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神秘国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梁晓秀认为约旦是一个神秘国家,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两个景点:佩特拉古城和死海。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而佩特拉古城是世界第七大奇迹。此外,约旦作为穆斯林国家,国民恪守伊斯兰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有一种神秘感。
她从未来过穆斯林国家,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这个神秘的国家。
约旦哈希姆王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北部,面积9.6188万平方公里,人口480万,多为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到达约旦后,梁晓秀发现伊斯兰教在约旦的影响巨大,似乎早已成为阿拉伯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
首都安曼是西亚的一座古老山城,人口160万。不知为什么原因,在安曼旅游的亚洲游客以日本人居多,他们成群结队,走在安曼的大街小巷上,十分扎眼。梁晓秀和宋福禄经常被人视为日本人。
约旦气候炎热,夏季白天气温高达摄氏50度,根本无法在大街上行走。安曼古色古香,不时能看到绿树成荫的景色。大街上过往的行人,男士头上包着紅色格子的阿拉伯头巾;女士则是几乎清一色的伊斯兰式女性打扮,—头絲巾、身穿拖地的黑色长裙。约旦人的长相轮廓分明,男士英俊,女士漂亮。他们的表情安详,思维敏捷,性格开朗,易于沟通。
约旦人是中东人中最能闯荡的民族,由于语言相通,许多人到阿联酋、沙特、科威特、阿曼等海湾国家谋生创业,打下了一片天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普通好于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他们擅长与外界打交道,富有进取心和开阔的视野;在阿拉伯国家,由于他们语言相同,又信奉同一宗教,因而更容易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
安曼是一个山城,市内的道路起伏不平,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弯弯曲曲。市内的建筑物都不高,大多是五层楼以下的建筑,很少能看到高楼大厦。在一个又一个山坡上建造的淡鹅黃色的建筑物,在刺眼的艳阳照射下,十分耀眼。
安曼的出租车大多是日本车,价格合理,服务态度很好,没有坑蒙拐骗的现象。
他们租了一辆车,在市内转了两天。司机是约旦人,叫阿卜杜拉,每天车费120欧元。阿卜杜拉是一个素质很好的司机兼导游,他对给他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据他说,伊斯兰教在约旦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约旦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如今,伊斯兰教被定为约旦的国教,所有教徒都共同恪守古老的教义,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
从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从海上和陆地到达世界各地做贸易,他们把伊斯兰教也传播到所到之处。伊斯兰教复兴前,约旦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后来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领导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最终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至此,伊斯兰教在约旦就有了合法、神圣的地位。
宗教在约旦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外来人不得随意和当地人讨论伊斯兰教,更不能表现出对伊斯兰教不屑一顾的样子。如果外来人一旦触犯了伊斯兰教的这个“底线”,那么在约旦就会惹上大麻烦。
司机阿卜杜拉主动和他们谈伊斯兰教,让梁晓秀感到很意外。
第三天,司机开车带他们游览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距首都安曼约260公里,车程三小时。佩特拉古城隐没于死海和阿克巴湾之间的山峡中,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198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佩特拉位于干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古城几乎是在岩石上雕刻而建成的。古时这里是重要的商路中心。1812年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古迹,大都雕刻在一条深谷的岩壁上;古城一经发现,便成为约旦旅游业最重要的观光景点,曾轰动世界,有世界奇观之称。
佩特拉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所有的建筑都是在玫瑰色的山岩上开凿而成,因此也称玫瑰城。这里曾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易守难攻、水源丰富,处于东西方商贸通道,当时非常强盛。古城先后被罗马、拜占庭、伊斯兰帝国统治,因此在古城留下了各种风格的建筑遗迹。公元1000年左右,十字军东征占领佩特拉并作为防御的要塞。
公元2世纪初,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区,至今仍保留了一些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存。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上雕凿了很多建筑物,逐渐形成一座风格独特的“石头城”。当地岩石多为褐红色,这种色彩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尤为迷人,漂亮。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隐秘,一般人难以察觉。佩特拉古城是怎样消失的,至今仍是一团谜。人们只知道在公元2、3世纪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佩特拉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重镇,但它后来长期衰落的原因却没有科学的考证。
从12世纪开始佩特拉古城荒废,渐渐从人们的视线消失。人们甚至遗忘了这里还有一座历史古城。
欧洲人历来长于探险。佩特拉古城也是欧洲探险家最先发现的。重新发现佩特拉的过程,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世纪初,处于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杀身之祸。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但是欧洲探险家并没有放弃对佩特拉的好奇心。
