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心静自然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们两个沙门都不知道吗?那庵没罗林中还有一塔,乃是毗末罗蜜多罗论师的遗骸塔。”那锻金的驼背老人不知何时钻了出来,在他们身后说。
般若羯罗很惊讶:“毗末罗蜜多罗论师?他也葬在此地?”
“怎么,法师知道他?”驼背老人笑眯眯地问道。
般若羯罗道:“这位论师也是说一切有部的僧徒,与我同宗,我怎会不知?听说,他曾游学五印度诸国,研究各派理论,声名十分显赫。只可惜,他也是英年早逝。”
“他的早逝缘于乱说话,”那老人道,“当时他学业已毕,正要返回本国,途中经过众贤论师塔,便抚塔而叹说,只你这位论师气度大、德操高,阐扬本宗要义,正要挫败异部,怎么竟会寿命不长!我如今有幸学到些肤浅知识,仰慕高义,怀念大德。世亲虽已去世,其学说还在流传,我将尽我所知,撰写论文,让赡部洲的所有学者,灭绝大乘称呼,消除世亲的名字!这可是一个不朽的事业,我将尽力而为,完成这一宿愿。”
玄奘听了,甚感惊讶:“这位论师也是博古通今之辈,就算不信大乘,也不至于执著心这么强吧?”
“愚夫愚妇的传说罢了。”般若羯罗鄙夷地说道。
那驼背老人大怒:“你是说,我在胡说八道吗?你若下了船,到那片庵没罗林中看看,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就连那窣堵波的守护人都这么说,说那毗末罗蜜多罗论师说完那番大话后,心智立即发狂,浑身热血流窜,痛苦万分。他自知寿命必终,写信忏悔道:大乘佛教,实是高深的至理,深奥玄妙。可叹我轻率地以愚昧之见,否定先贤理论,报应竟是如此清楚明显。谨告众位学者,坚定志向,不要再生怀疑。说完这话,寿命告终。同伴们为他焚尸收骨,建塔纪念。据说有一个证果的罗汉经过这里,说他已堕无间地狱!”
这话一说,莫说般若羯罗不能接受,便是玄奘也觉得有些不对。般若羯罗恼怒地说道:“这里的人学佛都学偏了,焉知那守护人不是如此?”
锻金老人笑道:“那么法师敢不敢也像他那般,诅咒一番呢?”
般若羯罗刚说了一句:“我有何不敢?”就被玄奘一把拉住道:“师兄你看,天已经黑了,咱们还是进舱去吧。”
般若羯罗虽然恼怒,到底未失理智。又想到对面终究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俗家老人,他所讲的也是道听途说,为此事生气不值,赌咒更非佛子所为。何况他虽然习学小乘,对大乘佛法也不反感,否则也不能与玄奘如此和睦地同行了。现在被玄奘这么一拉,自然是顺坡下驴,不再计较此事。
随着最后几个沐浴者的离开,玄奘和般若羯罗回到舱内,鼻中立即扑满了各种食物交织而成的味道——船上的人正在吃晚饭,那些浆手们嘴巴里嚼着生大麦,大声讲述着他们的见闻。
“你们见过阿拉伯人的船队吗?那些水手个个都很骠悍,力气也大得吓人!我曾听他们中的一个水手讲过,那儿全是沙漠,人们平常都是骑着骆驼走路,假如骆驼半道上累了或者病了,人便扛起骆驼继续赶路。”
“别瞎扯了!”卖庵没罗果的商人不屑地说道,“扛着骆驼走,想死在沙漠里吗?”
“是真的!”桨手大声喊道,“那个水手还给我们说了个故事,说他们国家的一个年轻人爱上了邻国的公主,公主提出要和他赛跑,如果他赢了就嫁给他,结果他跑过终点后又坐上船到印度,办好聘礼回去,那位公主还在路上跑着呢。”
“哈哈哈哈……”商人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个蜗牛国的公主吗?”
