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红土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石顶山位于四川省合江县五通镇,是个鸡鸣两省,脚踏四县的边远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溪流纵横,雀鸟欢歌。典型的丹霞石崖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鲜艳的红色土壤与青翠的绿树相映生辉。在这个海拔一千多米的红色丘陵上,什么都长得好,唯独庄稼长不好。因此,这里的农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很贫穷。年轻一代大多离乡背井,南下打工。只有老一辈农民,因骨子里那种对这红土地的挚爱,即使穷,他们也不愿离开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三十五年前,这个红色丘陵上传来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那就是刚落地的余晓霞。尽管是个女孩,父母仍把她视作珍宝,一刻也不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晓霞是在地里长大的,那些红红的泥土就是她童年的玩具,搓泥丸,捏泥人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从不让干活的爸爸妈妈分心。
晓霞很懂事,从小就会帮妈妈拾柴火,帮爸爸扛锄头,还爱问“为什么”当问得爸爸妈妈开不了口时,他们便说:“什么女子这么多为什么啊,爸爸妈妈没有读什么书,不能回答你。你今后好好读书,自己去弄清楚,回来告诉爸爸妈妈。”晓霞眨巴着眼睛想:“书真能解答我的问题吗?那我今后一定要好好读书,我要弄清楚好多好多的问题。”
每逢过年和清明,爸爸妈妈都把晓霞带到一个大坟前祭拜。晓霞问:“大坟里面住的是谁呀?我们为什么要给他磕头?”爸爸说:“大坟里面睡着你的太爷爷,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等你长大了我们再告诉你太爷爷的事情。”
七岁时晓霞开始了她的读书生涯。班主任是一个从城里来的漂亮女老师,她和蔼可亲,声音清脆,最主要的是她无所不知,有讲不完的故事,晓霞很佩服她。她讲的太阳老人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晓霞。
从前,太阳山上住着无所不能的太阳老人,太阳山下住着哥儿俩,他们从小失去了父母,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一天,他们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上山去求太阳老人。太阳老人听了他们的经历后,拿出两颗瓜种,对兄弟两个说:“我这瓜子你们一人一颗拿回去种下,然后每天到小河里挑一挑水来浇灌它,水里不要放肥料,只要你们手指上的一滴血。每天坚持,到秋天,你们就能收获幸福生活了。”
两兄弟回到家里,立刻把瓜子种下,从山脚下挑来清澈的溪水,再滴上自己手指里的鲜血,浇灌在地里。大哥老实,每天按照太阳老人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呵护他的瓜子。老二聪明但不踏实,第一天他想让瓜子长得快些,就在水桶里各滴了三滴血。第二天他有些怕痛,就在水桶里各滴了两滴血。第三天他想:“我为什么要滴两滴呢?太阳老人不是说滴一滴吗?”于是他在水桶里各滴了一滴血。第四天老二来到小溪边,一不小心摔倒了,脚边的溪水一下变成了红色。他眼睛一转,主意来了:这红石头磨在水里,也是红的,我为什么一定要滴自己的血呢?就用这红石头来充当我的鲜血,反正没人看见。从此,老二不再刺自己的手指了,每天就拿一块红石头,在水桶里面磨几下,然后浇灌给他的瓜秧。
夏天来了,天气炎热难耐,老二骂道:“这是什么鬼瓜啊?一天不但要喝一挑水,还要喝人血。两天喝一挑不行啊?”日子一长,可怜老二那瓜秧,黄毛搭须,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大哥的瓜秧却长得粗壮嫩绿,不久藤上就结了一个大南瓜,老二的瓜藤上只长出一个半生不熟的小南瓜。
秋天到了,兄弟二人来到太阳山问太阳老人:“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们怎么没有看到幸福生活呢?太阳老人笑呵呵的说:“跟我来吧。”来到瓜地,太阳老人举起菜刀,砍开了大哥的瓜。只见大南瓜在地上嘣嘣一跳,就跳出了大房子、新家具、还有成群的牛羊和鸡鸭。“啊!啊!”兄弟俩都惊讶得啊不出话来。老二催促太阳老人:“快把我的瓜砍开吧。”只见太阳老人刀一落,老二的小南瓜便跳出了一间破烂的茅草棚,棚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老二见状,直呼不公平。太阳老人提起老二的瓜藤一抖,那一张张黄叶立即叠在一起,变成了一本书,里面记录了老二的全部劳作过程。太阳老人一页一页念给老二听,老二羞得无地自容,低头蹲在地上再也无话可说了。
多美丽的故事,多神奇的太阳老人啊!我一定要找到他,拿回那神奇的瓜子,像老大一样辛勤栽种,为爸爸妈妈带来幸福生活。
“老师,太阳山在哪里呀?”晓霞急切地问。
“太阳居住的山就叫太阳山。”老师说。
“哦。”每天早上,太阳都是从我们家后面那高高的石顶山上升起来的,那里就是太阳山吧?晓霞心想。
星期六早上,晓霞向爸爸妈妈撒谎说要到后山去捡柴。其实她是要去找太阳老人。
晓霞沿着林间小路一路蹦跳,一路唱歌,高兴地向山上爬去。山好高,路好长啊,她走走歇歇,终于精疲力竭地爬上了山顶。“太阳老人,我来了!你在哪里啊?”晓霞兴奋地呼唤,急切地张望,沟谷间回荡着她稚嫩的呼声。转眼到了下午,还不见太阳老人的身影,又累又饿的晓霞伤心地哭了:“太阳老人,你在哪里啊?”
