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科隆大教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汽车进入科隆市区时,梁晓秀在很远的距离就看到了科隆大教堂的两个尖顶;当汽车距大教堂只有200米距离时,她感觉大教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雄伟壮观;但是停下车后,当她走到大教堂下面时,它那雄伟壮观的气势立即凸现在眼前,让她感觉这座古老的建筑确实不同凡响。
她认为,科隆大教堂比巴黎圣母院更有气势,更为壮观。科隆大教堂不愧为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布朗解释说,科隆大教堂是欧洲三大哥特式教堂之一,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二战期间美军轰炸机轰炸了许多德国景点,科隆大教堂是少数幸存的大型建筑。
梁晓秀问他,美军为什么没有轰炸科隆大教堂。他说因为这个大教堂实在太美了,美军不忍炸掉它。
看着科隆大教堂,梁晓秀想起了一个有关犹太教的问题,她和布朗说她想问一个问题,请他解答。
她说:“在历史上,犹太教为什么一直受到基督宗教的迫害?这是政治原因,还是纯粹宗教原因?”
布朗斟酌字句地说:“两者兼而有之吧。在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犹太人被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到迫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历史上,犹太人曾受到多次毁灭性的迫害。两千多年来,犹太人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靠着统一的宗教维系其单一的民族性。”
“这么说,犹太人受到迫害是历史形成的?”
“是的。犹太教徒认为,救世主尚未来临,不承认基督耶稣是救世主,这是犹太人一直受到基督教世界歧视和迫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梁晓秀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感觉收获不浅。
布朗又做了一个补充说明:“犹太教只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的人并不多,但犹太教派却引发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宗教,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犹太教十分重视男女之间的性,把生育视为主赐予的神圣行为。所有的婚礼仪式都象征着为下一代‘以色列的孩子们’建造幸福的人生舞台。”
梁晓秀说,她知道犹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第二部是《塔木德》;第三部是《米德拉什》。在她看来,犹太教徒对宗教的虔诚似乎超过基督教徒。她问布朗他们是否也那样认为。
布朗和米拉瞪大了眼睛看着梁晓秀,他们没想到她说起犹太教来如数家珍,头头是道;而且又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
梁晓秀继续说,犹太教是公元前2000年在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大约3800年前,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迁徙到迦南,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据《圣经》的描述,亚伯拉罕生子以撒,以撒生子雅各。他们就是犹太教的奠基人。雅各生有12个儿子,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个部落,称为以色列人。公元前1720年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布朗和米拉静静地听着她的叙述,感觉她像一位宗教学者。
梁晓秀看了一眼他们,然后说,约公元前1290年,犹太人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埃及法老军队的追击,到达西乃旷野。摩西是以色列人公认的伟大领袖和民族英雄,他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消失了。在此后的1300多年中,犹太人被迫流亡世界各地。1948年,返回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以色列国。犹太教的历史大体就是这样。
布朗和米拉都点头表示同意,他们不知道梁晓秀为什么对犹太教有那么深入的研究。
梁晓秀说,她在电视新闻中经常看到有关巴以冲突的新闻,所以她才想了解巴以冲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以及以色列和美国、欧洲的关系中,究竟还有多少宗教因素。
布朗说那个问题要问政治家和外交家,此外还得问学者和宗教界人士。
梁晓秀说:“布朗,我问的是你。”
“梁小姐,这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我说不好。”
米拉则私下想:梁小姐都成了宗教学者了。她提议进到大教堂里看看。
他们进入大教堂里面,梁晓秀仔细观看了教堂内部的装潢和装饰物。她认为大教堂的内部装潢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富丽堂皇,气象万千。她很喜欢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以及玻璃上的绘画,觉得那些绘画有很高的艺术性。那些画面不仅造就了装饰美感,也让人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
布朗注意到梁晓秀看得非常认真,便走过来说,教堂内部的装饰物是最好的美学教科书。中世纪教堂的装饰美术是基督教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堂内部布置有大量宣扬基督教教义的装饰壁画、玻璃窗画、浮雕和圆雕。
梁晓秀认为,教堂内部的装饰物有一种静穆的神秘感:令人震慑。她从那些彩色玻璃窗透过来的阳光看出,教堂内部即使在白天也显现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她想要是也夜晚,教堂内部肯定会有一种神秘的恐怖感。
她问道:“教堂的神秘气氛和装饰,是不是有基督教征服人心的目?”
布朗拿不准,他说他被问倒了。
“没关系,布朗,你再好好想想。”
米拉过来解围说,有些难题他回答不了,最好还是让专家来回答。她问梁晓秀,她喜欢哥特式还是罗马式建筑。
“这两种风格的建筑,各有所长,但我更喜欢哥特式建筑。”
“我也喜欢哥特式建筑。”
布朗说,欧洲著名教堂大多建于中世纪。在中世纪,教会势力统治了欧洲。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教堂则成为城市中最雄伟的建筑,象征着神圣、权力和财富。
布朗说的这些内容,梁晓秀在书本中读过,但她不想炫耀。
从大教堂走出后,梁晓秀看着那些川流不息的人流想:这些人来看科隆大教堂后都有什么想法呢?这些人里面究竟有多少信教的人呢?
