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晏驾(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夫人不必遮掩。”柏隆道, “大将军虽不曾说明,但他当初要亲自来见夫人时, 在下就已经明白了夫人是何人。当年诛杀庞氏之时之时,雒阳就有人盛传大将军身边有个身怀异术的侍婢云氏,可挡灾消难,还可窥知天机。因得这云氏,先帝那中风之祸方才消解痊愈。不但大将军对云氏甚为珍爱, 就连秦王也慕名而至,当日十万兵马围困宫城, 只为逼大将军将云氏交出来,妄图强占。不料大将军宁死不屈, 也是上天赐福, 圣上那重病突然痊愈,秦王迫不得已,才领兵退去。不久之后, 云氏暴毙,大将军悲痛不已, 秦王还派人去桓府吊唁。”
我:“……”
秦王那狗刨的祸害, 心里不禁骂道,我竟然被他当年那些无聊的举动连累至今。
“这与妾何干?”我问。
柏隆道:“在下曾在大将军近前用事,知道大将军虽风华倾世, 却不近女色, 就连先帝有意以公主许配, 大将军亦推辞不受。而大将军得知夫人之事, 竟即刻亲自来看。大将军虽不曾将能让大将军如此牵挂的女子,除了云氏别无他人,而夫人的年纪与云氏正是相当,夫人若不是云氏,还能是谁?”
我没答话。
其实,我并没有幻想过柏隆对我的身份一无所知。并非因为我知道柏隆有多聪明,而是对于柏隆这样的近侍而言,公子和我的关系,就算极力掩饰,也很难让人信服。公子大约也是这般想,故而他虽然没有在柏隆面前明说,但也不曾刻意装模作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已至此,公子既然信任柏隆,那么我便也不必做多余之事。
我淡笑:“县长果然人杰,难怪桓公子如此倚重。既如此,你我便是一家,会稽国之事,县长若有所获悉,还望不吝告知。”
这番话,柏隆看上去显然受用,笑了笑:“会稽国那边,在下确派了人去盯着,这两日也确有些消息传来。”
“哦?”我说,“愿闻其详。”
“也无甚大事。”柏隆道,“昨日,会稽王世子奉诏,亲自启程去雒阳为先帝治丧。”
“奉诏治丧?”我讶然,“是今上下的诏?”
“正是。”
我沉吟:“可知何故?”
柏隆道:“在下也不知。不过每逢国丧,宗室皆须得出面,会稽国是大国,总要有人到京中去一趟。会稽王薨了,想来便该王世子出面。”
这般道理倒是说得过去,我微微颔首。
柏隆看着我,目光一亮:“夫人可是算出了什么兆头?”
我说:“县长何有此问?”
柏隆有些不好意思,道:“此在下私问。在下久闻夫人那出神入化的才能,甚想见识见识。”
我叹口气,道:“妾岂不想,实乃不敢。国运之事,乃是天机,不可轻易卜问。前番因得扰动天际,妾几乎命丧雒阳。不但如此,一旦触动天规,还会祸及求问之人。如平原王和皇后,若非他们强问,也不至身首异处,死状凄惨……”
柏隆听得这话,面色微变,忙道:“夫人此言甚是,天机不可泄露,莫轻易触碰才是。”
我看着他,欣慰一笑:“多谢县长体恤。”
柏隆感慨:“如此说来,夫人那一身奇术,将来竟是无以施展了?”
我说:“倒也不尽然,只要不是国运大事,可卜算无妨。”
“哦?”柏隆目光一亮。
我继续说:“县长若不信,妾可为县长算上一回。不过今日妾来得匆忙,不曾带上龟甲铜钱等物,县长若不弃,倒可测一测八字面相。”
柏隆忙道:“岂敢劳累夫人……”
我笑笑:“县长客气了,不过举手之事,你我既是一家,又何必讲究。”
柏隆闻得此言,亦笑:“夫人此言甚是,在下恭敬不如从命。”说罢,他取来纸笔,将八字写下,双手呈上,“请夫人过目。”
我颔首,将那纸接过,看了看。随后,仔细端详他面相。
柏隆忙坐得端正,摆出肃然之色。
少顷,我将目光移开,看看那纸,伸出手指来掐算。
室中甚是安静,好一会之后,我停下来,看柏隆一眼。
只见他也看着我,神色谨慎。
我一笑。
“县长有心事。”我说。
柏隆露出一丝讶色:“夫人还可算出心事?”
