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行者玄奘 > 第十一章 我有一百个问题

第十一章 我有一百个问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冬去春来,玄奘已在大觉寺呆了数月之久,与道岳法师共同参研佛法,学习《阿毗达磨俱舍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遂成忘年之交,渐渐地便无所不谈。

    一日,他们竟聊到了皇帝新修的家谱——

    “南北朝时期西凉国开国皇帝李暠是当今圣上的先祖,”道岳法师说道,“他同时也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后裔,李暠生子李歆,西凉国传到李歆就被北凉灭了,李歆的儿子逃到南朝的宋国,后来生子李重耳,李重耳生子李熙,李熙生子李天赐,李天赐生子李虎,而这个李虎就是当今圣上的祖父。”

    听道岳法师详细介绍着这份帝王谱系,玄奘不禁微笑道:“开国皇帝都会弄一个自己认可的谱系表,那也不足为奇。依玄奘看,圣上的这个谱系着实牵强得紧。”

    “何以见得?”道岳法师有些鄂然。

    玄奘道:“当今圣上认西凉开国皇帝李暠为先祖,大约是想说明其出自龙种,注定是要当皇帝的。但李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的头领,而这个头领的身份还是手下的段姓将领怕自己不能服众强加给他的。”

    “说得也是……”道岳法师若有所思地说。

    “还有,”玄奘接着说道,“这个谱系的另外一个破绽是李重耳,据《魏书》记载,根本就没有李重耳这个人。这个暂且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圣上既然追认老子李耳为自己的先祖,李耳和李重耳只差一个字,李重耳作为老子的后裔居然不知为祖先避讳,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是啊!”道岳登时恍然,“玄奘法师,亏你想得出来,这谱系其实矛盾重重,不攻自破啊!明日,老僧定当上表圣上,禀明此事。”

    “师父还是不要上表的好。”玄奘淡淡地说道。

    “这是为何?”道岳奇怪地问道。

    玄奘道:“圣上修家谱,自称是道教祖师的直系后裔,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证明李氏有当皇帝的命,借此抬高身世,以志正统罢了。师父又何必强去辩明?”

    “可是,圣上亲自到国子监宣布,国中三教,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硬是借用朝廷力量,打压佛门。还有那个太史令傅奕,自武德四年起,年年上表,请求废除佛教。道士们也跟着步步紧逼,大有不灭了佛门誓不罢休之态。老僧身为佛门弟子,如何能对此听之任之?”

    道岳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

    在隋代,文帝杨坚生于佛寺而非道观,于是佛先道后;现在李家上台,一众道士不免兴高采烈——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

    早在武德三年,道士歧平定就利用高祖在道教胜地楼观祈福的机会,率先提出老子乃是皇室先祖的说法。

    同年,晋州樵夫吉善行奏称,看见一骑白马的老叟对他说:“与我告唐天子一声,我是他的祖上,今年贼平之后,子孙享国千岁。”

    此类事件如此凑巧而密集,实在不能不令人怀疑背后有统一的部署。

    这些把戏当然逃不过李渊的法眼,然而他却乐得顺水推舟,因为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来为皇室服务。

    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势力强大,社会门第观念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氏族门第之中,李唐家族根本就排不上号。

    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曾让高士廉做《氏族志》排定天下姓氏,高士廉以为李世民开明,斗胆仍将山东崔姓排第一,皇姓排在后面。不料李世民勃然大怒,硬是依靠皇权钦定李姓为上上姓,居第一等;外戚姓氏为上中姓,居第二等;崔姓等氏族大姓为上姓里面的下姓,居第三等。

    这件事情固然说明李世民并不是真正有多开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出身是何等的重要。你没有一个好祖宗,即使当了皇帝,人家也照样把你排后面。

    李家父子就是这样,虽然自称是北周贵姓,虽然当了皇帝,但在自命不凡的氏族面前仍然有一种暴发户般的发自内心的心虚。为了抬高皇族,皇室挖空心思与分量严重不足的西凉王族攀亲。现在天上突然掉下个圣人老聃做祖宗,当然乐不可支。

    皇帝和道士们在祖宗问题上一拍即合,佛教的麻烦从此不断。转过年来,道教开始发难——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六月,太史令傅奕上疏,请废佛法。

    他在奏章中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且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乃谓贫富贵贱,功业所招,而愚僧狡诈,皆云由佛。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其为害政,良可悲矣!

    这篇奏章攻击力极强,对佛教的指责招招致命,且直指皇帝心中的隐痛。

    傅奕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灭佛的,在他之前,佛教在中国已经有过两次法难。

    第一次是公元五世纪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太武帝早年信佛,后来受到信奉道教的大臣崔浩和寇谦之的影响,成了一个道教徒,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道教皇帝。

    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下令,王公百姓不得再向僧侣施舍钱物;同年9月,开始捕杀名僧;

    到了445年,太武帝终于发出了绝杀令,在全国范围捕杀佛教徒、焚毁佛经、佛像。

    诸有佛图、形象及佛经,尽皆击破。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也就是说,所有的寺庙、佛经、佛像,不管什么情况,统统烧毁;所有的僧人,不分年龄大小,全部活埋!

    在小说《西游记》里,唐僧师徒曾经经过一个灭法国,那里的国王发愿要杀一万个和尚。得知此事,师徒四人非常气愤,觉得这个国王实在是太残暴了。

    但实际上,历史远比文学作品要残酷得多,魏武灭佛之际,一年之内便坑杀僧尼数十万!

    据说当时士兵们得到的命令是:凡是秃头的格杀勿论!致使一些不长头发的或头发比较稀少的老百姓也惨遭牵连,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次灭佛事件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捣鼓出来的,灭佛的理由据说是一位叫张宾的道士给他上了一条最新的讖语,上面只有六个字——

    黑衣人夺天下。

    黑衣人是谁?如何可夺大周的天下呢?宇文邕思来想去,矛头再一次对准了僧人。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僧人往往穿深色的粗布僧衣,僧衣的顔色到了唐朝以后才渐渐丰富起来。

    莫非黑衣人夺天下,是指和尚中会有人篡了大周江山?宇文邕觉得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为表示自己的理性和公正,宇文邕下令召开一次儒释道三家的辩论大赛,以辩论结果来决定扬弃的标准。

    然而周武帝毕竟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这场辩论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在皇帝的干预下,佛教大败。但是道教也未胜出,倒是儒家成为最后的渔翁得利者。

    紧接着,周武帝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彻底铲除佛教,所有非儒家的经典一律烧毁。

    据说当时一个叫慧远的名僧,当着周武帝的面,气愤地说道:“你持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之人,将受阿鼻地狱之苦!”

