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节惨烈4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重骑兵虽然威力无铸,所向披靡,但是正是因为重骑兵的种种弱点,才逐渐开始在战争的大舞台上销声匿迹,随之代替的是轻骑兵、胸甲骑兵的迅速发展,成为战场上的主宰。
同样,重装步兵也因为类似的原因,逐渐给胸甲步兵让位,并且逐渐让火药武器走上了战争舞台。虽然这里是一个仙侠世界,但是林晓并不清楚未来会不会像自己原来的世界一样,走上同样的道路。
不过,仅仅就现在的战争环境来看,重装骑兵的威力还是最强大的,尤其是适合现阶段兵力弱小一方的隋军。
李青带领着两万重骑兵的冲锋,仅仅一个回合,就全歼了剩余的蛮军怯薛骑士,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怯薛骑士都被隋军杀死,但是所有的怯薛骑士现在都被放翻在了地上。
而且重骑兵作战可并不是只有重骑兵的冲锋,他们的身后往往都会跟着数量更多的轻骑兵,用来扩大战果和追亡逐北。而怯薛骑士虽然被隋军重骑兵放翻在地,没有死亡,但是随后的轻骑兵的铁蹄踩踏,却叫这些铁皮罐头惨叫连连,更是惨不忍睹——没有死在隋军的战刀长枪之下,却是被万马踏为肉泥,实在是一种足够惨烈的死法。
怯薛军的战败并被隋军全歼,实在是令普通的蛮族骑兵心胆俱寒,不等自家主将的命令,就已经开始了向后方掉头转向——打什么打?拿什么打?怯薛军都完蛋了,一帮子牧民出身的骑兵能干啥?此时不逃,何时逃?
不仅是随同怯薛军出战的十余万蛮族骑兵丧魂落魄,就连蛮族大汗多摩自己都已经目瞪口呆了,就连第一波逃回本阵的蛮族骑兵都没有下令斩杀——这是蛮军作战的习惯,没有后方统帅的命令而弃战溃逃的蛮军一律斩首。
多摩的这一个失神,首开了蛮军溃逃的先河:十余万蛮族骑兵先后向本阵奔逃过来,最前方的竟然安全跑回了本部落,这可是让后边的蛮军大喜过望,而原本还在列阵当中的其他蛮军看到中军没有命令,却是自以为中军所在的大汗多摩不打算继续作战,而准备后撤,于是几乎所有的中小部落都开始了悄悄后撤的动作。
追亡逐北是最消耗体力的,但也是最能激发胜势一方士兵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看着李青率领的重骑兵给隋军打开了胜利的通道(蛮军骑兵开始向后方溃逃),李虎下达的命令一点不慢,紧跟着让李青的两万重骑兵开始休息、喂马,而让追随重骑兵的轻骑兵也开始轮番警戒、休息,与此同时,后方得到蛮军前锋战马补充的隋军由步兵该骑兵,开始在溃逃的蛮军身后发起了追击——不是打算借机会消灭那十万蛮军骑兵,而是驱赶,驱赶蛮军败兵冲击己方的阵型。
事实上,被怯薛军覆没惊吓坏了的十万蛮骑,此时想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逃,向安全的地方逃!哪里最安全?自然是自家的部族所在地。为了逃命,他们可是敢于斩杀所有阻止他们的人,无论这些人是什么人,哪怕是蛮族大汗多摩也是一样:他们现在的眼睛里冒着的全都是血色光焰。
十万蛮军溃骑虽然造成了蛮军的军心动荡,但是毕竟蛮军主力距离两军交战的战场还远,并没有看清楚怯薛军覆没的过程,所以即使多摩没有及时地下令惩治逃兵,但毕竟是给蛮军随后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如果说多摩清醒过来之后,是要下令将溃逃的十余万骑兵斩杀的话,但是他的时间不够了,因为紧随着溃军而来的就是,已经得到了充足休息的隋军重骑兵。
与蛮族怯薛军使用的战术一样,隋军的重骑兵也是使用了锋矢阵,而打头的就是李青这位面罩狰狞面具的绝世猛将。
再好的战马奔跑了两百里之后,也是会精疲力尽,而李青率领的重骑兵这一路并不是骑马冲杀过来的,而是乘坐了隋军早有准备的大车,一路休息着,就来到了蛮军阵前两里左右的距离。为了避免重骑兵来不及上马发起冲击,李虎同时派出了更多的大车,满载着隋军的弓弩兵,拖曳着此前大发神威的八百辆弩车,在重骑兵之前布下了阵势。
击敌于立足未稳,是每一个统军大将都熟知,且必须遵守的准则。蛮族大汗多摩,也不例外。
就在隋军大车出现在蛮军面前的时候,被隋军大大咧咧以少打多的架势激怒的多摩,就立刻命令身边的蛮族部族骑兵发起了对隋军的冲锋。
两里地,距离并不远,骑兵冲锋也就是眨眼间的事情,而且正好将骑兵的冲击力发挥到最大,所以多摩对于冲锋的蛮军还是很有信心的。
然而,事实再一次出乎了多摩的预料。原本五十组五千骑兵的轮番冲锋失败了,就已经让多摩搭进去了自己2/3的精锐,看到立足未稳的隋军,满意为可以捞回来胜利的果实,却再一次被隋军狠狠地扇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如果说第一个阶段蛮军出战的骑兵是来自中小部落的,组织纪律都很差,那么现在出击的就是与蛮族王庭关系更加密切的中大型部落,他们的骑兵更加精锐,纪律性也更好,那么面对隋军就应该取得足够的战果,毕竟他们现在出动的兵力可是足足有二十多万,比轮番攻击隋军的第一阶段,更具威慑力和战斗力。
不过迎接这些蛮族骑兵的,却是连绵不断的箭雨,只不过这种箭雨并不是蛮族常见的那种只有小指粗细的箭矢,而是足有两指粗细的弩枪!
