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第 264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作者需要养家, 请买正版吧, 只有晋江是正版, 其他地方都是盗版 这个决定让众人炸开了锅, 别人都是一脸莫名地看着坐在首位上的老太太。
就李彩英那副眼睛长在额头上的德形,老太太是有多想不开才会到县城去受罪呀。
就算老太太平时爱占人小便宜,可也得分清楚对象是谁吧?
那李彩英仗着自己是城里人,有份工作, 结婚七年,只在第一年的时候回来过一次,还没进院子就直接吐回去了,连堂屋也没进。
老太太要去城里,两人还不得干架?!
王守义平时最木讷,但孝心还是有的,除了老大, 他的孝心最高,有6分。
他吭哧半天, 憋出一句, “娘,在家里住得好好的,您何必到城里受罪呢。”
他话音刚落,王守礼就附合起来,娘怎么说都是他亲娘, 让他眼睁睁看他娘受那女人的窝囊气, 他怎么忍心, “是啊,娘,您别看县城似乎很好的样子,可那些人都骄傲着呢。特别看不起咱们乡下人,觉得咱们都是土包子。”
钱淑兰把手里的碗筷往饭桌上一搁,“这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们就不必再劝了。”等买完粮食再说吧。
她可不想现在就告诉他们。
至于李彩英,只要她还是老王家的媳妇,她就得收敛自己的脾气。
临睡前,钱淑兰就把这几天的口粮都拿出来,让李春花收着。分饭的任务也交由她,叮嘱她一定要公平公正。
李春花低头看着麻袋,惊地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王守义也是一脸惊讶,但一细想大嫂和四弟妹的为人,估计拿到粮食只会往她们自己孩子嘴里塞,也就明白他娘的心思了,他媳妇是个老实人,偷奸耍滑这样的事,她绝对干不出来,他娘让她怎么分,媳妇绝对不带含糊的。
第二天,天不亮,王守仁就赶着从生产队借来的马车往县城走。
路上遇到民兵,钱淑兰就让王守仁把昨天她特地交待他去侄子那边开的介绍信拿出来。民兵看着他们马车上只有一个老太太,东西也没检查,直接挥手让他们过去了。
“娘,这些民兵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这次怎么轻易就放我们过来了呢?”王守仁颇有几分不解。
四月的夜晚还是有点凉的,钱淑兰裹着衣服坐在后面,睡眼迷蒙,听到王守仁的问话抖了抖机灵,有心教他,“咱们两人穿得又不好,一看就是穷苦人家,他们这是知道咱们是去县城打秋风的,也就不想搭理咱们了。”
听到这话,王守仁只觉得心里赌得厉害。他大儿子正康今年已经十五了,在镇上念高一,每次路过民兵这边都会被搜刮一番,带的好东西经常会被他们没收,白白浪费那么多东西。正康不敢告诉老太太,怕她心疼,可这事曾经被孙大琴质疑过,他在边上也听了一耳朵,当时觉得很无力。
王守仁憋了好半天才说了一句,“那我让正康上学的时候,也穿旧衣,这样他每次回城的时候,就不用被讹钱了。”
钱淑兰听他提到正康,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无他,因为那人才是真正的白眼狼,骗原主的钱,全贴补他喜欢的小姑娘身上去了。
她现在不想提那个糟心的大孙子,好在这人不是她的改造目标,要不然她得疯。
既然已经醒了,她就不想再睡了,看着道路两旁。
现在天是蒙蒙亮,看什么都是雾蒙蒙的。
道路两旁是大片大片的麦田,这些麦子长势极好,微风刮起,麦浪翻滚,让人心旷神怡。
这样的大丰收恐怕接下来好几年都看不到了,一想到接下来就是大灾难,钱淑兰的心情就格外复杂。
