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大清之祸害三千位面大抽奖杀戮异形象棋霸主降临卡利姆多的道士超科技狂潮我不是变种人王东吴巧儿苏陌宫亦臣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秋香不知这位便宜祖母临时起这意是何故,但她笑着推却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说了,我公公婆婆又不与我们住一块,就我们小俩口住着,莫说挤了,还觉得太过空荡,我夫君时常接了公公婆婆回来小住。”

    “祖母,你可不能这般偏心,若真要让我大姐、大姐夫搬回来住,那也得让大姑姑一家子搬回来住,不然,我可不依,祖母怜爱我娘与我们姐妹,但我也想让祖母欢心,有大姑姑与大姑夫在祖母跟前孝顺,想必,祖母能时时笑开怀。”

    就是不知郭家那边得知了这事,会不会迁怒刘芷蓉。

    即便会,她也不会在意。

    本就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两波人,又何必假猩猩的挤一块儿,还得装祖孙情深。

    刘老夫人无论提出什么方案,刘稻香总能找到她的痛处,并给予有力的回击。

    刘芷蓉内心是嫉妒刘秋香的,瞧她容光焕发的样子,想必在婆家的日子过得不错。

    她又想起自己在婆家,每每天还没亮,就要起床早早收拾妥当,然后去婆婆那里请安,夏日到还好说,冬天那叫一个冷,有时婆婆起晚了,她还得站在廊下吹半晌的风。

    “你婆婆都不叫你立规矩么?”

    刘秋香摇摇头,笑答:“我婆婆人很好呢,再说了,我小时候还被我婆婆抱过,还说我小时候还在婆婆身上尿过尿呢!”

    张桂花在一旁扫了刘芷蓉一眼,说道:“我家大闺女性子敦厚、温和,黄夫人本就出自书香门第,又知书达理,她们婆媳很相处得来,不然,我也不会把我家大闺女嫁过去。”

    同样是做娘亲的,张桂花只想自家闺女嫁人后,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而刘老夫人,当初把刘芷蓉嫁去礼部尚书家,第一,便是瞧中了郭文宣的爹官居高位,第二,那时还惦记着想生个嫡子,将来也好帮衬帮衬自家未出生的儿子。

    算盘珠子拔得啪啪响,奈何刘正信一屋子的妻妾,愣是没谁生出个带把的来。

    这样的家庭聚会场合,做为庶女的刘芷菱从来都不允许在场。

    所以,家中来客人时,一般都是由刘老夫人自己接待,再不济,刘正信会开口让自己的嫡亲孙子、孙女来陪小客人。

    刘芷蓉听得心里泛酸,她记得当初娘亲说起郭文宣时,说郭文宣虽长得一般,但好在他有个得力的老子,将来的仕途必会一帆风顺。

    想到这儿,她又觉得自家娘说得有理,郭文宣自入仕以来,一路顺风顺水,如今不过三十来岁,便已爬到了正五品的位置,再过几年估计会走关系再往上挪一挪。

    四品及以上的大官,就有机会拜王封相、出入内阁,做天子近臣。

    “弟妹,我瞧着咱大侄女将来也是个有福气的,虽然现在不怎地如意,但只要她家夫君能踏入仕途,莫说是买两进的院子了,就是三四进的大套院也是能住得起的。”

    刘秋香秀眉轻拢,总觉得这位大姑姑不怀好意。

    只不过,她家在刘稻香的影响下,从来不爱炫耀自己家里如何如何。

    却不想,张桂花开口了:“我家孩子得她婆婆看重,早在小两口成亲前,便买了这个两进小院给两人住着,院子虽不大,可也足够两人及家中的仆人住下了。”

    刘稻香也惊讶自家娘亲为何如此说。

    转念一想,自家姐姐也是个有能耐的,虽在京里无产业,可在青州城有一家数一数二的巧云绣坊,再加之有张裕德的帮衬,绣活更是源源不断。

    刘秋香嫁妆中有三处值钱的,一处是田庄,二处是巧云绣坊,三处是那套百年黄花梨木家具,黄大茂夫妇能做如此决定,也是因为看得清楚行势,总不能待小两口成亲后,靠自家媳妇嫁妆银子买屋住吧!

    这样与做人家的上门女婿有何区别?

    黄氏夫妇自不乐意,咬咬牙又借了些外债,这才买了这处小院。

    而刘稻香家今非昔比,很多事都不比藏着、掩着,张桂花如此说,便是在告诉刘芷蓉,哪怕黄大茂家并不太富裕,但依然很看重自己的闺女,这比什么都重要。

    刘芷蓉心中有了对比后,更加郁闷也无了再看戏的心情。

    只因,她与刘秋香比较起来,除了郭家有个好看的门楣之外,似乎自己的日子过得还不如这便宜大侄女。

    即无需在公婆面前立规矩,又无需被婆婆盯着肚皮天天催着抱孙子,更无需与公公婆婆长年同住一屋檐下。

    刘芷蓉嫉妒了!

