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徐光启的请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文诏看着自己这个侄儿,见他握着双拳,满满地都是斗志,忽然变得心平气和起来,伸手搭住侄子的肩膀问道:“你真决定了?”
“决定了!”曹变蛟用力点头,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曹文诏拍拍侄儿肩膀,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回主位去就座。
曹变蛟在后面看见,带了一点惊喜问道:“叔父,您同意了?”
听到这话,曹文诏忽然转身,重新面对曹变蛟站定,似乎带了一丝期望问道:“如果叔父想办法把你调去登莱,去卢中丞那边可好?”
一听这话,曹变蛟便知道叔父还是没有放弃,还想着改变自己的决定。他想起英武的卢象升,一时之间,似乎有点犹豫了。
曹文诏一见,立刻补充说道:“卢中丞对你很有好感的,你过去后,不但不用从头开始,相信以卢中丞的能力,你要立功也不是没机会。如何?”
曹变蛟听了没有马上回答,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忽然抬头问道:“叔父,就算侄儿去了卢中丞那边,立下大功,最多也就只是和吴三桂一样。对不对?”
“……”曹文诏一听无语,你叔父我都还是副将而已,听你口气,还连总兵都不屑了?
看到他这脸色,曹变蛟显然也猜到了叔父的想法,便马上解释道:“叔父勿怪,侄儿只是想超过吴三桂而已。骑射兵法之类,在叔父的教导之下,侄儿相信并不比他差!”
曹文诏听得很舒服,脸色也好看了不少。正待说话时,却听到曹变蛟又坚决地说道:“侄儿相信,以侄儿的本事,定能在新军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如叔父所说,皇上必然对新军寄予厚望。如果新军要是真能成强军的话,那个时候,侄儿的靠山,就是皇上!也只有这样,侄儿才有可能在将来超越吴三桂!除此之外,哪怕去卢中丞那边,侄儿也不觉得能有这机会!”
说到这里,他紧握拳头到胸前,斩钉截铁地说道:“侄儿一定要比他吴三桂强!”
听着曹变蛟的誓言,曹文诏怔怔地看了他一会,忽然大步上前,伸手重重地拍在侄儿的肩膀上,大声地赞许道:“好!你有如此志气,叔父不再拦你!这路,终归是要你自己走的,你就给叔父走他个朝天大道出来!”
曹变蛟听得大喜,他当即用力抱拳一礼,坚定地大声说道:“叔父放心,侄儿必定百倍努力,定会闯出一片天来!”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礼部尚书作为督办全国推广甘薯的钦差大臣,到文华殿向皇帝辞行。
对于这事,胡广是寄予厚望的。不过他也知道,要想甘薯能在全国推广开来,至少得要几年时间才可能看到收获。如今徐光启之行,只是把种子播向全国各地而已。
一番勉励之后,胡广忽然感觉徐光启似乎还有话想说却又在犹豫的样子,就有点好奇地问道:“徐卿,还有什么顾虑,一并说出来,朕为卿做主!”
徐光启一听,似乎下定了决心,当即向皇帝奏道:“陛下,臣要离京的消息传出之后,在京师的几位传教士联袂前来见臣。”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面露恳切之色又道:“臣信陛下学识渊博,就算没有那些传教士亦无妨。可陛下日理万机,那些西洋学识还是得有他人来教大明百姓才行。臣举荐职方郎中孙元化向这些西洋人学习西学,进而得以教化大明百姓。”
胡广一听,算是明白徐光启的意思了。他还是想替那些传教士求情,希望废除南京教案所引发的禁令,从而让那孙元化可以向西洋传教士学习西学。
他稍微一想,便问徐光启道:“这孙元化的西学基础如何?”