两人到县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街道上的赶着上班的行人特别多。大多数人都穿着蓝色的衣服,成群结伴的走过。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王守仁似乎是第一次来县城,一副土包样,看什么都稀奇。看到街道上有自行车骑过,他羡慕的同时还发出阵阵惊呼声。
钱淑兰直想笑,又觉得应该多带他出来见见世面。能力有时候跟眼界也有很大关系。开阔眼界的方法只能通过多看多思考。
到了县城,钱淑兰就从板车上下来了,他们只知道老五是在北台钢铁厂上班的,却不知道北台钢铁厂在哪儿,于是两人只能边走边问人。
钱淑兰想让王守仁锻炼胆子,于是就让他去问路。
王守仁虽然有点紧张,可到底不敢反驳他娘的话。把板车停到路旁,双手搓着,样子有些拘谨,一步三回头地往人群那边挪,在钱淑兰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足勇气,朝一个年轻小伙走去。那人看他一副畏畏缩缩上不得台面的样子连理都不理,直接就走。
明晃晃的被人忽视,王守仁脸色涨得通红,刚想打退堂鼓,可一转身就看到自家老娘在给他打气,立刻又把腿缩了回来。
好半天,他鼓足勇气问一个面相看上去不那么严肃的大姐。
对方倒没嫌弃他的谈吐,客客气气地给他指路。王守仁怕待会儿还要问人,听得特别仔细,还跟大姐重复一次,直到对方点头,他才向她道谢。
问完路的王守仁兴高采烈地跑回来,跟自家老娘重复一遍路线,钱淑兰适时赞了一句,“我们阿仁真厉害,娘第一次来城里都有些胆怯,要不是有你在,我们连你五弟家都找不着。”
被夸的王守仁一个劲儿地挠头傻笑。娘说他厉害,他厉害,嘻嘻嘻……
等两人到了北台钢铁厂,不等钱淑兰吩咐,王守仁就自告奋勇去叫人。
钱淑兰满意地朝王守仁点头,又夸了一句,“阿仁真勇敢!”
王守仁听了热气上涌,瞪瞪瞪地朝门卫室跑去,“大爷,我……我想找人。”
那个大爷朝他打量了一眼,一看他这模样就知道对方是个农村人,不过倒也没有说什么,更加没有鄙夷,“你找的人叫什么名字?和你什么关系?”
王守仁在刚刚进来的时候还有些紧张,但现在见大爷似乎没有因为他是农村人而看不起他,心里的忐忑也没了,咧着嘴飞快地答道,“我叫王守仁,我来找我五弟王守智。”
老大爷‘哦’了一声,把桌子上的老花镜戴上,翻着一本厚厚的本子,在上面翻找了一会儿,找到其中一行,仔细核对了一下,“嗯,有这人,你等着,我去喊人。”
王守仁立刻冲他弯了下腰,咧嘴傻笑,“谢谢老大爷。”
老大爷看他还挺实诚,面上也带了几分笑,“客气啥。”
说完,就直接进去找人了。
没过一会儿,王守智就跟着老大爷一起过来。
看到王守仁的时候,他还有些惊讶,以为家里出什么事了,等看到他娘也站在大门边,心里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要不然他娘也不会不顾自己的身体跑这么远。
两兄弟告别老大爷之后,走向板车前,车上面已经放了些东西,是特地带来给他们的,“娘,您怎么来了?”
钱淑兰看着他脑袋上的数字,孝心值3分,是非值6分,事业值10分。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她觉得自己是受原身记忆影响,也许王守智这么些年不回家,并不全是李彩英的缘故,说不定是王守智自己不想回家呢。当母亲的都不愿意相信,自己亲手养到大的儿子会不孝顺她,都以为是媳妇撺掇的。
钱淑兰心里有些打突,如果连亲儿子都不欢迎她来城里,那她还怎么住在县城。
想到靠走亲戚恐怕是不行了,倒不如用苦肉计吧。立即把头上戴的草帽摘下。
王守智这才看到他娘额头上肿了好大一块。不禁惊呼起来,“娘,您这是怎么弄的?”
