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乡村撞鬼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除了这些照片之外,就是两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信纸,想来文瑜并不擅长像我初中时候那些女同学那样把信纸叠成小飞鸟小蝴蝶之类的。我打开来看时,上面大意是说,她平安回到了美国,跟她家里人讲述了这一场探险的经过和查清楚的原因,家里人都很高兴。然后她举办了一场小型聚会,把这些照片放大展示给参与者,大家看了都很惊讶,赞叹她的这一番经历云云。
我再看了看落款日期,竟然是在一个半月前发出的信,而发到这里是在一个多星期前,估计是中-美通邮不太方便。没办法,僵局刚打开,不方便的地方多着呢。
看完信以后,我又小心翼翼地收好,锁在箱子里,躺在床上发了一阵呆,在旅途困顿的疲劳中睡着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饭菜倒也是挺丰盛。我把剩下的一万多块钱拿出整数给了老头子,一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老头子小心翼翼地把钱锁进箱子里,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夸奖我说:“在外面闯荡过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一下就成万元户了!”
我嘿嘿笑了笑。不过要问这钱是怎么来的,我早就编好了故事,此时便一板一眼地说自己如何在外面收购了什么东西,拿到北京去卖,如何赚了一笔之类。至于遇到文瑜之类的事自然压根不提。我在家时基本上就没撒过谎,全家听了都深信不疑。
不过老妈子又唠叨起我年纪不小了该娶媳妇之类的事,我把碗筷一放,抹了抹嘴,说道:“我就这么说吧!这番在外面闯荡,见识了很多,心眼高了,想要的不是乡村里的了。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弟弟帮着腔说:“你都没看见人家今天收到的都是从美国过来的情信,你看那字写得,比全村最好看的妹子还好看。有了一个美国小情人,这农村里粗眉大眼的他还看得上眼?”
我随后就给了他一个脑崩儿:“去!就知道胡说八道,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吃过饭,邻近的一些大婶姑娘小伙又来串门。老家的秋天夜里还是有点热,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群人摇着蒲扇聊着家常,不过无非都是些谁家的母猪生了一窝猪仔谁家的汉子放田水的时候怎么不老实哪里又传出些风流韵事等等等等的乡村话题。
我听得索然无味,自己去洗了个澡,上床睡觉。
我没点灯,房里是一片黑暗。我躺在铺着草席的木床上,瞪着房顶上那块天窗发愣。所谓天窗,就是旧时候在一些采光不足的房间顶上装的一块透明玻璃瓦,这样天光可以从上面透进来,增加亮度。我睡觉的这间房里的天窗上面堆积了一些干枯的树叶,还有不少松针,天窗的玻璃瓦早已是一片脏污,不复明亮。
我反反复复地问自己,我真的要这样子在乡村里度过吗?我的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吗?我那还火热的肱二头肌,就要这样慢慢冷淡下去吗?
没等我理清个思路,外面突然一片声喊,一个大婶的声音高叫道:“阿豹四撞鬼啦!!!”
此话一出,外面一片忙乱和议论声,还有一些小孩子扑扑扑地飞跑的脚步声,然后是大人也一边议论着一边往外走去。很明显,撞鬼这事,即使是在鬼话连篇的乡村里,也是不多见的,大家都想去看一看。
至于这个阿豹四,这算不上名字,就是一个称呼。他排行第四,不管他长得怎么样,乡里人都叫他阿豹四,这是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诨号。
我心中一动,也翻身坐起,套上拖鞋往外走去。作为听着鬼故事长大并且已经两次见过鬼的人,对于自己老家里的“撞鬼”是怎么回事,讲真,我还没亲眼见过,这回一定要看个清楚明白。
这天晚上是月末,夜色很黑,星月无光。没有电的乡村的夜里,更是城市里根本体会不到的那种黑暗,到处都是黑影重重,就像蹲伏在黑暗中择人而噬的怪兽,其实在大白天看去的话,那就是一些荔枝、龙眼之类的大树,黄竹丛、鲁谷、剑麻之类的矮小得多的低矮植物而已。
