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杜克工业园的诞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主持人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不用我多解释,这根带电的裸露电线,我们叫做火线,人体碰到,就会触电,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自从有了这个漏电保护器之后,触电也无须担心了。有哪一位来宾敢于上台试试吗?”
主持人连问三遍,没有人回答。
主持人自嘲道:“我早就知道没有人会上来,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敢试试。”
台下众人茫然四顾。
主持人指指自己的鼻子,幽默的说道:“这个人就是我。”
台下很多人笑出声来。
主持人的手伸向火线,用手触碰一下,漏电保护器“啪”的一声动作,关闭了电源,电灯熄了,主持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
主持人又合上漏电保护开关,连试了几次,这下子,台下哗然。
这次不用主持人煽情了,走上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人,有人刚开始是闭着眼睛试,知道安全了,又大着胆子睁着眼睛试。
不用过多解释,大家都知道漏电保护器的价值了,没有人怀疑漏电保护器的巨额利润——每个家庭至少安装一个,全世界有多少家庭就需要多少个,还有工矿企业呢。
这是应用十分广阔、销量十分巨大的的市场
漏电保护器的转让费直线上涨,最后买断专利使用权价格高达三百三十万美元,外加1%的提成。这是破天荒的最高纪录的专利使用费。
漏电保护器专利属于陈承宇的个人发明。
《单相交流电动机》、《三相交流电动机》则由美国电力应用联合有限公司的九名股东,再加上新加入来的七名股东,共同投资1500万美元组建美国电源动力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电动机。
这个公司后来赚大发了。
《单相交流电动机》、《三相交流电动机》专利价值估价500万美元,为美国电源动力有限公司独家使用,陈承宇占15%股份,并得到275万美元的专利转让费用返还(陈承宇15%股份,需出资225万美元,专利估价500万美元,公司要返还275万美元。)。
挖掘机、铲运机、铲运机的专利技术,以特许的方式授权使用。杜克实验室下设一个工程机械厂,生产工程机械、拖拉机。
其它专利由于太超前,没有人购买,例如充气轮胎、子午线轮胎、拖拉机、变压器等无人问津。
陈承宇安排试产工厂小批量生产。得想办法引导销售。
这次专利推介会引起轰动,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杜克实验室有关报道:
《杜克实验室——世界最大科技孵化器》——《波士顿晚报》;
《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的背后》——《纽约每日新闻》;
《杜克实验室成立不足半年,一跃成为世界顶级实验室》——《洛杉矶日报》;
《天才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太阳报》;
……
一时之间,杜克实验室后来居上、风头无二,远远盖过爱迪生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
1880年5月3日,杜克实验室收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世博会组委会的一个正式公函:邀请杜克实验室参加1880年10月1日开始的墨尔本世博会,并向杜克实验室提供一个展厅。
最后墨尔本世博会筹备小组委婉地提出:如果有可能,请向会场提供电力。
陈承宇告诉秘书格兰小姐:答应他们的要求,8月份我们将派出人员安装发电设备。
实际杜克实验室提前一个月,在7月初就安装好了燃煤蒸汽发电机。照亮了墨尔本市的天空。
1880年5月5日,陈承宇和陈信达等一行人来到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这次随同过来的还有挖掘机30台、铲运机15台、拖拉机10台、推土机10台,勘探测量设计人员三名,司机、建筑工人等一大批人。
人员当中还有一名54岁的美国人桑切斯先生。这是一名出色的企业管理人员,毕业美国哈孚大学,可以说是陈承宇的校友。
所有的设备和人员,刚好装了6个火车车皮。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没人认识这些工程机械为何物,所为何用,在路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机器怪物。
这次陈承宇没有采取上次那种先看好地,再叫律师办手续付账的方法。而是直接把施工人员、机械全部搬过来。
尽管现在还不知道地在哪里。但陈承宇心中已有定数。
