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回 一笑而过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似褶皱的眼皮,昏花的双眸,实则藏着汹涌的暗潮,杀还是留,全在她一念之间,点到为止,瑜真没敢再继续求情,担心适得其反,只装作若无其事的品着太夫人特地吩咐后厨为她熬制的这盅山药乌鸡汤。
想来太夫人心中自有衡量,不过一个小丫鬟,尚未闹出什么风浪,她已毒死了他的母亲,若然再除掉他心爱的丫鬟,只怕祖孙关系会更僵,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笑了笑,
“也罢,年轻人总是善变,还有两三年的光景呢!指不定哪天他就又变了心,将春凌抛诸脑后,随他去罢!咱们何必自寻烦恼?”
太夫人终于看开,瑜真心下甚慰,亲自为她添茶,舒眉笑应,“可不是嘛!孩子们的心性千变万化,今儿个好了,明儿个恼了,谁也说不好,由他们小打小闹去罢!”
才安了份儿心,太夫人又道:“瑾林的媳妇儿珈瑶郡主,怎的迟迟没动静?这都成亲一两年了,怎的还没个动静?要不纳个妾?”
一旁的鸢儿掩唇轻笑,瑜真瞧见亦觉无奈,心道这老太太的老毛病又犯了,总想着给人纳妾,瑾林八成是没那个意思的,真有钟意的姑娘,就该像奎林这般,主动禀明。不过太夫人好面子,她也不想拒绝得太强硬,便借口道:
“郡主不同于常人,郡马爷一般都不敢私自纳妾,免得惹郡主不高兴。”
太夫人却道无妨,“我瞧这珈瑶也不是刁蛮悍妻,比你年轻那时候温和多了!”
说话归说话,怎的又提起她当年那会儿?瑜真哭笑不得,大呼冤枉,“儿媳那时候也没拦着不许春和纳妾,是他自个儿不愿意。”
“是是是!谁让你驯夫有道呢!”这一点,太夫人不得不佩服,“恒儿至今不肯纳妾,我也早死了这条心,不管你们的事,但这小辈们我总管的罢?珈瑶虽是郡主,性格倒是温和,想来是好说话的,跟她商量商量,兴许能应承呢?”
瑜真最是清楚,太夫人若是开口,珈瑶肯定不会拒绝,但心里必然难受,她曾经所受的委屈,不愿再让儿媳妇受一回,是以直接替她找个理由回绝,
“瑾林时常在军营,匆匆来去,珈瑶自然难有喜,待开了春,他自军营回来,两人每日腻在一处,不愁怀不上。“
“开春就能回来么?”
“是啊!我听春和说,待开春后,他们这一批八旗子弟就会重新分配,不出意外的话,瑾林应该会被安排在宫中,到时便可常住府里,陪伴妻子。考核的关键时刻,若是纳妾,只怕皇上会认为他其心不专呢!还是等等再说罢!“
事关瑾林的前程,太夫人自不敢大意,没再强求,依了瑜真的意思,容后再说。
家中有丧有喜,朝中亦是局势动荡,准噶尔之乱尚未平定,三朝元老张廷玉又因病去世,军机处向来是满臣官员多于汉臣,而张廷玉又是汉臣中的佼佼者,傅恒对其十分敬重,偏偏他临了办了几件糊涂事,令乾隆大怒,辉煌一生,老来却落得个凄惨下场。
傅恒对其深表同情,奈何张阁老已辞官回乡,亡于老家,远在京城的傅恒无法赶去祭拜,只能在府上为他祭一杯酒,聊表心意。
朝中的争权夺利,若非大事,瑜真一般不会过问,是以并不晓得如张廷玉这般德高望重之人为何会得罪皇上,削其伯爵,一世英明尽丧!
“张阁老不仅是乾隆朝的宠臣,连雍正爷都对其大加赞赏,驾崩之前早有遗嘱,特准张阁老百年之后可以配享太庙,皇上可是孝子,为何要违背先帝遗诏?”
提起此事,傅恒不得不说句公道话,”这事儿罢!本可以皆大欢喜,奈何张阁老太注重荣誉,才会一再触犯皇上的底线。
五年前,他已将近八十,手握重权,奈何身子骨儿已然衰败,终究是力不从心,皇上念及他年事已高,许他诸多特权,诸如天太热或是阴雨,皆可不必上朝,还逐渐派人替了他的职务。“
“皇上这是想架空他的权利罢?”
