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分析(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晚上,孙传庭约陈海平小酌一杯。
孙传庭这是有事要跟他谈,陈海平明白孙传庭的心态,孙传庭虽然从理性上认同他的主张,但在感情上抛开过往的一切绝非易事,尤其是孙传庭就是这个旧体系培养出来的,而且还在这个旧体系当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从小耳濡目染的一切哪是说抛开就能抛开的,或许,孙传庭从宁锦之战中又看到了什么希望也说不定,更确切地说是从袁崇焕身上看到了希望。
他对袁崇焕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崇敬和怜惜之情,这些天来,孙传庭一定感受到了。
孙传庭也知道劝他彻底改弦更张是不可能的,但一定希望可以劝他以更温和的方式来逐渐改变,以孙传庭的智慧,知道他有废除帝制的想法后,一定能想得到类似君主立宪的玩意。
实际上,非君思潮的大流行早已引发了限制君权的呼声,只不过限制君权还远没有非君的影响那么大而已,但限制君权的思潮确实已经出现了。
或许,与废除帝制更让孙传庭感到恐惧的是他对整个士林阶层的态度,虽然在孙传庭面前他从来都是避谈这方面的事,但以孙传庭的聪明才智,从他培养出来的人才身上,以及种种蛛丝马迹,孙传庭是不难看出些许端倪的。
他们几家都在同一个大院子里,陈海平有时喜欢清静,不喜人多,但看着顺眼,能和睦相处的亲人除外。
小小的方桌摆在后院的柏树下,地上铺着宽大的竹席,陈海平和孙传庭隔着小方桌相对而坐。
不论是陈海平,还是孙传庭,他们都不喜奢华,方桌上摆放的就是孙夫人做的几个家常小菜,还有一壶家酿的高粱酒。
夕阳的余晖已经转成薄暮,清风习习,时不时地扰动一下两人鬓边的发丝。
谈话自然离不开刚刚结束的宁锦之战,聊了一会儿,孙传庭叹道:“袁大人当真是了不起!”
孙传庭这是话里有话,陈海平默不作声,静静听着。
孙传庭又叹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海平,人也可以如此吗?”
陈海平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孙传庭说这句话的意思。这个大舅哥确是牛人,总能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这个想法确实是妙!
淮南之橘和淮北之枳,指的是那六个派往辽东的太监刘应坤、纪用等人。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六个衔魏忠贤之命而来的太监会是什么好货色,但奇怪就奇怪在这,这六个太监非但没有捣乱,反而起了大用,更难得是领头的太监纪用竟然亲冒矢石,亲自上城头指挥。
这其中当然可能有其它各种因素,但袁崇焕的作用绝对是主导的,六个太监的变化,尤其是纪用,必定是受了袁崇焕,以及袁崇焕带领下的辽东军民的激励所致。
陈海平记得,那一世有人写了一部《袁崇焕评传》,说袁崇焕是一团火,能感染和激励他人。
袁崇焕确实是一团火,在极端困难的局势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但是,还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袁崇焕也是如此。
陈海平可以压下对任何别的人、事、物的好奇心,但对袁崇焕不行,他早已吩咐过王仲然,责专人打探有关袁崇焕的一切。
他手里有世界上袁崇焕最详尽的资料,陈海平觉得袁崇焕几乎那儿都好,公正、无私、廉洁、勇敢,待人热诚,有能力、有干劲、有主见,认准的事情就不计个人生死荣辱,坚持到底。
袁崇焕可以说是一个缺点极少的人,但没有人是没有缺点的,袁崇焕身上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有主见太自信了。
过犹不及,袁崇焕让自己的主见和自信蒙住了眼睛。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袁崇焕缺乏孙承宗那样的成熟老练的政治智慧。
这是所有悲剧的根源。
不想太深谈这个问题,陈海平淡淡地道:“袁大人不世人杰,让个把太监偶尔转转性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陈海平说的有趣,但孙传庭这会儿没什么心情。沉吟片刻,他又道:“宁锦之战后,建奴再也不会攻打山海一线了,如果我们加快统和蒙古的步伐,那就会把建奴牢牢困死。”
轻轻摇了摇头,陈海平道:“有我们在,不论其他方面的形势如何变化,建奴都已经完了,我们没必要为了他们而改变我们既定的方针。”
孙传庭掌管归化这么久,他当然清楚这支全新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悍,他甚至可以肯定,这是一支世上曾经有过的最强大的军队。
这支军队是陈海平一手缔造的,也是为他而存在的,只要陈海平一声令下,孙传庭完全相信,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舍死忘生地战斗到最后一息。
即便是普通人万众一心,对于对手而言,那也是极其可怕的事,何况是这些受过严酷训练的强悍战士。而且,这些战士对陈海平又岂止是万众一心这么简单,在“万众一心”前面再加上“疯狂的”三个字才算形容的贴切些。
所以,陈海平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不知为什么,孙传庭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丝无力感。凝望着暮色里归巢的倦鸟,默然片刻,他直言道:“海平,我觉得限制君权,甚至是把君权完全架空,只把皇帝当作一个尊号,这样也可以让天下这只鹿归公,再没有私人可以去竞逐。”
“您说的对,但是,大哥,我不认为国家衰弱的根本责任在皇帝,因为最终的权力并不在皇帝手里。”
陈海平说过,孙传庭有些艰难地道:“在‘官’手里。”
