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击与灵感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新年年会。
设计院和工程院是分开来开年会的。
工程院年会内容较少,沈文剑出了个坏招,让工程院制作通用钛合金结构材模具和高速钢刀具模具,给制造局做精加工。
模具沈文剑自己提供了一部分图纸,包含受力段螺栓、航天燃料舱内支架等等,都是以后火箭工程用的到的东西。
他使坏的地方在验收部分,工程部只验收加工误差低于一微米的结构件,由于制造局普及的是十微米制程,预期会有95%的结构件会回炉重做。
也有奖励,所有被科研部通过的结构件,参与制作流程的都会分一份奖金。
通过这种方式,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制造局会有一部分人把精度控制好。
不过还是那个理由,一微米精度通过人力实现,是需要天赋的,没天赋的只能加工简单结构时碰运气。
不扩散一微米精度工艺,还是因为钛合金结构件脱模后只能冷加工,就算科研部来做,也只能在游标卡尺或其他自制器具的帮助下通过大量淘汰次品获得想要的结果。
设计院年会的内容也只分作两个部分,看起来任务不算重。
“今年的第一要务是做出土元灵石充能器,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不定期有三符文定式补充,我相信我们能做出一款实用的土元灵石充能器。”他顿了顿,确认大伙听明白了才继续,“土元灵石充能器项目就由刘工带一半人做,如果今年有多余的时间,希望你们能顺便看看其他几种灵石再充能的开发方向。”
高工刘连山爽快的点头应下,一点也没有为难的意思。
“另外一半人跟我一起做气球,为后续的项目搜集理论数据。”
“部长,气球是什么?”
沈文剑起身在黑板上画画,顺便解释:“我们的大地是什么样子的?天圆地方,或者是其他形状,这个世界有没有运动,这些事情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在足够高的位置才能得到结果。大家应该知道,浮空阵法并不能无限制的飞高,所以我想用别的办法试着达到更高的地方,它就是平均密度低于空气的气球。”
“部长,天圆地方不是理所当然吗?”
沈文剑摇头:“我需要的不是理所当然,是事实,是真理!就像你们刚进部里时,理所当然认为加工精度高只是更好看点,现在呢?”
又有人举手:“部长,依据部里的气压理论,高空的气压很低,气球就算再轻,它的平均密度也会随高度提高被拉平,真的能飞很高吗?”
“问的好,这才是我们需要软树胶的原因,有足够优质的软树胶,气球才能随着气压降低而增大体积,且不爆炸,才可能飞到合适的高度。”
解答了几个问题,设计院分人开工。
软树胶是现成的,氢气也是现成的,沈文剑带的气球组在二月初就放了第一个气球。
树胶的质量还是差了点,第一个气球在两万米左右就炸了。
这点高度金丹修士都能上去,只是不能维持太久。
把原料组的人拖来想办法做出更有韧性的软树胶,沈文剑和几个工程师想了些歪主意。
比如原本最大膨胀程度能到五十立方米的气球只充八到九立方,勉强能带动气球和设备上升,低高度时以浮空阵法加快上升速度。
设备盒子里包括长焦照相机、天线、高度/温度数据监测器,以及灵石驱动的可遥控的小巧火焰喷射阵法。
二号气球不负众望,直接飞上了四万米高空,在四万三千米的高度爆炸。
实际数字显示,浮空阵法在两万米高度能耗上升足足一倍,在两万三千米以上逐渐失能,三万一千多米时彻底沦为灵气散发器。
四万米高空传回的照片,让大家很是惊喜,然而沈文剑看到时脸都黑了。
四万米高空的照片已经能看到一片墨色的外层空间,按理说也能清楚的认知地表弧度。
现在的照片里,地表虽有一定弧度,可是按此弧度随便算一算,大地的半径都能超过两万千米,他心中的行星概念瞬间就崩塌了。
半径两万千米的岩质天体若是行星,引力场就有问题。
高重力环境下生物体会较小,那么科研部的米尺和地球比也会同比减小,这样一来侧出的重力加速度应该非常大才对。
但现状是科研部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仅有9.6米每秒的平方而已,比地球还小!
为了确保信息准确,气球组很快又放了次气球。
该气球重新设计了新的以三符文定式为核心的浮空阵。
这次不以达到更高高度为目的,就在四万米左右执行连续的大范围拍摄工作,顺便统计上升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上升过程里,三符文定式核心的浮空阵表现出更好的稳定度,在两万米高空只比地面的能耗提高了五成,可惜彻底失能高度仍然到不了四万米。
基本可以确认,浮空阵法的失能和地面距离关系最大,彻底断了用玄学送卫星上天的念想。
照片里包含了更多的标志物如巨浪江、豌豆湖等等。
由于天气、高度和距离的关系,这些标志物并没有多清楚,只用作弧度计算的参照值也足够了。
对照地图,再算了一次,弧度还是不够。
“现在遇到了严重的科研障碍,你们几位继续做气球看能不能飞更高,主要任务是搜集四万到五万米高度的各种数据,我得回去想想后续的课题。”
他说的几位工程师莫名其妙,他们并没有看出来哪里有难题。
沈文剑复刻了一份照片回家研究。
天圆地方带对航天技术发展来的困难比一般人能想到的多太多。
首先形状的不确定性,使得计算总质量成为空谈,无法计算总质量,所谓第一宇宙速度就全凭烧钱去试,这个花销实在是……
还有卫星轨道,连形状都无法推测的大地,如何设定轨道?难不成随时测距,随时改变飞行姿态?哪来的连续燃料补给?