选择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建立工业园区,原因是这里是美国的中心位置,方便产品销往全美。
而且离美国五大湖工业区距离比较近。原料可以做到就近。
安顿好众人,陈承宇和陈信达、桑切斯先生等几人就逆着密西苏里河向上游走去。
寻找理想土地。
走了12公里,陈承宇看到密西苏里河两岸被河水冲积而成的二片草地,靠近草地边上的是一片片树林。
河边的草地可以养殖牛羊。树林中间的草地,不是可以建工厂了吗?还是园林工厂呢。
陈承宇马上拍板,不惜成本也要把这片土地以最快的速度买下来。
找到买家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土地分属于两个州。以密西苏里河为界,西边是堪萨斯州,东边是密西里州。这次一共购买了80平方公里的土地(折合12万亩)。
勘定好地界,双方写下契约,等于交易完成得差不多了。第二天去登记交易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过了几天,陈承宇忽然想起欢乐谷的葛兰姆家族和杜斯保利家族,他们都是以放牧牛羊为主,又在上游购买了40平方公里(折合6万亩)的草地。
桑切斯先生去联系购买红砖、水泥、钢枝、模板等各种建筑用物品。
陈信达指挥工人,用各种工程机械推平树林间的一片空地,在离计划建造车间不远的地方,把一个食堂和宿舍建起来再说。
桑切斯先生招来三四千工人,多数是华人。陈承宇说人数还不够,还要继续扩招。
桑切斯先生于是派出几路人马外出招工。
又召集工人开会,明确告诉工人:你们当中有亲人、熟人的,可以写信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来这里参加工作?我们这里要建设多个工厂,前期建筑工作完成之后了,工厂还需要大量的人做工。
凡是前期来这里做建筑工人的,工厂建好后,可以马上进入工厂,成为一名杜克实验室名下的工人。
桑切斯先生把杜克实验室的唬头也搬了出来,这一招够管用,此时杜克实验室不但在美国,在欧美各国已经是世界顶级实验室了。直接用这个名头的结果就是前来参加应聘工作的工人趋之若鹜、络绎不绝。
陈承宇全部接收。
建筑面积达二万四千平方米的二层食堂很快建好了,吃饭在一楼,住在二楼。
后来人多了,一楼晚上也住人。反正算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比住帐篷好多了。
整理出一条30米宽的大道,陈承宇叫它杜克大道,自行车分类车间就布局在这条大道两边,车间厂房全部采用框架结构(以后怎样分隔都行),建二层。第一层高6米,第二层高4米,以确保空气流通。每车间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则,陈承宇把自行车的部件分拆,类似的部件合并为一个车间,于是:
第一车间生产车头把、刹车把手、车首碗组;
第二车间生产前座(座杆和座垫)、后座;
第三车间:齿盘、飞轮;
第四车间:钢圈、辐条;
第五车间:链条;
第六车间:刹车夹器、脚踏曲柄;
第七车间:打气筒;
第八车间:轮胎、车头把套胶、刹车胶片;
第九车间:菱形车架、前叉。
第八车间生产的产品有异味;第九车间生产的配件要喷漆,所以都远离其它车间500米。
遇到有大树阻碍车间建设,尽量不砍伐,把枝叶砍少,用挖掘机把树连泥连根挖起,移栽到大路两边,或者是移栽到河边草地,作防风林用。
一棵也不许浪费。由此可知建成以后的工厂,都有一流的环境。
陈承宇任命老校友桑切斯先生为自行车厂负责人、工厂建设总指挥,全权负责自行车厂的筹建。
然后陈承宇回到波士顿,万事开头繁,波士顿的杜克实验室还有一大堆事要忙。
与桑切斯先生商讨各项事宜,掌握自行车厂的建设进度,只有通过电报往来交流。
框架结构的建造速度是飞快的,三千多人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建一个车间(宿舍大楼)。
陈承宇又想第二层暂时是用不上的,于是发电报给桑切斯先生:一楼拆了模板之后,在内墙批一层石灰,拉好照明、工业电路。可以开工制造自行车配件了。
待桑切斯先生告知一楼建得差不多了,陈承宇马上指示杜克实验室联系铁路,托运生产设备过去。
又电告桑切斯先生订购各种生产原料。这里距离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很近,制造自行车所需要的钢铁可以就近得到,水陆交通方便。
桑切斯先生把3,000多人分成二个组,一个组继续建造第二层楼;一个组在杜克实验室派来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在一楼开始生产自行车零配件。
主持人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不用我多解释,这根带电的裸露电线,我们叫做火线,人体碰到,就会触电,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自从有了这个漏电保护器之后,触电也无须担心了。有哪一位来宾敢于上台试试吗?”