“你们都想得不对,”锻金的驼背老人抬起头,慢悠悠地说道,“这太简单了,公主就是想嫁给他嘛。”
众人又说笑一阵,便觉兴味索然,锻金的老人已经将炉火熄灭了,船舱内依然热得像个大蒸笼,近百人挤在狭窄的蒸笼内,呼呼地喘着粗气,连话都懒得说了……
玄奘坐了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浸透,粘粘地沾在身上。虽然走过很多沙漠,但他还从没有“享受”过如此高温,就像身处地狱牢笼,无处躲藏。他尽量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想着那些殊胜的经典,清波荡漾中,一颗心犹如莲花般绽放,静静吐香……
“师父……”在深深的禅定中,似乎有人轻轻触碰了他一下。
玄奘睁开眼睛,见是那几个最后上船的,接受他摩顶授戒的年轻人。
“何事?”他问。
“您和这位法师刚才是在入定吗?”阿萨摩擦了一把额上的汗,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身上一滴汗都没有?”
玄奘这才意识到,那一直粘在身上,让他很不舒服的汗水已经被蒸发得干干净净,除了留在衣服上的一层白色盐粒外,自己由内而外,竟觉得异常清凉。
再看看坐在身旁的般若羯罗,这位同修仍处于定中,面容肃穆,如一尊罗汉,身上也无一滴汗水……
“大概这会儿天黑,凉快了。”玄奘安祥地答道。
“不可能,”阿南达叫道,“我们可都热得睡不着呢,师父怎会觉得凉快?这是什么魔法?”
玄奘对他笑笑:“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叫作‘心静自然凉’,你们不觉得这句话法味十足吗?试着静下心来吧。”
于是,这些年轻人开始盘腿打坐,旁边一些商旅也热得难受,跟着打起坐来。
但周围的空气毕竟还是闷热难当,坐了一会儿,每个人仍是大汗淋漓。
玄奘知他们一时难以定住,于是轻轻念诵道:“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这船上的一部分人毕竟还是有些宿慧的,听了经文,蟠然领悟,默默入定……
但是也有人始终定不下心,安达逻尼索性提出了要求:“现在睡觉还早,师父能给我们讲讲经吗?”
玄奘道:“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是一位修习大乘般若宗的法师讲给我听的,就是发生在这钵罗耶伽的故事。”
“太好了!”几个年轻人兴奋起来,全都围了过来。
“在钵罗耶伽国中,有一座很有名的伽蓝,其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提婆菩萨曾在那里作《广百论》。”
说到这里,玄奘问这几个年轻人:“提婆菩萨,你们都知道吧?”
“当然知道!”安达逻尼抢着说道,“他是龙树菩萨的弟子,以长于辩论著称,挫败了许多外道。”
“正是,”玄奘点头道,“提婆菩萨在辩论时经常是妙语连发,其语句之诙谐幽默在佛门弟子中是少见的……”
那一天,提婆自南印度北上,抵达钵罗耶伽国时,在此国中有一位外道婆罗门,辩才无碍,声名显赫。其特长是循名责实,从事物的名字开始推究,探求事物的本质。此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世人竟鲜有能与之论辩者。
当他获悉提婆到来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找了过去。
这位婆罗门一见到提婆,第一句话便是:“你叫什么名字?”
提婆回答道:“天。”
提婆的名字梵文写作Deva,其意就是“天”,所以提婆的这个回答属于据实而答,并无不妥之处。
婆罗门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却不满意提婆取了这么个名字,于是便展开他循名责实的拿手工夫,顺着提婆的回话又问:“天是谁?”
提婆回答:“我。”
在印度,“天”与“神”是相同的事物,如:梵天,大自在天等,都是神的名字。婆罗门提问“天是谁?”是想把提婆引入神的问题之中,进行讨论。而提婆回答说是“我”,便是以自己的名字作答,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提问,未堕其毂中。
那婆罗门一计不成,便又顺着提婆所答的“我”字进行提问:“我是谁?”
提婆依旧只回答了他一个字:“狗。”
这个回答表面上是骂了这位婆罗门,但是婆罗门并没有立即反应过来。因为,“我”是印度哲学中经常被讨论的问题,意思是指事物的自在主体,或自性,本性等。提婆回答一个“狗”字,包含着狗也具有自己本性的意思。所以,婆罗门并未发现自己已经受到了侮辱。
他又接看问:“狗是谁?”
