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王氏不解婆母心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贾母却是完全没有理会王氏的意思。在她看来,元春能够在宫里扎下根来,和府里互为依傍,这是好事。但是也没有必要把全府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她一人身上。
更确切的是,贾母私心里不愿意让别人将贾家和皇亲国戚联系到一起,更别说这个“皇亲国戚”它还不正牌!
怎么说呢?现在世间有个不好的风气,那便是,同样是入宫,读书人家进宫的,便是贤孝才德,名门淑女;勋贵人家进宫的,就被视为是家人卖女求荣,走歪路子。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缘由的。概因读书人多比较重名声,自然不愿意被视为靠女人上位的人家,平白无故叫人看不起。除非上边直接下旨,愿意主动送女入宫的,还真是不多。到底还是要脸面的。
勋贵们则不然,当初开国的勋贵们,一代代传承下来,后辈只知道躺在祖荫上睡大觉,骄奢淫逸,子孙多是不成器的,他们所唯一能够依靠的,除了祖上的功劳,便是宫里头对他们的信重了。
为了让家中的富贵传承下去,维持自家的富贵体面,他们自然是想到了各种办法,但是自己实在不成器,又吃不了苦,这样一来,一些家世有些没落的人家就只能把歪脑筋打到了家中的女子身上了。若是家里出个贵人主子,运气好的话有了自家血脉的龙子诞生,少说可以保住自家两代富贵!成本又不高,收益也大!
男人们不想着怎么建功立业,只想着怎么靠自家姑奶奶荣华富贵,也难怪会被人所瞧不起。加上这些人家子孙多是不肖,若是家里有个娘娘,那更是宣扬得满天飞,嚣张跋扈,不知道碍了多少人的眼。
如此一来,勋贵人家的女儿入了宫,虽然因为家中的那点情分,和宫里关系还好,但是在外头,不论是姑娘本身,或是出身的家族,名声就不大好了。少不得出一个卖女求荣的坏名声。
但是贾家和那些人家虽然同属勋贵,但却完全不同。
首先,贾家又没有没落,家中还有顶梁柱撑着,没有到靠家中女子的地步;其次,贾家现在正在努力转型,虽然现在只有三房卓有成效,但是大房和二房的子弟,以及整个家族里的男丁,在成年前都被死死地按在族学里用功。
因此,现在人们提起贾家,也要夸一句是个读书明理的家族。
照这个趋势下去,几十年后,人们提起贾家,也要赞一个读书人家,门风清明,是个好的。自此之后,贾家成功转型,想来也无人敢置喙他们家祖上是个大老粗,只会说贾家文峰昌盛!
但是偏偏现在,贾家的女儿进了宫,现在圣人刚刚继位,大家伙忙着,自然无暇顾及。等到朝堂稳定下来,少不得有人说起贾家的事,旧事重提,又扯上勋贵那一套,那贾家这些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一半。
因此,现在贾母的想法,无非是低调些,不要因为贾家出了个侍奉圣人的,便吵嚷得天下皆知,引人妒恨,暗地里使了什么阴招。到时候连累的,还是自己的小儿子。
要知道她前几日听小儿子漏出些口风,老亲家苏大人似乎打算隐退告老了。一来是因为苏先生多年宦海沉浮,实在不耐再在官场上和人勾心斗角了。另一方面,也有为女婿让路的意思。
要知道,贾攸在尚书一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却迟迟未能入阁,倒不是说贾攸没有这个资格或是不能服众,只是因为贾攸的老丈人苏士昭苏大人还在内阁,翁婿同入内阁难免忌讳,也怕别人说闲话。