还有更多衍生出的稀奇古怪的难题,堆积在一起,都不知道要丢出多少航天器才能一个个解决。
玉剑山支撑的了这样的耗费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着图纸发呆,沈文剑一时间有点茫然。
“师父,你没事吧,我听说你突然丢下工作回来了。”刘香湘打开书房的门,担忧的问。
她身后还有个脑袋,是殷铃的。
沈文剑吸口气,摇头:“遇到点困难,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决定。”
最容易的,干脆抛弃空天体系,继续发展小蜜蜂体系。
可是沈文剑并不甘心,小蜜蜂体系不是个可以完全依赖的系统,三年前魔物入侵时已经能看出,飞行是魔物的普及能力之一。
小蜜蜂能隐身又如何,谁知降临日之后魔物会不会有专门反隐身的类型。他更为担心的,是魔物一旦出了反隐身的能力会不会如同“果子树”一样传染开来。
“不如出去走走吧,也许放松下来就想到好办法了呢。”刘香湘出主意。
“行吧,到玉山镇逛逛。”
沈文剑带着刘香湘和殷铃去逛玉山镇,两位负责保护的师叔只有一人跟着,吊在后面老远,自家的地盘也不那么讲究。
一路逛,吃点小吃,给两女买些衣服发簪啥的,不知不觉就天黑了。
三人往回飞,升空时看到灵月,沈文剑心中一震。
灵月!
它会越来越近,为什么不干脆发射绕灵月行动的卫星?
只要有在轨的科研卫星,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迟早一个个解决不是么?
玄学最大的优势是能源,发往灵月的卫星完全可以留下足够的燃料用于修正轨道、速度,根本不需要在地面上把一切都算的精准无比。
灵月引发的灵感爆发出来,沈文剑也耐不住了,拍了拍刘香湘的肩头。
“香湘,谢谢你,我想到好办法了!”
刘香湘看师父高兴的脸色,明知道他心中想的肯定是些吓死人的东西,却不知为什么平静下来,回了他个微笑。
新年年会。
设计院和工程院是分开来开年会的。
工程院年会内容较少,沈文剑出了个坏招,让工程院制作通用钛合金结构材模具和高速钢刀具模具,给制造局做精加工。
模具沈文剑自己提供了一部分图纸,包含受力段螺栓、航天燃料舱内支架等等,都是以后火箭工程用的到的东西。
他使坏的地方在验收部分,工程部只验收加工误差低于一微米的结构件,由于制造局普及的是十微米制程,预期会有95%的结构件会回炉重做。
也有奖励,所有被科研部通过的结构件,参与制作流程的都会分一份奖金。
通过这种方式,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制造局会有一部分人把精度控制好。
不过还是那个理由,一微米精度通过人力实现,是需要天赋的,没天赋的只能加工简单结构时碰运气。
不扩散一微米精度工艺,还是因为钛合金结构件脱模后只能冷加工,就算科研部来做,也只能在游标卡尺或其他自制器具的帮助下通过大量淘汰次品获得想要的结果。
设计院年会的内容也只分作两个部分,看起来任务不算重。
“今年的第一要务是做出土元灵石充能器,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不定期有三符文定式补充,我相信我们能做出一款实用的土元灵石充能器。”他顿了顿,确认大伙听明白了才继续,“土元灵石充能器项目就由刘工带一半人做,如果今年有多余的时间,希望你们能顺便看看其他几种灵石再充能的开发方向。”
高工刘连山爽快的点头应下,一点也没有为难的意思。
“另外一半人跟我一起做气球,为后续的项目搜集理论数据。”
“部长,气球是什么?”
沈文剑起身在黑板上画画,顺便解释:“我们的大地是什么样子的?天圆地方,或者是其他形状,这个世界有没有运动,这些事情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在足够高的位置才能得到结果。大家应该知道,浮空阵法并不能无限制的飞高,所以我想用别的办法试着达到更高的地方,它就是平均密度低于空气的气球。”
“部长,天圆地方不是理所当然吗?”
沈文剑摇头:“我需要的不是理所当然,是事实,是真理!就像你们刚进部里时,理所当然认为加工精度高只是更好看点,现在呢?”
又有人举手:“部长,依据部里的气压理论,高空的气压很低,气球就算再轻,它的平均密度也会随高度提高被拉平,真的能飞很高吗?”
