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山水之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色已晚,梁晓秀建议在德国边境的小镇休息一天,第二天再开往奥地利。布朗说他也有此意,因为他选折的是一条山路,晚上开车不安全;此外,他想让梁晓秀白天看那条全长100多公里的欧洲最美的一条山路。
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汽车很快进了奥地利境内,在阿尔卑斯山路上行驶着,那是一片寂静的山区。山路上几乎看不到车辆,梁晓秀注意到地势越来越高,山路两旁的松树越来越多。布朗说,他们已经进入阿尔卑斯山脉了。
眼前的景色越来越美:公路两边的自然景色充满了大自然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独特的美,美得让人目不暇接。山路蜿蜒不断地伸向远方,景色不断变化。汽车以30迈的速度行驶,梁晓秀把车窗完全打开,让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吹进车内。眼前是阿尔卑斯山的奇特景观:翠绿的松树林错落有致地布满在山上;山林中有几个小木屋的烟筒冒着炊烟;几个奥地利山民赶着马车在山间小路上慢慢走着;而不远处山里儿童在草地上嬉戏。
梁晓秀感觉这一带像童话世界。
山路还在延伸,沿途景色美不胜收。汽车行驶到那条山路的最高点,周围的景色更加壮美。布朗把车停在公路旁的停车带上,他们三人下车向远方望去。阿尔卑斯山高耸入云,冷峻,雄伟,壮观;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上一片又一片松树林傲然挺立在半山腰上;脚下的山间公路盘旋在山中伸向远方;公路下面就是深达2千米的大峡谷。站在那个最高点上,迎着清澈透亮的空气,梁晓秀我看到了令她震撼的大自然奇观。沿途的景色之美给她留下了美好印象。
她说:“这条山路真美。”
布朗说,他就喜欢在这段不到100公里山间公路上驾车行走。
因斯布鲁克市到了。布朗在因河右岸找到提前预订的一个私人家族旅馆,梁晓秀走进旅馆,前台服务员一位20多岁文质彬彬的姑娘为她办理了入住手续。她上三楼进入房间看,这个古老家族酒店的房间布置得象18世纪的旅馆,窗户是木制雕花窗户,墙上挂着几幅油画,卫生间的地上竟然铺着海蓝色的施华洛施奇水晶地砖,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她推开窗户,听到因河奔流不息的水浪声,越过因河就是山水之城因斯布鲁克城区的全景。
因斯布鲁克是一座优美的山水之城。她站在窗前,拿出介绍因斯布鲁克的小册子对照着看,上面有一段文字说当年比利时佛拉芒作曲家伊萨克写了一首忧伤歌曲《因斯布鲁克,我必须离开你!》,在这个歌曲中他对因斯布鲁克表达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他们安顿下来后,走出酒店,走过对面的石桥,来到因斯布鲁克的老城区。在老城的中心地带,建筑物都是取自当地的石材建造的,敦实、厚重而又不失艺术感。一栋、一栋古建筑物似乎在诉说着因城古老的历史。在老城的任何一个位置,回头一看,都能看见对面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脉。
梁晓秀抬头望去,阿尔卑斯山近在咫尺,感觉大山与城市的距离如此之近,仿佛就像城市的一座天然屏障。布朗介绍说那是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两千峰”。山峰形状大气、雄伟,像铁塔一般守卫着因斯布鲁克城。回头再看,因河以原生态的方式把城市一分为二,颇有古城河的味道。城区到处充满了中世纪的古风和景物,走在街道上,仿佛进入了一座欧洲中世纪古城,其山水之美犹如一幅欧洲古代绘画大师创作的传世油画。
布朗说,在天气晴朗时,登上高达2335米的哈费勒卡峰的峰顶眺望,眼前的景色美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梁晓秀注意到眼前的景色不像法国的景色那样纤巧、细腻、精致,而完全以大自然的原野之美呈现出来。高山耸立,直插云天,树木连绵不断地挺立在高山上,勾勒出一幅壮观的自然美景。看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她觉得在因斯布鲁克城市周围的群山中肯定隐藏着无数人间宝藏。
