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800米是什么概念呢?
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的高度是828米,而在山上,800米的高度简直一文不名——如果不是前方还有8000米垫在脚底的话。
凌晨踏上征程,经过岩石和冰雪混合的路块,走到被称为“阳台”的稍平坦的区域,团队才停下脚步稍作休息。
詹妮弗坐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缓慢地喝着功能饮料,吃了一点点能量棒,将差不多空了的氧气瓶丢在地上,换上新的氧气。
从四号营地到南峰的路又十分陡峭,划定路线要求攀登者借助绳索和冰镐在山脊两侧择较平坦处来回上升,有时还会走出之字形。从阳台能看到澄澈的星空,换做平时詹妮弗一定会对头顶的瑰丽叹为观止,但现在她眼冒金星又冷得哆嗦,根本没心思去欣赏美景。
在她身边有几个选手跌跌撞撞席地而坐,索登立刻对他们大加训斥,责令他们戴好手套和面罩。
向导组原本计划让几个情况糟糕的选手放弃登顶,但是,就像索登无法劝说阿克西姆一样,他也无法劝说打定主意要晋级的顽固派。
“上山时一直在做思想工作,走到阳台时他似乎已经认命了。”事后有选手回想道。
事实也相差无几。
当时索登就已经想明白,他业已不可能通过这桩生意成为登山向导的首选,退一万步来说,他甚至不可能将所有人全须全尾地带下山,对登顶和竞赛胜利的双重渴望使他们对近在咫尺的危机视而不见。
比如南德娜。
南德娜显然是靠药物的作用强撑着,高海拔的环境使她苦不堪言,每走一步都摇摇晃晃。考虑到过去曾有向导把登山者用绳系在腰间蹒跚冲顶的状况,比赛手册规定索登和团队不得直接给选手提供帮助,但没有规定选手间的援手。
那么有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呢?
几乎没有。
凌晨三点半团队从阳台出发继续朝南峰峰顶冲刺,过了峰顶便是臭名昭著的大风口,也就是南峰间的一道u型凹陷。南德娜在下坡时不慎朝后摔倒在地,至少十个人从她身边经过,没有一个停下脚步,只有后赶上来的詹妮弗勉强做了一次搀扶的尝试。
愚蠢,且未加深思。
这种尝试当然是徒劳无功的。
下蹲和搀扶让詹妮弗头晕眼花,不得不以一个艰难的姿势僵硬在弯腰高度。几秒种后南德娜像条滑腻的大鱼般从她手里溜走,旋即又伏倒在地,脸色苍白,呕吐不止。詹妮弗立刻把她的氧气面罩取下,唯恐呕吐物倒灌进她的口腔和鼻腔里,但一如那晚在营地里那样,南德娜死死抓着面罩,手指硬得像铁。
后来向导普巴注意到了异状,带着另一名夏尔巴人一起赶过来。普巴人高马大,精力也仿佛无穷无尽,在寒冷的雪峰上如履平地。他快步走来,先是把詹妮弗朝后面一拦,用蹩脚的英语叫了几声“停下”,接着才蹲下去将南德娜摆正,仔细查看她的状况。
基于对向导的信任,詹妮弗从善如流地罢了手,又在几分钟之后从善如流地听从索登“继续前进”的指令,迈着铅块般沉重的双腿朝珠峰峰顶冲刺。
在荒野团队出发前,在大本营中,曾有资深者做出过如下告诫:帮助的代价是高昂的。
是的,情愿与否,赞同与否,每个登山者都该把这句话当做圣经铭记于心,因为这个告诫背后是无数血泪和失去的生命。
最著名的几条,也是直到如今仍然在被每个登山者提起的几条,都与“地标”有关。
其一便是“睡美人”弗兰西丝。弗兰西丝是第一个无氧登上珠峰的女性,但之后她在返程中不幸遇难。据说当时山上出现了暴风雪,弗兰西丝的丈夫赛吉·阿森提夫留下几样工具给她,只身离开寻求帮助(他的尸体不久后也被发现)。另外两位攀登者伊恩·伍道尔与女友凯西·欧道德在攀登中与弗兰西丝撞上,他们陪伴了她一小时,因为氧气瓶与氧气面罩不匹配,也因为在高海拔无法负担一个行动不便的人,无法提供任何帮助,最终看着弗兰西丝失去生命。伊恩在后来的一次冲顶中亲手为弗兰西丝的尸体盖上国旗。
还有一个被见证死亡的著名“地标”是“绿靴子”。攀登者帕乔因体力不支在8500米处的山洞里停下脚步,期间有许多人经过,却因种种原因没有施救。
另有2006年,新西兰著名无腿登山家马克·英格里斯控诉有超过40人在经过时冷眼旁观,导致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体温过低而死亡。
詹妮弗停手时或多或少体会到了那些经过之人的心情。
难道他们是灭绝人性、自私自利、故意见死不救吗?
