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结局章(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年的天气很反常, 开春时忽然天降大雪,初夏连着一个月少雨,七夕前后,本是曝衣、晒书的好日子, 又突然晴天霹雳,天天暴雨滂沱,眼看着江水一天天涨起来, 水面一日比一日宽阔,很快把镇上几座石桥全部淹没。
周家村在山脚下,地势低洼,几场暴雨过后,山洪顺着河谷灌入村庄, 全村房屋都泡在洪水之中, 不得不举村搬迁。李大伯派人进山一趟, 把周氏娘家人接到李宅暂住。
周老爹和周娘子在李宅住了七八天, 怕给周氏添麻烦,想搬去周大郎那儿。周大郎和他媳妇如今在李绮节的茶山当管事,一家几口住在山上。周大郎夫妇手脚麻利,干活勤快,花钱又仔细, 一年下来能攒不少银钞。他已经用攒下的工钱在山上盖了好几间大瓦房。
李绮节为表哥周大郎安排差事的时候, 周老爹和周娘子诚惶诚恐,生怕周大郎把差事办砸了。看到周大郎在茶山忙活得风生水起,老夫妻二人才松口气。
之前周大郎曾想趁着农闲时, 把老夫妻接过去同住,周老爹舍不得故居,没答应。
现在周家村被淹,不搬也搬出来了,正好可以投奔周大郎去。
在周老爹和周娘子看来,长孙和出嫁多年的女儿相比,当然是住在长孙家更合适。
从周氏出嫁后,李大伯年年给周家送柴薪米炭、粮油菜蔬,四季新衣、鸡鸭鱼肉,从来没断过。女婿这么孝顺,周老爹和周娘子感激欣慰之余,也恪守本分,不想一辈子都靠李家接济,娘家不能给女儿底气,至少可以少拖累她一点。
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论贫穷富贵,心中自有一套做人的规矩。
比如高大姐那么爱面子的人,在杨家败落、必须靠儿媳妇孟春芳的娘家兄弟孟云晖拉拔儿子之后,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儿媳妇服软。
不完全是因为形势逼人,而是出于良心。
受了谁的好处,当然得感怀在心,不能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
高大姐不会因为孟春芳是自己家的媳妇,就觉得孟云晖必须提携杨天保,哪怕她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心。
周老爹和周娘子也不会因为周氏嫁得好,就把全家的生计压在周氏身上,让她从夫家拿钱回去养活娘家。或是天天上门打秋风,想从李家占便宜。
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李子恒和张桂花好事将近,家里忙不过来,周大郎和媳妇抽空回李家帮忙操办婚事。李大伯留岳父、岳母多住几天,等婚礼过后,祖孙几人刚好可以一起回茶山。
婚宴当天,宾客盈门。
李大姐、李二姐、李昭节、李九冬几人的丈夫和孙天佑坐在一块儿。
五个正值青春年少的李家女婿,戴亮罗头巾,穿绸缎袍衫,一个赛一个体面,一个比一个俊俏。
来往的宾客啧啧称叹:“李家的娇客们找得好啊!”
再偷偷回头去看屏风后面的女眷们,五个李家女儿围坐在周氏、周桃姑身边,一个个眉目清秀,云鬓丰艳。或恬静文秀,或矜持端庄,或温柔羞涩,或窈窕妩媚,每一个都明眸皓齿,雪肤花貌。当中唯一没有缠脚的三娘,绿鬓朱颜,英气勃勃,气质与众不同,容色隐隐在众人之上,顾盼之间,明艳照人。
就像一把子青葱,水嫩嫩,娇滴滴。
宾客们窃窃私语:“难怪能找到那么好的女婿,这样娇美的女伢子,也只有这几个儿郎配得上!”
早饭过后,吉时将近,五个女婿起身,陪李子恒一起去张家迎亲。
李子恒悄悄找到李绮节,央求她帮忙:“三娘,今天是我的好日子,你帮老哥这一回,把老四家的留在宴席上,千万别让他跟着我去张家!”