1812年,一位叫约翰?贝克哈特的年轻瑞士探险家,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为“非洲内陆地区研究促进协会”成员,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尔河的源头。他热衷于探险,精心准备了旅行计划,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他学会了如何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并掌握了阿拉伯语,他在叙利亚和约旦完善了他的伊斯兰教知识。贝克哈特的研究、探险工作给他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在从大马士革去开罗的途中,他听说一个被瓦迪穆萨群山保护的历史古城曾遭到毁灭性破坏。于是他萌发了寻找这座古城的念头。他知道当地的贝都因人从未见过欧洲人,他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敌意,为了不招致他们的惊觉与怀疑,他必须制订周密、详细的探险计划。他要寻找的古城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佩特拉古城。他打定主意,不找到这座古城,死不罢休。他乔装打扮,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长须,改名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杜拉。由于他会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又有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贝都因人误认为他是伊斯兰教的学者,没有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当地向导带他去亚伦墓。他的计划进展顺利,来到了佩特拉: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他看到了惊人的古城景观就在眼前,但他不露声色,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立即断定眼前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古城。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他激动万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佩特拉。他是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还存在的西方人。
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这位探险家第一次揭开了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石头城”的神秘。佩特拉主要参观景点包括赛格小道,卡兹涅陵墓,陵墓群,古罗马剧场,女儿宫和博物馆。
约旦政府非常重视佩特拉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旅游区。1981年,侯赛因国王颁布法令,将约旦通讯社命名为“佩特拉通讯社”,从而使这个湮没了2000年的人类文化珍品名扬四海。
20世纪,佩特拉成为约旦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成了考古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首批当代考古队考察了佩特拉的石雕墓地和庙宇,研究者们确定佩特拉建筑融入了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以及罗马的建筑风格,展示出一个多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风貌。
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克的山峡,深约200英尺。
他们走到这个山峡时,觉得这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200多年前,探险家约翰?贝克哈特就是从这里进入佩特拉古城的。如今他们又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在领略古城的风采。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岸石要塞。西克山峡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峡,他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观,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而成。当年探险家看到这个建筑一定非常震惊。这座建筑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在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鲜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闪闪烁烁,神奇无比。过了卡兹尼,西克峡霍然开阔,伸向另一个很宽的大峡谷。在这个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建筑群: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
峡谷四周山壁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建筑十分简陋,面积不大;有些建筑则庞大精致,有台梯,塑像,壮观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看着这些古迹,不免把人带到遥远的古代场景。
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纳巴泰人在现代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迷一样的民族。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建起了佩特拉。鼎盛时期,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但他们却始终将都城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之后他们似乎一夜之间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在这一点上,纳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来去匆匆,神秘无比。据说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探险家带去的疾病导致的。而纳巴泰人败于罗马人后,一下子无影无踪,连一点线索都未留下,只有一整座石城让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去考证,但又似乎找不到有力的证据。
佩特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确实名副其实。梁晓秀认为,在佩特拉停留一天,就是感受古老文化的一天,是非常值得留念的一天。
从佩特拉古城出来后,他们让司机阿卜杜拉找一家有约旦特色的餐馆。古城附近的街边就有许多餐馆,他们选了一家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馆,坐下来开始点菜。他们要了两份阿拉伯餐主食,即阿拉伯烤饼,里面混合了各种海鲜的炒米饭。据司机说,那就是正宗的阿拉伯餐的主食。司机自己点了一份叫Matchbous的五香羊肉饭。刚开始他用刀叉吃饭,不一会儿他便直接用手抓着吃起来,完全是阿拉伯人吃饭的方式。
宋福禄问司机,阿拉伯饮食最有名的菜是什么。
司机说,阿拉伯的特色菜叫Ghuzi,就是烤整只羔羊。烤羊时用大米混合坚果作为底料垫底。那道菜非常好吃,一般阿拉伯人接待贵宾时才会上那道菜。
宋福禄又说,约旦人的菜肴使用的调料非常多,他搞不清都是一些什么调料。
司机介绍了几种特色调料:Hoummus,这是一种正宗的阿拉伯酱,由豌豆和芝麻磨粉调制而成,香浓可口,一般都抹在阿拉伯大饼上吃。此外还有Tabbouleh,这是由切碎的香菜、薄荷和粉碎的小麦拌成的调料。Wara Enab是用树叶包裹着米饭的食物。Koussa Mahshi是填充了肉馅的小胡瓜。
梁晓秀看司机很健谈,便说如果他不介意,她想问他几个问题。
司机警惕地问:“什么问题?”
“阿拉伯人在历史上以经商著称,就是说很会做买卖,现在是否依然如此?”
