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医者之道(第四十七更,求订阅,求月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唯一有些不幸的是,宁修的娘亲宁刘氏染了咳疾怎么也不见好,且有愈咳愈厉害的趋势。
宁修不敢大意,连忙去医馆请坐馆的神医李时珍前去帮母亲诊治。
宁修去时李时珍恰巧在医馆,这可谓是幸运了。宁修知道李时珍自从辞去太医院官职后便一直云游行医,走到一个地方停下来待上几年都有可能。
李时珍虽然是湖广人,可并不一定一直待在湖广啊。
万一他老人家突然高兴,又开始云游,那宁修可去哪儿找人?
所以宁修见到李时珍的那刻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有李神医在,老娘的咳疾还有啥可愁的?
李时珍本就是医者仁心,别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找他就诊他都会接诊。
不过他有一个奇怪的规矩,那就是一般不上门亲自问诊。
除非是官府强招,他是不会轻易离开医馆的。
宁修本以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李时珍就会松了口风。
谁知李时珍却一直咬死不松口。
宁修不由得急了。
“事急从权,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家母咳疾甚重,李神医忍心看她忍受严寒到医馆来吗?”
若是一般时候也就罢了,偏偏现在是寒冬。
朔风吹到脸上跟刀子一样刮的人生疼。娘亲本就染了咳疾,万一受了凉病情加重可该如何是好?
宁刘氏虽然不是宁修真正意义上的母亲,却给了宁修许多关爱维护。
宁修依稀记得父亲数落他时,宁刘氏总会站出来替他说话。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相处的时间久了,宁修早已把宁刘氏当作母亲侍奉。
如今母亲有了疾病,他自是四处寻医。
李时珍提出到医馆就诊,这个条件太无理了。
“这是李某的规矩。便是达官显贵也是一样的。”
李时珍却是丝毫不为所动。
宁修冷笑一声道:“李神医的规矩好没有道理。既如此为何官府征召时你会前去衙门诊治呢?这难道不是坏了规矩?”
“这......”
李时珍蹙起眉头,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一直坚持在医馆问诊确实是他多年以来的规矩。这倒不是他耍大牌,而是他认为这样可以诊治更多的病患。
试想若是他挎着药箱前去一名病患宅中诊治,来回路上都得耽搁很长时间。再加上外出医诊期间医馆无人坐诊,有前来求医的病患必定不知所措,却会贻误了诊病的时机。
所以在他看来外出就诊看似是为病患考虑,实则会牺牲更多病患的利益。
两者一相比较,李时珍便坚持坐馆诊病了。
可方才宁修对他说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
他确实是无条件的接受官府的征召,前去衙门诊病啊。
这难道不是坏了规矩吗?
再退一步,若是朝廷征召,天子下旨命他再度入宫给宫中贵人诊病,他是去还是不去?
圣旨不可违逆,他当然还是会去,这不也是坏了他自己立下的规矩吗?
这样看来他的这个规矩设立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时珍陷入了沉思。
为官府,为朝廷,为天子坏了规矩和为小民,贩夫走卒,百姓坏了规矩有何区别?
难道因为前者身份尊贵他坏了规矩就能认为是理所应当吗?
如此不公允,岂不是违背了他从医的初衷。
毕竟在他看来任何病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那么,他做的这些事情究竟有没有意义呢?
见李时珍陷入了沉默,宁修也没有逼问。
他静静的等着,他相信李时珍最终会明白的。
果然过了半晌李时珍长叹一声,幽幽说道:“宁小友一席话让李某如醍醐灌顶啊。李某半辈子没想明白的问题,宁小友一句话便点醒了。”
宁修连称不敢当。
“方才小子一时情急,话语之中多有得罪,还请李神医莫要在意。”
李时珍推了推手道:“宁小友言重了。你点醒了李某,李某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责怪你?再说,李某若是心胸如此狭隘又怎配从医救人?”
