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的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两块圆圆的石磨盘。
石磨盘躺在我家的墙根下,不知有多少年了,也许从我出生的时候,它就一直静静的躺在那里,无人问津。磨盘中间的方孔里长满了苔鲜和小草,夏天有小鸟飞过来,落在磨盘上叽叽喳喳的唱歌。冬天落了雪,小鸟冻的不敢出来,磨盘就静静的孤独的躺在墙根下,好像睡着了似的,一睡就是一整个冬天。第二年春天,小鸟又会飞过来落在磨盘上,磨盘中间的方孔里又会长出小草,到夏天雨水多起来,便会生出绿油油的苔鲜。
院子里的大人们都在忙着干活,没人去注意那两个磨盘。
有一天,我的个头长到有两块磨盘螺起来那么高了;有一天,我试着爬到了磨盘上,坐在磨盘上学着庙里的佛爷爷练打座。
有一天,弟弟也能爬上来了,他也爬上来坐到磨盘上像我一样学着庙里的佛爷爷练习打座。
我们俩为争夺磨盘,总是比赛着早起。磨盘成了我们俩的宝座之后,鸟儿就很少来了,磨盘中间的方孔里不再有小草长出,苔鲜也没有了。我和弟弟爬上爬下,磨盘的边边沿沿又幻发了青春的光彩,被我们的衣角擦磨的光光滑滑,太阳好的日子里,能看到石头中间的花纹。小鸟飞累了,偶尔也会落到上面唱歌,但一被我和弟弟看见,就会大声呼喊着赶跑,磨盘就是我们俩的天地,谁也不允许侵犯,哪怕是一只小鸟也不行。
等我能记事了,祖父就经常跟我讲水磨房的故事。
我家从前有个水磨房,就建在葫芦河旁边的桶子沟里。我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但是祖父经常跟我讲起,从小我就知道我们家从前也是“很阔的”从祖父的讲述中我明白,水磨房不是人人都有,方圆四五个村可能只有这一个,那时候村子里还没有通电,更不可能有现在的电动磨面机。那时候家家户户吃的粮食都要背到桶子沟里我家的磨房上磨成面,然后再背回家去做成面条、蒸成馒头、烙成饼子,过年、过节、唱大戏、娶媳妇
祖父跟我讲,那个磨房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大约是从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那一辈就有了,遥远的我至今仍然计算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了。只是后来,在民国十八年的地震中,水磨房被震踏了,两只磨盘滚到葫芦河里,一只碰缺了巴掌大的一个豁口,一只完好无损。后来听说是在我曾祖父的带领下,临近四五个村子里的青壮年齐心协力才从葫芦河里把它又抬到水磨房,找来了石匠和木匠,又修复了水磨,于是水磨每天又能发出吱吱嘎嘎的磨面的声音。
祖父年轻的时候,主要的任务就是照看水磨。白天有人过来磨面他就帮人家磨面,晚上没人过来磨面他就睡在磨房里,守着水磨,听着葫芦河里的蛙鸣,做着年轻人才做的一个个美梦,一觉睡到第二天晌午太阳出来。
要是赶上过年,他是不分白天黑夜要加班加点来磨面。辛苦了一年的庄稼人,在过年时总要想尽一切办法吃上一顿好的,磨点白面包顿饺子或蒸几个白面馒头,家道盈实的人家还会炸油饼、擀长面。做这些都离不开磨白面,所以祖父在年前总是很忙,就像我们现在年前要做这个报表那个报表,总要加班加点一样,那时候祖父也常常加班到深夜,甚至整个通宵。
那一年腊月二十九,祖父忙碌了整整一个通宵,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他又忙到中午,等打发走最后一位乡亲,他关上磨房的门,胡乱吃了几口干粮,就躺在石板炕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之中,听见有人敲门。他闷声闷气的躺在炕上应了一声“咋了?”
门外面静悄悄的,隔了好长一会才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子的声音:“磨面!”
祖父披着衣服揉着睡眼开了门。落日的余晖映照在磨房的门扇上,散发出柔柔的暖意来。
门外,站着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女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抱着一个瓦罐,瓦罐缺了一个小口,她用手紧紧的捂着。罐子里装着一些干瘪的麦子。
祖父不耐烦的穿好衣服,解开缠在水磨上的麻绳,取下截水的挡板,水磨慢悠悠的转了起来。女子抱着瓦罐走进磨房,祖父站在高凳上,接过瓦罐把麦子倒进磨斗。水磨又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
天渐渐暗了下来,远处传来了几声稀稀疏疏的鞭炮的声音。祖父从屋顶上取下油灯,蹲在地上一遍一遍的用火石打火,费了好大劲总算出现了一点火星,他轻轻的用嘴吹,不一会儿便冒出了火焰,他引燃油灯,又爬上凳子,高高的挂到屋顶。抱着瓦罐的女子定定的站在地上,静静的望着慢悠悠旋转的水磨。借着昏暗的灯光,她看到麦粒被挤碎了,露出了白生生的面粉。
祖父挂好油灯,蹲在炕头装了满满一锅旱烟,凑着油灯点燃,刚吸了一口,就听“咔嚓!”一声巨响。
磨轴断了!
