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六十六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本章内容已出走,如需找回, 请在晋江文学城订阅更多正版章节哟~ 重生归来, 她深信自己能协助兄长夺回皇位,从而扭转家国命脉, 挽救千万子民的性命。然而,皇帝恶疾回天乏术, 太医们束手无策,她更是无能为力。
此外,李太医还告诉她,经研究,太子所中之毒,无对应解药。且为保守秘密,他没法与同僚讨论, 目下只能慢慢调养。
但太子中毒后异常烦躁,时日久了, 则郁结难解,旧病未除, 新症又至,十分棘手。
皇帝重疾难愈, 太子身中奇毒,定王虎视眈眈……宋鸣珂愁得直抓头发。
上辈子傻愣愣, 面对危难而不自知;今生凭残存记忆, 一步步往前走, 她似乎隐约觉察, 从穿上太子袍服、参加秋园讲学那天起,她再无回头路可走。
仲冬末,夜静更深,呼啸狂风渗透至东宫各角落。宋鸣珂放下书册,挪步支起窗格,让清冽寒意散去房内炭火气息。
她于方寸之间瞥见庭中银花珠树,灿若仙境,心却沉不下来。
此时此刻,父亲安寝了吗?兄长可有入眠?霍家两位表兄是在挑灯夜读?定王府内那人又在谋划什么?北域的臣民能撑多久?
寒气太盛,她掩牢窗户,目视银霜炭上猩红火光,正感叹民生之多艰,门外脚步声至。
“殿下,圣上口谕——明日早朝设在紫宸殿。”余桐小声道。
“知道了。”宋鸣珂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依照惯例,太子尚幼,如非特殊情况,不必上早朝。
这回,到举行大朝会的紫宸殿议政,怕是大事不妙!
…………
一夜风雪未歇,寅时,宋鸣珂穿上太子朝服,细心检查过无纰漏,才坐上暖轿,前往大殿。
路上寒风凛冽,不少老臣抬步艰难,颤颤巍巍,而一昂藏身影引起宋鸣珂的注意。
那人身穿蟒袍,头戴紫金冠,正值壮年,蓄短须,长眉墨画,凤眸生威,气宇轩昂,竟是镇守在东海之滨的安王宋博衍!
“叔父!”宋鸣珂眼眶一热,拨帘下轿,快步迎上,“叔父到京城来了?”
“呀!太子殿下!”安王讶异,“小心路滑!”
对上他仁威兼备的双目,宋鸣珂莫名安心。
她清楚记得,前世宋显扬即位后,安王摄政,尽心辅佐,除去起初雪灾祸事连连,朝局大致安稳;三年后,宋显扬亲政,安王返回藩地,无任何僭越之行;在太后病逝后,他还接宋鸣珂到藩地小住数月,待她呵护备至。
当宋显扬真面目暴露后,宋鸣珂写信给安王求救。安王遗憾表示,自己无法公然挑衅皇权,又让她放宽心,他将尽力护她周全。
也许受到宋显扬阻挠,安王没能没干预和亲之策,宋鸣珂最终死于蓟关山野,一眨眼回到七年之前。
此际,漫天飞雪隐去宫阙原有色彩,彻骨寒风中,久别的天家叔侄并行在甬道上,各自问候对方近况,宋鸣珂的心暖流渐生,惴惴之意稍减。
这位叔父,是她心存感恩、敬佩的人之一。
他风姿出众,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文采武略无一不精,为政清廉,不愧为国之栋梁。
今生,她一定会请兄长对安王多加倚重。
进入华丽而庄严的大殿,百官礼见“太子”,且时不时传出低议。
宋鸣珂局促不安,自问这两月来的模仿与锻炼,不可能穿帮,却又为自己私下筹款一事而隐忧。
时辰到,宗亲及文武官员依次列于殿内外,包括宋显扬、乐平郡王、左右丞相、定远侯、太子少师徐怀仁等,朱袍如云涌动,但见皇帝由内侍扶出,龙颜苍白,神色复杂。
“跪——”
宋鸣珂在御座东面一角,随众人一同跪拜叩首,山呼万岁,殿内外上百人声势浩大,教她心头战栗。
“众卿平身。”皇帝不辨喜怒的目光在朝臣身上滑过,最后落在俊采丰神的安王处,莞尔一笑,“安王回京,朕心甚慰。”
“天寒地冻,路途难行,还请陛下恕臣来迟。”安王躬身道。
“无妨,平安抵达,朕就放心了!”皇帝放眼望向殿上黑压压的一群人,“众卿有何要事启奏?”