未必。
一来,登山者携带的氧气和维生物资数量都是有限的,额外的行动会导致氧气消耗加剧,二来,负荷重量这个行为本身也会给登山者脆弱的体能带来无法承担的冲击。至于第三......在踏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一刻,每个人都该学着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而在心底,她也希望及时止损能挽回一条或很多条性命——曾经用牵拉方式把顾客扛上珠峰的团队也大有人在,无论向导还是顾客,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怎么样了呢?
挑战人类极限并不是空谈。
***
詹妮弗并不知道,这句话在当天晚些时候以一种更残酷也更切身的方式应验了。
荒野团队出发不久后,刚抵达四号营地一小时的欧洲团队也开始朝山顶进发,紧接着半小时后,另外两个团队也朝山顶展开冲锋。在死亡地带的登山客没有渠道知道情况的严重性,无法像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那样清晰地认知到在18日和19日当天都有数以百计的登山客冲顶,但当他们在希拉里台阶底下排起比往日更长的长龙时,每个人都知道事情不对。
希拉里台阶是一面几乎垂直的岩石山壁,它是如此险峻,如此高不可攀,且耸立在如此靠近终点的地方,处于登山者体力如此损耗的时刻,因此被誉为圣母峰顶的守护者,也被唾骂为无数冒险家的劝退关。
比其他团队稍微幸运一点儿,荒野团队中的25名选手在上午11点实现冲顶。这本是件该大书特书的事,换做社交平台至少得有几篇长文来表达情绪,但人们榨干最后一丝气力登上山顶,在冲顶过后就松掉了那口气,登顶那一瞬间的快乐很快就被席卷的疲惫和烦忧裹挟。
还有什么比被堵在希拉里台阶前四小时更让人烦恼的呢?
时值正午,太阳**辣地晒在登山客裸/露的面部皮肤上,很快就将詹妮弗的额头晒得赤红。缺氧让她头晕目眩,队伍里时不时传来的骚动和从登顶之后便消失无踪的呼唤更是让她心烦意乱,仿佛嫌这些还不够似的,氧气瓶得读数也在渐渐见底。
其他登山客接二连三地沿着绳索朝上爬,等着下山的人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开始人们还会相互拍打鼓劲,到后来詹妮弗几乎怀疑哪怕有人在跟前跌下山去,整条队伍里的人都只会“哎呀”一声,然后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此时珠峰的拥堵到达极限,还等在希拉里台阶下方的人想趁着返回点之前冲顶,等在希拉里台阶上方的人则想赶快下山,以免氧气和体力耗尽发生惨剧。
詹妮弗边拍手跺脚边费劲地呼吸着,观察着排成长龙的登山客们。
他们每个人都支付了巨额费用,也忍受了极大的痛苦,经历了不可言说的挑战,最后才站在这里,想让他们放弃,谈何容易!