“心事不必算,全露在县长眉间。”
柏隆神色有些不自在:“夫人莫拿在下取笑。”
我摇头:“妾从不取笑。县长所想,妾虽不知,不过县长这命中的大事,倒是全在这八字和面向之中。”
“哦?”柏隆忙道,“还请夫人明示。”
我说:“妾观县长八字命数,算得平稳。虽早年劳碌,但途有贵人,如今正是升平之时。只是命里仍有凶相,若不可掸压化解,则颓败难料,虽有贵人亦不可保。”
柏隆愣了愣:“夫人是说,在下有难?”
我说:“便是大富大贵之人,命中亦有起伏之时,智者可顺应时势,化凶为吉,保晚年隆昌。”
柏隆紧道:“不知凶相怎讲?”
“只怕就在近前。”我说,“县长印堂饱满方正,然隐有乌气。以八字数理观之,其不平乃在官途,如陷身泥沼,又如置身激流,乃受迫棘手之象。”
话才说完,柏隆面色亦是大变,目光闪烁片刻,终是长叹一声。
他起身,向我拱手一拜:“夫人果金口直断,分毫不差。在下如今处境,正是那泥沼激流,束手无策。”
我讶道:“妾只识些数理之事,方才掐算之时还以为出了偏差。县长乃朝廷委派,却不知有何难处?”
柏隆道:“夫人有所不知,难就难在这朝廷二字上。”
“哦?”我说,“愿闻其详。”
“在海盐为官,首要之事乃是盐政。历任县长,若一年交盐不足,朝廷即可罢免,此乃铁律。”柏隆道,“如今朝廷大力禁绝私盐,亦大力督促官盐增产,海盐今年须出产八万担,比去还年多了两万担。”
我说:“海盐自古乃产盐重地,朝廷重视,亦是常理。海盐有盐场上百,海滨盐田相望,县长加派人手开辟,当可如数交差。”
柏隆道:“我先前亦是此想,来了海盐之后,方知此事不简单。”
“哦?”我说,“此话怎讲?”
柏隆道:“侯钜伏法之事始末,想来夫人早已知晓。不过侯钜如何开始贩起了私盐,想来夫人不知。”
我讶道:“莫非另有内情?”
柏隆颔首,叹口气,道:“海盐虽有许多盐场盐田,但产量低下。以去年为例,便是所有盐场盐田一并开工,海盐出产官盐不过勉强凑到四万余担,还有一万余担空缺,侯钜只好以私盐填补。年年如此,侯钜又如何清剿私盐?倒不如参与贩卖,不但可轻松交差,还可牟取暴利,何乐不为。”
我了然。那些盐场与盐田,我也曾经去看过,略知一二,故而柏隆的处境,我不费力气便可猜到。
自前朝以来,朝廷行盐铁官卖之制,不仅制盐的盐场盐田收归官营,盐工亦由刑徒和服徭役的民人充任。这等苦工全无报酬,且风吹日晒,伙食恶劣。来出工的人皆是迫于无奈,为应付差事,自然偷闲的偷闲,误工的误工。凡产盐之地,民人对盐务徭役皆怨气深重,而官府一旦强压,则极易生乱。据城中的老人说,就算是在前朝安定之时,海盐一带因强征徭役而起的暴乱,也每隔几年便要爆发一回。当朝与前朝相较,无论朝廷还是地方官府,无论财力人力都差上许多,就连派来做苦役的刑徒都远远不及。就在前年,一批上百人的刑徒因为不堪驱使,合谋杀死了监工的狱卒和府吏,四散逃命去了。而官府通缉了许久,一个人也不曾找回。
这般情势,若想要按时交上那十万担官盐,的确甚是为难。
“如此。”我笑了笑,“县长若觉不可为,何不上奏陈情?”
柏隆摇头,道:“在下问过,包括侯钜在内,历任县长都曾以此事陈情,但朝廷从不理会。”
此言亦是确实。朝廷岁入,一半出于盐政。当今国库空虚,朝廷急需钱财,只怕那十万担之数仍嫌太少。
“此事,桓公子可知晓?”我问。
柏隆赧然,忙道:“大将军一向克己奉公,在下得大将军举荐,已是感激不尽,岂敢以这般小事烦扰!”