但是苏大人一退,自然要有人补进内阁去。
纵观如今朝野上下,有这个资格的人的确不多,贾攸却恰好是其中之一。加上明眼人都知道苏大人的意头,圣人自然也不例外。
而贾攸的好处在于他深的太上皇信重,而其本身也是谨言慎行的中立派,圣人对他也有好感。
因此,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位置大约便是贾攸该得的。越发是在这种关头,贾母自然不愿意因为圣人后宫之事连累了儿子的前程,让人说嘴。
贾母便是再疼爱孙女,也明白两者之间,孰轻孰重。更何况,元春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美人,也不知将来前程如何,着实没什么意思。不仅仅是王氏对元春有担心,贾母也怀疑元春到底是否能够受宠。
只是元春对于王氏来说,是根救命稻草,也是未来的盼头,需要死死抓在手里。而对于贾母来说,贾家未来最重要的指望却是幼子,因此现在在元春身上下重注赌那一丝丝的可能,贾母私心里也是不愿意的。
因而她现在的惟愿便是元春在后宫里能够安分些,莫要太出头,对王氏的私心虽然理解,但也是嗤之以鼻的。
见王氏还想要说些什么,贾母拜拜手,说道:“老二媳妇,元春这丫头素来是个机敏的,不然也不会让你和老二起了那等心思。”说完瞪了王氏一眼,言下之意是送元春入宫可不是府里的想法,只是你和老二自己的私心。
王氏闻言有些讪讪的,说道:“这不是老爷说,咱们家为圣人分忧吗!”她也知道这件事是自己没理。瞒过府里其他人送闺女入宫,应该是二老爷这些年所做的最大胆的一件事了。
实在是相比较之下,贾政深深发觉自己在三兄弟中地位最低,老三不用说,老大再怎么不成器被自己瞧不起,那也是袭了爵的当家人。因此,当王氏试探着借王子腾的渠道送女儿元春入宫时,身为父亲的贾政咬咬牙,还是默许了这件事,心中未尝没有借此更进一步的念头。
就为这事,大半年,贾母没给二房的人一点好脸色看,除了恼恨他们将孙女送进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更是气他们竟然敢瞒着自己私自做下这等事情。
“为圣人分忧”?贾母心中好笑,送女儿入宫是“分忧”?但是也明白不过是老二夫妻两个的私心,遂说道:“元春既然已经入了宫,我便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你和老二两夫妻要明白,眼下最重要的是你三弟,只有他好了,荣国府才能好,元春在宫里才能好!他正在要紧的时候,不要牵扯到后宫。”
说完,也不看王氏的脸色,挥挥手将她赶了出去。原本她急召了王氏来,的确是想关切下元春在宫里的事宜,到底是自己带过的孩子,怎么能不挂念呢?先前在雍王府里还好,雍王虽说是天潢贵胄,但是还只是个王爷,贾家还算是有几分薄面,元春在王府里,不管怎么样,家里还能照应一两分。
但是现如今雍王继位,自家的手自然不好伸进宫里去,至少明面上不能。因此,她才想着问问王氏今日在宫里的见识,了解元春的处境。
但是现在细细想想,元春现如今不过是个美人,自己关心则乱,倒是太过急切了,没得叫人以为自己看重。
王氏满腔的话还没说出口,心道:怎么就叫我出来了呢?我还没说元春在宫里需要家族的支持,当然自然对府里有所回报云云。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她发了会儿呆,有些不解,什么叫做“眼下最重要的是你三弟”、“正在要紧的时候”,最近府里没什么大事啊!