立于前排的一名中年男子执笏踏出,此人长眸清冽,丰神俊秀,为右相饶恒。
“启禀陛下,继昨日接到河曲、原平两地雪灾后,今日各地陆续传来消息,所幸谢国公、朱将军提前做了准备,加固房屋、储备柴薪,澶州和容城两地雪情虽险,人员伤亡远比其他地区少。”
谢国公便是皇后谢氏之父,而朱将军则是定远侯霍浩倡的哥们,他们在“太子”的极力请求下,做足预防。
“其他地区灾情如何?”
饶丞相面有忧色:“目下因大雪封山,多地未能详核,但墉州……”
墉州!因雪灾和雪崩死了上万人的死城!
宋鸣珂浑身一颤,想起霍睿言所出的主意,暗自捏了把汗。
饶丞相续道:“墉州山区滴水成冰,积雪数尺,乃众城中风雪最暴烈之地。恰逢周遭十余县镇与村落的百姓,为响应万人祈福活动,带了家当,提前半月迁移至墉州城。城中已备住所、物资与粮食,这万人家园虽遭大雪损毁,却因捡回性命,无不感恩戴德……”
“万人祈福?”皇帝狐疑。
“正是,”饶丞相转头朝宋鸣珂颔首而笑,“全因太子殿下仁德,曾于九月末派人传话,为陛下组织了一场延年益寿的祈福仪式。皇恩浩荡,太子孝心亦感动上苍,使墉州百姓免于灾难,可谓功德无量。”
此言一出,除了早知消息的部分官员,其余一众哗然,继而纷纷夸赞太子仁孝,救黎民于疾苦。
宋鸣珂暗舒一口气,谦逊道:“此乃陛下圣恩,福泽延绵,小王无才无德,不敢居功,还望与诸君齐心协力,共同处理灾后事宜。”
皇帝见她谦和有礼,微笑:“太子不必过谦,你上呈的‘明黜陟、抑侥幸’之策,颇有见地,朕已和众卿商议过,计划年后实行。”
“太子当真为年少英才!不负陛下深恩哪!”个别文臣交头接耳。
宋鸣珂连忙解释:“陛下谬赞!策论本是太子少师徐大人的想法,臣只是加了些个人见解,陛下不妨将此任交予徐大人。”
“好!”皇帝允诺。
“徐大人名师出高徒!可喜可贺!”余人又连徐怀仁一起夸上了,安王也频频点头称赞。
角落里的徐怀仁被捧得有点懵,尴尬一笑,既不敢承认,又不敢否认。他确有类似想法,但未够成熟,犹自苦思何时与“太子”谈起过。
殊不知,宋鸣珂曾为忠臣良将屡受排挤而扼腕叹息。今生,她能举荐一个是一个。此策得到认可,她才敢说是徐怀仁的设想。
皇帝沉吟片晌:“河曲和原平等地赈灾事宜,需户部和兵部协作,众卿有何提议,不妨直言。”
宋鸣珂上前禀报:“陛下,臣此前联合定远侯的两位公子,搜集物资,举行义卖,以备春后捐赠边远地区。如今国难当前,正好用得上。
“若陛下首肯,四千被褥冬裳、二万五千两白银,一千三百两黄金,今日之内,即可出城。虽数量有限,或许可减少国库开支,缓解义仓、常平仓的压力,望陛下允准。”
皇帝既惊且喜:“太子处事稳重,国有储君如此,朕大感欣慰!”
朝臣跪倒一片,齐声赞颂“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皇帝命众臣平身,又夸赞道:“霍卿家的好儿郎,果不负朕所望!”
霍浩倡谢恩:“臣愧不敢当!臣一家深受陛下圣恩,定当竭尽全力,为君分忧。”
待客套话说得差不多,宋鸣珂扭头看了看满脸乌云的宋显扬,大声道:“险些忘了!定王对义卖活动亦大力支持!”
“哦?说来听听?”皇帝好奇。
对上皇帝的期许眼光,宋显扬愈加窘迫。
宋鸣珂一脸天真:“定王捐了一枚随身玉佩!听说,卖了好几百两银子呢!”
皇帝本来还盼她说宋显扬的丰功伟绩,准备大肆表扬,闻言明显不豫。
大臣们面面相觑,议论之声又起。
“太子殿下年纪轻轻,心怀苍生,冒着严寒大雪,亲力亲为办实事,筹集大笔资金……”
“对啊!以祈福救了万千子民,功德无量啊!”