城内的古老街道辟为步行商业街,街道两旁的商店古色古香,顾客不多,十分安静,店内的售货员似乎也回到了中古时代:他们面带微笑,慢条斯理、彬彬有礼,耐心解答着顾客的询问和商品的性能,既没有急着推销商品的神态和言语,也没有拒人千里的表情。你买不买他们的商品,他们都一律笑脸相待。
他们在市区转了2个小时,看了几个城市的风景名胜。小金顶、皇宫、皇家教堂,是这座城市有代表性建筑物。小金顶是哥特式晚期建筑作品,建于1500年,当时是在新王宫之上增建的一部分建筑物。在小金顶后面的广场上耸立着圣雅各布教堂,这座建筑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皇宫始建于15世纪,在1754-1776年又重建了皇宫。这是一座洛可可晚期风格的建筑物,皇宫内的“巨人厅”有两层楼高,是皇帝的召见大厅。老城区那一带16世纪的建筑物是奥地利保存最好的建筑群。
布朗给梁晓秀介绍了因斯布鲁克的概况。
因斯布鲁克在历史上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它是德国到意大利的必经之路,也是奥地利东西走廊的枢纽。因斯布鲁克最早是靠近席尔河及因河汇流处的一座小镇,于1180年形成了初步规模,1420-1665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居住地,在马克西米利昂一世统治时期,因斯布鲁克成了国家中心。这一期间的文化、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著名的金顶屋、宫廷城堡、宫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和凯旋门以及玛丽亚特雷萨大街上的许多经典建筑都建于这一时期。当时的巴伐利亚一直觊觎着这片土地,尽管蒂洛尔在1809年的解放战争中进行了成功的抵御,因斯布鲁克最终还是落入了巴伐利亚人之手。直至1814年维也纳会议期间,因斯布鲁克才重新回到奥地利的怀抱,并成为蒂洛尔州的首府。
当天晚上,他们在老城区著名的石廊商业区内一家西餐馆吃晚饭,那是一家有200年历史的因河西餐馆。走进这家西餐馆,梁晓秀看到餐馆内古灯齐放,安静典雅,餐桌上铺着雪白的餐桌布,上面摆着两个小烛台和插在一个水晶花瓶里的一束鲜花。
在深棕色的餐桌旁坐定后,他们开始点菜。服务生推荐说,他们餐馆的招牌菜是奶油蘑菇汤、煎鱼、烤羊排、牛排和蔬菜沙拉。梁晓秀点了一份奶油蘑菇汤、一盘小煎鱼、一份蔬菜沙拉,一边望着窗外朦胧的夜色和不时走过的行人,一边吃饭,感觉很不错。餐厅内的人不多,十分安静。
梁晓秀安静地坐着,长时间地望着窗外灯光灰暗的古街道,耳边不时传来教堂的钟声,感觉时光倒流,仿佛来到了中世纪的欧洲。
布朗说,因斯布鲁克的冬天比夏天更好看。这里有欧洲最好的滑雪场地,每年冬天都有大批欧洲滑雪爱好者到这里滑雪。1964年在因斯布鲁克就举办了一次冬季奥运会,给世界滑雪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因斯布鲁克的知名度得以广为传播。因斯布鲁克的冬天并不寒冷,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在室外活动不受任何限制。城市被覆盖着大雪的阿尔卑斯山环抱着,格外宁静;因斯布鲁克人的生活节奏轻松缓慢。
第二天早上,他们来到旅馆餐厅吃早餐。餐厅不大,但餐厅的布置却散发着浓浓的古风:橡木地板上摆着10张榉木餐桌和30把椅子,上面铺着淡黄色的餐桌布,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瓶鲜花。奥地利咖啡、英国红茶、鲜榨果汁、各式面包、奶油、沙拉、火腿、水煮鸡蛋在食品长桌上一字排开,窗外就是因河和老城区的景观。
9月的因斯布鲁克生机勃勃:天高气爽,树木繁茂,鲜花盛开;因斯布鲁克古老典雅的城市风貌与美丽的大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就像一幅世界名画一样呈现在眼前。
米拉说,因斯布鲁克就像镶嵌在山谷之中的宝石闪闪发光,城市内一大片红瓦屋顶建筑物尤为耀眼。
看着窗外的景色,梁晓秀心情舒畅,感觉很好。她想,再过一个世纪,因斯布鲁克会是什么样呢?