“问的好,这才是我们需要软树胶的原因,有足够优质的软树胶,气球才能随着气压降低而增大体积,且不爆炸,才可能飞到合适的高度。”
解答了几个问题,设计院分人开工。
软树胶是现成的,氢气也是现成的,沈文剑带的气球组在二月初就放了第一个气球。
树胶的质量还是差了点,第一个气球在两万米左右就炸了。
这点高度金丹修士都能上去,只是不能维持太久。
把原料组的人拖来想办法做出更有韧性的软树胶,沈文剑和几个工程师想了些歪主意。
比如原本最大膨胀程度能到五十立方米的气球只充八到九立方,勉强能带动气球和设备上升,低高度时以浮空阵法加快上升速度。
设备盒子里包括长焦照相机、天线、高度/温度数据监测器,以及灵石驱动的可遥控的小巧火焰喷射阵法。
二号气球不负众望,直接飞上了四万米高空,在四万三千米的高度爆炸。
实际数字显示,浮空阵法在两万米高度能耗上升足足一倍,在两万三千米以上逐渐失能,三万一千多米时彻底沦为灵气散发器。
四万米高空传回的照片,让大家很是惊喜,然而沈文剑看到时脸都黑了。
四万米高空的照片已经能看到一片墨色的外层空间,按理说也能清楚的认知地表弧度。
现在的照片里,地表虽有一定弧度,可是按此弧度随便算一算,大地的半径都能超过两万千米,他心中的行星概念瞬间就崩塌了。
半径两万千米的岩质天体若是行星,引力场就有问题。
高重力环境下生物体会较小,那么科研部的米尺和地球比也会同比减小,这样一来侧出的重力加速度应该非常大才对。
但现状是科研部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仅有9.6米每秒的平方而已,比地球还小!
为了确保信息准确,气球组很快又放了次气球。
该气球重新设计了新的以三符文定式为核心的浮空阵。
这次不以达到更高高度为目的,就在四万米左右执行连续的大范围拍摄工作,顺便统计上升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上升过程里,三符文定式核心的浮空阵表现出更好的稳定度,在两万米高空只比地面的能耗提高了五成,可惜彻底失能高度仍然到不了四万米。
基本可以确认,浮空阵法的失能和地面距离关系最大,彻底断了用玄学送卫星上天的念想。
照片里包含了更多的标志物如巨浪江、豌豆湖等等。
由于天气、高度和距离的关系,这些标志物并没有多清楚,只用作弧度计算的参照值也足够了。
对照地图,再算了一次,弧度还是不够。
“现在遇到了严重的科研障碍,你们几位继续做气球看能不能飞更高,主要任务是搜集四万到五万米高度的各种数据,我得回去想想后续的课题。”
他说的几位工程师莫名其妙,他们并没有看出来哪里有难题。
沈文剑复刻了一份照片回家研究。
天圆地方带对航天技术发展来的困难比一般人能想到的多太多。
首先形状的不确定性,使得计算总质量成为空谈,无法计算总质量,所谓第一宇宙速度就全凭烧钱去试,这个花销实在是……
还有卫星轨道,连形状都无法推测的大地,如何设定轨道?难不成随时测距,随时改变飞行姿态?哪来的连续燃料补给?
还有更多衍生出的稀奇古怪的难题,堆积在一起,都不知道要丢出多少航天器才能一个个解决。
玉剑山支撑的了这样的耗费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着图纸发呆,沈文剑一时间有点茫然。
“师父,你没事吧,我听说你突然丢下工作回来了。”刘香湘打开书房的门,担忧的问。
她身后还有个脑袋,是殷铃的。
沈文剑吸口气,摇头:“遇到点困难,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决定。”
最容易的,干脆抛弃空天体系,继续发展小蜜蜂体系。
可是沈文剑并不甘心,小蜜蜂体系不是个可以完全依赖的系统,三年前魔物入侵时已经能看出,飞行是魔物的普及能力之一。
小蜜蜂能隐身又如何,谁知降临日之后魔物会不会有专门反隐身的类型。他更为担心的,是魔物一旦出了反隐身的能力会不会如同“果子树”一样传染开来。
“不如出去走走吧,也许放松下来就想到好办法了呢。”刘香湘出主意。
“行吧,到玉山镇逛逛。”
沈文剑带着刘香湘和殷铃去逛玉山镇,两位负责保护的师叔只有一人跟着,吊在后面老远,自家的地盘也不那么讲究。
一路逛,吃点小吃,给两女买些衣服发簪啥的,不知不觉就天黑了。
三人往回飞,升空时看到灵月,沈文剑心中一震。
灵月!
它会越来越近,为什么不干脆发射绕灵月行动的卫星?
只要有在轨的科研卫星,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迟早一个个解决不是么?
玄学最大的优势是能源,发往灵月的卫星完全可以留下足够的燃料用于修正轨道、速度,根本不需要在地面上把一切都算的精准无比。
灵月引发的灵感爆发出来,沈文剑也耐不住了,拍了拍刘香湘的肩头。
“香湘,谢谢你,我想到好办法了!”
刘香湘看师父高兴的脸色,明知道他心中想的肯定是些吓死人的东西,却不知为什么平静下来,回了他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