钱淑兰不想把自己丢人的一面说给他听,“我夜里起来上茅房,不小心滑倒了。嗑到门槛上了。”
王守智皱了皱眉,“娘,您也小心点。”
钱淑兰见他似乎没有关心自己的样子,微微皱眉,心里一凉,装作虚弱的样子,“小五呀,娘摔了这一下,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就想过来看你一眼,给你做几天饭。你小时候,可是非常喜欢娘做得饭的。”
王守智听到他娘居然想要在他家住,心里有些不情愿,下意识地就把视线往他大哥身上扫。
他这动作被钱淑兰看个正着,瞪时就火了,原身这养得都是什么儿子呀!顿时也不装柔弱了,咬牙一跺脚,阴冷的视线直往他身上射,声音冷冷的,“小五,你该不会是不欢迎我这个老不死的吧?”
一看他娘这个脸色,王守智脑门就是一突,他娘该不会在门口发飚吧?那多丢人!
他急忙上前搀扶她,讨好道,“娘,看您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您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钱淑兰装作看不到他铁青的脸,满意地拍拍他的手背,“小五,你是个实诚孩子,当初你拼命求我要念书的时候,就曾说过,将来有钱了一定让我吃好的,穿好的。这么些年我都记得。”白眼狼!有钱了就想把老娘甩了,门都没有。
王守智听到他娘提起以前的话,有点心虚。这些话,他当时也就是顺嘴一说,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上学。
他家有六个孩子,如果他不学会讨巧卖乖,他娘能把他放在心上吗?
赡养老人这是几千年下来的传统,他要是出声反对,那乡下老太太还不把这事闹得人尽皆知?他可丢不起这个脸。这钱必须得给。
一年50块钱,7年就是350块钱,一分也不差。这个价格看起来很多,至少乡下那几个儿子都给不了,可那几个儿子都在身边照顾老人,王守智这就相当于是分出去了,自然不同。
而且,王守智是钢铁厂的技术工,虽然刚入职的时候,工资只有22块钱,可六年下来,提了三个级别,现在一个月有42块钱,一年就是252块钱。
钱淑兰没有厚此薄彼,一年50块钱,不高也不低,不会让人有说嘴的地方。
只是,李彩英是个把钱当命看的人。小时候,她的亲娘就是跟一个有钱人私奔,抛下年仅五岁的她。从此以后,她就把钱抓得特别紧。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
所以,一下子花掉这么多钱,可把李彩英气得半死。
一个晚上,嘴里就长了三个燎泡,火辣辣的疼。
明明,钱淑兰烧得是素菜,可她偏说钱淑兰故意把菜炒咸了,故意害她。
钱淑兰凉凉看了她一眼,似乎猜到什么,面无表情地撇了她一眼,“不爱吃,你就去吃食堂,你当盐不要钱啊?”她是经过后世的人,自然知道低盐饮食的健康,所以盐放得并不多。这李彩英纯粹就是找茬。
李彩英委屈的眼泪汪汪的,又找李国成给她称腰。
李国成怕女儿气坏了,只能安抚她,一定会帮着说情。
李国成登门的时候,钱淑兰正在灶房忙活。她刚得了350块钱,心情正好着呢。
对于李彩英,她是真的不在意。虽然李彩英是自己的改造对象,可她从来不觉得刷满三观就要讨好别人,那样太委屈自己了。她必须要找出李彩英的弱点才能对症进行改造。
就她观察来看,李彩英虽然为人高傲冷血,可心机还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把王守智牢牢抓在手里,毫无反抗之力。
就她这几天观察,李彩英仿佛就是个无脑又冲动的傻大姐,只是她装得太过,所以适得其反了,才会让自己更加忌惮。
不过,前世她做兼职时,什么样的刁难顾客她没遇过。那时候,她就是个最低级别的员工,一点优势也没有。可她照样过得很好。
作者需要养家, 请买正版吧, 只有晋江是正版, 其他地方都是盗版 这个决定让众人炸开了锅, 别人都是一脸莫名地看着坐在首位上的老太太。
就李彩英那副眼睛长在额头上的德形,老太太是有多想不开才会到县城去受罪呀。
就算老太太平时爱占人小便宜,可也得分清楚对象是谁吧?
