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皇老板那是相当精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权相权大博弈

    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即皇帝下设三省,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

    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负责起草政令的,负责审核政令的,负责执行政令的,这个叫做三省。在尚书省之下,设立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职能各不相同,吏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人事部、组织部。户部负责户口和财税,相当于民政部跟财政部加上国家税务总局,类似于这种机构。这六部里边最肥的就是户部,和珅那么能贪污,就是因为他做了20多年的户部尚书。

    六部尚书理论上讲是吏部尚书最大,因为他管官嘛!但是实际上在清朝的时候,按照六部尚书晋升的顺序,最后做到户部尚书才是最牛的,户部要调任吏部,则有点儿降官的感觉。

    礼部管礼仪和教育,甚至还承担一部分外交的职能。兵部管军政,包括武将的考核任免,军政就是军队的招募、训练之类的,但不能指挥作战。刑部管刑法,司法刑狱。工部管建设。这就是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开创,唐朝的时候完善。比如说,户部原来叫民部,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改叫户部。

    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世界历史上也有三权分立,但人家那个三权分立分的是皇权,总统的权,最高统治者的权,咱们这个分权则是分相权,一者为了削弱独裁,一者为了加强独裁。因为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太大了,秦汉时期的丞相,权力非常大,有封驳谏争之权。什么叫封驳谏争呢?皇帝的圣旨、草拟的政令,需要丞相批准,如果丞相觉得不妥,就不批准,封起来,驳回去,把自己的意见写在后面,照我这个改,这和报社编辑审稿似的,有权修改或枪毙稿子。皇帝跟丞相两个人春游,在外面碰上了,都要下车互相行礼,尤其是拜相的时候,宰相行礼,皇上还礼。宰相每次行完礼,皇上都要还礼。当时是君臣共治天下。

    建立汉朝,谁的功劳最大?萧何的功劳最大。刘邦是一个痞子,无赖出身,出道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也不知道这帮人干吗保着他,他自己说,我这个人什么都不会,统军百万,攻必克,战必取,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安抚百姓,运送粮饷,不如萧何。但是这三人都听我的,所以我得天下。但是,没有萧何,张良、韩信管什么用?打仗就是打钱,萧何安抚百姓,安抚后方,又给前线送粮食,把整个国家大局把握得井井有条,他的功劳是最大的。

    所以萧何拜相,皇帝赐他三项特权:见君不趋,称臣不名,剑履上殿。

    见君不趋:以前皇上搁那儿坐着,你进殿来得小跑过去才算对皇上显示出敬重。但萧何可以大摇大摆,爷来了。

    称臣不名:在中国古代,你叫人家的名,跟骂人一样,只能叫他的字。你看咱们这些电视剧里,叫谭嗣同为嗣同兄。这样嗣同兄非抽你不可。你这么叫,你挖人祖坟不是?《走向共和》里李鸿章那么大岁数,见了梁启超,也是“卓如啊”而不是“启超啊”。马超给蜀国皇帝上书,孟德杀我全家百余口。他杀了你一百多口,你还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证明你这个人没文化。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你不能说诸葛亮怎么着、周瑜怎么着,那不行。名是自称,别人不能叫,只有皇帝是可以叫你名的,并且参见皇帝也必须自报其名。而萧何见驾可以不报名,只要说臣见驾就完了,不用说臣萧何见驾。这也是特权之一。

    剑履上殿:可以穿着鞋,带着宝剑上殿。因为那会儿都席地而坐,进门都应该脱鞋的。

    以后只要丞相一牛,皇上都赐这三个特权,所以丞相的权力很大。

    丞相的属官叫十三曹,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是国家的正式机构,主官秩千石,国家给发工资的,跟县令是同级的。

    皇帝的属官是尚书台。尚书,顾名思义可能就是原来给皇上管文书档案的,相当于皇上的秘书。尚书台主官秩六百石,比十三曹少四百石。等于皇帝的属官比宰相的属官级别还低,不但低,还不是国家给发工资,是皇上自己掏腰包,你要不掏,你就甭雇他。

    一个是国务院办公厅,一个是总统私人助理,你这个身份跟人家没法比。如此看来,还是表明相权之大。

    那皇上怎么削弱相权呢?就是有什么事儿,我都跟这些尚书商量,尚书台设立尚书,门下省设立侍中。这些人品级虽然低,但整天跟皇上泡在一起,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到了东汉,丞相基本上就成了一个虚衔儿了,真正掌实权的人,必然要加这么个衔儿——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将军掌握武将,录尚书事管文官,基本上都这样。

