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以周国公的名义(2)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所谓政事堂会议,实际上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只有寥寥几人。
以前是太后、鱼公公、程公公还有韩相和陆相。
现在是皇帝、程公公和韩相。
所议的实际上只是大政,真正的具体事务,有枢密院和中书省等具体机构负责。
而大政,归根结底便是有资格列席政事堂会议的几位所关注的事情。
譬如皇帝最关心的是文党的那点首尾,程公公要为平乱有功的禁军将士请功请赏。而韩相自然要就这笔赏赐是从朝廷的府库里出,还是从宫廷的内库里出争竞一番。
当这些具体的方向经过大家的同意,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变成朝廷的政策。
今天的事情议到这里,基本上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在一旁随从学习的六位牛僧孺、李德裕等六位判书心里都明白,从今日起到秋收左右,朝廷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动乱之源的太后与皇帝的斗争已经有了结果,伴随着皇帝的胜利以及文敏行的消失,自圣后执政时登上舞台的文氏终于走向了结束。
接下来中枢权力的斗争多半是裴度归来为相后与韩岗之间的磨合问题,以及程公公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动作。
伴随着摩尼教的覆灭,鱼公公那边与回鹘的拉锯更会趋于平静,僵持的局面还会维持下去,鱼公公正等着寒冷的冬天的降临。让寒冷和匮乏将那些回鹘残部默默放血,等到开春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李旭想来等到鱼公公开始行动的那个时候,回鹘就会成为历史记录上的一行字了。
可以说从现在到秋收之时,无论是内还是外都会出现一个难得的窗口期,李旭准备借这段稳定的时间,将文党的最后那些党羽一扫而空,顺便将白玉京上下打理一下。
毕竟京兆府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李旭现在的打算是让蜀王担任京兆尹,反正蜀王不过是个娃娃,虞朝派遣亲王名誉上担任节度使或者州郡刺史已经形成了惯例,到时候任用牛僧孺或者李德裕担任京兆少尹负责具体职事便好。
等到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机构在白玉京一一铺开,李旭也就算是羽翼初丰了。
政事堂的会议一结束,李旭便回转宫中,然后命陈朝恩将李绅直接传过来。
这位陈公公究竟是没有胆量去杀了文太后。
摩尼教作乱的夜里,他带人在太后身边守了一夜,几次想动刀都最后放弃,一直等到天光大亮,太后衣服上混杂了汗液和尿液的气味冲得满屋都是,陈公公才草草收兵。
为了这事陈朝恩是几次叩首请罪,不过李旭并不放在心上,他本无意在这个档口杀了太后,派人监视实际上只是为了防止有人借机生事而已。
陈朝恩的思量,李旭也能够理解。虽说杀了太后是件实打实的功勋,无论是皇帝还是鱼公公、程公公都会记住老陈的好处,不过毕竟杀得是太后。将来若是论起罪来,是功是罪真不好说。
皇帝大度的表示原谅,陈公公也就继续为陛下服务。
作为鱼辅国理论上的继承人,陈朝恩在宫中的位置非常微妙。
这种微妙也是皇帝所喜欢的。
因为皇帝的传召,李绅很快便赶到清凉殿中,他之前在政事堂旁听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任命,此刻他终于感到自己的冒险总算是成功了。
李绅很清楚,正是他冒着巨大的风险表达了要坚决肃清文党的态度,所以这间差事才会轮到他。
一家老小的性命和自己的仕途作为赌注,换得了陛下和程公公的欣赏,更换出了锦绣前程。
虽然大家都觉得枢密院的六判书终会飞黄腾达,不过最终还是他李绅先出人头地。什么家世、运气、文采说到最后都不如这一搏。
“公垂,你来。”刚刚从政事堂回转清凉殿的李旭饮了一口茶汤,然后便看见李绅在内侍的引领下过来了。
李旭命人将已经备好的茶汤呈上来,然后让李绅稍待片刻。
虽然李旭很清楚眼前这位李绅李公垂并不是他知道的那位“汗滴禾下土”,不过两者完全一样的诗作和出身还是让李旭对自己的这位李绅十分看顾。
具有人文关怀的大诗人作宰相,想想都不错。这是李旭的念头,不过皇帝的历史知识实在是不够好。他不知道在他那个没有武功的世界里,李神最终还是做到了宰相,并且以酷烈著称。
