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母仪天下命犯桃花 > 第127章 大街小巷

第127章 大街小巷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江都的大街条条相通,等会儿回行宫时,一定想办法不要再走这条路,否则真难保杨广会不会跑去飘香楼去寻飘飘姑娘。

    又在无人处唤了阿及,叫他给飘香楼送去饭钱,并从他手中取了些碎银,唯恐再出现刚才那种情况。

    本来这次微服出访,我是想叫杨广看到民间的疾苦,人都有怜悯之心,或者能令杨广以后不再如此奢侈,哪知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凭空多出个飘飘姑娘,真是头疼之极,我也没了逛街的兴致,遂怏怏道:

    “陛下,臣妾有些乏了,不如咱们雇顶轿子回去吧。”

    杨广心中有事,本也无心闲逛,听我言语,“啊”了一声,方回过神来,言道:“好。”

    我吩咐轿夫抄近路往回走,却并不敢说去行宫,只说了一个离行宫三里以外的客栈,到了那里,自会有宫人接应。

    轿夫穿大街,过小巷,挑了最近的路往回赶,待经过一个破败不堪的小巷时,我心内一颤,这里没有林立的店铺,更没有酒楼食肆与满面欢喜的人群,看到的是一片残破的土墙边,或蹲或躺着许多乞丐,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瘦得只剩皮包骨头,有些被病痛折磨的人,还发出阵阵呻吟。

    “相公,快看,那些人——”我挑开轿帘一指,杨广也看了个清楚。

    忽见他眉头一耸,面色瞬间阴沉下来。微忍着怒气问轿夫:

    “这些乞丐是哪来的?为何看起来这般不堪?”

    轿夫嗤笑道:

    “这位老爷是从外地来的吧?您有所不知,这些人本来不是乞丐,就因为皇帝老儿带了一家老小来游江都,为了建造行宫,征去了他们的房子,如今他们只能流落街头,在这晒太阳了。

    不止这些,后面几条巷子全是穷苦人,有的是纳不起税赋的,有的是家里没有壮劳力,抽不出人挖掘河道的,也有些是真的乞丐,只是江都令老爷下了命令,谁敢到东关、西关等几个繁华的街道去乞讨,格杀勿论,他们就只能躺在这里等着官府发放清得能照出人影的米粥……”

    杨广听着,面色越发的阴沉,我并不阻止轿夫的言语,只希望杨广听到,能够意识他此次出巡给百姓造成的负担,更让他看清楚,他手下的官员都是些什么货色。

    “别说了,快走吧,赶快把老爷夫人送到客栈,咱们还能再多接一趟活,要不然今晚的饭钱有了,明天早上的饭还没着落呢。现在官府下了令,有钱人全都到东关街道上闲逛了,咱得趁着这个机会多挣点银子,要是错过机会,以后全家老小又得饥一顿,饱一顿了。”另一个轿夫说道。

    我见杨广渐渐发怒的神色,心思一转,取了一块碎银,对轿夫道:

    “这点银子给四位做明天的饭钱,麻烦四位抬我们到后面几个巷子转转。”

    四个轿夫一看,乐得多挣些钱,于是便抬了我与杨广,往各个巷子转去,每个残破的小巷里,都有无数穷苦人,时不时的还听到孩子饿得哇哇哭叫的声音,我与杨广并未下轿,却闻得一股股恶臭,还有脏乱不堪的街道地面。

    老人微微颤抖的干裂嘴唇;妇人无衣蔽体,而裹着的粗糙麻布片;病得像痨鬼一样的男子,明明年纪很轻,却无一丝血色,连身子都坐不直;还有哇哇乱哭,满地爬着找东西吃的幼童……

    比我幼时的光景更要凄惨数倍,令我不忍再看,遂入下轿帘,现出一脸的担忧与愤懑,言道:

    “陛下,江都的官员这样欺压百姓,真是天理难容,陛下一定要严惩不贷!”

    我刻意不说此次巡游江都一事,杨广做的事,即便是错了,也是不容指证的,此事,只能找几个残害百姓的官员顶罪了事。

    杨广斜斜看我一眼,眼角流露出一丝冷漠,唇含讥诮,压低了声音道:

    “皇后,你今日要朕微服出访,就是这个目的吧?”

    心内一惊,杨广不是笨人,我索性承认,坦诚一些总比让他猜测得好,遂垂首,惶恐道:

    “陛下圣明,臣妾这点微末的心思如何能瞒得过陛下?如今只求陛下救救你的子民,惩治一下那些丧尽天良的官员。”

    杨广的眼神盯在我的身上,有些捉摸不定,他不吝惜几个官员,重要的是,我没有事先告知,便引他入了我的局,以杨广的自负,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上当,更何况是他的皇后有意欺瞒。

    我已做好被他冷落甚至降罪的准备,多说无益。

    正沉默间,忽听到外面的难民一阵呼啦啦的脚步声,全部朝着一个方向奔去。

    这阵响动打破了我与杨广之间的尴尬,遂挑起轿帘向外看去,心内诧异,现在不是饭时,应该不是官府施舍清粥的时候。

    一个比较善谈的轿夫看出我们的诧异,言道:

    “老爷夫人有所不知,这些难民能活下来,一半是靠了‘观音姐姐’的施舍,官府的清粥如何能捱到晚间?所以每到这个时辰,‘观音姐姐’都会来施舍一次馒头,要不然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

    “观音姐姐?”我与杨广互看一眼,难道还真有观世音菩萨下凡不成?