明眼人都懂得之事,张廷玉又怎会不懂呢?“他的确没那个精力再去帮皇上处理政务,皇上是想再找后辈之中有担当的汉臣来取代他,他本该就此归去,颐养天年,也算明哲保身,全了君臣的颜面,偏偏他念及先帝的遗诏,生怕皇上忘了此事,还特地向皇上请旨,想让皇上再写一道保证书,答应许他死后配享太庙。”
瑜真倒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先帝已然提过,即使张阁老不说,到时也会有其他臣子提醒皇上,这事儿怎么可能忘了嘛?”
寻常人都会这么认为,怎奈张廷玉老来糊涂啊!“我也是这样劝他,可他不听我的话,一心在意那道圣旨,想成为大清头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名垂青史。于是还真跑去跟皇上提请求,皇上心里自然不痛快,主动下旨那是对臣子的恩赐,彰显隆恩浩荡,但你这样提要求,这意味可就变了!
碍于先帝遗诏,皇上当时也算是同意了,答应写这样一份保证书。正巧那几日张阁老老毛病又犯,不便入宫,便让他儿子代替他入宫谢恩。他是想着反正皇上许他诸多特例,这般也不算什么,却不知皇上心中本就恼火,一看是他儿子过来,越发认为张廷玉藐视皇恩。“
乾隆的心态,瑜真倒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皇上是不是认为,请旨时你拖着病体不辞辛劳的入宫,我这边旨意一下,你就不当回事,让人替你谢恩,可有将我放在眼里?“
她模仿皇上这语气神态,学得可谓惟妙惟肖,傅恒不由慨叹,“实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你只要惹了皇上不高兴,他就不会再顾及以往的情面,定得找个理由惩处泄愤。
张阁老在朝中也有许多门生,皇上的不满很快传到他耳中,没过两日就赶紧带病入宫,再次叩谢皇恩,然而皇上并不买账,又借题发挥,认为宫中有人给他报信,这是结挡营私,要彻查走漏风声之人,以此为由,削其伯爵之位,
所谓墙倒众人推,众人见风使舵,纷纷迎合皇上,将张廷玉平日里一些不值一提的过失统统搬出来,皇上便借口革掉他的重要职位,但仍不允许他回乡,要求留京赎罪。”
“这样紧抓不放就有些过分了。”瑜真认为乾隆在此事上有些意气用事,“毕竟张阁老已是八十高龄,功大于过,皇上收了他的权利也就罢了,没必要这般赶尽杀绝!”
敬重张廷玉的傅恒自然也是想方设法的帮他求情,皇上却不为所动,听不进任何劝谏,“眼瞧着皇上追根究底,张廷玉失望至极,再次提出告老还乡,皇上却又说配享太庙之人不得辞官,诸多挑刺,最后他只能主动提出死后不入太庙,但凭皇上处置,皇上这才顺水推舟,下令罢免他配享太庙的资格,放他归乡。
这几年,他一直在等着皇上回心转意,然而至死都没等到。怕是死不瞑目,所以我想再次恳求皇上……”
猜到他的意图,瑜真并不赞同,赶忙阻止,“万万不可,此事好不容易才平息,既然皇上没那个意愿,就不要去以身犯险。你已然尽力,总不能为了旁人而得罪皇上,连累自个儿!”
可若不做些什么,他总觉得对不起张阁老,“他并不是贪赃枉法罪大恶极之人,纵然有些倚老卖老,可对江山社稷始终功不可没,我没掌管军机处之前,那时的朝政是由鄂尔泰与张廷玉把控,但那只是满汉势力之争,历朝皆是如此,并不是张廷玉的错。
不能因为皇上一时意气用事,就致使张阁老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临终什么也没得到,岂不寒了其他臣子的心?”
他的一片赤诚,瑜真又怎会不明白,“我就是担心你忤逆皇上的意思,他会不高兴,晴柔之事才过去没多久,你该时刻谨言慎行,以免皇上将你视作下一个眼中钉。”
身在高位的他时刻警醒自己,万不可居功自傲,正是害怕有朝一日会被皇上嫌弃,是以他不会鲁莽的硬碰硬,“你且放心,我自有筹谋,见缝插针,委婉的提出,皇上若无动摇之意,我也不再强求,倘若他也于心不忍,那我便该做个台阶给他下。”
他做事向来有分寸,瑜真点到为止,也不过多干涉,“你看着办罢!总之万事小心。高处不胜寒啊!旁人只会艳羡你的地位,哪里晓得你是如履薄冰,做任何事都要思前想后,顾虑颇多。”
这一声慨叹对他而言,便是最贴心的安慰,“旁人懂不懂我无所谓,只要你理解,我便不觉辛苦。”
府中之事暂了,儿女们皆有安稳生活,两人难得清静,傅恒轻揽着她肩,立于院中,数着枝上的新梅开了几朵,静候着下一个孩子的到来,瑜真十分期待,也不晓得这一胎是男是女。
看似褶皱的眼皮,昏花的双眸,实则藏着汹涌的暗潮,杀还是留,全在她一念之间,点到为止,瑜真没敢再继续求情,担心适得其反,只装作若无其事的品着太夫人特地吩咐后厨为她熬制的这盅山药乌鸡汤。
想来太夫人心中自有衡量,不过一个小丫鬟,尚未闹出什么风浪,她已毒死了他的母亲,若然再除掉他心爱的丫鬟,只怕祖孙关系会更僵,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笑了笑,
“也罢,年轻人总是善变,还有两三年的光景呢!指不定哪天他就又变了心,将春凌抛诸脑后,随他去罢!咱们何必自寻烦恼?”