提婆回答:“你。”
“你是谁?”
“天。”
“天是谁?”
“我。”
“我是谁?”
“狗。”
“狗是谁?”
“你。”
他二人就这样问来答去,总是在“天”、“狗”、“你”、“我”这几个字之间来回循转。直到这时,那位婆罗门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仔细一想,原来自己已经被提婆骂了,禁不住放声大笑,对提婆的幽默风趣佩服得五体投地。
玄奘讲到这里,船上早已是笑声一片,都说提婆菩萨确实机智过人,辩才无碍。
玄奘也感到轻松愉快,严格来说,他从大乘般若宗的法师那里听来的这个故事,并不是一场真正的辩论,只是一次兴之所至的即兴问答。然而,由于提婆的诙谐幽默,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趣味性,令人过耳不忘。
这是不是说明了什么?看着眼前开心的人群,玄奘不禁想到,婆罗门所提的问题,句句指向玄学领域,极其玄奥;而提婆的回答皆以眼前事物应对,这是不是说明,提婆不承认玄学世界的存在呢?
提婆是大乘中观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全部世界仅仅是一种现象,除现象外,并不存在一个超越现象的本体世界。现象是假的,是各种条件因缘和合的结果,但除去这层虚假的现象,世界并不另有真实的东西,这便是提婆“性空”思想的核心。
而这一点,与玄奘主修的瑜伽宗并不相同。
玄奘也由此想到,这则有趣的故事恐怕不只是对提婆风趣对答的记录,恐怕更是对提婆“性空”思想的深刻反映。
“法师再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吧,”周围的年轻人一脑门的兴致,纷纷请求道,“太好听了!”
“好,那玄奘就再讲一个……”
第二天清晨,天气略略凉爽了些,般若羯罗仍在定中,船上其他人听了大半夜的故事便都睡去,特别是安达逻尼三兄弟,这会儿个个睡得十分安稳。
玄奘起身来到船头上。虽然天还没亮,河中已经有了不少沐浴者,两种颜色的水面上此起彼伏地晃动着数百颗脑袋,也不知昨天下船的那两个老人,是否也在其中?
玄奘心里想着,便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岸边——天祠门口出现了三三两两的朝拜者,而在不远处的丛林中,隐约露出村庄土屋的一角,耳边传来一两声牛哞……这真是一个静隘的清晨!
天亮以后,又有一些人陆续上了船,都是要去阿耶穆佉国的。其中有十几个人搬运着一根巨大的象牙,那象牙足有丈把长,粗壮至极。这些人用白布巾缠了手腕,另一头垫在掌心里,有人往船板上放了一块毛毡,将那根象牙小心地放置在毛毡上,然后便坐下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撩起托蒂的下摆扇风。这些人肤色黝黑,被那光洁的象牙一衬,更显得那脊背像是被婆罗树汁染出来的一样。
般若羯罗从定中醒来,精神百倍地来找玄奘。船工和桨手们大声吆喝着,巨大的船只分开了河中沐浴的人群,又开始前行了。
船离钵罗耶伽越来越远,玄奘站在船舷处,一直注视着向后退去的圣城。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座沐浴在两条圣河光辉下的城市,在日后会经历多少战火,多少不同文化的洗礼。他只在此住了一夜,就离开了钵罗耶伽。
弯曲的河岸把一座茂密的森林推向河心,太阳越升越高,渐渐变成了一顶火伞,水中仿佛出现了许多金色的小太阳,那耀眼的光芒灼得人眼睛生疼,玄奘只得将目光转向河岸边那些绿色植物。
沿着河岸延伸而来的藤草植物与河面果木的倒影之间呈现出边缘模糊的黄绿色,里面生活着各种模样古怪的鸟儿——鹦鹉、沙雀、凤卷尾、绿孔雀……那些树叶上面闪烁着明亮的小光点,那是阳光赐予的,看得久了便有些头晕……
