望动态,十几个家族却在寻找门路。当初都答应过王画,而且他们还欠了王画的巨大人情,以后还要合作。肯定不会就此放弃。但无论托什么人,最后回答是你们向八州运什么都可以,那怕是兵器,也知道王画缴获了不少兵器,加上他原来偷偷运过去的兵器,除了献给朝廷外,还将它们融化融成铁器。但就是粮食,一斗米也不想往八州调。
随着冬天的到来,存粮减少,八州境内百姓都有些人心惶惶,韦氏听到这个消息后,能放过么不但下了严令,而且暗中还下达命令,在谁管的地盘上出事,就拿谁试问。
结果三个州城里粮食越存越多,粮价一天地下跌。然而八州原来因为走私的粮食加上十几个世家带来的粮食,刚好维持一段时间平衡外,又开始剧烈地减少。
这让某些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十月十五,泾州城外一片白茫茫的严霜,有的小河里都结了薄薄的冰块。
太阳还没有出来,但天边开始有些霞光。城门打开了,百姓开始进出。可是现在盘查更加森严,这是针对大型货物的,对带小型行李的行人反而看都没有看一眼,就放了过去。但因为所有大型货物逐一盘查,放行的度很慢。
看着城里城外排起的长长人龙,城头上几个士兵无聊地说着闲话,无非张三李四,或者那家小娘子长得好看之类。王画却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
这时候其中一个士兵猛地抬起头,向旁边喝道:你们上城头来干嘛
其他几个士兵扭头一看,三十几个大汉正从闾墙上大踏步走上城头。
他们立即拨出兵器,其中一个火长再次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一个青年大汉已经三步并作两步,上了城墙,他微微一笑,露出一嘴洁白的牙齿,反问道:你们不认识我
我为什么要认识你这个火长一边喝道,一边示意,旁边的士兵会意,他吹响了警告的号角。不管他是什么人,莫明奇妙地来上城头,肯定不是好事儿。
这个青年也不戒意,就象没有听到号角声一样,他继续温和地答道:那我告诉你我名字,我是巩县王画。
:昨天书友的月票,与打赏有些给力。今天还是三更回报。v
王画站在一片草地上,肃杀的西北风吹来,蔓延到天边的黄草此起彼伏,就象一片黄色的海,起了一层层波浪。
王画扭过头来,对朱仝说道:只要一年时间。
一年后,大量耕地的粮食出来了,也不会象今天为粮食愁。
同时,王画开始落实一些展计划。
西北有什么特产,畜牧业,但靠畜牧业是不行,还有一些特产,可是起到的作用不大。这是需要拉动整个八州经济。但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丝绸之路。
正好丝绸之路有一段必须经过八州,如果这个优势王画不利用的话,他也不会是一个能吏了。
军事上他低估了自己的才干,但在经济上却有着强大的自信心。
于是想到了唐朝出口的东西,丝绢,王画暂时没有兴趣,地理与气候也限制了桑蚕业的展。茶叶同样很难。但有另外两样东西,王画可以在八州立即实行。瓷器,因为原料的问题,烧制的瓷器会赶不上江南瓷,但那是高档路线。王画未必非要走那种路线。况且吐蕃突厥大食就在八州不远,运费将会大规模的降低。
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就是纸张,大规模造纸,需要很多竹子。但竹子长成的时间很短,也是王画正需要的。从制造到种植,这将会使许多百姓增加一条收入。
然后就是香水,事实已经在制造了。王画用的是最原始的水蒸馏法,将散香味的花瓣叶子或者果实,通过蒸馏提取精油。然后勾兑酒精,这是利用酒精的挥性散香味的。工业酒精没有本事做出来,但可以反复蒸馏,提高现在粮食酒的度数。当然,还有瓶子的密封性等小问题也要解决。
也不指望象中所写的那样,一瓶香水一出来,马上就卖一个天价,甚至象罗马一样,用一个城池换一面镜子。因为中国很早就从花瓣里提取香味,做成胭脂。
但肯定也是一项暴利的产业。因为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垄断产业。一垄断,想不暴利都难。另外它还带动了一项种植业,种花。
