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世上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有一句话,人们说的最多,也感触最深,那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令人欣慰,也令人沉重。
一
去年春节,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工作的三弟一家回来过年。一进腊月,母亲就唠叨,过年坐火车的人多,路上可一定要小心,还要我打电话告诉他们不要带很多东西,家里什么也不缺。三弟回来的这天夜里,我驱车到100里外的火车站去接。还没到那里,父亲的电话就打过来了。等我接他们回来的时候,已是凌晨四点。只见父母家灯火通明,一进门,桌上已经下好的面条热气腾腾的面条,看来他们也是一夜未睡。
过了年,正月初五那天,三弟一家要赶回天津。头天晚上,父亲专门做了一桌酒菜,为他们送行。这天一大早,母亲就催促着三弟收拾行李,还把过年时家里煮的熟肉、炸的鱼、蒸的馒头等等,装了一大包。三弟买的12点半的火车票,刚出门的那一阵子,天上飘起了雪花,而且越下越大。母亲的脸上就显现出十分忧虑的神情,一再叮嘱司机师傅车一定要开的慢一点。三弟一家走后,母亲总有一种心不在焉的样子。直到晚上6点,三弟从天津打来电话说安全到达,母亲才静下神来,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有道是,情到深处有还无,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衔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人的这首诗,在我走过了人生的不惑之年后,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才有了真正的理解,才有了真正的体会。 15岁那年,我到外地求学,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母亲很不放心。半夜就起来,为我收拾东西,大包小包的搞了好几个,还用一根绳子串起来,怕在车上拉下。尤其是带在身上的几十块钱,母亲小心翼翼地装进上衣口袋里,还用针线密密地缝起来。上学的两年间,我只回了四次家。那时,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写信,母亲又不识字。每次分别,对母亲来说,都是苦苦的等待,都是深深地牵挂。一到暑假和寒假回到家中,母亲都特别高兴。而每次离家,母亲都长久地站在村口为我送行,直到背影模糊。 如今,我已是40多岁的人了,日子也过的比较安定,可母亲总还是放心不下。一见面,就问这问那。最担心的还是吃,时不时的到市场上买一些青菜,送到我家里来;有时把蒸的馒头、包的水饺、煮的咸鸡蛋送过来。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三
我22岁那年结婚,两年后,儿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我和妻子与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尽心地做着一切。冬怕冷,夏怕热,秋怕风,最怕的是儿子发烧感冒。一点小毛病,就搞得我们魂不守舍,生怕有什么闪失。孩子一天天长大,上学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心里一天也没有轻松。除了按时做好一日三餐外,时刻关注着儿子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过后,想问,有时又不敢问。 刚上高一时,儿子上学时,不小心造成胳膊骨折,在家休养近半月。晚上睡觉只能坐着,白天需要人伺候,家里正常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更担心的是刚刚进入高中一年级,怕耽误功课。
也许,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会体会到孩子成长的不易。哪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叫父母牵挂和担心,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我们自己童年、少年时,父母又何尝不时如此,只是我们那时忽略了,或者是没有体会到做父母的情感,甚至不理解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任性和无知,自以为是和我行我素,曾经怎样地伤了父母的心。记得犹太人有句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身上索取,可我们给过父母什么样的补偿和汇报吗?
去年6月7日、8日两天,是儿子参加高考的日子,我和妻子也是紧张到了极点。在家中,说话慢声细语,走路脚步很轻,努力做儿子最愿意吃的饭菜。每次考前,都专程把儿子送到考点,而每次总能看到烈日下静静等候的有着同样心情的家长。不当父母的人真的不能理解,儿女不参加过高考也真的不能理解,明明帮不上任何忙,但就是那样执著地等候,一样的紧张,一样的祈祷,眼睛直直地盯着孩子会走出的那个门口。 还好,儿子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我和妻子的心有一半也到了儿子就读的那所学校。专门为儿子配了手机,报到那天,特意到邮局买了缴费卡。妻子还带着他去了学校的超市,购买了洗衣粉、挂衣架等日常用品。儿子刚进大学的那几天,妻子隔一两天就给儿子打一次电话,或者发一封短信。日子长了,每周也要打一两次电话。有一阵子,听儿子说感冒了,便焦急的不行,一个劲的打电话嘱咐,后来还专程去了一趟。 然而,我不知道,儿子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体谅,是否理解。也许,会觉得我们管的太多,操心的太多,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在顺境和溺爱中长大的儿子,也许会觉得自己稚嫩的翅膀是因为我们而影响了自由的飞翔。难道我们真的使孩子失去了自由想像、自由支配的空间?失去了独立思考、自立成才的机会?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对了,还是错了?
