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 报应不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支付宝搜索534355180领红包, 加一分钱即可充值到晋-江 而今当真走进来了,却觉得也不过如此。这道家清修之地,与寻常宫殿也没什么不同, 不过是灵帝一厢情愿,以为它有什么神异罢了。
往事都成云烟,林太后心底那一点微微泛起的波澜很快就平复下去, 恢复了一贯的端严。
她将整个问道宫检视了一番, 对邱姑姑道, “虽是方外之地,到底寒素了些。传令内侍省, 重新将这里布置一番, 好叫慧如真师住得安稳,如此才能精研道法, 为我大楚祈福。”
“多谢太皇太后。”贺卿已经得了消息, 因此改了称呼。
林太后摇头, “还未曾正式下旨。”
“那也快了。”贺卿道, “听闻今日顾学士舌战群儒, 将群臣驳斥得哑口无言, 此事已经定了, 明日就要下旨。既如此,称呼也就该改了。”
二人进屋坐定,上了香茶果品, 林太后便道, “等下了旨意, 便该移宫了。养寿宫距离此处不远,哀家选了那里,将来也可时时见面说话,一起作伴。我进来读了几卷道经,也颇有所得,等略空闲些,正好与你切磋领悟。”
“娘娘不嫌弃我愚笨就好。”贺卿道。
“只是却不知朝堂上的事,何时才能安顿下来。”林太后放下茶盏,微微一叹,“如今朝上这些大臣们各怀心思,各自为政,不听宣调,哀家又是女流之辈,不能直接出面,若是没人压着,只怕……”
“不是有薛相公在?”贺卿问。
林太后微微摇头,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折子递给她,“你瞧瞧这个。”
“这……”贺卿犹豫的看了她一眼,“这恐怕不妥。”
“有何不妥?哀家看得,你自然也看得。”林太后道,“真师如今已是方外之人,权当是替哀家化解烦忧便是。”
贺卿这才打开奏折,却是薛知道请辞的奏折。
这是前一世里没有的事。——自然,那时薛知道一力扶持中山王贺垣登位,虽然贺垣狼子野心,所做的事情令朝臣们都颇不满意,但毕竟是从龙之功,他这平章事的位置坐得稳稳的,一直是朝臣与贺垣对抗的领军人物。
却不想改了贺垣登位的可能,却让林太后与他生出嫌隙,竟是提前请辞了。
贺卿这段时间将记忆中的大楚的历史反复翻看,又回顾了不少后来之人对这段历史的评价,甚至包括不少小说家言。
是的,现在贺卿已经知道,那位神奇的穿越女,所获取的大部分专业知识,竟然是来自各种各样的小说。不过其中杜撰的成分虽然多,但也未必都没有道理。而且大抵因为与故事结合,记忆反而更加深刻。
贺卿将这些说法一一列出,进行比对,取其中较为可靠的部分,也算是对这段历史有了一点心得,不再是当初那个居于深宫之中,朝中大事一概不懂的大长公主。
因此一看到这封奏折,她便想到了许多,沉吟片刻,才轻声问,“娘娘是想用那顾铮?”
“此人的确是个人才,惜乎太过年轻,只怕难以服众。”林太后揉了揉眉心,“哀家的身份顾虑重重,也不好与朝臣为此争执。”
她要是皇帝,想用谁就用谁,就算顾铮年轻,只要的确有才华,便能压得住。偏偏她只是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旦有出格的政治举措,便一定会被朝臣们所警惕。
“顾、铮。”贺卿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表情一时也有些复杂。
在贺卿自己经历过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大抵是因为薛知道还在,顾铮一直被压着,也就才能不显,不为外人所知。
但是她知道历史书里的顾铮是个什么样的人。
顾铮,在后世评价之中,是能与古之圣贤并肩之人。不但政治上才华横溢,在儒家学说上更是自成一派,写出无数著作,门人弟子无数,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是史书上必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
铁狼族攻破都城,终结了一个朝代,但他们也没能嚣张多久,因为终于醒过神来的楚朝遗臣和军队,不可能接受被异族奴役的下场,于是拼死反抗,很快就又将他们逐出关外。
这其中,顾铮连横合纵的通天手段,是最重要的部分。正是他四处奔走,说服了各方势力联手,才有这样的结果。
但可悲的是,草原人一被赶走,中原群龙无首,岌岌可危的联军立刻崩溃,内部四分五裂,陷入了长达十三年的内乱,而后才被新的王朝统一。
而顾铮,作为新朝的开国功臣,一代大儒,乃是这前后几百年间最传奇的人物。
有人说,正是因为得到了他的辅佐,新朝太-祖才能够如此顺利的打下并坐稳江山,而他推行的一系列善政,也的确影响深远,知道穿越女来的那个时代,其中一些思想,也仍旧显得十分先进,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并没有半点落伍和褪色。
所以贺卿对于林太后“年轻”的评价颇不以为然。
毕竟这世上,天才本就寥寥无几,而天才中的天才,更是千百年才得一个。这样一个人,年龄会成为束缚他的东西吗?