“这要看情况。真正会做生意的人其实并不多,只是他们代表了阿拉伯商人的形象,所以人们觉得阿拉伯人都会做生意。”
“很感谢你开车带我们看了佩特拉。接下来,我们还想去死海看看。”
司机说,“我很高兴认识中国人。你们可能注意到了,来约旦旅游的大部分是欧美人。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中国人。”
清晨从安曼驱车前往死海,快到死海时梁晓秀发现死海附近到处是岗哨,到处是军警,一些士兵手握微型冲锋枪站立在道旁,敞篷车上架着重机枪,完全是战时状态。司机提醒说,在这里如果不得到军方许可是不能随便拍摄的。
果然,他们到死海附近时,便有军人前来盘查。两个军人手握冲锋枪拦住了他们的车,问他们到这里做什么。梁晓秀向军人解释说,他们是中国人,到死海参观。一个军人说,他们做不了主,必须请示他们的上级。
于是司机开着车,找他们的上级。辗转一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上级。上级在一个小山丘上的一所军营里面办公。他们进到屋说明来意,一个军官说,“请等一下,我去找上校。”显然,这位军官还做不了主,需要请示另一位上级。
大约过了10分钟,上校来了。他先给他们倒了二杯矿泉水,很客气地问他们有什么事情。
梁晓秀说,他们是中国人,是来死海旅游的,不会拍任何照片。
“为什么要来死海旅游呢?”上校问道。
梁晓秀解释说,死海是世界闻名的景点,她就想看看。
上校问道:“死海的对面是什么国家,你知道吗?”
“巴勒斯坦。”她故意那么说,其实该区域一直被以色列占领。
“这里是军事要地,不能拍摄。”
“上校先生,我说过我们不会拍一张照片。”
不知什么原因,上校想了一会儿说:“那好吧。”
梁晓秀说:“那请你给我开一张通行证。”
“不用。我会通知那边的岗哨。”
上校的谨慎是有道理的。死海附近有许多约旦的军事基地,而死海的对面就是以色列的军事基地。阿拉伯国家历来与以色列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直到今天都没有缓和的迹象。阿拉伯国家都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主张承认巴勒斯坦国。巴以冲突直到今天依然是重要的国际新闻,虽然欧美参与调和巴以矛盾,但是效果甚微。
梁晓秀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到了许可。司机也感到意外,马上发动车往死海边上开去。死海是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一口大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平面400米,是世界上陆地的最低点。
站在死海外围的堤坝上往前看,死海非常壮观,对面上峰连绵不断,周围十分安静,有一种神秘感。在约旦一侧最好的死海湖边,修建了一个高档酒店,要想到湖边,就必须穿越那个酒店。
他们来到那家酒店,说明来意,酒店工作人员便给哨所打电话核实。经核实后,同意他们进入酒店,到湖边游览,但需要购买门票,一张门票10欧元。
穿过酒店大厅,前面有一个露天游泳池,走过游泳池,便来到了死海湖边。湖水清澈见底,温暖柔和,四周一片安静。
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之间的大裂谷地带,湖长67公里,宽18公里,面积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最咸的咸水湖,最深处415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米,湖水盐度达300g/L,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盐分高达30%,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二位的水体,只有吉布提的阿萨勒湖的盐度超过死海。
他们站在死海中部的最佳位置,望着眼前的死海。死海确实是一口神奇的大湖,一口独特的大湖。死海的阿拉伯名称为al-Bahr al-Mayyit,意为“盐海”。死海的北半部属于约旦;南半部由约旦和以色列瓜分。1967年以阿战争后,以色列军队一直占领整个西岸。从死海的东岸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峰、湖水和星罗棋布的军事据点。据称,从对面往约旦这面看,景色更好,更幽。
死海其实是一口大湖,人们称它为“死海”,是因为湖水中及湖岸均富含盐份,在这样的水中,鱼儿和其他水生物都难以生存,水中只有细菌和绿藻,没有其它生物,所以这里便成为无生命的一片水域。
死海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流入死海,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死海。死海没有出水口,但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至60厘米不等。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
死海东面的利桑半岛将死海划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四分之三,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由于死海位于有争议的约旦和巴勒斯坦边界,因而一直未能大规模用来通航。
约旦本是沙漠国家,因而死海也位于沙漠中,降雨量极少且不规则。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400毫米。梁晓秀站在湖岸,看到湖面有一片一片浓雾升起,看起来非常神秘,其实是湖水在蒸发。湖面水位有季节性变化,在30至60厘米之间。湖水上层水温19-37℃,盐度低于300‰,富含硫酸盐与碳酸氢盐。底层水温22℃,盐度332‰,富含硫化物、镁、钾、氯、溴;其底部饱含钠与氯化物。
湖面和陆地经常有微风,白昼湖上的风向四面八方吹去,到了夜间又反过来吹向湖中心。微风吹过来时,一丝凉意从他们身上吹过,十分舒服。
死海的湖水很独特。由于湖水含盐量极高,游泳者很容易就能漂浮起来。一般海水含盐量为千分之35,而死海的含盐量达千分之230到250左右。在表层水中,每公升的盐分就达227至275克。
据估计,死海的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四海的湖水呈深蓝色,非常平静、富含盐类的湖水使人不会下沉。把一只手臂放入水中,另一只手臂或腿便会浮起。如果要将自己浸入水中,则应将背部逐渐倾斜,直到处于平躺状态。
梁晓秀看到有几个酒店的客人在死海里游泳,他们其实就是躺在水面上,一动不动。这是因为死海的盐水浓度很高,所以人们平躺在湖面上,不会下沉。但是在死海游泳也有一定“危险”:千万不能让湖水溅入眼睛。在死海游泳需要技巧,会游不见得会浮。不能以为死海浮力大,人沉不下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其实不然。在死海漂浮切忌动作过大而弄出水花溅进眼睛。死海的水太浓,哪怕有一小滴进入眼睛,都会难受得要命。