傍晚时分,急得又喊又哭的爸爸妈妈终于在一块悬空的大石岩下找到了晓霞。她脸上挂着泪珠,腮边流着口水,睡得正香。妈妈冲上去心疼地抱起晓霞,一边哭一边问:“晓霞啊,你到后山来做什么啊?你不知道爸爸妈妈多着急吗?”晓霞睡眼惺忪地说:“我来找太阳老人,要他送我幸福的瓜子。可是我还没找到他”说着又哭了起来。
虽然没有找到太阳老人,但太阳老人的故事却深深根植在了晓霞心里。从此,她带着一定会找到神奇瓜种的愿望一路前行。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九支中学。初中毕业,她又顺利地考起了合江中学。她欣喜万分地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回家报喜。谁知爸爸对她说:晓霞,你以后就不用再读书了,回家来帮爸爸妈妈种地吧。你看这个家,哪还有钱供你继续上学啊!”“你一个女娃子读这么多书也没什么用。你都十六岁了,再过两年都该谈人家了。不读了吧。”妈妈也说。
听到爸妈的话,晓霞整个人都懞了,高涨的情结一下降到了冰点。她伤心地哭了,为什么?为什么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都不能如愿?爸爸还在不停地唠叨,妈妈在一旁暗自抹泪,晓霞不忍心了。她看着未老先衰的爸爸妈妈,看着连件像样衣服都买不起的爸爸妈妈,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八月的一天,婶婶家的一只母鸡不见了,这可是婶婶一家的盐巴罐啊!十三岁的堂弟一路寻找,走进了邻居家。没想到被怀疑是去偷东西。刚直的堂弟受不得这样的污蔑,留下要邻居给他洗清强盗恶名的遗书寻了短见。
为了一只生蛋的母鸡,赔上的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差点就认命的晓霞被深深地震动了,这不都是贫穷惹的祸吗?谁说穷家小户的女子,就只能随便嫁个阿猫阿狗了却一生?我不能步妈妈和婶婶的后尘。
爸爸帮叔叔安葬了堂弟回来,把晓霞拉到身边说:“你不是总问我太爷爷的事吗?我今天就讲给你听。”
“你太爷爷叫余唤土,他的祖辈都没有土地,到了他这一辈,家里还是以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辛苦一年,等交完租,粮食所剩无几,一家老小只能野菜掺半,艰难度日。他曾经发誓:‘如果哪一天,我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我一定像心疼幺儿一样心疼它。’一九三五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赤水,当地地下党组织石顶山起义,迎接工农红军的到来。为了有块属于自己的田地,你太爷爷义无反顾的参加了这支起义队伍。他们转战在川黔边境的崇山峻岭之中,配合红军和国民党斗争。在一次激战中,太爷爷受了重伤,被抬回老家时,只剩一口气了。太爷爷临死前,紧紧拉着你爷爷的手,断断续续的说:‘记住,老子是为了有一块自己的地,才去打仗的。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地,你一定要帮老子好好的守住它’说完,太爷爷就断气了。你爷爷牢记着你太爷爷的话,从没离开过石顶山。后来共产党来了,你爷爷真的分到了一块自己的田地,还分得了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你爷爷把太爷爷的坟迁到了我们这房子旁边,为的就是让他永远放心,他的后辈一直为他老人家守着他用命换来的田地。人们都说我们石顶山的泥土,从前都不是红的,自从石顶山起义过后,这土地就变红了。我们家没有男孩,你是于家的独根独苗,太爷爷的重托你不担当谁来担当?好好的守住这片红土地吧。”