看着他,我心底叹口气。我虽不想多管闲事,但既然柏隆是公子的人,我便不可坐视,还是须得帮上一帮。
“这般说来,县长要交差,便唯有学侯钜,求助于私盐。”我说。
柏隆苦笑:“夫人又来取笑。”
我说:“并非取笑。县长若不想辞官,便唯有此路可走。”
柏隆收起笑意,看着我,惊诧不已。
我说:“县长可知,百姓为何买私盐?”
柏隆道:“此事在下查访过,官盐价高质劣,而私盐则价低质优,就算加上盐贩利润及往来运费,卖得与官盐同价,百姓也宁可冒着危险偷偷买私盐,而不肯去买官盐。”
此人虽看着一副世故的模样,做事倒是细心认真。
我颔首:“盐贩贩运私盐,获利至少两倍。这般暴利,便是官府见一个杀一个,只怕也剿灭不清。县长与其一面费心封禁,一面为交差头疼,不若因势利导,两相成全。”
柏隆看着我,目光不定:“夫人之意……”
我说:“如县长方才所言,侯钜染指私盐,亦是迫于无奈。其实不止侯钜,扬州沿海各产盐之地,县官亦多是如此,自行收购私盐,转手卖与盐贩,就算要填补交差的亏空,也仍然可获巨利。”
柏隆皱眉摆手,道:“此事断然不可!朝廷近来甚严,若有人往上参一本,乃是坐死大罪!”
我反问:“贩卖私盐,何时不是坐死的大罪?古往今来,官商勾结不在少数,可因此获罪的官吏有几人?”
柏隆结舌。
我笑了笑:“县长放心,有侯钜前车之鉴,妾自不会教县长走他老路。妾方才说那些,不过是要县长放心,只要行事稳当,此事最坏也不会像侯钜一般山穷水尽。”
柏隆道:“夫人教在下沾手私盐,莫非还不是走侯钜老路?”
“自然不是。”我说,“侯钜从民间收盐之举,其实并无过错。他错在愈发贪得无厌,只想着垄断独吞,一旦遇事则孤立无援,墙倒众人推。海盐县贩私盐之风古已有之,凡临海乡里,几乎家家煮盐。而侯钜倚仗县长之职,官匪勾结,压价征收,百姓不堪其扰。就算无司盐校尉之事,侯钜遇到别的什么校尉倒霉,亦是早晚。”
“夫人此言差矣。”柏隆摇头,“两万担盐,便是每担以低价收购亦是巨资。加上各路关节打点,若不拼命敛财,何以维持?”
我说:“这些数对于寻常士人来说,自是巨资;可在海盐的豪强巨富眼中,则全然不费气力。”
柏隆一愣。
“海盐的豪强巨富?”他说,“夫人是指……虞氏?”
“正是。”我说。
“他们敢?”柏隆有些吃惊。
“有何不敢?”我笑了笑,“县长可知,先前最大的私盐贩是谁?”
“自是侯钜。”柏隆道。
“那么那些私自煮盐的百姓,取卤水的盐场,县长可知谁的?”
柏隆目光定住:“夫人是说……”
“半个海盐都是虞氏的,”我不紧不慢道,“这般肥肉,县长以为他们会视而不见?”
柏隆神色犹疑不定:“可在下先前查访,并不曾得知。”
“这便是虞氏的本事,他们不想让外人知晓,外人便无从知晓。”我说,“虞氏行事已久,根基深厚,缺的不过是个遮掩。只要县长默许,不必像侯钜般亲自动手,那四万担盐虞氏自会送上。”
柏隆沉吟,一时默然。
我并不着急,拿过茶杯来,喝一口茶。
“就算他们敢,侯钜当初怎不曾求助虞氏?”过了会,他终于开口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我说,“纵然是豪强,插手盐业亦非人人敢做。虞氏虽是海盐大族,从前那头上无寸缕遮挡,便是再想也不敢轻易动手。”
“夫人言下之意,他们如今便有了荫蔽?”