要知道两里的距离一般就是大约两千步左右,而李虎的弩枪射程可是能够轻轻松松就达到这个距离,所以别看隋军停留在两里地之外,实际上只要弩车在向前移动两三百步的距离,就可以发射弩枪直接打击蛮军的中军大旗,也就是多摩所在的位置!
之所以没有那么做,实际上是考虑到蛮族大汗身边的铁卫士的缘故,那些都是身着铁甲的大汗死士,遇到危险是可以替大汗堵抢眼的一群人,弩枪的打击效果不一定好,还不如大量地杀伤蛮族的有生力量为上。
于是半个时辰之前对怯薛军的那一场大屠杀的景象,在多摩的面前再度上演了,只不过这一次,并没有月牙儿刀轮的出现。
仅仅四百部弩枪车的发射,就在冲击而来的蛮军骑兵群中开出了一条条的血色胡同,但是并没有阻挡蛮军的继续攻击。不过等待他们的是随后隋军弩兵的连弩射击。
只有拇指粗细的弩箭没有长弓发射的箭矢长,大约只有一半长短,但是这些弩箭可是全部由精铁打制的箭头,三棱的箭头号称是破甲锥,别说披甲的蛮军精锐本来就少,就算全部扑来,遇到硬弩发射的三棱破甲锥,也一样得跪——一般的铁甲可挡不住专门设计的这种弩箭。
披着铁甲的蛮军抵挡不住隋军的硬弩射击,没有铁甲,最多只有一身皮甲的蛮军轻骑更是在无数硬弩的射击下,人仰马翻,在隋军面前倒下了一片又一片。
不过即使如此,前仆后继的蛮族各部落首领还是看到骑兵越来越接近隋军的大车阵型,于是以为胜利在望的首领们,纷纷开始亲自带队冲击。
殊不知这样正中隋军下怀。隋军可不怕蛮军主动对自己发起冲击,怕的是蛮军溃逃,因为隋军的兵力毕竟还是少数,一旦蛮军溃逃,隋军就势必要分兵追击,以防止乱军对大隋帝国边境居民造成惨重的伤害;但是一旦分兵,本来就处于兵力弱势的隋军就有可能遭到优势蛮军的伏击或者包围,而在追击当中遇敌优势兵力,缺乏必要的武器补给和防御装备的少数隋军,就有可能造成全军覆没的危险。
而蛮军却可以乘机蚕食,并且卷土重来,造成隋军的先胜后败,一样是李虎这样的主将所不能容忍的。所以,隋军就必须大量地杀伤出战的蛮军,将蛮军的数量削减到隋军能够应付的程度,而现在隋军大队进攻的时候,笨重的弩车这种大杀器就可以及时地跟上主力,从而给蛮军强力打击。
终于,有大约三千多蛮族骑兵冲破了隋军弩枪和弩兵部队的箭雨封锁,来到了隋军面前大约一百多步的位置,已经可以给隋军的弩兵和弩车部队造成威胁了。
见到这种情况,隋军立刻将早已清空的大车侧翻过来,形成了一堵堵多半个人高的木墙,木墙和木墙之间,是一杆杆长度足有三丈的吓人的长枪——这是隋军的另一种专门对付骑兵冲击的大杀器,隋军称其为”龙枪“,而在大隋帝国工部,则是一个正式的名称:拒马枪。
这种长枪并不是一体打造出来的,而是分成了三段,再使用的时候,直接拼装使用的。每一杆拒马枪的枪尾都有卡在枪纂后方的斜向圆盘,拒马枪使用时,枪纂插入地面,而斜向的圆盘则是让拒马枪能够不依靠人力就稳定倾斜而立,需要的只是士兵左右把住拒马枪不至于向左右倒下即可。
重骑兵虽然威力无铸,所向披靡,但是正是因为重骑兵的种种弱点,才逐渐开始在战争的大舞台上销声匿迹,随之代替的是轻骑兵、胸甲骑兵的迅速发展,成为战场上的主宰。
同样,重装步兵也因为类似的原因,逐渐给胸甲步兵让位,并且逐渐让火药武器走上了战争舞台。虽然这里是一个仙侠世界,但是林晓并不清楚未来会不会像自己原来的世界一样,走上同样的道路。
不过,仅仅就现在的战争环境来看,重装骑兵的威力还是最强大的,尤其是适合现阶段兵力弱小一方的隋军。
李青带领着两万重骑兵的冲锋,仅仅一个回合,就全歼了剩余的蛮军怯薛骑士,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怯薛骑士都被隋军杀死,但是所有的怯薛骑士现在都被放翻在了地上。
而且重骑兵作战可并不是只有重骑兵的冲锋,他们的身后往往都会跟着数量更多的轻骑兵,用来扩大战果和追亡逐北。而怯薛骑士虽然被隋军重骑兵放翻在地,没有死亡,但是随后的轻骑兵的铁蹄踩踏,却叫这些铁皮罐头惨叫连连,更是惨不忍睹——没有死在隋军的战刀长枪之下,却是被万马踏为肉泥,实在是一种足够惨烈的死法。