“据说,小公主虽玉体欠安,却慷慨解囊,割舍了好几件贵重首饰;定王身为开府建牙的亲王,仅捐出一块小小玉佩?”
宋显扬眼不瞎耳不聋,恼羞成怒,五官扭曲,袍袖内拳头细碎作响,却又作不得声。
身后的乐平郡王悄声安抚:“二殿下莫恼,忍一时风平浪静。”
宋鸣珂装作若无其事,心下暗笑:还安慰他?傻呀!你快要被他害惨了!
她可没忘记,上一世,宋显扬如何背后捅了乐平郡王一刀。
其后,众臣积极解决当务之急,不忘大肆称颂“太子”,连宋鸣珂在大街上买食物吃的馋嘴行径,都被描述为“亲民”、“平和”、“不娇惯”的表现。
安王保持笑容,认真倾听,看待宋鸣珂的眼神多了几丝审视的意味。
朝会在“陛下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千岁”的呼喊声中散班,太子声望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
宋鸣珂步出大殿,极目远眺,无视肆虐寒风的猛烈抨击。
茫茫大雪盖住十里宫阙,也覆盖了万户之都,却掩不住她心中一腔热血。
这一刻,她确信,她不会成为前世那愚钝、怯懦、软弱的嘉柔长公主,不会任人摆布、受人宰割、毫无反击余地。
她将秉持赤诚之心,怀藏不灭之志,与至亲好友挽狂澜、闯天地。
如流岁月,万里河山,将为她作证。
宋鸣珂知他话中含义,不由得涨红了脸:“没……朕若有不妥之处,自会告知元卿家。”
“微臣只是担心陛下,因羞涩而不肯启齿。”
“你!”
“事关龙体,微臣未敢轻率。”
“反正……这、这个不许提!”宋鸣珂恼羞成怒,急急瞪他。
正巧此时,前方走来一名内侍官,“陛下,霍二公子求见。”
宋鸣珂视线朝廊外的垂花门扫去,只见霍睿言发束银带,灰青长袍洁净,在门边一站,人如玉树,恭谨中潜藏锋锐。
她如蒙大赦,转头对元礼蹙眉,催促道:“快去做事!下回再胡说八道……小心朕、朕重罚你!”
“微臣遵旨。”
宋鸣珂脸颊绯色未散,小嘴微撅,快步走向霍睿言:“今儿雨天,二表哥怎忽然来了?”
霍睿言早将二人神态尽收眼底,心头如浓云笼罩。
这两人相识不过数日,竟一下子熟络至斯?
见她主动步近,他压抑心内涌动的酸涩,抢上前行礼:“受陛下赐宝,特来谢恩。”
“谢什么恩哪!几件玩赏之物,用得着虚情假意的礼节?”
“陛下直接扣上一顶虚情假意的帽子?好生冤枉呐!”
他哭笑不得,又略感忐忑。
难道……借机入宫见她一面,做得太明显?
如何才能不着痕迹?
元礼揖别,眼光似在霍睿言脸上停留了一瞬,如有审视,如有戒备,垂首从回廊离开。
宋鸣珂如释重负,示意二表哥与她一同入内:“大表哥呢?”
“恰逢兄长参加武科举考试,我便自行前来,打扰陛下了?”霍睿言谨慎试探。
“没有的事!”她斩钉截铁,反而透出无形心虚,“京城保荐的不是大表哥?为何要考试?”
当朝武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各地官员可保送一名学生免试,其余人等除武艺和体力考核外,还要考“策”或兵法。
“兄长打算凭实力考上。”
“有志气!”宋鸣珂赞道,“定能一举夺魁!”
“借陛下吉言。”
霍睿言长眸倾垂,笑貌氤氲黯然。
以兄长之能,其考上后将直送枢密院试用,担任武职,此后长留在京。
待新君势力巩固,一切尘埃落定,霍睿言理应肩负霍家儿郎的责任,前往蓟关。
届时,兄长会替他守护她?又或是……另有其人?
莫名记起,她遇刺时冲口而出的那个名字——秦澍。
尽管反复确认他们从无交集,他仍旧直觉,她说的就是那人。
秦澍的名声,已从江南传至京城皇宫内?