李昭节挑中的汪秀才读书读腐了,同辈之中,除了李南宣能得到他的一两声赞语,其他人无不被他从头骂到脚。偏偏他还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为人呆板、本性执拗较真而已,不能真和他生气翻脸。不想被他念叨,除了躲之外,别无他法。
李子恒最烦别人说教,每次和汪秀才多呆一会儿,就生生愁白一根头发。现在他要去张家接娘子,这种紧要关头,当然不能让汪秀才在一边败他的兴致!
李绮节含笑道:“你放心,伯娘亲自出马,保管手到擒来。”
果然,汪秀才听说岳母召唤,立刻忙不迭拍拍衣襟,抚平袖子上的皱褶,跟着丫头步入内堂。
李昭节坐在外间的廊檐下和亲戚们说笑。天气热,她吃不下宴席上油腻腻的大菜,让人给她切了只西瓜,捧着一瓣绿皮西瓜慢慢吃着,悠闲从容,丫头站在栏杆前为她打扇。
汪秀才脚步一顿,皱眉道:“岳父、岳母和众位姐夫、姐姐今日忙得脚不沾地,你怎么不去帮忙?”
他性子直,不知道委婉忌讳,当着外人的面开始数落李昭节。
路过的李绮节眼皮一跳,不得了,李昭节要是闹起来,一时半会儿不会消停的。
其他人显然也深知李昭节的脾性,面面相觑,不敢吭声。尤其是丫头们,随时准备去找曹氏来救火。
出乎众人意料,李昭节竟然忍下怒气,站起身,直接走了。
虽然她的脸色很难看,眼神很凶恶,但至少没当众骂人。
可能她明白,和汪秀才吵架,不仅不能找回面子,还会越吵越丢人现眼。
汪秀才不知道自己害李昭节在人前大失颜面,向一众哑口无言的亲戚们点头示意,进屋听候岳父岳母传唤。
宝珠啧啧道:“四小姐天不怕,地不怕,终于碰到一个能制住她的人了!”
而且这个人,还是李昭节自己挑的。
李昭节出嫁后不久,汪秀才把陪嫁的曹氏送回李家。
理由很正当,汪家贫苦,李昭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能和没出阁前一样讲究。
汪家知道李昭节娇生惯养,不用她和婆母、妯娌、小姑们一样下地劳作,也没让她干家务,只求她能专心照顾汪秀才的生活起居。
然而李昭节自己都要婆子、丫头们伺候,怎么能把汪秀才照顾好?
婆婆、妯娌每天累得要死要活的,她一个做后辈的,不仅不关心一句,还颇为不屑。每□□来伸手,饭来张口,嫌汪家的饭菜不合胃口,让曹氏另外给她一个人开小灶。白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夜里困了就歇瞌睡。压根不搭理公婆妯娌和邻里街坊,嫌他们粗鄙不堪。妹妹们羡慕她的衣裳漂亮精致,进房找她玩耍,她让丫头把箱笼衣柜锁得严严实实的,不许妹妹们碰,谁动一下她房里的摆设,她立刻变脸,把妹妹们当成贼提防。
汪家人厚道,倒没敢说什么,汪家老夫妇还彼此安慰:“儿媳妇是个娇小姐,人家能看上咱们,是咱们家的福气。”
可汪秀才眼里揉不得沙子!
