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第二百九十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九月初八, 午间, 长安城东, 勤王军大营。
李瑾月站在木头搭建的高高瞭望台上,举目远眺,希望能越过长安城高达五丈的城墙, 望见城内的情况。她的身边, 站着沈绥。
碧空万里, 空气澄澈, 一眼能望见极远的地方。只可惜,从这里想要窥见城内, 还是勉强了些许。不过,城内的情况却依旧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外面来, 千羽门如今作为勤王军的专属斥候,在鸟雀的帮助下,总有渠道能够得到消息。
沈绥等人现在位处之地, 距离灞桥总部其实非常近,但是这两日沈绥却根本抽不出空档回去看看。决战在即,成败在此一举,容不得半点闪失。在成功包围长安城之后,接下来攻城却成了巨大的难题。
长安城在隋初建造之时,借鉴汉长安城教训,在防御攻城这方面下了极大的苦功。无论是城墙高度厚度坚实程度, 还是城外护城河的宽度, 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故而, 一旦整个长安城陷入战备防御状态,这座周长七十里的庞大城池,将会把攻城战线拉得无比漫长,兵力分部若想均衡,那么攻城力量便会不足够,外界想要攻破这座城,就会难上加难。
眼下,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被囚禁在长安城中,尹御月在舆论之上占据优势,长安城中百姓不知前因后果,只知皇帝被所谓“叛军”包围了,城内如若同仇敌忾,上下一心,那么局势便会更为不利。不过好在,城中粮食有限,断了粮草,他们拖不起时间。只是,包围长安城的绝对主力军——兰陵萧氏率领的陇西军也是长途跋涉而来,携带的粮草有限,一旦粮草告罄,他们也必须要撤军,去进行补给。
沈绥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能够给与他们围城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必须速战速决。故而具体的攻城事项,还需要召集围城的所有将领举行会议,仔细研究再作部署。
李瑾月收回了眺望长安城的视线,对沈绥苦笑一声道:
“我真是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会攻打自己自幼长大的家乡。”
沈绥没有说话,拍了拍她的肩膀。
“唉……”李瑾月叹息一声,“真是无从下手啊。”
“毕竟自隋初建立以来,这座城池还没怎么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攻打过长安城的将领,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沈绥道,“不过,办法总会有的,你也不必太着急。”
“怎么?你有办法了?”李瑾月挑眉。
沈绥却指了指瞭望塔下正向她们挥手的杨玉环,以及杨玉环身侧一名面相猥琐的将领,道:
“先问问他们再说。”
李瑾月面上难以抑制地露出了笑容,忙不迭地奔下瞭望塔,大跨步向杨玉环跑去。杨玉环乳燕投怀般冲进了她的怀抱,二人身上的铠甲重重地撞在一起,发出了铿锵之声。
“玉环,你要吓死我吗?你怎得胆子那么大?”李瑾月紧紧地圈住她,又是喜悦兴奋又是疼惜责备又是心有余悸。
“我只知道我要帮你。”杨玉环声音隐隐染上哭腔,这段时日的奔波劳苦,所受的委屈,一见到李瑾月就忍不住爆发出来了。
看着这小两口久别重逢,沈绥淡笑立于一旁,遥遥对那面相猥琐的将领一揖,道:
“柳都尉,久仰。”
“这位便是雪刀明断沈伯昭罢,在下才是久仰大名了。”面对沈绥,柳肃倒客气了许多,拱手道。
听见沈绥与柳肃打招呼,李瑾月身为主将,也不能一直这般将他晾在一旁。于是连忙收拾心情,抬手抚了抚杨玉环的面庞,擦去她的泪水,安慰了她两句,这便走上前来见柳肃。
柳肃见她比见沈绥自然礼数要周全多了,单膝跪地行军礼,李瑾月受了他这一礼,扶他起身,笑道:
“柳都尉这次能来,对瑾月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柳都尉当真是义薄云天,瑾月感佩。”
柳肃面上有些赧然,本来他是没打算来的,若不是杨玉环说服了他,也不会出现在这里。眼下李瑾月却这般夸赞他,他当真是受之有愧。
一行人打过招呼,向议事大帐而去。抵达议事大帐时,看到帐外已经聚集了十数位将领,都在等候李瑾月归来。