    而周武帝的回答却是:“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颇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门风范。

    其实周武帝灭佛跟百姓有什么关系呢?他真正觉得踏实的就是防范了那个“黑衣人夺天下”的谶语,从此周氏政权可以永固了。

    把王权跟百姓联系在一起,这或许就是古代为王者最喜欢使用的伎俩吧。

    然而世事难料的是,周武帝死去仅三年,隋朝就代之而起,结束了宇文家族的皇祚,并一统中国。

    “黑衣人得天下”这句讖言,居然应在了隋文帝杨坚的身上!

    杨坚出生在般若寺中,据说出生时浑身发寒,一副养不活的样子。当时般若寺中有一个叫智仙的尼姑,救治了小杨坚,于是杨坚的父母就将儿子托给这个智仙抚养。

    智仙给杨坚起了一个小名,叫那罗延。

    那罗延是梵文音译,“金刚力士”的意思,这与他的本名“坚”,有意义互通之处。

    “杨坚,你以后就是我佛门的金刚力士。”这大概就是智仙的想法。

    杨坚自幼跟随智仙吃斋奉佛,过出家人的生活,一直到十三岁,智仙才把他交还给他的父母,送入太学读书。

    离开般若寺的时候,智仙曾语重心长地对杨坚说了这样一番话:“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生来就是我佛门中人,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如果有一天佛法要沦灭的话,你要担当起振兴佛法的重任啊。

    面对智仙这一番意味深长的教导,杨坚觉得奇怪,佛法当灭?什么意思?但他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将这番话深深印在了自己心中。

    杨坚回家后,智仙仍留在般若寺内,一住就是四十余年,从未走出寺门之外。直到周武帝灭佛的时候,杨坚才将她接到自己的住处。

    那时的杨坚已经是北周王朝的重要官员了,得知灭佛的消息后,他立即想到当年智仙对他说的那番话:佛法当灭,由儿兴之。于是马上派人去接智仙,将她保护起来,躲过了这场灾祸。

    取代北周政权的隋文帝杨坚居然是在尼姑庙里长大的,这对于为避谶讳而灭佛的周武帝来说,真可谓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杨坚建隋后,于公元589年打过长江灭掉江南小朝廷陈朝,完成了中华统一的大业。在政策上他主张三教并立,共同发展,但在实际运作上却是倾向于佛教的。

    这样,刚被灭了不久的佛教,再一次恢复了活力。

    现在,傅奕又在积极准备搞第三次灭佛运动,从武德后期开始,他几乎是年年上表,请求废佛。

    对于已经剃度的僧尼,他甚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说:“天下僧尼,数盈十万,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

    从这里也可看出,隋唐改朝换代之际,全国人口的大量减损,居然要让和尚与尼姑配对生子来益国足兵!同前两次灭佛行为相比,傅奕给出的这一招不能说有多狠,但却是相当的损。

    傅奕的奏章递上去之后,李渊将其分发给群臣传阅讨论,他问:“傅奕常说佛教无用,卿等以为如何?”

    这时,尚书左仆射裴寂奏道:“陛下昔日起义师之时,就是凭借佛法的力量,您曾说过位登九五之后,要弘扬佛法。现在天下统一,六合归仁,富有四海,您却相信傅奕的话,要废除佛教,这岂不是亏往昔而彰今过吗?”

    别的大臣们也大都赞同裴寂的观点,他们说:“佛教兴于前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

    结果是,朝中大臣,赞同傅奕的只有太仆卿张道源一人,其他的大臣都反对,高祖这才搁置了废佛之事。

    这也是一件令佛教徒们颇感欣慰的事情,唐初社会风气普遍崇佛,朝廷高官也不例外。

    但是,看到佛教在朝廷之中如此势大,却也不能不令李渊感到深深的警惕和不甘。

    对于佛教,李渊始终采取的是实用主义态度,刚刚起兵之时,他确实曾亲临佛寺祈福;篡夺帝位后的武德初年,继续推行崇佛政策,立寺造像,行斋弘佛。

    当然,这种崇佛更多是打着佛教的幌子来推行自己的政策。

    例如武德元年下诏禁宰耕牛,显然是出于尽快恢复生产的目的,但诏书中却冠以“释典微妙,净业起于慈悲”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是为了宗教才下令禁止杀生的。

    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和全国的逐渐统一,佛教对政权的负面作用在李渊眼里不断放大,它与皇室之间本就缺乏像杨坚那样的情感联系,而皇室又偏偏姓李,使得老对头道教成功地和皇家攀上了亲戚。

    隋朝末年,社会上就有“老君度世,李姓当王”的民谣四处传播。不得不说,这个民谣实在是太聪明了!因为当时的义军之中,几个较大的势力都姓李:李渊,李密,李轨……随便哪个李上台,都符合“李姓当王”的谶语,都可以同老君攀上关系。

    朝廷虽有改弦易辙之念,奈何下面的人却不买帐。毕竟信仰不同于别的东西,涉及人心的安宁,难以胁迫。因而就算朝廷有废佛之意,仍不能不考虑大臣们的意见。

    反复犹豫数年之后,武德八年,李渊终于到国子监,明确宣布道第一、儒第二、佛最后,这无疑是对佛教的重大打击。

    “这些都不过是一时因缘罢了,”听了道岳法师的介绍,玄奘倒是十分平静,“弟子去岁在荆州听到这些事情时,也觉得寝食难安。只是到了长安之后,日日听师父讲经,心中豁然开朗,便觉得有些事情真的不值得放在心上了。”

    道岳闻言不禁一愣,事关佛门生死存亡的大事都可以不放在心上吗?还说是因为听我讲经之故,我何时讲过这些?

    看到道岳法师不解的神色,玄奘微微一笑:“师父这些日子,一直在为弟子讲授《阿毗达磨俱舍论》。弟子记得,《俱舍论》中有言: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佛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弟子心中常想,为什么佛可以不喜不忧不恼呢?那是因为佛常安住于正念正智的缘故。”

    道岳恍悟,不禁感叹道:“惭愧呀,老衲修行数十年,说到底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每看到众生不能从迷梦中清醒,不肯回观寻找自家宝藏,就感到悲痛忧恼;若见众生从迷梦中走向醒悟大道,就不由自主地欢喜赞叹。这正是不能常住于正念正智的结果啊!诸佛菩萨慈悲加护,当悯恕老僧的无知和鲁莽吧。”

    玄奘道:“师父为佛陀遗法而担忧,是为护法罗汉,人人钦敬,又何必自责?”