汪秀才把圣人之言当成金科玉律,李昭节是他的妻子,妻子必须孝顺长辈,友爱姑嫂,贤惠端庄,温柔顺从。
李昭节一个都不符合。
汪秀才撸起袖子,决定亲自调/教李昭节。
第一步,他把曹氏送回李家,断掉李昭节的臂膀。
第二步,他勒令李昭节每天必须和他同时起床,夜里他不睡,李昭节也不准休息。
第三步,他要求李昭节每天向公婆问安,关心公婆的一日三餐。看到妯娌和小姑们要笑着问好,态度要亲切,笑容要发自真心。
光是这几个简单的要求,就把李昭节折磨得够呛。
听丫头们说,只要李昭节哪一点做得不好,汪秀才不分场合,开口就数落,直到李昭节乖乖听话为止。
李昭节哭过,闹过,气过,还故伎重施,绝食过。
汪秀才不为所动。敢哭,接着骂,敢闹,骂得更狠,敢绝食?骂得愈发起劲,直将李昭节骂得狗血淋头、痛哭流涕,哭着喊着以后再不敢因为一时之气损伤身体了,他才肯停嘴。
李家的下人们私底下议论,看李昭节不顺眼的,说她是活该,恶人自有恶人磨。跟李昭节关系亲近的,感叹这叫一物降一物。
和汪秀才、李昭节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吵的乒乒乓乓比起来,李九冬的婚姻显得平静多了。她和陈女婿目前还处在别扭尴尬的阶段当中,两个之前没见过面的少男少女,忽然要凑在一起当夫妻,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李九冬并不着急,她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李大伯和周氏知道她心里有数,不怕她拿不下陈女婿。
这几天冷眼旁观妹妹们的夫妻日常,李绮节忽然觉得疑惑,为什么自己当初嫁人的时候,好像水到渠成一样,和孙天佑没有一点隔阂?
她想了想,决定把原因归于自己脸皮比较厚,而孙天佑脸皮更厚上。
爆竹声声,锣鼓喧天。
新郎官一行踏着鼓乐声到张家迎亲时,张大少奶奶格外兴奋,叮嘱丫头们,没看到红包,不许开门。
张大少奶奶被公公张老太爷拘束狠了,好容易有个捉弄别人的机会,岂肯轻易放过。
李子恒好说歹说,红包跟种豆子一样撒出去,才打动一个年纪最小的丫头,丫头往旁边一站,让出一条细缝。
人高马大的妹夫们瞅准时机,摩拳擦掌,一拥而上,合力把门撞开。
新房里闹哄哄的,丫头们躲的躲,叫的叫,最后一起挡在张桂花面前,逼李子恒学戏文上的驸马,跪下给张桂花请安。
孙天佑和陈女婿大声反对,鼓吹男方家的亲戚抢了新娘子就跑。
周大郎没跟进新房,捂着脑袋,在廊檐底下走来走去。他刚刚冲在最前头,不小心把帽子挤掉了。
他从来不戴帽巾,因为李子恒娶亲,才让媳妇给他买了网巾和一顶**巾,好配衣裳。网巾和**巾足足花了三百多文,可不能说丢就丢!
“周相公。”
有人叫他,声音轻柔。
周大郎抬起头,一个面容秀净,头戴银丝云髻儿、穿白布衫儿、蓝布花裙的妇人看着他,手里拿着他正在找的帽子:“这是你丢的吧?”
这些天府里的客人多,周大郎听媳妇念叨过,戴银丝髻儿的妇人一般是别人家的妾室。
当下不敢多看,垂下眼帘,客客气气道:“是我的帽子,劳烦您了。”
接过帽子,戴在头上,走开时,忽然眉头一皱:这个年轻妇人,看起来好生面熟,不知道是不是李家的什么亲戚。
宝鹊看着周大郎头也不回地走远,神情怔愣。
脑子里像是有两个人在撕扯她的神经,一边是浓眉大眼、年轻憨厚的周大郎,一边是人到中年、喜怒不定的张大官人。
周大郎肯吃苦,嫁给他只是头几年受穷罢了,他现今跟着三小姐做事,还怕以后挣不到钱钞吗?
张大官人脾气暴躁,只对正妻张大少奶奶略有尊重,动辄打骂身边的丫头。张家规矩多,妾室不能上桌吃饭,不能抛头露面,不能和外人交谈。
明明离开李家没几年,宝鹊却觉得自己好像在张家过了十几年那么长。
如果早知道今天,当初她会拒绝太太的提议吗?
耳畔炸起一片轰鸣,新房的方向传出一阵阵爽朗的大笑声。
宝鹊摸了摸梳得紧绷绷的鬓角,转身走进内院。
李绮节今年的生日是在李家过的。
家里人都准备了礼物送她,连胖胖也凑热闹,摘了一大把喇叭花,巴巴送到她跟前,念出周桃姑教他的话,“祝姐姐身体常健,青春永驻!”