“正是。”我说,“盐铁漕运、均输平准皆由大司农掌管,而如今朝中新任的大司农陆超,乃出身扬州陆氏。”
“扬州陆氏?”柏隆想了想,道,“虞氏与陆氏确是姻亲,那日去万安馆的虞氏,便是嫁到了陆氏。可她那丈夫乃旁支,与大司农并非十分亲近。”
“妾所指并非虞氏夫家,而是陆融。他是大司农堂弟,与大司农甚善。” 我轻轻抚着杯子,“据妾所闻,陆融有意与虞善结成儿女亲家,县长若走动走动,大事定然可成。”
“夫人不必遮掩。”柏隆道, “大将军虽不曾说明,但他当初要亲自来见夫人时, 在下就已经明白了夫人是何人。当年诛杀庞氏之时之时,雒阳就有人盛传大将军身边有个身怀异术的侍婢云氏,可挡灾消难,还可窥知天机。因得这云氏,先帝那中风之祸方才消解痊愈。不但大将军对云氏甚为珍爱, 就连秦王也慕名而至,当日十万兵马围困宫城, 只为逼大将军将云氏交出来,妄图强占。不料大将军宁死不屈, 也是上天赐福, 圣上那重病突然痊愈,秦王迫不得已,才领兵退去。不久之后, 云氏暴毙,大将军悲痛不已, 秦王还派人去桓府吊唁。”
我:“……”
秦王那狗刨的祸害, 心里不禁骂道,我竟然被他当年那些无聊的举动连累至今。
“这与妾何干?”我问。
柏隆道:“在下曾在大将军近前用事,知道大将军虽风华倾世, 却不近女色, 就连先帝有意以公主许配, 大将军亦推辞不受。而大将军得知夫人之事, 竟即刻亲自来看。大将军虽不曾将能让大将军如此牵挂的女子,除了云氏别无他人,而夫人的年纪与云氏正是相当,夫人若不是云氏,还能是谁?”
我没答话。
其实,我并没有幻想过柏隆对我的身份一无所知。并非因为我知道柏隆有多聪明,而是对于柏隆这样的近侍而言,公子和我的关系,就算极力掩饰,也很难让人信服。公子大约也是这般想,故而他虽然没有在柏隆面前明说,但也不曾刻意装模作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已至此,公子既然信任柏隆,那么我便也不必做多余之事。
我淡笑:“县长果然人杰,难怪桓公子如此倚重。既如此,你我便是一家,会稽国之事,县长若有所获悉,还望不吝告知。”
这番话,柏隆看上去显然受用,笑了笑:“会稽国那边,在下确派了人去盯着,这两日也确有些消息传来。”
“哦?”我说,“愿闻其详。”
“也无甚大事。”柏隆道,“昨日,会稽王世子奉诏,亲自启程去雒阳为先帝治丧。”
“奉诏治丧?”我讶然,“是今上下的诏?”
“正是。”
我沉吟:“可知何故?”
柏隆道:“在下也不知。不过每逢国丧,宗室皆须得出面,会稽国是大国,总要有人到京中去一趟。会稽王薨了,想来便该王世子出面。”
这般道理倒是说得过去,我微微颔首。
柏隆看着我,目光一亮:“夫人可是算出了什么兆头?”
我说:“县长何有此问?”
柏隆有些不好意思,道:“此在下私问。在下久闻夫人那出神入化的才能,甚想见识见识。”
我叹口气,道:“妾岂不想,实乃不敢。国运之事,乃是天机,不可轻易卜问。前番因得扰动天际,妾几乎命丧雒阳。不但如此,一旦触动天规,还会祸及求问之人。如平原王和皇后,若非他们强问,也不至身首异处,死状凄惨……”
柏隆听得这话,面色微变,忙道:“夫人此言甚是,天机不可泄露,莫轻易触碰才是。”
我看着他,欣慰一笑:“多谢县长体恤。”
柏隆感慨:“如此说来,夫人那一身奇术,将来竟是无以施展了?”
我说:“倒也不尽然,只要不是国运大事,可卜算无妨。”
“哦?”柏隆目光一亮。
我继续说:“县长若不信,妾可为县长算上一回。不过今日妾来得匆忙,不曾带上龟甲铜钱等物,县长若不弃,倒可测一测八字面相。”
柏隆忙道:“岂敢劳累夫人……”
我笑笑:“县长客气了,不过举手之事,你我既是一家,又何必讲究。”
柏隆闻得此言,亦笑:“夫人此言甚是,在下恭敬不如从命。”说罢,他取来纸笔,将八字写下,双手呈上,“请夫人过目。”
我颔首,将那纸接过,看了看。随后,仔细端详他面相。
柏隆忙坐得端正,摆出肃然之色。
少顷,我将目光移开,看看那纸,伸出手指来掐算。
室中甚是安静,好一会之后,我停下来,看柏隆一眼。
只见他也看着我,神色谨慎。
我一笑。
“县长有心事。”我说。
柏隆露出一丝讶色:“夫人还可算出心事?”
