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06.第204章 会战鸿池(二)

206.第204章 会战鸿池(二)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04章 会战鸿池(二)

    兵者,诡道也。

    若非慕容恪制止,燕军正面进攻梁军重步兵,必然会迎来惨败。

    此前建议慕容恪追击的悉罗腾,如今回想起后果,心头还是一阵后怕。

    “江南鼠辈!卑鄙无耻!昨夜还说什么要以堂堂之阵,分出胜负,如今却在战场上使用诡计1

    悉罗腾为此忿忿不平。

    慕容恪并没有因为看穿敌军的圈套,而沾沾自喜。

    相反,他的脸色越发凝重,那些从地上爬起来的梁军,他们全身包裹的铠甲,在正午的阳光下,是如此的晃眼。

    与此同时,佯装尸体的伏兵已经退回到了梁军阵型之中,王猛的脸色同样难看。

    梁军已经暴露了此前一直隐藏的底牌,也就是重步兵的存在。

    在行军时,为了遮掩消息,王猛甚至一直用黑布盖住车辆,就是担心被燕军斥候看到了那些厚重的铠甲。

    可惜一番辛苦,燕军并没有上当。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虽然仅仅只是后撤了三十步,就被王猛及时叫停,但也对重步兵的体力造成了毫无意义的消耗。

    梁军重步兵统一使用的是锁子甲。

    公元前五世纪,生活在黑海北部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最先发明了锁子甲,此后由西域传入中国。

    时至今日,经由中土工匠们的改良,锁子甲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品质。

    《晋书·吕光传》就曾记载:铠如环锁,射不可入。

    锁子甲对于防御箭矢,有着极为出色的效果,近战时的表现则较为一般。

    即便如此,锁子甲对刀枪的防御力,还是要优于燕军的弓骑与步兵装备的轻甲。

    毕竟重量摆在那里,虽然不如北宋时期,重达六七十斤的步人甲,但由于梁军锁子甲属于是全身甲,连带头盔、面罩,也有五十多斤的重量。

    这负重还不包括将士们使用的大刀、长枪等武器,以及部分士兵还携带着大盾。

    因此,重步兵的每一丝体力都显得弥足珍贵,不应该被浪费在这种毫无疑问的奔跑中。

    当然,如果慕容恪真的上当,率军追击,则另当别论。

    王猛对此颇为懊恼。

    昨夜与桓温商议之时,面对桓温提出的诈退之计,自己就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

    之所以提出留下千余将士佯装死尸,则是王猛为桓温查漏补缺,迷惑敌将的同时,埋作伏兵。

    如今计谋不成,反倒提前暴露了自己的底牌,并且白白损耗了将士们的体力,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不过,王猛还是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事已至此,再去悔恨也没有了用处。

    由于梁军后撤三十步,而燕军又并未跟进,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开到了一百三十步,这已经超出了双方弓箭的射程。

    战场上剑拔弩张的气氛得以缓解。

    不久,随着慕容恪的令旗招展,燕军徐徐后退,暂时与楚梁联军拉开距离。

    慕容恪此举,并非是要退出战斗,而是要切换阵型。

    雁行阵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两翼的箭矢压制敌方,但不利于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眼下燕军的箭矢无法对梁军造成有效杀伤,自然不能继续保持雁行阵,需得改变阵型。      慕容恪麾下有九万步骑,这么多的军队重新进行部署,必将引发混乱。

    如果就在梁、楚联军的眼皮子底下变阵,王猛、桓温又怎可能放过这个时机,一定会燕军自乱阵脚,掩杀而来。

    因此,燕军必须先往后撤。

    当然,如果梁楚联军从身后跟了上来,那无疑是正中慕容恪的下怀。

    燕军可以一直往后退,直到梁军的重步兵体力耗尽为止,便可回身冲锋。

    王猛自然清楚这一点,眼见燕军后退调整阵型,他赶忙让将士们原地坐下,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同时又派遣信使与桓温、邓遐取得联系,向二人道出自己猜测的燕军主攻方向,即邓羌的骑兵方阵。

    原因很简单,楚梁联军分为三部,呈品字形。

    位于最前方的梁军方阵已经暴露了底牌,慕容恪不可能去硬撼一支重步兵方阵。

    而桓温依托车辆,结阵固守,同样难以突破。

    因此,慕容恪要改变兵力部署,只可能是仗着骑兵优势,主攻邓羌所率领的骑兵方阵。

    当燕军重新布置兵力,再度靠近之时,王猛站在指挥台上,远远望见燕军的阵型,果真如自己猜测的一样。

    慕容恪将近战骑兵安置在左翼,而将弓骑兵集结在右翼。

    此举,自然是要以左翼的近战骑兵进攻原本品字形中,位于梁军后方右侧的邓羌骑兵方阵。

    以右翼的弓骑兵骚扰品字形中,位于梁军后方左侧的桓温步兵阵营。

    但在燕军调整兵力部署的同时,桓温、邓羌也完成了阵型的调整。

    楚梁联军不再呈品字形布阵,而是分为了前、中、后三军。

    梁军重步兵依旧在前,邓羌的骑兵居中,桓温的车阵在后。

    燕军当时正在远方重新部署兵力,调整阵型,自然给到桓温将车阵向斜后方移动的时间,使得楚军步卒的阵型与王猛的重步兵方阵、邓羌的骑兵方阵形成一条直线。

    梁、楚步卒都结方阵,将弓手护在方阵内。

    又由各自阵中的弓手,负责保护位于步兵方阵之间的骑卒。

    如果慕容恪的近战骑兵进攻楚军骑兵方阵,则将暴露在梁、楚步兵方阵的箭矢之下。

    一旦燕军骑卒顶着箭矢发动冲锋,突击楚军骑卒,只要被楚军骑卒缠住,轻易就能被梁、楚步兵方阵包围。

    毕竟阵型是死的,人是活的。

    放着邓羌的骑兵不管,他又可以避开燕军近战骑兵,由左、右两个方向出击、骚扰。

    慕容恪眉头紧缩,心中思索着破敌之策。

    实际上,楚、梁联军这个阵型,防守固然稳固,但不利于追击与进攻。

    慕容恪对身边的慕容垂说道:

    “若是强攻敌阵,必然死伤惨重,为今之计,若是不能引蛇出洞,以诈败诱敌,只怕两军将要在此长期僵持。”

    慕容垂闻言颔首,却担心道:

    “此前敌军以诈败诱我,如今我军故技重施,只怕难以奏效。”

    更新晚了一点,这一战实在不好写,反反复复修改太多了,我今晚再请个假,重新梳理一下,明天把这场大战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