    但是,这个大将军录尚书事还是一个人。它虽然不叫丞相了,实力却相当于一个丞相,对皇权还是构成了威胁。那时候君臣共治天下,丞相跟皇帝,谁的权力更大,完全靠两个人的个性。要是秦皇汉武时期,肯定是皇权大,你要赶上那个皇上窝窝囊囊,又爱玩儿什么的,不理朝政,那就大权旁落。所以在隋朝以前,权臣篡位的事儿,史不绝书,多有记载。往往做了丞相就有机会篡位,曹操做了丞相,基本上等于篡位了,他儿子帮他完成了这个举动。接着曹魏几十年之后,被丞相司马氏篡了。尤其在魏晋南北朝乱世的时候,你要是做了丞相还不篡位的话,老百姓都替你着急。

    隋文帝杨坚也是做了丞相后,篡了北周的位,所以他一当皇帝,就怕这种事儿发生在子孙身上。为了大隋江山千秋万代,怎么办呢?削弱相权。

    名义上把相权削弱,说是一分为三,实际上不止。三省的正副长官都是丞相,都入政事堂。而只要可以入政事堂议事的官,实际上就相当于丞相。三省的正副长官大致是这些:中书、尚书两省的长官叫令,副长官叫仆射。中书令、尚书令、中书左仆射、中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门下省的长官叫侍中,副长官叫侍郎。六部的长官叫尚书,副长官也叫侍郎,分左右,兵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这样一来,三三得九,一人之权瓜分为九。当然,并不是每个皇帝在位的时候都设立得那么全,比如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当过尚书令,所以等李世民继位之后,唐代就不再设立尚书令了,因为当年太宗皇帝做过这个职务,你们谁还配做这个?就此取消。

    宰相成了临时工

    无论如何,宰相一般也得有四五个、六七个。到了高宗、武则天之后,皇帝设立了一个职务,叫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职务是临时性的,不管你现在是几品官,只要给你加上这个衔儿,你就相当于宰相。皇上若要提拔你,给你加这个衔,入政事堂议事,你就相当于宰相了。如此说来,宰相就由固定的变成了临时的。它的好处是,正式任命的宰相如果要罢免,是有一套严格程序的,现在这个是临时宰相,这个临时工皇上能说撤就撤。

    比如说,国家公务员的晋升应该是逐级的:科长、副处长、正处长、副局长、正局长、副部长、正部长,应该这样有序晋升。但是后来你别晋升了,我给你加一个衔儿就完了。假如你现在是处长,我给你加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你就一下子相当于副总理了。优点就是哪天我看不上你,我把这个衔儿一摘,你就又回去接着当你的处长去,特方便。所以之后,既然设立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三省的长官就变成了虚衔,甚至设而不授。

    中书令该退休的时候,本来要任命一个新的,现在就不任命了,空着不设。即使设了,也都是给那些还有两年就快死的老臣,让他荣誉一下。一把年纪了也不入政事堂议事,也议不了事,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老到那个份儿上的,给你个太师中书令,也是位高权不重。

    真正掌权的,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这帮临时替换,来去全由皇帝秉断的人。中国古代的官员一、二品穿紫袍。《红楼梦》里说:“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三、四、五品是红袍,六、七品官是蓝袍,也就是青袍(“江州司马青衫湿”),八、九品的官就是绿袍了。中国有一个成语,形容一家全是当大官的。就说他们家满门朱紫,除了红的就是紫的。现在所说的红得发紫,意思也大致相同。

    这样的话,充当临时丞相的如果是小官,穿青衫的,给你加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你只要换个颜色的官服穿就是了,从青衫变成紫红的。等什么时候皇上不待见你了,这个衔儿一摘,你还回去穿你处长的官服去,红袍的还是紫袍的给脱下来,换青的上去。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隋唐时期皇帝想出来的削弱相权的办法。它不但将相权一分为三,更关键的是后来把丞相之职演变成了临时工,成了皇上的打工仔。中国古代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宰相由一个变成一窝,由独相发展到群相。

