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二、比喻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前面的一篇后记《宇宙大沙漏理论》中,我大概讲述了我在高中时代,也就是最初开始构思《溯流者》时的精神状态。
学业上的受挫和糟糕的处境让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或许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我开始表现得叛逆、固执和狂妄自大。那时,我尤其热衷于批判古代先哲们的思想理论,只要是我看不太懂的理论,便一律斥之为谬论。年代越久远的思想家,我就看他们越不顺眼,因为光是那些艰深难懂,听起来炫酷又玄乎的文言文,便足以让我头痛不已。这种“不好好说话”的行为,在我的心目中,成为了先贤们最大的罪证。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一本教辅书上看到了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这是《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这样的句子,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就是装模作样的典范。可是,那天的情况稍有不同,因为在那本教辅书的底下,对这句话有一句白话文的释义:所有能够说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瞬间,我的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击打了一下。当时,我正开始痴迷科幻小说,也正在尝试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究竟有没有可能获得终极理论,洞悉宇宙的终极奥秘?
道可道,非常道。这简单的六个字似乎对这个问题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人类无法获得终极理论。不知道为何,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呢?
那段时间,我的厌学情绪极其严重,上课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听讲。于是,连续两天的时间里,我就呆呆坐在课堂上,盯着这《道德经》的开篇六个字,苦思冥想,想要想出一个清晰可证的原因来。
我尝试使用顺藤摸瓜的办法。这短短的六个字里,有三个“道”字,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二个“道”字,这个“道”是“说”的意思,也就是表达。而要进行表达,就必须使用到人类一种非常基本的工具——语言。
我的思路豁然开朗。我感觉自己已经抓住的问题的关键。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是源泉。然而,语言却也是人类最大的谬误。
我的脑海里很快冒出了这样的一段话。这一段话,算是“比喻论”最初的思想核心吧。我拿出了自己原本准备用来写小说的一个笔记本,翻到了最后的几页,写下了“比喻论”三个大字,然后将上面的一段话写在了标题下面。我用很快的速度,写下了我一点心得,写了三页纸。可是我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我的思路还不是特别的清晰,而且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把这些写下来干吗。
当时,我基本上的想法是这样:人类交流、学习各种文化和知识,需要使用到语言;人类独立思考,创造出各种文化和知识,也是需要使用到语言的。
思考是什么?思考是一种不出声的自我对话,是一种在我们的思维层面进行的自问自答。在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事实上是在脑海中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再设法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是需要使用到语言的。甚至许多的时候,在沉思的过程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将自己思考的内容小声地念出来。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使用语言,我们根本是无法进行复杂的思考的。
所以,语言其实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的源泉。因而,语言是一切的关键。
那么,语言又是什么呢?语言是由无数词语组成的,词语就是概念。
那么,概念又是什么呢?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通过将世界割裂划分成无数个小碎片,然后给每一块碎片贴上标签而得到的。然而,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问题出现了——宇宙是混沌一体,不可分割的。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在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理解,那么答案是很明显的:先有蛋。因为世界上没有鸡的时候,就已经有恐龙了,恐龙蛋也是蛋。
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个题目完善一下:在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呢?
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很值得讨论了。科学家认为,鸟类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而这个进化的过程是相当缓慢而漫长的,如果某一只龙鸟在诞生后,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我们认为变异后的它可以称之为一只鸡,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只鸡。那么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就是先有鸡后有鸡蛋。
而如果有一只龙鸟产下了一只蛋,这只蛋在孵化前就已经产生了变异,我们认为变异后的蛋可以被称为鸡蛋,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只鸡蛋,它将会孵化出世界上的第一只鸡。那么上述问题的答案,就会变成先有鸡蛋而后有鸡。
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的话,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当然可以指定其中诞生的一个生物,认为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只鸟类,在它前面的都是恐龙,而它的后代是鸟类。
但是如果从可能性的角度来看,在恐龙和鸟类两个概念的中间,可能存在无数种生物,我们永远都可以没完没了地去纠结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只生物是恐龙还是鸟类?那么那一只呢?那么那边那一只呢?