    刘稻香一家子才不管她如何想,在那里又坐了一会儿,张桂花便起身告辞。

    自家大闺女回来了, 她压根儿就不耐烦与刘老夫人母女周旋。

    她带了自家儿子、闺女们回了静水院,又陪着张桂花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听得外面有管事婆子找她,刘稻香才邀了刘秋香及刘春香去了自己的鸣翠馆。

    “姐姐,你可莫要生气,静水院带的跨院就只三个,分别给了我们,后头的金桂苑又住着养爷那一家子,娘说,左右咱们在这里是对付着过,也不让你长回来小住,免得受那闲气。”

    接着,把静水院以前是刘芷蓉的住所的事说了。

    刘秋香微微拧眉,说道:“我瞧她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只怕,不是个好相与的。”

    “好不好相与我不知道,反正与咱家没一点关系,不过是名义上的大姑姑罢了,面上过得去就行。”刘稻香伸手一边牵起一个,笑道:“现在呢,咱们去我的院里,我那儿还有些大姐爱吃的红枣糕,还有三妹爱吃的糯米莲蓉糕。”

    “可惜外婆不在,以前在青州城时,外婆最喜欢二姐时常给她送莲蓉糕,板粟糕。”刘春香十分想念在青州城的外婆了。

    刘稻香心中也十分挂念,转而笑道:“我们姐妹三个难得聚一起,不如我们一起给小舅舅、小舅妈还有外婆写封家书如何?”

    刘秋香心动,这个主意妙。

    三人是典型的行动派,说干便干,一回了鸣翠馆,便听得刘稻香欢快地指使着屋里的小丫头片子们。

    信上无非是说三人十分挂念远在青州城的亲人们,又说了,待天气暖和了,小舅舅若来京城里走货,便让他带了小舅妈、小表弟,以及她们最最想念的外婆婆一起来京城。

    写完信刘稻香叫青梅收拾起来:“待出了十五,驿站开封了,你亲自带人送去驿站,莫要把信丢了。”

    青梅自应下不提。

    春娇瞧着自家姑娘高兴得忘乎所以,提醒道:“姑娘,趁着大姑奶奶回娘家,要不要把大姑奶奶的份子以及帐册都给她?”

    “拿过来吧!”刘稻香还真把这事给忘了:“我只顾着高兴你回来了。”

    刘秋香笑道:“我本就打算今日拿回去的,年前一直不得空,再说,我公公婆婆与人合伙的那个小食馆分了一千多两银子,婆婆拿了二百两给我置办年货,再加上我压底的银子,一时到不急着用。”

    “我知道你今日会来,省得我跑一趟,而且,进了这府出个门都不太方便,再加上外头天寒地冻,我也惫懒了。”刘稻香一边接过春娇递来的东西,一边笑着回答。

    她打开木匣子先是点出五千两银票,说道:“这是巧云绣坊去年下半年的收益。”接着,她又数了三百五十两银票递给刘秋香:“拿好,这是那处三百亩庄子的收益,本应有四百三十七两,小舅舅留下了八十七两,一个是给庄子里人的工钱、以及过年的打赏,另一个,有些农具要换了,还有一此杂七杂八的开销,加起来差不多有八十七两。”

    刘秋香乐得见牙不见眼,点了点银票后,说道:“要我说,种啥子田,还是做生意银子来得快。”

    刘稻香很认同她的话:“可不,但咱爹要走仕途的,但凡与生意有关的,只能挂在娘的嫁妆名下,爹名下顶多就只能是田庄了,有铺子要么是挂在家中下人名下,要么就是租出去给旁人做生意。”

    此时,刘春香眼巴巴的看着自家大姐数着票子,小眼珠子滴溜溜直转,刘稻香瞧见了,伸出食指轻点她脑门,没好气地说道:“你的小肚子里又冒什么坏水了?”

    “哪有,妹妹我先前听到大姐说,她公公与人合伙开了个吃食铺子,大姐、二姐,要不咱们也弄个?”

    刘稻香对此无所谓,刘秋香有些心动,最积极的莫过于刘春香。

    “弄个吃食铺子?”刘秋香问她:“你有什么好主意?”

    刘春香笑答:“北地人爱食面、羊肉,咱们就开个羊肉汤馆如何?食面、打边炉都可以。”

    刘稻香白了她一眼:“食面与吃羊肉火锅得分开,如过是开饭馆、酒楼,那得投入不少银钱,况且,就我们姐妹三个,怕是成不了的,我觉得开个面馆尚口,要不了多少本钱,还能每月赚些零花钱。”

    “我同意,北地十分寒冷,一到下雪天出门的人就少了,而且,稍微有钱的人家,都不愿意早起煮面,很多人都会在家附近找个面馆吃上一碗。”刘秋香深有体会,她接触的人,在京城里不过是比普通人层次高那么一丢丢。

    刘稻香微微皱眉,这让她想起了后世曾经十分火爆的两基友汉堡,在繁华地带,向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