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饮茶的正确姿势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国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喝茶的民族,《神农食经》里介绍中国古代人早期的饮食,就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可见公元前三千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饮用茶叶了。
用现代的眼光看,茶的饮用或者食用,都可以归类到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来,但其实茶最早被我们的祖先食用,其实并不是作为一种饮品,而是当做药物来使用的。
到春秋时期,茶便有了个雅致的称号——“香茗”,从对茶这样的称呼,我们可以猜测,早在那个时代,或许茶便已经从中药的范畴里分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饮品了。
但确切的说,上古时代被称作的茶的东西,和我们现代的茶叶,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那时候的茶,或许是一些类似茶的多种植物绿叶复合在一起,人们饮食过之后,达到一种药用的目的。
直到西汉,从史料的记载当中对当时茶的描述来看,我们才可以判断,这个时期的茶,从植物学上来讲,才跟我们当今的茶,有了紧密的植物学上的亲密关系。
当时有几位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如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的《荈诧》说茶,以及《九怀》的作者王褒在辞赋《僮约》中“武阳买茶”的故事,都生动的描述了茶叶在西汉的盛行。
只不过当时的饮茶文化,似乎有种怀念上古的复杂情愫。
茶叶虽然已经作为煮一锅茶水的主料,但在味道上,由于复杂的调味步骤,甚至加入盐、草药以及各种香料,导致我们想象一下,免不了会觉得当时的茶饮,好像更像是一锅下饭的菜汤。
即便如此,当时的茶,也不是普及的,由于茶的产地大都是在南方的川、赣、闽和浙一带,所以只有在中国的南方,在属于少数人的文人墨客当中流行。
而汉朝的北方,这种制作复杂的茶饮也只是被极少数的权贵附庸风雅似的食用而已,至于平常的百姓,其实并不知道,也不怎么注意到茶的存在。
到隋唐时,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交通的便利,让煮茶的文化逐渐在文人之中流行,这种混合味道的茶,也在大江南北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
唐中还出现了一位奠定了后世茶文化基调的茶艺大家——“茶圣”陆羽。他一生精于嗜茶,又精于茶道,并成书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茶文化著作《茶经》。
到了北宋,茶的食用方式,才逐渐有了后世茶流行世间的雏形。
人们煮茶,不再混合那些多种的香料,也不再加盐,而是单纯的去品味和享受茶叶原有的那种清香的醇香之味,并将整个过程融合到思想当中,追求那种淡泊和纯粹。
北宋中期盛世之时,这种茶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开始出现了数量繁多的茶叶种类。
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文风鼎盛,文人们也开始把烹茶饮茶,当做和琴棋书画一样能够证明斯文和风雅的一种方式当中。
文人之间平时聚会,除了卖弄些诗词歌赋或者笔墨书画之外,也开始比拼茶道和茶艺,这种比赛烹茶的方式,被称作斗茶。
……
老汉享受了杨怀仁的修仁茶,似乎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他是嗜茶之人,却因为家境没有那么宽裕,也只能隔三差五的来到家附近的这家能提供比较正宗茶水的茶馆,来享受片刻的宁静。
茶馆的老板伙计也好,经常来二楼打发些闲暇时光的茶客也好,大多是与他相识的。