这样行驶了一百余里,大船进入到一片茂密的阿输伽林内,树木盖下来一大片浓荫,却感受不到丝毫凉爽的意味。高空中出现了浓黑的积雨云,却更加让人觉得闷热异常。每个人都昏昏欲睡,仿佛被瘟疫捉住了一样。
玄奘依旧站在船舱外面,他不在乎酷热的天气,心中只有愉快和感激——
这个酷热的半岛却是真正的佛国,这里有佛陀的诞生之地、获觉之地、讲经之地,也是历代圣贤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所有这一切都将在自己面前铺开,痛苦和危险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一段平静的旅程……
“两位师父呆在外面,不嫌晒吗?”安达逻尼出来招呼道。
般若羯罗笑了笑:“可也是,我都有些头晕了。玄奘师兄,咱们进舱去吧。”
“也好。”玄奘点点头。
其实船舱内虽无日晒,却是暑气蒸人,各种刺鼻的气味交相混杂,让人透不过气来。好在,舱里的大部分人都极尊敬这两位沙门,主动腾出一小块地方,请他们坐下讲经。
玄奘讲了一段经文,一颗心便宁静下来,恍如沐浴着清凉甘露,再也感觉不到闷热。直到一声刺耳的锣响打破了这一宁静,
紧接着,外面传来船工和桨手们的呼叫和陌生人的嘈杂声,将他强行拉回到现实中来——
“怎么回事?”
“发生什么事了?!”
船上的客商们发生了骚动,他们纷纷起身,急慌慌地问道。
一些人钻出船舱,又紧张地退了回来,抱紧自己的财物,样子显得极为恐慌。
玄奘探头朝外面看了看,却见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了数十条轻便小船,将他们所乘的大船围得严严实实,小船上的人一边敲锣,一边举着刀棍大声吆喝,驾船向大船靠近。
“有水贼拦船。”安达逻尼在玄奘身边紧张地说道。
玄奘平静地点了点头,他西行至此,一路上不知遇到过多少次强盗,早已是见怪不怪,心中毫无惧怕之感,只是隐隐觉得有些煞风景——为什么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强盗呢?
“你们两个沙门都不知道吗?那庵没罗林中还有一塔,乃是毗末罗蜜多罗论师的遗骸塔。”那锻金的驼背老人不知何时钻了出来,在他们身后说。
般若羯罗很惊讶:“毗末罗蜜多罗论师?他也葬在此地?”
“怎么,法师知道他?”驼背老人笑眯眯地问道。
般若羯罗道:“这位论师也是说一切有部的僧徒,与我同宗,我怎会不知?听说,他曾游学五印度诸国,研究各派理论,声名十分显赫。只可惜,他也是英年早逝。”
“他的早逝缘于乱说话,”那老人道,“当时他学业已毕,正要返回本国,途中经过众贤论师塔,便抚塔而叹说,只你这位论师气度大、德操高,阐扬本宗要义,正要挫败异部,怎么竟会寿命不长!我如今有幸学到些肤浅知识,仰慕高义,怀念大德。世亲虽已去世,其学说还在流传,我将尽我所知,撰写论文,让赡部洲的所有学者,灭绝大乘称呼,消除世亲的名字!这可是一个不朽的事业,我将尽力而为,完成这一宿愿。”
玄奘听了,甚感惊讶:“这位论师也是博古通今之辈,就算不信大乘,也不至于执著心这么强吧?”
“愚夫愚妇的传说罢了。”般若羯罗鄙夷地说道。
那驼背老人大怒:“你是说,我在胡说八道吗?你若下了船,到那片庵没罗林中看看,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就连那窣堵波的守护人都这么说,说那毗末罗蜜多罗论师说完那番大话后,心智立即发狂,浑身热血流窜,痛苦万分。他自知寿命必终,写信忏悔道:大乘佛教,实是高深的至理,深奥玄妙。可叹我轻率地以愚昧之见,否定先贤理论,报应竟是如此清楚明显。谨告众位学者,坚定志向,不要再生怀疑。说完这话,寿命告终。同伴们为他焚尸收骨,建塔纪念。据说有一个证果的罗汉经过这里,说他已堕无间地狱!”