不过在黑夜里,这些地方也不能说真的一点危险都没有。那些高大的丹竹丛,在夏天的夜里摇曳的时候,人要是从下面走过,指不定就会有一条竹叶青从上面掉下来落到脖子上。而那些鲁谷剑麻之类,曾经有人夜里在那旁边撒尿的时候,见到一条花花白白的绳子,他居然伸手去抓,结果那“绳子”呼的一下就溜走了,吓得他撒腿就跑,以为见鬼。其实,那是一条银环蛇,乡村里俗称“银包铁”。
却说这天晚上,许多听到了“阿豹四撞鬼”这一消息的人,全村的男女老少,倒有一大半打着手电筒或举着煤油灯朝他家走去。这事儿太稀罕了,谁都想看个热闹,至于是不是真心同情这可怜孩子,那倒在其次。
那时乡村人家的房屋大体上很类似,都是泥砖建起来的砖瓦房,正中必然有一个大厅,大厅下必然有一个天井,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我们这些蜂拥到阿豹四家看热闹的,就是挤到天井下,有些年纪较大声望较高的,则坐到了大厅上,至于小屁孩,那是到处钻的——大家伙的眼睛,都盯着大厅的“福星高照”年画下躺在草席上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那就是今晚上的主角阿豹四了。这少年我也不是很认得,毕竟年龄比他大太多了,小时候并没在一起玩过。
现在这个阿豹四躺在草席上,身子不停地微微颤抖,就像打摆子一样。我在部队里有战友打摆子,亲眼见过,打起摆子来就跟筛米似地抖个不停,自己不停地一会喊冷一会喊热,苦痛难当。
大伙儿都在看着,叹息着,七嘴八舌,交头接耳,都在询问阿豹四到底是怎么撞鬼的。阿豹四的老妈子,我们称为银花婶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两眼红红的,不停地说:“就是撞鬼了。我们家阿豹四很乖的,从来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但是今天晚上不知怎么回事,在外面跟小孩子玩‘公安捉贼’的时候就突然倒在地上了,把人都吓坏了,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大伙儿又是一阵叹息,又纷纷询问是在哪里玩“公安捉贼”。银花婶说:“就是在生产队的公共牛栏那里的那些屋子里。”
一说那些屋子,大伙儿,包括我,就都明白是在什么地方了。
那是在村里的打谷场旁边的几间连在一起的泥砖屋。在农村里兴起生产队的时候,那里就是用来栓牛的地方。农村的牛晚上都放在牛栏里的,不过那时候民风淳朴,把牛放进去拴上就行了,不用锁门,没人偷。后来生产队解散了,那几间房屋因为都是牛粪,就还是用来栓牛。那里一点灯火都没有,我们小时候夜里经常在那里玩“公安捉贼”之类的乡村游戏,说穿了就是分成两队人,在黑暗里躲藏并找到对方,“一枪”干掉,谁快谁赢。虽然黑暗,但是小孩子喜欢的就是这种躲藏在黑暗中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躲在这里,没有人看得见自己。
那几间牛栏屋,我从小玩到大,现在也还有小孩在玩的地方,怎么会突然间有人撞鬼了呢?
叹息和议论声中,一个身穿对襟白袍子的中年汉子从外大踏步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几个男人,其中一个是阿豹四他爸。不用想,这肯定是阿豹四他爸连夜到邻村请来的驱鬼先生。
看来,有幸亲眼看一场农村的跳大神了?
只听得人们纷纷让路,嘴里都说道:“好了好了,张军宝来了,不管什么鬼,他肯定都能赶走。这细佬有救了。”
那张军宝大踏步进来,我这才看到他左手还捏着一串念珠一样的东西,身后还有个年轻人带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肩上还挎着一个黄牛挎包。我心下不禁愣了一愣。我毕竟在外多年了,多少比村里人明白一些宗教上的东西。念珠是和尚念经记数用的东西,村里供奉的土地伯公、华光大帝这些属于道教神仙,而主持驱鬼、看风水、丧葬风俗的,只能也属于道家杂派,和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这个驱鬼先生手里捏着一串念珠,这是什么道理?
不管我心里怎么嘀咕,村里众人对这个张军宝显然是极为敬重的,所过之处纷纷让道。而阿豹四他妈也立即精神大振,走上前来对张军宝说:“张先生,你来了就好了,快来看下我家儿子!”