他们看到在死海游泳的人,都随身带一瓶淡水放在岸边,以便万一不慎湖水进入眼睛时用来冲洗。据称,游泳时如果不小心呛一口水,那么就会难受好几天,想吐都吐不出来。岸边的结晶体坚硬带刺状,很容易划破皮肤,所以游泳的人大都穿着拖鞋走到水边,再下水游泳。如果身上有哪怕再微小的伤口,一进入死海,马上就有灼热感,就好像伤口上撒了盐一样,非常难受。不过在死海里泡一下,伤口却好得很快。
梁晓秀原本想下水游泳,但得知这些不便之处,便打消了游泳的念头。
过去当地人对死海的成因有多种说法。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死海的秘密。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物质大量下沉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为什么会出现死海这种独特的自然状况呢?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死海一带气温很高,夏季平均可达34C°,最高达51C°,冬季也有14-17C°。气温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其二,这里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所以死海变得越来越“稠”,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
一般认为,死海之所以叫死海,是因为没有生物。其实,死海里还有生物。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发现,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生存。
科学家认为,揭开死海有生物存在之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科学家预测,如果将来能把类似氨基酸的程序移植给不耐盐的蛋白质后,就能使不耐盐的其他蛋白质在缺乏淡水的条件下,在海水中也能继续存在。这是一个有广阔前景的科学研究题目。
看来,死海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揭开。
人类真是无所不能:开发了死海神奇的功效。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梁晓秀看到有的游客在死海岸边抹黑泥,据称有益于健康。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被当地人开发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的特色出口产品。
他们在酒店大堂看到了专柜,出售用死海泥制成的天然美容和洗浴用品。据售货员说,死海神奇的功效有好几个原因:太阳几乎每一天都照射着死海。由于该地区在海平面之下,因此阳光要穿过特别厚的大气层,这样就阻挡了部分紫外线,人们可以在这里放心地长时间晒太阳。海水蒸发后留下一批独特的氧化盐──镁、钠、钾、钙和溴。溴以其具有镇静疗效而闻名,它在死海周围空气中的密度比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高出20倍。富含高浓度的盐和硫化氢对人体有矿物质温泉的疗效。死海泥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矿物质,能很好地保温,清洁皮肤,减轻关节痛。死海是地球上气压最高的地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让人感到呼吸自在舒畅。
梁晓秀听了介绍,买了一些洗浴用品。
全球气候变化也给死海带来了变化。死海的水正在减少。在漫长的岁月中,死海不断地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也就越来越高。约旦河水及几个支流由于大面积被用于灌溉,流入死海的水量明显减少,死海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有专家预言,如果不抓紧治理水源,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
约旦政府显然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计划大规模输水挽救死海。有资料显示,1947年,死海长达80千米,宽16千米-18千米;可是如今死海长不过55千米,宽14千米-16千米。有科学家甚至预测,死海最终将在100年内逐渐干涸消失。欧洲有些科学家认为,死海水位下降并不单纯是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的。不管那种情况,保护死海这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湖,是以色列和约旦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
离开死海时,梁晓秀说:死海是世界上的最低点,喜马拉亚山的珠峰是世界上的最高点,这都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财产,应该得到有效保护。
死海,一口神秘的大湖,一口令人流连忘返的湖。
梁晓秀认为约旦是一个神秘国家,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两个景点:佩特拉古城和死海。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而佩特拉古城是世界第七大奇迹。此外,约旦作为穆斯林国家,国民恪守伊斯兰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有一种神秘感。
她从未来过穆斯林国家,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这个神秘的国家。
约旦哈希姆王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北部,面积9.6188万平方公里,人口480万,多为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到达约旦后,梁晓秀发现伊斯兰教在约旦的影响巨大,似乎早已成为阿拉伯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
首都安曼是西亚的一座古老山城,人口160万。不知为什么原因,在安曼旅游的亚洲游客以日本人居多,他们成群结队,走在安曼的大街小巷上,十分扎眼。梁晓秀和宋福禄经常被人视为日本人。
约旦气候炎热,夏季白天气温高达摄氏50度,根本无法在大街上行走。安曼古色古香,不时能看到绿树成荫的景色。大街上过往的行人,男士头上包着紅色格子的阿拉伯头巾;女士则是几乎清一色的伊斯兰式女性打扮,—头絲巾、身穿拖地的黑色长裙。约旦人的长相轮廓分明,男士英俊,女士漂亮。他们的表情安详,思维敏捷,性格开朗,易于沟通。
约旦人是中东人中最能闯荡的民族,由于语言相通,许多人到阿联酋、沙特、科威特、阿曼等海湾国家谋生创业,打下了一片天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普通好于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他们擅长与外界打交道,富有进取心和开阔的视野;在阿拉伯国家,由于他们语言相同,又信奉同一宗教,因而更容易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
