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火中取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九十一章火中取栗
墨索里尼显然认识到教皇是一个更加难以对付的敌手,教皇在冬季时经常明确地发表他的观点。4月10日,意大利驻梵蒂冈大使指责罗马观察家报过多地为和平祈祷和说教。教皇在4月24日致墨索里尼一封私人情件,为和平辩护,受到了冷遇,5月13日,梵蒂冈又因天主教的报纸以突出的地位登载了教皇发给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君主的电文而遭到抗议。庇护教皇回答说,哪怕关集中营也吓他不倒,但是在那个月的晚些时候,他却在墨索里尼的手下遭到了一次丢人的挫折,当时罗马观察家报受到法西斯歹徒的阻挠不让发售,只是在它不再刊登引起争论的有关战争的文章以后,方才得到了保护。
4月间,墨索里尼似乎一直在考虑于1940年8月或9月,甚至晚到1941年春天参战。但是在第一次讲到要在一个月之内宣战,18日,他在特伦特向党的高级干部“秘密地”作了一次显然是处于交战前状态的讲话。到这个时候,动员的速度已经加快了——虽然仍旧不引人注意——宣传战也已经加强了。由于这时官方提出遭到了封锁,以及向盟国举行了示威,更为这次宣传战增添了力量。暴徒袭击了盟国的侨民,包括英国大使在内。主张收复失地的人在口号中加上了科西嘉和马耳他,偶尔还加上了达尔马提亚和希腊;他们也没有忘记提出西班牙对丹吉尔和直布罗陀的要求。
墨索里尼仍然没有放弃在东南欧进行一场并行的战争的念头,继续同帕韦利奇策划在克罗地亚煽动叛乱。在格拉齐亚尼报告了意大利军队可能无限期地被阻挡在南斯拉夫西部以后,墨索里尼想取得成功的希望暂时破灭了,但是在德国于5月10日进攻低地国家时,他最初的反应之一便是把克罗地亚起事的日子定在6月初。齐亚诺也建议速战,免得克罗地亚人投向德国。可是在月底以前,就变得必须把军队从东线调往西线,并作出决定,意大利通过在全面战争中获得胜利,能够得到它在克罗地亚所需要的一切。因此,在5月29日作出了尊重南斯拉夫中立的保证。
从4月中旬起,这场神经战就进行得如此紧张,以致南斯拉夫下令进行了部分动员,人们并且担心,希腊和土耳其也有可能卷入,不过这种担心后来没有成为事实。盟国最高会议在4月23日讨论了巴尔干的局势;英国的海运从5月1日起改道不走地中海;据说盟国曾经警告意大利政府,无论以什么借口把意大利军队调动到巴尔干地区,都将被认为是不友好的行动。与此同时,德国人虽然利用巴尔干的恐慌在宣传上获得了胜利,并使人们不去注意德国自己的计划而去注意别的方面,却劝墨索里尼不要在巴尔干冒险行动,以免影响到苏联,墨索里尼在1940年5月30日和6月2日的信中否认了有任何侵略意图,并提出要为此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后来果然于6月10日在威尼斯宫发表演说时这样做了。
德国的宣传预示了德、意、苏三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合作,但是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3月间那样热情建议的意-苏和解,却进展得很慢。意大利报纸对苏联的敌意减少了一些,但态度决不是友好的;商务谈判在3月间中止了;莫洛托夫3月31日的讲话在意大利反应不佳,直到6月8日,双方才商定,要意、苏两国的大使返回各自的任所。