“恐龙”和“鸟类”两个相距并不是很近的概念,界限模糊不清。
我们再来看看“人类”这个概念。作为一个人类,哪些元素或者说是条件是必须的?是手,是脚,是心脏吗?还是体内的其他器官?听起来都不是,没手没脚的残疾人,或是安装了人造心脏的残疾人,都依然是人,除了大脑,人体的其他器官都是可以用人造的机器来替代的。缺失了这些器官,人依旧是人。
那么大脑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条件吗?可是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的地步,人的思维、记忆就像电脑里的数据一样,变得可以随意删除、复制、篡改甚至凭空创造出来,那时大脑还是那么重要吗?如果两人的思维和记忆相互交换了,那么他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吗?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和记忆被转存到了一块电脑硬盘里,那么拥有一颗空白大脑的躯体,和电脑里的那个思想,究竟哪一个才是人类?如果将一个人工智能复刻到一颗空白的大脑里,操控着一具人类的躯体,那么这算是一个人类吗?
大脑的功能,也并非绝对不可取代。
只要存在着这样的可能,那么“人”这个概念,包括我们每个人自我的身份,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谈对生物种类的划分。起初,我们认为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在对微生物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微生物相互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于是又将其划分为真菌、细菌和病毒三类,其中某些真菌的体型巨大,已经有点不太符合“微生物”这个概念;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又发现了朊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米米病毒等生物类型,这些生物的出现,不仅让原本划分好的生物类型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对“生命”这个概念本身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这还只是在地球上,对微观生命的深入研究,如果跨出了地球,踏上了太空,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生命进行深入研究,还不知道我们将会发现怎么惊人形态的生命。
对生物类型的划分,很具有代表性。随着科学研究的推进,科学家们会发现,许多原本拟定好的概念之间,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于是只能不断细分,划分出许多新的概念。可是,如果这样的细分无止尽地进行下去,则恰好证明了我的观点:宇宙的本质是浑然一体,不容分割的。
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我们会发现,许多原本认为很确定的概念,原来是不堪一击,很容易被模糊的。
高中时代,压抑而无聊的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单纯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有两对概念很难将其模糊化:“有”和“无”;“物质”和“精神”。
这两对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都是一回事。当时无聊的我,苦思冥想,试图证明这两对概念事实上也是不准确的。
我假设了一种情况:人类的思想,或者说是灵魂,其本质是一种物质微粒。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假设实在是相当的没有必要,因为现代物理学中,类似于“灵魂”这样的,模糊了“有”和“无”的概念,原本就比比皆是。
这种微粒体积极其微小,或许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质组成单位,它无法单独存在,必须依附在其他的物质上。因而,人类无法观测证实它的存在,更无法对它进行提纯。这种物质,对人类而言,就像是神话故事里的鬼魂,它的存在与否,“有”或是“无”,失去了意义。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场”。“场”这个概念在现代物理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谁能够清楚地告诉我,究竟什么是场?我们能够观测到它所产生的物理效应,但是无法观测到它本体的存在,这不就是一种类似于“鬼魂”的存在吗?
比如说磁场,科学家一直试图证明“磁单极子”的存在,但是始终未能成功,可是却同样也无法证明它不存在。同样,一些物理学家提出过“引力子”这样的物理概念,只是未能被广泛接纳和证明。那么,关于“场”这个概念,究竟是本身就不需要有实质的本体存在,还是说现代的科幻技术无法找到它的本体呢?
另一方面,通过对超弦理论、圈量子理论等最前沿的物理学理论进行的延伸解读,当前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物理学猜想认为,物质只是空间的褶皱。既然物质只是空间的“褶皱”而已,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可能找到一种方法,可以直接能够“抚平褶皱”?
现代物理学理论已经创造出了足够多类似的概念,早已经模糊了“有”和“无”的界限。
后来,我把“灵魂是一种物质组成单位”这个想法融入到了《溯流者》这本书里,在《穿越黑洞》这一章里,用以解释“冥海”的存在。
可是在当时,我对这个设想非常的不满意,觉得太牵强了,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想法和解释。
高中时代,我刚刚接触到网络,第一次有机会有选择性地去观看好莱坞电影,我立刻被美国的科幻大片迷得神魂颠倒,只要一有机会,我就来到校外网吧,翻找出几部美国科幻大片,看的如痴如醉。《黑客帝国》和《异次元骇客》都是我当时非常喜欢的电影,这两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然而,细想这两部电影的情节,只是表现出了人类的主观意识,很多时候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差别,但是在客观层面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依然是界限分明的。
那么,会不会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呢:我们发现自己身处的世界是虚拟的,但是当我们去试图寻找真实世界的时候,却发现所谓真实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就像在《异次元骇客》里,我们发现自己身处在嵌套虚拟世界的最底层,我们循着线索一层层溯流而上,到达最顶层的世界,自以为来到了现实的世界,却发现这里原来不过是另一重的虚拟世界而已,宇宙以一种我们料想不到的方式存在着?