众人听了都笑,周氏把胖胖搂进怀里,摩挲他胖乎乎的脸蛋。
连张桂花也露了笑脸。
李绮节还真有些受宠若惊,张桂花出阁之前,何等高冷,对谁都不假辞色,如今却温柔和气,简直像变了个人。
大概李子恒实在太傻,想和他一起生活,张桂花必须先融化自己,免得把丈夫冻成冰渣。
不过张桂花还是那么直接率性,喜欢谁就和谁谈笑风生,不喜欢谁随便敷衍两句,就不搭理了。
她以前和李昭节关系和睦,来往密切,李昭节简直把她当成亲姐姐一样崇拜。不知怎么的,两人出阁后再度重逢,竟然变得生疏客气不少,按理说,从闺中好友变成嫂子小姑,不是应该比以前更亲密吗?
丫头送来刚出锅的巧果,张桂花和李昭节同时伸筷,刚好夹到同一块儿葫芦形状的。
张桂花立刻松手,李昭节冷笑一声,把巧果咬得嘎嘣响。
张桂花竟然主动退让?
李绮节眯起眼睛,目光在张桂花脸上盘旋。
张桂花被她盯着看了一会儿,有些微微发窘,一扭脖子,侧头和李九冬说话。
李绮节暗暗发笑,恍然大悟:张桂花没有利用李子恒报复李南宣,但她当初刻意接近李昭节,确实别有居心。后来她对李南宣死心,自然就和李昭节疏远了。
李昭节爱使性子,张桂花脾气冲,两人都是娇生惯养、不惯忍让的,如果不是张桂花有意接近,她们根本不可能成为闺中密友。
李昭节不明白里头的缘故,以为张桂花反复无常,一怒之下和她绝交。
张桂花心中有鬼,不敢说出实情,所以今天才会有如此表现。
难得看美人吃瘪,李绮节忍不住幸灾乐祸。
至于张桂花和李昭节能不能和好如初,不关她的事——涉及到李昭节,她绝不掺和。
作者有话要说: 经不住夸的我,二更奉上。
眼睛好酸,要去睡一下。
今年的天气很反常, 开春时忽然天降大雪,初夏连着一个月少雨,七夕前后,本是曝衣、晒书的好日子, 又突然晴天霹雳,天天暴雨滂沱,眼看着江水一天天涨起来, 水面一日比一日宽阔,很快把镇上几座石桥全部淹没。
周家村在山脚下,地势低洼,几场暴雨过后,山洪顺着河谷灌入村庄, 全村房屋都泡在洪水之中, 不得不举村搬迁。李大伯派人进山一趟, 把周氏娘家人接到李宅暂住。
周老爹和周娘子在李宅住了七八天, 怕给周氏添麻烦,想搬去周大郎那儿。周大郎和他媳妇如今在李绮节的茶山当管事,一家几口住在山上。周大郎夫妇手脚麻利,干活勤快,花钱又仔细, 一年下来能攒不少银钞。他已经用攒下的工钱在山上盖了好几间大瓦房。
李绮节为表哥周大郎安排差事的时候, 周老爹和周娘子诚惶诚恐,生怕周大郎把差事办砸了。看到周大郎在茶山忙活得风生水起,老夫妻二人才松口气。
之前周大郎曾想趁着农闲时, 把老夫妻接过去同住,周老爹舍不得故居,没答应。
现在周家村被淹,不搬也搬出来了,正好可以投奔周大郎去。
在周老爹和周娘子看来,长孙和出嫁多年的女儿相比,当然是住在长孙家更合适。
从周氏出嫁后,李大伯年年给周家送柴薪米炭、粮油菜蔬,四季新衣、鸡鸭鱼肉,从来没断过。女婿这么孝顺,周老爹和周娘子感激欣慰之余,也恪守本分,不想一辈子都靠李家接济,娘家不能给女儿底气,至少可以少拖累她一点。
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论贫穷富贵,心中自有一套做人的规矩。
比如高大姐那么爱面子的人,在杨家败落、必须靠儿媳妇孟春芳的娘家兄弟孟云晖拉拔儿子之后,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儿媳妇服软。
不完全是因为形势逼人,而是出于良心。
受了谁的好处,当然得感怀在心,不能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
高大姐不会因为孟春芳是自己家的媳妇,就觉得孟云晖必须提携杨天保,哪怕她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心。
周老爹和周娘子也不会因为周氏嫁得好,就把全家的生计压在周氏身上,让她从夫家拿钱回去养活娘家。或是天天上门打秋风,想从李家占便宜。
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李子恒和张桂花好事将近,家里忙不过来,周大郎和媳妇抽空回李家帮忙操办婚事。李大伯留岳父、岳母多住几天,等婚礼过后,祖孙几人刚好可以一起回茶山。
婚宴当天,宾客盈门。
李大姐、李二姐、李昭节、李九冬几人的丈夫和孙天佑坐在一块儿。
五个正值青春年少的李家女婿,戴亮罗头巾,穿绸缎袍衫,一个赛一个体面,一个比一个俊俏。
来往的宾客啧啧称叹:“李家的娇客们找得好啊!”