张军宝略略点了点头,径直走到阿豹四躺着的草席旁边,背着手踱了几步,左看右看,还抬头仔细看了几眼屋梁,然后蹲下身去看着阿豹四。大伙儿都不敢作声,唯恐惊动到了张先生。这农村的大屋里虽然挤着五六十号人,还都是没受过任何训练的农民,此刻却居然跟部队差不多,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张先生和阿豹四。
除了这些照片之外,就是两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信纸,想来文瑜并不擅长像我初中时候那些女同学那样把信纸叠成小飞鸟小蝴蝶之类的。我打开来看时,上面大意是说,她平安回到了美国,跟她家里人讲述了这一场探险的经过和查清楚的原因,家里人都很高兴。然后她举办了一场小型聚会,把这些照片放大展示给参与者,大家看了都很惊讶,赞叹她的这一番经历云云。
我再看了看落款日期,竟然是在一个半月前发出的信,而发到这里是在一个多星期前,估计是中-美通邮不太方便。没办法,僵局刚打开,不方便的地方多着呢。
看完信以后,我又小心翼翼地收好,锁在箱子里,躺在床上发了一阵呆,在旅途困顿的疲劳中睡着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饭菜倒也是挺丰盛。我把剩下的一万多块钱拿出整数给了老头子,一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老头子小心翼翼地把钱锁进箱子里,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夸奖我说:“在外面闯荡过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一下就成万元户了!”
我嘿嘿笑了笑。不过要问这钱是怎么来的,我早就编好了故事,此时便一板一眼地说自己如何在外面收购了什么东西,拿到北京去卖,如何赚了一笔之类。至于遇到文瑜之类的事自然压根不提。我在家时基本上就没撒过谎,全家听了都深信不疑。
不过老妈子又唠叨起我年纪不小了该娶媳妇之类的事,我把碗筷一放,抹了抹嘴,说道:“我就这么说吧!这番在外面闯荡,见识了很多,心眼高了,想要的不是乡村里的了。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弟弟帮着腔说:“你都没看见人家今天收到的都是从美国过来的情信,你看那字写得,比全村最好看的妹子还好看。有了一个美国小情人,这农村里粗眉大眼的他还看得上眼?”
我随后就给了他一个脑崩儿:“去!就知道胡说八道,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吃过饭,邻近的一些大婶姑娘小伙又来串门。老家的秋天夜里还是有点热,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群人摇着蒲扇聊着家常,不过无非都是些谁家的母猪生了一窝猪仔谁家的汉子放田水的时候怎么不老实哪里又传出些风流韵事等等等等的乡村话题。
我听得索然无味,自己去洗了个澡,上床睡觉。
我没点灯,房里是一片黑暗。我躺在铺着草席的木床上,瞪着房顶上那块天窗发愣。所谓天窗,就是旧时候在一些采光不足的房间顶上装的一块透明玻璃瓦,这样天光可以从上面透进来,增加亮度。我睡觉的这间房里的天窗上面堆积了一些干枯的树叶,还有不少松针,天窗的玻璃瓦早已是一片脏污,不复明亮。
我反反复复地问自己,我真的要这样子在乡村里度过吗?我的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吗?我那还火热的肱二头肌,就要这样慢慢冷淡下去吗?
没等我理清个思路,外面突然一片声喊,一个大婶的声音高叫道:“阿豹四撞鬼啦!!!”
此话一出,外面一片忙乱和议论声,还有一些小孩子扑扑扑地飞跑的脚步声,然后是大人也一边议论着一边往外走去。很明显,撞鬼这事,即使是在鬼话连篇的乡村里,也是不多见的,大家都想去看一看。
至于这个阿豹四,这算不上名字,就是一个称呼。他排行第四,不管他长得怎么样,乡里人都叫他阿豹四,这是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诨号。
我心中一动,也翻身坐起,套上拖鞋往外走去。作为听着鬼故事长大并且已经两次见过鬼的人,对于自己老家里的“撞鬼”是怎么回事,讲真,我还没亲眼见过,这回一定要看个清楚明白。
这天晚上是月末,夜色很黑,星月无光。没有电的乡村的夜里,更是城市里根本体会不到的那种黑暗,到处都是黑影重重,就像蹲伏在黑暗中择人而噬的怪兽,其实在大白天看去的话,那就是一些荔枝、龙眼之类的大树,黄竹丛、鲁谷、剑麻之类的矮小得多的低矮植物而已。