主持人连问三遍,没有人回答。
主持人自嘲道:“我早就知道没有人会上来,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敢试试。”
台下众人茫然四顾。
主持人指指自己的鼻子,幽默的说道:“这个人就是我。”
台下很多人笑出声来。
主持人的手伸向火线,用手触碰一下,漏电保护器“啪”的一声动作,关闭了电源,电灯熄了,主持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
主持人又合上漏电保护开关,连试了几次,这下子,台下哗然。
这次不用主持人煽情了,走上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人,有人刚开始是闭着眼睛试,知道安全了,又大着胆子睁着眼睛试。
不用过多解释,大家都知道漏电保护器的价值了,没有人怀疑漏电保护器的巨额利润——每个家庭至少安装一个,全世界有多少家庭就需要多少个,还有工矿企业呢。
这是应用十分广阔、销量十分巨大的的市场
漏电保护器的转让费直线上涨,最后买断专利使用权价格高达三百三十万美元,外加1%的提成。这是破天荒的最高纪录的专利使用费。
漏电保护器专利属于陈承宇的个人发明。
《单相交流电动机》、《三相交流电动机》则由美国电力应用联合有限公司的九名股东,再加上新加入来的七名股东,共同投资1500万美元组建美国电源动力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电动机。
这个公司后来赚大发了。
《单相交流电动机》、《三相交流电动机》专利价值估价500万美元,为美国电源动力有限公司独家使用,陈承宇占15%股份,并得到275万美元的专利转让费用返还(陈承宇15%股份,需出资225万美元,专利估价500万美元,公司要返还275万美元。)。
挖掘机、铲运机、铲运机的专利技术,以特许的方式授权使用。杜克实验室下设一个工程机械厂,生产工程机械、拖拉机。
其它专利由于太超前,没有人购买,例如充气轮胎、子午线轮胎、拖拉机、变压器等无人问津。
陈承宇安排试产工厂小批量生产。得想办法引导销售。
这次专利推介会引起轰动,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杜克实验室有关报道:
《杜克实验室——世界最大科技孵化器》——《波士顿晚报》;
《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的背后》——《纽约每日新闻》;
《杜克实验室成立不足半年,一跃成为世界顶级实验室》——《洛杉矶日报》;
《天才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太阳报》;
……
一时之间,杜克实验室后来居上、风头无二,远远盖过爱迪生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
1880年5月3日,杜克实验室收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世博会组委会的一个正式公函:邀请杜克实验室参加1880年10月1日开始的墨尔本世博会,并向杜克实验室提供一个展厅。
最后墨尔本世博会筹备小组委婉地提出:如果有可能,请向会场提供电力。
陈承宇告诉秘书格兰小姐:答应他们的要求,8月份我们将派出人员安装发电设备。
实际杜克实验室提前一个月,在7月初就安装好了燃煤蒸汽发电机。照亮了墨尔本市的天空。
1880年5月5日,陈承宇和陈信达等一行人来到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这次随同过来的还有挖掘机30台、铲运机15台、拖拉机10台、推土机10台,勘探测量设计人员三名,司机、建筑工人等一大批人。
人员当中还有一名54岁的美国人桑切斯先生。这是一名出色的企业管理人员,毕业美国哈孚大学,可以说是陈承宇的校友。
所有的设备和人员,刚好装了6个火车车皮。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没人认识这些工程机械为何物,所为何用,在路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机器怪物。
这次陈承宇没有采取上次那种先看好地,再叫律师办手续付账的方法。而是直接把施工人员、机械全部搬过来。
尽管现在还不知道地在哪里。但陈承宇心中已有定数。
选择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建立工业园区,原因是这里是美国的中心位置,方便产品销往全美。