三年后的顾铮能单靠着一张嘴连横合纵,若将整个楚朝托付给他,有朝廷做后盾,那么……是否就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之中,保全大楚王朝,避免前世的结局呢?
这么一想,贺卿的心跳都跟着快了几分。
也许是因为见识增长,她觉得自己再也回不到原来那个居于深宫之中,只求平淡度日的小姑娘了。想到能够亲身经历、见证、甚至亲手去改变历史,她便不由得心潮涌动,生出一股无法形容的胆气来。
之前没想过要去改变,是因为贺卿知道自己绝不是那块材料,所以也就不敢随意插手。
但如果有顾铮,自己只是从旁推动和辅助,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这样想着,她含笑道,“娘娘多虑了,此人既然能在朝上据理力争,且辩驳得所有人哑口无言,这‘不能服众’四个字又从何说起?”
林太后眼睛一亮,“这倒是,听说他年少才高,已是宇内文宗一般的人物,但凡读书人,对他倒是都没有不服气的。只是做官上,却不知究竟如何。那有才气的文人,往往过于狂悖,世所不容,哀家也不免担忧。”
万一所托非人,坏了她自己的名声也就罢了,若是坏了大楚江山,她有何面目见人?
贺卿若有所思的看着手里的奏折,“这个我倒觉得不会。薛相公这折子里,也是举荐他入政事堂的意思。可见连薛相公这样老成持重者,也认为他能堪大任,想来不是那等放诞之人。”
见林太后若有所动,她又道,“何况,便是因为他年轻,旁人心有疑虑,才需要娘娘的恩典,给他机会。想来,顾大人他日有所成就,也必定感念娘娘知遇之恩。”
“也罢。”林太后轻轻吸了一口气,“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也是无可奈何。”
……
第二日,礼部即颁旨,以大行皇帝遗诏的名义,册张氏肚子里的孩子为储君,出生之后继位。又封张氏为太后,尊林氏为太皇太后,以太皇太后临朝,垂帘听政,彻底奠定了接下来十多年间后宫的局面。
太皇太后移至养寿宫居住,张太后则暂时住在坤华宫中,安心养胎。
翌日,太皇太后御内东门听政,下旨议大行皇帝谥号,并诏命今年继续使用天顺的年号,暂不改元。同时召翰林院掌院学士顾铮等人修大行皇帝实录。最后是封赏诸多大臣。
这一系列的举措,彻底彰显了太皇太后对朝堂的掌控,也让一直惶恐的臣民们安下了心。即使大行皇帝骤然离世,也没有对朝廷产生冲击和影响。
但暗地里,却还是免不了有一些波澜。
天顺三年三月初一,朝中十几位大臣联名上书,弹劾平章事薛知道十项罪名。
用穿越女记忆中的说法,那就是刷存在感。
从前的她,就是太温顺老实,总待在芳辰殿里不出门,安安静静,等闲谁会注意到呢?而事实已经证明,那种做法不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随波逐流,悲剧而终。既如此,贺卿自然要做出一点改变。
当然,也不可破坏了自己“出世之人”的设定,所以她从来只与太皇太后谈玄论道,不是对方问起,绝不涉及朝政,即便提到了,也是点到即止。
太皇太后显然对她的印象很好,也越发信赖倚重,如今几乎每日都要跟贺卿说说话,有点类似她记忆中西方宗教的“告解”,或是童话故事里的“树洞”,将种种烦闷之事都对她倾诉出来,心里便会松快许多。
一旦找到跟对方相处的定位,贺卿便很快适应了这个身份。她本来就不是多言之人,作为倾听者再合适不过。随着太皇太后对朝堂的掌控逐渐深入,两人的相处也越发融洽。
但这一日午后,贺卿照例到养寿宫拜见时,太皇太后却是满脸忧色。
“娘娘这是怎么了?”贺卿见了礼,在太皇太后对面坐下,便开口询问。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邱姑姑便在一旁道,“还不是为了太后娘娘和她肚子里的龙子?真师有所不知,太后娘娘的身子本就柔弱,有孕之后就更是艰难了。太皇太后因此特允她在坤华宫中静养,不叫人去烦扰,却也不见什么起色。”