最后一项更冷门,甜菜。这是万大海到大食,刻意派人到欧洲找来的。很难判断,就象一个大萝卜一样。今年在大洋洲南部地区大量种植,主要是为得到种子。原计划中王画也想将它交给朝廷的。但生了这个变故,是不可能交给朝廷了。不过即将带大量种子前来八州。
这四项计划将会使无数百姓受益。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除了第二项技术已经公开外,其他三项技术全部在王画掌控之中。这将使八州许多百姓真正绑在他的战车上。别要说好处,你给了他一百缗钱,他马上对你效忠,可别人给了他五百缗钱,又怎么办只有长期的利益,才能使关系紧密,就象许多家族,特别是十九个世家,想与自己撇清关系,都办不到。
现在天气渐渐冷下来,而这些收益大多要到明年才能真正看到,有的需要一年时间。
所以王画说一年。
经过了沙陀人事件后,百族忌惮。然后王画才将各个部族的酋长长老领再次召集。说的就是这些产业的事,虽然还没有看到实效,但大家已经看到幅美好的蓝图。
不过说到底,还是粮食。
别管明年多么美好,先得将今年熬过去。
因此,王画除了给朝廷献上第二个大礼外,又下达了一份命令,粮食涨价。每斗米七十文钱的天价收购,利用巨大的差价鼓励商人从唐朝将粮食走私过来。同时一些大的世家也利用自己门路,将王画手上的牲畜拉回唐朝,来的时候也带来了大批的粮食。
但七十文的价格,八州的百姓肯定是吃不消的。因此,王画派出手下到各处普查人口,按人口放粮票。这都成了一个好事,原来朝廷对这一片区域到底有多少人口,没有办法掌握。现在这么一整,没有一个部族敢掩瞒人口,结果一统计,除了后来迁移的百姓外,比朝廷户部上的人口整整多变出来十几万人。
可王画擦了一把汗,这样一来,境内除士兵不算,俘虏不算,百姓也达到了五十四万人。加上士兵俘虏,六十多万人张嘴向他要饭吃。如果不是钦州一行,打下雄厚的底子,就是有大洋洲支撑,他同样也吃不消。
当然了,这是暂时的投入,到了明年就开始有大量的回报。
表面上看,有可能因为粮食问题,王画无论明年多么美好,反而危机重重。可随着存储的粮食一天天减少,许多听到消息的人心里慌,他反而一天比一天淡定。
对,就是淡定,镇定都不足以形容他脸上的表情。
朝廷这一回终于有了回话了。好不容易
钦差来到兰州,宣旨,王画也恭贺的接旨,就象一个臣子一样。可宣旨的太监不敢将自己真当作一个钦差。可圣旨上不是一条好消息。说了,你在八州做得很好。只说了这一句屁话,什么正式的官职都没有。然后又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废话,无非就是再接再励。最后才是主题。既然八州不好安排大量移民,朝廷可以派出人手将这两十万百姓移往它州。
太监念完圣旨后,额角流出微微的细汗。
朝中接到王画奏折后,当天早朝没有商议出来对策,但第二次早朝李显自己下的诏书。
这一招同样很狠,你不是想做一个臣子吗,这是圣旨,而且也不是蛮不讲理,以前朝廷移民时,也迁于多处州府。这一抽,等于抽掉王画二十多万人口基数。少了这些人口基数,力量削弱不提,水利工程也变得遥遥无期。六十万人的八州与三十几万人的八州,将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可是朱仝在一边叹息一声,朝廷这样做,不,是韦氏这想做,是真正想逼反王画了。难道到现在她还没有学会反思不是没有学会,韦氏同样很踌躇,但她所选用的一批亲信大臣,害怕王画,更害怕王画无休无止地壮大自己的实力。
但在大殿上不敢说出来,一说出来,都怀疑王画会不会兵长安,从兰州到长安并没有多远。来了长安,他要正名,要大义,不会取李显夫妻的性命,可取自己的项上人头,未必不敢。因此下了早朝后,背下里在韦氏面前颠倒黑白。
不但这样,因为王画的安排,虽然朝廷明面上等于禁运了粮食,可粮食还是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向八州流去。因此,再次向韦氏出馊主意,派出大量士兵驻扎在渭泾岷庆宥等州。