太夫人终于看开,瑜真心下甚慰,亲自为她添茶,舒眉笑应,“可不是嘛!孩子们的心性千变万化,今儿个好了,明儿个恼了,谁也说不好,由他们小打小闹去罢!”
才安了份儿心,太夫人又道:“瑾林的媳妇儿珈瑶郡主,怎的迟迟没动静?这都成亲一两年了,怎的还没个动静?要不纳个妾?”
一旁的鸢儿掩唇轻笑,瑜真瞧见亦觉无奈,心道这老太太的老毛病又犯了,总想着给人纳妾,瑾林八成是没那个意思的,真有钟意的姑娘,就该像奎林这般,主动禀明。不过太夫人好面子,她也不想拒绝得太强硬,便借口道:
“郡主不同于常人,郡马爷一般都不敢私自纳妾,免得惹郡主不高兴。”
太夫人却道无妨,“我瞧这珈瑶也不是刁蛮悍妻,比你年轻那时候温和多了!”
说话归说话,怎的又提起她当年那会儿?瑜真哭笑不得,大呼冤枉,“儿媳那时候也没拦着不许春和纳妾,是他自个儿不愿意。”
“是是是!谁让你驯夫有道呢!”这一点,太夫人不得不佩服,“恒儿至今不肯纳妾,我也早死了这条心,不管你们的事,但这小辈们我总管的罢?珈瑶虽是郡主,性格倒是温和,想来是好说话的,跟她商量商量,兴许能应承呢?”
瑜真最是清楚,太夫人若是开口,珈瑶肯定不会拒绝,但心里必然难受,她曾经所受的委屈,不愿再让儿媳妇受一回,是以直接替她找个理由回绝,
“瑾林时常在军营,匆匆来去,珈瑶自然难有喜,待开了春,他自军营回来,两人每日腻在一处,不愁怀不上。“
“开春就能回来么?”
“是啊!我听春和说,待开春后,他们这一批八旗子弟就会重新分配,不出意外的话,瑾林应该会被安排在宫中,到时便可常住府里,陪伴妻子。考核的关键时刻,若是纳妾,只怕皇上会认为他其心不专呢!还是等等再说罢!“
事关瑾林的前程,太夫人自不敢大意,没再强求,依了瑜真的意思,容后再说。
家中有丧有喜,朝中亦是局势动荡,准噶尔之乱尚未平定,三朝元老张廷玉又因病去世,军机处向来是满臣官员多于汉臣,而张廷玉又是汉臣中的佼佼者,傅恒对其十分敬重,偏偏他临了办了几件糊涂事,令乾隆大怒,辉煌一生,老来却落得个凄惨下场。
傅恒对其深表同情,奈何张阁老已辞官回乡,亡于老家,远在京城的傅恒无法赶去祭拜,只能在府上为他祭一杯酒,聊表心意。
朝中的争权夺利,若非大事,瑜真一般不会过问,是以并不晓得如张廷玉这般德高望重之人为何会得罪皇上,削其伯爵,一世英明尽丧!
“张阁老不仅是乾隆朝的宠臣,连雍正爷都对其大加赞赏,驾崩之前早有遗嘱,特准张阁老百年之后可以配享太庙,皇上可是孝子,为何要违背先帝遗诏?”
提起此事,傅恒不得不说句公道话,”这事儿罢!本可以皆大欢喜,奈何张阁老太注重荣誉,才会一再触犯皇上的底线。
五年前,他已将近八十,手握重权,奈何身子骨儿已然衰败,终究是力不从心,皇上念及他年事已高,许他诸多特权,诸如天太热或是阴雨,皆可不必上朝,还逐渐派人替了他的职务。“
“皇上这是想架空他的权利罢?”