“今儿一早那边就来报,说是病倒了,太皇太后已经去看过了,太医说是饮食难进、夜不安寝所致。说起来是孕期该有的征兆,只是长此以往,身体哪里受得住?又如何不叫人担忧?”大抵因为贺卿是信得过的人,所以邱姑姑说得虽然委婉,却也将真正的原因点了出来:是张太后忧思太过。
这也不难理解。
张太后本来只是个宫女,出身卑微,有幸被选中教导先帝人事。这样的身份,即便生育皇嗣,也很难真正改变什么。骤然成了太后,全天下都盯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张太后只怕还没来得及享受尊崇荣耀,先被巨大的压力给吓住了。
万一没照料好这个孩子怎么办?万一生下来是个龙女怎么办?若是结果不如人所愿,她该如何是好?
这种种问题根本没有答案,十分磨人,也就难怪她饮食难进,夜不安寝了。
太皇太后今日的荣耀都建立在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若是有个闪失,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自然也跟着一起忧心。今日已经开解过张太后一回,只是她本人就是张太后压力的最大来源之一,越说她越紧张,是以如此烦闷。
“这种事我虽不懂,但听说孕中皆是多思,也只能尽量让她放宽心才好。”贺卿道。
支付宝搜索534355180领红包, 加一分钱即可充值到晋-江 而今当真走进来了,却觉得也不过如此。这道家清修之地,与寻常宫殿也没什么不同, 不过是灵帝一厢情愿,以为它有什么神异罢了。
往事都成云烟,林太后心底那一点微微泛起的波澜很快就平复下去, 恢复了一贯的端严。
她将整个问道宫检视了一番, 对邱姑姑道, “虽是方外之地,到底寒素了些。传令内侍省, 重新将这里布置一番, 好叫慧如真师住得安稳,如此才能精研道法, 为我大楚祈福。”
“多谢太皇太后。”贺卿已经得了消息, 因此改了称呼。
林太后摇头, “还未曾正式下旨。”
“那也快了。”贺卿道, “听闻今日顾学士舌战群儒, 将群臣驳斥得哑口无言, 此事已经定了, 明日就要下旨。既如此,称呼也就该改了。”
二人进屋坐定,上了香茶果品, 林太后便道, “等下了旨意, 便该移宫了。养寿宫距离此处不远,哀家选了那里,将来也可时时见面说话,一起作伴。我进来读了几卷道经,也颇有所得,等略空闲些,正好与你切磋领悟。”
“娘娘不嫌弃我愚笨就好。”贺卿道。
“只是却不知朝堂上的事,何时才能安顿下来。”林太后放下茶盏,微微一叹,“如今朝上这些大臣们各怀心思,各自为政,不听宣调,哀家又是女流之辈,不能直接出面,若是没人压着,只怕……”
“不是有薛相公在?”贺卿问。
林太后微微摇头,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折子递给她,“你瞧瞧这个。”
“这……”贺卿犹豫的看了她一眼,“这恐怕不妥。”
“有何不妥?哀家看得,你自然也看得。”林太后道,“真师如今已是方外之人,权当是替哀家化解烦忧便是。”
贺卿这才打开奏折,却是薛知道请辞的奏折。
这是前一世里没有的事。——自然,那时薛知道一力扶持中山王贺垣登位,虽然贺垣狼子野心,所做的事情令朝臣们都颇不满意,但毕竟是从龙之功,他这平章事的位置坐得稳稳的,一直是朝臣与贺垣对抗的领军人物。
却不想改了贺垣登位的可能,却让林太后与他生出嫌隙,竟是提前请辞了。
贺卿这段时间将记忆中的大楚的历史反复翻看,又回顾了不少后来之人对这段历史的评价,甚至包括不少小说家言。
是的,现在贺卿已经知道,那位神奇的穿越女,所获取的大部分专业知识,竟然是来自各种各样的小说。不过其中杜撰的成分虽然多,但也未必都没有道理。而且大抵因为与故事结合,记忆反而更加深刻。
贺卿将这些说法一一列出,进行比对,取其中较为可靠的部分,也算是对这段历史有了一点心得,不再是当初那个居于深宫之中,朝中大事一概不懂的大长公主。
因此一看到这封奏折,她便想到了许多,沉吟片刻,才轻声问,“娘娘是想用那顾铮?”
