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经营平壤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送走了高元,对于黄明离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平稳地接收平壤城。接收的不仅仅是这座城池,而是作为整个高句丽的都城,平壤所承担的责任与权力。
首先是平壤城内各处的府库和馆阁。
虽然高句丽打了三年仗,物资都有些枯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句丽数百年积蓄,也不是假的。除了留下部分粮食来稳固城池,高句丽王室所有的财宝、美女、珍藏全部都运送到战船之上。为了建设辽东,这一年多来,消耗巨大,这些金钱足够填补黄明远的亏空,然后再对辽东大兴建设一番了。
要不怎么说战争打好了是发财利器,攻破平壤,原来付出的一切都有了回报。
接着是战马、兵器等,黄明离也全部不留,或是补充军队所用,或者是直接转移。
当然武备这东西留下没有用,真要是平壤城有危险,隋军可不敢分发兵器,让城中的老百姓帮着守城。
当然攻破平壤,最重要的便是高句丽各官府留下的舆图、图集等各种资料,这是了解高句丽的情况,尽快恢复民生最重要的东西。
幸好高句丽是正常投降,位于皇宫里的各处馆阁没有受到损失,现在全部都留给了隋军。
至于其余物资,林林而总,不一而足,基本上也多被隋军搬空了。
但对于隋军来说,难题不是接收物资,虽然这是隋军现在最大的收获。困难的是怎么安定民心。
整个高句丽算上辽东,差不多在籍人口有七十五万户,四百万人左右。经过两次高句丽战争,高句丽损失了辽东大片土地,军队伤亡无数,第三次高句丽战前差不多是四十七万户,二百四十万人。
而平壤城作为高句丽的膏腴之地,有户三万,人口十六七万,可谓是安定了平壤城,便能稳定大半个南高句丽。
而平壤以南,有人口不下十万户,多以高句丽人为主,若是这些人逃入高句丽和新罗,也是为对方增加实力。
虽然隋军已经拿着高元写的劝降信,前往南部各地接收各城池,但效果如何,众人会不会认这些劝降信,谁也不敢保证。
面对满城敌视和不信任的眼睛,黄明离决定取信于民。
平壤城内积蓄很多,不仅仅是高句丽王室,还有整个城中的贵族。这些人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与资源,控制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命脉。
黄明离很清楚,这些人中除了一些带路党,大部分人是不接受大隋的。既然如此,与其费尽心思争取这些人的支持,还不如掀了桌子,重新请客。
黄明离通过各种情报,将城中声名狼藉的、不归顺大隋的、资产广袤的等等一群人列为清除对象,然后命军队挨个进行抄家。
这些人本就是平壤城的不稳定因素,隋军雷霆出击,立刻便抄灭了上百家。各种土地、粮食收获无数。
一个国家烂了,肯定是统治阶级烂了。
平壤城中其他人眼看身边的人落到这种下场,为了不继其脚步,纷纷将金钱、粮食、土地奉献出来。更多的人各怀心思地投身于隋军麾下,成为隋军的打手。
隋军的这波打击,震慑住大部分的人。
驭人之术,又拉又打。隋军诛杀了一部分人,让平壤城的人感受到威,接下来便是让对方感受到亲。
不是没有原则的亲,而是找准一批可以成为隋军支持者的人。
有恒产者有恒心,而没有资产的普通老百姓,在这个时代有着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实在太难了。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民族、国家都不如谁给他们一口饱饭吃值得信任。
黄明离将抄没的大批良田收为公田,然后将土地租赁给没有土地或者个人土地在十亩以下的普通百姓,并减少田租、税赋。这些普通百姓得到土地耕种,又可以少缴纳税赋,算是得到了直接的利益,别提多对隋军感激。