王画力抗吐蕃,唐朝也抽出大量兵力。这是一次正常的兵力调遣,防人之心不可无,王画现在这样,很难让人信服,他不会谋反。兵力驻扎在这里,也是预防一手的。而且再往前几百里路,就是京畿要地。
但不是如此,派出士兵数量很多,可真能阻挡着王画的铁骑可对抗不了王画的铁骑,却能对付走私的商人。大量士兵的驻扎,将会根除王画获得粮食所有的渠径。
这个太监知道这个内幕,但兵力还没有开始调拨,否则他都怀疑,王画会不会拿自己祭旗了。而且他还是韦氏的心腹,这是韦氏刻意让他前来下旨,顺便摸一下八州底细,以及王画态度的。所以他心里面更虚。
可相反,王画听完圣旨后,温和地对他一笑,让他坐下来,说道:你也听过我在钦州的事吧
听过。
钦州本来是并不比八州情况好,甚至不如。可让我塞了多少百姓而且你一路上前来,也看到我正在兴修水利。这些水利完成,不是容纳这几十万百姓,就是容纳几百万百姓也不成问题。为什么灵鄯这些州府要驻扎大量军队主要就是人口稀少,吐蕃突厥铁骑前来,没有力量立即组织大规模的军队。这些百姓到来,正好充实了这一地域,如果安定下来,将会为我朝边境安定起到重要的贡献。
边境安定有你在边境就不能称为安定,这个太监心中想到,不过不敢说,反而点了一下头。
这只是其一,以前这一带地区时叛时降,战火不休。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是游牧方式存在的,居无定所,朝廷不能管理,惯了野性。现在我大量开垦,正是将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一旦定居下来,朝廷就便于管理了。比如说八州境内现在五十多万百姓,王画对百姓数量也不想掩瞒,这一次普查动静很大,也没有办法掩瞒。
如果这五十万百姓有四十万百姓定居,其他十万人就是游牧生活,但他们分散地各处。就算野性不改,想叛乱,也成不了声势。而且相信朝廷也听到消息,为了安排这些移民,我前段时间做了许多工作。如果依朝廷的计划,那么八州之地又将产生混乱。朝三暮四,我也没有办法治理八州之境。
这个太监心里面诽谤一句,是谁给了你治理八州的权利但还是不敢反驳。
从眼下的角度,八州如果再变来变去,非但我没有办法治理,有可能引起几十万百姓误会,甚至动乱,这对朝廷不利。从长远来看,八州同样需要人口充塞,填实边境实力。这是怕朝廷误会,不然我都想从其他各地再招纳一批流民过来,进一步充塞夯实八州。因此,恕在下难以接受这道圣旨。还有,你替我带一句话给陛下,我现在没有动用朝廷一文钱,朝廷允不允许我调粮过来
王画连写奏折都懒得写了。
好,我一定将这个话带给陛下。
那就好。如果我听到你掩瞒了这个口信,相信后果你也懂。说到这里,王画脸色一沉。
这个太监吓得一哆嗦。
王画说完了,就将他送走。
但这个太监回到皇宫后,第一个禀报的就是韦氏,于是王画的话让韦氏又篡改了一下,才传给了李显。因此话是带了,但效果却是两样的。李显一听,真以为王画傲慢无礼,在皇宫里悖然大怒。
最后连他也同意,出动军队封锁运往八州的所有粮食。
张说等人听说后,也不知是好是坏。王画力量壮大,对朝廷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朝廷极端的做法,同样也是更将王画推向谋反的边缘。而且也未必能封锁得了。在八州还有马场,与少量的驻军。虽然因为屯田,差的粮食不多,可也差。如果王画扣留这部分粮食怎么办难道马场不要了
还有西域同样也有驻军。虽然唐军很少,基本用的当地胡人战士,可为了保持控制度,还是有唐人士兵的。也在屯田,但每年同样也需要朝廷补贴少量的粮食。虽然现在王画并没有将丝绸之路封死,可如果王画也将眼睛放在这批粮食上面怎么办
当然,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只有少数人,比如张仁愿却不会这样想。
王画不会让看守马场士兵断粮,否则他就失去了大义所在。就是谋反,在他力量没有成熟之前,他也不会谋反。西域的粮食同样也不敢动,一动同样也将郭元振逼急了。至少王画现在还不会做出这种不明智的事。
但他隐隐地感到王画不会没有安排。而朝廷这种极端强硬行为,似乎是王画故意推动的。