再偷偷回头去看屏风后面的女眷们,五个李家女儿围坐在周氏、周桃姑身边,一个个眉目清秀,云鬓丰艳。或恬静文秀,或矜持端庄,或温柔羞涩,或窈窕妩媚,每一个都明眸皓齿,雪肤花貌。当中唯一没有缠脚的三娘,绿鬓朱颜,英气勃勃,气质与众不同,容色隐隐在众人之上,顾盼之间,明艳照人。
就像一把子青葱,水嫩嫩,娇滴滴。
宾客们窃窃私语:“难怪能找到那么好的女婿,这样娇美的女伢子,也只有这几个儿郎配得上!”
早饭过后,吉时将近,五个女婿起身,陪李子恒一起去张家迎亲。
李子恒悄悄找到李绮节,央求她帮忙:“三娘,今天是我的好日子,你帮老哥这一回,把老四家的留在宴席上,千万别让他跟着我去张家!”
李昭节挑中的汪秀才读书读腐了,同辈之中,除了李南宣能得到他的一两声赞语,其他人无不被他从头骂到脚。偏偏他还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为人呆板、本性执拗较真而已,不能真和他生气翻脸。不想被他念叨,除了躲之外,别无他法。
李子恒最烦别人说教,每次和汪秀才多呆一会儿,就生生愁白一根头发。现在他要去张家接娘子,这种紧要关头,当然不能让汪秀才在一边败他的兴致!
李绮节含笑道:“你放心,伯娘亲自出马,保管手到擒来。”
果然,汪秀才听说岳母召唤,立刻忙不迭拍拍衣襟,抚平袖子上的皱褶,跟着丫头步入内堂。
李昭节坐在外间的廊檐下和亲戚们说笑。天气热,她吃不下宴席上油腻腻的大菜,让人给她切了只西瓜,捧着一瓣绿皮西瓜慢慢吃着,悠闲从容,丫头站在栏杆前为她打扇。
汪秀才脚步一顿,皱眉道:“岳父、岳母和众位姐夫、姐姐今日忙得脚不沾地,你怎么不去帮忙?”
他性子直,不知道委婉忌讳,当着外人的面开始数落李昭节。
路过的李绮节眼皮一跳,不得了,李昭节要是闹起来,一时半会儿不会消停的。
其他人显然也深知李昭节的脾性,面面相觑,不敢吭声。尤其是丫头们,随时准备去找曹氏来救火。
出乎众人意料,李昭节竟然忍下怒气,站起身,直接走了。
虽然她的脸色很难看,眼神很凶恶,但至少没当众骂人。
可能她明白,和汪秀才吵架,不仅不能找回面子,还会越吵越丢人现眼。
汪秀才不知道自己害李昭节在人前大失颜面,向一众哑口无言的亲戚们点头示意,进屋听候岳父岳母传唤。
宝珠啧啧道:“四小姐天不怕,地不怕,终于碰到一个能制住她的人了!”