匪夷所思。
表兄妹聊了一阵,品尝点心。恰好刘盛送来近日急报,宋鸣珂让霍睿言自便,自己则坐回书案前,细细阅览。
霍睿言随手拿了本《周礼》,平日熟读乃至倒背如流的书册,今日莫名看不进去。
本章内容已出走,如需找回, 请在晋江文学城订阅更多正版章节哟~ 重生归来, 她深信自己能协助兄长夺回皇位,从而扭转家国命脉, 挽救千万子民的性命。然而,皇帝恶疾回天乏术, 太医们束手无策,她更是无能为力。
此外,李太医还告诉她,经研究,太子所中之毒,无对应解药。且为保守秘密,他没法与同僚讨论, 目下只能慢慢调养。
但太子中毒后异常烦躁,时日久了, 则郁结难解,旧病未除, 新症又至,十分棘手。
皇帝重疾难愈, 太子身中奇毒,定王虎视眈眈……宋鸣珂愁得直抓头发。
上辈子傻愣愣, 面对危难而不自知;今生凭残存记忆, 一步步往前走, 她似乎隐约觉察, 从穿上太子袍服、参加秋园讲学那天起,她再无回头路可走。
仲冬末,夜静更深,呼啸狂风渗透至东宫各角落。宋鸣珂放下书册,挪步支起窗格,让清冽寒意散去房内炭火气息。
她于方寸之间瞥见庭中银花珠树,灿若仙境,心却沉不下来。
此时此刻,父亲安寝了吗?兄长可有入眠?霍家两位表兄是在挑灯夜读?定王府内那人又在谋划什么?北域的臣民能撑多久?
寒气太盛,她掩牢窗户,目视银霜炭上猩红火光,正感叹民生之多艰,门外脚步声至。
“殿下,圣上口谕——明日早朝设在紫宸殿。”余桐小声道。
“知道了。”宋鸣珂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依照惯例,太子尚幼,如非特殊情况,不必上早朝。
这回,到举行大朝会的紫宸殿议政,怕是大事不妙!
…………
一夜风雪未歇,寅时,宋鸣珂穿上太子朝服,细心检查过无纰漏,才坐上暖轿,前往大殿。
路上寒风凛冽,不少老臣抬步艰难,颤颤巍巍,而一昂藏身影引起宋鸣珂的注意。
那人身穿蟒袍,头戴紫金冠,正值壮年,蓄短须,长眉墨画,凤眸生威,气宇轩昂,竟是镇守在东海之滨的安王宋博衍!
“叔父!”宋鸣珂眼眶一热,拨帘下轿,快步迎上,“叔父到京城来了?”
“呀!太子殿下!”安王讶异,“小心路滑!”
对上他仁威兼备的双目,宋鸣珂莫名安心。
她清楚记得,前世宋显扬即位后,安王摄政,尽心辅佐,除去起初雪灾祸事连连,朝局大致安稳;三年后,宋显扬亲政,安王返回藩地,无任何僭越之行;在太后病逝后,他还接宋鸣珂到藩地小住数月,待她呵护备至。
当宋显扬真面目暴露后,宋鸣珂写信给安王求救。安王遗憾表示,自己无法公然挑衅皇权,又让她放宽心,他将尽力护她周全。
也许受到宋显扬阻挠,安王没能没干预和亲之策,宋鸣珂最终死于蓟关山野,一眨眼回到七年之前。
此际,漫天飞雪隐去宫阙原有色彩,彻骨寒风中,久别的天家叔侄并行在甬道上,各自问候对方近况,宋鸣珂的心暖流渐生,惴惴之意稍减。
这位叔父,是她心存感恩、敬佩的人之一。
他风姿出众,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文采武略无一不精,为政清廉,不愧为国之栋梁。
今生,她一定会请兄长对安王多加倚重。
进入华丽而庄严的大殿,百官礼见“太子”,且时不时传出低议。
宋鸣珂局促不安,自问这两月来的模仿与锻炼,不可能穿帮,却又为自己私下筹款一事而隐忧。
时辰到,宗亲及文武官员依次列于殿内外,包括宋显扬、乐平郡王、左右丞相、定远侯、太子少师徐怀仁等,朱袍如云涌动,但见皇帝由内侍扶出,龙颜苍白,神色复杂。
“跪——”
宋鸣珂在御座东面一角,随众人一同跪拜叩首,山呼万岁,殿内外上百人声势浩大,教她心头战栗。
“众卿平身。”皇帝不辨喜怒的目光在朝臣身上滑过,最后落在俊采丰神的安王处,莞尔一笑,“安王回京,朕心甚慰。”
“天寒地冻,路途难行,还请陛下恕臣来迟。”安王躬身道。
“无妨,平安抵达,朕就放心了!”皇帝放眼望向殿上黑压压的一群人,“众卿有何要事启奏?”