轴心国关系一个新的阶段开始,给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提供了明显的机会,得以在4月底要求意大利把阿托利科从意大利驻柏林大使馆召回。他的继任者迪诺?阿尔菲耶里自上一年秋天被免去宣传部的职务以后,一直担任意大利驻梵蒂冈的代表,他对于官场礼仪的浮华和虚荣比对国家的政策更感兴趣,这种人决不会使他在5月18日向之呈交国书的那个政府感到任何不便。在德国人中间,指望意大利会参战的人不多,满意地期待意大利人做战斗伙伴的人就更少了。甚至在纳粹党的领袖中间也是如此,悲观的人认为德国在胜利的进程结束以前,还是先查明同盟者(不问他人品如何)是否可靠为妙,而比较敢作敢为和乐观的人则根本不愿让意大利分脏。据说,有一些同希特勒非常接近的陆军军官和文官认为,意大利还是继续作为一个非交战国更有用些。阿尔菲耶里说,德国方面为要意大利介入战争,同他只进行过一次官方或半官方的接触,出面的是戈林。
在勃伦纳会谈中,希特勒似乎对合作提出过一个明确的建议:即意军应有几个师参加横渡上莱茵河的攻势,从那里突破贝尔福隘口进入罗纳河流域。据一个德国参谋军官说,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已开始在制订计划,但是从罗马方面却没有再听到什么下文,意军参谋总部在遇到询问时,不承认知道此事;据格拉齐亚尼说,意大利人也拟订过计划,但是被墨索里尼突然放弃了;若不是遭到巴多里奥的反对,就是因为德国人一定要意大利的分遣部队成为德国集团军群的一个部分,而不仅仅是由于要直接受德军最高统帅部指挥的缘故。
里宾特洛甫答应给意大利经济利益的诺言兑了现,于3月13日签订一项协议,增加了德国向意大利出口的煤,根据意大利官方的数字,从4月初到7月底这段时间内,交付的数量至少有四百十五万吨。就在勃伦纳会见的第二天,戈林又答应每月给意大利可以装备三个炮兵连的八八毫米口径的炮,并表示愿意把尚可使用的七五毫米的斯科达炮全部免费奉送。墨索里尼虽然早就恳求德国人供给这些炮,可是对于这个提议开头却加以拒绝,宣称意大利自己已能制造高质量的九十毫米的炮(真正的困难似乎是陆军副大臣索杜不愿让德国的炮手随炮同来)。在两天之内,墨索里尼改变了两次主意,最后接受了戈林的建议,甚至还要求,在必要的时候,对方应再提供可以装备一百个炮兵连的八八毫米的炮给意大利使用。德国人曾答应在第一批三个炮兵连的炮,但是无论这批炮也罢,还是盼望已久的机床也罢(为了交付这些机床,戈林在3月28日又下了新的命令),都没有交到;因为挪威战役使德国人有了借口,要征集大炮和机床供他们自己使用。意大利人不论要从德国弄到什么战争物资都困难得要命,对于德国人开恩答应供给的任何东西,他们都必须用黄金支付。
当德国人认为不妨如此小气地对待意大利的时候,盟国仍然希望,通过对意大利进行大量的诱导工作,也许能扭转局势。普莱费尔逗留在罗马直到5月底,讨论了一项结算协定,其内容将包括向意大利造船厂的定货。保管案卷的法官同时又是英-意联合常务委员会主席的威尔弗里德?格林爵士在将近月底时也到了罗马,并且似乎在原则上达成协议,解除了对大部分意大利对外贸易的禁运管制,条件是意大利方面保证不把某些商品重新出口到德国。
盟国方面,尤其是法国,还在试用别的绥靖方法。法国国民议会外交委员会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在4月21日召开联席会议以后发表了公报,声明法国依然愿意同意大利谈判。第二天,雷诺在法国政界中的亲意派不断施加压力下,发给墨索里尼一封私人信,建议他们应在两国之间爆发一场你死我活的冲突以前讨论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认为这两个国家的政体虽然不同,却能共处得十分融洽。雷诺对这次邀请尽量保守秘密,唯恐被说成是软弱的表现,但是果然不出所料,墨索里尼不仅拒绝了这次邀请,而且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希特勒。
