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念缺失拷问中国教育方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国人了不起,每个当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之心,为人父母者的社会责任心比世界其它国家强很多。为人父母者一生仅有两件大事,一是哺育子女,二是为子女建造可以传代的房舍。在中国的父母眼中,子女常常是长不大的孩子,疼爱之心、关怀之意溢于言表。那么,望子成龙,究竟他们能否成龙呢?当代没有信念支撑的教育能否使青年一代们成才呢?
中国女人在中国传统中处于相夫教子的社会位置,男主外女主内,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摊派在女人身上。古代如此,现今也不例外。可是古代的女子能相夫教子的大都出身富贵,有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经历,而今社会大同,国家施行大众化教育,为人父母的人本来也没有多少可以教育子女的东西,在当今教育子女时更是捉襟见肘。对子女的教育全都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可是本就没有统一思想的教师面对经常流动的学生也是束手无策,这是社会大趋势。而且,偶有教师提出很好的教育理念,学校和社会往往并不认同,所教育的学生也往往只是三两年,教育理念不能在获得学生认同之前就已经离去了,学生没有持续的教育理念引导,朝三暮四,无所适从,因而就模仿媒体,媒体的庸俗化更使人失去了应该具有的思想。中国不同于西方,文革之后,破四旧,改革开放之后又全盘引入西方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支离破碎,外来思想泥沙俱下,人们没有了统一的思想,社会混乱的思想现状更不能给人以高明的引导。几十年前西方流传而来的马列思想面对市场经济时代并没有更高层次的突破,解决不了人们心中的思想疑惑,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反而不如圣经流传的第三世界其它国家国民们朴实和努力。
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们都本着性善论和里仁为美的思想开展教育。对年青一代的教育,人们首先是倡导他们向善,然后是督促他们快步进入社会发家养家。人们往往只介绍给青年们社会上好的东西,社会的阴暗只能靠自己去发掘,青年们走向社会之后发现现实大谬其然,心灵上就会报怨,行为上就会懒散,他们面对未知的社会无所是从,常常就满足于眼前不思进取。青年们受到教育之后,往往自高自大,养就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能主动放下自己的身份来面对社会,没有了勤俭踏实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安于现状只求享受,靠父母本就没有多少的余荫过活。遇到挫折之后只知道埋怨社会的不公,只知道强调环境的不良,从来也不思考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是成功的希望。
先秦诸子,以道祖老子开道德先河,以圣人孔子详细阐解了为道为德的方式,亚圣孟子以人性善为本提出修养和治世方法。儒家独尊之后,后代的思想家都跳不出孔孟思想的框架,中国思想界虽然后来掺入道家和外来佛学思想,但儒家思想仍占绝对统治地位。儒家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学子和思想家们遵循的圭臬。宋明之后的理学更是把心性提到了空前的位置,清代的八股文更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样就造成了中国几百年来人文的昌盛,但同时也造成了人文思想的停滞。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性善为出发点,使得人们溺于善性不自拔,成就了惰性,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以未来的士大夫自居的儒者,文人相轻,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们也养成了好逸恶劳,不知生活艰辛的习性。青年一代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动力驱使下走向人生旅途,可是社会远不像人他们当初设想的那样简单和单纯,面对生活中的困惑,本来满怀希望的人生往往一下跌入失望的深谷,成龙只会成为一种愿望。
一个人应该有信念,社会也应该有信念,面对现代化,国人思想显得空前空虚,社会提倡的不切现实的东西引不起人的共鸣,然而却把社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个人身上,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社会大环境制约的前提下,一个人的力量显得极为微弱。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两方面,即道德的自律与他律,但是如果社会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人们就无从律起,是非对错荣辱都应该有一个评价标准,如果没有标准的参照,人们就无从谈起所处的地位,律则不律。同样,如果人们都有一个信念个人的信念也就有了可以模拟的榜样,社会化的信念缺失必然引起每个人的信念匮乏,没有信念支撑的人生活学习工作就没有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失去航向的船只会迷失于大海,失去人生坐标的人也会迷失于社会。
当前中国的教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来指导,虽然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但空头的素质提法对社会不能起到根治的效果。人是心灵动物,攻心为上,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而素质教育只是一种功利化的大众化人才培养方向。人们提出了德育为首的德育理念,可是什么是德,什么样的行为才符合德性,这些人们并没有提供答案。不但道德行为规范人们提不出,实现德性的途径和效果人们也提不出。
面对当前的信念缺失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当代为后世构建崭新的信念体系。信念的缺失需要信念来补尝,当前圣人已死,死的还有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面对社会流行的庸俗文化,做为一个有时代责任心的人都应该为构造新的时代精神而努力。我国现在的教育方式只是人们一时的心血来潮的随心所欲的每个人都有不同方式的混乱的情形。这样的教育反而不如西方国家在人们心目中对圣经思想的普及。望子成龙也只是一个梦。做为当代人,我们要努力找到一种为人们心灵构建空间和提升内涵的途径。同样在教育子女时我们应该努力使他们认识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地误导。
让我们再次拷问教育方式,拷问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做出努力做出榜样。人性有善恶,就让我们从认清人性出发来构造新的社会秩序吧!