布朗说,凡是到科隆观光旅游的客人,没有一个不看科隆大教堂的。科隆大教堂就是科隆地标性建筑,每年接待游客高达600万人。
梁晓秀感叹科隆大教堂的宏伟建筑,德国人前后历经600余年,造出了这座经典建筑。难怪大教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她望着高达157米的尖顶双塔和无数与之相呼应的小尖顶,心想:科隆大教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汽车进入科隆市区时,梁晓秀在很远的距离就看到了科隆大教堂的两个尖顶;当汽车距大教堂只有200米距离时,她感觉大教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雄伟壮观;但是停下车后,当她走到大教堂下面时,它那雄伟壮观的气势立即凸现在眼前,让她感觉这座古老的建筑确实不同凡响。
她认为,科隆大教堂比巴黎圣母院更有气势,更为壮观。科隆大教堂不愧为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布朗解释说,科隆大教堂是欧洲三大哥特式教堂之一,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二战期间美军轰炸机轰炸了许多德国景点,科隆大教堂是少数幸存的大型建筑。
梁晓秀问他,美军为什么没有轰炸科隆大教堂。他说因为这个大教堂实在太美了,美军不忍炸掉它。
看着科隆大教堂,梁晓秀想起了一个有关犹太教的问题,她和布朗说她想问一个问题,请他解答。
她说:“在历史上,犹太教为什么一直受到基督宗教的迫害?这是政治原因,还是纯粹宗教原因?”
布朗斟酌字句地说:“两者兼而有之吧。在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犹太人被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到迫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历史上,犹太人曾受到多次毁灭性的迫害。两千多年来,犹太人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靠着统一的宗教维系其单一的民族性。”
“这么说,犹太人受到迫害是历史形成的?”
“是的。犹太教徒认为,救世主尚未来临,不承认基督耶稣是救世主,这是犹太人一直受到基督教世界歧视和迫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梁晓秀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感觉收获不浅。
布朗又做了一个补充说明:“犹太教只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的人并不多,但犹太教派却引发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宗教,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犹太教十分重视男女之间的性,把生育视为主赐予的神圣行为。所有的婚礼仪式都象征着为下一代‘以色列的孩子们’建造幸福的人生舞台。”
梁晓秀说,她知道犹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第二部是《塔木德》;第三部是《米德拉什》。在她看来,犹太教徒对宗教的虔诚似乎超过基督教徒。她问布朗他们是否也那样认为。
布朗和米拉瞪大了眼睛看着梁晓秀,他们没想到她说起犹太教来如数家珍,头头是道;而且又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
梁晓秀继续说,犹太教是公元前2000年在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大约3800年前,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迁徙到迦南,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据《圣经》的描述,亚伯拉罕生子以撒,以撒生子雅各。他们就是犹太教的奠基人。雅各生有12个儿子,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个部落,称为以色列人。公元前1720年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布朗和米拉静静地听着她的叙述,感觉她像一位宗教学者。
梁晓秀看了一眼他们,然后说,约公元前1290年,犹太人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埃及法老军队的追击,到达西乃旷野。摩西是以色列人公认的伟大领袖和民族英雄,他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犹太教的献祭和与之相关的仪礼制度从此消失了。在此后的1300多年中,犹太人被迫流亡世界各地。1948年,返回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以色列国。犹太教的历史大体就是这样。
布朗和米拉都点头表示同意,他们不知道梁晓秀为什么对犹太教有那么深入的研究。
梁晓秀说,她在电视新闻中经常看到有关巴以冲突的新闻,所以她才想了解巴以冲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以及以色列和美国、欧洲的关系中,究竟还有多少宗教因素。
布朗说那个问题要问政治家和外交家,此外还得问学者和宗教界人士。
梁晓秀说:“布朗,我问的是你。”
“梁小姐,这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我说不好。”
米拉则私下想:梁小姐都成了宗教学者了。她提议进到大教堂里看看。
他们进入大教堂里面,梁晓秀仔细观看了教堂内部的装潢和装饰物。她认为大教堂的内部装潢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富丽堂皇,气象万千。她很喜欢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以及玻璃上的绘画,觉得那些绘画有很高的艺术性。那些画面不仅造就了装饰美感,也让人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
布朗注意到梁晓秀看得非常认真,便走过来说,教堂内部的装饰物是最好的美学教科书。中世纪教堂的装饰美术是基督教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堂内部布置有大量宣扬基督教教义的装饰壁画、玻璃窗画、浮雕和圆雕。
梁晓秀认为,教堂内部的装饰物有一种静穆的神秘感:令人震慑。她从那些彩色玻璃窗透过来的阳光看出,教堂内部即使在白天也显现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她想要是也夜晚,教堂内部肯定会有一种神秘的恐怖感。
她问道:“教堂的神秘气氛和装饰,是不是有基督教征服人心的目?”
布朗拿不准,他说他被问倒了。
“没关系,布朗,你再好好想想。”
米拉过来解围说,有些难题他回答不了,最好还是让专家来回答。她问梁晓秀,她喜欢哥特式还是罗马式建筑。
“这两种风格的建筑,各有所长,但我更喜欢哥特式建筑。”
“我也喜欢哥特式建筑。”
布朗说,欧洲著名教堂大多建于中世纪。在中世纪,教会势力统治了欧洲。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教堂则成为城市中最雄伟的建筑,象征着神圣、权力和财富。
布朗说的这些内容,梁晓秀在书本中读过,但她不想炫耀。
从大教堂走出后,梁晓秀看着那些川流不息的人流想:这些人来看科隆大教堂后都有什么想法呢?这些人里面究竟有多少信教的人呢?
布朗说,凡是到科隆观光旅游的客人,没有一个不看科隆大教堂的。科隆大教堂就是科隆地标性建筑,每年接待游客高达600万人。
梁晓秀感叹科隆大教堂的宏伟建筑,德国人前后历经600余年,造出了这座经典建筑。难怪大教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她望着高达157米的尖顶双塔和无数与之相呼应的小尖顶,心想:科隆大教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