但是老太太以这个为由拒了自己的提议,王氏心中是极为不满的,同时她对此也充满了好奇心。
恰在此时,周瑞家的从外边进来,行了礼问了安,方才说道:“太太,王家二太太遣人递了拜帖来,邀您明日回府一趟。”说着,递上了那封帖子。这王家二太太便是王氏的娘家二嫂子,也是王子腾的发妻。
王氏有些好奇,接了帖子,的确如此。
翌日,她起了个一大清早,给贾母请了安,言及要回娘家一趟,贾母自是应了。
待王氏回了王家,便见到二嫂子的心腹丫鬟白雀等在门口,迎了自己进去。王氏自然是毫不客气地带了周瑞家的进了门。
有些讶异,屋内竟然不止二嫂子一个人,还有大嫂子在。虽说王家两兄弟都是王氏的嫡亲哥哥,但是因为王子腾更有出息些,自然,王氏和二哥二嫂子一家更为亲近些。
但是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上边老太太和老太爷故去之后,王家两兄弟自然分了家,王家大老爷虽然因为是长子,且被老太太偏疼的原因拿了大头,但是奈何他不出息,现如今不过靠着弟弟王子腾的名声在外边厮混。
好在他也就是不怎么成器,还干不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王子腾自然也就容忍了这个兄长,加上王子腾没有儿子,而王子胜却有一个儿子,王子腾对侄子还算是看重。两家人虽说分了家,但是却是比邻而居,彼此间来往也还算亲密,关系不错。
见了王氏进来,王家大太太率先站起身来迎,笑道:“姑奶奶可算是来了,还没恭贺你家元春丫头入了宫,将来可是了不得的造化呢!”
一番话说得王氏心花怒放。而王家二太太因为跟着丈夫迎来送往,知道这不值得什么,最多只能算是一点希望,倒没有像大太太那般感怀。但是到底是自家大姑子,她自然也是笑脸相迎,说了不少好话。
几人热热闹闹地说了许久的话,王氏也不客气地坐了下来,问道:“二位嫂子今日叫我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王家两位太太相视一眼,二太太这才发言,为难道:“这不是你哥哥从任上来了信,再三告诫叫咱们在这里要守法奉公,不得让家人打着他的旗号在外边违法乱纪。只是我这心里有些不着准,你说,咱们这印子钱的事,要不要停下来?”
王氏闻言,心里一惊,琢磨了片刻,这才满不在乎道:“嫂嫂您也是关心则乱,这印子钱的事,哪家没有啊?你看京中上上下下这么多家放印子钱的,谁家背后没有站着几个人啊?要我说,哥哥就是太过于谨慎了,前怕狼后怕虎的能成什么事!”
她是万万舍不得这份收益的,要她放弃,简直难如登天。且昨日听老太太的意思,贾家似乎不愿意在元春身上投资太多。那么这样一来,王氏若是指望着元春在宫里能够有大出息,便只能花用自己的私房钱了。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饶是王氏当年嫁妆还算丰厚,又有这么些年嫁妆收益的进项,兼之当初管家时那一星半点的油水,也吃不住这笔花销。
好在这一二年间,凭借着印子钱的收益,她也攒下了万把两银子,可就这样,昨日入宫便送了一大半下去。
虽不必每次都送这么多,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若没了印子钱这笔进项,她怎么给宫里的元春支持呢?
因此,当听到二嫂子这么说的时候,王氏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反对。
王家二太太听了王氏的话,有些迟疑道:“真是这样吗?要不我先问问你二哥?”
王氏闻言赶紧打断了二嫂的念头,说道:“二嫂你就别操心了,这笔收益可不小,这种事情,官不举,民不报的,谁愿意出头?况且,咱们放的利息也不高,对那些小老百姓来说,也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感激咱们还来不及呢!”开玩笑,要是叫二哥知道了,还有自己的这份好事?
反正在王氏看来,放印子钱不过是件小事,拉哥哥的虎皮扯大旗罢了,谁还真的不长眼,拼着得罪哥哥和自己这个荣国府儿媳的身份来告自己?
王家二太太还有犹豫,但是在王氏的再三劝说下,总算是按下了心中的不安,决定继续把这门生意做下去。
王家大太太在一边没有说话,只是在见到二弟妹似乎歇下了放弃的心思之后,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大房可不比二房,有王子腾在外边做官,捞钱的路子自然是多得很。但是这笔钱对他们大房来说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若不是王氏为了说服王家二太太,需要有个站在一边的盟友,这等好事,还轮不上自己呢!