那李彩英仗着自己是城里人,有份工作, 结婚七年,只在第一年的时候回来过一次,还没进院子就直接吐回去了,连堂屋也没进。
老太太要去城里,两人还不得干架?!
王守义平时最木讷,但孝心还是有的,除了老大, 他的孝心最高,有6分。
他吭哧半天, 憋出一句, “娘,在家里住得好好的,您何必到城里受罪呢。”
他话音刚落,王守礼就附合起来,娘怎么说都是他亲娘, 让他眼睁睁看他娘受那女人的窝囊气, 他怎么忍心, “是啊,娘,您别看县城似乎很好的样子,可那些人都骄傲着呢。特别看不起咱们乡下人,觉得咱们都是土包子。”
钱淑兰把手里的碗筷往饭桌上一搁,“这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们就不必再劝了。”等买完粮食再说吧。
她可不想现在就告诉他们。
至于李彩英,只要她还是老王家的媳妇,她就得收敛自己的脾气。
临睡前,钱淑兰就把这几天的口粮都拿出来,让李春花收着。分饭的任务也交由她,叮嘱她一定要公平公正。
李春花低头看着麻袋,惊地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王守义也是一脸惊讶,但一细想大嫂和四弟妹的为人,估计拿到粮食只会往她们自己孩子嘴里塞,也就明白他娘的心思了,他媳妇是个老实人,偷奸耍滑这样的事,她绝对干不出来,他娘让她怎么分,媳妇绝对不带含糊的。
第二天,天不亮,王守仁就赶着从生产队借来的马车往县城走。
路上遇到民兵,钱淑兰就让王守仁把昨天她特地交待他去侄子那边开的介绍信拿出来。民兵看着他们马车上只有一个老太太,东西也没检查,直接挥手让他们过去了。
“娘,这些民兵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这次怎么轻易就放我们过来了呢?”王守仁颇有几分不解。
四月的夜晚还是有点凉的,钱淑兰裹着衣服坐在后面,睡眼迷蒙,听到王守仁的问话抖了抖机灵,有心教他,“咱们两人穿得又不好,一看就是穷苦人家,他们这是知道咱们是去县城打秋风的,也就不想搭理咱们了。”
听到这话,王守仁只觉得心里赌得厉害。他大儿子正康今年已经十五了,在镇上念高一,每次路过民兵这边都会被搜刮一番,带的好东西经常会被他们没收,白白浪费那么多东西。正康不敢告诉老太太,怕她心疼,可这事曾经被孙大琴质疑过,他在边上也听了一耳朵,当时觉得很无力。
王守仁憋了好半天才说了一句,“那我让正康上学的时候,也穿旧衣,这样他每次回城的时候,就不用被讹钱了。”
钱淑兰听他提到正康,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无他,因为那人才是真正的白眼狼,骗原主的钱,全贴补他喜欢的小姑娘身上去了。
她现在不想提那个糟心的大孙子,好在这人不是她的改造目标,要不然她得疯。
既然已经醒了,她就不想再睡了,看着道路两旁。
现在天是蒙蒙亮,看什么都是雾蒙蒙的。
道路两旁是大片大片的麦田,这些麦子长势极好,微风刮起,麦浪翻滚,让人心旷神怡。
这样的大丰收恐怕接下来好几年都看不到了,一想到接下来就是大灾难,钱淑兰的心情就格外复杂。
两人到县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街道上的赶着上班的行人特别多。大多数人都穿着蓝色的衣服,成群结伴的走过。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王守仁似乎是第一次来县城,一副土包样,看什么都稀奇。看到街道上有自行车骑过,他羡慕的同时还发出阵阵惊呼声。