丘吉尔在5月16日向墨索里尼发出的呼吁,明白地宣示了英国决心打到底,这封信比雷诺的信更受到罗马方面的重视;但是在复信时,墨索里尼只是举出了一些使两国处于敌对阵营的原因,如:对意大利在进攻阿比西尼亚期间受到的经济制裁记忆犹新,意大利在地中海“受奴役”的状态,以及意大利对德国承担的义务。丘吉尔这一次以及其他几次想使墨索里尼不参战的努力,虽然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考虑到西线的危急局势,他仍在为此尽可能长久地坚持努力,一面更加注意想出点子,等到意大利一介入战争,就迅雷不及掩耳地狠狠予以打击。不过,直至5月25日,哈利法克斯仍告诉意大利大使(格朗迪的继任者巴斯蒂亚尼尼),对于就意大利利益或就可能为获致公正、持久和平的基础而举行谈判的任何建议,盟国都将加以考虑。
法国政府准备比英国政府更迈进一大步。它之所以这样做,其部分原因固然是它在绝望地捞取救命稻草——不问这很稻草多么容易断掉——但是一部分原因也是某些法国政界人士对于法西斯意大利作为一个友邦的价值,对于劝阻意大利不要变成一个积极反法的敌国的可能性,抱有无法纠正的幻想。例如,赖伐尔仿佛没有觉察到墨索里尼自从意-阿战争以来就已讨厌他,仍然认为由他亲自介入也许能起作用。当时担任法国市政工程部长的德?蒙齐则认为,在直布罗陀的非军事化也许能使意大利满足的一线希望还存在时候,法国却犹豫着不去催促英国这样做,简直是荒谬可笑的。下述情况也助长了法国人的幻想,意大利驻巴黎大使瓜里利亚的温和态度,他与德?蒙齐过往甚密;经常与法国外交部和赖伐尔接触的意大利各界“消息灵通”人士说话的语气;驻罗马武官帕里佐将军一些稳定人心的报告,他在5月18日传达了从巴多里奥本人那里得来的消息,大意是说,由于不存在意大利介入战争的眼前危险,因此甘末林可以放手集中全力同德国作战。甚至迟至6月3日,帕里佐还报告说,意大利人即使参战,也不会在阿尔卑斯山区、科西嘉或突尼斯发动进攻。
法国通过巴黎大主教絮阿尔红衣主教和教皇在5月17日晚间又同墨索里尼进行了一次接触;另一方面,罗斯福应英法两国根据法国的建议而提出的请求,在5月26日表示,愿把意大利的条件转告盟国。作了种种努力,劝说英国政府同意把直布罗陀、马耳他和苏伊士运河交给国际共管,作为它献给敌方的一份贡品;但是,当雷诺在5月26日访问伦敦时,英国政府却表示至多只能讨论意大利在地中海的要求,条件是墨索里尼要帮助达成一项和约,以保证法、英两国的独立和公平地解决欧洲的一切问题。
9月1日下午,意大利内阁通过了一项动议,阐明已经宣布的军事措施的预防性质,并申明意大利将决不首先采取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讲明白,意大利不是中立,而是不交战。法西斯党本来以为,希特勒会避免在1942年底以前打一场全面的战争,在萨尔斯堡会谈粉碎了这种幻想以后,墨索里尼经过两个星期的犹豫,终于推托说,意大利尚未准备就绪;希特勒接受了他的决定,双方并且同意,应由意大利给予德国除作战以外的其他几种形式的援助。可是,这个最后一分钟的权宜之计,仍然没有解决墨索里尼的主要困难,在这种困境中,他的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软弱地位,以及他的同胞不愿打仗的心情,是同他的居心叵测的个人野心,他的忧虑,以及他对自己的足智多谋过于自负的态度是相互矛盾的,后面的几个因素,曾促使他与德国缔结了同盟,这时又使他越来越强烈地倾向于,只要看来可行,就尽早地介入战争。自从1937年9月访问希特勒以后,墨索里尼就一直深深地意识到德国的力量;盟国凭其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松懈的组织,在战斗精神或经久耐战方面是否能够证明是纳粹的对手,他对此必然要产生怀疑。他密切地注视着法国人厌战的迹象和英法协约中出现的裂痕,他十分期望能看到,波兰战役结束后,西方国家部分地由于绝对没有能力从陆地上进攻德国的缘故,立刻会谈判议和。至于德国人,他还不相信他们有能力强攻马其诺防线;他也很可以自我安慰(象齐亚诺报道的那样),当欧洲的那些巨人们在厮杀得你死我活时,意大利仍能自由自在地建立自己的力量。
