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物质工程(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依照建造计划,运输生物横渡数个天文单位抵达恒星近处,并调转轨迹以一个外切角度进入轨道,以恒星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
“我到达恒星了。”
使用无线电通讯给族群发送信息后,运输生物就陷入了沉寂,这样是最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它需要等待,等待更多的物资被送达这里,它携带的物资只不过是一个庞大个体孕育所需的一小部分。
这期间的能耗问题,运输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来解决,距离拉近导致的积热问题,也通过携带的物质解决,所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运输生物被初它们孕育出来,并携带着大量的物质抵达恒星的近处,然后进入和第一只运输生物相同的沉寂状态,它们也在等待后续到来的同族。
当物质的囤积达到计划要求后,数百只运输生物从群体中脱离出来,团聚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茧,进行环绕恒星公转的同时,茧慢慢开始进行自转,自转轴的中轴线垂直于恒星方向。
茧在这种自转状态下越渐膨胀,并吸收着恒星的能量整改物质,原理和蜂巢是一样,通过得失电子对分子化合物进行加工或拆解。
渐渐地,茧的外观从不停涨缩的肉瘤,转变成一个近似陀螺的样子,两个圆锥体底部互相合并就是它的形状。
朝向着恒星一面的圆锥角为钝角,因此底部面很大,高度却不高,反向一面圆锥角很小,可是因为底部是彼此契合,所以这个圆锥的高度很高。
这个时候,茧已经不再呈现出持续涨缩的状态,它被两个圆锥结合体绷直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首部为单分子态的触手捅破了茧,将茧的物质塞进自己侧面的口器中,完成物质的回收。
呈现在宇宙真空中的是一个很奇特的生物结构,它仍然在保持着自转从未停止,中轴是一根骨骼,这根骨骼笔直的贯穿了这个生物体,垂直于恒星表面。
与其说是这个生物体的骨骼,倒不如说是骨骼外面覆盖上了一些肉,这些肉大部分都集中在靠近恒星的那一端,空心骨骼指向宇宙深空那一端则并没有多少肉在上面。
随后,底端的肉块平行着恒星面延展出骨骼支架,披挂上吸收光能转为电能的黑褐色肉膜,原理和根茎别无二致,生物体可以凭借这个获得极大的电能。
中空的骨骼慢慢生长出数层超纤维薄膜,薄膜之间间距并不大,但都注满了氯气,由于超纤维薄膜本身并不含氢元素,也不含金属元素,由碳氧元素构成,因此并不会形成盐酸或被氯气腐蚀。
这是样品生物,采集者们没有经验,所以需要进行尝试性的反物质制造,如果能成功制造出反物质,它们就会开始大批量的给族群孕育出这样的生物,扩大生产规模。
要制造反物质,首先需要知道反物质是什么。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除了这个外它和正物质的性质是一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反物质之间也是会彼此发生化学反应,此外反物质与反物质之间也能进行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和正物质核聚变并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释放的电荷辐射是正电荷。
知道了这些后,就可以开始制造反物质,采集者们准备制造的是反氢原子。
其实原理很简单,想办法制造出正电荷还有反质子,再让两种粒子组合起来,也就形成了一个反氢原子。
说是很简单,可问题就来了,正电荷该怎么造?反质子又该怎么造?又该怎么让它们乖乖听话的彼此结合到一起?就算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反氢原子,又该怎么知道反物质制造成功了没有?该怎么诱导反氢原子进行储存?
这些都是问题。
然后现在,采集者们解决了。
首先获取正电子并非是太大的难题,核聚变中四个质子聚合成1个氦核,会同时释放出两个电子中微子和两个正电子,因此在恒星附近制取反物质有着天然的物质资源优势。
问题只是在于该怎么从恒星释放的各种辐射中,把正电子过滤出来进行粒子加工,而中空骨骼内的氯气会吸收掉从恒星释放的金属离子流还有氢离子流,正电子流会被过滤出来。
正电子也是电子,只不过带着的是正电荷,所以只要反过来,同样也能够被强电场影响,采集者们利用这点,电场反向加速削减正电子的移动速度。
当然,尽管是这样,正电子的移动速度仍然是很快,大概会削减掉正电子近光速的百分之十五,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与同样减速的反质子相遇。
然后就是反质子,这可比正电子难得多,想要让反质子出现,就需要大量的质子轰击金属靶,所需要的能级大概是正电子形成的2000倍,这意味着需要使用到粒子加速器。
为此采集者们必须设计另一套生物体。
在确认正电子能够完好的过滤出来,和预想中的并无太大差异后,十几只运输生物离开群体,组合能够产生反质子的粒子加速器。
这个生物也是一根空心骨骼贯穿整体,但和收集正电子的生物体不同,它有两个环装的骨骼延伸,一个是加速环,用来加速质子流轰击金属靶制造反质子,另一个是结合环,用来结合反质子和正电子成为反氢原子。
它同样也有着光能产电的黑褐色肉膜,而且比之前收集正电子的生物体拓展的更大更广,如果说收集正电子生物体的肉膜是一,那这个制造反质子生物体的肉膜就是百。
要制造反物质,总的来说强磁场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部分,而要想稳定的形成强磁场,那就需要庞大的电能作为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采集者以及霍古它们都认为,应该把反物质制取生物体,搭建在恒星附近的原因,因为这个地方真的是太适合了。
要能量有能量,要正电子有正电子,全是天然存在,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地方吗?