所以老汉的爱好,这些人也略知一二,他点的茶水,不过是二十文一壶的平常货色,只是偶尔像是发了些小财,才点上一壶上百文的好茶,在靠窗的位置上,悠然坐上一整天。
杨怀仁点的两壶茶水,刚被小二哥端上来的时候,老汉其实光靠闻那从壶嘴里袅袅飘出来的香味,便已嗅出了这是百文一壶的修仁茶。
因此杨怀仁在老汉眼里的,应该是位有钱的茶客,当杨怀仁付了近半两银子的茶钱,剩余的一半打赏给了小二哥却没有一丝犹豫的时候,老汉便知道眼前这人,应该不一般了。
对方以同坐一桌是种缘分的说辞,要请他喝茶,出于礼节,自然是应当谦让一番的,人家再次言辞恳切的又请,他也不便拂了人家的好意。
杨怀仁把茶盏送到嘴边轻轻啜着还滚热的茶水同时,也偷偷瞄向了对面的老汉。
老汉端起茶来请过了之后,却不是像他一样直接把茶盏送到嘴边饮用,而是缓缓地将那精致的黑瓷茶盏在面前晃了几圈,闭上眼睛,贪婪地用鼻子吸着从茶盏里冒出来的香气。
好似一个虔诚的信徒在举行一场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老汉嗅了好一会儿,才渐渐睁开双眼,似是那茶叶的清香之气抚过了他的脸颊,让他渐渐地展露出一丝欢快的颜色。
他冲着茶水的水面轻吹了几下,吹散了一团热气,又有所目的地吹着茶水面上漂浮起来的茶叶和浮沫。
至此他还是没有急于把茶水送入口中,而是迎着窗外的亮光,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茶沫不断变幻的形状。
直到那形状好似让他十分满意了,他才把茶盏缓缓放到嘴边,手指还不断地扭转着让茶盏转动起来,这才让茶水徐徐而自然地流入他的口中。
饮过了一盏茶,老汉的脸上也露出了开怀的笑颜,仔细放下手中的茶盏,又向杨怀仁到了一次谢。
杨怀仁还以淡然的微笑,又抓起茶壶,为老汉和自己从新斟满了一杯。
老汉稍稍露出了些受宠若惊之色,才放下陌生人初见的生分,讲起茶叶的历史来。
杨怀仁以前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是听老汉说得非常有趣,不时的附和几句,也不吝惜对老汉对茶文化了解的赞赏之言。
老汉说着说着,小二这才把杨怀仁要的几碟茶果和果干小食,以及老汉点的一壶相对便宜的茶水端了上来。
老汉佯装出些嗔怒之色,对着小二笑骂道,“你们家茶叶是正宗,就是烹茶的手艺,实在是普通的很……”
中国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喝茶的民族,《神农食经》里介绍中国古代人早期的饮食,就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可见公元前三千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饮用茶叶了。
用现代的眼光看,茶的饮用或者食用,都可以归类到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来,但其实茶最早被我们的祖先食用,其实并不是作为一种饮品,而是当做药物来使用的。
到春秋时期,茶便有了个雅致的称号——“香茗”,从对茶这样的称呼,我们可以猜测,早在那个时代,或许茶便已经从中药的范畴里分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饮品了。
但确切的说,上古时代被称作的茶的东西,和我们现代的茶叶,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那时候的茶,或许是一些类似茶的多种植物绿叶复合在一起,人们饮食过之后,达到一种药用的目的。
直到西汉,从史料的记载当中对当时茶的描述来看,我们才可以判断,这个时期的茶,从植物学上来讲,才跟我们当今的茶,有了紧密的植物学上的亲密关系。
当时有几位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如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的《荈诧》说茶,以及《九怀》的作者王褒在辞赋《僮约》中“武阳买茶”的故事,都生动的描述了茶叶在西汉的盛行。
只不过当时的饮茶文化,似乎有种怀念上古的复杂情愫。
茶叶虽然已经作为煮一锅茶水的主料,但在味道上,由于复杂的调味步骤,甚至加入盐、草药以及各种香料,导致我们想象一下,免不了会觉得当时的茶饮,好像更像是一锅下饭的菜汤。