晓霞惊讶了,原来自己还是红军烈士的后代生养自己的这片红土地,是太爷爷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守住这片土地,自己的确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光守住土地,这土地上的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争斗,晓霞对爸爸说:“爸爸,我一定记住太爷爷的嘱托,但我不能放弃学业。你看叔叔家,勤巴苦做,堂弟连学都没有上,到头来还不是被穷死了。要守住这片土地,只靠勤劳是不够的。爸爸,老师说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眼前的事实,让爸爸不得不承认晓霞说得有理。为了能供晓霞继续读书,爸爸离开了太爷爷要他守住的红土地,参加了南下打工的大军。
晓霞很懂得珍惜,高中三年,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以“拼命三郎”的绰号闻名于校园。高考成绩下来了,她以高出重本九十分的好成绩,获得当年全县考高的女子第一名。
填志愿时,爸爸特地从广东赶回来,语重心长地对晓霞说:“乖女儿啊,你可是我们石顶山的第一个女状元哦!”爸爸脸上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我这几年在外打工,见得多了才知道,你当年的选择是对的。你比你爸妈有远见。你好不容易才取得今天的好成绩,志愿可要填好哦,不能犯傻哈。”
晓霞的高中老师们也建议:外语、经济、财会,这些都是热门,上海、北京的学校只管填。
同学们也建议:填外经贸,今后出国的机会也不少。飞出你那个穷得只长野草不长粮食的红土地吧。
面对这些建议,晓霞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在她心里,其实早就有了答案。拿过志愿表,她毫不犹豫的写上了:中国农业大学_园艺专业。
众人一片哗然,这于晓霞哪根筋搭错了?在大家的惋惜声中,晓霞愉快地登上了北去的火车。
这只从偏远的红色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按常理她该万分自豪地寻遍首都的名胜古迹,阅尽中华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她却令人意外地把自己埋进了书堆。虽然成绩优异,但她从来不敢有半分懈怠,因为她心中深埋着那个太阳老人的故事和那片红土地的嘱托。周末,她的身影出现在图书馆里,两个冷馒头,一瓶矿泉水就是她的午餐。仅一年,她不仅学完了园艺专业蔬菜方向的全部课程,还挤时间把果树方向的全部课程也拿了下来。第二学年,晓霞开始把眼光投向农业市场。周末她常跑出去了解行情,掌握国际国内农业新动向,还联系了北京郊区一些大型农场,利用节假日,去那里当义工,义务做策划,深入大棚参加果蔬栽培。这让她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
大二这年暑假,晓霞领着一批中国农大的师哥师姐来石顶山实地考察。他们走遍了石顶山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考察晓霞知道了,石顶山丘陵的红石头红土壤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这种红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低产土壤之一。找到家乡只长野草不长庄稼的原因后,晓霞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怎样让家乡的红土壤开出富裕之花呢?回到任她游弋,任她求索的中国农大,晓霞思考得更多,更远了。
农大四年一晃就过,学校决定保送晓霞读研,她却婉言谢绝了。农业部一个下属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老师推荐她,她也没去报名。而是把自己的档案寄回了老家,然后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她去哪里了呢?