    于是好奇的向那边看去。

    轿夫解释道:“观音姐姐其实是飘香楼的老板娘,也是江都令的女儿,但她跟她父亲不一样,心肠好着呢,在百姓中有口皆碑的。据说那酒楼是江都令给他女儿的陪嫁,可是这位小姐慈悲心善,赚了达官贵人的钱,尽数施于穷苦百姓。”

    飘飘?我心内一惊,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正犹豫间,杨广已命人落轿,言道:

    “我们也去看看观音姐姐是怎样施舍的。”

    无奈,心内微微叹息,却也只得随他一起去。

    我们二人下轿步行,随着人群来到巷子外面一片空地上,只见那里支着几个简易的遮雨草蓬,上面插一个高高的旗帜,旗上写着一个娟秀的“飘”字,一筐一筐的冒着热气的馒头摆放在草蓬中。

    或许是因为闻到了馒头的香味,众难民较之刚才精神了许多,也都很规矩的排着队,端着破碗残盆,按序领取馒头与米粥。

    我心内叹服不已,一个小女子,却做了官府所不能做的事,而且还是江都令的女儿,她这般做,是在为她的父亲赎罪么?

    而我,身为一国之母,杨广身为天下之主,不能为百姓积些善事,反而奢侈无度,实是惭愧。

    侧目瞥一眼杨广,他面上尽是震惊与心痛。

    他终于对他的子民起了怜悯之心么?

    飘飘这样善良的姑娘,如果入了宫廷,确实可惜,但假如杨广真的动了飘飘的心思,并能为了飘飘,而怜悯天下苍生,我倒情愿飘飘入宫为妃,并会竭力护她周全,宫里最缺的,就是善良的女子。

    “飘飘姑娘怎么会是江都令的女儿?”杨广喃喃道,似是问我,似是自问,面色有些犹疑不定。

    我心内也替飘飘凄凉,低低叹道: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依臣妾看,飘飘姑娘是出於泥而不染。”

    杨广目中有些犹豫,看着我的目光微微有些乱:

    “可是朕刚刚下了决心要严治江都令的,本想杀一儆百,可他竟是飘飘姑娘的父亲。”

    我陡然一惊,却又很快平和,我早已料到,杨广已对飘飘动了心,自然,那样美丽婉约,清艳脱俗的女子,哪个男子不爱?更何况是一向重色的杨广。

    若说刚才在飘香楼,杨广只是动了心思的话,而现在看到飘飘的善举,恐怕已是下定了决心。

    他跟我说起飘飘的父亲,已经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我,飘飘一定会是他的人,只是却要顾忌到她的父亲。

    我的声音缓和而带了厉厉的狠意,若不严惩江都令,如何能给天下官员敲响警钟?

    “陛下,您的决定是对的,不能犹豫,飘飘姑娘既然会施舍百姓,就已经是在与她的父亲公开作对了,她这样的女子,一定会大义灭亲的。这一点,陛下不必担心。臣妾想,飘飘这样心中装着万民的姑娘,所敬仰的男儿一定也是一位忧国爱民的男子。”

    我看着杨广,目光中透出期冀,尽管心里酸涩无比,却仍旧一遍一遍的提醒自己,我是大隋的国母,我是贤惠无妒的皇后,为后宫择妃纳嫔,讨皇上欢心是我的本分。

    我不能现出一丝凄哀与醋意,我竭力忍着内心的苦,婉转告诉杨广,要想得到飘飘的爱慕,首先心中要有百姓。

    “嗯,不愧是朕的皇后,深知朕心。”杨广低声道,脸色已转为坚毅,只是唇角含着一丝兴奋,我知道,那是因为飘飘。

    施粥棚里并未看到飘飘,大约她是很少露面的,杨广也就失了再看下去的兴致,于是乘了轿子回去。

    待回到行宫时,天色已晚,杨广与随行大臣密谋之后,连夜派人查抄了江都令的府宅,一应官员也全都投入大牢,家财尽散于穷苦百姓,暂封了一名朝臣为钦差,代为治理江都。

    只是一夜之间,江都便已改天换地,次日一早,闹市区与城门口均贴满了告示,百姓无不拍手叫好,称当今圣上为有道明君。

    百姓总是最善良的,被欺压时只能含恨忍耐,而如今朝廷只不过施了一点小小的恩惠,把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还给他们,却也足够令他们感激涕零了。

    再与杨广微服出来时,听到满街的议论,与穷苦难民真心的笑声,杨广心情大好,朗声言道:

    “怨不得爱后总是处处为民着想,如今朕看着大隋子民安居乐业,不再忍饥挨饿,这种成就感竟比上阵斩敌于马下更爽快!”

    我脉脉含笑,钦佩之色溢于言表:

    “这是自然,陛下杀敌平天下,不就是为了给万民造福么?惩治贪官污吏原比杀敌更得民心,我大隋有此明主,必会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杨广得我奉承,更是龙颜大悦,哈哈笑道:

    “爱后的奉承话原比那些臣子说得动听多了。”

    “臣妾都是肺腑之言,而不是一味的讨好陛下。”我柔声道。

    杨广凝视我一眼,言道:“这话朕信,若你也与那些只会谄媚的臣子妃嫔一般,就不会直言不讳,惹朕恼怒了。”

    我慌忙垂首道:

    “陛下,以前都是臣妾的错,臣妾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未经思虑,惹得陛下不快,请陛下赐罪。”

    杨广揽了我的肩,言道:

    “朕怎舍得降罪呢?更何况——你原是没错的,是朕未能及时体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