但是,同墨索里尼的忧虑相比,这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他忧虑的是,如果议和的谈判在往后几个月内再不开始,如果意大利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始终保持不交战,它就将丧失掉自己在和会上的地位,丧失掉最后的机会,再也不能对西方国家和在东南欧实现自己的要求,再也不能永远树立起自己的大国地位了。意大利也决不能跟德国疏远到这样的地步,以致危及与德国进行合作和要德国重新提出保证的政策,这项政策是在1936年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部分用意在于限制德国的势力扩张得越过勃伦纳山口或向的里雅斯特扩张。意大利的地位处于互相交战的欧洲列强中间,根据墨索里尼的看法,它无法既保持绝对的中立,又不把自己的地位贬低到象一个大型的瑞土那样,结果降格为欧洲政治足球联赛的乙级队(据说他在1940年1月曾同内阁这样说过)。可是,甚至墨索里尼也认识到,意大利介入战争的时间,越迟越好。它必须要打的仗,越短越好。它能抓紧越多的时间来武装自己,它的介入能使局势发生变化和使战争结束的机会就越多。介入,只有站在德国的一边,这不但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政策上的完全改变,而且也太危险了;因为,假如在西线继续进行围城战,而英法两国却不做任何事来帮助意大利,那么它就要落到波兰那样的下场。事实上,畏惧德国的心理,在墨索里尼的考虑中显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即使如此,这位最不现实的“现实主义者”仍然继续不很认真地考虑着在地中海或巴尔干进行一场“并行”的战争,就象1937年11月间当英法忙于同意大利交战时,希特勒提议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
第二百九十一章火中取栗
墨索里尼显然认识到教皇是一个更加难以对付的敌手,教皇在冬季时经常明确地发表他的观点。4月10日,意大利驻梵蒂冈大使指责罗马观察家报过多地为和平祈祷和说教。教皇在4月24日致墨索里尼一封私人情件,为和平辩护,受到了冷遇,5月13日,梵蒂冈又因天主教的报纸以突出的地位登载了教皇发给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君主的电文而遭到抗议。庇护教皇回答说,哪怕关集中营也吓他不倒,但是在那个月的晚些时候,他却在墨索里尼的手下遭到了一次丢人的挫折,当时罗马观察家报受到法西斯歹徒的阻挠不让发售,只是在它不再刊登引起争论的有关战争的文章以后,方才得到了保护。
4月间,墨索里尼似乎一直在考虑于1940年8月或9月,甚至晚到1941年春天参战。但是在第一次讲到要在一个月之内宣战,18日,他在特伦特向党的高级干部“秘密地”作了一次显然是处于交战前状态的讲话。到这个时候,动员的速度已经加快了——虽然仍旧不引人注意——宣传战也已经加强了。由于这时官方提出遭到了封锁,以及向盟国举行了示威,更为这次宣传战增添了力量。暴徒袭击了盟国的侨民,包括英国大使在内。主张收复失地的人在口号中加上了科西嘉和马耳他,偶尔还加上了达尔马提亚和希腊;他们也没有忘记提出西班牙对丹吉尔和直布罗陀的要求。
墨索里尼仍然没有放弃在东南欧进行一场并行的战争的念头,继续同帕韦利奇策划在克罗地亚煽动叛乱。在格拉齐亚尼报告了意大利军队可能无限期地被阻挡在南斯拉夫西部以后,墨索里尼想取得成功的希望暂时破灭了,但是在德国于5月10日进攻低地国家时,他最初的反应之一便是把克罗地亚起事的日子定在6月初。齐亚诺也建议速战,免得克罗地亚人投向德国。可是在月底以前,就变得必须把军队从东线调往西线,并作出决定,意大利通过在全面战争中获得胜利,能够得到它在克罗地亚所需要的一切。因此,在5月29日作出了尊重南斯拉夫中立的保证。