原来,晓霞从大二开始就一直和北京郊区的一家有机果蔬大型农场有来往,离开学校后,她就一头扎进了这个农场。她决定在那里检验自己农大四年所学的知识,她要积累创业资本。在那里,她干了一年技术员,从播种、施肥、灌溉到采摘、收获、包装,每一道工序她都亲历亲为,自己先学会了再去指导工人。一年过去了,晓霞得到了农场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正当农场领导要给她长工资,提升她的职务时,她却辞了职。
辞职后,她租了几个大棚,在男朋友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成功种植绿色果蔬。她的销路不是超市,而是直销首都高消费的成功人士。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拥有几百个会员。会员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点菜,公司负责把有机果蔬送到购买者家里。有机果蔬生意越做越红火,她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两年里,她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渐渐地,晓霞的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会员已达到几千人,公司和大棚人手明显不够,于是她把爸爸妈妈从家里接出来做了她的帮手。她教他们种有机蔬菜,爸爸妈妈很快掌握了种植技术,也很快地适应了都市生活,家乡的红土地,在他们的脑子里,渐渐淡去。
每当雾霾袭击首都时,晓霞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家乡湛蓝的天空,蓝天下茂盛的楠竹,红石岩上飞泻的流泉,林间清澈的小溪此时,那首谁不说俺家乡好就成了晓霞的最爱。每天的大棚里,都会传出晓霞那清脆的歌声。
又是几年过去了,晓霞在打拼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资金也逐渐雄厚。是该回家实现太爷爷的遗训了,她想。
在认真做了回乡发展的规划后,她便将规划提交董事会讨论。董事会的成员多数都信得过晓霞的干劲和能力,支持她把分公司开到南方去。但少数董事对晓霞的计划抱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那里土地贫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担心钱投进去得不到回报。
晓霞知道,要让董事会全体成员都支持自己,除了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划外,还必须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步呢?看起来,只有先回去进一步考察,拿到第一手资料,自己才有发言权。
说来也巧,正在这时,晓霞接到了五通镇政府的邀请函。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没有忘记这只飞出去的金凤凰。他们邀请她回家看看,随函还寄来了五通镇对外招商引资项目情况介绍书。一纸函请邀,更坚定了晓霞回家的决心。
晓霞把回红土地上发展的计划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极力支持,妈妈却有些不情愿。她说:“我们好不容易才逃出了那个只长草草不长粮食,出门就是坡坡坎坎的山沟沟。你怎么还想回到那个穷地方啊?”
晓霞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北京再好终究不是我们的家,那片红土地才是我们的根,那里还有太爷爷的嘱托啊!”妈妈一脸不高兴地说:“太爷爷都死几十年了,还谈什么嘱托不嘱托。我和你爸不是为他守了几十年吗?守去守来还是一个穷。那地丢在那里谁会给你抢去啊?要回你回,我不回去。”
“你就听晓霞的吧,她的眼光准没错,我信她。”爸爸劝说道。
“当年她的选择是对的,不一定这次的选择就对。你在那地上种了多少年庄稼?你还不晓得那地有多少收获吗?”
“就是因为我知道那地不长庄稼,所以才同意晓霞回去建设嘛。”
“怎么建设?她回去种什么?你告诉我。”
“你急什么嘛,她这不是先回去考察吗?
“考察,考察,你在家的时候天天考察,你考察到什么了?你就知道怂恿她回去受苦受累。”
一连几天,妈妈不说话,不上工,饭也不怎么吃,把晓霞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小梁想了个办法,暂时说服了晓霞妈妈:“伯母,您老人家放心,这次我陪晓霞回去考察,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我一定把她拉回来,决不让她在那里做无谓的牺牲。”
“好吧,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你一向做事比晓霞稳重,千万不能让这个疯丫头由着性子来!”
暂时说服了妈妈,晓霞和男朋友小梁一道,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小梁是第一次来南方,见什么都新奇。无论是水平如镜的人工湖,还是欢腾奔跃的小山溪;无论是溪中古老的石凳桥,还是溪边古老的大榕树;无论是树梢驻足的瘦白鹤,还是林间扑腾的小山雀,都让见惯了北方苍凉雄厚之景的小梁傻了眼。他们坐在大榕树下,纳凉谈笑。小梁无限感慨地说:“遥想骑着瘦马,茫然行走于西风中的马致远,如若所经之途就是这里的话,美景衬哀情,那天净沙。秋思的游子伤情不知要深沉多少倍。”“是啊,小桥流水,古树青藤,禽鸟山花,红岩绿竹,炊烟人家,哪一样都催人泪下。”“还有沈老先生,可能也会遗憾,‘我的边城怎么就没记录下如此古朴的边城风情呢?’”两个年轻人将双脚伸进浸凉的山泉,沉浸在无限的遐思妙想当中。
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们行遍林间地头,走访了无数山民老农,对这里的泥土结构,山林分布,田土利用率等情况都摸了个透。比起第一次师哥师姐们的考察,所得更为详尽。于是,一幅美丽的蓝图便在两个年轻人心中展开