可在这迫切的期望中也隐藏着迫在眉睫的危机。
希拉里台阶向下延伸的山脊上都有夏尔巴人固定好的路绳,山脊狭窄且陡峭,登山客只有沿着路绳才能安全上山、安全下山,但凡有人因体力不支放慢速度,后面的人也只能捏着鼻子放慢速度。这些等待着的人随时有概率摔下山坡、突发急性高山病或因延误时间而不得不在入夜后下山、与暴风雪撞上,站在世界之巅,他们只能祈祷风和日丽,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平日里在希拉里台阶等待两三个小时都是寻常,可今天,一些人甚至已经等待了五个小时。
怕什么来什么。
下午3点半,来自瑞士的选手因体力耗尽而滚下山坡,成为当天第五个因堵车遭遇不幸的登山客。
下午4点,荒野团队整体撤下了希拉里台阶。
下午5点,当荒野团队下撤到东南山峰时,一股狂暴的风雪从冰斗升起。几乎在一瞬间,能见度从几百米下降到了几米,旋即是几英尺。走在前头的选手被风雪当头笼到,而詹妮弗和其他几个在阳台停下稍作休息的选手更是被雪龙乱舞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就连摄像机组都无法在这种程度的风雪中拍到清晰的画面。
不敢继续在山上停留,十几个人跳起来,拖着沉重的身躯继续向下移动。詹妮弗将氧气罐开大了些,骤然变高的氧气浓度让她神智一清,才能艰难辨认脚下的路。很快,他们连辨认山路的能力也没有了,暴风雪把天地遮成同样的色彩,若不是手里抓着路绳,恐怕连该往哪走都不知不觉。
倘若只是风雪,大部分人都能安然无恙地返回营地,可向下走了三五十米,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一片巨大的雪板从山上坠落,就像冲上海岸的浪花,顷刻间吞没了整支团队。
詹妮弗被分崩离析的雪块砸得朝侧面歪斜,身不由己地跟着雪板一起朝山脊底下翻落。她的手套在剧烈挣扎中挣脱了,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完全冻僵。寒冷僵死了她的手指,疲惫拖住了她的脚踝,眼看着路绳越来越远,却没有再度抓住它的能力。
危急关头,最近的多洛雷斯一把抓住了她的背带——从表情来看,连多洛雷斯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伸出这只手,她也迅速放开了,但有了这一抓的缓冲,詹妮弗得以窥见生机。她条件反射地用尽全力,冰爪踩入冰壁,弯曲的手肘撑着雪面,僵硬的手指朝路绳伸出......
有那么一瞬间,詹妮弗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平衡。
她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小范围雪崩冲下陡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冻硬的雪块砸伤脑袋,只知道自己离那条被固定好的绳索只有寸步之遥,离回归正轨、相对安全只有寸步之遥。
直到那个宏大的声音再度出现。
“到我这儿来!”那声音说道。
最后一丝气力也被抽离,詹妮弗闭上双眼,狂风顷刻间吞没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角领盒饭,本文完(大雾!
说起来,2012年大堵车的时候,光是5月19日当天就有234人成功登顶,这还不算上那些中途返回的,陪同上山没有冲顶的向导......可想而知当时在8000米的死亡区域里到底有多少人,如此一来,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遇难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另外希拉里台阶在地震中踏了,现在再去爬珠峰的话它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一个斜坡,难度大降。
前两天去医院复查,换了种药,断更了一段时间,实在抱歉,现在开始复健。
800米是什么概念呢?
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的高度是828米,而在山上,800米的高度简直一文不名——如果不是前方还有8000米垫在脚底的话。
凌晨踏上征程,经过岩石和冰雪混合的路块,走到被称为“阳台”的稍平坦的区域,团队才停下脚步稍作休息。
詹妮弗坐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缓慢地喝着功能饮料,吃了一点点能量棒,将差不多空了的氧气瓶丢在地上,换上新的氧气。
从四号营地到南峰的路又十分陡峭,划定路线要求攀登者借助绳索和冰镐在山脊两侧择较平坦处来回上升,有时还会走出之字形。从阳台能看到澄澈的星空,换做平时詹妮弗一定会对头顶的瑰丽叹为观止,但现在她眼冒金星又冷得哆嗦,根本没心思去欣赏美景。
在她身边有几个选手跌跌撞撞席地而坐,索登立刻对他们大加训斥,责令他们戴好手套和面罩。
向导组原本计划让几个情况糟糕的选手放弃登顶,但是,就像索登无法劝说阿克西姆一样,他也无法劝说打定主意要晋级的顽固派。
“上山时一直在做思想工作,走到阳台时他似乎已经认命了。”事后有选手回想道。
事实也相差无几。
当时索登就已经想明白,他业已不可能通过这桩生意成为登山向导的首选,退一万步来说,他甚至不可能将所有人全须全尾地带下山,对登顶和竞赛胜利的双重渴望使他们对近在咫尺的危机视而不见。
比如南德娜。
南德娜显然是靠药物的作用强撑着,高海拔的环境使她苦不堪言,每走一步都摇摇晃晃。考虑到过去曾有向导把登山者用绳系在腰间蹒跚冲顶的状况,比赛手册规定索登和团队不得直接给选手提供帮助,但没有规定选手间的援手。
那么有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呢?