“回陛下,孙元化乃臣之学生,亦和臣一般改信天主教,向西洋传教士习西学,其更擅长西洋火炮之学。”徐光启一听似乎皇上意动,便连忙回答道。
胡广一听,点点头道:“卿要忙于甘薯之事,西学那边就让孙元化整理给朕,有什么不懂地上奏章给朕便可。至于那些西洋传教士,朕之前已经说过,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徐光启开始还听得高兴,可听到后来时,却发现皇上还是没改变主意,不由得有点急了,连忙奏道:“陛下,如今朝廷乃多事之秋,大明各地皆有不平,陛下日理万机……”
“徐卿!”胡广听了,打断了徐光启的话,略微有点严肃地说道:“朕说过,这些传教士来我大明,绝不只是传教而已,其包藏祸心,不要被他们眼下的行为所蒙骗!”
“陛下,臣实在感觉不到,望陛下……”徐光启感觉皇帝实在有偏见,至少在他看来,那些西洋传教士真得没有恶意,因此想离京之前,再劝谏一次。
胡广再次打断了徐光启的话,吩咐他道:“既然卿不相信,就传那几个西洋传教士来见朕吧,卿在边上听着。”
徐光启是真不相信,他见皇帝要见那几个传教士,不由得心中一喜。他相信,只要皇帝肯和他们接触,就会感受到他们学识的渊博和博大的胸怀,甘愿不辞万里前来大明传教,传播西学。
那些传教士知道徐光启今天会再向皇帝进言,就都在午门外等候着消息。也因此,没多久时间,他们就在文华殿见到了大明的最高统治者。
见他们进来,徐光启当即向为首的汤若望使了个眼色示意。
汤若望等五人都深吸一口气,面向皇帝,伸手抚胸,用带着西洋人特有的汉语口音说道:“……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胡广身边轮值的太监王承恩见此,忽然大声尖喝道:“大胆,还不跪下行礼?”
徐光启听了一愣,这是怎么回事?以往时候,和尚道士入宫,也无需三跪九磕的!就算这位公公年轻,也应该知道这点啊!
汤若望等人听了也是一愣,随后由带头的汤若望回答道:“陛下,我等乃天主派来大明的传教士,按我天主教的礼节向陛下致礼……”
曹文诏看着自己这个侄儿,见他握着双拳,满满地都是斗志,忽然变得心平气和起来,伸手搭住侄子的肩膀问道:“你真决定了?”
“决定了!”曹变蛟用力点头,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曹文诏拍拍侄儿肩膀,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回主位去就座。
曹变蛟在后面看见,带了一点惊喜问道:“叔父,您同意了?”
听到这话,曹文诏忽然转身,重新面对曹变蛟站定,似乎带了一丝期望问道:“如果叔父想办法把你调去登莱,去卢中丞那边可好?”
一听这话,曹变蛟便知道叔父还是没有放弃,还想着改变自己的决定。他想起英武的卢象升,一时之间,似乎有点犹豫了。
曹文诏一见,立刻补充说道:“卢中丞对你很有好感的,你过去后,不但不用从头开始,相信以卢中丞的能力,你要立功也不是没机会。如何?”
曹变蛟听了没有马上回答,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忽然抬头问道:“叔父,就算侄儿去了卢中丞那边,立下大功,最多也就只是和吴三桂一样。对不对?”
“……”曹文诏一听无语,你叔父我都还是副将而已,听你口气,还连总兵都不屑了?
看到他这脸色,曹变蛟显然也猜到了叔父的想法,便马上解释道:“叔父勿怪,侄儿只是想超过吴三桂而已。骑射兵法之类,在叔父的教导之下,侄儿相信并不比他差!”
曹文诏听得很舒服,脸色也好看了不少。正待说话时,却听到曹变蛟又坚决地说道:“侄儿相信,以侄儿的本事,定能在新军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如叔父所说,皇上必然对新军寄予厚望。如果新军要是真能成强军的话,那个时候,侄儿的靠山,就是皇上!也只有这样,侄儿才有可能在将来超越吴三桂!除此之外,哪怕去卢中丞那边,侄儿也不觉得能有这机会!”
说到这里,他紧握拳头到胸前,斩钉截铁地说道:“侄儿一定要比他吴三桂强!”