从4月中旬起,这场神经战就进行得如此紧张,以致南斯拉夫下令进行了部分动员,人们并且担心,希腊和土耳其也有可能卷入,不过这种担心后来没有成为事实。盟国最高会议在4月23日讨论了巴尔干的局势;英国的海运从5月1日起改道不走地中海;据说盟国曾经警告意大利政府,无论以什么借口把意大利军队调动到巴尔干地区,都将被认为是不友好的行动。与此同时,德国人虽然利用巴尔干的恐慌在宣传上获得了胜利,并使人们不去注意德国自己的计划而去注意别的方面,却劝墨索里尼不要在巴尔干冒险行动,以免影响到苏联,墨索里尼在1940年5月30日和6月2日的信中否认了有任何侵略意图,并提出要为此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后来果然于6月10日在威尼斯宫发表演说时这样做了。
德国的宣传预示了德、意、苏三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合作,但是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3月间那样热情建议的意-苏和解,却进展得很慢。意大利报纸对苏联的敌意减少了一些,但态度决不是友好的;商务谈判在3月间中止了;莫洛托夫3月31日的讲话在意大利反应不佳,直到6月8日,双方才商定,要意、苏两国的大使返回各自的任所。
轴心国关系一个新的阶段开始,给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提供了明显的机会,得以在4月底要求意大利把阿托利科从意大利驻柏林大使馆召回。他的继任者迪诺?阿尔菲耶里自上一年秋天被免去宣传部的职务以后,一直担任意大利驻梵蒂冈的代表,他对于官场礼仪的浮华和虚荣比对国家的政策更感兴趣,这种人决不会使他在5月18日向之呈交国书的那个政府感到任何不便。在德国人中间,指望意大利会参战的人不多,满意地期待意大利人做战斗伙伴的人就更少了。甚至在纳粹党的领袖中间也是如此,悲观的人认为德国在胜利的进程结束以前,还是先查明同盟者(不问他人品如何)是否可靠为妙,而比较敢作敢为和乐观的人则根本不愿让意大利分脏。据说,有一些同希特勒非常接近的陆军军官和文官认为,意大利还是继续作为一个非交战国更有用些。阿尔菲耶里说,德国方面为要意大利介入战争,同他只进行过一次官方或半官方的接触,出面的是戈林。
在勃伦纳会谈中,希特勒似乎对合作提出过一个明确的建议:即意军应有几个师参加横渡上莱茵河的攻势,从那里突破贝尔福隘口进入罗纳河流域。据一个德国参谋军官说,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已开始在制订计划,但是从罗马方面却没有再听到什么下文,意军参谋总部在遇到询问时,不承认知道此事;据格拉齐亚尼说,意大利人也拟订过计划,但是被墨索里尼突然放弃了;若不是遭到巴多里奥的反对,就是因为德国人一定要意大利的分遣部队成为德国集团军群的一个部分,而不仅仅是由于要直接受德军最高统帅部指挥的缘故。
里宾特洛甫答应给意大利经济利益的诺言兑了现,于3月13日签订一项协议,增加了德国向意大利出口的煤,根据意大利官方的数字,从4月初到7月底这段时间内,交付的数量至少有四百十五万吨。就在勃伦纳会见的第二天,戈林又答应每月给意大利可以装备三个炮兵连的八八毫米口径的炮,并表示愿意把尚可使用的七五毫米的斯科达炮全部免费奉送。墨索里尼虽然早就恳求德国人供给这些炮,可是对于这个提议开头却加以拒绝,宣称意大利自己已能制造高质量的九十毫米的炮(真正的困难似乎是陆军副大臣索杜不愿让德国的炮手随炮同来)。在两天之内,墨索里尼改变了两次主意,最后接受了戈林的建议,甚至还要求,在必要的时候,对方应再提供可以装备一百个炮兵连的八八毫米的炮给意大利使用。德国人曾答应在第一批三个炮兵连的炮,但是无论这批炮也罢,还是盼望已久的机床也罢(为了交付这些机床,戈林在3月28日又下了新的命令),都没有交到;因为挪威战役使德国人有了借口,要征集大炮和机床供他们自己使用。意大利人不论要从德国弄到什么战争物资都困难得要命,对于德国人开恩答应供给的任何东西,他们都必须用黄金支付。