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想法,就是这本《溯流者》最初的构思。
这个想法,一直都存在我的脑海里,直到2012年初,我开始着手创作这部《溯流者》。就因为“九重天”这种说法的存在,我将虚拟世界的数量设置为了九层,不过真正在书中出的虚拟世界,却只有八层。这一来是因为剧情的需要,二来是因为“会议厅”这种生物在故事中出现得太早,让我感觉人已经进化到了这样的层面,无论是生命的形态,还是未来文明的图景,都没有了继续描述的必要。这也是因为自己的想象力有限的缘故吧。
我最初打算把这个故事写成一本轻小说,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一来自己对轻小说缺乏足够的了解,担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来是因为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想要讨论的问题太大,轻小说更偏向于情节化,担心最后会使故事风格变得不伦不类。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近三年,最初的设计,还是让这本书前后两部分的风格,显得有一点割裂。
在这本小说创作的同时,我继续思考着有关“比喻论”的问题——既然我厚颜在最后面给它加上了一个“论”字,总是希望它可以更细致精准一点的。
人们使用语言来描述世界,而由于语言本身的不准确,所以这种描述也是不可能准确的,只是人类对宇宙的一种比喻而已。物理学是人类对描述世界的这种行为最极致的一种尝试,但是这种尝试,同样无法跳脱“比喻”的范畴。在人类早期的世界观里,这种“比喻”的特性非常明显,比如中国古人“地如棋盘,天如穹顶”的说法,比如北欧神话里的“世界树”猜想,佛教神话里的“三千世界”理论等等。但是自从牛顿大神开始,人类对世界的描述开始被冠以“理论”之名,其比喻句的特性被逐渐隐藏了起来。
现代的物理学理论,为了解释清楚已知的物理现象,往往会引入大量的物理概念,比如胶子、费米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这些概念,从名称上看,似乎都是已经被证实存在的物质,但是事实上,这种概念更像是一种生造出的工具而已,它们只是展现出科学家所需要的一部分特性,用来解释人类所能观测到的物理现象,然后这些概念就被无情地抛到了一边。作为一种物质,这些概念本身就应该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本身应当拥有着方方面面的特性,而任意的一种特性,都足以改变整套物理学理论的走向。而在这些理论中,这些物质的属性并非从研究中得来,而更像是被科学家们自行规定的。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宇宙,那么恐怕结果就只能像是这本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每解开一个谜团,就会带出更多的新的疑问。
因而,物理学所描述的宇宙,只能是一个近似真相的宇宙模型,这个模型就是喻体,物理学的理论就是比喻。
既然物理学的理论是一种比喻,那么本体是什么?一定就是整个宇宙本身吗?那可不一定,本体有可能只是宇宙的某一部分。科学家们对宇宙的研究,很多时候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甲摸到了象牙,认为宇宙像一个萝卜;乙摸到了象耳,认为宇宙像一把大蒲扇;丙摸到了象腿,认为宇宙像一根柱子;丁摸到了象尾,认为宇宙像一条绳子。
当他们各自的理论不断延伸,触碰到一起的时候,却会发现他们的理论无法结合起来——一个萝卜加一把大蒲扇加一根柱子加一个绳子,是一个什么东西?