安曼是一个山城,市内的道路起伏不平,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弯弯曲曲。市内的建筑物都不高,大多是五层楼以下的建筑,很少能看到高楼大厦。在一个又一个山坡上建造的淡鹅黃色的建筑物,在刺眼的艳阳照射下,十分耀眼。
安曼的出租车大多是日本车,价格合理,服务态度很好,没有坑蒙拐骗的现象。
他们租了一辆车,在市内转了两天。司机是约旦人,叫阿卜杜拉,每天车费120欧元。阿卜杜拉是一个素质很好的司机兼导游,他对给他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据他说,伊斯兰教在约旦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约旦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如今,伊斯兰教被定为约旦的国教,所有教徒都共同恪守古老的教义,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
从公元7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从海上和陆地到达世界各地做贸易,他们把伊斯兰教也传播到所到之处。伊斯兰教复兴前,约旦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后来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领导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最终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至此,伊斯兰教在约旦就有了合法、神圣的地位。
宗教在约旦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外来人不得随意和当地人讨论伊斯兰教,更不能表现出对伊斯兰教不屑一顾的样子。如果外来人一旦触犯了伊斯兰教的这个“底线”,那么在约旦就会惹上大麻烦。
司机阿卜杜拉主动和他们谈伊斯兰教,让梁晓秀感到很意外。
第三天,司机开车带他们游览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距首都安曼约260公里,车程三小时。佩特拉古城隐没于死海和阿克巴湾之间的山峡中,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198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佩特拉位于干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古城几乎是在岩石上雕刻而建成的。古时这里是重要的商路中心。1812年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古迹,大都雕刻在一条深谷的岩壁上;古城一经发现,便成为约旦旅游业最重要的观光景点,曾轰动世界,有世界奇观之称。
佩特拉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所有的建筑都是在玫瑰色的山岩上开凿而成,因此也称玫瑰城。这里曾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易守难攻、水源丰富,处于东西方商贸通道,当时非常强盛。古城先后被罗马、拜占庭、伊斯兰帝国统治,因此在古城留下了各种风格的建筑遗迹。公元1000年左右,十字军东征占领佩特拉并作为防御的要塞。
公元2世纪初,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区,至今仍保留了一些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存。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上雕凿了很多建筑物,逐渐形成一座风格独特的“石头城”。当地岩石多为褐红色,这种色彩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尤为迷人,漂亮。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隐秘,一般人难以察觉。佩特拉古城是怎样消失的,至今仍是一团谜。人们只知道在公元2、3世纪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佩特拉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重镇,但它后来长期衰落的原因却没有科学的考证。
从12世纪开始佩特拉古城荒废,渐渐从人们的视线消失。人们甚至遗忘了这里还有一座历史古城。
欧洲人历来长于探险。佩特拉古城也是欧洲探险家最先发现的。重新发现佩特拉的过程,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世纪初,处于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杀身之祸。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但是欧洲探险家并没有放弃对佩特拉的好奇心。
1812年,一位叫约翰?贝克哈特的年轻瑞士探险家,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为“非洲内陆地区研究促进协会”成员,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尔河的源头。他热衷于探险,精心准备了旅行计划,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他学会了如何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并掌握了阿拉伯语,他在叙利亚和约旦完善了他的伊斯兰教知识。贝克哈特的研究、探险工作给他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在从大马士革去开罗的途中,他听说一个被瓦迪穆萨群山保护的历史古城曾遭到毁灭性破坏。于是他萌发了寻找这座古城的念头。他知道当地的贝都因人从未见过欧洲人,他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敌意,为了不招致他们的惊觉与怀疑,他必须制订周密、详细的探险计划。他要寻找的古城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佩特拉古城。他打定主意,不找到这座古城,死不罢休。他乔装打扮,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长须,改名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杜拉。