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曾国藩 > 二 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

二 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进天王府,洪秀全想到有几件大事,必须在近期内由他出面定下来:一是定都,二是朝拜,三是开科取士。至于稳定局面、巩固政权、管理百姓、建设小天堂乃至北征西征等军国要事,他都将全部委托东王去办理。他自己要静下心来,把生平所作的诗文,尤其是关于拜上帝会的宣传文字好好整理下,选最好的刻手,用最精美的纸刻印出来,每个拜上帝会成员人手一册。洪秀全认为这才是教化万民、惠泽子孙的千秋伟业,今后自己就将会和文、武、周公、孔、孟、天父、天兄一样,世世代代被人们捧为圣人,至于攻城略地、建设国家,毕竟是形而下之器,它是永远不能跟形而上之道相比的。"器"的事,就让清胞、昌胞 、达胞他们去干吧!

    定都,毫无疑问就定在金陵。这在天王看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东王、北王也拥护。天王没有料到,临在武昌出兵时,翼王却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翼王认为应改变永安既定方针,北进河南,再渡黄河直捣幽燕。尤其是部将罗大纲,反对定都金陵最为激烈。天王记得,罗大纲当面对他说过:"翼王北进中州之策为上策。上策若不行,可用中策,即先定南方九省,然后分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一出淮扬,三路会合,共猎燕都。定都金陵,诚为下策。天下未定,欲安居金陵,岂能长久!"罗大纲的主张,无疑最具眼光。可惜,天王早已渴望进小天堂享福,他听不进纲胞这番还要他亲冒矢石的话。为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在向金陵进军的船上,天王出了一道题目,叫做建天京于金陵论,吩咐何震川让随军文人每人写一篇论文。昨夜何震川呈上一叠论文,同时并建议贬斥直隶和北京。洪秀全将论文数了数,共四十一篇。就像当年教私塾时批阅学生作业样,他把每篇论文都细细审读一遍。文章都写得短而有力,道理也说得扼要透彻,甚得天王之意。或许因为喜欢何震川的缘故,天王把四十一篇论文比来比去,总觉得何震川那篇写得最好,很有韩愈碑铭文的派头。他拿起何震川的论文,饶有兴致地轻声念道:欲创非常之业,必得非常之人;欲立永久之基,必得至当之地。斯能立久而不易,亘古而常尊者也。溯自天父上帝自造天地以来,其间窃号流传,未尝不代有其人。究之人非天命之人,国非天命之国,所以弑夺频仍,纷更不一,以至于今。

    唯我天王承帝命,永掌山河。金田起义,用肇方刚之旅;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迄今建都既成,天下大定,天王降诏,咨于群臣。诏于是,爰为之论曰:穆穆皇皇,赫赫我王,奄有四海,抚绥万方。恩覃普宇,德遍要荒,遐迩壹体,率宾归王。宜乎永奠千百代无疆之福,肇基亿万年有道之长。

    "这样的满腹经纶,绝大手笔,居然连个举人都得不到。若不是天国承运而起,岂不埋没了这个人才!"洪秀全为何震川先前的怀才不遇,大大感到不平。何震川是广西象州人,秀才出身。金田起义时,全家投军,战争中他一家死了二十二人,现仅剩一弟一侄和他自己三人,是一个为天国事业满门尽忠的功臣。天王立即封何震川为恩赏丞相,调来天王府掌文书承宣事宜。何震川的建议很好。金陵既定为天京,北京和直隶就应该贬斥。天王略为思考一下,亲手写了一道诏书:诏曰:有功当封,有罪当贬。今朕既贬北燕为妖穴,是因妖现秽其地。妖有罪,地亦因之有罪,故并贬直隶省为罪隶省。天下万郭,帝无二,京亦无二。天京而外,皆不得僭称京。故特诏清,速行告谕守城出军所有兵将,共知朕现贬北燕为妖穴,俟灭妖后方复其名为北燕。并知朕现贬直隶省为罪隶省,俟此省知悔罪,敬拜天父上帝,然后更罪隶之名为迁善省,庶俾天下万国同知妖胡为天父上帝所深谴所必诛之罪人。钦此。

    建天京于金陵,看来是众望所归。天王想幸亏当初采纳东王等人的意见,没有用罗大纲的上策、中策。不然,小天堂一下子还进不来,建都登基之事就得推迟。都城已定,下一步是群臣如何朝拜天子了。天王爱读史书,知道汉高祖得天下后,第一次在长安宫殿里大宴群臣,那些臣子是和高祖一起,身经百战艰苦打天下的功臣,他们自恃有功,酒席之间,还和战争年代一样,一点不讲礼节,有时甚至直呼高祖之名,提起高祖过去一些脸红的事,弄得高祖很不愉快。后来,叔孙通制定礼仪,群臣朝见高祖时,依职位高低排列,跪拜行礼,山呼万岁,再也不敢大声喧闹越次行动。高祖大喜,算是真正过了皇帝的瘾。还是在由安庆往金陵的船上,天王又把这段史事温习了一遍,心里非常佩服叔孙通的学问。是的,只有礼仪立,才能名位正;名位正了,权威也就建立起来了,今后谁也不能再起歹心,觊觎天王宝位,自己的子子孙孙就能无穷尽地传下去,坐稳铁打的江山。