钱淑兰直想笑,又觉得应该多带他出来见见世面。能力有时候跟眼界也有很大关系。开阔眼界的方法只能通过多看多思考。
到了县城,钱淑兰就从板车上下来了,他们只知道老五是在北台钢铁厂上班的,却不知道北台钢铁厂在哪儿,于是两人只能边走边问人。
钱淑兰想让王守仁锻炼胆子,于是就让他去问路。
王守仁虽然有点紧张,可到底不敢反驳他娘的话。把板车停到路旁,双手搓着,样子有些拘谨,一步三回头地往人群那边挪,在钱淑兰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足勇气,朝一个年轻小伙走去。那人看他一副畏畏缩缩上不得台面的样子连理都不理,直接就走。
明晃晃的被人忽视,王守仁脸色涨得通红,刚想打退堂鼓,可一转身就看到自家老娘在给他打气,立刻又把腿缩了回来。
好半天,他鼓足勇气问一个面相看上去不那么严肃的大姐。
对方倒没嫌弃他的谈吐,客客气气地给他指路。王守仁怕待会儿还要问人,听得特别仔细,还跟大姐重复一次,直到对方点头,他才向她道谢。
问完路的王守仁兴高采烈地跑回来,跟自家老娘重复一遍路线,钱淑兰适时赞了一句,“我们阿仁真厉害,娘第一次来城里都有些胆怯,要不是有你在,我们连你五弟家都找不着。”
被夸的王守仁一个劲儿地挠头傻笑。娘说他厉害,他厉害,嘻嘻嘻……
等两人到了北台钢铁厂,不等钱淑兰吩咐,王守仁就自告奋勇去叫人。
钱淑兰满意地朝王守仁点头,又夸了一句,“阿仁真勇敢!”
王守仁听了热气上涌,瞪瞪瞪地朝门卫室跑去,“大爷,我……我想找人。”
那个大爷朝他打量了一眼,一看他这模样就知道对方是个农村人,不过倒也没有说什么,更加没有鄙夷,“你找的人叫什么名字?和你什么关系?”
王守仁在刚刚进来的时候还有些紧张,但现在见大爷似乎没有因为他是农村人而看不起他,心里的忐忑也没了,咧着嘴飞快地答道,“我叫王守仁,我来找我五弟王守智。”
老大爷‘哦’了一声,把桌子上的老花镜戴上,翻着一本厚厚的本子,在上面翻找了一会儿,找到其中一行,仔细核对了一下,“嗯,有这人,你等着,我去喊人。”
王守仁立刻冲他弯了下腰,咧嘴傻笑,“谢谢老大爷。”
老大爷看他还挺实诚,面上也带了几分笑,“客气啥。”
说完,就直接进去找人了。
没过一会儿,王守智就跟着老大爷一起过来。
看到王守仁的时候,他还有些惊讶,以为家里出什么事了,等看到他娘也站在大门边,心里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要不然他娘也不会不顾自己的身体跑这么远。
两兄弟告别老大爷之后,走向板车前,车上面已经放了些东西,是特地带来给他们的,“娘,您怎么来了?”
钱淑兰看着他脑袋上的数字,孝心值3分,是非值6分,事业值10分。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她觉得自己是受原身记忆影响,也许王守智这么些年不回家,并不全是李彩英的缘故,说不定是王守智自己不想回家呢。当母亲的都不愿意相信,自己亲手养到大的儿子会不孝顺她,都以为是媳妇撺掇的。
钱淑兰心里有些打突,如果连亲儿子都不欢迎她来城里,那她还怎么住在县城。
想到靠走亲戚恐怕是不行了,倒不如用苦肉计吧。立即把头上戴的草帽摘下。
王守智这才看到他娘额头上肿了好大一块。不禁惊呼起来,“娘,您这是怎么弄的?”
