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谋划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除却看话本子,两人之间倒无太大分歧。竹大少暗自留心,见渔舟虽然对话本子爱不释手,倒也未有出格的举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了,偶尔心血来潮还会偷偷看她的话本子。
大雪直下到“扫尘日”——廿四,当日虽然风停雪住,但是仍然未见丝毫阳光的影子,皑皑白雪堆砌出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树梢、屋顶、路边都是雪,上面一层是蓬松的白莲花,下面一层是成块的冰晶。
孩子们倒是不畏严寒,带着帽子,扑棱棱地往雪地里跑,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玩得不亦乐乎,时不时传出一阵阵欢歌笑语。
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多,毕竟快过年了,在城中做长工、短工的都渐渐回来了,除尘、杀猪、磨豆腐,慢慢地,慢慢地,过年的氛围越来越重。
除了王大牛一家,与渔舟交好的再无其他。年底邻里之间往来渐多,热闹得很。
渔舟翻着话本子,漫不经心地道:“昨日王大娘送了十个鸡蛋过来。”
闲来无事,像寻常夫妻一样,渔舟也会谈起一些家长里短,宣竹偶尔也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上几句。
“嗯。”宣竹低低地应了一声,写字运笔的手依然未停下。
“说起来,他们一家对我们帮助良多,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回点什么?”渔舟偏首笑问。
“是麽?”在竹大少的眼中,王铁牛因学会盘炕而能够养家糊口,获益匪浅的应当是王家才对。
“当然咯。”渔舟笃定地道。
宣竹望了望环堵萧然的家,淡淡地道:“你想回什么?”
渔舟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立刻放下话本子,蹭到他身边,歪着脑袋看了看桌上龙飞凤舞的字,浅笑道:“昨日我路过里正家,见他们家贴了一副对联,前去观看的村民不少,似乎很是羡慕。你这一手字,我看着倒是觉得更漂亮几分。我想请你给王家写副对联,不知竹大少可否给我几分面子?”
渔舟自然有着自己的盘算,因着宣竹的病弱之躯,村中人渐渐忘却了他是唯一“秀才”的身份,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在宣竹进入书院之前,他需要扬名,哪怕是虚名,而且又能让王家高兴,何乐不为呢?
虽然渔舟从未提起,但她的心思,宣竹大抵还是能猜到一二分的,再加上那句“我看着倒是觉得更漂亮几分”十分顺耳,于是欣然应允,挥笔立就。
傍晚时分渔舟去王家走了一趟,喝了半盏茶。第二日前去王家看对联的村民络绎不绝,纷纷赞不绝口。下午便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门前来求字了,竹大少半推半就地露了一手。
既然有人开了头,后面求字的人便越来越多了。竹大少坚持不要任何报酬,还无偿提供红纸。民风淳朴,渔舟两口子又家徒四壁,村民自然也不好意思占便宜,大都不会空手上门,家境稍好的会捎上鸡鸭鱼肉,家境差的会带些鸡蛋、青菜、干菜。一时之间,前来求字之人源源不断,甚至有邻村之人慕名而来。
也因此,渔舟一洗曾经懒惰之名,她家虽一贫如洗,但胜在干净整洁,再加上她进退有度,举止大方,自然而然地也传出了几分美名。
这对联从廿五写到了廿九,直到大年三十前的一日。拜访的人超乎意料的多,竹大少每日铁打不动的读书习字自然也暂且搁置了,他每日忙得手酸背疼,咳嗽依旧如影随形,但精神头却好了许多,病气去了几分,风采自然再难遮掩。渔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吃食上越发用心。
其实,宣竹如此劳心劳力,除却薄名和吃食,也未能赚得几分,西晋洛阳纸贵,大燕朝又何尝不是如此?