    道岳法师叹道:“老衲对朝廷的排佛主张完全无能为力,还说什么护法?奘师此言,当真让老衲惭愧不已啊。”

    “师父也不必太过忧虑,”玄奘道,“圣上下令道在佛先,不过是因为天子姓李罢了。但朝廷并没有因此排佛、灭佛啊。”

    “老衲只是担心,等到朝廷下旨灭佛,一切就都太晚了。”

    “师父还记得阿难陀的那个梦吗?”玄奘突然问道,“阿难在佛陀入灭前三个月,梦见百兽之王的狮子死去,名花洒在它的头上,禽兽仍然恐怖远离。但不久狮子身内生虫,蚕食了狮子肉!”

    道岳点头道:“当时佛陀向他解释说,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就是说佛灭后,诸弟子修道之心,一切恶魔皆不能扰乱。只是后来佛弟子自行不法,破坏佛教。”

    “不错,”玄奘面色庄严,一字一句地说道,“没有任何外道能够破坏佛陀正法,除了僧团内部的破坏力量。”

    “法师说得是,”道岳沉吟道,“当年魏武灭佛,拆佛寺,砸佛像,烧佛典,坑杀数十万僧尼。可当他死后,佛法不但立即复苏,且更为兴盛。相比之下,当今圣上虽然崇道,对佛门当不至于如魏武那般。除非佛门内部起了事端,不再崇信正法,那便无可救药了。”

    玄奘点头道:“师父所言极是。可是如今僧团内部已然纷争四起,僧侣们各持异见,不能安住于正法正念,弟子以为,这才是于弘扬佛法最为不利之处。”

    谈及佛门现况,道岳不胜唏嘘感慨:“如今佛门兴盛,僧侣众多,然真修实证者凤毛麟角,何止是各持异见?有些僧人根本只是为了贪图安逸、逃避赋税而出家;还有的便如三阶教那般,打着苦行的幌子骗取钱财,最终被朝廷取谛,落得个害人害己。所有这些法门,实在是导人迷信者众,宣扬正法者寡啊!”

    玄奘有些吃惊:“师父说的三阶教,是相州信行法师所创的教派么?弟子在相州时,还去过他们的寺院,见过他们的住持。怎么,它被朝廷取谛了?”

    “原来法师见过三阶教的人。”道岳也觉得有些意外。

    玄奘道:“弟子游学相州之时,曾去过法藏寺,听说那里便是信行法师出家之地。不过弟子去时,信行法师已经圆寂,只见到了他的弟子灵琛法师。”

    “那灵琛是何等样人?”道岳法师追问道。

    玄奘微微蹙眉,他的眼前闪现出一个面色黝黑,弯腰驼背,浑身上下皮包骨头的苦行僧形象……

    说实在的,三阶教给玄奘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教义,而是他们修行的方式。玄奘到达相州法藏寺后,所见所闻令他瞠目结舌——

    只见寺中僧人,全部从事苦役苦行,他们每日只吃一餐,修头陀苦行,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也不管男女老幼,都要跪下磕头。

    寺中住持灵琛因多年苦修已经病弱不堪,一见玄奘到来,还硬撑着要下拜,行头陀行,被玄奘一把扶住。

    再看他身后的那些徒弟们,一个个形容枯槁,面容憔悴,骨瘦如柴,令人不忍卒睹。

    在法藏寺的大殿里,灵琛向玄奘介绍了师父信行和他创立的“三阶教”:

    信行是隋朝僧人,十七岁在法藏寺出家,博览经论。受具足戒后,开始创立自己独具特色的三阶教理论体系,他认为在末法时期,众生所住都是“秽土”,因居秽土,所以众生“根性低劣”,因为根性低劣,修行的方法自然也就不能再和“正法”、“像法”时期的众生所用方法一样,这时的“法”也不能再分大小,人也不能再分圣凡,要普敬一切法,普敬一切人。

    但你要说他真的普敬一切法吗?倒也未必。比如“三阶教”就明确反对僧人读大乘经,甚至恐吓说,读大乘经者,必下地狱。

    听了灵琛的介绍,玄奘算是大致了解了“三阶教”的教义,他虽然对这种极端苦行的做法不赞成,更不同意他们对大乘经的偏见,但对这种苦行利他的精神却颇为同情。

    “苦行利他?”道岳法师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法师你是有所不知,这三阶教在长安发展很快,他们到处传法,劝人行十六种‘无尽藏’行,聚敛了不少钱财。”

    “何为无尽藏行?”玄奘不解地问。

    “就是劝人布施,”道岳法师解释道,“凡是加入无尽藏的,每天至少要施舍一文钱或一合粟。长安的三阶教财力不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起了许多新的寺院。可是,他们这般敛财,却引起了朝廷的不满,没多久,就被封了。”

    听得此言,玄奘不禁皱起了眉头:“弟子想,当初信行大师创立三阶教,必有其如法的理由。只不过弟子们愚痴,竟然背离了大师的本义,使最终的结果又不如法了。”

    “你知道他的本义是什么呢?”道岳法师不以为然地说道,“或许他的初衷是如法的,但老衲看到的三阶教有很多地方违背世尊教理却是真的,否则他的徒子徒孙们又怎么会有机会钻空子,拿着师父的苦行理论去收敛钱财呢?”

    不知怎的,玄奘突然想起经上所说,当年魔王波旬曾数次与佛陀争斗不敌,一气之下对佛陀说,等你灭度之后,我便于末法时期派出我的魔军去你的寺庙里出家,以扰乱正法。当时,佛陀竟为此流下了眼泪。

    一想到这些,玄奘就不禁有些心酸。

    像“三阶教”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佛教界的主流,但它的存在也与佛教界宗派林立的现状有关,不同地区对同样的教理经常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甚至为了圆自己的解释不惜制造伪经。

    这种情况也更加激发了玄奘追根溯源,一定要找到佛经原本的心愿。

    在他看来,如果有了佛经的标准版本,佛教界有了统一的理论,这样的问题就可以避免,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两人都不愿再提起这个不愉快的话题,道岳打趣道:“法师千里迢迢去到相州,该不会是专程拜访法藏寺的吧?”

    玄奘淡然一笑道:“弟子之所以去相州,主要是听从了智琰法师的推荐,去向慧休法师学习《杂心论》的。”

    “是《杂阿毗昙心论》吗?”道岳法师问。

    “正是,”玄奘道,“慧休法师是遍读诸经的佛学大师,他的住锡之地在相州南街的慈润寺。弟子跟随大师学习了八个月,主要学的是小乘毗昙学。”

    道岳恍然道:“难怪法师读《俱舍论》时能够融会贯通,却原来早已学过一段时间的毗昙学了。常听人说,玄奘法师的兴趣在大乘佛教上,难得却肯花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小乘经典。”

    话虽如此说,对于玄奘的杂学旁收,他心中并不以为然。

    此时的他完全不知,若干年后,在印度的辩经问难中,大小乘兼通的玄奘取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乘小乘都是佛陀妙理,”玄奘恳切地说道,“况且中土佛经本来就少,弟子又怎敢再挑挑拣拣?”