站在高高的石顶山上,晓霞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高声朗诵: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沉
石顶山位于四川省合江县五通镇,是个鸡鸣两省,脚踏四县的边远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溪流纵横,雀鸟欢歌。典型的丹霞石崖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鲜艳的红色土壤与青翠的绿树相映生辉。在这个海拔一千多米的红色丘陵上,什么都长得好,唯独庄稼长不好。因此,这里的农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很贫穷。年轻一代大多离乡背井,南下打工。只有老一辈农民,因骨子里那种对这红土地的挚爱,即使穷,他们也不愿离开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三十五年前,这个红色丘陵上传来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那就是刚落地的余晓霞。尽管是个女孩,父母仍把她视作珍宝,一刻也不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晓霞是在地里长大的,那些红红的泥土就是她童年的玩具,搓泥丸,捏泥人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从不让干活的爸爸妈妈分心。
晓霞很懂事,从小就会帮妈妈拾柴火,帮爸爸扛锄头,还爱问“为什么”当问得爸爸妈妈开不了口时,他们便说:“什么女子这么多为什么啊,爸爸妈妈没有读什么书,不能回答你。你今后好好读书,自己去弄清楚,回来告诉爸爸妈妈。”晓霞眨巴着眼睛想:“书真能解答我的问题吗?那我今后一定要好好读书,我要弄清楚好多好多的问题。”
每逢过年和清明,爸爸妈妈都把晓霞带到一个大坟前祭拜。晓霞问:“大坟里面住的是谁呀?我们为什么要给他磕头?”爸爸说:“大坟里面睡着你的太爷爷,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等你长大了我们再告诉你太爷爷的事情。”
七岁时晓霞开始了她的读书生涯。班主任是一个从城里来的漂亮女老师,她和蔼可亲,声音清脆,最主要的是她无所不知,有讲不完的故事,晓霞很佩服她。她讲的太阳老人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晓霞。
从前,太阳山上住着无所不能的太阳老人,太阳山下住着哥儿俩,他们从小失去了父母,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一天,他们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上山去求太阳老人。太阳老人听了他们的经历后,拿出两颗瓜种,对兄弟两个说:“我这瓜子你们一人一颗拿回去种下,然后每天到小河里挑一挑水来浇灌它,水里不要放肥料,只要你们手指上的一滴血。每天坚持,到秋天,你们就能收获幸福生活了。”
两兄弟回到家里,立刻把瓜子种下,从山脚下挑来清澈的溪水,再滴上自己手指里的鲜血,浇灌在地里。大哥老实,每天按照太阳老人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呵护他的瓜子。老二聪明但不踏实,第一天他想让瓜子长得快些,就在水桶里各滴了三滴血。第二天他有些怕痛,就在水桶里各滴了两滴血。第三天他想:“我为什么要滴两滴呢?太阳老人不是说滴一滴吗?”于是他在水桶里各滴了一滴血。第四天老二来到小溪边,一不小心摔倒了,脚边的溪水一下变成了红色。他眼睛一转,主意来了:这红石头磨在水里,也是红的,我为什么一定要滴自己的血呢?就用这红石头来充当我的鲜血,反正没人看见。从此,老二不再刺自己的手指了,每天就拿一块红石头,在水桶里面磨几下,然后浇灌给他的瓜秧。
夏天来了,天气炎热难耐,老二骂道:“这是什么鬼瓜啊?一天不但要喝一挑水,还要喝人血。两天喝一挑不行啊?”日子一长,可怜老二那瓜秧,黄毛搭须,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大哥的瓜秧却长得粗壮嫩绿,不久藤上就结了一个大南瓜,老二的瓜藤上只长出一个半生不熟的小南瓜。
秋天到了,兄弟二人来到太阳山问太阳老人:“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们怎么没有看到幸福生活呢?太阳老人笑呵呵的说:“跟我来吧。”来到瓜地,太阳老人举起菜刀,砍开了大哥的瓜。只见大南瓜在地上嘣嘣一跳,就跳出了大房子、新家具、还有成群的牛羊和鸡鸭。“啊!啊!”兄弟俩都惊讶得啊不出话来。老二催促太阳老人:“快把我的瓜砍开吧。”只见太阳老人刀一落,老二的小南瓜便跳出了一间破烂的茅草棚,棚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老二见状,直呼不公平。太阳老人提起老二的瓜藤一抖,那一张张黄叶立即叠在一起,变成了一本书,里面记录了老二的全部劳作过程。太阳老人一页一页念给老二听,老二羞得无地自容,低头蹲在地上再也无话可说了。
多美丽的故事,多神奇的太阳老人啊!我一定要找到他,拿回那神奇的瓜子,像老大一样辛勤栽种,为爸爸妈妈带来幸福生活。
“老师,太阳山在哪里呀?”晓霞急切地问。
“太阳居住的山就叫太阳山。”老师说。
“哦。”每天早上,太阳都是从我们家后面那高高的石顶山上升起来的,那里就是太阳山吧?晓霞心想。
星期六早上,晓霞向爸爸妈妈撒谎说要到后山去捡柴。其实她是要去找太阳老人。
晓霞沿着林间小路一路蹦跳,一路唱歌,高兴地向山上爬去。山好高,路好长啊,她走走歇歇,终于精疲力竭地爬上了山顶。“太阳老人,我来了!你在哪里啊?”晓霞兴奋地呼唤,急切地张望,沟谷间回荡着她稚嫩的呼声。转眼到了下午,还不见太阳老人的身影,又累又饿的晓霞伤心地哭了:“太阳老人,你在哪里啊?”