未能花一文钱,便过上了一个丰盛的年,渔舟是十分满意,也十分高兴的,眉梢眼角都是笑意,似乎恨不得手舞足蹈,高歌一曲。她那不加掩饰的欢喜劲,引得宣竹频频朝她看去,嘴角也忍不住稍稍勾起了一个极浅极浅的弧度,心中思量:冲着她这高兴模样,再多些几十副对联也是值得的。
年夜饭后,二人围着火堆守岁。外面白雪照人,爆竹声声,孩童欢呼。热闹是他们的,屋内只有宁静祥和。宣竹端正地坐着,面容平静地望着外面的夜空,或许是想起了故去的双亲,或许是想起了往日宣府的热闹,或许什么都没想。渔舟认真地数着破罐中的铜板,嘴角噙着笑容,铜钱每响一声,笑意便深一分。二人之间隔着火堆,旁边横着一条破旧的矮板凳,上面放着瓜子、花生、糖果、茶水。
宣竹回神见到她那眯着眼睛数钱的样子,忍不住探身刮了刮她小巧的鼻子,笑斥:“小财迷!”
渔舟拍开他作乱的手,咳了咳嗓子,一本正经地问道:“竹大少,你知道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吗?”
“高官厚禄,富贵逼人?”
“儿女绕膝,子孙绵延?”
“声名远播,受人敬仰?”
宣竹一口气说了三句话,几乎涵盖了功名利禄,渔舟却一连摇了三次头。
“你自己说吧。”宣竹无奈地道。
“数银票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渔舟眯着眼睛露齿一笑,神情得意而狡黠。
“何解?”宣竹眸光中闪过几丝隐约的笑意。
“家有黄金万两,食不过一日三餐;家有广厦千间,卧不过一榻之地。其实呢,自己开心就好,像我喜欢银子,只要有银子数就知足了。”渔舟侃侃而谈,双手相握捧着铜板慢慢地摇晃,侧着耳朵倾听铜板相互碰撞的清脆声音,模样娇俏。
“第一句话倒是有几分道理。”他哑然失笑,第一次笑得如此干净纯粹,如银瓶乍破,如玉落珠盘,如千树万树梨花开。
渔舟难以找到语言去形容他的笑容,只是觉得摄人心魄,明知道不能多看,否则会失了魂魄,却又移不开目光。
宣竹听到自己的笑声似乎也有些难以置信,微微一怔过后,立刻收敛了,如昙花一现,但仅仅是一闪而逝也足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了。
渔舟轻声叹道:“你的笑容很好看,平时就应该多笑笑。年轻的时候不笑,难道要等到老了,牙齿缺了,说话都漏风的时候再笑麽?那时候笑起来就没这么好看了,多可惜呀。”
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收紧了握着茶碗的手,茶水的温暖瞬间流到了心间。他没敢告诉眼前眉目柔和的少女,自从双亲逝去后,他就没再笑过了。因为,害怕看到她同情或怜悯的目光。
渔舟不习惯二人之间突然的冷寂,脑子一抽,伸手勾起他的下巴,学着勾栏院的纨绔调笑道:“美人,来,给爷笑一个吧!”
顿时,宣竹刀子般的目光恨不得剐了她。
渔舟飞快地收回自己的爪子,悄悄挠了挠掌心以抵消方才细腻的触碰,讪笑道:“要不爷给你笑一个?”
这场闹剧最终以话本子再次被烧了一本为代价,渔舟不依不饶,竹大少被迫给她剥了半盘瓜子赔礼道歉作为结局。时间悄然,午夜也在二人的笑闹间到来了。
大年初一,恼人的雪又来了,来得气势汹汹。渔舟心藏忧虑,总觉得瑞雪未必兆丰年。
初二应王家的盛情邀请,二人前去吃了一顿午膳,这个年总就算顺利地过去了。
村民之间的年味自然还很重,七大姑八大姨之间相互宴请,热闹一直要延续到元宵节。当然,也有亲戚简单的开始了为生计奔波,陆续回城上工。
渔舟也没闲着,一日三餐之外,她正努力地将话本子中的故事画成套图。她向宣阳城书肆的掌柜打听过,寒山书院在每年的三月初招收学子,每年一百两银子的束脩还真不便宜。她手中虽然有一千多两银子,足够支付束脩,但是不能坐吃山空,卖春/宫//图也不是长久之计,做点生意,让钱生钱才是个办法。她心中虽然已经有做生意的想法了,但是到底做什么生意,什么时候开始做,如何做还是没想清楚。不过,银子这个东西,又不会咬破口袋,总是越多越好的。
就在这时,有村民带着孩子求到了宣竹面前,希望竹大少能给孩子当启蒙先生,每月愿意给二十文钱做束脩。宣竹既未应承,也未回绝,只是说考虑几日。家中清贫,缺银子是显而易见的,但渔舟又不许他太过劳累,这让竹大少很为难。
“你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渔舟自然是看出了他的犹豫不决。