由于他会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又有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贝都因人误认为他是伊斯兰教的学者,没有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当地向导带他去亚伦墓。他的计划进展顺利,来到了佩特拉: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他看到了惊人的古城景观就在眼前,但他不露声色,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立即断定眼前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古城。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他激动万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佩特拉。他是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还存在的西方人。
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这位探险家第一次揭开了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石头城”的神秘。佩特拉主要参观景点包括赛格小道,卡兹涅陵墓,陵墓群,古罗马剧场,女儿宫和博物馆。
约旦政府非常重视佩特拉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旅游区。1981年,侯赛因国王颁布法令,将约旦通讯社命名为“佩特拉通讯社”,从而使这个湮没了2000年的人类文化珍品名扬四海。
20世纪,佩特拉成为约旦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成了考古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首批当代考古队考察了佩特拉的石雕墓地和庙宇,研究者们确定佩特拉建筑融入了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以及罗马的建筑风格,展示出一个多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风貌。
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克的山峡,深约200英尺。
他们走到这个山峡时,觉得这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200多年前,探险家约翰?贝克哈特就是从这里进入佩特拉古城的。如今他们又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在领略古城的风采。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岸石要塞。西克山峡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峡,他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观,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而成。当年探险家看到这个建筑一定非常震惊。这座建筑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在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鲜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闪闪烁烁,神奇无比。过了卡兹尼,西克峡霍然开阔,伸向另一个很宽的大峡谷。在这个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建筑群: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
峡谷四周山壁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建筑十分简陋,面积不大;有些建筑则庞大精致,有台梯,塑像,壮观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看着这些古迹,不免把人带到遥远的古代场景。
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纳巴泰人在现代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迷一样的民族。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建起了佩特拉。鼎盛时期,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但他们却始终将都城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之后他们似乎一夜之间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在这一点上,纳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来去匆匆,神秘无比。据说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探险家带去的疾病导致的。而纳巴泰人败于罗马人后,一下子无影无踪,连一点线索都未留下,只有一整座石城让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去考证,但又似乎找不到有力的证据。
佩特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确实名副其实。梁晓秀认为,在佩特拉停留一天,就是感受古老文化的一天,是非常值得留念的一天。
从佩特拉古城出来后,他们让司机阿卜杜拉找一家有约旦特色的餐馆。古城附近的街边就有许多餐馆,他们选了一家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馆,坐下来开始点菜。他们要了两份阿拉伯餐主食,即阿拉伯烤饼,里面混合了各种海鲜的炒米饭。据司机说,那就是正宗的阿拉伯餐的主食。司机自己点了一份叫Matchbous的五香羊肉饭。刚开始他用刀叉吃饭,不一会儿他便直接用手抓着吃起来,完全是阿拉伯人吃饭的方式。
宋福禄问司机,阿拉伯饮食最有名的菜是什么。
司机说,阿拉伯的特色菜叫Ghuzi,就是烤整只羔羊。烤羊时用大米混合坚果作为底料垫底。那道菜非常好吃,一般阿拉伯人接待贵宾时才会上那道菜。
宋福禄又说,约旦人的菜肴使用的调料非常多,他搞不清都是一些什么调料。
司机介绍了几种特色调料:Hoummus,这是一种正宗的阿拉伯酱,由豌豆和芝麻磨粉调制而成,香浓可口,一般都抹在阿拉伯大饼上吃。此外还有Tabbouleh,这是由切碎的香菜、薄荷和粉碎的小麦拌成的调料。Wara Enab是用树叶包裹着米饭的食物。Koussa Mahshi是填充了肉馅的小胡瓜。
梁晓秀看司机很健谈,便说如果他不介意,她想问他几个问题。
司机警惕地问:“什么问题?”
“阿拉伯人在历史上以经商著称,就是说很会做买卖,现在是否依然如此?”
