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一品寒士 > 第514章 从何开始挣钱

第514章 从何开始挣钱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郎板着脸,拖长声音说:怎么能抢?我是官不是匪!于礼~不合,不妥~不妥~

    阿史那贺鲁呵呵一笑,这和尚惯会装模作样,可不是什么好人。

    不抢?那你问船做什么?阿史那贺鲁问。

    七郎从袖子里摸出一副地图,指着地图说:你看,我们在这里。往东去就是平壤、百济和新罗,跟山东隔海相望。

    百济、新罗每年尚且派贡船来与我们贸易,我们有船就能主动出海贸易。

    另外,这里是渤海,属于内海湾,风浪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适合捕鱼。海贸加渔业,把靠海吃海的优势发挥出来。

    这么复杂的经济问题,我跟你说你也不懂。

    阿史那贺鲁:告辞。

    唉,你别走!七郎连忙挽留,咱们不论是想海贸还是想捕鱼,都得有一支保护力量,我们不去抢别人,也得防止别人抢我们啊!

    百济真的老实?

    还有平壤的高延寿,跟七郎有血海深仇!

    阿史那贺鲁听七郎说得头头是道,看着地图想了一会儿:海船我检查过了,大小船只一百余艘,你真的要海贸和打鱼都行。你的意思,我也明白,这件事交给我。

    海贸打鱼他是不懂,但他懂抢劫。

    赵全是官,不能抢。

    那不知情不就可以了?

    阿史那贺鲁自以为明白了七郎的意思。

    真明白?七郎眨了眨眼,那行,你从本地驻军和百姓中挑选精通水性的,等夏日我们出海。

    鲅鱼、多宝鱼、大对虾渤海的海鲜,我要来啦~~

    阿史那贺鲁顺手拿过地图,摩拳擦掌。

    夏日?那向来是百济、新罗朝贡的时间。

    果然,贼和尚没安好心。

    七郎初来乍到,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忙得脚不沾地。

    蜀王觉得这小城没什么意思,七郎又没空陪他,索性迎着东风继续前行。

    七郎送着他们出城,拱手微笑:下官祝王爷此行一路顺风,为国立功。

    圆通师兄一定会给你为国立功的机会。

    蜀王点头:承你吉言吧!等我回来,再寻你打牌!

    他这么说,七郎有一瞬间过意不去。但想到益州苦蜀王久矣的百姓,还是冷下心肠。

    目送使团离开,七郎眼神坚定,豪迈地挥手:回城!

    卢照邻等人心情也不错,送走了蜀王,就如搬开了一座无形的大山,可以放开拳脚做事!

    这一次回城,没有引起百姓的慌乱躲避。

    唉就算赵太守会吃人,他们也得正常生活,没可能天天躲在家里啊!

    七郎面不改色,能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就是好官,用不了多久,他就是活菩萨。

    地方官忙不忙?

    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人崇尚无为而治,就是尽量不搞事折腾百姓,比如柳宗元,他去岭南为官就四处游玩、作诗,也是个好官。

    阿史那贺鲁忙着选兵,卢照邻忙着修缮官学、招募学生。

    不论做什么,一个重要的前提都是钱!

    虽有来自辽东城的支持,但自力更生才是长久之道。

    七郎既然选择安东这个地方,就是有想法的。

    海贸得有东西可卖,捕回来的海鱼保存也是个问题最好是腌成咸鱼。

    这一日,七郎带着属官们去营口,查看盐场。

    他是安东太守,营口也在他的下辖。

    自古以来,盐铁都是重利,所谓靠海吃海,怎么可以少了盐呢?

    有了盐,就有了跟四方交易的资本,可以从草原各族换来各种物资,再跟其他地方贸易。

    隋文帝本着与民共利的思想,开放盐田、盐井,允许个人生产、经营盐,由朝廷收税。

    但由于朝廷管束力度的问题,且盐业又多被大族掌控,逃税的事情不少。

    到唐代中后期,朝廷为增加收入,实行榷盐法,由朝廷统一收购盐民生产的盐,再加价卖给盐商,由盐商运到指定的地点销售。

    也就是说,此时不禁私盐,只要是按规定交税。

    七郎只要有条件,可以官府的名义,也可以个人名义生产、销售盐。

    但是属官们对靠盐发财的事并不看好。

    原因嘛,七郎不久就知道了。

    七郎带着属官们大大方方地进入营口县城。

    营口是辽东少有的几个盐场之一,设有盐官。

    这盐官姓高,是扶余人,盐场就是高家族人的!

    这就叫自己监管自己。

    高盐官听说赵太守要视察盐场,心中一咯噔。

    生产盐、贩卖盐,本身都不违法。

    但是他家漏税、逃税啊!每年生产、销售多少盐,还不是他说了算?县令因他是扶余人,家族在本地有影响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高盐官心中叫苦,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赵太守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他头上?

    盐官是由各郡守提名任命的被赵太守查出猫腻,他很可能丢官!

    七郎听人介绍了高盐官和营口盐场的关系,啧啧几声但他并不是来查税的,暂时假装不知道其中的问题。

    本官从前在益州,只见过井盐,没见过海盐。听说营口有盐场,特来见识见识。七郎和煦地说。

    高盐官勉强笑道:剑南道的盐场,是很出名的,我这里只是小盐场,远远不及。

    井盐盐场,主要分布于剑南道、山南道、陇右道、江南道。其中剑南道的井盐,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盐场。

    七郎淡淡一笑:小盐场?扩大产量,也不是不可能。

    听七郎口气那么大,高盐官反而放了心。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煮盐是那么容易的?

    高盐官从容地带着七郎等人去了海边的盐场,这里一切静悄悄的,只有涛涛海浪声。

    今日没开工?七郎疑惑地问。

    高盐官更确定七郎不懂行了,笑道:营口盐场每年自十月起,到第二年正月间,伐木烧柴,熬煮海盐。如今已是三月,自然不煮盐。

    你看不出我的产量,看你怎么说我偷税!

    只在十月到正月煮盐?这是何道理?七郎诧异地问。

    高盐官说:这个时段煮盐,是古时传下来的规矩。我想一来冬日农闲,能招得民夫砍柴煮盐;二来,盐民煮盐,需要日夜烧火,连续煎熬十天才能熄火。若是天热,人怎么受得这烟火之气?

    有道理。七郎笑着点头,那不用木材煮就不受时间限制,岂不是能扩大产量?

    这么天真的话,不仅高盐官觉得好笑,就连随行的官员都忍不住掩面。

    赵太守,你不懂就少说话,有点丢人啊!

    七郎淡然问:怎么?不可能吗?

    他当然知道,此时从北到南的盐场,都是烧火煮盐,成本高又耗时耗力。

    成本更低产量更大的晒盐法,要到老赵家的大宋才普及!

    他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巨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