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陈爷的野望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岳清言仔细斟酌着自己的想法。他的讲述必须包含有效的部分,但又不能提到结尾。不然,口头方式完成一个故事,也会纳入到浮士德对他的评估体系中。他才刚刚将《池袋西口公园》的故事展开,还没有问浮士德下一个附加条件是什么。要是贸然完成一个故事,那就会触发一个随机的附加条件,那么,可怕的惩罚就会被激活。
虽然《古惑仔》系列故事是个很合适的系列,但在目前香港本身的气氛比较诡异的状况下,贸然搞出一个纯黑道故事,那是在自己找死。另一方面,岳清言还得和香港警队那边见面呢,说不定也有类似要求。如果能够将陈兴宏的要求和香港警队的要求融为一体,那就轻松简单了。而且,那样一来,等于是整个影视计划,有香港警队作为背书,那这个系列的电影拍摄可就安全了。
陈兴宏提到了具体执行环节的行首和圈内大佬对这些方面的干扰,绝不是无的放矢的。
岳清言想到的并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系列的故事,构建一个解读香港发展脉络的架构。
架构的第一部分名叫:《倾城之恋》。
虽然名字和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一样,但取义则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张爱玲的小说有着极为明确的感情线基础,也的确将一个巨变之中的香港对于个人的压力表现了出来。如果单一一个言情小说来看,当然是非常出色的,但以一个历史小说中以小见大的切口来看,则显得开掘不够。
岳清言的想法,是把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拓展开来。编撰两人的前置故事,两人是如何的出身和历练,是如何来到香港,并且在动荡的香港生活下来,相遇结识的。以两个人的感情发展为脉络,串起动荡的香港的各种变化。
《倾城之恋》将截取几个断片,写一个从1937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结束的香港的故事。整个反应香港在整个二战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将一个简单的言情故事,拓展成一个以小见大的历史群像故事。
要说这种写法的话,其实类似于《巨人的陨落》这样的故事写法。可以说,非常考验作者的能力。岳清言因为有《银英》和《池袋西口公园》两个系列的故事,宏观和微观的雕琢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才有信心去挑战这种写法。
写得好,自然是成为史诗名篇,写得不好,各种情节线索缠杂不清,那就没办法读下去了。
构架的第二部分叫做:《大时代》,写的是6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通过丁蟹和方展博的恩怨,牵扯出众多的人物,来勾画整个香港几十年的变化。岳清言想把罗慧英、丁蟹、方展博、或者是阮梅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和《倾城之恋》的故事联系起来。与此同时,还加入了一条辅线,是将一个和他们相熟的道上人物。这个角色神通广大,时隐时现,后来因为某些事情缺了条腿,逐渐消失在了《大时代》的故事中,只是隐隐能听到他的传说。而这个名为“跛豪”的角色,则会带出另外一个系列的同期故事《五亿探长雷洛传》。
构架的第二部分完成之后,90年代的香港则进入了转型期。很多人都在犹豫是不是要留下,整个香港的富豪阶层、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菁英,尤其受到各种诱惑、挑战和质问。是非黑白,也在这个阶段显得含混模糊起来。这是一个旧规矩要破,新规矩还没有建立的时代,也就尤其适合各路英雄人物的诞生。
而这一部的故事,则开始于一个以前跛豪手下不起眼的小人物:韩琛。
韩琛在九龙城寨里混不下去之后,跟了倪家,然后在倪家逐渐撤离香港的时候借势而起,成为了一方诸侯,并且最终反咬倪家,成为了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哥。这样的角色,因为起势太快了,自己不适应,警方也不适应,双方的矛盾就尤其激化,完全没有调解的可能。于是,双方都向对方阵营里拍了内应。随着时间推演,好人坏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从纯粹警匪片的角度来说,自然是陈永仁刘建明的对峙故事比较好看。但如果从一个历史群像故事的角度来说,那就不同了。倪家的故事,韩琛的崛起,以及由此引起的诸多变化,似乎更加带感。到了最后陈永仁刘建明的对抗,只是为了整个善恶难分的时代划上一个句号,代表着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香港新世代的到来。