“对,但还不准确。”陈海平道:“准确地说应该在地主和商人手里。”(未完待续)
晚上,孙传庭约陈海平小酌一杯。
孙传庭这是有事要跟他谈,陈海平明白孙传庭的心态,孙传庭虽然从理性上认同他的主张,但在感情上抛开过往的一切绝非易事,尤其是孙传庭就是这个旧体系培养出来的,而且还在这个旧体系当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从小耳濡目染的一切哪是说抛开就能抛开的,或许,孙传庭从宁锦之战中又看到了什么希望也说不定,更确切地说是从袁崇焕身上看到了希望。
他对袁崇焕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崇敬和怜惜之情,这些天来,孙传庭一定感受到了。
孙传庭也知道劝他彻底改弦更张是不可能的,但一定希望可以劝他以更温和的方式来逐渐改变,以孙传庭的智慧,知道他有废除帝制的想法后,一定能想得到类似君主立宪的玩意。
实际上,非君思潮的大流行早已引发了限制君权的呼声,只不过限制君权还远没有非君的影响那么大而已,但限制君权的思潮确实已经出现了。
或许,与废除帝制更让孙传庭感到恐惧的是他对整个士林阶层的态度,虽然在孙传庭面前他从来都是避谈这方面的事,但以孙传庭的聪明才智,从他培养出来的人才身上,以及种种蛛丝马迹,孙传庭是不难看出些许端倪的。
他们几家都在同一个大院子里,陈海平有时喜欢清静,不喜人多,但看着顺眼,能和睦相处的亲人除外。
小小的方桌摆在后院的柏树下,地上铺着宽大的竹席,陈海平和孙传庭隔着小方桌相对而坐。
不论是陈海平,还是孙传庭,他们都不喜奢华,方桌上摆放的就是孙夫人做的几个家常小菜,还有一壶家酿的高粱酒。
夕阳的余晖已经转成薄暮,清风习习,时不时地扰动一下两人鬓边的发丝。
谈话自然离不开刚刚结束的宁锦之战,聊了一会儿,孙传庭叹道:“袁大人当真是了不起!”
孙传庭这是话里有话,陈海平默不作声,静静听着。
孙传庭又叹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海平,人也可以如此吗?”
陈海平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孙传庭说这句话的意思。这个大舅哥确是牛人,总能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这个想法确实是妙!
淮南之橘和淮北之枳,指的是那六个派往辽东的太监刘应坤、纪用等人。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六个衔魏忠贤之命而来的太监会是什么好货色,但奇怪就奇怪在这,这六个太监非但没有捣乱,反而起了大用,更难得是领头的太监纪用竟然亲冒矢石,亲自上城头指挥。
这其中当然可能有其它各种因素,但袁崇焕的作用绝对是主导的,六个太监的变化,尤其是纪用,必定是受了袁崇焕,以及袁崇焕带领下的辽东军民的激励所致。
陈海平记得,那一世有人写了一部《袁崇焕评传》,说袁崇焕是一团火,能感染和激励他人。
袁崇焕确实是一团火,在极端困难的局势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但是,还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袁崇焕也是如此。
陈海平可以压下对任何别的人、事、物的好奇心,但对袁崇焕不行,他早已吩咐过王仲然,责专人打探有关袁崇焕的一切。
他手里有世界上袁崇焕最详尽的资料,陈海平觉得袁崇焕几乎那儿都好,公正、无私、廉洁、勇敢,待人热诚,有能力、有干劲、有主见,认准的事情就不计个人生死荣辱,坚持到底。
袁崇焕可以说是一个缺点极少的人,但没有人是没有缺点的,袁崇焕身上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有主见太自信了。
过犹不及,袁崇焕让自己的主见和自信蒙住了眼睛。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袁崇焕缺乏孙承宗那样的成熟老练的政治智慧。
这是所有悲剧的根源。
不想太深谈这个问题,陈海平淡淡地道:“袁大人不世人杰,让个把太监偶尔转转性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陈海平说的有趣,但孙传庭这会儿没什么心情。沉吟片刻,他又道:“宁锦之战后,建奴再也不会攻打山海一线了,如果我们加快统和蒙古的步伐,那就会把建奴牢牢困死。”
轻轻摇了摇头,陈海平道:“有我们在,不论其他方面的形势如何变化,建奴都已经完了,我们没必要为了他们而改变我们既定的方针。”
孙传庭掌管归化这么久,他当然清楚这支全新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悍,他甚至可以肯定,这是一支世上曾经有过的最强大的军队。
这支军队是陈海平一手缔造的,也是为他而存在的,只要陈海平一声令下,孙传庭完全相信,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舍死忘生地战斗到最后一息。
即便是普通人万众一心,对于对手而言,那也是极其可怕的事,何况是这些受过严酷训练的强悍战士。而且,这些战士对陈海平又岂止是万众一心这么简单,在“万众一心”前面再加上“疯狂的”三个字才算形容的贴切些。
所以,陈海平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不知为什么,孙传庭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丝无力感。凝望着暮色里归巢的倦鸟,默然片刻,他直言道:“海平,我觉得限制君权,甚至是把君权完全架空,只把皇帝当作一个尊号,这样也可以让天下这只鹿归公,再没有私人可以去竞逐。”
“您说的对,但是,大哥,我不认为国家衰弱的根本责任在皇帝,因为最终的权力并不在皇帝手里。”
陈海平说过,孙传庭有些艰难地道:“在‘官’手里。”
“对,但还不准确。”陈海平道:“准确地说应该在地主和商人手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