“这要看情况。真正会做生意的人其实并不多,只是他们代表了阿拉伯商人的形象,所以人们觉得阿拉伯人都会做生意。”
“很感谢你开车带我们看了佩特拉。接下来,我们还想去死海看看。”
司机说,“我很高兴认识中国人。你们可能注意到了,来约旦旅游的大部分是欧美人。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中国人。”
清晨从安曼驱车前往死海,快到死海时梁晓秀发现死海附近到处是岗哨,到处是军警,一些士兵手握微型冲锋枪站立在道旁,敞篷车上架着重机枪,完全是战时状态。司机提醒说,在这里如果不得到军方许可是不能随便拍摄的。
果然,他们到死海附近时,便有军人前来盘查。两个军人手握冲锋枪拦住了他们的车,问他们到这里做什么。梁晓秀向军人解释说,他们是中国人,到死海参观。一个军人说,他们做不了主,必须请示他们的上级。
于是司机开着车,找他们的上级。辗转一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上级。上级在一个小山丘上的一所军营里面办公。他们进到屋说明来意,一个军官说,“请等一下,我去找上校。”显然,这位军官还做不了主,需要请示另一位上级。
大约过了10分钟,上校来了。他先给他们倒了二杯矿泉水,很客气地问他们有什么事情。
梁晓秀说,他们是中国人,是来死海旅游的,不会拍任何照片。
“为什么要来死海旅游呢?”上校问道。
梁晓秀解释说,死海是世界闻名的景点,她就想看看。
上校问道:“死海的对面是什么国家,你知道吗?”
“巴勒斯坦。”她故意那么说,其实该区域一直被以色列占领。
“这里是军事要地,不能拍摄。”
“上校先生,我说过我们不会拍一张照片。”
不知什么原因,上校想了一会儿说:“那好吧。”
梁晓秀说:“那请你给我开一张通行证。”
“不用。我会通知那边的岗哨。”
上校的谨慎是有道理的。死海附近有许多约旦的军事基地,而死海的对面就是以色列的军事基地。阿拉伯国家历来与以色列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直到今天都没有缓和的迹象。阿拉伯国家都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主张承认巴勒斯坦国。巴以冲突直到今天依然是重要的国际新闻,虽然欧美参与调和巴以矛盾,但是效果甚微。
梁晓秀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到了许可。司机也感到意外,马上发动车往死海边上开去。死海是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一口大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平面400米,是世界上陆地的最低点。
站在死海外围的堤坝上往前看,死海非常壮观,对面上峰连绵不断,周围十分安静,有一种神秘感。在约旦一侧最好的死海湖边,修建了一个高档酒店,要想到湖边,就必须穿越那个酒店。
他们来到那家酒店,说明来意,酒店工作人员便给哨所打电话核实。经核实后,同意他们进入酒店,到湖边游览,但需要购买门票,一张门票10欧元。
穿过酒店大厅,前面有一个露天游泳池,走过游泳池,便来到了死海湖边。湖水清澈见底,温暖柔和,四周一片安静。
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之间的大裂谷地带,湖长67公里,宽18公里,面积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最咸的咸水湖,最深处415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米,湖水盐度达300g/L,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盐分高达30%,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二位的水体,只有吉布提的阿萨勒湖的盐度超过死海。
他们站在死海中部的最佳位置,望着眼前的死海。死海确实是一口神奇的大湖,一口独特的大湖。死海的阿拉伯名称为al-Bahr al-Mayyit,意为“盐海”。死海的北半部属于约旦;南半部由约旦和以色列瓜分。1967年以阿战争后,以色列军队一直占领整个西岸。从死海的东岸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峰、湖水和星罗棋布的军事据点。据称,从对面往约旦这面看,景色更好,更幽。
死海其实是一口大湖,人们称它为“死海”,是因为湖水中及湖岸均富含盐份,在这样的水中,鱼儿和其他水生物都难以生存,水中只有细菌和绿藻,没有其它生物,所以这里便成为无生命的一片水域。
死海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流入死海,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死海。死海没有出水口,但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至60厘米不等。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
死海东面的利桑半岛将死海划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四分之三,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由于死海位于有争议的约旦和巴勒斯坦边界,因而一直未能大规模用来通航。
约旦本是沙漠国家,因而死海也位于沙漠中,降雨量极少且不规则。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400毫米。梁晓秀站在湖岸,看到湖面有一片一片浓雾升起,看起来非常神秘,其实是湖水在蒸发。湖面水位有季节性变化,在30至60厘米之间。湖水上层水温19-37℃,盐度低于300‰,富含硫酸盐与碳酸氢盐。底层水温22℃,盐度332‰,富含硫化物、镁、钾、氯、溴;其底部饱含钠与氯化物。
湖面和陆地经常有微风,白昼湖上的风向四面八方吹去,到了夜间又反过来吹向湖中心。微风吹过来时,一丝凉意从他们身上吹过,十分舒服。
死海的湖水很独特。由于湖水含盐量极高,游泳者很容易就能漂浮起来。一般海水含盐量为千分之35,而死海的含盐量达千分之230到250左右。在表层水中,每公升的盐分就达227至275克。