也不是如此,朝廷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壮大实力,这是王画预料的。但他还是希望朝廷能看在他献俘献物资,又花了几百万缗钱的份上,放他一马。不过不放也没有关系,虽然花了一些钱,可带给自己不但是正名,还有的是民心。
自己大捷之下,向朝廷如此低头。而且自己为什么逃到八州,天下百姓皆知。那么就是自己谋反了,也是朝廷一再相逼,逼上梁山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所以先将民心拢入怀中。
这是一着妙棋,朝廷同意也好,王画将会立即顺利得到许多粮食,民以食为天,八州之境才能真正安定。朝廷不同意,自己花了一些钱,可也得到了民心。
占了理了,然后王画才开始真正行动。软的不行,那么就要来硬的。
这时候来回地扯皮,时光就进入了十月份,天气寒冷起来。朝廷也有了大动静,靠近八州边境,所有道路都设了关卡,盘查森严,只要是小马车,或者是大包东西,都要打开来检查。
这个命令来得很突然,因为当初谈判时就谈好了,牲畜也早拉走了。但粮食调运非是一日之功,所以与王画来往的十几个北方大家族还在源源不断地向渭泾庆三州调运。运到三州可以,但也只运到这三州了,再想往前运一步,都不可能。就是出动关系网,也说服不了盘查的士兵。
其他一些商人原来也看到其中巨大的粮食差价,就是抛去运费,还有丰厚的回报。所以听到消息后,许多商人也将粮食调到三州来。可是连十几个大家族的粮食都压在三州州城里,他们的粮食更不要说了。
有的在路上就听说此事,哭丧着脸带着粮食回去。来回运费损失不小,有的就在当地处理,结果导致三州的粮价比长安城中粮价还要低一点。有的在城中租了一些房屋,囤积起来,观望动态。
他们在观望动态,十几个家族却在寻找门路。当初都答应过王画,而且他们还欠了王画的巨大人情,以后还要合作。肯定不会就此放弃。但无论托什么人,最后回答是你们向八州运什么都可以,那怕是兵器,也知道王画缴获了不少兵器,加上他原来偷偷运过去的兵器,除了献给朝廷外,还将它们融化融成铁器。但就是粮食,一斗米也不想往八州调。
随着冬天的到来,存粮减少,八州境内百姓都有些人心惶惶,韦氏听到这个消息后,能放过么不但下了严令,而且暗中还下达命令,在谁管的地盘上出事,就拿谁试问。
结果三个州城里粮食越存越多,粮价一天地下跌。然而八州原来因为走私的粮食加上十几个世家带来的粮食,刚好维持一段时间平衡外,又开始剧烈地减少。
这让某些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十月十五,泾州城外一片白茫茫的严霜,有的小河里都结了薄薄的冰块。
太阳还没有出来,但天边开始有些霞光。城门打开了,百姓开始进出。可是现在盘查更加森严,这是针对大型货物的,对带小型行李的行人反而看都没有看一眼,就放了过去。但因为所有大型货物逐一盘查,放行的度很慢。
看着城里城外排起的长长人龙,城头上几个士兵无聊地说着闲话,无非张三李四,或者那家小娘子长得好看之类。王画却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
这时候其中一个士兵猛地抬起头,向旁边喝道:你们上城头来干嘛
其他几个士兵扭头一看,三十几个大汉正从闾墙上大踏步走上城头。
他们立即拨出兵器,其中一个火长再次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一个青年大汉已经三步并作两步,上了城墙,他微微一笑,露出一嘴洁白的牙齿,反问道:你们不认识我
我为什么要认识你这个火长一边喝道,一边示意,旁边的士兵会意,他吹响了警告的号角。不管他是什么人,莫明奇妙地来上城头,肯定不是好事儿。
这个青年也不戒意,就象没有听到号角声一样,他继续温和地答道:那我告诉你我名字,我是巩县王画。
:昨天书友的月票,与打赏有些给力。今天还是三更回报。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