这座城市至今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风貌,在狭窄的小街上,哥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展现出古城的风貌。
吃过早餐后,他们出去游览。梁晓秀问布朗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布朗说,因斯布鲁克的意思是“因河上的桥”;因斯布鲁克经典的中世纪建筑群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这是因斯布鲁克独特的画面,使每一位来这里的细心的游客都为之惊讶。
他们开车来到因斯布鲁克西南方的思图拜阿尔卑斯山区,参观了几个点缀在山脉上的小村庄。那些小村庄散落在海拔1000米的山谷中,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阿尔卑斯半山上,耀眼夺目。村庄的周围是森林和原野,不远处还能看到一口不大的高山湖泊。梁晓秀走到一口湖边细看,发现湖水清澈见底;再回头看,在起伏不平的翠绿色原野上盛开着黄色、红色、白色的野花,那些小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摆动着。
梁晓秀自言自语道:好一个世外桃源的景象!
布朗说法国乡村过于精美,过于纤巧,过于细腻,一切似乎都经过人工精心修饰过;而因斯布鲁克附近的乡村则完全是原生态的,自然的,质朴的,因而更真实、更有观赏价值。
梁晓秀说,大自然为因斯布鲁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一块风水宝地。
黄昏来临了,眼前出现了令人心醉的景色:太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米黄、蛋黄、深黄色的建筑物上,呈现出一片金灿灿的色彩。
米拉感叹道:因斯布鲁克真是一座让人迷恋的山水之城啊!
天色已晚,梁晓秀建议在德国边境的小镇休息一天,第二天再开往奥地利。布朗说他也有此意,因为他选折的是一条山路,晚上开车不安全;此外,他想让梁晓秀白天看那条全长100多公里的欧洲最美的一条山路。
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汽车很快进了奥地利境内,在阿尔卑斯山路上行驶着,那是一片寂静的山区。山路上几乎看不到车辆,梁晓秀注意到地势越来越高,山路两旁的松树越来越多。布朗说,他们已经进入阿尔卑斯山脉了。
眼前的景色越来越美:公路两边的自然景色充满了大自然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独特的美,美得让人目不暇接。山路蜿蜒不断地伸向远方,景色不断变化。汽车以30迈的速度行驶,梁晓秀把车窗完全打开,让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吹进车内。眼前是阿尔卑斯山的奇特景观:翠绿的松树林错落有致地布满在山上;山林中有几个小木屋的烟筒冒着炊烟;几个奥地利山民赶着马车在山间小路上慢慢走着;而不远处山里儿童在草地上嬉戏。
梁晓秀感觉这一带像童话世界。
山路还在延伸,沿途景色美不胜收。汽车行驶到那条山路的最高点,周围的景色更加壮美。布朗把车停在公路旁的停车带上,他们三人下车向远方望去。阿尔卑斯山高耸入云,冷峻,雄伟,壮观;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上一片又一片松树林傲然挺立在半山腰上;脚下的山间公路盘旋在山中伸向远方;公路下面就是深达2千米的大峡谷。站在那个最高点上,迎着清澈透亮的空气,梁晓秀我看到了令她震撼的大自然奇观。沿途的景色之美给她留下了美好印象。
她说:“这条山路真美。”
布朗说,他就喜欢在这段不到100公里山间公路上驾车行走。
因斯布鲁克市到了。布朗在因河右岸找到提前预订的一个私人家族旅馆,梁晓秀走进旅馆,前台服务员一位20多岁文质彬彬的姑娘为她办理了入住手续。她上三楼进入房间看,这个古老家族酒店的房间布置得象18世纪的旅馆,窗户是木制雕花窗户,墙上挂着几幅油画,卫生间的地上竟然铺着海蓝色的施华洛施奇水晶地砖,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她推开窗户,听到因河奔流不息的水浪声,越过因河就是山水之城因斯布鲁克城区的全景。