宁修心中一暖,不光是因为李时珍愿意去府宅为娘亲看病,还因为他方才的那番话。
这才是写下《本草纲目》这样巨著的人该有的胸怀啊。
李时珍倒也是干练,跨上药箱便和宁修出了门。
此时虽然并未落雪,但气温仍然很低。李时珍却没有丝毫的畏缩,迈着方步沿着街道前行。
宁修不由得感慨,或许这便是心中有道的人吧,任何外物变化都不足以改变他们。
二人来到宅中,宁修把李时珍引入内院。
老爹宁良早已急得团团转。七郎、十郎也是一脸忧愁。
见宁修来了,宁良面色稍稍和缓。
他上前一步道:“李郎中可请来了?”
宁修连忙介绍道:“爹,这位便是李神医。”
李时珍被他左一句神医右一句神医叫的面颊一红,推了推手道:“甚么神医,李某就是一个云游天下的郎中罢了。”
“李神医过谦了,若您都不能算神医,这天下怕是没有人能算神医了。”
李时珍感到颇为不解:“宁小友何出此言?”
“这个小子不能说,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也难怪李时珍疑惑。他现在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名医,还担不起神医的名号。
之所以后世尊奉他为神医,更多是因为《本草纲目》的缘故。
而现在《本草纲目》刚刚问世,所知者甚少,口碑还没有发酵。李时珍当然不认为自己担的起神医的名号了。
不过就像宁修说的,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却说李时珍在宁家父子的陪同下进入了宁刘氏的屋子。
一进屋他便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药汤味。
宁修搬了一把凳子放在床头,李时珍也不客气撩袍坐下。
他放下药箱,沉声道:“需要李某悬丝问诊吗?”
宁良抢在宁修之前回答:“不必了,李郎中就正常诊病吧。”
他听说悬丝诊病诊不出啥,没必要为了面子贻误病情。
李时珍点了点头便用一个小枕垫起了宁刘氏的手腕,开始把脉诊病了。
......
......
唯一有些不幸的是,宁修的娘亲宁刘氏染了咳疾怎么也不见好,且有愈咳愈厉害的趋势。
宁修不敢大意,连忙去医馆请坐馆的神医李时珍前去帮母亲诊治。
宁修去时李时珍恰巧在医馆,这可谓是幸运了。宁修知道李时珍自从辞去太医院官职后便一直云游行医,走到一个地方停下来待上几年都有可能。
李时珍虽然是湖广人,可并不一定一直待在湖广啊。
万一他老人家突然高兴,又开始云游,那宁修可去哪儿找人?
所以宁修见到李时珍的那刻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有李神医在,老娘的咳疾还有啥可愁的?
李时珍本就是医者仁心,别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找他就诊他都会接诊。
不过他有一个奇怪的规矩,那就是一般不上门亲自问诊。
除非是官府强招,他是不会轻易离开医馆的。
宁修本以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李时珍就会松了口风。
谁知李时珍却一直咬死不松口。
宁修不由得急了。
“事急从权,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家母咳疾甚重,李神医忍心看她忍受严寒到医馆来吗?”
若是一般时候也就罢了,偏偏现在是寒冬。
朔风吹到脸上跟刀子一样刮的人生疼。娘亲本就染了咳疾,万一受了凉病情加重可该如何是好?
宁刘氏虽然不是宁修真正意义上的母亲,却给了宁修许多关爱维护。
宁修依稀记得父亲数落他时,宁刘氏总会站出来替他说话。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相处的时间久了,宁修早已把宁刘氏当作母亲侍奉。
如今母亲有了疾病,他自是四处寻医。
李时珍提出到医馆就诊,这个条件太无理了。
“这是李某的规矩。便是达官显贵也是一样的。”
李时珍却是丝毫不为所动。
宁修冷笑一声道:“李神医的规矩好没有道理。既如此为何官府征召时你会前去衙门诊治呢?这难道不是坏了规矩?”