“此人的确是个人才,惜乎太过年轻,只怕难以服众。”林太后揉了揉眉心,“哀家的身份顾虑重重,也不好与朝臣为此争执。”
她要是皇帝,想用谁就用谁,就算顾铮年轻,只要的确有才华,便能压得住。偏偏她只是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旦有出格的政治举措,便一定会被朝臣们所警惕。
“顾、铮。”贺卿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表情一时也有些复杂。
在贺卿自己经历过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大抵是因为薛知道还在,顾铮一直被压着,也就才能不显,不为外人所知。
但是她知道历史书里的顾铮是个什么样的人。
顾铮,在后世评价之中,是能与古之圣贤并肩之人。不但政治上才华横溢,在儒家学说上更是自成一派,写出无数著作,门人弟子无数,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是史书上必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
铁狼族攻破都城,终结了一个朝代,但他们也没能嚣张多久,因为终于醒过神来的楚朝遗臣和军队,不可能接受被异族奴役的下场,于是拼死反抗,很快就又将他们逐出关外。
这其中,顾铮连横合纵的通天手段,是最重要的部分。正是他四处奔走,说服了各方势力联手,才有这样的结果。
但可悲的是,草原人一被赶走,中原群龙无首,岌岌可危的联军立刻崩溃,内部四分五裂,陷入了长达十三年的内乱,而后才被新的王朝统一。
而顾铮,作为新朝的开国功臣,一代大儒,乃是这前后几百年间最传奇的人物。
有人说,正是因为得到了他的辅佐,新朝太-祖才能够如此顺利的打下并坐稳江山,而他推行的一系列善政,也的确影响深远,知道穿越女来的那个时代,其中一些思想,也仍旧显得十分先进,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并没有半点落伍和褪色。
所以贺卿对于林太后“年轻”的评价颇不以为然。
毕竟这世上,天才本就寥寥无几,而天才中的天才,更是千百年才得一个。这样一个人,年龄会成为束缚他的东西吗?
三年后的顾铮能单靠着一张嘴连横合纵,若将整个楚朝托付给他,有朝廷做后盾,那么……是否就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之中,保全大楚王朝,避免前世的结局呢?
这么一想,贺卿的心跳都跟着快了几分。
也许是因为见识增长,她觉得自己再也回不到原来那个居于深宫之中,只求平淡度日的小姑娘了。想到能够亲身经历、见证、甚至亲手去改变历史,她便不由得心潮涌动,生出一股无法形容的胆气来。
之前没想过要去改变,是因为贺卿知道自己绝不是那块材料,所以也就不敢随意插手。
但如果有顾铮,自己只是从旁推动和辅助,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这样想着,她含笑道,“娘娘多虑了,此人既然能在朝上据理力争,且辩驳得所有人哑口无言,这‘不能服众’四个字又从何说起?”
林太后眼睛一亮,“这倒是,听说他年少才高,已是宇内文宗一般的人物,但凡读书人,对他倒是都没有不服气的。只是做官上,却不知究竟如何。那有才气的文人,往往过于狂悖,世所不容,哀家也不免担忧。”
万一所托非人,坏了她自己的名声也就罢了,若是坏了大楚江山,她有何面目见人?