贾母却是完全没有理会王氏的意思。在她看来,元春能够在宫里扎下根来,和府里互为依傍,这是好事。但是也没有必要把全府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她一人身上。
更确切的是,贾母私心里不愿意让别人将贾家和皇亲国戚联系到一起,更别说这个“皇亲国戚”它还不正牌!
怎么说呢?现在世间有个不好的风气,那便是,同样是入宫,读书人家进宫的,便是贤孝才德,名门淑女;勋贵人家进宫的,就被视为是家人卖女求荣,走歪路子。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缘由的。概因读书人多比较重名声,自然不愿意被视为靠女人上位的人家,平白无故叫人看不起。除非上边直接下旨,愿意主动送女入宫的,还真是不多。到底还是要脸面的。
勋贵们则不然,当初开国的勋贵们,一代代传承下来,后辈只知道躺在祖荫上睡大觉,骄奢淫逸,子孙多是不成器的,他们所唯一能够依靠的,除了祖上的功劳,便是宫里头对他们的信重了。
为了让家中的富贵传承下去,维持自家的富贵体面,他们自然是想到了各种办法,但是自己实在不成器,又吃不了苦,这样一来,一些家世有些没落的人家就只能把歪脑筋打到了家中的女子身上了。若是家里出个贵人主子,运气好的话有了自家血脉的龙子诞生,少说可以保住自家两代富贵!成本又不高,收益也大!
男人们不想着怎么建功立业,只想着怎么靠自家姑奶奶荣华富贵,也难怪会被人所瞧不起。加上这些人家子孙多是不肖,若是家里有个娘娘,那更是宣扬得满天飞,嚣张跋扈,不知道碍了多少人的眼。
如此一来,勋贵人家的女儿入了宫,虽然因为家中的那点情分,和宫里关系还好,但是在外头,不论是姑娘本身,或是出身的家族,名声就不大好了。少不得出一个卖女求荣的坏名声。
但是贾家和那些人家虽然同属勋贵,但却完全不同。
首先,贾家又没有没落,家中还有顶梁柱撑着,没有到靠家中女子的地步;其次,贾家现在正在努力转型,虽然现在只有三房卓有成效,但是大房和二房的子弟,以及整个家族里的男丁,在成年前都被死死地按在族学里用功。
因此,现在人们提起贾家,也要夸一句是个读书明理的家族。
照这个趋势下去,几十年后,人们提起贾家,也要赞一个读书人家,门风清明,是个好的。自此之后,贾家成功转型,想来也无人敢置喙他们家祖上是个大老粗,只会说贾家文峰昌盛!
但是偏偏现在,贾家的女儿进了宫,现在圣人刚刚继位,大家伙忙着,自然无暇顾及。等到朝堂稳定下来,少不得有人说起贾家的事,旧事重提,又扯上勋贵那一套,那贾家这些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一半。
因此,现在贾母的想法,无非是低调些,不要因为贾家出了个侍奉圣人的,便吵嚷得天下皆知,引人妒恨,暗地里使了什么阴招。到时候连累的,还是自己的小儿子。
要知道她前几日听小儿子漏出些口风,老亲家苏大人似乎打算隐退告老了。一来是因为苏先生多年宦海沉浮,实在不耐再在官场上和人勾心斗角了。另一方面,也有为女婿让路的意思。
要知道,贾攸在尚书一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却迟迟未能入阁,倒不是说贾攸没有这个资格或是不能服众,只是因为贾攸的老丈人苏士昭苏大人还在内阁,翁婿同入内阁难免忌讳,也怕别人说闲话。
但是苏大人一退,自然要有人补进内阁去。