听着曹变蛟的誓言,曹文诏怔怔地看了他一会,忽然大步上前,伸手重重地拍在侄儿的肩膀上,大声地赞许道:“好!你有如此志气,叔父不再拦你!这路,终归是要你自己走的,你就给叔父走他个朝天大道出来!”
曹变蛟听得大喜,他当即用力抱拳一礼,坚定地大声说道:“叔父放心,侄儿必定百倍努力,定会闯出一片天来!”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礼部尚书作为督办全国推广甘薯的钦差大臣,到文华殿向皇帝辞行。
对于这事,胡广是寄予厚望的。不过他也知道,要想甘薯能在全国推广开来,至少得要几年时间才可能看到收获。如今徐光启之行,只是把种子播向全国各地而已。
一番勉励之后,胡广忽然感觉徐光启似乎还有话想说却又在犹豫的样子,就有点好奇地问道:“徐卿,还有什么顾虑,一并说出来,朕为卿做主!”
徐光启一听,似乎下定了决心,当即向皇帝奏道:“陛下,臣要离京的消息传出之后,在京师的几位传教士联袂前来见臣。”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面露恳切之色又道:“臣信陛下学识渊博,就算没有那些传教士亦无妨。可陛下日理万机,那些西洋学识还是得有他人来教大明百姓才行。臣举荐职方郎中孙元化向这些西洋人学习西学,进而得以教化大明百姓。”
胡广一听,算是明白徐光启的意思了。他还是想替那些传教士求情,希望废除南京教案所引发的禁令,从而让那孙元化可以向西洋传教士学习西学。
他稍微一想,便问徐光启道:“这孙元化的西学基础如何?”
“回陛下,孙元化乃臣之学生,亦和臣一般改信天主教,向西洋传教士习西学,其更擅长西洋火炮之学。”徐光启一听似乎皇上意动,便连忙回答道。
胡广一听,点点头道:“卿要忙于甘薯之事,西学那边就让孙元化整理给朕,有什么不懂地上奏章给朕便可。至于那些西洋传教士,朕之前已经说过,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徐光启开始还听得高兴,可听到后来时,却发现皇上还是没改变主意,不由得有点急了,连忙奏道:“陛下,如今朝廷乃多事之秋,大明各地皆有不平,陛下日理万机……”
“徐卿!”胡广听了,打断了徐光启的话,略微有点严肃地说道:“朕说过,这些传教士来我大明,绝不只是传教而已,其包藏祸心,不要被他们眼下的行为所蒙骗!”
“陛下,臣实在感觉不到,望陛下……”徐光启感觉皇帝实在有偏见,至少在他看来,那些西洋传教士真得没有恶意,因此想离京之前,再劝谏一次。
胡广再次打断了徐光启的话,吩咐他道:“既然卿不相信,就传那几个西洋传教士来见朕吧,卿在边上听着。”
徐光启是真不相信,他见皇帝要见那几个传教士,不由得心中一喜。他相信,只要皇帝肯和他们接触,就会感受到他们学识的渊博和博大的胸怀,甘愿不辞万里前来大明传教,传播西学。
那些传教士知道徐光启今天会再向皇帝进言,就都在午门外等候着消息。也因此,没多久时间,他们就在文华殿见到了大明的最高统治者。
见他们进来,徐光启当即向为首的汤若望使了个眼色示意。
汤若望等五人都深吸一口气,面向皇帝,伸手抚胸,用带着西洋人特有的汉语口音说道:“……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胡广身边轮值的太监王承恩见此,忽然大声尖喝道:“大胆,还不跪下行礼?”
徐光启听了一愣,这是怎么回事?以往时候,和尚道士入宫,也无需三跪九磕的!就算这位公公年轻,也应该知道这点啊!
汤若望等人听了也是一愣,随后由带头的汤若望回答道:“陛下,我等乃天主派来大明的传教士,按我天主教的礼节向陛下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