    天王设计了一幅朝拜图。

    金龙殿里,自己坐在大殿台上正中。台左边空一个位子,是天父耶和华的宝座。台右边空一个位子,是天兄耶稣的宝座。台下左边摆一个矮几,是幼西王之几。台下右边同样地摆一个矮几,是幼南王之几。幼西王、幼南王年纪都小,不要他们朝拜,但为他们留两个位子,表示对为天国捐躯的西王和南王的尊崇。每当想起在最艰难的年代,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与自己同甘共苦的情景,天王便黯然神伤,心里很是感激这两个既忠诚又有才干的兄弟。因此决定把这两个幼王的座位摆在最前面。靠着幼西王后面的,依次为东王,翼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正丞相,又正丞相;靠着幼南王后面的依次是北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副丞相,又副丞相。这之后,按官职大小,两边依次排着检点、指挥、将军等等。设计好后,天王亲自绘出一幅天国朝主图。他对这幅图很满意。

    再就是开科取士。一提起考试,天王就有一股冲天怒气,有时这种怒气发作起来,他恨不得杀尽天下考官。偶尔夜深人静,他想起自己为何扯旗造反,走上与大清王朝作对这条路,说到底,怕就是因为考场上屡屡受挫的缘故吧!倘若那时府试、乡试、会试节节顺利,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天王了。即使做了万民之主的天王,洪秀全一旦想起那些伤心失意的往事,心里仍然会浮起一种因为被人瞧不起而产生的悲哀--

    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布一个农民家里,父兄都以耕田为业,全家省吃俭用,供洪秀全读书。秀全从小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因家贫,十六岁辍学,助父兄耕田。十八岁受聘为本村塾师,第二年,他到广州参加府试,但没有考取。二十五岁那年,又去广州参加秀才考试。在广州,他认识一个名叫梁发的传教士。梁发给他一本《劝世良言》。他回到寓所细细读了一遍,觉得很有趣味。但那时他并不想洗礼做教徒,他要做孔孟的信徒,通过科举爬上去,最后当尚书,当大学士。谁知榜发,再次落选。这个打击非同小可,他当时昏厥在地。被同乡送回家后,在床上足足躺了四十天,成天发高烧讲胡话。家里为他准备好了棺材,只是还有一口气,不忍心装进去。第四十一天早上,他醒过来了。二十八岁那年和三十二岁那年,他又两次到广州应试,两次皆报罢。待到第四次名落孙山时,心高气傲的洪秀全气得脸发白,唇发紫。他当天就烧掉家藏的全部"四书""五经"和诸如《闱墨观止》之类的书,愤然地对族弟洪仁玕说:"满洲人主持的考试我再也不参加了,日后我要自己开科取士,气死那些混账东西!"后来,他索性连孔子的牌位也砸掉,出走到广西贵平一带,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六人结为异姓兄弟,将梁发送的《劝世良言》加以发挥,在广西紫荆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众,积极筹备起义。那时,六兄弟对着天父天兄起誓,日后成功了,六人坐江山,都称王。洪秀全还特别提出,每年于各人生日那天开科取士,在天下读书人面前出这口怨气……"今日成功了,六人共坐江山的誓言可以不必兑现,但开科取士,则非实行不可!"天王在心里狠狠地说。

    连日来,金陵城里摆开成千上万桌庆功酒。拜上帝会的人们在尽情享受小天堂的幸福,虔诚感激天父天兄的恩赐。天王宫金龙殿里,天王也摆了二十桌酒,把他当年广西传道最亲密的袍泽和这两年劳苦功高的高级将领们请来,他要亲自犒劳这批兄弟,并向他们宣布几项重大国策。

    这批兄弟暂时还不需要山珍海味,他们最喜欢吃什么,天王清楚。每个桌上,天王特赐三大碗菜:一大碗油焖狗肉,一大碗爆炒狗内脏,一大碗狗肉炖萝卜汤。果然,入席者人人称赞天王知心贴己。山呼万岁后,便大嚼大喝起来。酒过三巡,一个个都微有醉意了。天王站起,几句祝酒辞说过后,庄严宣告:"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将都城天京定在金陵。"全体起立,高声拥护,纷纷举杯庆祝,齐声称赞天王的英明。接着天王命人将天国朝主图悬挂起来,定于二月初一日按此朝拜。金龙殿里醉醺醺的功臣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去看它一眼,又一齐起立,高呼万岁,狂欢通过。最后,天王以宏亮的声音郑重宣告:"从今年起,天国将在天京和各省开科取士。科试分天试、东试、北试和翼试。每年开四科,每科分别取状元、榜眼、探花一名和进士若干名,为国选贤,让天下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又是一阵欢呼声。在醉眼蒙胧的酒席桌上,天王的三大国策,像春风吹过秧田一样,畅行无阻地通过了。天王醉了,功臣们醉了,整个金龙殿都醉了。没醉的人只有两个:一是东王,一是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