而且离美国五大湖工业区距离比较近。原料可以做到就近。
安顿好众人,陈承宇和陈信达、桑切斯先生等几人就逆着密西苏里河向上游走去。
寻找理想土地。
走了12公里,陈承宇看到密西苏里河两岸被河水冲积而成的二片草地,靠近草地边上的是一片片树林。
河边的草地可以养殖牛羊。树林中间的草地,不是可以建工厂了吗?还是园林工厂呢。
陈承宇马上拍板,不惜成本也要把这片土地以最快的速度买下来。
找到买家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土地分属于两个州。以密西苏里河为界,西边是堪萨斯州,东边是密西里州。这次一共购买了80平方公里的土地(折合12万亩)。
勘定好地界,双方写下契约,等于交易完成得差不多了。第二天去登记交易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过了几天,陈承宇忽然想起欢乐谷的葛兰姆家族和杜斯保利家族,他们都是以放牧牛羊为主,又在上游购买了40平方公里(折合6万亩)的草地。
桑切斯先生去联系购买红砖、水泥、钢枝、模板等各种建筑用物品。
陈信达指挥工人,用各种工程机械推平树林间的一片空地,在离计划建造车间不远的地方,把一个食堂和宿舍建起来再说。
桑切斯先生招来三四千工人,多数是华人。陈承宇说人数还不够,还要继续扩招。
桑切斯先生于是派出几路人马外出招工。
又召集工人开会,明确告诉工人:你们当中有亲人、熟人的,可以写信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来这里参加工作?我们这里要建设多个工厂,前期建筑工作完成之后了,工厂还需要大量的人做工。
凡是前期来这里做建筑工人的,工厂建好后,可以马上进入工厂,成为一名杜克实验室名下的工人。
桑切斯先生把杜克实验室的唬头也搬了出来,这一招够管用,此时杜克实验室不但在美国,在欧美各国已经是世界顶级实验室了。直接用这个名头的结果就是前来参加应聘工作的工人趋之若鹜、络绎不绝。
陈承宇全部接收。
建筑面积达二万四千平方米的二层食堂很快建好了,吃饭在一楼,住在二楼。
后来人多了,一楼晚上也住人。反正算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比住帐篷好多了。
整理出一条30米宽的大道,陈承宇叫它杜克大道,自行车分类车间就布局在这条大道两边,车间厂房全部采用框架结构(以后怎样分隔都行),建二层。第一层高6米,第二层高4米,以确保空气流通。每车间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则,陈承宇把自行车的部件分拆,类似的部件合并为一个车间,于是:
第一车间生产车头把、刹车把手、车首碗组;
第二车间生产前座(座杆和座垫)、后座;
第三车间:齿盘、飞轮;
第四车间:钢圈、辐条;
第五车间:链条;
第六车间:刹车夹器、脚踏曲柄;
第七车间:打气筒;
第八车间:轮胎、车头把套胶、刹车胶片;
第九车间:菱形车架、前叉。
第八车间生产的产品有异味;第九车间生产的配件要喷漆,所以都远离其它车间500米。
遇到有大树阻碍车间建设,尽量不砍伐,把枝叶砍少,用挖掘机把树连泥连根挖起,移栽到大路两边,或者是移栽到河边草地,作防风林用。
一棵也不许浪费。由此可知建成以后的工厂,都有一流的环境。
陈承宇任命老校友桑切斯先生为自行车厂负责人、工厂建设总指挥,全权负责自行车厂的筹建。
然后陈承宇回到波士顿,万事开头繁,波士顿的杜克实验室还有一大堆事要忙。
与桑切斯先生商讨各项事宜,掌握自行车厂的建设进度,只有通过电报往来交流。
框架结构的建造速度是飞快的,三千多人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建一个车间(宿舍大楼)。
陈承宇又想第二层暂时是用不上的,于是发电报给桑切斯先生:一楼拆了模板之后,在内墙批一层石灰,拉好照明、工业电路。可以开工制造自行车配件了。
待桑切斯先生告知一楼建得差不多了,陈承宇马上指示杜克实验室联系铁路,托运生产设备过去。
又电告桑切斯先生订购各种生产原料。这里距离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很近,制造自行车所需要的钢铁可以就近得到,水陆交通方便。
桑切斯先生把3,000多人分成二个组,一个组继续建造第二层楼;一个组在杜克实验室派来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在一楼开始生产自行车零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