为首一位将领见到李瑾月,当即上前,拱手道:
“参见晋国公主阁下。”
“四兄长,我可将你盼来了!”李瑾月上前,热情地把住对方的手,对方这一揖没能做下。
这位将领,就是率领八万陇西军长途奔袭,救勤王军于水火中的兰陵萧氏嫡支长房第三代孙,萧思恭萧桓之。行四,乃是萧八郎萧思难关系最亲密的堂兄,眼下兰陵萧氏的主事人。当年他作为自己八弟的副将,与李瑾月一道争战沙场,已是十数年的交情了。萧思难战死的那场仗,萧思恭就和萧思难在一起,为了掩护邠王突围,萧思难要他先带着邠王走,自己断后。结果,战场那一别便成了永别。他一直自责自己未曾保护好老八,造成了终生的遗憾愧疚,他曾指天发誓,但凡李瑾月需要他,天涯海角他都会赶到。
陇西军总共十万,这一次几乎是倾巢而出,西北屏障空虚,难保吐蕃、西域不会趁虚而入,这也是攻城必须抓紧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
沈绥在一旁冷眼旁观,能够清晰地看出这位萧四郎与李瑾月之间的感情。那是同袍杀敌,过命的交情。也难怪这位萧四郎能够不顾一切,李瑾月送到兵符,就立刻杀到。
他身后的十数名将领中,沈绥发现了从云的身影。这小子面上晒得黝黑黝黑的,正冲着沈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得开心。
沈绥失笑摇头,这小子向她邀功呢。不过他这次确实立了大功,着实当奖励。
“四兄长,河西现在情况如何?您带着八万大军来,不会有问题吗?”李瑾月忙不迭地问道。
闻言,萧思恭叹息一声道:
“我们这次能来,也是不易。老家主过世后,本该是第二代孙萧嵩、萧垲执掌萧氏,奈何此二人一个不在家中,一个死了,第二代无人,家主之位便落在了第三代孙的身上。我行四,本也轮不到我,所以一直在外带兵,本以为顺理成章,该是大哥继家主位。却没想到,家中被老三萧思温控制住了。老三竟然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毒害了大哥和二哥,被八郎的遗孤克勤撞破了,竟然还妄图残害克勤。四年前,沈先生等人离开河西后,他就下手了,多亏了赵氏反应及时,带着克勤来找我,才躲过一难。此后,家中就一直陷入了他的控制中。你派来的小兄弟倒也机灵,没有直接去萧氏找人,而是到军营找到了我,将兵符给了我,否则我还真是无法调动大军。”
“那萧思温现在如何?”
“被我斩了,祭了军旗。”萧思恭说这话时,语调平静,可面上煞气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
李瑾月弯了弯唇角,又问:
“那赵氏与克勤呢?近来可好。”
“赵氏被我安顿回了府中,并无大碍。至于克勤,嘿嘿……”他忽然笑了,对着身侧那群将领喊道:
“克勤,你小子躲在后面作甚?还不快出来拜见公主?”
话音刚落,一个半大的小伙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跪倒在李瑾月身前,动作干脆利落地磕了三个响头,唤了一声:
“克勤拜见公主母亲。”
“快起来!”李瑾月忙不迭地扶他,可他却举手示意等一下,然后扭转身子,又对沈绥磕了三个头,道:
“晚辈萧克勤,拜见沈先生,沈先生当年救命之恩,克勤无以为报。”
沈绥和李瑾月一起伸手将他扶起。她上下打量他,不由感叹,当年那个奄奄一息的十岁男孩,如今当真是要认不出了,身高拔高了这么多,身子也强壮了数倍,瞧着已有大人的模样了。萧家儿郎成长在军营之中,十四岁的萧克勤,也开始追随四伯父行军打仗了。
“好!有乃父风范。”瞧着小郎君那白杨般挺拔的身姿,刚毅的面庞,李瑾月不由欣慰极了。
八郎当真后继有人,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寒暄过后,该入帐议事。大帐之中,周瑾、张谦、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已久候多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近几日,李瑾月耗费心血制作了长安城的沙盘。对长安城附近的地形做了详细的标注。眼下,长安城四围被插上了密密麻麻的小旗子,这些旗帜代表目前围城的军队。李瑾月的一万八千人,加上柳肃手下三千人,萧思恭带来的一万人,总共是三万一千人。除去后勤,大概只剩下不到三万人围城。绵延七十里的漫长战线,区区三万人是不可能全部围住的,能做到的就是堵住长安城四周十五个城门,不让城中的敌人逃出来。