记得去年我和儿子去青岛旅游,在宾馆的房间里,从电视上看了这样一则报道:一个上高中的男孩突然离家出走了,而且几年没有音信。父母的精神完全崩溃了,生活完全脱离了正常的轨道。那位孩子的母亲绝望的神情,哽咽的声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看着别人的故事,儿子无语,我也无语。
四
人生苦短。不管如何,父母和孩子,血肉相连的亲情算算也就几十年的功夫。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女健康、平安,日子过得好,在外面不受委屈。
为人儿女,当你坐在教室里安心的学习的时候,当你在操场上和同学们自由奔跑的时候,当你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当你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过父母的牵挂、父母的心情、父母的爱心,你是否想到过父母的付出、父母的艰难、父母的不易。 据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出自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否准确,我不得而知,但其情之真,毋需置疑。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可怜,孩子也可怜。
世上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有一句话,人们说的最多,也感触最深,那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令人欣慰,也令人沉重。
一
去年春节,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工作的三弟一家回来过年。一进腊月,母亲就唠叨,过年坐火车的人多,路上可一定要小心,还要我打电话告诉他们不要带很多东西,家里什么也不缺。三弟回来的这天夜里,我驱车到100里外的火车站去接。还没到那里,父亲的电话就打过来了。等我接他们回来的时候,已是凌晨四点。只见父母家灯火通明,一进门,桌上已经下好的面条热气腾腾的面条,看来他们也是一夜未睡。
过了年,正月初五那天,三弟一家要赶回天津。头天晚上,父亲专门做了一桌酒菜,为他们送行。这天一大早,母亲就催促着三弟收拾行李,还把过年时家里煮的熟肉、炸的鱼、蒸的馒头等等,装了一大包。三弟买的12点半的火车票,刚出门的那一阵子,天上飘起了雪花,而且越下越大。母亲的脸上就显现出十分忧虑的神情,一再叮嘱司机师傅车一定要开的慢一点。三弟一家走后,母亲总有一种心不在焉的样子。直到晚上6点,三弟从天津打来电话说安全到达,母亲才静下神来,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有道是,情到深处有还无,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衔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人的这首诗,在我走过了人生的不惑之年后,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才有了真正的理解,才有了真正的体会。 15岁那年,我到外地求学,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母亲很不放心。半夜就起来,为我收拾东西,大包小包的搞了好几个,还用一根绳子串起来,怕在车上拉下。尤其是带在身上的几十块钱,母亲小心翼翼地装进上衣口袋里,还用针线密密地缝起来。上学的两年间,我只回了四次家。那时,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写信,母亲又不识字。每次分别,对母亲来说,都是苦苦的等待,都是深深地牵挂。一到暑假和寒假回到家中,母亲都特别高兴。而每次离家,母亲都长久地站在村口为我送行,直到背影模糊。 如今,我已是40多岁的人了,日子也过的比较安定,可母亲总还是放心不下。一见面,就问这问那。最担心的还是吃,时不时的到市场上买一些青菜,送到我家里来;有时把蒸的馒头、包的水饺、煮的咸鸡蛋送过来。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三
我22岁那年结婚,两年后,儿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我和妻子与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尽心地做着一切。冬怕冷,夏怕热,秋怕风,最怕的是儿子发烧感冒。一点小毛病,就搞得我们魂不守舍,生怕有什么闪失。孩子一天天长大,上学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心里一天也没有轻松。除了按时做好一日三餐外,时刻关注着儿子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过后,想问,有时又不敢问。 刚上高一时,儿子上学时,不小心造成胳膊骨折,在家休养近半月。晚上睡觉只能坐着,白天需要人伺候,家里正常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更担心的是刚刚进入高中一年级,怕耽误功课。
也许,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会体会到孩子成长的不易。哪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叫父母牵挂和担心,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我们自己童年、少年时,父母又何尝不时如此,只是我们那时忽略了,或者是没有体会到做父母的情感,甚至不理解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任性和无知,自以为是和我行我素,曾经怎样地伤了父母的心。记得犹太人有句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身上索取,可我们给过父母什么样的补偿和汇报吗?
去年6月7日、8日两天,是儿子参加高考的日子,我和妻子也是紧张到了极点。在家中,说话慢声细语,走路脚步很轻,努力做儿子最愿意吃的饭菜。每次考前,都专程把儿子送到考点,而每次总能看到烈日下静静等候的有着同样心情的家长。不当父母的人真的不能理解,儿女不参加过高考也真的不能理解,明明帮不上任何忙,但就是那样执著地等候,一样的紧张,一样的祈祷,眼睛直直地盯着孩子会走出的那个门口。 还好,儿子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我和妻子的心有一半也到了儿子就读的那所学校。专门为儿子配了手机,报到那天,特意到邮局买了缴费卡。妻子还带着他去了学校的超市,购买了洗衣粉、挂衣架等日常用品。儿子刚进大学的那几天,妻子隔一两天就给儿子打一次电话,或者发一封短信。日子长了,每周也要打一两次电话。有一阵子,听儿子说感冒了,便焦急的不行,一个劲的打电话嘱咐,后来还专程去了一趟。 然而,我不知道,儿子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体谅,是否理解。也许,会觉得我们管的太多,操心的太多,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在顺境和溺爱中长大的儿子,也许会觉得自己稚嫩的翅膀是因为我们而影响了自由的飞翔。难道我们真的使孩子失去了自由想像、自由支配的空间?失去了独立思考、自立成才的机会?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对了,还是错了?
记得去年我和儿子去青岛旅游,在宾馆的房间里,从电视上看了这样一则报道:一个上高中的男孩突然离家出走了,而且几年没有音信。父母的精神完全崩溃了,生活完全脱离了正常的轨道。那位孩子的母亲绝望的神情,哽咽的声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看着别人的故事,儿子无语,我也无语。
四
人生苦短。不管如何,父母和孩子,血肉相连的亲情算算也就几十年的功夫。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女健康、平安,日子过得好,在外面不受委屈。
为人儿女,当你坐在教室里安心的学习的时候,当你在操场上和同学们自由奔跑的时候,当你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当你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过父母的牵挂、父母的心情、父母的爱心,你是否想到过父母的付出、父母的艰难、父母的不易。 据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出自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否准确,我不得而知,但其情之真,毋需置疑。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可怜,孩子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