怯薛军的战败并被隋军全歼,实在是令普通的蛮族骑兵心胆俱寒,不等自家主将的命令,就已经开始了向后方掉头转向——打什么打?拿什么打?怯薛军都完蛋了,一帮子牧民出身的骑兵能干啥?此时不逃,何时逃?
不仅是随同怯薛军出战的十余万蛮族骑兵丧魂落魄,就连蛮族大汗多摩自己都已经目瞪口呆了,就连第一波逃回本阵的蛮族骑兵都没有下令斩杀——这是蛮军作战的习惯,没有后方统帅的命令而弃战溃逃的蛮军一律斩首。
多摩的这一个失神,首开了蛮军溃逃的先河:十余万蛮族骑兵先后向本阵奔逃过来,最前方的竟然安全跑回了本部落,这可是让后边的蛮军大喜过望,而原本还在列阵当中的其他蛮军看到中军没有命令,却是自以为中军所在的大汗多摩不打算继续作战,而准备后撤,于是几乎所有的中小部落都开始了悄悄后撤的动作。
追亡逐北是最消耗体力的,但也是最能激发胜势一方士兵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看着李青率领的重骑兵给隋军打开了胜利的通道(蛮军骑兵开始向后方溃逃),李虎下达的命令一点不慢,紧跟着让李青的两万重骑兵开始休息、喂马,而让追随重骑兵的轻骑兵也开始轮番警戒、休息,与此同时,后方得到蛮军前锋战马补充的隋军由步兵该骑兵,开始在溃逃的蛮军身后发起了追击——不是打算借机会消灭那十万蛮军骑兵,而是驱赶,驱赶蛮军败兵冲击己方的阵型。
事实上,被怯薛军覆没惊吓坏了的十万蛮骑,此时想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逃,向安全的地方逃!哪里最安全?自然是自家的部族所在地。为了逃命,他们可是敢于斩杀所有阻止他们的人,无论这些人是什么人,哪怕是蛮族大汗多摩也是一样:他们现在的眼睛里冒着的全都是血色光焰。
十万蛮军溃骑虽然造成了蛮军的军心动荡,但是毕竟蛮军主力距离两军交战的战场还远,并没有看清楚怯薛军覆没的过程,所以即使多摩没有及时地下令惩治逃兵,但毕竟是给蛮军随后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如果说多摩清醒过来之后,是要下令将溃逃的十余万骑兵斩杀的话,但是他的时间不够了,因为紧随着溃军而来的就是,已经得到了充足休息的隋军重骑兵。
与蛮族怯薛军使用的战术一样,隋军的重骑兵也是使用了锋矢阵,而打头的就是李青这位面罩狰狞面具的绝世猛将。
再好的战马奔跑了两百里之后,也是会精疲力尽,而李青率领的重骑兵这一路并不是骑马冲杀过来的,而是乘坐了隋军早有准备的大车,一路休息着,就来到了蛮军阵前两里左右的距离。为了避免重骑兵来不及上马发起冲击,李虎同时派出了更多的大车,满载着隋军的弓弩兵,拖曳着此前大发神威的八百辆弩车,在重骑兵之前布下了阵势。
击敌于立足未稳,是每一个统军大将都熟知,且必须遵守的准则。蛮族大汗多摩,也不例外。
就在隋军大车出现在蛮军面前的时候,被隋军大大咧咧以少打多的架势激怒的多摩,就立刻命令身边的蛮族部族骑兵发起了对隋军的冲锋。
两里地,距离并不远,骑兵冲锋也就是眨眼间的事情,而且正好将骑兵的冲击力发挥到最大,所以多摩对于冲锋的蛮军还是很有信心的。
然而,事实再一次出乎了多摩的预料。原本五十组五千骑兵的轮番冲锋失败了,就已经让多摩搭进去了自己2/3的精锐,看到立足未稳的隋军,满意为可以捞回来胜利的果实,却再一次被隋军狠狠地扇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如果说第一个阶段蛮军出战的骑兵是来自中小部落的,组织纪律都很差,那么现在出击的就是与蛮族王庭关系更加密切的中大型部落,他们的骑兵更加精锐,纪律性也更好,那么面对隋军就应该取得足够的战果,毕竟他们现在出动的兵力可是足足有二十多万,比轮番攻击隋军的第一阶段,更具威慑力和战斗力。
不过迎接这些蛮族骑兵的,却是连绵不断的箭雨,只不过这种箭雨并不是蛮族常见的那种只有小指粗细的箭矢,而是足有两指粗细的弩枪!