几乎没有。
凌晨三点半团队从阳台出发继续朝南峰峰顶冲刺,过了峰顶便是臭名昭著的大风口,也就是南峰间的一道u型凹陷。南德娜在下坡时不慎朝后摔倒在地,至少十个人从她身边经过,没有一个停下脚步,只有后赶上来的詹妮弗勉强做了一次搀扶的尝试。
愚蠢,且未加深思。
这种尝试当然是徒劳无功的。
下蹲和搀扶让詹妮弗头晕眼花,不得不以一个艰难的姿势僵硬在弯腰高度。几秒种后南德娜像条滑腻的大鱼般从她手里溜走,旋即又伏倒在地,脸色苍白,呕吐不止。詹妮弗立刻把她的氧气面罩取下,唯恐呕吐物倒灌进她的口腔和鼻腔里,但一如那晚在营地里那样,南德娜死死抓着面罩,手指硬得像铁。
后来向导普巴注意到了异状,带着另一名夏尔巴人一起赶过来。普巴人高马大,精力也仿佛无穷无尽,在寒冷的雪峰上如履平地。他快步走来,先是把詹妮弗朝后面一拦,用蹩脚的英语叫了几声“停下”,接着才蹲下去将南德娜摆正,仔细查看她的状况。
基于对向导的信任,詹妮弗从善如流地罢了手,又在几分钟之后从善如流地听从索登“继续前进”的指令,迈着铅块般沉重的双腿朝珠峰峰顶冲刺。
在荒野团队出发前,在大本营中,曾有资深者做出过如下告诫:帮助的代价是高昂的。
是的,情愿与否,赞同与否,每个登山者都该把这句话当做圣经铭记于心,因为这个告诫背后是无数血泪和失去的生命。
最著名的几条,也是直到如今仍然在被每个登山者提起的几条,都与“地标”有关。
其一便是“睡美人”弗兰西丝。弗兰西丝是第一个无氧登上珠峰的女性,但之后她在返程中不幸遇难。据说当时山上出现了暴风雪,弗兰西丝的丈夫赛吉·阿森提夫留下几样工具给她,只身离开寻求帮助(他的尸体不久后也被发现)。另外两位攀登者伊恩·伍道尔与女友凯西·欧道德在攀登中与弗兰西丝撞上,他们陪伴了她一小时,因为氧气瓶与氧气面罩不匹配,也因为在高海拔无法负担一个行动不便的人,无法提供任何帮助,最终看着弗兰西丝失去生命。伊恩在后来的一次冲顶中亲手为弗兰西丝的尸体盖上国旗。
还有一个被见证死亡的著名“地标”是“绿靴子”。攀登者帕乔因体力不支在8500米处的山洞里停下脚步,期间有许多人经过,却因种种原因没有施救。
另有2006年,新西兰著名无腿登山家马克·英格里斯控诉有超过40人在经过时冷眼旁观,导致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体温过低而死亡。
詹妮弗停手时或多或少体会到了那些经过之人的心情。
难道他们是灭绝人性、自私自利、故意见死不救吗?
未必。
一来,登山者携带的氧气和维生物资数量都是有限的,额外的行动会导致氧气消耗加剧,二来,负荷重量这个行为本身也会给登山者脆弱的体能带来无法承担的冲击。至于第三......在踏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一刻,每个人都该学着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而在心底,她也希望及时止损能挽回一条或很多条性命——曾经用牵拉方式把顾客扛上珠峰的团队也大有人在,无论向导还是顾客,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怎么样了呢?
挑战人类极限并不是空谈。
***
詹妮弗并不知道,这句话在当天晚些时候以一种更残酷也更切身的方式应验了。
荒野团队出发不久后,刚抵达四号营地一小时的欧洲团队也开始朝山顶进发,紧接着半小时后,另外两个团队也朝山顶展开冲锋。在死亡地带的登山客没有渠道知道情况的严重性,无法像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那样清晰地认知到在18日和19日当天都有数以百计的登山客冲顶,但当他们在希拉里台阶底下排起比往日更长的长龙时,每个人都知道事情不对。
希拉里台阶是一面几乎垂直的岩石山壁,它是如此险峻,如此高不可攀,且耸立在如此靠近终点的地方,处于登山者体力如此损耗的时刻,因此被誉为圣母峰顶的守护者,也被唾骂为无数冒险家的劝退关。
比其他团队稍微幸运一点儿,荒野团队中的25名选手在上午11点实现冲顶。这本是件该大书特书的事,换做社交平台至少得有几篇长文来表达情绪,但人们榨干最后一丝气力登上山顶,在冲顶过后就松掉了那口气,登顶那一瞬间的快乐很快就被席卷的疲惫和烦忧裹挟。
还有什么比被堵在希拉里台阶前四小时更让人烦恼的呢?