这话一说,莫说般若羯罗不能接受,便是玄奘也觉得有些不对。般若羯罗恼怒地说道:“这里的人学佛都学偏了,焉知那守护人不是如此?”
锻金老人笑道:“那么法师敢不敢也像他那般,诅咒一番呢?”
般若羯罗刚说了一句:“我有何不敢?”就被玄奘一把拉住道:“师兄你看,天已经黑了,咱们还是进舱去吧。”
般若羯罗虽然恼怒,到底未失理智。又想到对面终究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俗家老人,他所讲的也是道听途说,为此事生气不值,赌咒更非佛子所为。何况他虽然习学小乘,对大乘佛法也不反感,否则也不能与玄奘如此和睦地同行了。现在被玄奘这么一拉,自然是顺坡下驴,不再计较此事。
随着最后几个沐浴者的离开,玄奘和般若羯罗回到舱内,鼻中立即扑满了各种食物交织而成的味道——船上的人正在吃晚饭,那些浆手们嘴巴里嚼着生大麦,大声讲述着他们的见闻。
“你们见过阿拉伯人的船队吗?那些水手个个都很骠悍,力气也大得吓人!我曾听他们中的一个水手讲过,那儿全是沙漠,人们平常都是骑着骆驼走路,假如骆驼半道上累了或者病了,人便扛起骆驼继续赶路。”
“别瞎扯了!”卖庵没罗果的商人不屑地说道,“扛着骆驼走,想死在沙漠里吗?”
“是真的!”桨手大声喊道,“那个水手还给我们说了个故事,说他们国家的一个年轻人爱上了邻国的公主,公主提出要和他赛跑,如果他赢了就嫁给他,结果他跑过终点后又坐上船到印度,办好聘礼回去,那位公主还在路上跑着呢。”
“哈哈哈哈……”商人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个蜗牛国的公主吗?”
“你们都想得不对,”锻金的驼背老人抬起头,慢悠悠地说道,“这太简单了,公主就是想嫁给他嘛。”
众人又说笑一阵,便觉兴味索然,锻金的老人已经将炉火熄灭了,船舱内依然热得像个大蒸笼,近百人挤在狭窄的蒸笼内,呼呼地喘着粗气,连话都懒得说了……
玄奘坐了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浸透,粘粘地沾在身上。虽然走过很多沙漠,但他还从没有“享受”过如此高温,就像身处地狱牢笼,无处躲藏。他尽量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想着那些殊胜的经典,清波荡漾中,一颗心犹如莲花般绽放,静静吐香……
“师父……”在深深的禅定中,似乎有人轻轻触碰了他一下。
玄奘睁开眼睛,见是那几个最后上船的,接受他摩顶授戒的年轻人。
“何事?”他问。
“您和这位法师刚才是在入定吗?”阿萨摩擦了一把额上的汗,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身上一滴汗都没有?”
玄奘这才意识到,那一直粘在身上,让他很不舒服的汗水已经被蒸发得干干净净,除了留在衣服上的一层白色盐粒外,自己由内而外,竟觉得异常清凉。
再看看坐在身旁的般若羯罗,这位同修仍处于定中,面容肃穆,如一尊罗汉,身上也无一滴汗水……
“大概这会儿天黑,凉快了。”玄奘安祥地答道。
“不可能,”阿南达叫道,“我们可都热得睡不着呢,师父怎会觉得凉快?这是什么魔法?”
玄奘对他笑笑:“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叫作‘心静自然凉’,你们不觉得这句话法味十足吗?试着静下心来吧。”
于是,这些年轻人开始盘腿打坐,旁边一些商旅也热得难受,跟着打起坐来。
但周围的空气毕竟还是闷热难当,坐了一会儿,每个人仍是大汗淋漓。
玄奘知他们一时难以定住,于是轻轻念诵道:“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这船上的一部分人毕竟还是有些宿慧的,听了经文,蟠然领悟,默默入定……
但是也有人始终定不下心,安达逻尼索性提出了要求:“现在睡觉还早,师父能给我们讲讲经吗?”