    “法师觉得中土佛经少吗?”道岳觉得颇为奇怪。

    “难道不少吗?”玄奘问,“佛法自传入中土以来,只传译出少量的经典,实在不足以教化芸芸众生,所以才会有像三阶教这般有违佛理的教派产生。”

    道岳法师摇头道:“众生痴愚,经典再多又有何用?”

    “众生不是痴愚,只是暂时被蒙蔽了而已。佛家经典自有为其拨开迷雾之作用,引导众生从迷梦走向醒悟。只是……”他轻叹了一声。

    “只是什么?”道岳追问。

    “弟子多年云游,四方参学,常见同样的经论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而诸师所说义理,也往往各持己见,令人莫知适从。”

    “学佛之人自然是以佛典经论为准,又何必去管诸师各持己见呢?”道岳法师道。

    “师父教导得是,”玄奘叹道,“弟子也曾将这些不同的解释验之于佛典经论,怎奈这些佛典也各有版本不同,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经书自身就前后不符,各经论之间,更是相互冲突。或许是玄奘太过愚钝,无论如何求证都无法通达。”

    “法师不是愚钝,是太过聪明了,”道岳法师认真地说道,“请恕老衲直言,其实修行人只需要依止一部经书就够了,你为什么要知道得那么多呢?”

    玄奘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依止一部经书真的可以树立信心吗?弘扬《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和阐发《摄大乘论》的摄论学派,本来都是大乘瑜伽行派的著作,可是传入中土以来,反而分裂成了不同的学说,自南北朝起便争论不休,在一些有关佛性的基本问题上,两家的说法竟然大相径庭,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玄奘以为,这些纷争内斗,对于正法的弘行,十分有碍。”

    道岳法师沉吟不语,心中却深有同感,佛教在中原已经有了许多宗派,每一宗下还有无数的小派,若是将他们列成表系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壮观的。宗派多了按说是好事,可内讧频仍,无疑消耗了自己的能量,也使得广大信众无所适从。

    眼前的青年法师学无常师,所学涉及大小乘,涅槃、摄论、般若、毗昙、成实、俱舍等各宗各派,几乎涵盖了中原地区所有的佛教义学,在这方面的困扰自然也就更多,道岳法师原本对他的杂学旁收不以为然,想引他将精力集中到俱舍宗来,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

    果然,玄奘接着说道:“依弟子愚见,靠只学一经一论,完全不接触他宗来树立信心,不是真信心。只不过是盲人摸象,自欺而已。”

    道岳默然。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显然,玄奘是想起了这个故事,有感而发。

    道岳感叹道:“这些盲人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难怪他们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

    “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玄奘道,“弟子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盲人,绕着一头巨大的象在乱摸,却始终摸不出头绪,反弄得一头雾水。但是若只依止一宗一论,岂不成了只摸一处却自以为见到了大象的盲人?如今中原佛教义学各宗派间的争执纷纭,概因如此吧?”

    “或许你说的对,”道岳法师点头道,“佛门弟子自当相互参学,而非固步自封,这样或可见到全象也未可知。玄奘法师有什么问题尽可以提出,不论是俱舍还是毗昙,老衲皆可与你共同参详。”

    这话令玄奘惊喜万分,也感动万分,当即说道:“我有一百个问题。”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副卷轴交给道岳,那上面全是他在这两年游学生涯中记录下来的“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的问题,计有一百多条。

    道岳法师看后,不觉呆住了。

    “诸位大德可以回答玄奘的问题吗?”大总持寺的方丈内,七八位大德同坐一室,品茗论佛,道岳法师适时抛出了这个卷轴。

    长安城里高僧众多,研究义学的也不在少数,因而像这样的聚会讨论是常有的事,各寺方丈轮流坐庄奉茶。

    慧迁法师拿过来展开,小声念着:“众生的佛性是始有还是本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染是净?地论师与摄论师究竟谁是谁非?……”

    座中高僧眼中皆流露出惊奇之色,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到了佛教义学的根本,且都难以回答。其中有很多,他们也是因了近些年的讨论碰撞才隐隐有所意识的。

    “这个玄奘便是岳法师最近新收的弟子吗?”智实法师问道。

    “惭愧啊惭愧,”道岳法师摆手道,“不瞒诸位说,玄奘法师于佛理上的见地实在老衲之上,他尊我一声师父,不过是敬我年长几岁罢了。”

    几位大德不禁笑了,僧辨法师道:“想不到岳法师竟是如此谦逊。老衲听说,在苏州东寺,六十高龄的智琰法师竟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参学僧‘执礼甚恭’,甚是奇怪。那个参学僧便是玄奘吧?”

    “正是,”道岳法师道,“你们莫看他年轻,却已游历了大半个中原,海内最顶尖的义学高僧他几乎都拜谒过。”

    “还真是个不世出的俊杰啊,”智实法师看了看卷轴,感慨道,“佛门何时出了这么个天才?我竟不知。日后光大法门,弘传圣教,只怕要着落在此子身上。”

    法常也将那卷轴拿了过来,看后突然说道:“老衲这几年研究摄论,倒是颇有些心得,岳法师若是同意,不如叫他到我这里来听习……”

    “呵呵,你倒是一点儿都不客气,”僧辨法师打断了他的话,笑道,“你是摄论师,我也是摄论师,这个徒弟我也有意要收的啊……”

    道岳法师觉得好笑,法常与僧辨都是上京法匠,全国最顶尖的高僧。解究二乘,行穷三学。门下负笈从学者如云,临时前来拜师求教者更是不计其数。难得他们都对玄奘情有独衷,甚至像个小孩子一般争抢起来。

    世人皆知找一个好师父不易,却不知寻一个好徒弟更难。

    “罢了,罢了,”法常终于无奈地摇头,“收徒只是游戏之语,若是他于《摄论》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前来垂询,老衲扫榻恭迎便是。”

    玄奘此时却在大庄严寺中,这座新兴王朝的皇家寺院,经过朝廷出资的几次整修,看上去金碧辉煌,僧徒众多,早已不是战乱时期的那副破败模样了。

    寺内大讲堂前僧俗齐集,格外热闹,却原来是住持慧因长老邀请到了慈悲寺的玄会法师来寺中设坛,讲说《大般泥洹经》。

    玄奘自然是慕名前来听讲的。

    接近正午时分,玄会法师刚刚讲完离座,坐在玄奘身边的一位僧人便悄悄问道:“请问这位师兄,会法师方才所讲的,是《大般涅槃经》吧?”