“公垂请坐,”李旭之前让六位判书来负责弄个检察院来清扫白玉京中的城狐社鼠实际上效果并不好。
主要原因就是政出多门,人多嘴杂。对待如何整理白玉京的市面,六个人各执一词,这背后到底有多少是因为政见不同,有多少是因为有人在背后使力都不得而知。
但最终的结果是除了给这六位的几个亲戚好友某了个出身,李旭设想中的“一清专案”最终还是无疾而终。
所以李旭痛定思痛,反思教训,意识到所谓一清专案无论如何也不如严打给力。
从严、从重、从快。
事定于一,而不谋于众。李旭这次叫来李绅便是看中了他身上牛僧孺与李德裕并不具备的特质,那种敢作敢为的酷烈风采。
“朕决心命你出任提典刑狱使,”李旭对李绅说道,皇帝又指了指一旁的陈朝恩。“老陈会在你那里挂个名,不过一切都有你全权处置。你在处置周国公一案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疑难都可以及时上报。”
陈朝恩会意的摆了摆手,一旁的内侍立刻端过来一个漆木盘子,上面放着一面黄澄澄的铜牌,上面以阴文篆刻着“钦命提典刑狱,风闻奏事,金吾不禁”的字样。
“这块牌子公垂先生且先收好,陛下已经吩咐过守门的禁卫,只要是李先生面圣,不拘时辰均不许阻拦。”陈朝恩一副小意的样子将这块铜牌双手送到李绅手上。“您有什么事要吩咐内侍省这边,只要一句话,咱家立时就着手去办。”
李绅接过铜牌,小心的放进怀里,这块铜牌所蕴含的分量以及之后所代表皇帝的意图,着实让他玩味了一会。
不过他当下还是赶紧撩袍下拜,叩首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实在是……”
“公垂先生请起。”李旭让李绅赶紧起来,磕头既代表不了恭敬,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周国公一案,你打算如何彻查,将之落实?”
皇帝的问题,李绅早有腹稿。
“还请陛下示下。”李绅早就想好,这个职务是皇帝为他争取来的,权力来源于谁就听谁的指挥,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皇帝要咱怎么干,咱就怎么干,这就是李绅的腹稿。
“分两条线去查,一条是许由之、崔琦这些勾结摩尼教陷周国公于死地的小人,一条便是那些暗自勾结摩尼教的城狐社鼠。”
清凉殿中,李旭慢慢做着布置。89
所谓政事堂会议,实际上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只有寥寥几人。
以前是太后、鱼公公、程公公还有韩相和陆相。
现在是皇帝、程公公和韩相。
所议的实际上只是大政,真正的具体事务,有枢密院和中书省等具体机构负责。
而大政,归根结底便是有资格列席政事堂会议的几位所关注的事情。
譬如皇帝最关心的是文党的那点首尾,程公公要为平乱有功的禁军将士请功请赏。而韩相自然要就这笔赏赐是从朝廷的府库里出,还是从宫廷的内库里出争竞一番。
当这些具体的方向经过大家的同意,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变成朝廷的政策。
今天的事情议到这里,基本上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在一旁随从学习的六位牛僧孺、李德裕等六位判书心里都明白,从今日起到秋收左右,朝廷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动乱之源的太后与皇帝的斗争已经有了结果,伴随着皇帝的胜利以及文敏行的消失,自圣后执政时登上舞台的文氏终于走向了结束。
接下来中枢权力的斗争多半是裴度归来为相后与韩岗之间的磨合问题,以及程公公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动作。
伴随着摩尼教的覆灭,鱼公公那边与回鹘的拉锯更会趋于平静,僵持的局面还会维持下去,鱼公公正等着寒冷的冬天的降临。让寒冷和匮乏将那些回鹘残部默默放血,等到开春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李旭想来等到鱼公公开始行动的那个时候,回鹘就会成为历史记录上的一行字了。
可以说从现在到秋收之时,无论是内还是外都会出现一个难得的窗口期,李旭准备借这段稳定的时间,将文党的最后那些党羽一扫而空,顺便将白玉京上下打理一下。
毕竟京兆府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李旭现在的打算是让蜀王担任京兆尹,反正蜀王不过是个娃娃,虞朝派遣亲王名誉上担任节度使或者州郡刺史已经形成了惯例,到时候任用牛僧孺或者李德裕担任京兆少尹负责具体职事便好。