然后,大家都会试图找出一个全新的喻体,来比喻大象这个整体。但是,这将需要对他们的比喻都进行全面的调整,而不是仅仅修改各自接触的部分,或许还需要补充上没有人涉及到的大象躯体的部分。
既然物理学的理论是一种比喻,那么一个本体岂不是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或多个喻体,而且这些不同的比喻同样的细致和精彩呢?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原本就是多种多样的,只是如今那些粗糙不实的比喻,往往会被更精细、更形象、更实用的比喻所取代。
如果仅仅在日常生活方面,经典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对“力”的解释都是可以行得通的,而且没有高下之分。超弦理论和圈量子理论,在对“大象”整体形象的描述上,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所以才导致Leonard和Leslie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最后没有走到一起(《生活大爆炸》中的情节)。
不过,在同一个理论体系中,以目前科学发展的程度来看,诞生一个被人类广泛接受的,描述宇宙全景的理论,都是一个相当艰难和漫长的过程。诞生出两个效果相当,而内容不同的理论,可能性基本为零。
如果,在两个相互隔绝,使用着不同语言体系的文明里,发展出两套内容全然不同,但是效果相当,或是各有所长的“比喻”体系,倒是存在极大的可能。
有时,我会把我的这个想法说给朋友们听,和朋友之间也产生过一些谈论。所遇到的最常见的反驳,是针对这个想法的源头,《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而展开的:既然所有能够说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句话作为一句“能够说出来的道理”,它本身不也是很容易被推翻的吗?
对于这种说法,我的反驳是:语言是不准确的,那么这句话里的几个概念,我们就需要延伸开来进行理解。比较前半部分的第二个字“道”,表述;还有后半部分的第二个字“常”,永恒的,正确的。
我们今天所有的理论,都是可以并且只能运用语言来进行表述的,但是这不代表在未来,我们无法找到其他的交流和表达的方式。比如像《溯流者》里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在未来,所有人类聚合成了同一个生物,变成了一个厅族,思想全部融为了一体,那么相互之间就不需要使用语言来进行交流。也许最终,厅族可以获悉宇宙的终极真相,但是却只能储存在思维里,不需要也无法表述出来,处在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到那时,这样的一个理论,也就无所谓对错了,就成了一个“道之可道而不可道,常而非常之道”的理论。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同样也就无所谓对错了。
为了表现比喻论的想法,我最后对《溯流者》的结局进行了一点修改:原本精心构建的“九重天”宇宙结构,还有宇宙大沙漏理论,故事里借助钟源的思考,对其准确性表示了质疑;原本准备给钟源一个机会,来决定九重宇宙的存亡,最后改变了主意,直接在钟源的思考中结束了全文,至于钟源的决定对九重宇宙的存亡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没有给出确定的回答。作者也不知道。
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原本就是这样不清不楚。
在前面的一篇后记《宇宙大沙漏理论》中,我大概讲述了我在高中时代,也就是最初开始构思《溯流者》时的精神状态。
学业上的受挫和糟糕的处境让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或许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我开始表现得叛逆、固执和狂妄自大。那时,我尤其热衷于批判古代先哲们的思想理论,只要是我看不太懂的理论,便一律斥之为谬论。年代越久远的思想家,我就看他们越不顺眼,因为光是那些艰深难懂,听起来炫酷又玄乎的文言文,便足以让我头痛不已。这种“不好好说话”的行为,在我的心目中,成为了先贤们最大的罪证。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一本教辅书上看到了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这是《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这样的句子,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就是装模作样的典范。可是,那天的情况稍有不同,因为在那本教辅书的底下,对这句话有一句白话文的释义:所有能够说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瞬间,我的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击打了一下。当时,我正开始痴迷科幻小说,也正在尝试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究竟有没有可能获得终极理论,洞悉宇宙的终极奥秘?
道可道,非常道。这简单的六个字似乎对这个问题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人类无法获得终极理论。不知道为何,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呢?
那段时间,我的厌学情绪极其严重,上课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听讲。于是,连续两天的时间里,我就呆呆坐在课堂上,盯着这《道德经》的开篇六个字,苦思冥想,想要想出一个清晰可证的原因来。
我尝试使用顺藤摸瓜的办法。这短短的六个字里,有三个“道”字,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二个“道”字,这个“道”是“说”的意思,也就是表达。而要进行表达,就必须使用到人类一种非常基本的工具——语言。
我的思路豁然开朗。我感觉自己已经抓住的问题的关键。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是源泉。然而,语言却也是人类最大的谬误。
我的脑海里很快冒出了这样的一段话。这一段话,算是“比喻论”最初的思想核心吧。我拿出了自己原本准备用来写小说的一个笔记本,翻到了最后的几页,写下了“比喻论”三个大字,然后将上面的一段话写在了标题下面。我用很快的速度,写下了我一点心得,写了三页纸。可是我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我的思路还不是特别的清晰,而且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把这些写下来干吗。
当时,我基本上的想法是这样:人类交流、学习各种文化和知识,需要使用到语言;人类独立思考,创造出各种文化和知识,也是需要使用到语言的。
思考是什么?思考是一种不出声的自我对话,是一种在我们的思维层面进行的自问自答。在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事实上是在脑海中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再设法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是需要使用到语言的。甚至许多的时候,在沉思的过程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将自己思考的内容小声地念出来。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使用语言,我们根本是无法进行复杂的思考的。
所以,语言其实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是智慧的源泉。因而,语言是一切的关键。
那么,语言又是什么呢?语言是由无数词语组成的,词语就是概念。
那么,概念又是什么呢?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通过将世界割裂划分成无数个小碎片,然后给每一块碎片贴上标签而得到的。然而,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问题出现了——宇宙是混沌一体,不可分割的。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在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理解,那么答案是很明显的:先有蛋。因为世界上没有鸡的时候,就已经有恐龙了,恐龙蛋也是蛋。
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个题目完善一下:在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呢?