    玄奘有些犹豫,严格地讲,这两部经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不小。但它们又确实是从同一部经典中翻译而来,因此,说是一部经也无不可。

    看着这位同修困惑的目光,玄奘略一迟疑,点了点头,说:“算是吧。”

    那僧人顿时如释重负,笑逐颜开:“这就好。我这次到长安,就是应师父之命,专程来学习《大般涅槃经》的!”

    玄奘忍不住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同修,二十四五岁的年纪,黝黑的脸庞,壮壮实实的身材,看上去显得敦厚质朴。

    “敢问师兄上下,宝刹何方?”玄奘问道。

    “小僧乃是秦州南廓寺僧人,法名孝达,”僧人爽朗地说道,“还未请教师兄上下?”

    “参学僧,玄奘。”

    听到这个名字,孝达忍不住面露惊喜之色:“小僧听说,京城大觉寺里,也有一位法号叫玄奘的大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及各家学说,犹擅《摄论》、《涅槃》、《毗昙》等经,可惜孝达初来长安,尚无缘拜见。师兄与大师同名,可曾见过他吗?”

    “不敢,贫僧便是挂单于大觉寺的玄奘。”

    “你就是玄奘法师?!”孝达惊讶至极,再次上下打量着他,“我一到长安就听到你的名字,还当是位年高德诏的老法师呢!”

    “阿弥陀佛。”玄奘合掌诵了一声佛号。

    这位名叫孝达的秦州僧人看上去极为开朗洒脱,两人年纪又相仿,因此很快便熟捻起来。

    “听师父说,《大般涅槃经》是佛陀示现圆寂前所讲的最后一部大经,位列大乘五大部经涅槃部之首。他要我这次来长安,定要好好修习,回去之后也好登坛讲经,光大南廓寺。”

    原来这孝达是专程来长安学这一部经的,玄奘觉得自己有必要跟他说清楚些。

    “玄会法师方才所讲,乃是由东晋法显大师与佛陀跋陀罗大师共同翻译的,全名叫做《佛说大般泥洹经》,而师兄您说的《大般涅槃经》则是北凉昙无谶大师的重译,虽说此两者均为《涅槃经》的译本,但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

    “这样啊,”孝达抓了抓脑袋,奇怪地问道,“既然是同一部经,为什么要翻译两次呢?”

    “理解不同。”

    “可孝达记得,昙无谶大师也是东晋时期的人吧?”

    “没错。”玄奘答道。

    孝达觉得不可理喻:“照这么说,这两位译师同处一个时代,怎么会理解不同?”

    玄奘苦笑:“同处一个时代,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不同?人的思想是没有范本的。”

    看到孝达仍是一副不理解的样子,玄奘也有些无语,只能叹口气,对他说道:“玄会大师乃是京师讲解《泥洹经》的翘楚,玄奘这段日子一直都在听他讲经,获益非浅。方才师兄在此听经,想必也有同感吧?”

    孝达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老实说,他没听懂多少。

    “既如此,师兄尽管继续随玄会法师习经,玄奘另外抄有《大般涅槃经》一部,可送与师兄,也算与师兄结个法缘。”

    “多谢法师!”孝达大喜过望,忙起身行礼。

    “真想不到啊,《涅槃经》居然真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译本!”僧寮内,孝达翻看着玄奘送来的《大般涅槃经》,一脸的难以置信,“我如何才能知道哪个译本是正确的,哪个译本更符合佛陀教理呢?”

    玄奘一时也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大般泥洹经》与《大般涅槃经》虽然号称是根据同一经本译成,但这两个译本间的区别却是惊人的。玄奘当初对孝达说,区别不是太大,也只是担心影响他的道心罢了。

    这两部译本间的区别,决不仅仅是后者是全本,篇幅比前者大出许多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大般泥洹经》主张一阐提人不能成佛,而《大般涅槃经》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经过修行也能成佛。

    在这个问题上,两部经的观点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所谓“一阐提”,指的是断绝一切善根的极恶众生,没有成佛的菩提种子,就像植物种子已经干焦了一样,这样的人没有成佛的可能。

    六卷本的《大般泥洹经》先行译出,风靡建康。经中多处宣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唯独“一阐提”人例外。

    当时的竺道生大师对这种说法很不满意,他认为一阐提人固然极恶,但也是众生,并非草木瓦石,因此主张“一阐提皆得成佛”。

    这种说法,在当时可谓是闻所未闻,因而引起旧学大众的摈斥,并将他逐出僧团。

    孤掌难鸣的道生,在大众的指摘下,不得不离开建康。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临行前面对大众立下誓言:“如果我所说的背离佛意,就让我的身体示现恶疾;若我说的与佛法不相违背,愿舍寿之时据狮子座。”

    说罢拂衣而去。

    传说道生来到苏州虎丘,曾聚石为徒,讲说《涅槃经》。当他讲解到“一阐提”的经句时,就言明“一阐提也有佛性”,并问石头:“如我所说,契合佛心吗?”奇妙的是,石头竟然点头了。这便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佳话。

    《大般泥洹经》六卷只译了《涅槃经》的前五品,北凉玄始十年,著名译经师昙无谶来华,译出了《大般涅槃经》四十卷,首次将原经的完整面目呈现于中土世人面前。

    宋文帝元嘉七年,大本《涅槃经》流传至建康,其中果然有“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记载,与当年道生所主张的完全契合,南方大众这才佩服道生的卓越见识。

    道生获得新经,不久便开讲《涅槃经》,他因孤明先发而名声大振,远近徒众咸来皈依。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道生在庐山精舍讲经说法,穷理尽妙,众生正听得如痴如醉,忽然发现道生手中羽扇落地,近前一看,才发现大师已然圆寂,他完成了“愿舍寿之时据狮子座”的誓愿,在讲座上端坐而逝。

    玄奘与孝达说起这些,孝达激动地说道:“道生大师孤明先发,着实令人钦佩!弟子也觉得,一阐提既然也属世俗众生的范畴,自然也有佛性。经中穷凶极恶的阿阇世王,在接受了佛法的教导后,不是也能成佛吗?”