“既能教孩子读书,又能补贴家用,一举两得,我自然是愿意的。”
“你能有这赚钱养家的想法,我很高兴。不过,家中虽拮据,倒也不缺这几十文钱。”渔舟微笑道,“当然,作为村里唯一的秀才,给孩子们启蒙也是当仁不让。”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宣竹疑惑不已。
“咱们村没有族学吧?给孩子启蒙一个是教,一群也是教吧?”她循循善诱。
“你是说……”宣竹似乎抓到点什么,但是又难以言说,毕竟年少,思虑难以周全。
“村里的祠堂足够大,给孩子们当学堂正好。你每日可以抽一个时辰给孩子们讲学,不拘是谁家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去听讲。”渔舟缓缓说道,“寒山书院三月招收弟子,接下来八月便是乡试,这个村只会是我们暂时驻足的驿站,所以那些束脩不要也罢。”
宣竹重重地点了点头,垂下目光,掩去其中的感动,这些事情本该是父辈或者自己来筹谋的,没想到她竟然能够如此为自己谋划,明明年纪比自己还要小,有时候却老成得令人心惊。
“若你还是竹大少,倒是无需如此辛苦,只要隔三差五参加个诗会,三天两头游个湖,随便吟几首诗,作几幅画,名声都会比现在好更多。”渔舟苦笑道,“跟着我,你懊悔麽?”
最后一句话她是替别人问的,那个别人只有她知道了。
他抓住她的手,认真地应道:“如今也未尝不好,将来会更好的。”
既是回答,也是承诺。
隔了几日,那对父子再次来拜访,宣竹隐晦地透露了自己的意思。不用出银子,还能让孩子开蒙,那人自然喜不自胜,立刻高高兴兴地找里正去了。里正不傻,这种既不用他出力,又能给他带来好名声,给村民带来好处的事情自然是满口答应。
没过多久,村里便多了个受人尊敬的竹先生。
除却看话本子,两人之间倒无太大分歧。竹大少暗自留心,见渔舟虽然对话本子爱不释手,倒也未有出格的举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了,偶尔心血来潮还会偷偷看她的话本子。
大雪直下到“扫尘日”——廿四,当日虽然风停雪住,但是仍然未见丝毫阳光的影子,皑皑白雪堆砌出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树梢、屋顶、路边都是雪,上面一层是蓬松的白莲花,下面一层是成块的冰晶。
孩子们倒是不畏严寒,带着帽子,扑棱棱地往雪地里跑,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玩得不亦乐乎,时不时传出一阵阵欢歌笑语。
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多,毕竟快过年了,在城中做长工、短工的都渐渐回来了,除尘、杀猪、磨豆腐,慢慢地,慢慢地,过年的氛围越来越重。
除了王大牛一家,与渔舟交好的再无其他。年底邻里之间往来渐多,热闹得很。
渔舟翻着话本子,漫不经心地道:“昨日王大娘送了十个鸡蛋过来。”
闲来无事,像寻常夫妻一样,渔舟也会谈起一些家长里短,宣竹偶尔也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上几句。
“嗯。”宣竹低低地应了一声,写字运笔的手依然未停下。
“说起来,他们一家对我们帮助良多,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回点什么?”渔舟偏首笑问。
“是麽?”在竹大少的眼中,王铁牛因学会盘炕而能够养家糊口,获益匪浅的应当是王家才对。
“当然咯。”渔舟笃定地道。
宣竹望了望环堵萧然的家,淡淡地道:“你想回什么?”
渔舟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立刻放下话本子,蹭到他身边,歪着脑袋看了看桌上龙飞凤舞的字,浅笑道:“昨日我路过里正家,见他们家贴了一副对联,前去观看的村民不少,似乎很是羡慕。你这一手字,我看着倒是觉得更漂亮几分。我想请你给王家写副对联,不知竹大少可否给我几分面子?”
渔舟自然有着自己的盘算,因着宣竹的病弱之躯,村中人渐渐忘却了他是唯一“秀才”的身份,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在宣竹进入书院之前,他需要扬名,哪怕是虚名,而且又能让王家高兴,何乐不为呢?