岳清言自然也会做足够的处置,使得这部分故事能够和《大时代》衔接上。而这第三部的故事,则命名为《无间道》。
《无间道》的故事结束后,最后侦办此事的警方高管再一次高升……这又和《寒战》的故事能连上了。
虽然想的比较松散,但随着自己的讲述,岳清言对于这整个故事架构的感觉越来越鲜明:真的可以搞啊。这就是在用故事来写一个香港的近现代史啊,妥妥的《巨人的陨落》的质感啊。当然,写起来是超难的,光是要查阅的资料,要了解的各种情况,光是原始案卷就得研究好长时间,具体行文的时候还得反复查。尤其是各个时代说话的方式,生活节奏,生活形态,交通和社会形态,经济模型等等,几乎每一项的基础调研都是大工程。
(PS: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看组下这个人物系统,能成立的,需要添加一些连接部分,但能连起来。会变成一个非常宏大的史诗故事呢。)
但是,想想要写一个那么难的东西,岳清言就很激动。一个作者能够挑战的东西不多,但这个系统只要能搭建起来,简直有种让人此生无憾的感觉。比较美中不足的是,他毕竟不是香港人而是个外来户。但要是让他这种外来户构建出了如此有历史感和写实感的香港,那本土派系的脸一定会很肿吧。
嗯……也说不好。毕竟本土派系都是帮没啥文化的傻逼青年。但凡有点脑子就不会往那圈子里钻。
岳清言虽然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是讲完的,但叙述每个故事都花了不少时间,还仔细解释了故事系统和故事系统之间如何关联,或者之后要如何设计,每个阶段主要要写什么,哪些作品之后可以向什么方向转化。仿佛整个故事系统已经在他心里一样,只差写出来。
餐厅的服务员给岳清言续了三次茶水,这才支持着他滔滔不绝讲到晚上11点多才告一段落。他还很有些意犹未尽,很多故事压根没讲到位。
但是,他讲不下去了,喉咙顶不住了。
朱毓连忙从包里掏出润喉糖递给岳清言。“岳公子,你今天先休息……这个东西,真是宏大啊。陈爷,您看……”
陈兴宏一直认真地听着岳清言说的每句话,在他身后,助理则是录下了整个对话内容。助理的脸是青的,因为今天要整理的纪要,含金量太高了,量也超大。
陈兴宏先一回头,就冲着助理说:“回去整理出来,岳公子的这些想法,千金难买啊。”
一开始,陈兴宏只以为岳清言是个对香港文化有些了解的好作者。有小说履历,文笔好底子好,有电影改编的经验,本港和其他地区也都有相当影响力,他要是肯写几个故事给他,故事只要过得去,再运作一番怎么都不会亏。
但是,一开始听倾城之恋的故事的时候,陈兴宏是不大感冒的。毕竟,他从来不需要谈恋爱……但《大时代》部分的两条线都让他简直要炸裂。《五亿探长雷洛传》倒是不太奇特,还是需要到时候看岳清言怎么写,但通过两个互相争斗的角色纠缠的几十年来写香港那一段时期的历史,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又如何转向金融房地产,如何应付各种危机……这可是不折不扣的香港现代史了,也是香港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在这个故事里,岳清言写天才也写普通人,写富豪也写贫民,整个要进行一遍社会阶层的梳理。这种呈现,似乎也在向现在莫名其妙的香港青年诉说:你们这帮傻逼,香港的光明都是你们的长辈胼手胝足奋斗出来的,不好好干活就别乱叫。
而到了90年代一直到回归前,这段明暗难辨的时期,则通过韩琛、黄志诚、陈永仁、刘建明这四个角色整个勾勒出来了。还有作为转型期标志的倪家,以陈兴宏对香港的了解,他脑子里完全有这样的原型。甚至,在这一段的历史里,他自己都在考虑,自己的角色到底代入到了哪个角色中……
虽然这是一个岳清言还没有开始写的故事,或者说,是好多故事连缀成的系统。但陈兴宏对这一大堆东西,简直满意到不能更满意,有信心到巴不得现在就砸够钱马上搞出来。
陈兴宏长长舒了一口气,说:“岳公子,受教了啊。今天对我的启发太大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差不多小说要有几百万字吧?就算一部部做,估计需要的时间也要好几年了。这个盘子太大了,如果可能,我当然是想要整个吃下来。”
岳清言想了想,说:“其实小说用不了很久。一年吧。其实真要说小说,估计一百万字足够了。主要是把故事讲明白。但电影和电视剧就不能那么快都做完。”
“那好,岳公子,那么,我们怎么合作?”陈兴宏反而有些忐忑。
“陈爷,这你怎么问我?既然我已经说了,那自然还是希望和你合作的。”岳清言把问题抛了回去。
“那好,一年,一千万。”陈兴宏说:“这是保底的数。只需要你一句话:只要条件成熟,我给的条件不比别人差,那就和我合作。”