依照建造计划,运输生物横渡数个天文单位抵达恒星近处,并调转轨迹以一个外切角度进入轨道,以恒星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
“我到达恒星了。”
使用无线电通讯给族群发送信息后,运输生物就陷入了沉寂,这样是最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它需要等待,等待更多的物资被送达这里,它携带的物资只不过是一个庞大个体孕育所需的一小部分。
这期间的能耗问题,运输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来解决,距离拉近导致的积热问题,也通过携带的物质解决,所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运输生物被初它们孕育出来,并携带着大量的物质抵达恒星的近处,然后进入和第一只运输生物相同的沉寂状态,它们也在等待后续到来的同族。
当物质的囤积达到计划要求后,数百只运输生物从群体中脱离出来,团聚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茧,进行环绕恒星公转的同时,茧慢慢开始进行自转,自转轴的中轴线垂直于恒星方向。
茧在这种自转状态下越渐膨胀,并吸收着恒星的能量整改物质,原理和蜂巢是一样,通过得失电子对分子化合物进行加工或拆解。
渐渐地,茧的外观从不停涨缩的肉瘤,转变成一个近似陀螺的样子,两个圆锥体底部互相合并就是它的形状。
朝向着恒星一面的圆锥角为钝角,因此底部面很大,高度却不高,反向一面圆锥角很小,可是因为底部是彼此契合,所以这个圆锥的高度很高。
这个时候,茧已经不再呈现出持续涨缩的状态,它被两个圆锥结合体绷直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首部为单分子态的触手捅破了茧,将茧的物质塞进自己侧面的口器中,完成物质的回收。
呈现在宇宙真空中的是一个很奇特的生物结构,它仍然在保持着自转从未停止,中轴是一根骨骼,这根骨骼笔直的贯穿了这个生物体,垂直于恒星表面。
与其说是这个生物体的骨骼,倒不如说是骨骼外面覆盖上了一些肉,这些肉大部分都集中在靠近恒星的那一端,空心骨骼指向宇宙深空那一端则并没有多少肉在上面。
随后,底端的肉块平行着恒星面延展出骨骼支架,披挂上吸收光能转为电能的黑褐色肉膜,原理和根茎别无二致,生物体可以凭借这个获得极大的电能。
中空的骨骼慢慢生长出数层超纤维薄膜,薄膜之间间距并不大,但都注满了氯气,由于超纤维薄膜本身并不含氢元素,也不含金属元素,由碳氧元素构成,因此并不会形成盐酸或被氯气腐蚀。
这是样品生物,采集者们没有经验,所以需要进行尝试性的反物质制造,如果能成功制造出反物质,它们就会开始大批量的给族群孕育出这样的生物,扩大生产规模。
要制造反物质,首先需要知道反物质是什么。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除了这个外它和正物质的性质是一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反物质之间也是会彼此发生化学反应,此外反物质与反物质之间也能进行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和正物质核聚变并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释放的电荷辐射是正电荷。
知道了这些后,就可以开始制造反物质,采集者们准备制造的是反氢原子。
其实原理很简单,想办法制造出正电荷还有反质子,再让两种粒子组合起来,也就形成了一个反氢原子。
说是很简单,可问题就来了,正电荷该怎么造?反质子又该怎么造?又该怎么让它们乖乖听话的彼此结合到一起?就算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反氢原子,又该怎么知道反物质制造成功了没有?该怎么诱导反氢原子进行储存?
这些都是问题。
然后现在,采集者们解决了。
首先获取正电子并非是太大的难题,核聚变中四个质子聚合成1个氦核,会同时释放出两个电子中微子和两个正电子,因此在恒星附近制取反物质有着天然的物质资源优势。
问题只是在于该怎么从恒星释放的各种辐射中,把正电子过滤出来进行粒子加工,而中空骨骼内的氯气会吸收掉从恒星释放的金属离子流还有氢离子流,正电子流会被过滤出来。
正电子也是电子,只不过带着的是正电荷,所以只要反过来,同样也能够被强电场影响,采集者们利用这点,电场反向加速削减正电子的移动速度。
当然,尽管是这样,正电子的移动速度仍然是很快,大概会削减掉正电子近光速的百分之十五,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与同样减速的反质子相遇。
然后就是反质子,这可比正电子难得多,想要让反质子出现,就需要大量的质子轰击金属靶,所需要的能级大概是正电子形成的2000倍,这意味着需要使用到粒子加速器。
为此采集者们必须设计另一套生物体。
在确认正电子能够完好的过滤出来,和预想中的并无太大差异后,十几只运输生物离开群体,组合能够产生反质子的粒子加速器。
这个生物也是一根空心骨骼贯穿整体,但和收集正电子的生物体不同,它有两个环装的骨骼延伸,一个是加速环,用来加速质子流轰击金属靶制造反质子,另一个是结合环,用来结合反质子和正电子成为反氢原子。
它同样也有着光能产电的黑褐色肉膜,而且比之前收集正电子的生物体拓展的更大更广,如果说收集正电子生物体的肉膜是一,那这个制造反质子生物体的肉膜就是百。
要制造反物质,总的来说强磁场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部分,而要想稳定的形成强磁场,那就需要庞大的电能作为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采集者以及霍古它们都认为,应该把反物质制取生物体,搭建在恒星附近的原因,因为这个地方真的是太适合了。
要能量有能量,要正电子有正电子,全是天然存在,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