贺卿若有所思的看着手里的奏折,“这个我倒觉得不会。薛相公这折子里,也是举荐他入政事堂的意思。可见连薛相公这样老成持重者,也认为他能堪大任,想来不是那等放诞之人。”
见林太后若有所动,她又道,“何况,便是因为他年轻,旁人心有疑虑,才需要娘娘的恩典,给他机会。想来,顾大人他日有所成就,也必定感念娘娘知遇之恩。”
“也罢。”林太后轻轻吸了一口气,“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也是无可奈何。”
……
第二日,礼部即颁旨,以大行皇帝遗诏的名义,册张氏肚子里的孩子为储君,出生之后继位。又封张氏为太后,尊林氏为太皇太后,以太皇太后临朝,垂帘听政,彻底奠定了接下来十多年间后宫的局面。
太皇太后移至养寿宫居住,张太后则暂时住在坤华宫中,安心养胎。
翌日,太皇太后御内东门听政,下旨议大行皇帝谥号,并诏命今年继续使用天顺的年号,暂不改元。同时召翰林院掌院学士顾铮等人修大行皇帝实录。最后是封赏诸多大臣。
这一系列的举措,彻底彰显了太皇太后对朝堂的掌控,也让一直惶恐的臣民们安下了心。即使大行皇帝骤然离世,也没有对朝廷产生冲击和影响。
但暗地里,却还是免不了有一些波澜。
天顺三年三月初一,朝中十几位大臣联名上书,弹劾平章事薛知道十项罪名。
用穿越女记忆中的说法,那就是刷存在感。
从前的她,就是太温顺老实,总待在芳辰殿里不出门,安安静静,等闲谁会注意到呢?而事实已经证明,那种做法不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随波逐流,悲剧而终。既如此,贺卿自然要做出一点改变。
当然,也不可破坏了自己“出世之人”的设定,所以她从来只与太皇太后谈玄论道,不是对方问起,绝不涉及朝政,即便提到了,也是点到即止。
太皇太后显然对她的印象很好,也越发信赖倚重,如今几乎每日都要跟贺卿说说话,有点类似她记忆中西方宗教的“告解”,或是童话故事里的“树洞”,将种种烦闷之事都对她倾诉出来,心里便会松快许多。
一旦找到跟对方相处的定位,贺卿便很快适应了这个身份。她本来就不是多言之人,作为倾听者再合适不过。随着太皇太后对朝堂的掌控逐渐深入,两人的相处也越发融洽。
但这一日午后,贺卿照例到养寿宫拜见时,太皇太后却是满脸忧色。
“娘娘这是怎么了?”贺卿见了礼,在太皇太后对面坐下,便开口询问。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邱姑姑便在一旁道,“还不是为了太后娘娘和她肚子里的龙子?真师有所不知,太后娘娘的身子本就柔弱,有孕之后就更是艰难了。太皇太后因此特允她在坤华宫中静养,不叫人去烦扰,却也不见什么起色。”
“今儿一早那边就来报,说是病倒了,太皇太后已经去看过了,太医说是饮食难进、夜不安寝所致。说起来是孕期该有的征兆,只是长此以往,身体哪里受得住?又如何不叫人担忧?”大抵因为贺卿是信得过的人,所以邱姑姑说得虽然委婉,却也将真正的原因点了出来:是张太后忧思太过。
这也不难理解。
张太后本来只是个宫女,出身卑微,有幸被选中教导先帝人事。这样的身份,即便生育皇嗣,也很难真正改变什么。骤然成了太后,全天下都盯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张太后只怕还没来得及享受尊崇荣耀,先被巨大的压力给吓住了。
万一没照料好这个孩子怎么办?万一生下来是个龙女怎么办?若是结果不如人所愿,她该如何是好?
这种种问题根本没有答案,十分磨人,也就难怪她饮食难进,夜不安寝了。
太皇太后今日的荣耀都建立在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若是有个闪失,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自然也跟着一起忧心。今日已经开解过张太后一回,只是她本人就是张太后压力的最大来源之一,越说她越紧张,是以如此烦闷。
“这种事我虽不懂,但听说孕中皆是多思,也只能尽量让她放宽心才好。”贺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