    天下英雄尽白头

    孔子提倡素质教育,现在我们也提倡素质教育,中间这上千年的应试教育是怎么来的,就是从隋唐开始的。

    当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再靠士族地主垄断官职,已经不行了。所以隋文帝开始想别的招儿,废九品中正,开科举士。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① 形成,从隋炀帝开始,整整1300年,一直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才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虽然废止,但这一千多年的卷子已经把中国知识分子考习惯了,所以现在的学生做卷子做得脑袋大是因为隋朝的时候被摆了一道。

    虽然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但当时这个制度还是十分客观有效的。

    唐朝贞观时,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武举,不光文的可以科举了,武的也可以。另外还开创了殿试,就是皇上亲自考你。明清两朝,殿试都是在紫禁城的保和殿,像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圣主,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出题、自己监考。

    开元年间则是高官主持考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一演就老是和珅去主持考试,和珅相当于宰相。这样一来,科举制经过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几代皇帝,就逐渐形成了。

    科举制形成的作用有这么几点:

    第一,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以前是王、谢、袁、萧这帮家伙垄断仕途。现在不行了,科举抑制门阀,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实际上也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因为庶族地主能够通过科举做官了,不再嫉妒高门大阀里那些一生下来就能当官的窝囊废,以后纯靠本事吃饭。

    第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它把读书、考试跟做官联系了起来。原来那种目不识丁的人,再做官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当然唐朝选拔官员实际上还是以士族子弟为主,并不以科举制为主,而且即使科举制也有身份限制,农民就不行。到了宋朝才开始英雄不问出处,谁都可以参加,挖完煤去考一考,考上了照样飞黄腾达。

    另外,在唐朝科举考试不是你想考,一考就能考上的,它非常难。当时分进士、明经两科。明经科就是填空,子曰什么时习之,你填一个“学而”就完了。虽然明经好考,但是考上之后也做不了大官。

    进士科就特别不好考。诗词曲赋,时务策,国家大政方针,该不该开奥运?你得写一篇论文。唐朝人讲话:“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30岁考中明经属于老明经,因为那玩意儿简单,50岁考中了进士却属于年轻的进士,因为那个难。唐朝人平均寿命是29岁,要50岁考中了进士,那是什么概念?得跟人拼寿命吧。等你把别人都拼死了,你活得最长,叼着人参做完卷子考上之后,回顾起来等于是一辈子都在考试。文人一辈子全都去考试了,还有工夫琢磨怎么造反吗?读书人不琢磨造反,剩一帮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文盲,就更别反了!

    唐太宗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巡查考场。科举考试不像现在高考似的,年年都考,考进士是三年一考。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场,一看大家兴高采烈地来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又兴高采烈来了,然后又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再来一次。眼瞅着这帮人黑头发给考成了白头发。唐太宗身心十分愉悦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们都上当了,掉我的圈套里了。唐朝人写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让他考试,让他考不上,给他一个希望,他又考不上,这个哥们儿整天干这个,把头发都干白了。

    毕竟像洪秀全这样干了几次没干上就造反的人特别少,因此有人说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牢笼志士。特别是到了后来,宋朝农民都可以参加考试的时候,阶级矛盾就进一步缓和了。农民百姓想当官的话,不用去造反去抢了,只要六经勤向窗前读,干这个就可以了。所以中国的古代传统社会,为什么顽固,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可动摇?就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力量太强大了。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的科举制被介绍到了欧洲,形成了今天欧洲的近代文官制度。再后来又传回到中国,叫国家公务员考试,实际上就是科举制。比如我是学历史的,如果我们党竞选赢了,我就能够担任国防部长。一个学历史的怎么能担任国防部长呢,你懂得业务吗?我不需要懂业务,副部长懂就行,因为副部长是考上来的。考试考得最高就考到副部级,正部就是政治家了,副部往下是官僚,它是职业的。

    政治家不专业没关系,国防部长是拿大政策的,底下一帮考上来的专业参谋给拿大政策的提意见就行了。而且国防部长的主要任务是到国会要钱,要经费,不真指望着他去打仗,所以谁都可以干这个。日本的内阁更迭多快,首相一年完蛋,一完蛋部长就全换。这种大换血,国家怎么没事儿?因为副部一级稳定,换再多不专业的部长都没有关系。所以近代文官都是由科举制考上来的,因而政局特别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