    玄奘审慎地说道:“或者阿阇世王不是一阐提,一阐提只是一个极少数的概念。”

    孝达摇头道:“不管人数多少,说一些人不能成佛,总归不符合众生平等的理念。”

    玄奘默然不语,他的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在佛教东传的历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中国人翻译的佛经往往更有印度味道,而印度人和西域人翻译的佛经往往更有中国特色。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很多来华的外国人,因语言问题而受制于他们的中国助手,这反而使他们的翻译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口味;

    而中国人去印度取经求法的虽然不多,却大多是在当地求学多年后才携经归国。由于华梵兼通,使得他们不用受制于其他国人。这样一来,他们的翻译反而能够保有更多的印度本土的味道。

    法显是中国高僧,也是第一位到达印度的取经人,他提出的一阐提人不能成佛的思想却符合印度人的思维方式;而印度大师昙无谶却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么到底哪个说的才是真的呢?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一阐提人能不能成佛涉及到一个众生平等的道德观念,玄奘自己也倾向于道生法师的说法: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他的心中为什么会觉得不安呢?

    因为玄奘毕竟是个严谨和理性之人,在他看来,佛法首先应该是属于真理层面的,其次才属于道德层面。

    真理与道德有交融,却决不是一回事,它们在佛法中也不会完全融合。

    毫无疑问,那些不相融合的部分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巨大的痛苦。人们不喜欢痛苦,于是想方设法在真理层面的佛学中,硬生生地渗入道德层面的东西,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可是这么做究竟是对是错呢?背离了真理的所谓道德,是真的道德吗?

    对于这个问题,玄奘也想不大明白,他只能把话题引向别处。

    “师兄可继续听玄会法师讲《佛说大般泥洹经》,闲暇时自己诵读这部《大般涅槃经》就是。”

    “这样就行吗?”孝达还是有些不放心,“不需要弄清楚哪本是正确的吗?”

    玄奘叹道:“法显大师与昙无谶大师皆为一时之大德,只不过各自表述的方式不同罢了。师兄想学此经,这两个译本都该涉猎,互为补充,方有助益。说不定有一天,师兄自己就会豁然开朗了。”

    孝达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

    在道岳法师的介绍下,玄奘与京城十大德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他开始游学于各名师门下,就各种佛教义学问题与诸位高僧进行讨论,长安的高僧大德们都对他大加称赏,特别是法常、僧辩、玄会、慧因等法师,更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向法常、僧辩二位大德学习《摄论》时,玄奘一口气又向他们提出了十个问题。二位大德惊叹不已,对玄奘道:“法师可谓是释门千里驹啊,佛法将在你的身上得到大力弘扬,只可惜我们这些老朽看不到那一天了。”

    有了这些老法师的推崇,玄奘渐渐名动京城,很快成为长安有名的论师。

    冬季来临,长安的天气阴冷潮湿,整座城市都被包裹在一层蒙蒙的雨雾中,那雨雾飘在身上,令人感受到一股彻骨的寒冷。

    玄奘头戴斗笠,冒着细雨来到庄严寺,却见孝达带着几分神秘的语气对他说:“法师知道吗?长安城里来了位梵僧。”

    玄奘笑道:“当然是凡僧,这娑婆世界又有几位证果的圣僧呢?”

    “不是凡圣的凡!”孝达急道,“这位僧人是从佛国来的,所以叫梵僧!”

    玄奘一怔:“你是说天竺?”

    “是啊!”孝达比划着说道,“有一个好长好长的名字,叫什么波颇蜜多罗……还是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嘿,反正记不清了!大家都叫他波颇大师。我见过他了,脸黑黑的,人长得又高又瘦,像竹竿子一样!络缌胡,眼珠子淡淡的,一看就不是中原人,至于是不是来自天竺嘛……”

    他抓了抓脑袋,实话实说道:“这个,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反正他们都这么说的,说他从东边来,走了很远的路……”

    “东边?可佛国明明是在西边啊。”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不过他好像说,他走的是海路。”

    “这就难怪了,”玄奘点了点头,“当年法显大师西去求法,就是从海路归国的。”

    他的思绪渐渐飞散出去,想到了东汉时期白马驮经的故事,想到了西去的法显大师,想到了东来的鸠摩罗什大师,甚至,想到了四川的老胡僧伊伐罗,以及那位留经于九老洞的不知名的修行者……

    难道,自己竟真的有幸得遇圣贤?

    许久,他才将这纷飞的思绪拉回,问孝达:“不知那位大师在何处驻锡?”

    “原本就在这庄严寺里,”孝达道,“不过大师喜欢清净,寺里特别为他安排了一处精舍,让他在那里译经。”

    “译经?”玄奘心中一喜,“你是说,这位大师还带了经书来?”

    “可不是?朝廷还派了两位大人监阅呢。”

    玄奘起身行礼道:“孝达师兄,烦你领玄奘去这位大师处拜望一下好吗?”

    他心中涌起一阵激动,这些年来,自己四处参访游学,可是,学得越多,疑问也就越多,这些疑问一天天不断困扰着他,令他难以安心。这位波颇大师如若真的来自遥远的佛国,那么,所有的疑问便都有望得到解决了。

    波颇确实是从海路来中国的,踏上大唐的土地时,正值盛夏,因而并未觉得有什么不适之处。然而半年后,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都城长安,却刚好赶上入冬的第一场寒流,连续几天的坏天气,让从未经历过严寒的天竺僧人很是狼狈。

    玄奘在孝达的陪伴下进入精舍,有生以来,他第一次见到来自佛国的高僧——又黑又瘦,裹着一条厚厚的毛毡,赤足盘坐在蒲团上,在初冬的湿冷寒气中瑟瑟发抖。

    玄奘摘下斗笠,环顾了一下四周。

    精舍内有一只火盆,里面只有一些冷灰,不知多久没用了。幸好窗外堆了些木柴,显然是庄严寺替这位客僧准备的。

    玄奘轻轻叹了口气,立即出门抱了些柴薪进来,孝达取出火石火绒,替大师生起了火。

    随着火苗不停的跳动,原本湿冷的屋子渐渐暖和起来。

    三人团团围坐在火盆边,烤着火,热气让波颇觉得很舒服,将裹在身上的毡毯褪了下来。

    两位中国僧人这才注意到,这位天竺高僧居然只披了一件薄薄的褐色长衣,细长的右臂袒露着,皮肤冻得又黑又红。

    怪道他怕冷呢。孝达心想。

    玄奘用梵语笑问道:“大师从天竺来,那里想必没这么冷的天气吧?”

    波颇的双眼中刹时间流露出夺目的光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地方,居然遇到了一个会说梵语的青年僧侣!