而且这个人,还是李昭节自己挑的。
李昭节出嫁后不久,汪秀才把陪嫁的曹氏送回李家。
理由很正当,汪家贫苦,李昭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能和没出阁前一样讲究。
汪家知道李昭节娇生惯养,不用她和婆母、妯娌、小姑们一样下地劳作,也没让她干家务,只求她能专心照顾汪秀才的生活起居。
然而李昭节自己都要婆子、丫头们伺候,怎么能把汪秀才照顾好?
婆婆、妯娌每天累得要死要活的,她一个做后辈的,不仅不关心一句,还颇为不屑。每□□来伸手,饭来张口,嫌汪家的饭菜不合胃口,让曹氏另外给她一个人开小灶。白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夜里困了就歇瞌睡。压根不搭理公婆妯娌和邻里街坊,嫌他们粗鄙不堪。妹妹们羡慕她的衣裳漂亮精致,进房找她玩耍,她让丫头把箱笼衣柜锁得严严实实的,不许妹妹们碰,谁动一下她房里的摆设,她立刻变脸,把妹妹们当成贼提防。
汪家人厚道,倒没敢说什么,汪家老夫妇还彼此安慰:“儿媳妇是个娇小姐,人家能看上咱们,是咱们家的福气。”
可汪秀才眼里揉不得沙子!
汪秀才把圣人之言当成金科玉律,李昭节是他的妻子,妻子必须孝顺长辈,友爱姑嫂,贤惠端庄,温柔顺从。
李昭节一个都不符合。
汪秀才撸起袖子,决定亲自调/教李昭节。
第一步,他把曹氏送回李家,断掉李昭节的臂膀。
第二步,他勒令李昭节每天必须和他同时起床,夜里他不睡,李昭节也不准休息。
第三步,他要求李昭节每天向公婆问安,关心公婆的一日三餐。看到妯娌和小姑们要笑着问好,态度要亲切,笑容要发自真心。
光是这几个简单的要求,就把李昭节折磨得够呛。
听丫头们说,只要李昭节哪一点做得不好,汪秀才不分场合,开口就数落,直到李昭节乖乖听话为止。
李昭节哭过,闹过,气过,还故伎重施,绝食过。
汪秀才不为所动。敢哭,接着骂,敢闹,骂得更狠,敢绝食?骂得愈发起劲,直将李昭节骂得狗血淋头、痛哭流涕,哭着喊着以后再不敢因为一时之气损伤身体了,他才肯停嘴。
李家的下人们私底下议论,看李昭节不顺眼的,说她是活该,恶人自有恶人磨。跟李昭节关系亲近的,感叹这叫一物降一物。
和汪秀才、李昭节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吵的乒乒乓乓比起来,李九冬的婚姻显得平静多了。她和陈女婿目前还处在别扭尴尬的阶段当中,两个之前没见过面的少男少女,忽然要凑在一起当夫妻,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李九冬并不着急,她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李大伯和周氏知道她心里有数,不怕她拿不下陈女婿。
这几天冷眼旁观妹妹们的夫妻日常,李绮节忽然觉得疑惑,为什么自己当初嫁人的时候,好像水到渠成一样,和孙天佑没有一点隔阂?
她想了想,决定把原因归于自己脸皮比较厚,而孙天佑脸皮更厚上。
爆竹声声,锣鼓喧天。
新郎官一行踏着鼓乐声到张家迎亲时,张大少奶奶格外兴奋,叮嘱丫头们,没看到红包,不许开门。
张大少奶奶被公公张老太爷拘束狠了,好容易有个捉弄别人的机会,岂肯轻易放过。
李子恒好说歹说,红包跟种豆子一样撒出去,才打动一个年纪最小的丫头,丫头往旁边一站,让出一条细缝。
人高马大的妹夫们瞅准时机,摩拳擦掌,一拥而上,合力把门撞开。
新房里闹哄哄的,丫头们躲的躲,叫的叫,最后一起挡在张桂花面前,逼李子恒学戏文上的驸马,跪下给张桂花请安。
孙天佑和陈女婿大声反对,鼓吹男方家的亲戚抢了新娘子就跑。
周大郎没跟进新房,捂着脑袋,在廊檐底下走来走去。他刚刚冲在最前头,不小心把帽子挤掉了。
他从来不戴帽巾,因为李子恒娶亲,才让媳妇给他买了网巾和一顶**巾,好配衣裳。网巾和**巾足足花了三百多文,可不能说丢就丢!