虽然渔舟从未提起,但她的心思,宣竹大抵还是能猜到一二分的,再加上那句“我看着倒是觉得更漂亮几分”十分顺耳,于是欣然应允,挥笔立就。
傍晚时分渔舟去王家走了一趟,喝了半盏茶。第二日前去王家看对联的村民络绎不绝,纷纷赞不绝口。下午便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门前来求字了,竹大少半推半就地露了一手。
既然有人开了头,后面求字的人便越来越多了。竹大少坚持不要任何报酬,还无偿提供红纸。民风淳朴,渔舟两口子又家徒四壁,村民自然也不好意思占便宜,大都不会空手上门,家境稍好的会捎上鸡鸭鱼肉,家境差的会带些鸡蛋、青菜、干菜。一时之间,前来求字之人源源不断,甚至有邻村之人慕名而来。
也因此,渔舟一洗曾经懒惰之名,她家虽一贫如洗,但胜在干净整洁,再加上她进退有度,举止大方,自然而然地也传出了几分美名。
这对联从廿五写到了廿九,直到大年三十前的一日。拜访的人超乎意料的多,竹大少每日铁打不动的读书习字自然也暂且搁置了,他每日忙得手酸背疼,咳嗽依旧如影随形,但精神头却好了许多,病气去了几分,风采自然再难遮掩。渔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吃食上越发用心。
其实,宣竹如此劳心劳力,除却薄名和吃食,也未能赚得几分,西晋洛阳纸贵,大燕朝又何尝不是如此?
未能花一文钱,便过上了一个丰盛的年,渔舟是十分满意,也十分高兴的,眉梢眼角都是笑意,似乎恨不得手舞足蹈,高歌一曲。她那不加掩饰的欢喜劲,引得宣竹频频朝她看去,嘴角也忍不住稍稍勾起了一个极浅极浅的弧度,心中思量:冲着她这高兴模样,再多些几十副对联也是值得的。
年夜饭后,二人围着火堆守岁。外面白雪照人,爆竹声声,孩童欢呼。热闹是他们的,屋内只有宁静祥和。宣竹端正地坐着,面容平静地望着外面的夜空,或许是想起了故去的双亲,或许是想起了往日宣府的热闹,或许什么都没想。渔舟认真地数着破罐中的铜板,嘴角噙着笑容,铜钱每响一声,笑意便深一分。二人之间隔着火堆,旁边横着一条破旧的矮板凳,上面放着瓜子、花生、糖果、茶水。
宣竹回神见到她那眯着眼睛数钱的样子,忍不住探身刮了刮她小巧的鼻子,笑斥:“小财迷!”
渔舟拍开他作乱的手,咳了咳嗓子,一本正经地问道:“竹大少,你知道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吗?”
“高官厚禄,富贵逼人?”
“儿女绕膝,子孙绵延?”
“声名远播,受人敬仰?”
宣竹一口气说了三句话,几乎涵盖了功名利禄,渔舟却一连摇了三次头。
“你自己说吧。”宣竹无奈地道。
“数银票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渔舟眯着眼睛露齿一笑,神情得意而狡黠。
“何解?”宣竹眸光中闪过几丝隐约的笑意。
“家有黄金万两,食不过一日三餐;家有广厦千间,卧不过一榻之地。其实呢,自己开心就好,像我喜欢银子,只要有银子数就知足了。”渔舟侃侃而谈,双手相握捧着铜板慢慢地摇晃,侧着耳朵倾听铜板相互碰撞的清脆声音,模样娇俏。
“第一句话倒是有几分道理。”他哑然失笑,第一次笑得如此干净纯粹,如银瓶乍破,如玉落珠盘,如千树万树梨花开。
渔舟难以找到语言去形容他的笑容,只是觉得摄人心魄,明知道不能多看,否则会失了魂魄,却又移不开目光。
宣竹听到自己的笑声似乎也有些难以置信,微微一怔过后,立刻收敛了,如昙花一现,但仅仅是一闪而逝也足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了。
渔舟轻声叹道:“你的笑容很好看,平时就应该多笑笑。年轻的时候不笑,难道要等到老了,牙齿缺了,说话都漏风的时候再笑麽?那时候笑起来就没这么好看了,多可惜呀。”
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收紧了握着茶碗的手,茶水的温暖瞬间流到了心间。他没敢告诉眼前眉目柔和的少女,自从双亲逝去后,他就没再笑过了。因为,害怕看到她同情或怜悯的目光。
渔舟不习惯二人之间突然的冷寂,脑子一抽,伸手勾起他的下巴,学着勾栏院的纨绔调笑道:“美人,来,给爷笑一个吧!”