“心事不必算,全露在县长眉间。”
柏隆神色有些不自在:“夫人莫拿在下取笑。”
我摇头:“妾从不取笑。县长所想,妾虽不知,不过县长这命中的大事,倒是全在这八字和面向之中。”
“哦?”柏隆忙道,“还请夫人明示。”
我说:“妾观县长八字命数,算得平稳。虽早年劳碌,但途有贵人,如今正是升平之时。只是命里仍有凶相,若不可掸压化解,则颓败难料,虽有贵人亦不可保。”
柏隆愣了愣:“夫人是说,在下有难?”
我说:“便是大富大贵之人,命中亦有起伏之时,智者可顺应时势,化凶为吉,保晚年隆昌。”
柏隆紧道:“不知凶相怎讲?”
“只怕就在近前。”我说,“县长印堂饱满方正,然隐有乌气。以八字数理观之,其不平乃在官途,如陷身泥沼,又如置身激流,乃受迫棘手之象。”
话才说完,柏隆面色亦是大变,目光闪烁片刻,终是长叹一声。
他起身,向我拱手一拜:“夫人果金口直断,分毫不差。在下如今处境,正是那泥沼激流,束手无策。”
我讶道:“妾只识些数理之事,方才掐算之时还以为出了偏差。县长乃朝廷委派,却不知有何难处?”
柏隆道:“夫人有所不知,难就难在这朝廷二字上。”
“哦?”我说,“愿闻其详。”
“在海盐为官,首要之事乃是盐政。历任县长,若一年交盐不足,朝廷即可罢免,此乃铁律。”柏隆道,“如今朝廷大力禁绝私盐,亦大力督促官盐增产,海盐今年须出产八万担,比去还年多了两万担。”
我说:“海盐自古乃产盐重地,朝廷重视,亦是常理。海盐有盐场上百,海滨盐田相望,县长加派人手开辟,当可如数交差。”
柏隆道:“我先前亦是此想,来了海盐之后,方知此事不简单。”
“哦?”我说,“此话怎讲?”
柏隆道:“侯钜伏法之事始末,想来夫人早已知晓。不过侯钜如何开始贩起了私盐,想来夫人不知。”
我讶道:“莫非另有内情?”
柏隆颔首,叹口气,道:“海盐虽有许多盐场盐田,但产量低下。以去年为例,便是所有盐场盐田一并开工,海盐出产官盐不过勉强凑到四万余担,还有一万余担空缺,侯钜只好以私盐填补。年年如此,侯钜又如何清剿私盐?倒不如参与贩卖,不但可轻松交差,还可牟取暴利,何乐不为。”
我了然。那些盐场与盐田,我也曾经去看过,略知一二,故而柏隆的处境,我不费力气便可猜到。
自前朝以来,朝廷行盐铁官卖之制,不仅制盐的盐场盐田收归官营,盐工亦由刑徒和服徭役的民人充任。这等苦工全无报酬,且风吹日晒,伙食恶劣。来出工的人皆是迫于无奈,为应付差事,自然偷闲的偷闲,误工的误工。凡产盐之地,民人对盐务徭役皆怨气深重,而官府一旦强压,则极易生乱。据城中的老人说,就算是在前朝安定之时,海盐一带因强征徭役而起的暴乱,也每隔几年便要爆发一回。当朝与前朝相较,无论朝廷还是地方官府,无论财力人力都差上许多,就连派来做苦役的刑徒都远远不及。就在前年,一批上百人的刑徒因为不堪驱使,合谋杀死了监工的狱卒和府吏,四散逃命去了。而官府通缉了许久,一个人也不曾找回。
这般情势,若想要按时交上那十万担官盐,的确甚是为难。
“如此。”我笑了笑,“县长若觉不可为,何不上奏陈情?”
柏隆摇头,道:“在下问过,包括侯钜在内,历任县长都曾以此事陈情,但朝廷从不理会。”
此言亦是确实。朝廷岁入,一半出于盐政。当今国库空虚,朝廷急需钱财,只怕那十万担之数仍嫌太少。
“此事,桓公子可知晓?”我问。
柏隆赧然,忙道:“大将军一向克己奉公,在下得大将军举荐,已是感激不尽,岂敢以这般小事烦扰!”