从河里冲下来的冰块正好击中了要害,水磨停止了转动,它的边沿尽是些还没磨碎的麦粒,有的挤成了碎块,有的刚刚挤扁。
祖父把烟锅摞到炕上,俯下身子,从门后面拿出来一把大铁锤,开始叮叮咣咣的维修。
外面的鞭炮声噼哩啪啦接着又响了一阵。
站在地上等着磨面的女子把瓦罐顺墙根放稳,走过来搭把手帮着祖父修断了的磨轴。可惜她的力气太小,根本起不上作用,还尽添乱,祖父为了防她,不小心一铁锤轧空,正好轧在了自己的脚上,他顿时疼的丢下铁锤,抱着脚躺在地上打滚。等着磨面的女子见状,吓得哭了起来。
夜沉沉,风萧萧,灯昏昏
过了很久,祖父强忍住疼从地上站起来,向前走了一步,又摔倒了。等着磨面的女子把祖父扶到炕上,然后拿起空瓦罐,轻轻的关上门走了出去。
“等等”祖父大声喊叫。
女子推开门,望着躺在炕上的祖父。
“炕沿上有半袋子白面,你拿去吧!”
女子站在门口,忧郁了好长一段时间,然后走进屋子,用碗在口袋里舀了两碗倒进自己的瓦罐,转身离去。在她关上门的一瞬间,祖父看见她的眼泪掉进了瓦罐。
屋外,寒风潇潇,鞭炮声声。
年,真的来到了!
祖父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他看见屋子炕头的地上站着刚才磨面的那个女子,瓦罐里放着几个白面馒头,她掏出一个递给祖父,馒头还冒着热气。
屋子里灯昏如豆。
后来,这个女子成了我的祖母。
水磨房也许就是他们年少时倾诉爱情的最好的地方。
小的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两块圆圆的石磨盘。
石磨盘躺在我家的墙根下,不知有多少年了,也许从我出生的时候,它就一直静静的躺在那里,无人问津。磨盘中间的方孔里长满了苔鲜和小草,夏天有小鸟飞过来,落在磨盘上叽叽喳喳的唱歌。冬天落了雪,小鸟冻的不敢出来,磨盘就静静的孤独的躺在墙根下,好像睡着了似的,一睡就是一整个冬天。第二年春天,小鸟又会飞过来落在磨盘上,磨盘中间的方孔里又会长出小草,到夏天雨水多起来,便会生出绿油油的苔鲜。
院子里的大人们都在忙着干活,没人去注意那两个磨盘。
有一天,我的个头长到有两块磨盘螺起来那么高了;有一天,我试着爬到了磨盘上,坐在磨盘上学着庙里的佛爷爷练打座。
有一天,弟弟也能爬上来了,他也爬上来坐到磨盘上像我一样学着庙里的佛爷爷练习打座。
我们俩为争夺磨盘,总是比赛着早起。磨盘成了我们俩的宝座之后,鸟儿就很少来了,磨盘中间的方孔里不再有小草长出,苔鲜也没有了。我和弟弟爬上爬下,磨盘的边边沿沿又幻发了青春的光彩,被我们的衣角擦磨的光光滑滑,太阳好的日子里,能看到石头中间的花纹。小鸟飞累了,偶尔也会落到上面唱歌,但一被我和弟弟看见,就会大声呼喊着赶跑,磨盘就是我们俩的天地,谁也不允许侵犯,哪怕是一只小鸟也不行。
等我能记事了,祖父就经常跟我讲水磨房的故事。
我家从前有个水磨房,就建在葫芦河旁边的桶子沟里。我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但是祖父经常跟我讲起,从小我就知道我们家从前也是“很阔的”从祖父的讲述中我明白,水磨房不是人人都有,方圆四五个村可能只有这一个,那时候村子里还没有通电,更不可能有现在的电动磨面机。那时候家家户户吃的粮食都要背到桶子沟里我家的磨房上磨成面,然后再背回家去做成面条、蒸成馒头、烙成饼子,过年、过节、唱大戏、娶媳妇
祖父跟我讲,那个磨房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大约是从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那一辈就有了,遥远的我至今仍然计算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了。只是后来,在民国十八年的地震中,水磨房被震踏了,两只磨盘滚到葫芦河里,一只碰缺了巴掌大的一个豁口,一只完好无损。后来听说是在我曾祖父的带领下,临近四五个村子里的青壮年齐心协力才从葫芦河里把它又抬到水磨房,找来了石匠和木匠,又修复了水磨,于是水磨每天又能发出吱吱嘎嘎的磨面的声音。