傍晚时分,急得又喊又哭的爸爸妈妈终于在一块悬空的大石岩下找到了晓霞。她脸上挂着泪珠,腮边流着口水,睡得正香。妈妈冲上去心疼地抱起晓霞,一边哭一边问:“晓霞啊,你到后山来做什么啊?你不知道爸爸妈妈多着急吗?”晓霞睡眼惺忪地说:“我来找太阳老人,要他送我幸福的瓜子。可是我还没找到他”说着又哭了起来。
虽然没有找到太阳老人,但太阳老人的故事却深深根植在了晓霞心里。从此,她带着一定会找到神奇瓜种的愿望一路前行。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九支中学。初中毕业,她又顺利地考起了合江中学。她欣喜万分地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回家报喜。谁知爸爸对她说:晓霞,你以后就不用再读书了,回家来帮爸爸妈妈种地吧。你看这个家,哪还有钱供你继续上学啊!”“你一个女娃子读这么多书也没什么用。你都十六岁了,再过两年都该谈人家了。不读了吧。”妈妈也说。
听到爸妈的话,晓霞整个人都懞了,高涨的情结一下降到了冰点。她伤心地哭了,为什么?为什么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都不能如愿?爸爸还在不停地唠叨,妈妈在一旁暗自抹泪,晓霞不忍心了。她看着未老先衰的爸爸妈妈,看着连件像样衣服都买不起的爸爸妈妈,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八月的一天,婶婶家的一只母鸡不见了,这可是婶婶一家的盐巴罐啊!十三岁的堂弟一路寻找,走进了邻居家。没想到被怀疑是去偷东西。刚直的堂弟受不得这样的污蔑,留下要邻居给他洗清强盗恶名的遗书寻了短见。
为了一只生蛋的母鸡,赔上的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差点就认命的晓霞被深深地震动了,这不都是贫穷惹的祸吗?谁说穷家小户的女子,就只能随便嫁个阿猫阿狗了却一生?我不能步妈妈和婶婶的后尘。
爸爸帮叔叔安葬了堂弟回来,把晓霞拉到身边说:“你不是总问我太爷爷的事吗?我今天就讲给你听。”
“你太爷爷叫余唤土,他的祖辈都没有土地,到了他这一辈,家里还是以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辛苦一年,等交完租,粮食所剩无几,一家老小只能野菜掺半,艰难度日。他曾经发誓:‘如果哪一天,我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我一定像心疼幺儿一样心疼它。’一九三五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赤水,当地地下党组织石顶山起义,迎接工农红军的到来。为了有块属于自己的田地,你太爷爷义无反顾的参加了这支起义队伍。他们转战在川黔边境的崇山峻岭之中,配合红军和国民党斗争。在一次激战中,太爷爷受了重伤,被抬回老家时,只剩一口气了。太爷爷临死前,紧紧拉着你爷爷的手,断断续续的说:‘记住,老子是为了有一块自己的地,才去打仗的。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地,你一定要帮老子好好的守住它’说完,太爷爷就断气了。你爷爷牢记着你太爷爷的话,从没离开过石顶山。后来共产党来了,你爷爷真的分到了一块自己的田地,还分得了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你爷爷把太爷爷的坟迁到了我们这房子旁边,为的就是让他永远放心,他的后辈一直为他老人家守着他用命换来的田地。人们都说我们石顶山的泥土,从前都不是红的,自从石顶山起义过后,这土地就变红了。我们家没有男孩,你是于家的独根独苗,太爷爷的重托你不担当谁来担当?好好的守住这片红土地吧。”