看着他,我心底叹口气。我虽不想多管闲事,但既然柏隆是公子的人,我便不可坐视,还是须得帮上一帮。
“这般说来,县长要交差,便唯有学侯钜,求助于私盐。”我说。
柏隆苦笑:“夫人又来取笑。”
我说:“并非取笑。县长若不想辞官,便唯有此路可走。”
柏隆收起笑意,看着我,惊诧不已。
我说:“县长可知,百姓为何买私盐?”
柏隆道:“此事在下查访过,官盐价高质劣,而私盐则价低质优,就算加上盐贩利润及往来运费,卖得与官盐同价,百姓也宁可冒着危险偷偷买私盐,而不肯去买官盐。”
此人虽看着一副世故的模样,做事倒是细心认真。
我颔首:“盐贩贩运私盐,获利至少两倍。这般暴利,便是官府见一个杀一个,只怕也剿灭不清。县长与其一面费心封禁,一面为交差头疼,不若因势利导,两相成全。”
柏隆看着我,目光不定:“夫人之意……”
我说:“如县长方才所言,侯钜染指私盐,亦是迫于无奈。其实不止侯钜,扬州沿海各产盐之地,县官亦多是如此,自行收购私盐,转手卖与盐贩,就算要填补交差的亏空,也仍然可获巨利。”
柏隆皱眉摆手,道:“此事断然不可!朝廷近来甚严,若有人往上参一本,乃是坐死大罪!”
我反问:“贩卖私盐,何时不是坐死的大罪?古往今来,官商勾结不在少数,可因此获罪的官吏有几人?”
柏隆结舌。
我笑了笑:“县长放心,有侯钜前车之鉴,妾自不会教县长走他老路。妾方才说那些,不过是要县长放心,只要行事稳当,此事最坏也不会像侯钜一般山穷水尽。”
柏隆道:“夫人教在下沾手私盐,莫非还不是走侯钜老路?”
“自然不是。”我说,“侯钜从民间收盐之举,其实并无过错。他错在愈发贪得无厌,只想着垄断独吞,一旦遇事则孤立无援,墙倒众人推。海盐县贩私盐之风古已有之,凡临海乡里,几乎家家煮盐。而侯钜倚仗县长之职,官匪勾结,压价征收,百姓不堪其扰。就算无司盐校尉之事,侯钜遇到别的什么校尉倒霉,亦是早晚。”
“夫人此言差矣。”柏隆摇头,“两万担盐,便是每担以低价收购亦是巨资。加上各路关节打点,若不拼命敛财,何以维持?”
我说:“这些数对于寻常士人来说,自是巨资;可在海盐的豪强巨富眼中,则全然不费气力。”
柏隆一愣。
“海盐的豪强巨富?”他说,“夫人是指……虞氏?”
“正是。”我说。
“他们敢?”柏隆有些吃惊。
“有何不敢?”我笑了笑,“县长可知,先前最大的私盐贩是谁?”
“自是侯钜。”柏隆道。
“那么那些私自煮盐的百姓,取卤水的盐场,县长可知谁的?”
柏隆目光定住:“夫人是说……”
“半个海盐都是虞氏的,”我不紧不慢道,“这般肥肉,县长以为他们会视而不见?”
柏隆神色犹疑不定:“可在下先前查访,并不曾得知。”
“这便是虞氏的本事,他们不想让外人知晓,外人便无从知晓。”我说,“虞氏行事已久,根基深厚,缺的不过是个遮掩。只要县长默许,不必像侯钜般亲自动手,那四万担盐虞氏自会送上。”
柏隆沉吟,一时默然。
我并不着急,拿过茶杯来,喝一口茶。
“就算他们敢,侯钜当初怎不曾求助虞氏?”过了会,他终于开口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我说,“纵然是豪强,插手盐业亦非人人敢做。虞氏虽是海盐大族,从前那头上无寸缕遮挡,便是再想也不敢轻易动手。”
“夫人言下之意,他们如今便有了荫蔽?”
“正是。”我说,“盐铁漕运、均输平准皆由大司农掌管,而如今朝中新任的大司农陆超,乃出身扬州陆氏。”
“扬州陆氏?”柏隆想了想,道,“虞氏与陆氏确是姻亲,那日去万安馆的虞氏,便是嫁到了陆氏。可她那丈夫乃旁支,与大司农并非十分亲近。”
“妾所指并非虞氏夫家,而是陆融。他是大司农堂弟,与大司农甚善。” 我轻轻抚着杯子,“据妾所闻,陆融有意与虞善结成儿女亲家,县长若走动走动,大事定然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