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很值得讨论了。科学家认为,鸟类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而这个进化的过程是相当缓慢而漫长的,如果某一只龙鸟在诞生后,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我们认为变异后的它可以称之为一只鸡,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只鸡。那么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就是先有鸡后有鸡蛋。
而如果有一只龙鸟产下了一只蛋,这只蛋在孵化前就已经产生了变异,我们认为变异后的蛋可以被称为鸡蛋,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只鸡蛋,它将会孵化出世界上的第一只鸡。那么上述问题的答案,就会变成先有鸡蛋而后有鸡。
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的话,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当然可以指定其中诞生的一个生物,认为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只鸟类,在它前面的都是恐龙,而它的后代是鸟类。
但是如果从可能性的角度来看,在恐龙和鸟类两个概念的中间,可能存在无数种生物,我们永远都可以没完没了地去纠结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只生物是恐龙还是鸟类?那么那一只呢?那么那边那一只呢?
“恐龙”和“鸟类”两个相距并不是很近的概念,界限模糊不清。
我们再来看看“人类”这个概念。作为一个人类,哪些元素或者说是条件是必须的?是手,是脚,是心脏吗?还是体内的其他器官?听起来都不是,没手没脚的残疾人,或是安装了人造心脏的残疾人,都依然是人,除了大脑,人体的其他器官都是可以用人造的机器来替代的。缺失了这些器官,人依旧是人。
那么大脑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条件吗?可是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的地步,人的思维、记忆就像电脑里的数据一样,变得可以随意删除、复制、篡改甚至凭空创造出来,那时大脑还是那么重要吗?如果两人的思维和记忆相互交换了,那么他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吗?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和记忆被转存到了一块电脑硬盘里,那么拥有一颗空白大脑的躯体,和电脑里的那个思想,究竟哪一个才是人类?如果将一个人工智能复刻到一颗空白的大脑里,操控着一具人类的躯体,那么这算是一个人类吗?
大脑的功能,也并非绝对不可取代。
只要存在着这样的可能,那么“人”这个概念,包括我们每个人自我的身份,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谈对生物种类的划分。起初,我们认为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在对微生物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微生物相互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于是又将其划分为真菌、细菌和病毒三类,其中某些真菌的体型巨大,已经有点不太符合“微生物”这个概念;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又发现了朊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米米病毒等生物类型,这些生物的出现,不仅让原本划分好的生物类型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对“生命”这个概念本身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这还只是在地球上,对微观生命的深入研究,如果跨出了地球,踏上了太空,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生命进行深入研究,还不知道我们将会发现怎么惊人形态的生命。
对生物类型的划分,很具有代表性。随着科学研究的推进,科学家们会发现,许多原本拟定好的概念之间,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于是只能不断细分,划分出许多新的概念。可是,如果这样的细分无止尽地进行下去,则恰好证明了我的观点:宇宙的本质是浑然一体,不容分割的。
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我们会发现,许多原本认为很确定的概念,原来是不堪一击,很容易被模糊的。
高中时代,压抑而无聊的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单纯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有两对概念很难将其模糊化:“有”和“无”;“物质”和“精神”。
这两对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都是一回事。当时无聊的我,苦思冥想,试图证明这两对概念事实上也是不准确的。
我假设了一种情况:人类的思想,或者说是灵魂,其本质是一种物质微粒。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假设实在是相当的没有必要,因为现代物理学中,类似于“灵魂”这样的,模糊了“有”和“无”的概念,原本就比比皆是。
这种微粒体积极其微小,或许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质组成单位,它无法单独存在,必须依附在其他的物质上。因而,人类无法观测证实它的存在,更无法对它进行提纯。这种物质,对人类而言,就像是神话故事里的鬼魂,它的存在与否,“有”或是“无”,失去了意义。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场”。“场”这个概念在现代物理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谁能够清楚地告诉我,究竟什么是场?我们能够观测到它所产生的物理效应,但是无法观测到它本体的存在,这不就是一种类似于“鬼魂”的存在吗?