祖父年轻的时候,主要的任务就是照看水磨。白天有人过来磨面他就帮人家磨面,晚上没人过来磨面他就睡在磨房里,守着水磨,听着葫芦河里的蛙鸣,做着年轻人才做的一个个美梦,一觉睡到第二天晌午太阳出来。
要是赶上过年,他是不分白天黑夜要加班加点来磨面。辛苦了一年的庄稼人,在过年时总要想尽一切办法吃上一顿好的,磨点白面包顿饺子或蒸几个白面馒头,家道盈实的人家还会炸油饼、擀长面。做这些都离不开磨白面,所以祖父在年前总是很忙,就像我们现在年前要做这个报表那个报表,总要加班加点一样,那时候祖父也常常加班到深夜,甚至整个通宵。
那一年腊月二十九,祖父忙碌了整整一个通宵,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他又忙到中午,等打发走最后一位乡亲,他关上磨房的门,胡乱吃了几口干粮,就躺在石板炕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之中,听见有人敲门。他闷声闷气的躺在炕上应了一声“咋了?”
门外面静悄悄的,隔了好长一会才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子的声音:“磨面!”
祖父披着衣服揉着睡眼开了门。落日的余晖映照在磨房的门扇上,散发出柔柔的暖意来。
门外,站着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女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抱着一个瓦罐,瓦罐缺了一个小口,她用手紧紧的捂着。罐子里装着一些干瘪的麦子。
祖父不耐烦的穿好衣服,解开缠在水磨上的麻绳,取下截水的挡板,水磨慢悠悠的转了起来。女子抱着瓦罐走进磨房,祖父站在高凳上,接过瓦罐把麦子倒进磨斗。水磨又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
天渐渐暗了下来,远处传来了几声稀稀疏疏的鞭炮的声音。祖父从屋顶上取下油灯,蹲在地上一遍一遍的用火石打火,费了好大劲总算出现了一点火星,他轻轻的用嘴吹,不一会儿便冒出了火焰,他引燃油灯,又爬上凳子,高高的挂到屋顶。抱着瓦罐的女子定定的站在地上,静静的望着慢悠悠旋转的水磨。借着昏暗的灯光,她看到麦粒被挤碎了,露出了白生生的面粉。
祖父挂好油灯,蹲在炕头装了满满一锅旱烟,凑着油灯点燃,刚吸了一口,就听“咔嚓!”一声巨响。
磨轴断了!
从河里冲下来的冰块正好击中了要害,水磨停止了转动,它的边沿尽是些还没磨碎的麦粒,有的挤成了碎块,有的刚刚挤扁。
祖父把烟锅摞到炕上,俯下身子,从门后面拿出来一把大铁锤,开始叮叮咣咣的维修。
外面的鞭炮声噼哩啪啦接着又响了一阵。
站在地上等着磨面的女子把瓦罐顺墙根放稳,走过来搭把手帮着祖父修断了的磨轴。可惜她的力气太小,根本起不上作用,还尽添乱,祖父为了防她,不小心一铁锤轧空,正好轧在了自己的脚上,他顿时疼的丢下铁锤,抱着脚躺在地上打滚。等着磨面的女子见状,吓得哭了起来。
夜沉沉,风萧萧,灯昏昏
过了很久,祖父强忍住疼从地上站起来,向前走了一步,又摔倒了。等着磨面的女子把祖父扶到炕上,然后拿起空瓦罐,轻轻的关上门走了出去。
“等等”祖父大声喊叫。
女子推开门,望着躺在炕上的祖父。
“炕沿上有半袋子白面,你拿去吧!”
女子站在门口,忧郁了好长一段时间,然后走进屋子,用碗在口袋里舀了两碗倒进自己的瓦罐,转身离去。在她关上门的一瞬间,祖父看见她的眼泪掉进了瓦罐。
屋外,寒风潇潇,鞭炮声声。
年,真的来到了!
祖父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他看见屋子炕头的地上站着刚才磨面的那个女子,瓦罐里放着几个白面馒头,她掏出一个递给祖父,馒头还冒着热气。
屋子里灯昏如豆。
后来,这个女子成了我的祖母。
水磨房也许就是他们年少时倾诉爱情的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