    “天竺不冷!”他激动得挥舞着手臂说,“那些商人跟我说,不要带毛毡,说这东西粗笨得很,长安人不用的!我原本以为,长安就像摩揭陀国一样,很暖和,幸好没有上当!”

    说到这里,他显得颇为自得,带着万分庆幸的表情拍了拍放在腿上的毡毯。

    玄奘觉得有些好笑,他在想,这位来自佛国的大师真的很有趣。

    他两个说得热闹,却苦了一旁的孝达,连连拉扯玄奘的衣襟:“法师,你们两个说什么呢?能不能讲人话?”

    玄奘笑道:“你可以跟他说啊。”

    这正合孝达之意,他早对这古怪的客僧产生了兴趣,笑问道:“听我师父说,天竺僧人都是修苦行的,就像大师这样,冬天穿这么少的衣服,是在修苦行吧?为何还要毛毡呢?”

    波颇眨巴着灰色的大眼睛,好半天才明白过来,这位是不会说梵语的。

    “我,不修苦行,”他将毡毯再次裹起,用生硬的汉话解释道,“苦行,那是受热,不是受冷!妖孽,提婆达多,才修苦行,我们,佛陀弟子,行中道的!”

    他说话一顿一顿的,两位中原僧侣都笑了。

    “天竺离这里很远吧?大师是怎么来的?”玄奘又问。为了照顾孝达的情绪,这次他用的是中文。

    “我,跟着商队,坐船,”波颇比划着说道,“很大的船!本来,要去,波斯的,传播佛法。波斯在打仗,不能去。有商队,往东,去狮子国。我,跟他们走……狮子国,住了很久,太久了,还想去波斯。他们说,波斯,不能去!那里,外道,到处都是。佛弟子,被他们抓住,直接绑上火刑架的!长安好,礼敬三宝,不打仗!那些商人,卖珠宝玉石的,都说好。佛门,讲因缘,我与长安,有缘的!”

    他临时学的汉语显然不太行,连说带比划,十分费劲,有时还夹杂着梵语甚至吐火罗语,幸好玄奘对这些语言都多多少少懂那么一点,连猜带蒙的,总算大致弄明白了他的话。

    “大师确实与中土有缘,”玄奘高兴地说,“听说,大师要在长安翻译佛典?”

    “对,翻译!”波颇说着,从怀里取出两夹贝叶经书,那细长的略微发黄的贝叶,同伊伐罗留下的《心经》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这里是数十张叠在一起,上面打了两个孔,用细绳拴着,还有两块长木板,牢牢地将它们夹住。

    波颇将其中一夹递给玄奘,玄奘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贝叶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梵文字符。

    看着这天书般的文字,孝达不禁有些好奇地问:“佛国的经书就这些吗?”

    “不,很多,很多,”波颇指了指自己,比划着说,“我,带了,整整,四十夹!海上,龙王要看经,抢了去。就剩这,两夹,我放在,这里,”他又指了指怀里,“这里,龙王,抢不走的!我说,这些,要带到,长安的,不能,都给你!”

    孝达的眼中露出失望的神色。玄奘却极为钦服,他仿佛看到海上掀起滔天的巨浪,将包扎整齐的贝叶经一股脑地卷入大海。

    “大师不避艰险,远来长安传法,定然吃了很多的苦,”他敬佩地说道,“弟子此次前来,就是要拜大师为师,学习梵文及佛陀经典。另外,弟子还有许多疑问想向大师请教。”

    波颇被这段话弄迷糊了,看到他困惑的目光,玄奘又用梵语说了一遍,波颇这才明白了玄奘的意思。

    “好,好的!”他高兴地说道,又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学佛经,没问题!我脑子里有很多很多,龙王,夺不走的!只是,长安话不好学。你,教我说!”

    “玄奘自当尽力。”玄奘道。

    两位异国僧人一拍即合。

    出了精舍,雨似乎又大了些,打在房前的青石路面上,溅起一片细小的水花。

    孝达站在屋檐下,一边系着斗笠带儿一边笑道:“这位天竺大师可真有意思,连中原话都说不好,还翻译呢。不知道以前的那些译师是不是也像他这样?”

    “师兄可别这么说,”玄奘道,“波颇大师的汉话已经很好了。”

    “这倒也是,”孝达点头道:“我还一点儿都不懂梵文呢,听着都晕。不过法师你可真厉害,那样的天书都会说!难怪人家说你是释门千里驹呢。”

    玄奘道:“是一位西来的长者教给我的。”

    他的目光望向南方的群山,露出缅怀的神情。

    “可是,”孝达依旧有些担忧:“这位波颇大师中文说成这样,能把他带来的经典翻译好吗?”

    “这个师兄不必担心,”玄奘道,“当年,鸠摩罗什大师也是西域人,但他来到中原后,很快就学会了汉话。后来,他在长安设立译场,有上千中原弟子相助。如今波颇大师远来长安传法,想来也会有中原的高僧大德协助大师翻译。师兄不是说过,朝廷派了两位大人监阅吗?”

    “对啊!”孝达恍然大悟道,“确实是需要助译的。我说奘法师你学梵文做什么,原来也是要帮波颇大师翻译佛经啊。”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拍大腿:“嘿!我怎么忘了这个?也不知他带《涅槃经》来没有?如果我们能看懂原本,不就可以知道哪种译本更准确了吗?”

    玄奘默然不语,他可没有孝达这么乐观,相反,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

    黄昏的朱雀大街上,清冷寂静,行人寥落,两个年轻僧人默默行走在宽阔的街道上,谁也不说话。

    许久,玄奘才轻轻叹道:“《涅槃经》还算不错的,虽然在某些地方两个译本间有出入,但多数经意是没有差别的。有些经书就没这么幸运了,译本之间的差别之大,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有这种事?”孝达奇怪地说道,“难怪佛门宗派众多,相互之间谁都不服谁呢。是不是那些译师都不懂中原语言,或者他们没有助译?”

    “应该都有助译的,”玄奘道,“只是各自理解不同罢了。”

    又是一阵沉默,两个僧人谁也不说话,只听得越来越大的雨点打在斗笠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好了好了,不去想这些了!”孝达摆了摆脑袋,似乎要甩掉那些不愉快的想法。

    接着,他乐观地说道:“现在波颇大师从天竺带了原典来,再多的问题也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玄奘摇了摇头,忧心地说道:“近些年来,玄奘所读各类佛典,多有译文不完备者,有些甚至缺章少页,玄奘心中着实困惑难安,初时还以为,这位佛国来的波颇大师会帮助东土众生解决这些困惑和疑问,现在看来,只怕没那么简单。佛法如海,莫测高深,或许,只有亲去佛陀故乡,广求异本,方能释我心中所惑吧?”