立于前排的一名中年男子执笏踏出,此人长眸清冽,丰神俊秀,为右相饶恒。
“启禀陛下,继昨日接到河曲、原平两地雪灾后,今日各地陆续传来消息,所幸谢国公、朱将军提前做了准备,加固房屋、储备柴薪,澶州和容城两地雪情虽险,人员伤亡远比其他地区少。”
谢国公便是皇后谢氏之父,而朱将军则是定远侯霍浩倡的哥们,他们在“太子”的极力请求下,做足预防。
“其他地区灾情如何?”
饶丞相面有忧色:“目下因大雪封山,多地未能详核,但墉州……”
墉州!因雪灾和雪崩死了上万人的死城!
宋鸣珂浑身一颤,想起霍睿言所出的主意,暗自捏了把汗。
饶丞相续道:“墉州山区滴水成冰,积雪数尺,乃众城中风雪最暴烈之地。恰逢周遭十余县镇与村落的百姓,为响应万人祈福活动,带了家当,提前半月迁移至墉州城。城中已备住所、物资与粮食,这万人家园虽遭大雪损毁,却因捡回性命,无不感恩戴德……”
“万人祈福?”皇帝狐疑。
“正是,”饶丞相转头朝宋鸣珂颔首而笑,“全因太子殿下仁德,曾于九月末派人传话,为陛下组织了一场延年益寿的祈福仪式。皇恩浩荡,太子孝心亦感动上苍,使墉州百姓免于灾难,可谓功德无量。”
此言一出,除了早知消息的部分官员,其余一众哗然,继而纷纷夸赞太子仁孝,救黎民于疾苦。
宋鸣珂暗舒一口气,谦逊道:“此乃陛下圣恩,福泽延绵,小王无才无德,不敢居功,还望与诸君齐心协力,共同处理灾后事宜。”
皇帝见她谦和有礼,微笑:“太子不必过谦,你上呈的‘明黜陟、抑侥幸’之策,颇有见地,朕已和众卿商议过,计划年后实行。”
“太子当真为年少英才!不负陛下深恩哪!”个别文臣交头接耳。
宋鸣珂连忙解释:“陛下谬赞!策论本是太子少师徐大人的想法,臣只是加了些个人见解,陛下不妨将此任交予徐大人。”
“好!”皇帝允诺。
“徐大人名师出高徒!可喜可贺!”余人又连徐怀仁一起夸上了,安王也频频点头称赞。
角落里的徐怀仁被捧得有点懵,尴尬一笑,既不敢承认,又不敢否认。他确有类似想法,但未够成熟,犹自苦思何时与“太子”谈起过。
殊不知,宋鸣珂曾为忠臣良将屡受排挤而扼腕叹息。今生,她能举荐一个是一个。此策得到认可,她才敢说是徐怀仁的设想。
皇帝沉吟片晌:“河曲和原平等地赈灾事宜,需户部和兵部协作,众卿有何提议,不妨直言。”
宋鸣珂上前禀报:“陛下,臣此前联合定远侯的两位公子,搜集物资,举行义卖,以备春后捐赠边远地区。如今国难当前,正好用得上。
“若陛下首肯,四千被褥冬裳、二万五千两白银,一千三百两黄金,今日之内,即可出城。虽数量有限,或许可减少国库开支,缓解义仓、常平仓的压力,望陛下允准。”
皇帝既惊且喜:“太子处事稳重,国有储君如此,朕大感欣慰!”
朝臣跪倒一片,齐声赞颂“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皇帝命众臣平身,又夸赞道:“霍卿家的好儿郎,果不负朕所望!”
霍浩倡谢恩:“臣愧不敢当!臣一家深受陛下圣恩,定当竭尽全力,为君分忧。”
待客套话说得差不多,宋鸣珂扭头看了看满脸乌云的宋显扬,大声道:“险些忘了!定王对义卖活动亦大力支持!”
“哦?说来听听?”皇帝好奇。
对上皇帝的期许眼光,宋显扬愈加窘迫。
宋鸣珂一脸天真:“定王捐了一枚随身玉佩!听说,卖了好几百两银子呢!”
皇帝本来还盼她说宋显扬的丰功伟绩,准备大肆表扬,闻言明显不豫。
大臣们面面相觑,议论之声又起。
“太子殿下年纪轻轻,心怀苍生,冒着严寒大雪,亲力亲为办实事,筹集大笔资金……”
“对啊!以祈福救了万千子民,功德无量啊!”