比如说磁场,科学家一直试图证明“磁单极子”的存在,但是始终未能成功,可是却同样也无法证明它不存在。同样,一些物理学家提出过“引力子”这样的物理概念,只是未能被广泛接纳和证明。那么,关于“场”这个概念,究竟是本身就不需要有实质的本体存在,还是说现代的科幻技术无法找到它的本体呢?
另一方面,通过对超弦理论、圈量子理论等最前沿的物理学理论进行的延伸解读,当前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物理学猜想认为,物质只是空间的褶皱。既然物质只是空间的“褶皱”而已,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可能找到一种方法,可以直接能够“抚平褶皱”?
现代物理学理论已经创造出了足够多类似的概念,早已经模糊了“有”和“无”的界限。
后来,我把“灵魂是一种物质组成单位”这个想法融入到了《溯流者》这本书里,在《穿越黑洞》这一章里,用以解释“冥海”的存在。
可是在当时,我对这个设想非常的不满意,觉得太牵强了,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想法和解释。
高中时代,我刚刚接触到网络,第一次有机会有选择性地去观看好莱坞电影,我立刻被美国的科幻大片迷得神魂颠倒,只要一有机会,我就来到校外网吧,翻找出几部美国科幻大片,看的如痴如醉。《黑客帝国》和《异次元骇客》都是我当时非常喜欢的电影,这两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然而,细想这两部电影的情节,只是表现出了人类的主观意识,很多时候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差别,但是在客观层面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依然是界限分明的。
那么,会不会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呢:我们发现自己身处的世界是虚拟的,但是当我们去试图寻找真实世界的时候,却发现所谓真实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就像在《异次元骇客》里,我们发现自己身处在嵌套虚拟世界的最底层,我们循着线索一层层溯流而上,到达最顶层的世界,自以为来到了现实的世界,却发现这里原来不过是另一重的虚拟世界而已,宇宙以一种我们料想不到的方式存在着?
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想法,就是这本《溯流者》最初的构思。
这个想法,一直都存在我的脑海里,直到2012年初,我开始着手创作这部《溯流者》。就因为“九重天”这种说法的存在,我将虚拟世界的数量设置为了九层,不过真正在书中出的虚拟世界,却只有八层。这一来是因为剧情的需要,二来是因为“会议厅”这种生物在故事中出现得太早,让我感觉人已经进化到了这样的层面,无论是生命的形态,还是未来文明的图景,都没有了继续描述的必要。这也是因为自己的想象力有限的缘故吧。
我最初打算把这个故事写成一本轻小说,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一来自己对轻小说缺乏足够的了解,担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来是因为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想要讨论的问题太大,轻小说更偏向于情节化,担心最后会使故事风格变得不伦不类。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近三年,最初的设计,还是让这本书前后两部分的风格,显得有一点割裂。
在这本小说创作的同时,我继续思考着有关“比喻论”的问题——既然我厚颜在最后面给它加上了一个“论”字,总是希望它可以更细致精准一点的。
人们使用语言来描述世界,而由于语言本身的不准确,所以这种描述也是不可能准确的,只是人类对宇宙的一种比喻而已。物理学是人类对描述世界的这种行为最极致的一种尝试,但是这种尝试,同样无法跳脱“比喻”的范畴。在人类早期的世界观里,这种“比喻”的特性非常明显,比如中国古人“地如棋盘,天如穹顶”的说法,比如北欧神话里的“世界树”猜想,佛教神话里的“三千世界”理论等等。但是自从牛顿大神开始,人类对世界的描述开始被冠以“理论”之名,其比喻句的特性被逐渐隐藏了起来。
现代的物理学理论,为了解释清楚已知的物理现象,往往会引入大量的物理概念,比如胶子、费米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这些概念,从名称上看,似乎都是已经被证实存在的物质,但是事实上,这种概念更像是一种生造出的工具而已,它们只是展现出科学家所需要的一部分特性,用来解释人类所能观测到的物理现象,然后这些概念就被无情地抛到了一边。作为一种物质,这些概念本身就应该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本身应当拥有着方方面面的特性,而任意的一种特性,都足以改变整套物理学理论的走向。而在这些理论中,这些物质的属性并非从研究中得来,而更像是被科学家们自行规定的。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宇宙,那么恐怕结果就只能像是这本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每解开一个谜团,就会带出更多的新的疑问。