时值正午,太阳**辣地晒在登山客裸/露的面部皮肤上,很快就将詹妮弗的额头晒得赤红。缺氧让她头晕目眩,队伍里时不时传来的骚动和从登顶之后便消失无踪的呼唤更是让她心烦意乱,仿佛嫌这些还不够似的,氧气瓶得读数也在渐渐见底。
其他登山客接二连三地沿着绳索朝上爬,等着下山的人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开始人们还会相互拍打鼓劲,到后来詹妮弗几乎怀疑哪怕有人在跟前跌下山去,整条队伍里的人都只会“哎呀”一声,然后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此时珠峰的拥堵到达极限,还等在希拉里台阶下方的人想趁着返回点之前冲顶,等在希拉里台阶上方的人则想赶快下山,以免氧气和体力耗尽发生惨剧。
詹妮弗边拍手跺脚边费劲地呼吸着,观察着排成长龙的登山客们。
他们每个人都支付了巨额费用,也忍受了极大的痛苦,经历了不可言说的挑战,最后才站在这里,想让他们放弃,谈何容易!
可在这迫切的期望中也隐藏着迫在眉睫的危机。
希拉里台阶向下延伸的山脊上都有夏尔巴人固定好的路绳,山脊狭窄且陡峭,登山客只有沿着路绳才能安全上山、安全下山,但凡有人因体力不支放慢速度,后面的人也只能捏着鼻子放慢速度。这些等待着的人随时有概率摔下山坡、突发急性高山病或因延误时间而不得不在入夜后下山、与暴风雪撞上,站在世界之巅,他们只能祈祷风和日丽,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平日里在希拉里台阶等待两三个小时都是寻常,可今天,一些人甚至已经等待了五个小时。
怕什么来什么。
下午3点半,来自瑞士的选手因体力耗尽而滚下山坡,成为当天第五个因堵车遭遇不幸的登山客。
下午4点,荒野团队整体撤下了希拉里台阶。
下午5点,当荒野团队下撤到东南山峰时,一股狂暴的风雪从冰斗升起。几乎在一瞬间,能见度从几百米下降到了几米,旋即是几英尺。走在前头的选手被风雪当头笼到,而詹妮弗和其他几个在阳台停下稍作休息的选手更是被雪龙乱舞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就连摄像机组都无法在这种程度的风雪中拍到清晰的画面。
不敢继续在山上停留,十几个人跳起来,拖着沉重的身躯继续向下移动。詹妮弗将氧气罐开大了些,骤然变高的氧气浓度让她神智一清,才能艰难辨认脚下的路。很快,他们连辨认山路的能力也没有了,暴风雪把天地遮成同样的色彩,若不是手里抓着路绳,恐怕连该往哪走都不知不觉。
倘若只是风雪,大部分人都能安然无恙地返回营地,可向下走了三五十米,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一片巨大的雪板从山上坠落,就像冲上海岸的浪花,顷刻间吞没了整支团队。
詹妮弗被分崩离析的雪块砸得朝侧面歪斜,身不由己地跟着雪板一起朝山脊底下翻落。她的手套在剧烈挣扎中挣脱了,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完全冻僵。寒冷僵死了她的手指,疲惫拖住了她的脚踝,眼看着路绳越来越远,却没有再度抓住它的能力。
危急关头,最近的多洛雷斯一把抓住了她的背带——从表情来看,连多洛雷斯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伸出这只手,她也迅速放开了,但有了这一抓的缓冲,詹妮弗得以窥见生机。她条件反射地用尽全力,冰爪踩入冰壁,弯曲的手肘撑着雪面,僵硬的手指朝路绳伸出......
有那么一瞬间,詹妮弗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平衡。
她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小范围雪崩冲下陡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冻硬的雪块砸伤脑袋,只知道自己离那条被固定好的绳索只有寸步之遥,离回归正轨、相对安全只有寸步之遥。
直到那个宏大的声音再度出现。
“到我这儿来!”那声音说道。
最后一丝气力也被抽离,詹妮弗闭上双眼,狂风顷刻间吞没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角领盒饭,本文完(大雾!
说起来,2012年大堵车的时候,光是5月19日当天就有234人成功登顶,这还不算上那些中途返回的,陪同上山没有冲顶的向导......可想而知当时在8000米的死亡区域里到底有多少人,如此一来,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遇难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另外希拉里台阶在地震中踏了,现在再去爬珠峰的话它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一个斜坡,难度大降。
前两天去医院复查,换了种药,断更了一段时间,实在抱歉,现在开始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