玄奘道:“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是一位修习大乘般若宗的法师讲给我听的,就是发生在这钵罗耶伽的故事。”
“太好了!”几个年轻人兴奋起来,全都围了过来。
“在钵罗耶伽国中,有一座很有名的伽蓝,其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提婆菩萨曾在那里作《广百论》。”
说到这里,玄奘问这几个年轻人:“提婆菩萨,你们都知道吧?”
“当然知道!”安达逻尼抢着说道,“他是龙树菩萨的弟子,以长于辩论著称,挫败了许多外道。”
“正是,”玄奘点头道,“提婆菩萨在辩论时经常是妙语连发,其语句之诙谐幽默在佛门弟子中是少见的……”
那一天,提婆自南印度北上,抵达钵罗耶伽国时,在此国中有一位外道婆罗门,辩才无碍,声名显赫。其特长是循名责实,从事物的名字开始推究,探求事物的本质。此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世人竟鲜有能与之论辩者。
当他获悉提婆到来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找了过去。
这位婆罗门一见到提婆,第一句话便是:“你叫什么名字?”
提婆回答道:“天。”
提婆的名字梵文写作Deva,其意就是“天”,所以提婆的这个回答属于据实而答,并无不妥之处。
婆罗门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却不满意提婆取了这么个名字,于是便展开他循名责实的拿手工夫,顺着提婆的回话又问:“天是谁?”
提婆回答:“我。”
在印度,“天”与“神”是相同的事物,如:梵天,大自在天等,都是神的名字。婆罗门提问“天是谁?”是想把提婆引入神的问题之中,进行讨论。而提婆回答说是“我”,便是以自己的名字作答,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提问,未堕其毂中。
那婆罗门一计不成,便又顺着提婆所答的“我”字进行提问:“我是谁?”
提婆依旧只回答了他一个字:“狗。”
这个回答表面上是骂了这位婆罗门,但是婆罗门并没有立即反应过来。因为,“我”是印度哲学中经常被讨论的问题,意思是指事物的自在主体,或自性,本性等。提婆回答一个“狗”字,包含着狗也具有自己本性的意思。所以,婆罗门并未发现自己已经受到了侮辱。
他又接看问:“狗是谁?”
提婆回答:“你。”
“你是谁?”
“天。”
“天是谁?”
“我。”
“我是谁?”
“狗。”
“狗是谁?”
“你。”
他二人就这样问来答去,总是在“天”、“狗”、“你”、“我”这几个字之间来回循转。直到这时,那位婆罗门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仔细一想,原来自己已经被提婆骂了,禁不住放声大笑,对提婆的幽默风趣佩服得五体投地。
玄奘讲到这里,船上早已是笑声一片,都说提婆菩萨确实机智过人,辩才无碍。
玄奘也感到轻松愉快,严格来说,他从大乘般若宗的法师那里听来的这个故事,并不是一场真正的辩论,只是一次兴之所至的即兴问答。然而,由于提婆的诙谐幽默,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趣味性,令人过耳不忘。
这是不是说明了什么?看着眼前开心的人群,玄奘不禁想到,婆罗门所提的问题,句句指向玄学领域,极其玄奥;而提婆的回答皆以眼前事物应对,这是不是说明,提婆不承认玄学世界的存在呢?
提婆是大乘中观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全部世界仅仅是一种现象,除现象外,并不存在一个超越现象的本体世界。现象是假的,是各种条件因缘和合的结果,但除去这层虚假的现象,世界并不另有真实的东西,这便是提婆“性空”思想的核心。
而这一点,与玄奘主修的瑜伽宗并不相同。
玄奘也由此想到,这则有趣的故事恐怕不只是对提婆风趣对答的记录,恐怕更是对提婆“性空”思想的深刻反映。
“法师再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吧,”周围的年轻人一脑门的兴致,纷纷请求道,“太好听了!”
“好,那玄奘就再讲一个……”
第二天清晨,天气略略凉爽了些,般若羯罗仍在定中,船上其他人听了大半夜的故事便都睡去,特别是安达逻尼三兄弟,这会儿个个睡得十分安稳。
玄奘起身来到船头上。虽然天还没亮,河中已经有了不少沐浴者,两种颜色的水面上此起彼伏地晃动着数百颗脑袋,也不知昨天下船的那两个老人,是否也在其中?