黄明离又让人在老百姓中传播,若是高句丽军队或者新罗人、百济人打过来,他们租赁的便宜土地便会被收回去。这些人纷纷恐惧,为了保卫土地,踊跃加入隋军,至于之前的高句丽政府,早就被遗忘了。
当然黄明离也曾问过兄长,为什么不喜欢分土地,而更喜欢以公田的方式租赁出去。黄明远说道:“崽卖爷田心不疼,不是自己拼命努力得来的,是不会珍惜的。若是土地分给他们,过不了两年,一些懒汉就又把土地卖出去了,这样做永远无法阻止兼并。只有租赁,才能提升他们劳作的兴趣,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土地,若是荒废了,官府可以收回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初在丰州,只有军人才能军功授田,所以军中的将士们为了获得自己的土地拼死作战。可若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那还要军功做什么。
黄明远的嫡系叫丰州系,不仅仅因为出身丰州,而是黄明远实行的很多制度,都在丰州蹚出了一条路子,有了充足的经验。这一次也是一样,通过低价租赁田地,使得隋军在平壤有了一批支持者。
黄明离又从这些人之中选拔精明能干、识字之人,充实到地方为官吏,实行以高句丽人治高句丽人方式。这些人为了获得隋军的认同,比隋军更凶狠,黄明离是让这些人做坏人,而隋人做好人,将越来越多的高句丽人凝聚到隋人麾下。
对于包括高句丽人等蛮夷,最大的杀器是入籍,就像后世世界人对美国的向往一样,这个时代同样充斥在各族对中原户口的向往。
黄明离提出,可以将一些支持、忠于或者是为隋军做出贡献的人吸纳进汉族,立刻便引得一群高句丽奸的追捧,这些人拼命讨好隋军老爷,就希望获得一个名额,改变身份。黄明离用一些汉家户口,就得到一群精英分子的追捧。
······
经过黄明离不断地打压高句丽上层,提升下层普通群众的地位,没过多久,整个平壤城便成为汉家忠实可靠的臣属。等到那些官老爷们有心反抗隋人时,却突然发现往日的那些泥腿子早已经不再听他们的了。
送走了高元,对于黄明离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平稳地接收平壤城。接收的不仅仅是这座城池,而是作为整个高句丽的都城,平壤所承担的责任与权力。
首先是平壤城内各处的府库和馆阁。
虽然高句丽打了三年仗,物资都有些枯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句丽数百年积蓄,也不是假的。除了留下部分粮食来稳固城池,高句丽王室所有的财宝、美女、珍藏全部都运送到战船之上。为了建设辽东,这一年多来,消耗巨大,这些金钱足够填补黄明远的亏空,然后再对辽东大兴建设一番了。
要不怎么说战争打好了是发财利器,攻破平壤,原来付出的一切都有了回报。
接着是战马、兵器等,黄明离也全部不留,或是补充军队所用,或者是直接转移。
当然武备这东西留下没有用,真要是平壤城有危险,隋军可不敢分发兵器,让城中的老百姓帮着守城。
当然攻破平壤,最重要的便是高句丽各官府留下的舆图、图集等各种资料,这是了解高句丽的情况,尽快恢复民生最重要的东西。
幸好高句丽是正常投降,位于皇宫里的各处馆阁没有受到损失,现在全部都留给了隋军。
至于其余物资,林林而总,不一而足,基本上也多被隋军搬空了。
但对于隋军来说,难题不是接收物资,虽然这是隋军现在最大的收获。困难的是怎么安定民心。
整个高句丽算上辽东,差不多在籍人口有七十五万户,四百万人左右。经过两次高句丽战争,高句丽损失了辽东大片土地,军队伤亡无数,第三次高句丽战前差不多是四十七万户,二百四十万人。
而平壤城作为高句丽的膏腴之地,有户三万,人口十六七万,可谓是安定了平壤城,便能稳定大半个南高句丽。
而平壤以南,有人口不下十万户,多以高句丽人为主,若是这些人逃入高句丽和新罗,也是为对方增加实力。
虽然隋军已经拿着高元写的劝降信,前往南部各地接收各城池,但效果如何,众人会不会认这些劝降信,谁也不敢保证。