因斯布鲁克是一座优美的山水之城。她站在窗前,拿出介绍因斯布鲁克的小册子对照着看,上面有一段文字说当年比利时佛拉芒作曲家伊萨克写了一首忧伤歌曲《因斯布鲁克,我必须离开你!》,在这个歌曲中他对因斯布鲁克表达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他们安顿下来后,走出酒店,走过对面的石桥,来到因斯布鲁克的老城区。在老城的中心地带,建筑物都是取自当地的石材建造的,敦实、厚重而又不失艺术感。一栋、一栋古建筑物似乎在诉说着因城古老的历史。在老城的任何一个位置,回头一看,都能看见对面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脉。
梁晓秀抬头望去,阿尔卑斯山近在咫尺,感觉大山与城市的距离如此之近,仿佛就像城市的一座天然屏障。布朗介绍说那是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两千峰”。山峰形状大气、雄伟,像铁塔一般守卫着因斯布鲁克城。回头再看,因河以原生态的方式把城市一分为二,颇有古城河的味道。城区到处充满了中世纪的古风和景物,走在街道上,仿佛进入了一座欧洲中世纪古城,其山水之美犹如一幅欧洲古代绘画大师创作的传世油画。
布朗说,在天气晴朗时,登上高达2335米的哈费勒卡峰的峰顶眺望,眼前的景色美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梁晓秀注意到眼前的景色不像法国的景色那样纤巧、细腻、精致,而完全以大自然的原野之美呈现出来。高山耸立,直插云天,树木连绵不断地挺立在高山上,勾勒出一幅壮观的自然美景。看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她觉得在因斯布鲁克城市周围的群山中肯定隐藏着无数人间宝藏。
城内的古老街道辟为步行商业街,街道两旁的商店古色古香,顾客不多,十分安静,店内的售货员似乎也回到了中古时代:他们面带微笑,慢条斯理、彬彬有礼,耐心解答着顾客的询问和商品的性能,既没有急着推销商品的神态和言语,也没有拒人千里的表情。你买不买他们的商品,他们都一律笑脸相待。
他们在市区转了2个小时,看了几个城市的风景名胜。小金顶、皇宫、皇家教堂,是这座城市有代表性建筑物。小金顶是哥特式晚期建筑作品,建于1500年,当时是在新王宫之上增建的一部分建筑物。在小金顶后面的广场上耸立着圣雅各布教堂,这座建筑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皇宫始建于15世纪,在1754-1776年又重建了皇宫。这是一座洛可可晚期风格的建筑物,皇宫内的“巨人厅”有两层楼高,是皇帝的召见大厅。老城区那一带16世纪的建筑物是奥地利保存最好的建筑群。
布朗给梁晓秀介绍了因斯布鲁克的概况。
因斯布鲁克在历史上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它是德国到意大利的必经之路,也是奥地利东西走廊的枢纽。因斯布鲁克最早是靠近席尔河及因河汇流处的一座小镇,于1180年形成了初步规模,1420-1665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居住地,在马克西米利昂一世统治时期,因斯布鲁克成了国家中心。这一期间的文化、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著名的金顶屋、宫廷城堡、宫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和凯旋门以及玛丽亚特雷萨大街上的许多经典建筑都建于这一时期。当时的巴伐利亚一直觊觎着这片土地,尽管蒂洛尔在1809年的解放战争中进行了成功的抵御,因斯布鲁克最终还是落入了巴伐利亚人之手。直至1814年维也纳会议期间,因斯布鲁克才重新回到奥地利的怀抱,并成为蒂洛尔州的首府。