“周相公。”
有人叫他,声音轻柔。
周大郎抬起头,一个面容秀净,头戴银丝云髻儿、穿白布衫儿、蓝布花裙的妇人看着他,手里拿着他正在找的帽子:“这是你丢的吧?”
这些天府里的客人多,周大郎听媳妇念叨过,戴银丝髻儿的妇人一般是别人家的妾室。
当下不敢多看,垂下眼帘,客客气气道:“是我的帽子,劳烦您了。”
接过帽子,戴在头上,走开时,忽然眉头一皱:这个年轻妇人,看起来好生面熟,不知道是不是李家的什么亲戚。
宝鹊看着周大郎头也不回地走远,神情怔愣。
脑子里像是有两个人在撕扯她的神经,一边是浓眉大眼、年轻憨厚的周大郎,一边是人到中年、喜怒不定的张大官人。
周大郎肯吃苦,嫁给他只是头几年受穷罢了,他现今跟着三小姐做事,还怕以后挣不到钱钞吗?
张大官人脾气暴躁,只对正妻张大少奶奶略有尊重,动辄打骂身边的丫头。张家规矩多,妾室不能上桌吃饭,不能抛头露面,不能和外人交谈。
明明离开李家没几年,宝鹊却觉得自己好像在张家过了十几年那么长。
如果早知道今天,当初她会拒绝太太的提议吗?
耳畔炸起一片轰鸣,新房的方向传出一阵阵爽朗的大笑声。
宝鹊摸了摸梳得紧绷绷的鬓角,转身走进内院。
李绮节今年的生日是在李家过的。
家里人都准备了礼物送她,连胖胖也凑热闹,摘了一大把喇叭花,巴巴送到她跟前,念出周桃姑教他的话,“祝姐姐身体常健,青春永驻!”
众人听了都笑,周氏把胖胖搂进怀里,摩挲他胖乎乎的脸蛋。
连张桂花也露了笑脸。
李绮节还真有些受宠若惊,张桂花出阁之前,何等高冷,对谁都不假辞色,如今却温柔和气,简直像变了个人。
大概李子恒实在太傻,想和他一起生活,张桂花必须先融化自己,免得把丈夫冻成冰渣。
不过张桂花还是那么直接率性,喜欢谁就和谁谈笑风生,不喜欢谁随便敷衍两句,就不搭理了。
她以前和李昭节关系和睦,来往密切,李昭节简直把她当成亲姐姐一样崇拜。不知怎么的,两人出阁后再度重逢,竟然变得生疏客气不少,按理说,从闺中好友变成嫂子小姑,不是应该比以前更亲密吗?
丫头送来刚出锅的巧果,张桂花和李昭节同时伸筷,刚好夹到同一块儿葫芦形状的。
张桂花立刻松手,李昭节冷笑一声,把巧果咬得嘎嘣响。
张桂花竟然主动退让?
李绮节眯起眼睛,目光在张桂花脸上盘旋。
张桂花被她盯着看了一会儿,有些微微发窘,一扭脖子,侧头和李九冬说话。
李绮节暗暗发笑,恍然大悟:张桂花没有利用李子恒报复李南宣,但她当初刻意接近李昭节,确实别有居心。后来她对李南宣死心,自然就和李昭节疏远了。
李昭节爱使性子,张桂花脾气冲,两人都是娇生惯养、不惯忍让的,如果不是张桂花有意接近,她们根本不可能成为闺中密友。
李昭节不明白里头的缘故,以为张桂花反复无常,一怒之下和她绝交。
张桂花心中有鬼,不敢说出实情,所以今天才会有如此表现。
难得看美人吃瘪,李绮节忍不住幸灾乐祸。
至于张桂花和李昭节能不能和好如初,不关她的事——涉及到李昭节,她绝不掺和。
作者有话要说: 经不住夸的我,二更奉上。
眼睛好酸,要去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