一年一千万只买一个优先权?朱毓都觉得陈兴宏大概是疯了。
岳清言仔细斟酌着自己的想法。他的讲述必须包含有效的部分,但又不能提到结尾。不然,口头方式完成一个故事,也会纳入到浮士德对他的评估体系中。他才刚刚将《池袋西口公园》的故事展开,还没有问浮士德下一个附加条件是什么。要是贸然完成一个故事,那就会触发一个随机的附加条件,那么,可怕的惩罚就会被激活。
虽然《古惑仔》系列故事是个很合适的系列,但在目前香港本身的气氛比较诡异的状况下,贸然搞出一个纯黑道故事,那是在自己找死。另一方面,岳清言还得和香港警队那边见面呢,说不定也有类似要求。如果能够将陈兴宏的要求和香港警队的要求融为一体,那就轻松简单了。而且,那样一来,等于是整个影视计划,有香港警队作为背书,那这个系列的电影拍摄可就安全了。
陈兴宏提到了具体执行环节的行首和圈内大佬对这些方面的干扰,绝不是无的放矢的。
岳清言想到的并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系列的故事,构建一个解读香港发展脉络的架构。
架构的第一部分名叫:《倾城之恋》。
虽然名字和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一样,但取义则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张爱玲的小说有着极为明确的感情线基础,也的确将一个巨变之中的香港对于个人的压力表现了出来。如果单一一个言情小说来看,当然是非常出色的,但以一个历史小说中以小见大的切口来看,则显得开掘不够。
岳清言的想法,是把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拓展开来。编撰两人的前置故事,两人是如何的出身和历练,是如何来到香港,并且在动荡的香港生活下来,相遇结识的。以两个人的感情发展为脉络,串起动荡的香港的各种变化。
《倾城之恋》将截取几个断片,写一个从1937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结束的香港的故事。整个反应香港在整个二战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将一个简单的言情故事,拓展成一个以小见大的历史群像故事。
要说这种写法的话,其实类似于《巨人的陨落》这样的故事写法。可以说,非常考验作者的能力。岳清言因为有《银英》和《池袋西口公园》两个系列的故事,宏观和微观的雕琢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才有信心去挑战这种写法。
写得好,自然是成为史诗名篇,写得不好,各种情节线索缠杂不清,那就没办法读下去了。
构架的第二部分叫做:《大时代》,写的是6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通过丁蟹和方展博的恩怨,牵扯出众多的人物,来勾画整个香港几十年的变化。岳清言想把罗慧英、丁蟹、方展博、或者是阮梅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和《倾城之恋》的故事联系起来。与此同时,还加入了一条辅线,是将一个和他们相熟的道上人物。这个角色神通广大,时隐时现,后来因为某些事情缺了条腿,逐渐消失在了《大时代》的故事中,只是隐隐能听到他的传说。而这个名为“跛豪”的角色,则会带出另外一个系列的同期故事《五亿探长雷洛传》。
构架的第二部分完成之后,90年代的香港则进入了转型期。很多人都在犹豫是不是要留下,整个香港的富豪阶层、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菁英,尤其受到各种诱惑、挑战和质问。是非黑白,也在这个阶段显得含混模糊起来。这是一个旧规矩要破,新规矩还没有建立的时代,也就尤其适合各路英雄人物的诞生。
而这一部的故事,则开始于一个以前跛豪手下不起眼的小人物:韩琛。
韩琛在九龙城寨里混不下去之后,跟了倪家,然后在倪家逐渐撤离香港的时候借势而起,成为了一方诸侯,并且最终反咬倪家,成为了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哥。这样的角色,因为起势太快了,自己不适应,警方也不适应,双方的矛盾就尤其激化,完全没有调解的可能。于是,双方都向对方阵营里拍了内应。随着时间推演,好人坏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从纯粹警匪片的角度来说,自然是陈永仁刘建明的对峙故事比较好看。但如果从一个历史群像故事的角度来说,那就不同了。倪家的故事,韩琛的崛起,以及由此引起的诸多变化,似乎更加带感。到了最后陈永仁刘建明的对抗,只是为了整个善恶难分的时代划上一个句号,代表着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香港新世代的到来。