李瑾月先做了兵力部署,眼下,城西与城北是最需要严防死守的方位,因为敌人如若找到机会逃出长安城,最有可能就是往西南面或者西北面跑,而西南面更是直通巴蜀,如若让敌人退入巴蜀地带,那么蜀道之难,想要再抓到他们就很难了。
兵力部署本不是大问题,西北让萧思恭坚守,他们本就有另外七万大军做后盾,哪怕敌人当真突围,后面还有七万人可以调动。
西南面,由郭子仪和李光弼联合带兵三千死守。
而攻城的重点,则放在了东面和东北面,尤其是玄武门附近。由于大明宫在长安城之外,玄武门乃是最脆弱之地,那里将会是众人直接长驱直入,进入皇城的重点攻坚地点。当然,敌人也很清楚这一点,玄武门堆积了敌军近四成的兵力,城头之上已可望见油罐滚石檑木,弓箭手更是严阵以待。可以想见,一旦发起攻城,场面会相当惨烈。
“我们若是从正面发动强攻,当然可以吸引城中大量兵力,但是我们这里也是消耗不起,满打满算三万兵力,半点不能浪费。若是真的打硬仗,我恐怕我们的胜算会大幅度下降。”周瑾蹙眉道。
“周将军所言极是,我们的兵力不是十万二十万,那还当真能打猛攻的战法,可只有三万人,恐怕只能智取。”柳肃也道,他虽外形瞧着不起眼,可心中也是有谋略之人,身上的军事素养不低。
“那依柳都尉所言,可是有什么智取之法?”李瑾月问道。
柳肃摇头:“末将驽钝,暂时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但是如果城内有人与我们里应外合,我们的攻城就会简单许多。”
就在这时,沈绥突然发话道:
“让我去吧,我有办法入城。”
“伯昭?”李瑾月吃惊地看向她,不只是她,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
沈绥弯唇一笑:“虾有虾道,我千羽门当然自有办法。”一边说着,她手指落在了沙盘之上的龙首渠上方,笑道:
“瞧见没有,龙首渠有一条水道可以直入城内的兴宁坊。这个水闸,我们的人曾经下去探查过。我知道有路可走。”
李瑾月还要说什么,却被沈绥的眼神止住了。
“成败在此一举,诸位,等我信号。最迟后日凌晨,我会在长安城东北角的角楼之上发出响箭。如若过了那个时间都没有响箭,请诸位按照公主的计划,进行强攻。”她站直身子,拱手道。
“伯昭,你要多少人?”
“一百人足以,多了反倒束手束脚。人我来挑。”沈绥道。
李瑾月挺直身躯站立于沈绥对面,平举双手,拱手向前,郑重一礼,众将随她向沈绥同行一礼。
沈绥笑道:“诸位,等我好消息。”
说罢,转身出了大帐。
九月初八, 午间, 长安城东, 勤王军大营。
李瑾月站在木头搭建的高高瞭望台上,举目远眺,希望能越过长安城高达五丈的城墙, 望见城内的情况。她的身边, 站着沈绥。
碧空万里, 空气澄澈, 一眼能望见极远的地方。只可惜,从这里想要窥见城内, 还是勉强了些许。不过,城内的情况却依旧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外面来, 千羽门如今作为勤王军的专属斥候,在鸟雀的帮助下,总有渠道能够得到消息。
沈绥等人现在位处之地, 距离灞桥总部其实非常近,但是这两日沈绥却根本抽不出空档回去看看。决战在即,成败在此一举,容不得半点闪失。在成功包围长安城之后,接下来攻城却成了巨大的难题。
长安城在隋初建造之时,借鉴汉长安城教训,在防御攻城这方面下了极大的苦功。无论是城墙高度厚度坚实程度, 还是城外护城河的宽度, 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故而, 一旦整个长安城陷入战备防御状态,这座周长七十里的庞大城池,将会把攻城战线拉得无比漫长,兵力分部若想均衡,那么攻城力量便会不足够,外界想要攻破这座城,就会难上加难。
眼下,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被囚禁在长安城中,尹御月在舆论之上占据优势,长安城中百姓不知前因后果,只知皇帝被所谓“叛军”包围了,城内如若同仇敌忾,上下一心,那么局势便会更为不利。不过好在,城中粮食有限,断了粮草,他们拖不起时间。只是,包围长安城的绝对主力军——兰陵萧氏率领的陇西军也是长途跋涉而来,携带的粮草有限,一旦粮草告罄,他们也必须要撤军,去进行补给。
沈绥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能够给与他们围城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必须速战速决。故而具体的攻城事项,还需要召集围城的所有将领举行会议,仔细研究再作部署。
李瑾月收回了眺望长安城的视线,对沈绥苦笑一声道:
“我真是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会攻打自己自幼长大的家乡。”
沈绥没有说话,拍了拍她的肩膀。
“唉……”李瑾月叹息一声,“真是无从下手啊。”
“毕竟自隋初建立以来,这座城池还没怎么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攻打过长安城的将领,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沈绥道,“不过,办法总会有的,你也不必太着急。”
“怎么?你有办法了?”李瑾月挑眉。
沈绥却指了指瞭望塔下正向她们挥手的杨玉环,以及杨玉环身侧一名面相猥琐的将领,道:
“先问问他们再说。”
李瑾月面上难以抑制地露出了笑容,忙不迭地奔下瞭望塔,大跨步向杨玉环跑去。杨玉环乳燕投怀般冲进了她的怀抱,二人身上的铠甲重重地撞在一起,发出了铿锵之声。
“玉环,你要吓死我吗?你怎得胆子那么大?”李瑾月紧紧地圈住她,又是喜悦兴奋又是疼惜责备又是心有余悸。
“我只知道我要帮你。”杨玉环声音隐隐染上哭腔,这段时日的奔波劳苦,所受的委屈,一见到李瑾月就忍不住爆发出来了。
看着这小两口久别重逢,沈绥淡笑立于一旁,遥遥对那面相猥琐的将领一揖,道:
“柳都尉,久仰。”
“这位便是雪刀明断沈伯昭罢,在下才是久仰大名了。”面对沈绥,柳肃倒客气了许多,拱手道。
听见沈绥与柳肃打招呼,李瑾月身为主将,也不能一直这般将他晾在一旁。于是连忙收拾心情,抬手抚了抚杨玉环的面庞,擦去她的泪水,安慰了她两句,这便走上前来见柳肃。
柳肃见她比见沈绥自然礼数要周全多了,单膝跪地行军礼,李瑾月受了他这一礼,扶他起身,笑道:
“柳都尉这次能来,对瑾月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柳都尉当真是义薄云天,瑾月感佩。”
柳肃面上有些赧然,本来他是没打算来的,若不是杨玉环说服了他,也不会出现在这里。眼下李瑾月却这般夸赞他,他当真是受之有愧。
一行人打过招呼,向议事大帐而去。抵达议事大帐时,看到帐外已经聚集了十数位将领,都在等候李瑾月归来。
为首一位将领见到李瑾月,当即上前,拱手道:
“参见晋国公主阁下。”
“四兄长,我可将你盼来了!”李瑾月上前,热情地把住对方的手,对方这一揖没能做下。
这位将领,就是率领八万陇西军长途奔袭,救勤王军于水火中的兰陵萧氏嫡支长房第三代孙,萧思恭萧桓之。行四,乃是萧八郎萧思难关系最亲密的堂兄,眼下兰陵萧氏的主事人。当年他作为自己八弟的副将,与李瑾月一道争战沙场,已是十数年的交情了。萧思难战死的那场仗,萧思恭就和萧思难在一起,为了掩护邠王突围,萧思难要他先带着邠王走,自己断后。结果,战场那一别便成了永别。他一直自责自己未曾保护好老八,造成了终生的遗憾愧疚,他曾指天发誓,但凡李瑾月需要他,天涯海角他都会赶到。
陇西军总共十万,这一次几乎是倾巢而出,西北屏障空虚,难保吐蕃、西域不会趁虚而入,这也是攻城必须抓紧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
沈绥在一旁冷眼旁观,能够清晰地看出这位萧四郎与李瑾月之间的感情。那是同袍杀敌,过命的交情。也难怪这位萧四郎能够不顾一切,李瑾月送到兵符,就立刻杀到。
他身后的十数名将领中,沈绥发现了从云的身影。这小子面上晒得黝黑黝黑的,正冲着沈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得开心。
沈绥失笑摇头,这小子向她邀功呢。不过他这次确实立了大功,着实当奖励。
“四兄长,河西现在情况如何?您带着八万大军来,不会有问题吗?”李瑾月忙不迭地问道。
闻言,萧思恭叹息一声道:
“我们这次能来,也是不易。老家主过世后,本该是第二代孙萧嵩、萧垲执掌萧氏,奈何此二人一个不在家中,一个死了,第二代无人,家主之位便落在了第三代孙的身上。我行四,本也轮不到我,所以一直在外带兵,本以为顺理成章,该是大哥继家主位。却没想到,家中被老三萧思温控制住了。老三竟然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毒害了大哥和二哥,被八郎的遗孤克勤撞破了,竟然还妄图残害克勤。四年前,沈先生等人离开河西后,他就下手了,多亏了赵氏反应及时,带着克勤来找我,才躲过一难。此后,家中就一直陷入了他的控制中。你派来的小兄弟倒也机灵,没有直接去萧氏找人,而是到军营找到了我,将兵符给了我,否则我还真是无法调动大军。”
“那萧思温现在如何?”