纵观如今朝野上下,有这个资格的人的确不多,贾攸却恰好是其中之一。加上明眼人都知道苏大人的意头,圣人自然也不例外。
而贾攸的好处在于他深的太上皇信重,而其本身也是谨言慎行的中立派,圣人对他也有好感。
因此,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位置大约便是贾攸该得的。越发是在这种关头,贾母自然不愿意因为圣人后宫之事连累了儿子的前程,让人说嘴。
贾母便是再疼爱孙女,也明白两者之间,孰轻孰重。更何况,元春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美人,也不知将来前程如何,着实没什么意思。不仅仅是王氏对元春有担心,贾母也怀疑元春到底是否能够受宠。
只是元春对于王氏来说,是根救命稻草,也是未来的盼头,需要死死抓在手里。而对于贾母来说,贾家未来最重要的指望却是幼子,因此现在在元春身上下重注赌那一丝丝的可能,贾母私心里也是不愿意的。
因而她现在的惟愿便是元春在后宫里能够安分些,莫要太出头,对王氏的私心虽然理解,但也是嗤之以鼻的。
见王氏还想要说些什么,贾母拜拜手,说道:“老二媳妇,元春这丫头素来是个机敏的,不然也不会让你和老二起了那等心思。”说完瞪了王氏一眼,言下之意是送元春入宫可不是府里的想法,只是你和老二自己的私心。
王氏闻言有些讪讪的,说道:“这不是老爷说,咱们家为圣人分忧吗!”她也知道这件事是自己没理。瞒过府里其他人送闺女入宫,应该是二老爷这些年所做的最大胆的一件事了。
实在是相比较之下,贾政深深发觉自己在三兄弟中地位最低,老三不用说,老大再怎么不成器被自己瞧不起,那也是袭了爵的当家人。因此,当王氏试探着借王子腾的渠道送女儿元春入宫时,身为父亲的贾政咬咬牙,还是默许了这件事,心中未尝没有借此更进一步的念头。
就为这事,大半年,贾母没给二房的人一点好脸色看,除了恼恨他们将孙女送进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更是气他们竟然敢瞒着自己私自做下这等事情。
“为圣人分忧”?贾母心中好笑,送女儿入宫是“分忧”?但是也明白不过是老二夫妻两个的私心,遂说道:“元春既然已经入了宫,我便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你和老二两夫妻要明白,眼下最重要的是你三弟,只有他好了,荣国府才能好,元春在宫里才能好!他正在要紧的时候,不要牵扯到后宫。”
说完,也不看王氏的脸色,挥挥手将她赶了出去。原本她急召了王氏来,的确是想关切下元春在宫里的事宜,到底是自己带过的孩子,怎么能不挂念呢?先前在雍王府里还好,雍王虽说是天潢贵胄,但是还只是个王爷,贾家还算是有几分薄面,元春在王府里,不管怎么样,家里还能照应一两分。
但是现如今雍王继位,自家的手自然不好伸进宫里去,至少明面上不能。因此,她才想着问问王氏今日在宫里的见识,了解元春的处境。
但是现在细细想想,元春现如今不过是个美人,自己关心则乱,倒是太过急切了,没得叫人以为自己看重。
王氏满腔的话还没说出口,心道:怎么就叫我出来了呢?我还没说元春在宫里需要家族的支持,当然自然对府里有所回报云云。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她发了会儿呆,有些不解,什么叫做“眼下最重要的是你三弟”、“正在要紧的时候”,最近府里没什么大事啊!