玄奘心里想着,便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岸边——天祠门口出现了三三两两的朝拜者,而在不远处的丛林中,隐约露出村庄土屋的一角,耳边传来一两声牛哞……这真是一个静隘的清晨!
天亮以后,又有一些人陆续上了船,都是要去阿耶穆佉国的。其中有十几个人搬运着一根巨大的象牙,那象牙足有丈把长,粗壮至极。这些人用白布巾缠了手腕,另一头垫在掌心里,有人往船板上放了一块毛毡,将那根象牙小心地放置在毛毡上,然后便坐下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撩起托蒂的下摆扇风。这些人肤色黝黑,被那光洁的象牙一衬,更显得那脊背像是被婆罗树汁染出来的一样。
般若羯罗从定中醒来,精神百倍地来找玄奘。船工和桨手们大声吆喝着,巨大的船只分开了河中沐浴的人群,又开始前行了。
船离钵罗耶伽越来越远,玄奘站在船舷处,一直注视着向后退去的圣城。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座沐浴在两条圣河光辉下的城市,在日后会经历多少战火,多少不同文化的洗礼。他只在此住了一夜,就离开了钵罗耶伽。
弯曲的河岸把一座茂密的森林推向河心,太阳越升越高,渐渐变成了一顶火伞,水中仿佛出现了许多金色的小太阳,那耀眼的光芒灼得人眼睛生疼,玄奘只得将目光转向河岸边那些绿色植物。
沿着河岸延伸而来的藤草植物与河面果木的倒影之间呈现出边缘模糊的黄绿色,里面生活着各种模样古怪的鸟儿——鹦鹉、沙雀、凤卷尾、绿孔雀……那些树叶上面闪烁着明亮的小光点,那是阳光赐予的,看得久了便有些头晕……
这样行驶了一百余里,大船进入到一片茂密的阿输伽林内,树木盖下来一大片浓荫,却感受不到丝毫凉爽的意味。高空中出现了浓黑的积雨云,却更加让人觉得闷热异常。每个人都昏昏欲睡,仿佛被瘟疫捉住了一样。
玄奘依旧站在船舱外面,他不在乎酷热的天气,心中只有愉快和感激——
这个酷热的半岛却是真正的佛国,这里有佛陀的诞生之地、获觉之地、讲经之地,也是历代圣贤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所有这一切都将在自己面前铺开,痛苦和危险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一段平静的旅程……
“两位师父呆在外面,不嫌晒吗?”安达逻尼出来招呼道。
般若羯罗笑了笑:“可也是,我都有些头晕了。玄奘师兄,咱们进舱去吧。”
“也好。”玄奘点点头。
其实船舱内虽无日晒,却是暑气蒸人,各种刺鼻的气味交相混杂,让人透不过气来。好在,舱里的大部分人都极尊敬这两位沙门,主动腾出一小块地方,请他们坐下讲经。
玄奘讲了一段经文,一颗心便宁静下来,恍如沐浴着清凉甘露,再也感觉不到闷热。直到一声刺耳的锣响打破了这一宁静,
紧接着,外面传来船工和桨手们的呼叫和陌生人的嘈杂声,将他强行拉回到现实中来——
“怎么回事?”
“发生什么事了?!”
船上的客商们发生了骚动,他们纷纷起身,急慌慌地问道。
一些人钻出船舱,又紧张地退了回来,抱紧自己的财物,样子显得极为恐慌。
玄奘探头朝外面看了看,却见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了数十条轻便小船,将他们所乘的大船围得严严实实,小船上的人一边敲锣,一边举着刀棍大声吆喝,驾船向大船靠近。
“有水贼拦船。”安达逻尼在玄奘身边紧张地说道。
玄奘平静地点了点头,他西行至此,一路上不知遇到过多少次强盗,早已是见怪不怪,心中毫无惧怕之感,只是隐隐觉得有些煞风景——为什么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强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