“被我斩了,祭了军旗。”萧思恭说这话时,语调平静,可面上煞气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
李瑾月弯了弯唇角,又问:
“那赵氏与克勤呢?近来可好。”
“赵氏被我安顿回了府中,并无大碍。至于克勤,嘿嘿……”他忽然笑了,对着身侧那群将领喊道:
“克勤,你小子躲在后面作甚?还不快出来拜见公主?”
话音刚落,一个半大的小伙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跪倒在李瑾月身前,动作干脆利落地磕了三个响头,唤了一声:
“克勤拜见公主母亲。”
“快起来!”李瑾月忙不迭地扶他,可他却举手示意等一下,然后扭转身子,又对沈绥磕了三个头,道:
“晚辈萧克勤,拜见沈先生,沈先生当年救命之恩,克勤无以为报。”
沈绥和李瑾月一起伸手将他扶起。她上下打量他,不由感叹,当年那个奄奄一息的十岁男孩,如今当真是要认不出了,身高拔高了这么多,身子也强壮了数倍,瞧着已有大人的模样了。萧家儿郎成长在军营之中,十四岁的萧克勤,也开始追随四伯父行军打仗了。
“好!有乃父风范。”瞧着小郎君那白杨般挺拔的身姿,刚毅的面庞,李瑾月不由欣慰极了。
八郎当真后继有人,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寒暄过后,该入帐议事。大帐之中,周瑾、张谦、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已久候多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近几日,李瑾月耗费心血制作了长安城的沙盘。对长安城附近的地形做了详细的标注。眼下,长安城四围被插上了密密麻麻的小旗子,这些旗帜代表目前围城的军队。李瑾月的一万八千人,加上柳肃手下三千人,萧思恭带来的一万人,总共是三万一千人。除去后勤,大概只剩下不到三万人围城。绵延七十里的漫长战线,区区三万人是不可能全部围住的,能做到的就是堵住长安城四周十五个城门,不让城中的敌人逃出来。
李瑾月先做了兵力部署,眼下,城西与城北是最需要严防死守的方位,因为敌人如若找到机会逃出长安城,最有可能就是往西南面或者西北面跑,而西南面更是直通巴蜀,如若让敌人退入巴蜀地带,那么蜀道之难,想要再抓到他们就很难了。
兵力部署本不是大问题,西北让萧思恭坚守,他们本就有另外七万大军做后盾,哪怕敌人当真突围,后面还有七万人可以调动。
西南面,由郭子仪和李光弼联合带兵三千死守。
而攻城的重点,则放在了东面和东北面,尤其是玄武门附近。由于大明宫在长安城之外,玄武门乃是最脆弱之地,那里将会是众人直接长驱直入,进入皇城的重点攻坚地点。当然,敌人也很清楚这一点,玄武门堆积了敌军近四成的兵力,城头之上已可望见油罐滚石檑木,弓箭手更是严阵以待。可以想见,一旦发起攻城,场面会相当惨烈。
“我们若是从正面发动强攻,当然可以吸引城中大量兵力,但是我们这里也是消耗不起,满打满算三万兵力,半点不能浪费。若是真的打硬仗,我恐怕我们的胜算会大幅度下降。”周瑾蹙眉道。
“周将军所言极是,我们的兵力不是十万二十万,那还当真能打猛攻的战法,可只有三万人,恐怕只能智取。”柳肃也道,他虽外形瞧着不起眼,可心中也是有谋略之人,身上的军事素养不低。
“那依柳都尉所言,可是有什么智取之法?”李瑾月问道。
柳肃摇头:“末将驽钝,暂时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但是如果城内有人与我们里应外合,我们的攻城就会简单许多。”
就在这时,沈绥突然发话道:
“让我去吧,我有办法入城。”
“伯昭?”李瑾月吃惊地看向她,不只是她,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
沈绥弯唇一笑:“虾有虾道,我千羽门当然自有办法。”一边说着,她手指落在了沙盘之上的龙首渠上方,笑道:
“瞧见没有,龙首渠有一条水道可以直入城内的兴宁坊。这个水闸,我们的人曾经下去探查过。我知道有路可走。”
李瑾月还要说什么,却被沈绥的眼神止住了。
“成败在此一举,诸位,等我信号。最迟后日凌晨,我会在长安城东北角的角楼之上发出响箭。如若过了那个时间都没有响箭,请诸位按照公主的计划,进行强攻。”她站直身子,拱手道。
“伯昭,你要多少人?”
“一百人足以,多了反倒束手束脚。人我来挑。”沈绥道。
李瑾月挺直身躯站立于沈绥对面,平举双手,拱手向前,郑重一礼,众将随她向沈绥同行一礼。
沈绥笑道:“诸位,等我好消息。”
说罢,转身出了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