中国人了不起,每个当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之心,为人父母者的社会责任心比世界其它国家强很多。为人父母者一生仅有两件大事,一是哺育子女,二是为子女建造可以传代的房舍。在中国的父母眼中,子女常常是长不大的孩子,疼爱之心、关怀之意溢于言表。那么,望子成龙,究竟他们能否成龙呢?当代没有信念支撑的教育能否使青年一代们成才呢?
中国女人在中国传统中处于相夫教子的社会位置,男主外女主内,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摊派在女人身上。古代如此,现今也不例外。可是古代的女子能相夫教子的大都出身富贵,有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经历,而今社会大同,国家施行大众化教育,为人父母的人本来也没有多少可以教育子女的东西,在当今教育子女时更是捉襟见肘。对子女的教育全都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可是本就没有统一思想的教师面对经常流动的学生也是束手无策,这是社会大趋势。而且,偶有教师提出很好的教育理念,学校和社会往往并不认同,所教育的学生也往往只是三两年,教育理念不能在获得学生认同之前就已经离去了,学生没有持续的教育理念引导,朝三暮四,无所适从,因而就模仿媒体,媒体的庸俗化更使人失去了应该具有的思想。中国不同于西方,文革之后,破四旧,改革开放之后又全盘引入西方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支离破碎,外来思想泥沙俱下,人们没有了统一的思想,社会混乱的思想现状更不能给人以高明的引导。几十年前西方流传而来的马列思想面对市场经济时代并没有更高层次的突破,解决不了人们心中的思想疑惑,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反而不如圣经流传的第三世界其它国家国民们朴实和努力。
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们都本着性善论和里仁为美的思想开展教育。对年青一代的教育,人们首先是倡导他们向善,然后是督促他们快步进入社会发家养家。人们往往只介绍给青年们社会上好的东西,社会的阴暗只能靠自己去发掘,青年们走向社会之后发现现实大谬其然,心灵上就会报怨,行为上就会懒散,他们面对未知的社会无所是从,常常就满足于眼前不思进取。青年们受到教育之后,往往自高自大,养就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能主动放下自己的身份来面对社会,没有了勤俭踏实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安于现状只求享受,靠父母本就没有多少的余荫过活。遇到挫折之后只知道埋怨社会的不公,只知道强调环境的不良,从来也不思考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是成功的希望。
先秦诸子,以道祖老子开道德先河,以圣人孔子详细阐解了为道为德的方式,亚圣孟子以人性善为本提出修养和治世方法。儒家独尊之后,后代的思想家都跳不出孔孟思想的框架,中国思想界虽然后来掺入道家和外来佛学思想,但儒家思想仍占绝对统治地位。儒家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学子和思想家们遵循的圭臬。宋明之后的理学更是把心性提到了空前的位置,清代的八股文更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样就造成了中国几百年来人文的昌盛,但同时也造成了人文思想的停滞。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性善为出发点,使得人们溺于善性不自拔,成就了惰性,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以未来的士大夫自居的儒者,文人相轻,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们也养成了好逸恶劳,不知生活艰辛的习性。青年一代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动力驱使下走向人生旅途,可是社会远不像人他们当初设想的那样简单和单纯,面对生活中的困惑,本来满怀希望的人生往往一下跌入失望的深谷,成龙只会成为一种愿望。
一个人应该有信念,社会也应该有信念,面对现代化,国人思想显得空前空虚,社会提倡的不切现实的东西引不起人的共鸣,然而却把社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个人身上,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社会大环境制约的前提下,一个人的力量显得极为微弱。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两方面,即道德的自律与他律,但是如果社会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人们就无从律起,是非对错荣辱都应该有一个评价标准,如果没有标准的参照,人们就无从谈起所处的地位,律则不律。同样,如果人们都有一个信念个人的信念也就有了可以模拟的榜样,社会化的信念缺失必然引起每个人的信念匮乏,没有信念支撑的人生活学习工作就没有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失去航向的船只会迷失于大海,失去人生坐标的人也会迷失于社会。
当前中国的教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来指导,虽然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但空头的素质提法对社会不能起到根治的效果。人是心灵动物,攻心为上,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而素质教育只是一种功利化的大众化人才培养方向。人们提出了德育为首的德育理念,可是什么是德,什么样的行为才符合德性,这些人们并没有提供答案。不但道德行为规范人们提不出,实现德性的途径和效果人们也提不出。
面对当前的信念缺失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当代为后世构建崭新的信念体系。信念的缺失需要信念来补尝,当前圣人已死,死的还有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面对社会流行的庸俗文化,做为一个有时代责任心的人都应该为构造新的时代精神而努力。我国现在的教育方式只是人们一时的心血来潮的随心所欲的每个人都有不同方式的混乱的情形。这样的教育反而不如西方国家在人们心目中对圣经思想的普及。望子成龙也只是一个梦。做为当代人,我们要努力找到一种为人们心灵构建空间和提升内涵的途径。同样在教育子女时我们应该努力使他们认识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地误导。
让我们再次拷问教育方式,拷问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做出努力做出榜样。人性有善恶,就让我们从认清人性出发来构造新的社会秩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