“这......”
李时珍蹙起眉头,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一直坚持在医馆问诊确实是他多年以来的规矩。这倒不是他耍大牌,而是他认为这样可以诊治更多的病患。
试想若是他挎着药箱前去一名病患宅中诊治,来回路上都得耽搁很长时间。再加上外出医诊期间医馆无人坐诊,有前来求医的病患必定不知所措,却会贻误了诊病的时机。
所以在他看来外出就诊看似是为病患考虑,实则会牺牲更多病患的利益。
两者一相比较,李时珍便坚持坐馆诊病了。
可方才宁修对他说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
他确实是无条件的接受官府的征召,前去衙门诊病啊。
这难道不是坏了规矩吗?
再退一步,若是朝廷征召,天子下旨命他再度入宫给宫中贵人诊病,他是去还是不去?
圣旨不可违逆,他当然还是会去,这不也是坏了他自己立下的规矩吗?
这样看来他的这个规矩设立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时珍陷入了沉思。
为官府,为朝廷,为天子坏了规矩和为小民,贩夫走卒,百姓坏了规矩有何区别?
难道因为前者身份尊贵他坏了规矩就能认为是理所应当吗?
如此不公允,岂不是违背了他从医的初衷。
毕竟在他看来任何病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那么,他做的这些事情究竟有没有意义呢?
见李时珍陷入了沉默,宁修也没有逼问。
他静静的等着,他相信李时珍最终会明白的。
果然过了半晌李时珍长叹一声,幽幽说道:“宁小友一席话让李某如醍醐灌顶啊。李某半辈子没想明白的问题,宁小友一句话便点醒了。”
宁修连称不敢当。
“方才小子一时情急,话语之中多有得罪,还请李神医莫要在意。”
李时珍推了推手道:“宁小友言重了。你点醒了李某,李某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责怪你?再说,李某若是心胸如此狭隘又怎配从医救人?”
宁修心中一暖,不光是因为李时珍愿意去府宅为娘亲看病,还因为他方才的那番话。
这才是写下《本草纲目》这样巨著的人该有的胸怀啊。
李时珍倒也是干练,跨上药箱便和宁修出了门。
此时虽然并未落雪,但气温仍然很低。李时珍却没有丝毫的畏缩,迈着方步沿着街道前行。
宁修不由得感慨,或许这便是心中有道的人吧,任何外物变化都不足以改变他们。
二人来到宅中,宁修把李时珍引入内院。
老爹宁良早已急得团团转。七郎、十郎也是一脸忧愁。
见宁修来了,宁良面色稍稍和缓。
他上前一步道:“李郎中可请来了?”
宁修连忙介绍道:“爹,这位便是李神医。”
李时珍被他左一句神医右一句神医叫的面颊一红,推了推手道:“甚么神医,李某就是一个云游天下的郎中罢了。”
“李神医过谦了,若您都不能算神医,这天下怕是没有人能算神医了。”
李时珍感到颇为不解:“宁小友何出此言?”
“这个小子不能说,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也难怪李时珍疑惑。他现在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名医,还担不起神医的名号。
之所以后世尊奉他为神医,更多是因为《本草纲目》的缘故。
而现在《本草纲目》刚刚问世,所知者甚少,口碑还没有发酵。李时珍当然不认为自己担的起神医的名号了。
不过就像宁修说的,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却说李时珍在宁家父子的陪同下进入了宁刘氏的屋子。
一进屋他便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药汤味。
宁修搬了一把凳子放在床头,李时珍也不客气撩袍坐下。
他放下药箱,沉声道:“需要李某悬丝问诊吗?”
宁良抢在宁修之前回答:“不必了,李郎中就正常诊病吧。”
他听说悬丝诊病诊不出啥,没必要为了面子贻误病情。
李时珍点了点头便用一个小枕垫起了宁刘氏的手腕,开始把脉诊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