顿时,宣竹刀子般的目光恨不得剐了她。
渔舟飞快地收回自己的爪子,悄悄挠了挠掌心以抵消方才细腻的触碰,讪笑道:“要不爷给你笑一个?”
这场闹剧最终以话本子再次被烧了一本为代价,渔舟不依不饶,竹大少被迫给她剥了半盘瓜子赔礼道歉作为结局。时间悄然,午夜也在二人的笑闹间到来了。
大年初一,恼人的雪又来了,来得气势汹汹。渔舟心藏忧虑,总觉得瑞雪未必兆丰年。
初二应王家的盛情邀请,二人前去吃了一顿午膳,这个年总就算顺利地过去了。
村民之间的年味自然还很重,七大姑八大姨之间相互宴请,热闹一直要延续到元宵节。当然,也有亲戚简单的开始了为生计奔波,陆续回城上工。
渔舟也没闲着,一日三餐之外,她正努力地将话本子中的故事画成套图。她向宣阳城书肆的掌柜打听过,寒山书院在每年的三月初招收学子,每年一百两银子的束脩还真不便宜。她手中虽然有一千多两银子,足够支付束脩,但是不能坐吃山空,卖春/宫//图也不是长久之计,做点生意,让钱生钱才是个办法。她心中虽然已经有做生意的想法了,但是到底做什么生意,什么时候开始做,如何做还是没想清楚。不过,银子这个东西,又不会咬破口袋,总是越多越好的。
就在这时,有村民带着孩子求到了宣竹面前,希望竹大少能给孩子当启蒙先生,每月愿意给二十文钱做束脩。宣竹既未应承,也未回绝,只是说考虑几日。家中清贫,缺银子是显而易见的,但渔舟又不许他太过劳累,这让竹大少很为难。
“你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渔舟自然是看出了他的犹豫不决。
“既能教孩子读书,又能补贴家用,一举两得,我自然是愿意的。”
“你能有这赚钱养家的想法,我很高兴。不过,家中虽拮据,倒也不缺这几十文钱。”渔舟微笑道,“当然,作为村里唯一的秀才,给孩子们启蒙也是当仁不让。”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宣竹疑惑不已。
“咱们村没有族学吧?给孩子启蒙一个是教,一群也是教吧?”她循循善诱。
“你是说……”宣竹似乎抓到点什么,但是又难以言说,毕竟年少,思虑难以周全。
“村里的祠堂足够大,给孩子们当学堂正好。你每日可以抽一个时辰给孩子们讲学,不拘是谁家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去听讲。”渔舟缓缓说道,“寒山书院三月招收弟子,接下来八月便是乡试,这个村只会是我们暂时驻足的驿站,所以那些束脩不要也罢。”
宣竹重重地点了点头,垂下目光,掩去其中的感动,这些事情本该是父辈或者自己来筹谋的,没想到她竟然能够如此为自己谋划,明明年纪比自己还要小,有时候却老成得令人心惊。
“若你还是竹大少,倒是无需如此辛苦,只要隔三差五参加个诗会,三天两头游个湖,随便吟几首诗,作几幅画,名声都会比现在好更多。”渔舟苦笑道,“跟着我,你懊悔麽?”
最后一句话她是替别人问的,那个别人只有她知道了。
他抓住她的手,认真地应道:“如今也未尝不好,将来会更好的。”
既是回答,也是承诺。
隔了几日,那对父子再次来拜访,宣竹隐晦地透露了自己的意思。不用出银子,还能让孩子开蒙,那人自然喜不自胜,立刻高高兴兴地找里正去了。里正不傻,这种既不用他出力,又能给他带来好名声,给村民带来好处的事情自然是满口答应。
没过多久,村里便多了个受人尊敬的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