当德国人认为不妨如此小气地对待意大利的时候,盟国仍然希望,通过对意大利进行大量的诱导工作,也许能扭转局势。普莱费尔逗留在罗马直到5月底,讨论了一项结算协定,其内容将包括向意大利造船厂的定货。保管案卷的法官同时又是英-意联合常务委员会主席的威尔弗里德?格林爵士在将近月底时也到了罗马,并且似乎在原则上达成协议,解除了对大部分意大利对外贸易的禁运管制,条件是意大利方面保证不把某些商品重新出口到德国。
盟国方面,尤其是法国,还在试用别的绥靖方法。法国国民议会外交委员会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在4月21日召开联席会议以后发表了公报,声明法国依然愿意同意大利谈判。第二天,雷诺在法国政界中的亲意派不断施加压力下,发给墨索里尼一封私人信,建议他们应在两国之间爆发一场你死我活的冲突以前讨论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认为这两个国家的政体虽然不同,却能共处得十分融洽。雷诺对这次邀请尽量保守秘密,唯恐被说成是软弱的表现,但是果然不出所料,墨索里尼不仅拒绝了这次邀请,而且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希特勒。
丘吉尔在5月16日向墨索里尼发出的呼吁,明白地宣示了英国决心打到底,这封信比雷诺的信更受到罗马方面的重视;但是在复信时,墨索里尼只是举出了一些使两国处于敌对阵营的原因,如:对意大利在进攻阿比西尼亚期间受到的经济制裁记忆犹新,意大利在地中海“受奴役”的状态,以及意大利对德国承担的义务。丘吉尔这一次以及其他几次想使墨索里尼不参战的努力,虽然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考虑到西线的危急局势,他仍在为此尽可能长久地坚持努力,一面更加注意想出点子,等到意大利一介入战争,就迅雷不及掩耳地狠狠予以打击。不过,直至5月25日,哈利法克斯仍告诉意大利大使(格朗迪的继任者巴斯蒂亚尼尼),对于就意大利利益或就可能为获致公正、持久和平的基础而举行谈判的任何建议,盟国都将加以考虑。
法国政府准备比英国政府更迈进一大步。它之所以这样做,其部分原因固然是它在绝望地捞取救命稻草——不问这很稻草多么容易断掉——但是一部分原因也是某些法国政界人士对于法西斯意大利作为一个友邦的价值,对于劝阻意大利不要变成一个积极反法的敌国的可能性,抱有无法纠正的幻想。例如,赖伐尔仿佛没有觉察到墨索里尼自从意-阿战争以来就已讨厌他,仍然认为由他亲自介入也许能起作用。当时担任法国市政工程部长的德?蒙齐则认为,在直布罗陀的非军事化也许能使意大利满足的一线希望还存在时候,法国却犹豫着不去催促英国这样做,简直是荒谬可笑的。下述情况也助长了法国人的幻想,意大利驻巴黎大使瓜里利亚的温和态度,他与德?蒙齐过往甚密;经常与法国外交部和赖伐尔接触的意大利各界“消息灵通”人士说话的语气;驻罗马武官帕里佐将军一些稳定人心的报告,他在5月18日传达了从巴多里奥本人那里得来的消息,大意是说,由于不存在意大利介入战争的眼前危险,因此甘末林可以放手集中全力同德国作战。甚至迟至6月3日,帕里佐还报告说,意大利人即使参战,也不会在阿尔卑斯山区、科西嘉或突尼斯发动进攻。
法国通过巴黎大主教絮阿尔红衣主教和教皇在5月17日晚间又同墨索里尼进行了一次接触;另一方面,罗斯福应英法两国根据法国的建议而提出的请求,在5月26日表示,愿把意大利的条件转告盟国。作了种种努力,劝说英国政府同意把直布罗陀、马耳他和苏伊士运河交给国际共管,作为它献给敌方的一份贡品;但是,当雷诺在5月26日访问伦敦时,英国政府却表示至多只能讨论意大利在地中海的要求,条件是墨索里尼要帮助达成一项和约,以保证法、英两国的独立和公平地解决欧洲的一切问题。