面对满城敌视和不信任的眼睛,黄明离决定取信于民。
平壤城内积蓄很多,不仅仅是高句丽王室,还有整个城中的贵族。这些人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与资源,控制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命脉。
黄明离很清楚,这些人中除了一些带路党,大部分人是不接受大隋的。既然如此,与其费尽心思争取这些人的支持,还不如掀了桌子,重新请客。
黄明离通过各种情报,将城中声名狼藉的、不归顺大隋的、资产广袤的等等一群人列为清除对象,然后命军队挨个进行抄家。
这些人本就是平壤城的不稳定因素,隋军雷霆出击,立刻便抄灭了上百家。各种土地、粮食收获无数。
一个国家烂了,肯定是统治阶级烂了。
平壤城中其他人眼看身边的人落到这种下场,为了不继其脚步,纷纷将金钱、粮食、土地奉献出来。更多的人各怀心思地投身于隋军麾下,成为隋军的打手。
隋军的这波打击,震慑住大部分的人。
驭人之术,又拉又打。隋军诛杀了一部分人,让平壤城的人感受到威,接下来便是让对方感受到亲。
不是没有原则的亲,而是找准一批可以成为隋军支持者的人。
有恒产者有恒心,而没有资产的普通老百姓,在这个时代有着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实在太难了。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民族、国家都不如谁给他们一口饱饭吃值得信任。
黄明离将抄没的大批良田收为公田,然后将土地租赁给没有土地或者个人土地在十亩以下的普通百姓,并减少田租、税赋。这些普通百姓得到土地耕种,又可以少缴纳税赋,算是得到了直接的利益,别提多对隋军感激。
黄明离又让人在老百姓中传播,若是高句丽军队或者新罗人、百济人打过来,他们租赁的便宜土地便会被收回去。这些人纷纷恐惧,为了保卫土地,踊跃加入隋军,至于之前的高句丽政府,早就被遗忘了。
当然黄明离也曾问过兄长,为什么不喜欢分土地,而更喜欢以公田的方式租赁出去。黄明远说道:“崽卖爷田心不疼,不是自己拼命努力得来的,是不会珍惜的。若是土地分给他们,过不了两年,一些懒汉就又把土地卖出去了,这样做永远无法阻止兼并。只有租赁,才能提升他们劳作的兴趣,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土地,若是荒废了,官府可以收回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初在丰州,只有军人才能军功授田,所以军中的将士们为了获得自己的土地拼死作战。可若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那还要军功做什么。
黄明远的嫡系叫丰州系,不仅仅因为出身丰州,而是黄明远实行的很多制度,都在丰州蹚出了一条路子,有了充足的经验。这一次也是一样,通过低价租赁田地,使得隋军在平壤有了一批支持者。
黄明离又从这些人之中选拔精明能干、识字之人,充实到地方为官吏,实行以高句丽人治高句丽人方式。这些人为了获得隋军的认同,比隋军更凶狠,黄明离是让这些人做坏人,而隋人做好人,将越来越多的高句丽人凝聚到隋人麾下。
对于包括高句丽人等蛮夷,最大的杀器是入籍,就像后世世界人对美国的向往一样,这个时代同样充斥在各族对中原户口的向往。
黄明离提出,可以将一些支持、忠于或者是为隋军做出贡献的人吸纳进汉族,立刻便引得一群高句丽奸的追捧,这些人拼命讨好隋军老爷,就希望获得一个名额,改变身份。黄明离用一些汉家户口,就得到一群精英分子的追捧。
······
经过黄明离不断地打压高句丽上层,提升下层普通群众的地位,没过多久,整个平壤城便成为汉家忠实可靠的臣属。等到那些官老爷们有心反抗隋人时,却突然发现往日的那些泥腿子早已经不再听他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