    孝达大吃一惊:“佛陀故乡?你是说——去天竺吗?”

    玄奘没有回答,他的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去天竺,去佛陀的故乡,学习真正的佛法,这是他少年时期的梦想,只是这梦想似乎总是离他很遥远,不知何时才会成为现实。

    他不知道,从他见到波颇大师的那一刻起,这个遥远的梦想一霎时便被拉近了!那原本懵懵懂懂的念头变成了心中的一团火焰,再也难以扑灭。

    其实波颇来得很不是时候,新建立的大唐帝国并不崇佛,当今皇帝既然自称是道教祖师李耳的后裔,可想而知道教徒备受尊崇,佛教徒则屡受裁抑。

    长安的冬天很冷,而波颇的心更冷,他在精舍里译经,并无什么高僧前来相助。他不知道,由于李唐王朝对佛教的不友好态度,高僧们大多被限制了活动范围,便是想过来帮忙也都有心无力。

    更郁闷的是,两位奉旨监阅的官员成天缠着他,要他教授一些灵验的“法术”、“咒语”,搞得他不胜其扰。

    “我,早就说过,没有法术!”波颇站在精舍内,挥舞着两条长长的手臂,“佛门,是不讲,神通的!执著神通,有危险,会着魔的!”

    由于语言方面的限制,波颇无法对他们更深入地解释什么,只能反反复复这么说。

    “大师何必这么小气呢?”其中一个官员笑道,“您看我们两个,大冷的天儿,来陪您,怎么着也得显点小法术出来吧?”

    “就是啊,一点点小法术就行,”另一个也帮腔道,“想当年,来自龟兹的鸠摩罗什大师还能一口气吞下一碗钢针呢。大师您可是来自佛国,这法术方面无论如何也不会比那龟兹胡僧更差不是?要不然多没面子啊!”

    “别拿什么着魔不着魔的话来吓唬人好吧,您佛法精堪,还怕什么着魔呢?你看连我们这些俗人都不怕。”

    “只是有神通,我倒宁愿着魔呢,大师我求您了,就让我们着一回魔吧。”

    这两名监阅官一位是太仆卿张道源,另一位是他的门客张松。张道源是傅奕的好友,朝中大臣中唯一支持傅奕灭佛的就是他。

    选这么一位完全不喜佛教的大臣来为天竺僧人监阅,这本身也反映出高祖对佛教的抑制政策。

    波颇当然不知道这些事,但他还是觉得忍无可忍了:“我不要你们在这里,我不要!你们,出去!都出去!”

    张道源不高兴了:“这和尚真是不知好歹!你以为我们愿意来啊?大冷的天,要不是圣上的命令,我们才不来陪你这个怪物呢!”

    “大人犯不着跟这个胡僧生气,”张松安慰张道源道:“蛮荒之地的人都这样,不可理喻。依下官看,这胡僧根本就不是天竺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个蛮荒小国跑出来的,跑到长安打秋风来了。”

    对于他们两个的话,波颇是不太懂的,更不明白什么是“打秋风”,秋风也可以用“打”的吗?

    但他不喜欢这两个人,因而也就不打算问,干脆在蒲团上结跏趺坐,默然入定。

    张道源看着这个枯瘦的胡僧,感到有些无趣。他冷冷地说道:“哼,说什么翻译佛经,统共就带来了那么几片干树叶,还说是什么圣典?成天坐在这里装神弄鬼,半点神通也见不着。干脆回禀圣上,断了他的供养,也省得他继续骗人!”

    张松立即接口道:“大人所言极是!正当禀明圣上,以正圣听。也让那些奸佞之徒知道,长安的供养不是那么好骗的!”

    两位大人一唱一和,波颇却只管装聋作哑,一句话也不说,二人终于说累了,颇觉无趣,拂袖而出。

    刚出精舍大门,就见一位面貌清秀的青年僧人怀抱一包衣物走了过来。

    张松当即拦住,冷冷问道:“你是哪里的和尚,到这里来干什么?”

    僧人一手夹着衣物,一手置于胸前问讯道:“小僧乃大觉寺沙门玄奘,来此为波颇大师送些衣物。”

    “波颇大师?佛国来的罗汉,也会怕冷吗?”张道源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旁边的张松也跟着笑了起来。

    好在这两人见玄奘满脸稚气,身上穿的又是极普通的粗布衲衣,以为他不过是大觉寺里打杂的小僧,因而也没太在意,就大笑而去了。

    玄奘目光忧郁地望着两位大人,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口,这才转身朝精舍内走去。

    看到玄奘,波颇黑黑的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表情。

    这个汉僧最近常来,每次都会给他带些可口的食物和暖和的衣物,还帮他劈柴生火,跟他学习梵文经典,向他请教有关佛法的各种问题,教他说正宗的长安话,有时也打听佛国及西域各国的见闻……

    波颇终于在这异乡寒冷的冬季里感受到了一股难得的暖意,同时感受到的,还有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人温和谦逊的魅力。

    而最最重要的是,玄奘说着一口虽不标准却很清晰的梵语,两人单独在一起时,用梵语交流竟是毫无障碍。对于波颇来说,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令他倍感亲切,无形中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如果法师便利的话,”波颇指了指对方,又指了指自己,用梵语请求道,“每天都来这里好吗?我们翻译佛经。”

    “好啊,”玄奘高兴地说道,“弟子正求之不得,就怕弟子的梵文尚未学通,难以胜任。”

    “法师的梵文已经很好了,”波颇由衷地说道,“我们可以一边学,一边翻译。”

    玄奘立刻答应下来。事实上,他来这里的收获比波颇更大,每日里听波颇用梵文讲授佛经,这可比他在四川时的独自摸索要方便得多了。虽然有很多地方听不明白,但他还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印度佛学的魅力。

    波颇带来的佛经虽说少了些,记在脑子里的却很多。他说在他的国家,人们不习惯用笔来记录经典,而习惯于将学问记在脑子里,无论是婆罗门学者还是佛教僧侣,个个都有很强的记忆力。这一点,玄奘也早就知道;

    他还说,早期的佛教是忌用文字的,都是口传心授,他本人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各十万颂。

    他一句一句地诵念出来,玄奘则在旁边认真地听着,记着……

    波颇或许不是天竺最好的法师,玄奘提出的很多问题他也回答不上来,但通过与这位天竺僧人的接触,玄奘再一次打开了眼界,感悟到了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思维模式。

    就这样,两位异族僧人相处月余,渐成知交,他们开始相互配合,翻译波颇从天竺带过来的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