9月1日下午,意大利内阁通过了一项动议,阐明已经宣布的军事措施的预防性质,并申明意大利将决不首先采取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讲明白,意大利不是中立,而是不交战。法西斯党本来以为,希特勒会避免在1942年底以前打一场全面的战争,在萨尔斯堡会谈粉碎了这种幻想以后,墨索里尼经过两个星期的犹豫,终于推托说,意大利尚未准备就绪;希特勒接受了他的决定,双方并且同意,应由意大利给予德国除作战以外的其他几种形式的援助。可是,这个最后一分钟的权宜之计,仍然没有解决墨索里尼的主要困难,在这种困境中,他的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软弱地位,以及他的同胞不愿打仗的心情,是同他的居心叵测的个人野心,他的忧虑,以及他对自己的足智多谋过于自负的态度是相互矛盾的,后面的几个因素,曾促使他与德国缔结了同盟,这时又使他越来越强烈地倾向于,只要看来可行,就尽早地介入战争。自从1937年9月访问希特勒以后,墨索里尼就一直深深地意识到德国的力量;盟国凭其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松懈的组织,在战斗精神或经久耐战方面是否能够证明是纳粹的对手,他对此必然要产生怀疑。他密切地注视着法国人厌战的迹象和英法协约中出现的裂痕,他十分期望能看到,波兰战役结束后,西方国家部分地由于绝对没有能力从陆地上进攻德国的缘故,立刻会谈判议和。至于德国人,他还不相信他们有能力强攻马其诺防线;他也很可以自我安慰(象齐亚诺报道的那样),当欧洲的那些巨人们在厮杀得你死我活时,意大利仍能自由自在地建立自己的力量。
但是,同墨索里尼的忧虑相比,这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他忧虑的是,如果议和的谈判在往后几个月内再不开始,如果意大利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始终保持不交战,它就将丧失掉自己在和会上的地位,丧失掉最后的机会,再也不能对西方国家和在东南欧实现自己的要求,再也不能永远树立起自己的大国地位了。意大利也决不能跟德国疏远到这样的地步,以致危及与德国进行合作和要德国重新提出保证的政策,这项政策是在1936年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部分用意在于限制德国的势力扩张得越过勃伦纳山口或向的里雅斯特扩张。意大利的地位处于互相交战的欧洲列强中间,根据墨索里尼的看法,它无法既保持绝对的中立,又不把自己的地位贬低到象一个大型的瑞土那样,结果降格为欧洲政治足球联赛的乙级队(据说他在1940年1月曾同内阁这样说过)。可是,甚至墨索里尼也认识到,意大利介入战争的时间,越迟越好。它必须要打的仗,越短越好。它能抓紧越多的时间来武装自己,它的介入能使局势发生变化和使战争结束的机会就越多。介入,只有站在德国的一边,这不但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政策上的完全改变,而且也太危险了;因为,假如在西线继续进行围城战,而英法两国却不做任何事来帮助意大利,那么它就要落到波兰那样的下场。事实上,畏惧德国的心理,在墨索里尼的考虑中显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即使如此,这位最不现实的“现实主义者”仍然继续不很认真地考虑着在地中海或巴尔干进行一场“并行”的战争,就象1937年11月间当英法忙于同意大利交战时,希特勒提议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