因而,物理学所描述的宇宙,只能是一个近似真相的宇宙模型,这个模型就是喻体,物理学的理论就是比喻。
既然物理学的理论是一种比喻,那么本体是什么?一定就是整个宇宙本身吗?那可不一定,本体有可能只是宇宙的某一部分。科学家们对宇宙的研究,很多时候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甲摸到了象牙,认为宇宙像一个萝卜;乙摸到了象耳,认为宇宙像一把大蒲扇;丙摸到了象腿,认为宇宙像一根柱子;丁摸到了象尾,认为宇宙像一条绳子。
当他们各自的理论不断延伸,触碰到一起的时候,却会发现他们的理论无法结合起来——一个萝卜加一把大蒲扇加一根柱子加一个绳子,是一个什么东西?
然后,大家都会试图找出一个全新的喻体,来比喻大象这个整体。但是,这将需要对他们的比喻都进行全面的调整,而不是仅仅修改各自接触的部分,或许还需要补充上没有人涉及到的大象躯体的部分。
既然物理学的理论是一种比喻,那么一个本体岂不是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或多个喻体,而且这些不同的比喻同样的细致和精彩呢?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原本就是多种多样的,只是如今那些粗糙不实的比喻,往往会被更精细、更形象、更实用的比喻所取代。
如果仅仅在日常生活方面,经典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对“力”的解释都是可以行得通的,而且没有高下之分。超弦理论和圈量子理论,在对“大象”整体形象的描述上,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所以才导致Leonard和Leslie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最后没有走到一起(《生活大爆炸》中的情节)。
不过,在同一个理论体系中,以目前科学发展的程度来看,诞生一个被人类广泛接受的,描述宇宙全景的理论,都是一个相当艰难和漫长的过程。诞生出两个效果相当,而内容不同的理论,可能性基本为零。
如果,在两个相互隔绝,使用着不同语言体系的文明里,发展出两套内容全然不同,但是效果相当,或是各有所长的“比喻”体系,倒是存在极大的可能。
有时,我会把我的这个想法说给朋友们听,和朋友之间也产生过一些谈论。所遇到的最常见的反驳,是针对这个想法的源头,《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而展开的:既然所有能够说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句话作为一句“能够说出来的道理”,它本身不也是很容易被推翻的吗?
对于这种说法,我的反驳是:语言是不准确的,那么这句话里的几个概念,我们就需要延伸开来进行理解。比较前半部分的第二个字“道”,表述;还有后半部分的第二个字“常”,永恒的,正确的。
我们今天所有的理论,都是可以并且只能运用语言来进行表述的,但是这不代表在未来,我们无法找到其他的交流和表达的方式。比如像《溯流者》里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在未来,所有人类聚合成了同一个生物,变成了一个厅族,思想全部融为了一体,那么相互之间就不需要使用语言来进行交流。也许最终,厅族可以获悉宇宙的终极真相,但是却只能储存在思维里,不需要也无法表述出来,处在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到那时,这样的一个理论,也就无所谓对错了,就成了一个“道之可道而不可道,常而非常之道”的理论。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同样也就无所谓对错了。
为了表现比喻论的想法,我最后对《溯流者》的结局进行了一点修改:原本精心构建的“九重天”宇宙结构,还有宇宙大沙漏理论,故事里借助钟源的思考,对其准确性表示了质疑;原本准备给钟源一个机会,来决定九重宇宙的存亡,最后改变了主意,直接在钟源的思考中结束了全文,至于钟源的决定对九重宇宙的存亡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没有给出确定的回答。作者也不知道。
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原本就是这样不清不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