明眼人都懂得之事,张廷玉又怎会不懂呢?“他的确没那个精力再去帮皇上处理政务,皇上是想再找后辈之中有担当的汉臣来取代他,他本该就此归去,颐养天年,也算明哲保身,全了君臣的颜面,偏偏他念及先帝的遗诏,生怕皇上忘了此事,还特地向皇上请旨,想让皇上再写一道保证书,答应许他死后配享太庙。”
瑜真倒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先帝已然提过,即使张阁老不说,到时也会有其他臣子提醒皇上,这事儿怎么可能忘了嘛?”
寻常人都会这么认为,怎奈张廷玉老来糊涂啊!“我也是这样劝他,可他不听我的话,一心在意那道圣旨,想成为大清头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名垂青史。于是还真跑去跟皇上提请求,皇上心里自然不痛快,主动下旨那是对臣子的恩赐,彰显隆恩浩荡,但你这样提要求,这意味可就变了!
碍于先帝遗诏,皇上当时也算是同意了,答应写这样一份保证书。正巧那几日张阁老老毛病又犯,不便入宫,便让他儿子代替他入宫谢恩。他是想着反正皇上许他诸多特例,这般也不算什么,却不知皇上心中本就恼火,一看是他儿子过来,越发认为张廷玉藐视皇恩。“
乾隆的心态,瑜真倒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皇上是不是认为,请旨时你拖着病体不辞辛劳的入宫,我这边旨意一下,你就不当回事,让人替你谢恩,可有将我放在眼里?“
她模仿皇上这语气神态,学得可谓惟妙惟肖,傅恒不由慨叹,“实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你只要惹了皇上不高兴,他就不会再顾及以往的情面,定得找个理由惩处泄愤。
张阁老在朝中也有许多门生,皇上的不满很快传到他耳中,没过两日就赶紧带病入宫,再次叩谢皇恩,然而皇上并不买账,又借题发挥,认为宫中有人给他报信,这是结挡营私,要彻查走漏风声之人,以此为由,削其伯爵之位,
所谓墙倒众人推,众人见风使舵,纷纷迎合皇上,将张廷玉平日里一些不值一提的过失统统搬出来,皇上便借口革掉他的重要职位,但仍不允许他回乡,要求留京赎罪。”
“这样紧抓不放就有些过分了。”瑜真认为乾隆在此事上有些意气用事,“毕竟张阁老已是八十高龄,功大于过,皇上收了他的权利也就罢了,没必要这般赶尽杀绝!”
敬重张廷玉的傅恒自然也是想方设法的帮他求情,皇上却不为所动,听不进任何劝谏,“眼瞧着皇上追根究底,张廷玉失望至极,再次提出告老还乡,皇上却又说配享太庙之人不得辞官,诸多挑刺,最后他只能主动提出死后不入太庙,但凭皇上处置,皇上这才顺水推舟,下令罢免他配享太庙的资格,放他归乡。
这几年,他一直在等着皇上回心转意,然而至死都没等到。怕是死不瞑目,所以我想再次恳求皇上……”
猜到他的意图,瑜真并不赞同,赶忙阻止,“万万不可,此事好不容易才平息,既然皇上没那个意愿,就不要去以身犯险。你已然尽力,总不能为了旁人而得罪皇上,连累自个儿!”
可若不做些什么,他总觉得对不起张阁老,“他并不是贪赃枉法罪大恶极之人,纵然有些倚老卖老,可对江山社稷始终功不可没,我没掌管军机处之前,那时的朝政是由鄂尔泰与张廷玉把控,但那只是满汉势力之争,历朝皆是如此,并不是张廷玉的错。
不能因为皇上一时意气用事,就致使张阁老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临终什么也没得到,岂不寒了其他臣子的心?”
他的一片赤诚,瑜真又怎会不明白,“我就是担心你忤逆皇上的意思,他会不高兴,晴柔之事才过去没多久,你该时刻谨言慎行,以免皇上将你视作下一个眼中钉。”
身在高位的他时刻警醒自己,万不可居功自傲,正是害怕有朝一日会被皇上嫌弃,是以他不会鲁莽的硬碰硬,“你且放心,我自有筹谋,见缝插针,委婉的提出,皇上若无动摇之意,我也不再强求,倘若他也于心不忍,那我便该做个台阶给他下。”
他做事向来有分寸,瑜真点到为止,也不过多干涉,“你看着办罢!总之万事小心。高处不胜寒啊!旁人只会艳羡你的地位,哪里晓得你是如履薄冰,做任何事都要思前想后,顾虑颇多。”
这一声慨叹对他而言,便是最贴心的安慰,“旁人懂不懂我无所谓,只要你理解,我便不觉辛苦。”
府中之事暂了,儿女们皆有安稳生活,两人难得清静,傅恒轻揽着她肩,立于院中,数着枝上的新梅开了几朵,静候着下一个孩子的到来,瑜真十分期待,也不晓得这一胎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