当天晚上,他们在老城区著名的石廊商业区内一家西餐馆吃晚饭,那是一家有200年历史的因河西餐馆。走进这家西餐馆,梁晓秀看到餐馆内古灯齐放,安静典雅,餐桌上铺着雪白的餐桌布,上面摆着两个小烛台和插在一个水晶花瓶里的一束鲜花。
在深棕色的餐桌旁坐定后,他们开始点菜。服务生推荐说,他们餐馆的招牌菜是奶油蘑菇汤、煎鱼、烤羊排、牛排和蔬菜沙拉。梁晓秀点了一份奶油蘑菇汤、一盘小煎鱼、一份蔬菜沙拉,一边望着窗外朦胧的夜色和不时走过的行人,一边吃饭,感觉很不错。餐厅内的人不多,十分安静。
梁晓秀安静地坐着,长时间地望着窗外灯光灰暗的古街道,耳边不时传来教堂的钟声,感觉时光倒流,仿佛来到了中世纪的欧洲。
布朗说,因斯布鲁克的冬天比夏天更好看。这里有欧洲最好的滑雪场地,每年冬天都有大批欧洲滑雪爱好者到这里滑雪。1964年在因斯布鲁克就举办了一次冬季奥运会,给世界滑雪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因斯布鲁克的知名度得以广为传播。因斯布鲁克的冬天并不寒冷,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在室外活动不受任何限制。城市被覆盖着大雪的阿尔卑斯山环抱着,格外宁静;因斯布鲁克人的生活节奏轻松缓慢。
第二天早上,他们来到旅馆餐厅吃早餐。餐厅不大,但餐厅的布置却散发着浓浓的古风:橡木地板上摆着10张榉木餐桌和30把椅子,上面铺着淡黄色的餐桌布,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瓶鲜花。奥地利咖啡、英国红茶、鲜榨果汁、各式面包、奶油、沙拉、火腿、水煮鸡蛋在食品长桌上一字排开,窗外就是因河和老城区的景观。
9月的因斯布鲁克生机勃勃:天高气爽,树木繁茂,鲜花盛开;因斯布鲁克古老典雅的城市风貌与美丽的大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就像一幅世界名画一样呈现在眼前。
米拉说,因斯布鲁克就像镶嵌在山谷之中的宝石闪闪发光,城市内一大片红瓦屋顶建筑物尤为耀眼。
看着窗外的景色,梁晓秀心情舒畅,感觉很好。她想,再过一个世纪,因斯布鲁克会是什么样呢?
这座城市至今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风貌,在狭窄的小街上,哥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展现出古城的风貌。
吃过早餐后,他们出去游览。梁晓秀问布朗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布朗说,因斯布鲁克的意思是“因河上的桥”;因斯布鲁克经典的中世纪建筑群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这是因斯布鲁克独特的画面,使每一位来这里的细心的游客都为之惊讶。
他们开车来到因斯布鲁克西南方的思图拜阿尔卑斯山区,参观了几个点缀在山脉上的小村庄。那些小村庄散落在海拔1000米的山谷中,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阿尔卑斯半山上,耀眼夺目。村庄的周围是森林和原野,不远处还能看到一口不大的高山湖泊。梁晓秀走到一口湖边细看,发现湖水清澈见底;再回头看,在起伏不平的翠绿色原野上盛开着黄色、红色、白色的野花,那些小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摆动着。
梁晓秀自言自语道:好一个世外桃源的景象!
布朗说法国乡村过于精美,过于纤巧,过于细腻,一切似乎都经过人工精心修饰过;而因斯布鲁克附近的乡村则完全是原生态的,自然的,质朴的,因而更真实、更有观赏价值。
梁晓秀说,大自然为因斯布鲁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一块风水宝地。
黄昏来临了,眼前出现了令人心醉的景色:太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米黄、蛋黄、深黄色的建筑物上,呈现出一片金灿灿的色彩。
米拉感叹道:因斯布鲁克真是一座让人迷恋的山水之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