不过在黑夜里,这些地方也不能说真的一点危险都没有。那些高大的丹竹丛,在夏天的夜里摇曳的时候,人要是从下面走过,指不定就会有一条竹叶青从上面掉下来落到脖子上。而那些鲁谷剑麻之类,曾经有人夜里在那旁边撒尿的时候,见到一条花花白白的绳子,他居然伸手去抓,结果那“绳子”呼的一下就溜走了,吓得他撒腿就跑,以为见鬼。其实,那是一条银环蛇,乡村里俗称“银包铁”。
却说这天晚上,许多听到了“阿豹四撞鬼”这一消息的人,全村的男女老少,倒有一大半打着手电筒或举着煤油灯朝他家走去。这事儿太稀罕了,谁都想看个热闹,至于是不是真心同情这可怜孩子,那倒在其次。
那时乡村人家的房屋大体上很类似,都是泥砖建起来的砖瓦房,正中必然有一个大厅,大厅下必然有一个天井,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我们这些蜂拥到阿豹四家看热闹的,就是挤到天井下,有些年纪较大声望较高的,则坐到了大厅上,至于小屁孩,那是到处钻的——大家伙的眼睛,都盯着大厅的“福星高照”年画下躺在草席上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那就是今晚上的主角阿豹四了。这少年我也不是很认得,毕竟年龄比他大太多了,小时候并没在一起玩过。
现在这个阿豹四躺在草席上,身子不停地微微颤抖,就像打摆子一样。我在部队里有战友打摆子,亲眼见过,打起摆子来就跟筛米似地抖个不停,自己不停地一会喊冷一会喊热,苦痛难当。
大伙儿都在看着,叹息着,七嘴八舌,交头接耳,都在询问阿豹四到底是怎么撞鬼的。阿豹四的老妈子,我们称为银花婶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两眼红红的,不停地说:“就是撞鬼了。我们家阿豹四很乖的,从来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但是今天晚上不知怎么回事,在外面跟小孩子玩‘公安捉贼’的时候就突然倒在地上了,把人都吓坏了,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大伙儿又是一阵叹息,又纷纷询问是在哪里玩“公安捉贼”。银花婶说:“就是在生产队的公共牛栏那里的那些屋子里。”
一说那些屋子,大伙儿,包括我,就都明白是在什么地方了。
那是在村里的打谷场旁边的几间连在一起的泥砖屋。在农村里兴起生产队的时候,那里就是用来栓牛的地方。农村的牛晚上都放在牛栏里的,不过那时候民风淳朴,把牛放进去拴上就行了,不用锁门,没人偷。后来生产队解散了,那几间房屋因为都是牛粪,就还是用来栓牛。那里一点灯火都没有,我们小时候夜里经常在那里玩“公安捉贼”之类的乡村游戏,说穿了就是分成两队人,在黑暗里躲藏并找到对方,“一枪”干掉,谁快谁赢。虽然黑暗,但是小孩子喜欢的就是这种躲藏在黑暗中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躲在这里,没有人看得见自己。
那几间牛栏屋,我从小玩到大,现在也还有小孩在玩的地方,怎么会突然间有人撞鬼了呢?
叹息和议论声中,一个身穿对襟白袍子的中年汉子从外大踏步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几个男人,其中一个是阿豹四他爸。不用想,这肯定是阿豹四他爸连夜到邻村请来的驱鬼先生。
看来,有幸亲眼看一场农村的跳大神了?
只听得人们纷纷让路,嘴里都说道:“好了好了,张军宝来了,不管什么鬼,他肯定都能赶走。这细佬有救了。”
那张军宝大踏步进来,我这才看到他左手还捏着一串念珠一样的东西,身后还有个年轻人带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肩上还挎着一个黄牛挎包。我心下不禁愣了一愣。我毕竟在外多年了,多少比村里人明白一些宗教上的东西。念珠是和尚念经记数用的东西,村里供奉的土地伯公、华光大帝这些属于道教神仙,而主持驱鬼、看风水、丧葬风俗的,只能也属于道家杂派,和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这个驱鬼先生手里捏着一串念珠,这是什么道理?
不管我心里怎么嘀咕,村里众人对这个张军宝显然是极为敬重的,所过之处纷纷让道。而阿豹四他妈也立即精神大振,走上前来对张军宝说:“张先生,你来了就好了,快来看下我家儿子!”
张军宝略略点了点头,径直走到阿豹四躺着的草席旁边,背着手踱了几步,左看右看,还抬头仔细看了几眼屋梁,然后蹲下身去看着阿豹四。大伙儿都不敢作声,唯恐惊动到了张先生。这农村的大屋里虽然挤着五六十号人,还都是没受过任何训练的农民,此刻却居然跟部队差不多,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张先生和阿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