晓霞惊讶了,原来自己还是红军烈士的后代生养自己的这片红土地,是太爷爷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守住这片土地,自己的确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光守住土地,这土地上的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争斗,晓霞对爸爸说:“爸爸,我一定记住太爷爷的嘱托,但我不能放弃学业。你看叔叔家,勤巴苦做,堂弟连学都没有上,到头来还不是被穷死了。要守住这片土地,只靠勤劳是不够的。爸爸,老师说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眼前的事实,让爸爸不得不承认晓霞说得有理。为了能供晓霞继续读书,爸爸离开了太爷爷要他守住的红土地,参加了南下打工的大军。
晓霞很懂得珍惜,高中三年,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以“拼命三郎”的绰号闻名于校园。高考成绩下来了,她以高出重本九十分的好成绩,获得当年全县考高的女子第一名。
填志愿时,爸爸特地从广东赶回来,语重心长地对晓霞说:“乖女儿啊,你可是我们石顶山的第一个女状元哦!”爸爸脸上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我这几年在外打工,见得多了才知道,你当年的选择是对的。你比你爸妈有远见。你好不容易才取得今天的好成绩,志愿可要填好哦,不能犯傻哈。”
晓霞的高中老师们也建议:外语、经济、财会,这些都是热门,上海、北京的学校只管填。
同学们也建议:填外经贸,今后出国的机会也不少。飞出你那个穷得只长野草不长粮食的红土地吧。
面对这些建议,晓霞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在她心里,其实早就有了答案。拿过志愿表,她毫不犹豫的写上了:中国农业大学_园艺专业。
众人一片哗然,这于晓霞哪根筋搭错了?在大家的惋惜声中,晓霞愉快地登上了北去的火车。
这只从偏远的红色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按常理她该万分自豪地寻遍首都的名胜古迹,阅尽中华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她却令人意外地把自己埋进了书堆。虽然成绩优异,但她从来不敢有半分懈怠,因为她心中深埋着那个太阳老人的故事和那片红土地的嘱托。周末,她的身影出现在图书馆里,两个冷馒头,一瓶矿泉水就是她的午餐。仅一年,她不仅学完了园艺专业蔬菜方向的全部课程,还挤时间把果树方向的全部课程也拿了下来。第二学年,晓霞开始把眼光投向农业市场。周末她常跑出去了解行情,掌握国际国内农业新动向,还联系了北京郊区一些大型农场,利用节假日,去那里当义工,义务做策划,深入大棚参加果蔬栽培。这让她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
大二这年暑假,晓霞领着一批中国农大的师哥师姐来石顶山实地考察。他们走遍了石顶山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考察晓霞知道了,石顶山丘陵的红石头红土壤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这种红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低产土壤之一。找到家乡只长野草不长庄稼的原因后,晓霞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怎样让家乡的红土壤开出富裕之花呢?回到任她游弋,任她求索的中国农大,晓霞思考得更多,更远了。
农大四年一晃就过,学校决定保送晓霞读研,她却婉言谢绝了。农业部一个下属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老师推荐她,她也没去报名。而是把自己的档案寄回了老家,然后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她去哪里了呢?