即便如此,当时的茶,也不是普及的,由于茶的产地大都是在南方的川、赣、闽和浙一带,所以只有在中国的南方,在属于少数人的文人墨客当中流行。
而汉朝的北方,这种制作复杂的茶饮也只是被极少数的权贵附庸风雅似的食用而已,至于平常的百姓,其实并不知道,也不怎么注意到茶的存在。
到隋唐时,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交通的便利,让煮茶的文化逐渐在文人之中流行,这种混合味道的茶,也在大江南北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
唐中还出现了一位奠定了后世茶文化基调的茶艺大家——“茶圣”陆羽。他一生精于嗜茶,又精于茶道,并成书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茶文化著作《茶经》。
到了北宋,茶的食用方式,才逐渐有了后世茶流行世间的雏形。
人们煮茶,不再混合那些多种的香料,也不再加盐,而是单纯的去品味和享受茶叶原有的那种清香的醇香之味,并将整个过程融合到思想当中,追求那种淡泊和纯粹。
北宋中期盛世之时,这种茶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开始出现了数量繁多的茶叶种类。
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文风鼎盛,文人们也开始把烹茶饮茶,当做和琴棋书画一样能够证明斯文和风雅的一种方式当中。
文人之间平时聚会,除了卖弄些诗词歌赋或者笔墨书画之外,也开始比拼茶道和茶艺,这种比赛烹茶的方式,被称作斗茶。
……
老汉享受了杨怀仁的修仁茶,似乎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他是嗜茶之人,却因为家境没有那么宽裕,也只能隔三差五的来到家附近的这家能提供比较正宗茶水的茶馆,来享受片刻的宁静。
茶馆的老板伙计也好,经常来二楼打发些闲暇时光的茶客也好,大多是与他相识的。
所以老汉的爱好,这些人也略知一二,他点的茶水,不过是二十文一壶的平常货色,只是偶尔像是发了些小财,才点上一壶上百文的好茶,在靠窗的位置上,悠然坐上一整天。
杨怀仁点的两壶茶水,刚被小二哥端上来的时候,老汉其实光靠闻那从壶嘴里袅袅飘出来的香味,便已嗅出了这是百文一壶的修仁茶。
因此杨怀仁在老汉眼里的,应该是位有钱的茶客,当杨怀仁付了近半两银子的茶钱,剩余的一半打赏给了小二哥却没有一丝犹豫的时候,老汉便知道眼前这人,应该不一般了。
对方以同坐一桌是种缘分的说辞,要请他喝茶,出于礼节,自然是应当谦让一番的,人家再次言辞恳切的又请,他也不便拂了人家的好意。
杨怀仁把茶盏送到嘴边轻轻啜着还滚热的茶水同时,也偷偷瞄向了对面的老汉。
老汉端起茶来请过了之后,却不是像他一样直接把茶盏送到嘴边饮用,而是缓缓地将那精致的黑瓷茶盏在面前晃了几圈,闭上眼睛,贪婪地用鼻子吸着从茶盏里冒出来的香气。
好似一个虔诚的信徒在举行一场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老汉嗅了好一会儿,才渐渐睁开双眼,似是那茶叶的清香之气抚过了他的脸颊,让他渐渐地展露出一丝欢快的颜色。
他冲着茶水的水面轻吹了几下,吹散了一团热气,又有所目的地吹着茶水面上漂浮起来的茶叶和浮沫。
至此他还是没有急于把茶水送入口中,而是迎着窗外的亮光,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茶沫不断变幻的形状。
直到那形状好似让他十分满意了,他才把茶盏缓缓放到嘴边,手指还不断地扭转着让茶盏转动起来,这才让茶水徐徐而自然地流入他的口中。
饮过了一盏茶,老汉的脸上也露出了开怀的笑颜,仔细放下手中的茶盏,又向杨怀仁到了一次谢。
杨怀仁还以淡然的微笑,又抓起茶壶,为老汉和自己从新斟满了一杯。
老汉稍稍露出了些受宠若惊之色,才放下陌生人初见的生分,讲起茶叶的历史来。
杨怀仁以前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是听老汉说得非常有趣,不时的附和几句,也不吝惜对老汉对茶文化了解的赞赏之言。
老汉说着说着,小二这才把杨怀仁要的几碟茶果和果干小食,以及老汉点的一壶相对便宜的茶水端了上来。
老汉佯装出些嗔怒之色,对着小二笑骂道,“你们家茶叶是正宗,就是烹茶的手艺,实在是普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