据估计,死海的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四海的湖水呈深蓝色,非常平静、富含盐类的湖水使人不会下沉。把一只手臂放入水中,另一只手臂或腿便会浮起。如果要将自己浸入水中,则应将背部逐渐倾斜,直到处于平躺状态。
梁晓秀看到有几个酒店的客人在死海里游泳,他们其实就是躺在水面上,一动不动。这是因为死海的盐水浓度很高,所以人们平躺在湖面上,不会下沉。但是在死海游泳也有一定“危险”:千万不能让湖水溅入眼睛。在死海游泳需要技巧,会游不见得会浮。不能以为死海浮力大,人沉不下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其实不然。在死海漂浮切忌动作过大而弄出水花溅进眼睛。死海的水太浓,哪怕有一小滴进入眼睛,都会难受得要命。
他们看到在死海游泳的人,都随身带一瓶淡水放在岸边,以便万一不慎湖水进入眼睛时用来冲洗。据称,游泳时如果不小心呛一口水,那么就会难受好几天,想吐都吐不出来。岸边的结晶体坚硬带刺状,很容易划破皮肤,所以游泳的人大都穿着拖鞋走到水边,再下水游泳。如果身上有哪怕再微小的伤口,一进入死海,马上就有灼热感,就好像伤口上撒了盐一样,非常难受。不过在死海里泡一下,伤口却好得很快。
梁晓秀原本想下水游泳,但得知这些不便之处,便打消了游泳的念头。
过去当地人对死海的成因有多种说法。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死海的秘密。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物质大量下沉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为什么会出现死海这种独特的自然状况呢?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死海一带气温很高,夏季平均可达34C°,最高达51C°,冬季也有14-17C°。气温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其二,这里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所以死海变得越来越“稠”,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
一般认为,死海之所以叫死海,是因为没有生物。其实,死海里还有生物。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发现,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生存。
科学家认为,揭开死海有生物存在之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科学家预测,如果将来能把类似氨基酸的程序移植给不耐盐的蛋白质后,就能使不耐盐的其他蛋白质在缺乏淡水的条件下,在海水中也能继续存在。这是一个有广阔前景的科学研究题目。
看来,死海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揭开。
人类真是无所不能:开发了死海神奇的功效。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梁晓秀看到有的游客在死海岸边抹黑泥,据称有益于健康。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被当地人开发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的特色出口产品。
他们在酒店大堂看到了专柜,出售用死海泥制成的天然美容和洗浴用品。据售货员说,死海神奇的功效有好几个原因:太阳几乎每一天都照射着死海。由于该地区在海平面之下,因此阳光要穿过特别厚的大气层,这样就阻挡了部分紫外线,人们可以在这里放心地长时间晒太阳。海水蒸发后留下一批独特的氧化盐──镁、钠、钾、钙和溴。溴以其具有镇静疗效而闻名,它在死海周围空气中的密度比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高出20倍。富含高浓度的盐和硫化氢对人体有矿物质温泉的疗效。死海泥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矿物质,能很好地保温,清洁皮肤,减轻关节痛。死海是地球上气压最高的地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让人感到呼吸自在舒畅。
梁晓秀听了介绍,买了一些洗浴用品。
全球气候变化也给死海带来了变化。死海的水正在减少。在漫长的岁月中,死海不断地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也就越来越高。约旦河水及几个支流由于大面积被用于灌溉,流入死海的水量明显减少,死海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有专家预言,如果不抓紧治理水源,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
约旦政府显然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计划大规模输水挽救死海。有资料显示,1947年,死海长达80千米,宽16千米-18千米;可是如今死海长不过55千米,宽14千米-16千米。有科学家甚至预测,死海最终将在100年内逐渐干涸消失。欧洲有些科学家认为,死海水位下降并不单纯是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的。不管那种情况,保护死海这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湖,是以色列和约旦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
离开死海时,梁晓秀说:死海是世界上的最低点,喜马拉亚山的珠峰是世界上的最高点,这都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财产,应该得到有效保护。
死海,一口神秘的大湖,一口令人流连忘返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