原来,晓霞从大二开始就一直和北京郊区的一家有机果蔬大型农场有来往,离开学校后,她就一头扎进了这个农场。她决定在那里检验自己农大四年所学的知识,她要积累创业资本。在那里,她干了一年技术员,从播种、施肥、灌溉到采摘、收获、包装,每一道工序她都亲历亲为,自己先学会了再去指导工人。一年过去了,晓霞得到了农场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正当农场领导要给她长工资,提升她的职务时,她却辞了职。
辞职后,她租了几个大棚,在男朋友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成功种植绿色果蔬。她的销路不是超市,而是直销首都高消费的成功人士。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拥有几百个会员。会员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点菜,公司负责把有机果蔬送到购买者家里。有机果蔬生意越做越红火,她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两年里,她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渐渐地,晓霞的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会员已达到几千人,公司和大棚人手明显不够,于是她把爸爸妈妈从家里接出来做了她的帮手。她教他们种有机蔬菜,爸爸妈妈很快掌握了种植技术,也很快地适应了都市生活,家乡的红土地,在他们的脑子里,渐渐淡去。
每当雾霾袭击首都时,晓霞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家乡湛蓝的天空,蓝天下茂盛的楠竹,红石岩上飞泻的流泉,林间清澈的小溪此时,那首谁不说俺家乡好就成了晓霞的最爱。每天的大棚里,都会传出晓霞那清脆的歌声。
又是几年过去了,晓霞在打拼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资金也逐渐雄厚。是该回家实现太爷爷的遗训了,她想。
在认真做了回乡发展的规划后,她便将规划提交董事会讨论。董事会的成员多数都信得过晓霞的干劲和能力,支持她把分公司开到南方去。但少数董事对晓霞的计划抱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那里土地贫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担心钱投进去得不到回报。
晓霞知道,要让董事会全体成员都支持自己,除了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划外,还必须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步呢?看起来,只有先回去进一步考察,拿到第一手资料,自己才有发言权。
说来也巧,正在这时,晓霞接到了五通镇政府的邀请函。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没有忘记这只飞出去的金凤凰。他们邀请她回家看看,随函还寄来了五通镇对外招商引资项目情况介绍书。一纸函请邀,更坚定了晓霞回家的决心。
晓霞把回红土地上发展的计划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极力支持,妈妈却有些不情愿。她说:“我们好不容易才逃出了那个只长草草不长粮食,出门就是坡坡坎坎的山沟沟。你怎么还想回到那个穷地方啊?”
晓霞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北京再好终究不是我们的家,那片红土地才是我们的根,那里还有太爷爷的嘱托啊!”妈妈一脸不高兴地说:“太爷爷都死几十年了,还谈什么嘱托不嘱托。我和你爸不是为他守了几十年吗?守去守来还是一个穷。那地丢在那里谁会给你抢去啊?要回你回,我不回去。”
“你就听晓霞的吧,她的眼光准没错,我信她。”爸爸劝说道。
“当年她的选择是对的,不一定这次的选择就对。你在那地上种了多少年庄稼?你还不晓得那地有多少收获吗?”
“就是因为我知道那地不长庄稼,所以才同意晓霞回去建设嘛。”
“怎么建设?她回去种什么?你告诉我。”
“你急什么嘛,她这不是先回去考察吗?
“考察,考察,你在家的时候天天考察,你考察到什么了?你就知道怂恿她回去受苦受累。”
一连几天,妈妈不说话,不上工,饭也不怎么吃,把晓霞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小梁想了个办法,暂时说服了晓霞妈妈:“伯母,您老人家放心,这次我陪晓霞回去考察,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我一定把她拉回来,决不让她在那里做无谓的牺牲。”
“好吧,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你一向做事比晓霞稳重,千万不能让这个疯丫头由着性子来!”
暂时说服了妈妈,晓霞和男朋友小梁一道,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小梁是第一次来南方,见什么都新奇。无论是水平如镜的人工湖,还是欢腾奔跃的小山溪;无论是溪中古老的石凳桥,还是溪边古老的大榕树;无论是树梢驻足的瘦白鹤,还是林间扑腾的小山雀,都让见惯了北方苍凉雄厚之景的小梁傻了眼。他们坐在大榕树下,纳凉谈笑。小梁无限感慨地说:“遥想骑着瘦马,茫然行走于西风中的马致远,如若所经之途就是这里的话,美景衬哀情,那天净沙。秋思的游子伤情不知要深沉多少倍。”“是啊,小桥流水,古树青藤,禽鸟山花,红岩绿竹,炊烟人家,哪一样都催人泪下。”“还有沈老先生,可能也会遗憾,‘我的边城怎么就没记录下如此古朴的边城风情呢?’”两个年轻人将双脚伸进浸凉的山泉,沉浸在无限的遐思妙想当中。
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们行遍林间地头,走访了无数山民老农,对这里的泥土结构,山林分布,田土利用率等情况都摸了个透。比起第一次师哥师姐们的考察,所得更为详尽。于是,一幅美丽的蓝图便在两个年轻人心中展开
站在高高的石顶山上,晓霞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高声朗诵: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