等到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机构在白玉京一一铺开,李旭也就算是羽翼初丰了。
政事堂的会议一结束,李旭便回转宫中,然后命陈朝恩将李绅直接传过来。
这位陈公公究竟是没有胆量去杀了文太后。
摩尼教作乱的夜里,他带人在太后身边守了一夜,几次想动刀都最后放弃,一直等到天光大亮,太后衣服上混杂了汗液和尿液的气味冲得满屋都是,陈公公才草草收兵。
为了这事陈朝恩是几次叩首请罪,不过李旭并不放在心上,他本无意在这个档口杀了太后,派人监视实际上只是为了防止有人借机生事而已。
陈朝恩的思量,李旭也能够理解。虽说杀了太后是件实打实的功勋,无论是皇帝还是鱼公公、程公公都会记住老陈的好处,不过毕竟杀得是太后。将来若是论起罪来,是功是罪真不好说。
皇帝大度的表示原谅,陈公公也就继续为陛下服务。
作为鱼辅国理论上的继承人,陈朝恩在宫中的位置非常微妙。
这种微妙也是皇帝所喜欢的。
因为皇帝的传召,李绅很快便赶到清凉殿中,他之前在政事堂旁听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任命,此刻他终于感到自己的冒险总算是成功了。
李绅很清楚,正是他冒着巨大的风险表达了要坚决肃清文党的态度,所以这间差事才会轮到他。
一家老小的性命和自己的仕途作为赌注,换得了陛下和程公公的欣赏,更换出了锦绣前程。
虽然大家都觉得枢密院的六判书终会飞黄腾达,不过最终还是他李绅先出人头地。什么家世、运气、文采说到最后都不如这一搏。
“公垂,你来。”刚刚从政事堂回转清凉殿的李旭饮了一口茶汤,然后便看见李绅在内侍的引领下过来了。
李旭命人将已经备好的茶汤呈上来,然后让李绅稍待片刻。
虽然李旭很清楚眼前这位李绅李公垂并不是他知道的那位“汗滴禾下土”,不过两者完全一样的诗作和出身还是让李旭对自己的这位李绅十分看顾。
具有人文关怀的大诗人作宰相,想想都不错。这是李旭的念头,不过皇帝的历史知识实在是不够好。他不知道在他那个没有武功的世界里,李神最终还是做到了宰相,并且以酷烈著称。
“公垂请坐,”李旭之前让六位判书来负责弄个检察院来清扫白玉京中的城狐社鼠实际上效果并不好。
主要原因就是政出多门,人多嘴杂。对待如何整理白玉京的市面,六个人各执一词,这背后到底有多少是因为政见不同,有多少是因为有人在背后使力都不得而知。
但最终的结果是除了给这六位的几个亲戚好友某了个出身,李旭设想中的“一清专案”最终还是无疾而终。
所以李旭痛定思痛,反思教训,意识到所谓一清专案无论如何也不如严打给力。
从严、从重、从快。
事定于一,而不谋于众。李旭这次叫来李绅便是看中了他身上牛僧孺与李德裕并不具备的特质,那种敢作敢为的酷烈风采。
“朕决心命你出任提典刑狱使,”李旭对李绅说道,皇帝又指了指一旁的陈朝恩。“老陈会在你那里挂个名,不过一切都有你全权处置。你在处置周国公一案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疑难都可以及时上报。”
陈朝恩会意的摆了摆手,一旁的内侍立刻端过来一个漆木盘子,上面放着一面黄澄澄的铜牌,上面以阴文篆刻着“钦命提典刑狱,风闻奏事,金吾不禁”的字样。
“这块牌子公垂先生且先收好,陛下已经吩咐过守门的禁卫,只要是李先生面圣,不拘时辰均不许阻拦。”陈朝恩一副小意的样子将这块铜牌双手送到李绅手上。“您有什么事要吩咐内侍省这边,只要一句话,咱家立时就着手去办。”
李绅接过铜牌,小心的放进怀里,这块铜牌所蕴含的分量以及之后所代表皇帝的意图,着实让他玩味了一会。
不过他当下还是赶紧撩袍下拜,叩首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实在是……”
“公垂先生请起。”李旭让李绅赶紧起来,磕头既代表不了恭敬,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周国公一案,你打算如何彻查,将之落实?”
皇帝的问题,李绅早有腹稿。
“还请陛下示下。”李绅早就想好,这个职务是皇帝为他争取来的,权力来源于谁就听谁的指挥,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皇帝要咱怎么干,咱就怎么干,这就是李绅的腹稿。
“分两条线去查,一条是许由之、崔琦这些勾结摩尼教陷周国公于死地的小人,一条便是那些暗自勾结摩尼教的城狐社鼠。”
清凉殿中,李旭慢慢做着布置。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