岳清言自然也会做足够的处置,使得这部分故事能够和《大时代》衔接上。而这第三部的故事,则命名为《无间道》。
《无间道》的故事结束后,最后侦办此事的警方高管再一次高升……这又和《寒战》的故事能连上了。
虽然想的比较松散,但随着自己的讲述,岳清言对于这整个故事架构的感觉越来越鲜明:真的可以搞啊。这就是在用故事来写一个香港的近现代史啊,妥妥的《巨人的陨落》的质感啊。当然,写起来是超难的,光是要查阅的资料,要了解的各种情况,光是原始案卷就得研究好长时间,具体行文的时候还得反复查。尤其是各个时代说话的方式,生活节奏,生活形态,交通和社会形态,经济模型等等,几乎每一项的基础调研都是大工程。
(PS: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看组下这个人物系统,能成立的,需要添加一些连接部分,但能连起来。会变成一个非常宏大的史诗故事呢。)
但是,想想要写一个那么难的东西,岳清言就很激动。一个作者能够挑战的东西不多,但这个系统只要能搭建起来,简直有种让人此生无憾的感觉。比较美中不足的是,他毕竟不是香港人而是个外来户。但要是让他这种外来户构建出了如此有历史感和写实感的香港,那本土派系的脸一定会很肿吧。
嗯……也说不好。毕竟本土派系都是帮没啥文化的傻逼青年。但凡有点脑子就不会往那圈子里钻。
岳清言虽然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是讲完的,但叙述每个故事都花了不少时间,还仔细解释了故事系统和故事系统之间如何关联,或者之后要如何设计,每个阶段主要要写什么,哪些作品之后可以向什么方向转化。仿佛整个故事系统已经在他心里一样,只差写出来。
餐厅的服务员给岳清言续了三次茶水,这才支持着他滔滔不绝讲到晚上11点多才告一段落。他还很有些意犹未尽,很多故事压根没讲到位。
但是,他讲不下去了,喉咙顶不住了。
朱毓连忙从包里掏出润喉糖递给岳清言。“岳公子,你今天先休息……这个东西,真是宏大啊。陈爷,您看……”
陈兴宏一直认真地听着岳清言说的每句话,在他身后,助理则是录下了整个对话内容。助理的脸是青的,因为今天要整理的纪要,含金量太高了,量也超大。
陈兴宏先一回头,就冲着助理说:“回去整理出来,岳公子的这些想法,千金难买啊。”
一开始,陈兴宏只以为岳清言是个对香港文化有些了解的好作者。有小说履历,文笔好底子好,有电影改编的经验,本港和其他地区也都有相当影响力,他要是肯写几个故事给他,故事只要过得去,再运作一番怎么都不会亏。
但是,一开始听倾城之恋的故事的时候,陈兴宏是不大感冒的。毕竟,他从来不需要谈恋爱……但《大时代》部分的两条线都让他简直要炸裂。《五亿探长雷洛传》倒是不太奇特,还是需要到时候看岳清言怎么写,但通过两个互相争斗的角色纠缠的几十年来写香港那一段时期的历史,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又如何转向金融房地产,如何应付各种危机……这可是不折不扣的香港现代史了,也是香港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在这个故事里,岳清言写天才也写普通人,写富豪也写贫民,整个要进行一遍社会阶层的梳理。这种呈现,似乎也在向现在莫名其妙的香港青年诉说:你们这帮傻逼,香港的光明都是你们的长辈胼手胝足奋斗出来的,不好好干活就别乱叫。
而到了90年代一直到回归前,这段明暗难辨的时期,则通过韩琛、黄志诚、陈永仁、刘建明这四个角色整个勾勒出来了。还有作为转型期标志的倪家,以陈兴宏对香港的了解,他脑子里完全有这样的原型。甚至,在这一段的历史里,他自己都在考虑,自己的角色到底代入到了哪个角色中……
虽然这是一个岳清言还没有开始写的故事,或者说,是好多故事连缀成的系统。但陈兴宏对这一大堆东西,简直满意到不能更满意,有信心到巴不得现在就砸够钱马上搞出来。
陈兴宏长长舒了一口气,说:“岳公子,受教了啊。今天对我的启发太大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差不多小说要有几百万字吧?就算一部部做,估计需要的时间也要好几年了。这个盘子太大了,如果可能,我当然是想要整个吃下来。”
岳清言想了想,说:“其实小说用不了很久。一年吧。其实真要说小说,估计一百万字足够了。主要是把故事讲明白。但电影和电视剧就不能那么快都做完。”
“那好,岳公子,那么,我们怎么合作?”陈兴宏反而有些忐忑。
“陈爷,这你怎么问我?既然我已经说了,那自然还是希望和你合作的。”岳清言把问题抛了回去。
“那好,一年,一千万。”陈兴宏说:“这是保底的数。只需要你一句话:只要条件成熟,我给的条件不比别人差,那就和我合作。”
一年一千万只买一个优先权?朱毓都觉得陈兴宏大概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