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炮火1906 > 第九十八章 这不是来送财嘛

第九十八章 这不是来送财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段芝贵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凭着黑龙江士绅富商的能力,能够修起一条铁路的,哪怕这条铁路不过一百多公里。

    他是看中了俄商库莱恩的急不可耐,居然肯拆借三十万两银子给黑龙江官银号,要是能让库莱恩牵头,向俄商招股修铁路,那么华俄道胜银行会不会拆借更多的银钱。

    是的,他就是想要借外债。

    公帐上,他完全可以私自扣除百分之几的折扣,历来借外债的折扣都是九成左右,甚至有八成五以及八成出现过,比如这三十万两银子,按照已有的成例,最低可以八成折扣从外商手中拿到银钱,实际到手二十四万两。

    历来借外债都是相当屈辱的,偿还本息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虽说这次他不能做的太过火,但九成的折扣还是可以做的,只要俄商肯配合。

    他看出来这个库莱恩还是有些能量的,至少华俄道胜银行很卖这个家伙的面子,来头着实不小。

    修铁路至少要借百万两白银往上的款子,要是能成,他就能从中挖下10万两银子至少,多么美妙的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啊。

    段芝贵看着眼前垂眉顺眼的李安生,本来很是厌憎,如今却多出不少的欣赏,这李二愣也不全是坏处,至少还送了桩天大的好处来。

    想着官银号的麻烦暂时是有解决之道,这新军的事情也就好解决,通过这桩事情,他也认识到新军急切之间还不能马上掌握在手中,之前的确是操之过急了。

    不过,他自然有他的办法,新军混成协的编制徐世昌已经许了,奉天那边马上就拨了五十万两银子的款项,让黑龙江新军混成协能尽快成立。

    到时候可是有一大票的官位,自然会有想上进的挤到他跟前讨好他,这便是其他人给不了的好处。

    看看,也只有我段大人,才能给你们官位,给你们前程,给你们银子,因为咱背后可是有北洋军。

    就这么想着,暂时不想与李安生为难,之前他想试着动动黑龙江农业银行与黑龙江工商银行,便是因为李安生多少参与其中,他怀疑程德全等一干人在背后以两家银行为手段,控制黑龙江的权力分布。

    既然有着修铁路与铜矿这两件大事,就先放过李安生,且让那两家银行先兴旺着,也不再管金厂的事务,由得李安生去折腾。

    等从老毛子那里捞了一票,便是他重新出手的时机,到时候,嘿嘿,看程党如何抵挡。

    李安生告辞出来,便去跟程德全等人道了别,要回墨尔根去继续他的军校大业与种田大业。

    马上就是小麦的播种,这可是重中之重,去年没赶上趟,今年定要来上一个小麦奇迹,小麦能大丰收,味精厂也就办得起了,工业制造味精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不断试验,终于算是成功了。

    虽然没有成功实现发酵法,但凭借目前掌握的技术,也能够大赚一笔,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

    他也让刘竣帮着找了唐绍仪的门路,尽快在欧美各国申请专利,并且采买机器与原料,准备开始建厂生产,等到首批利润入账,便能赶上小麦大丰收,又能大肆扩张一番。

    不然的话,就要晚一年,这晚一年要少赚多少钱啊。

    味精的产品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仙粉",而且他还派人郑重其事的包装精美,送到了京城,这可是给太后老佛爷的贡品啊。

    虽说他官职卑微,可他凭着延寿丸这项利器,可是有专门的渠道与李莲英打交道,这味精也能直接送到李莲英手上。

    只要李莲英尝到这味精的鲜,这味精就能到慈溪太后的手上,到时候,这仙粉,还能是皇家特贡。

    他还随着味精附上了一份建议书,请求太后老佛爷为"仙粉"正名,他愿意每年进贡定量味精。

    这可是活广告啊,还是大清朝最有号召力的广告,只要太后老佛爷一点头,称道一声,这"仙粉"果然是仙,那么那些达官贵人只怕要抢破了头,怎的?这可是仙粉啊,吃了能成仙啊。

    李安生本来就没打算让这味精从一开始就走入普通人家,毕竟开始的产量也不允许。

    但是大清国家羸弱,财政萎靡,可并不少有钱人,奢侈消费这个时代大清朝的达官贵人们仍然能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这味精用了专门的精美木盒包装,二两装,一盒准备卖统一价——六百八十八两银子,也就是十天左右的量,一天在这个仙粉上花个六七十两银子,也许对于普通百姓家不可思议,可对那些富豪贵官们来说,不过是毛毛雨。

    这可是定量的,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一个月花上一千多两银子,就能享受这种神仙一般的待遇,傻瓜才不买。

    李安生对此是很有自信的,他依稀记得后世看过杂志,味精一开始在日本上市时也是有价无市,一小包就能卖两三百日元,这个时代的汇率他也有点数,白银与日元的比价是七点几比十,虽然白银比前几年略有贬值,但日元同样在贬值,相差不会很大。

    从这点来看,他这个六百八十八两银子的价格,还不算是离谱,基本还是符合市场行情的。

    后世历史上的"味之素"诞生后再日本掀起了一阵狂潮,但随后在日本遇到了瓶颈,便是因为卖价太高,日本的富人并不多,国家也支持味之素向外国市场开拓,而味之素的首要目标就放在了富得流油的大清身上。