“据说,小公主虽玉体欠安,却慷慨解囊,割舍了好几件贵重首饰;定王身为开府建牙的亲王,仅捐出一块小小玉佩?”
宋显扬眼不瞎耳不聋,恼羞成怒,五官扭曲,袍袖内拳头细碎作响,却又作不得声。
身后的乐平郡王悄声安抚:“二殿下莫恼,忍一时风平浪静。”
宋鸣珂装作若无其事,心下暗笑:还安慰他?傻呀!你快要被他害惨了!
她可没忘记,上一世,宋显扬如何背后捅了乐平郡王一刀。
其后,众臣积极解决当务之急,不忘大肆称颂“太子”,连宋鸣珂在大街上买食物吃的馋嘴行径,都被描述为“亲民”、“平和”、“不娇惯”的表现。
安王保持笑容,认真倾听,看待宋鸣珂的眼神多了几丝审视的意味。
朝会在“陛下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千岁”的呼喊声中散班,太子声望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
宋鸣珂步出大殿,极目远眺,无视肆虐寒风的猛烈抨击。
茫茫大雪盖住十里宫阙,也覆盖了万户之都,却掩不住她心中一腔热血。
这一刻,她确信,她不会成为前世那愚钝、怯懦、软弱的嘉柔长公主,不会任人摆布、受人宰割、毫无反击余地。
她将秉持赤诚之心,怀藏不灭之志,与至亲好友挽狂澜、闯天地。
如流岁月,万里河山,将为她作证。
宋鸣珂知他话中含义,不由得涨红了脸:“没……朕若有不妥之处,自会告知元卿家。”
“微臣只是担心陛下,因羞涩而不肯启齿。”
“你!”
“事关龙体,微臣未敢轻率。”
“反正……这、这个不许提!”宋鸣珂恼羞成怒,急急瞪他。
正巧此时,前方走来一名内侍官,“陛下,霍二公子求见。”
宋鸣珂视线朝廊外的垂花门扫去,只见霍睿言发束银带,灰青长袍洁净,在门边一站,人如玉树,恭谨中潜藏锋锐。
她如蒙大赦,转头对元礼蹙眉,催促道:“快去做事!下回再胡说八道……小心朕、朕重罚你!”
“微臣遵旨。”
宋鸣珂脸颊绯色未散,小嘴微撅,快步走向霍睿言:“今儿雨天,二表哥怎忽然来了?”
霍睿言早将二人神态尽收眼底,心头如浓云笼罩。
这两人相识不过数日,竟一下子熟络至斯?
见她主动步近,他压抑心内涌动的酸涩,抢上前行礼:“受陛下赐宝,特来谢恩。”
“谢什么恩哪!几件玩赏之物,用得着虚情假意的礼节?”
“陛下直接扣上一顶虚情假意的帽子?好生冤枉呐!”
他哭笑不得,又略感忐忑。
难道……借机入宫见她一面,做得太明显?
如何才能不着痕迹?
元礼揖别,眼光似在霍睿言脸上停留了一瞬,如有审视,如有戒备,垂首从回廊离开。
宋鸣珂如释重负,示意二表哥与她一同入内:“大表哥呢?”
“恰逢兄长参加武科举考试,我便自行前来,打扰陛下了?”霍睿言谨慎试探。
“没有的事!”她斩钉截铁,反而透出无形心虚,“京城保荐的不是大表哥?为何要考试?”
当朝武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各地官员可保送一名学生免试,其余人等除武艺和体力考核外,还要考“策”或兵法。
“兄长打算凭实力考上。”
“有志气!”宋鸣珂赞道,“定能一举夺魁!”
“借陛下吉言。”
霍睿言长眸倾垂,笑貌氤氲黯然。
以兄长之能,其考上后将直送枢密院试用,担任武职,此后长留在京。
待新君势力巩固,一切尘埃落定,霍睿言理应肩负霍家儿郎的责任,前往蓟关。
届时,兄长会替他守护她?又或是……另有其人?
莫名记起,她遇刺时冲口而出的那个名字——秦澍。
尽管反复确认他们从无交集,他仍旧直觉,她说的就是那人。
秦澍的名声,已从江南传至京城皇宫内?
匪夷所思。
表兄妹聊了一阵,品尝点心。恰好刘盛送来近日急报,宋鸣珂让霍睿言自便,自己则坐回书案前,细细阅览。
霍睿言随手拿了本《周礼》,平日熟读乃至倒背如流的书册,今日莫名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