要知道两里的距离一般就是大约两千步左右,而李虎的弩枪射程可是能够轻轻松松就达到这个距离,所以别看隋军停留在两里地之外,实际上只要弩车在向前移动两三百步的距离,就可以发射弩枪直接打击蛮军的中军大旗,也就是多摩所在的位置!
之所以没有那么做,实际上是考虑到蛮族大汗身边的铁卫士的缘故,那些都是身着铁甲的大汗死士,遇到危险是可以替大汗堵抢眼的一群人,弩枪的打击效果不一定好,还不如大量地杀伤蛮族的有生力量为上。
于是半个时辰之前对怯薛军的那一场大屠杀的景象,在多摩的面前再度上演了,只不过这一次,并没有月牙儿刀轮的出现。
仅仅四百部弩枪车的发射,就在冲击而来的蛮军骑兵群中开出了一条条的血色胡同,但是并没有阻挡蛮军的继续攻击。不过等待他们的是随后隋军弩兵的连弩射击。
只有拇指粗细的弩箭没有长弓发射的箭矢长,大约只有一半长短,但是这些弩箭可是全部由精铁打制的箭头,三棱的箭头号称是破甲锥,别说披甲的蛮军精锐本来就少,就算全部扑来,遇到硬弩发射的三棱破甲锥,也一样得跪——一般的铁甲可挡不住专门设计的这种弩箭。
披着铁甲的蛮军抵挡不住隋军的硬弩射击,没有铁甲,最多只有一身皮甲的蛮军轻骑更是在无数硬弩的射击下,人仰马翻,在隋军面前倒下了一片又一片。
不过即使如此,前仆后继的蛮族各部落首领还是看到骑兵越来越接近隋军的大车阵型,于是以为胜利在望的首领们,纷纷开始亲自带队冲击。
殊不知这样正中隋军下怀。隋军可不怕蛮军主动对自己发起冲击,怕的是蛮军溃逃,因为隋军的兵力毕竟还是少数,一旦蛮军溃逃,隋军就势必要分兵追击,以防止乱军对大隋帝国边境居民造成惨重的伤害;但是一旦分兵,本来就处于兵力弱势的隋军就有可能遭到优势蛮军的伏击或者包围,而在追击当中遇敌优势兵力,缺乏必要的武器补给和防御装备的少数隋军,就有可能造成全军覆没的危险。
而蛮军却可以乘机蚕食,并且卷土重来,造成隋军的先胜后败,一样是李虎这样的主将所不能容忍的。所以,隋军就必须大量地杀伤出战的蛮军,将蛮军的数量削减到隋军能够应付的程度,而现在隋军大队进攻的时候,笨重的弩车这种大杀器就可以及时地跟上主力,从而给蛮军强力打击。
终于,有大约三千多蛮族骑兵冲破了隋军弩枪和弩兵部队的箭雨封锁,来到了隋军面前大约一百多步的位置,已经可以给隋军的弩兵和弩车部队造成威胁了。
见到这种情况,隋军立刻将早已清空的大车侧翻过来,形成了一堵堵多半个人高的木墙,木墙和木墙之间,是一杆杆长度足有三丈的吓人的长枪——这是隋军的另一种专门对付骑兵冲击的大杀器,隋军称其为”龙枪“,而在大隋帝国工部,则是一个正式的名称:拒马枪。
这种长枪并不是一体打造出来的,而是分成了三段,再使用的时候,直接拼装使用的。每一杆拒马枪的枪尾都有卡在枪纂后方的斜向圆盘,拒马枪使用时,枪纂插入地面,而斜向的圆盘则是让拒马枪能够不依靠人力就稳定倾斜而立,需要的只是士兵左右把住拒马枪不至于向左右倒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