    大清这个国家或许没钱,但大清的富豪多得吓死人,江浙随便找几个富豪出来,都能让整个日本的所谓上流阶层吓到要死。

    后世的味之素风光无比,迅速的从大清敛取了巨量资金,坐上了日本从大清获利商品的头把交椅,让整个日本在大清的外交官们都在忙着为味之素开拓市场并且保驾护航,可见味精敛财之犀利。

    李安生当然没有在日本申请专利,日本这个野蛮国家并不十分承认专利,耍赖那是常有的事情。

    他只要占领大清市场,然后凭借成本优势强占欧美市场,便足够今后数十年味精产业的蓬勃发展。

    小日本发明味精也无所谓,来近身肉搏好了,打价格战,看谁挺的住,哥还有杀手锏,发酵法并不是摸不到门道,而是眼下根基还浅,等当了黑龙江军阀,他立马就干,到时谁都无法来觊觎使用发酵法之后的味精生产技术。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的要紧事,便是种好田。

    在关内,小麦可以在秋天播种,历经冬季到来年六月份甚至更早的时候收获。收获后的土地,由于正处于一年中水、热条件最好的夏季,因此完全可以再种植一茬别的作物,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在北大荒由于无霜期太短,小麦收获后再种一茬作物是不可能了,但是它却可以在早春播种。当整个气温还很低的月下旬或4月上旬,大多数植物还不敢露头的时候,小麦就播在了表层刚刚化冻的土地中。

    这一点对其它作物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仅这一点,就使它在与大田杂草的竞争中占到了极大的优势。

    由于小麦能够比大多数杂草提前一个多月发芽、生长,因此当麦地里面的其它杂草开始萌发的时候,人家小麦都已经长的很高、很粗壮了,这对于抢夺阳光和水分是极为有利的。一旦进人6月下旬,小麦一起身,很快就把麦地封死,地面基本照不进阳光,处在下面的小草在竞争中完全处于下风,再也不可能对小麦构成威胁。

    播种前首先是翻、耙和平整土地,小麦需要平整、深厚的苗床,其实这些都需要机械化,小麦的种植对农业的机械化是要求最高的,但这时只能让大量的大牲畜来代劳。

    百姓不是不想养大牲畜,实在是养不起,牲畜吃的粮食可比人多几倍,虽说能喂草吃,但只吃草不吃粮食是要饿死的,最起码也不长膘,瘦的跟猴子似的,见过瘦的跟猴似的牛马羊吗?

    也只有足够的粮食多余下来,百姓们才敢养殖牲畜,不然的话即便李安生怎么蛊惑都没用。

    仗着去年的丰收,百姓们的胆子也壮了不少,加上有官府的支持以及银行的贷款,许多人家都养了大牲畜。

    李安生还记得当初奚文山跟窦固说过,那会江东六十四屯的百姓家家都有大牲畜,每百户人家拥有的牛马最起码超过七十头,这还是编造在案的,不在册上的远不止这许多。

    李安生想着他要是没本事让瑷珲与墨尔根等地的农户也达到如此发达的水平,那他当初的专业还真是白读了,也枉费了胖叮当的帮忙,胖叮当可是神器啊。

    从去年到现在,黑龙江各地新近落实的农户多了六万多户,虽说真实情况还不止这么多,但人口多了二十多万那是起码的,因为官府编造在案的新开垦土地数便超过了两百七十多万亩。

    这是好事情,李安生只怕人口太少,不会嫌多,历史上的土地兼并都要面临新开垦土地的难题,这新开垦土地最大的难处便是粮食问题,以及开垦土地所需的农具、种子、畜力等等,李安生从一开始就有妥当的成套计划,实施下来成果显著,连齐齐哈尔与呼伦、绥远等地都开始照搬,也无形中帮助黑龙江农业银行的大扩张。

    说来说去,粮食还是要大丰收,有了大量富余的粮食,就能换来大量的生产资料,还能进行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实现农村工业化。

    段芝贵在齐齐哈尔要折腾,便由得他折腾好了,听说黑龙江新军混成协已经获准正式编制在案,银两与军资都已经在火车上,离正式成军的日子不远了。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徐世昌当了东三省总督果然财大气粗,对于袁党嫡系段芝贵是有求必应,要啥给啥,短短的时间,便拨了大笔的银子与物资过来,让人眼红不已。

    可李安生却在偷笑,段芝贵只怕待不了多久,当初他悔恨不已,蝴蝶翅膀一扇,将段芝贵提前扇来了齐齐哈尔,处处与他为难,可现在倒好,还要感谢段芝贵提前来到,这是给黑龙江谋福利的无私无畏的大好银啊。

    因为黑龙江有边境防卫的重任,所以段芝贵上任的短短两月不到,东三省也好,朝廷练兵处也好,北洋衙门也好,给黑龙江拨来的银钱物资起码高达百万两银子。

    李安生之所以附和着段芝贵假装指哪打哪,就是想继续让段芝贵多向朝廷伸手,向袁世凯与徐世昌等大佬伸手,帮黑龙江这个穷地方多要些好处。

    等到段芝贵一走人,这不是白白的便宜了黑龙江地方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