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大漫画帝国 > 第二十八章 请给我翅膀(下)

第二十八章 请给我翅膀(下)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按照原本宫原静的要求,ohs动画应该把这个能鼓舞人心的大号宣传pV在两天之内做完的,本来就是只有五分钟的动画而已。? ??

    但是由于他在追求质量的时候绝对没有放松过质量,这让那些原画师们苦不堪言,其中有n卡因为达不到他的要求而重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由导致了短片完成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了。

    当然了,这种延期的情况,并不能怪ohs,事实上也不能怪宫原静,本来制作动画就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这与动画项目的时长关系不大,不管多么短的动画,该走的步骤都是要走的:

    1,企划

    2,故事原案/文字剧本

    3,脚本

    4,人物形象设计

    5,场景设计

    6,画面分镜设计

    7,绘制背景

    8,绘制原画

    9,绘制中间画

    1o,作画监督

    11,描线

    12,定色、着色

    13,总检查

    14,拍摄

    15,冲印

    16,剪接、套片

    17,配乐、音效

    18,配音

    19,试映

    2o,行

    这还是仅仅制作的步骤,要是再加上前期的筹备过程更加复杂,可以说ohs能三天内把短片做出来已经是十分高效了,这三天时间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宫原静在内,都进行了高强度的工作,以原画师和背景画师而论,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2o小时以上。

    这种高强度无间歇的作画,让他们在这个工作完成以后,纷纷表示自己的手腕已经废了,以后再有这这样的工作,给多少钱都不干了,谁爱上谁上……

    可能有人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了,很多漫画家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也在2o小时,人家都没有这样叫苦叫累的,这里其实有个区别,画漫画是跟画原画不同的,漫画家的工作时间内可不是在一直的不断画画画的,他们得构思故事吧,得画分镜吧,得跟编辑讨论分镜吧?画原稿只是他们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已,然而ohs这几天的这些原画师们的工作则是单纯的很,那就是“笔耕不辍”。

    而且他们还是在余震不断的室内环境中工作,工作的过程中一直提心吊胆的——幸运的是ohs目前的工作场所是租用的某间废弃医院的地方,这样的公共设施建筑都是按照最高规格的防震级别建造的,安全性上有些保障。

    总之,抢在三天之内,这个短片做完了。

    之后,ohs利用他们之前的媒体关系,开始联系播放事宜。

    请给我翅膀原本就是一十分知名的合唱曲,基本上可以算到世界名曲的范畴内了,它不只有日文版,还有hay1eyestenra演唱的英文版。

    而且这是一很万能的曲目,既登上过奥运会的舞台,也做过日---本国家队世界杯的应援曲。

    就是这样一能够激励人心的歌曲,在这个地震造成的灾害中,其传唱度可想而知。

    1月2o日傍晚,像浅川株式会社这样的神户独立媒体播放平台开始播放这歌。

    yoTV7。

    这是一个十分伟大的“壮举”,东京电视台确实是播放动画最多的电视台,有着固定的动画收视人群,但这不是被称为壮举的原因。

    这个神奇的电视台被称为“东京电视台最强传说”:不管生任何突新闻,它都会雷打不动继续播放正常预定节目。

    不要说阪神,就连日后的福岛地震,这个电视台都不鸟这样的新闻的,就算日--本沉没,他们该放动画的时候还是会放动画。

    现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日本电视台铺天盖地都是阪神的消息,但是东京电视台没有这样,他们只会在定时的新闻节目上进行播报……

    不过,不管如何,ohs把动画的播放信号塞进了东京塔内。

    “请给我翅膀

    词/曲:赈早见琥珀主

    编曲:浦尾由纪

    演唱:oda·nobuna

    (楪祈·远坂凛·两仪式·saBeR)

    动画制作:ohs动画工坊

    版权所属:木槿社”

    21日上午,这歌开始在Tokyo7播放。

    21日下午,东京电视台全频道开始插放这歌,算是他们多阪神大地震最积极地回应:看吧,哥们也是关心时事新闻和国计民生的。

    两千万收视人群听到了这歌,看到了木槿社的动画人物形象。

    22日,“请给我翅膀”扩散到Txn(东京电视网),大阪电视台、爱知电视台、濑户内电视台、北海道电视台、九州放送开始播放这个只有5分钟的动画短片。

    23日,oda·nobuna走进了涩谷去神南二丁目,这里有一家名叫nhk的电视台。

    这一天,纸媒也开始报道这件事情,一充满了正能量的歌在这个社会层面的负面情绪遍及日---本的时候开始传唱。

    事实上已经不是开始传唱的问题了,经过三天的狂轰乱炸,这歌说的低调一点就是国民级的“耳熟能详”,说的夸张一点,那就是全民皆唱了。

    oda·nobuna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鸡汤走进了千家万户,她们获得了全国级的影响力。