但是老太太以这个为由拒了自己的提议,王氏心中是极为不满的,同时她对此也充满了好奇心。
恰在此时,周瑞家的从外边进来,行了礼问了安,方才说道:“太太,王家二太太遣人递了拜帖来,邀您明日回府一趟。”说着,递上了那封帖子。这王家二太太便是王氏的娘家二嫂子,也是王子腾的发妻。
王氏有些好奇,接了帖子,的确如此。
翌日,她起了个一大清早,给贾母请了安,言及要回娘家一趟,贾母自是应了。
待王氏回了王家,便见到二嫂子的心腹丫鬟白雀等在门口,迎了自己进去。王氏自然是毫不客气地带了周瑞家的进了门。
有些讶异,屋内竟然不止二嫂子一个人,还有大嫂子在。虽说王家两兄弟都是王氏的嫡亲哥哥,但是因为王子腾更有出息些,自然,王氏和二哥二嫂子一家更为亲近些。
但是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上边老太太和老太爷故去之后,王家两兄弟自然分了家,王家大老爷虽然因为是长子,且被老太太偏疼的原因拿了大头,但是奈何他不出息,现如今不过靠着弟弟王子腾的名声在外边厮混。
好在他也就是不怎么成器,还干不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王子腾自然也就容忍了这个兄长,加上王子腾没有儿子,而王子胜却有一个儿子,王子腾对侄子还算是看重。两家人虽说分了家,但是却是比邻而居,彼此间来往也还算亲密,关系不错。
见了王氏进来,王家大太太率先站起身来迎,笑道:“姑奶奶可算是来了,还没恭贺你家元春丫头入了宫,将来可是了不得的造化呢!”
一番话说得王氏心花怒放。而王家二太太因为跟着丈夫迎来送往,知道这不值得什么,最多只能算是一点希望,倒没有像大太太那般感怀。但是到底是自家大姑子,她自然也是笑脸相迎,说了不少好话。
几人热热闹闹地说了许久的话,王氏也不客气地坐了下来,问道:“二位嫂子今日叫我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王家两位太太相视一眼,二太太这才发言,为难道:“这不是你哥哥从任上来了信,再三告诫叫咱们在这里要守法奉公,不得让家人打着他的旗号在外边违法乱纪。只是我这心里有些不着准,你说,咱们这印子钱的事,要不要停下来?”
王氏闻言,心里一惊,琢磨了片刻,这才满不在乎道:“嫂嫂您也是关心则乱,这印子钱的事,哪家没有啊?你看京中上上下下这么多家放印子钱的,谁家背后没有站着几个人啊?要我说,哥哥就是太过于谨慎了,前怕狼后怕虎的能成什么事!”
她是万万舍不得这份收益的,要她放弃,简直难如登天。且昨日听老太太的意思,贾家似乎不愿意在元春身上投资太多。那么这样一来,王氏若是指望着元春在宫里能够有大出息,便只能花用自己的私房钱了。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饶是王氏当年嫁妆还算丰厚,又有这么些年嫁妆收益的进项,兼之当初管家时那一星半点的油水,也吃不住这笔花销。
好在这一二年间,凭借着印子钱的收益,她也攒下了万把两银子,可就这样,昨日入宫便送了一大半下去。
虽不必每次都送这么多,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若没了印子钱这笔进项,她怎么给宫里的元春支持呢?
因此,当听到二嫂子这么说的时候,王氏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反对。
王家二太太听了王氏的话,有些迟疑道:“真是这样吗?要不我先问问你二哥?”
王氏闻言赶紧打断了二嫂的念头,说道:“二嫂你就别操心了,这笔收益可不小,这种事情,官不举,民不报的,谁愿意出头?况且,咱们放的利息也不高,对那些小老百姓来说,也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感激咱们还来不及呢!”开玩笑,要是叫二哥知道了,还有自己的这份好事?
反正在王氏看来,放印子钱不过是件小事,拉哥哥的虎皮扯大旗罢了,谁还真的不长眼,拼着得罪哥哥和自己这个荣国府儿媳的身份来告自己?
王家二太太还有犹豫,但是在王氏的再三劝说下,总算是按下了心中的不安,决定继续把这门生意做下去。
王家大太太在一边没有说话,只是在见到二弟妹似乎歇下了放弃的心思之后,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大房可不比二房,有王子腾在外边做官,捞钱的路子自然是多得很。但是这笔钱对他们大房来说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若不是王氏为了说服王家二太太,需要有个站在一边的盟友,这等好事,还轮不上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