钱淑兰不想把自己丢人的一面说给他听,“我夜里起来上茅房,不小心滑倒了。嗑到门槛上了。”
王守智皱了皱眉,“娘,您也小心点。”
钱淑兰见他似乎没有关心自己的样子,微微皱眉,心里一凉,装作虚弱的样子,“小五呀,娘摔了这一下,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就想过来看你一眼,给你做几天饭。你小时候,可是非常喜欢娘做得饭的。”
王守智听到他娘居然想要在他家住,心里有些不情愿,下意识地就把视线往他大哥身上扫。
他这动作被钱淑兰看个正着,瞪时就火了,原身这养得都是什么儿子呀!顿时也不装柔弱了,咬牙一跺脚,阴冷的视线直往他身上射,声音冷冷的,“小五,你该不会是不欢迎我这个老不死的吧?”
一看他娘这个脸色,王守智脑门就是一突,他娘该不会在门口发飚吧?那多丢人!
他急忙上前搀扶她,讨好道,“娘,看您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您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钱淑兰装作看不到他铁青的脸,满意地拍拍他的手背,“小五,你是个实诚孩子,当初你拼命求我要念书的时候,就曾说过,将来有钱了一定让我吃好的,穿好的。这么些年我都记得。”白眼狼!有钱了就想把老娘甩了,门都没有。
王守智听到他娘提起以前的话,有点心虚。这些话,他当时也就是顺嘴一说,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上学。
他家有六个孩子,如果他不学会讨巧卖乖,他娘能把他放在心上吗?
赡养老人这是几千年下来的传统,他要是出声反对,那乡下老太太还不把这事闹得人尽皆知?他可丢不起这个脸。这钱必须得给。
一年50块钱,7年就是350块钱,一分也不差。这个价格看起来很多,至少乡下那几个儿子都给不了,可那几个儿子都在身边照顾老人,王守智这就相当于是分出去了,自然不同。
而且,王守智是钢铁厂的技术工,虽然刚入职的时候,工资只有22块钱,可六年下来,提了三个级别,现在一个月有42块钱,一年就是252块钱。
钱淑兰没有厚此薄彼,一年50块钱,不高也不低,不会让人有说嘴的地方。
只是,李彩英是个把钱当命看的人。小时候,她的亲娘就是跟一个有钱人私奔,抛下年仅五岁的她。从此以后,她就把钱抓得特别紧。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
所以,一下子花掉这么多钱,可把李彩英气得半死。
一个晚上,嘴里就长了三个燎泡,火辣辣的疼。
明明,钱淑兰烧得是素菜,可她偏说钱淑兰故意把菜炒咸了,故意害她。
钱淑兰凉凉看了她一眼,似乎猜到什么,面无表情地撇了她一眼,“不爱吃,你就去吃食堂,你当盐不要钱啊?”她是经过后世的人,自然知道低盐饮食的健康,所以盐放得并不多。这李彩英纯粹就是找茬。
李彩英委屈的眼泪汪汪的,又找李国成给她称腰。
李国成怕女儿气坏了,只能安抚她,一定会帮着说情。
李国成登门的时候,钱淑兰正在灶房忙活。她刚得了350块钱,心情正好着呢。
对于李彩英,她是真的不在意。虽然李彩英是自己的改造对象,可她从来不觉得刷满三观就要讨好别人,那样太委屈自己了。她必须要找出李彩英的弱点才能对症进行改造。
就她观察来看,李彩英虽然为人高傲冷血,可心机还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把王守智牢牢抓在手里,毫无反抗之力。
就她这几天观察,李彩英仿佛就是个无脑又冲动的傻大姐,只是她装得太过,所以适得其反了,才会让自己更加忌惮。
不过,前世她做兼职时,什么样的刁难顾客她没遇过。那时候,她就是个最低级别的员工,一点优势也没有。可她照样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