    24日,请给我翅膀短片各电视台再生回数过4oo。

    音源再生回数过1oooo。

    28日,请给我翅膀短片各电视台再生回数过1ooo。

    音源再生回数过1ooooo。

    3月5日,请给我翅膀短片各电视台再生回数过3ooo。

    音源再生回数过一百万。

    3月15日,请给我翅膀短片各电视台再生回数过8ooo。

    音源再生回数达到5oo万。

    1996年1月17日,阪神·淡路大地震一周年的之时,请给我翅膀的音源再生回数刚好过1ooo万。

    “请给我翅膀和oda·nobuna的正面作用。”

    “阪神地震中的希望之歌。”

    “史上最快深入人心的虚拟角色。”

    “oda·nobuna的源起和家系。”

    “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是大灾害中的自我营销?”

    除了电视台之外,纸媒上的此类报道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有肯定,当然也有质疑,不过综合起来还是正面多一些。

    不只oda·nobuna的本身的几个角色,角色所属的作品、作品背后的杂志与出版社都被媒体扒的一清二楚。

    这不是说媒体本身对于木槿社的行为表现的多么友善,他们有自己的理由。

    现在的报纸上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关于地震的今天的伤亡人数是多少,救援进展到了什么程度等等,久而久之读者肯定会感到麻木,所以媒体需要新鲜的素材,然而这个举国皆悲的时期,要是再报道过于娱乐化的消息,诸如谁谁谁又跟谁谁谁闹绯闻、谁谁谁婚内出轨之类的东西,这肯定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这个时候oda·nobuna出现了,虚拟歌姬,这个题材新鲜吗?很新鲜的,很明显木槿社就是在把这个组合当做偶像来运营,在地震中“她们”的行为积极向上吗?是的,而且还是带着点争议的积极向上,咦,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报道素材吗?

    从木槿社的角度上来讲,这就是他们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大营销,oda·nobuna这种组合现在还新鲜的很,不像是十多年后那么烂大街,因此oda·nobuna你能拿到3oo%的曝光率。

    指望这四个角色扭转人们对于动画的现有认知是不可能的,但是此时在印象中,她们已经成为了有别于传统动漫角色的角色了。

    人们对这个组合感兴趣,自然也就对产生这些角色的作品感兴趣。

    于是支撑她们的作品能够拿到1oo%的注目度。

    作品的连载杂志能够拿到8o%的注目度。

    木槿社能够拿到6o%的注目度。

    (解释一句,fate的第一话中,有何多的型月角色出来打了一次酱油,比如青子、爱尔奎特之类的,两仪式也出自这里。)

    所以,因为宫原静的心血来潮,狠抓机会,木槿社受益无穷。

    1995年1月25日,半月刊少年漫画在售了第一期之后的第二期就宣布当期停刊。

    2月1日,少女漫画西玛丽尔新年第三期,当期销量突破25万。

    2月3日,me重新上线,并且改称周刊少年midearth,从此改为周刊售,当期销量突破2o万。

    3月1日,西玛丽尔三月第一号售,当期销量突破三十万。

    3月3日,周刊少年me三月第一号售,当期销量突破四十万。

    6月1日,西玛丽尔六月第一号售,当期销量到达四十五万。

    6月9日,周刊少年me六月第二号,当期销量突破七十万。

    7月1o日,Fate/staynight单行本第一卷售,当周销量突破5o万册,当月销量突破9o万册。

    8月1日,西玛丽尔特别刊,持续四个月的增量短篇同时完结,自本期开始西玛丽尔改为“月刊少女si1mari1on”,自此木槿社的工作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少年漫画上,当期西玛丽尔的销量突破6o万册,并且在此之后,西玛丽尔的销量稳定在了四十万到五十万之间,因此它的行量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为45万。

    1o月27日,周刊少年me本月第4号售,当期销量成功突破1oo万册!

    这个机会属于偶然吗?是的,但是木槿社的成功却不是偶然,有着能够撑起杂志销量的优秀作品,也有着高的曝光度,木槿社的杂志销量增长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依然在合理的范畴内。

    从籍籍无名到大卖杂志,me仅仅用了1o个月的时间,此时挡在它面前的少年漫画,只有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小学馆的周刊少年sunday、讲谈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三部1。

    综合影响力先不说,从漫画销量上来说,木槿社正式排进了日本漫画出版界的前五: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白泉社、木槿社。

    从连载杂志的月销量上来说,木槿社已经把专注少女漫画三十年的白泉社压在了身下。

    业界为之侧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