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这样是抢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圣使,请允许我跟这位老先生谈谈吧。”
陈承宇还想继续说下去,旁边的传教士本尔先生按捺不住了:你这样说,就是鸡同鸭讲,说到明天也没有用,还是用我的老办法,用传教的方式说服对方。
于是本尔先生拉着老人坐到树阴底下的帐篷里,避开火热的太阳,两人喝着中国茶,慢慢聊去了。也不知道本尔先生是怎样传的教,这岛上七百多人,全部加入摩门教。
喜盈盈的本尔先生通过船上电台,把喜讯发到杜克实验室,再由杜克实验室用有线电报转发到盐湖城摩门总教报喜。
四天后,从皮休岛到邦里基岛的道路,由羊肠小道修整成一条8米宽的大路。挖掘机、推土机在隆隆轰鸣声中,直接开到邦里基岛,开始垦荒、筑堤坝、造田等一系列工作。
陈承宇特意在邦里基岛规划一条长2.3公里、宽200米的跑道,以及50亩的防风林,作为以后的飞机跑道和飞机场使用。
现在这个地方一部分用于培育蔬菜苗;一部分以及岛上大型活动场、晒场使用。
邦里基岛上的土地肥得流油,泥土主要由一层厚厚的鸟粪,日积月累堆沤而成,这是真正的农家肥,一块种什么作物产量都高产的宝地。
可惜的是,把邦里基岛和布亚里拉岛连接起来的一条大堤,一条长约36公里的土堤,上面也是一层厚厚的鸟粪为主的土堤,却因为海平面的升高,多处地方被海水漫过。
海水把上面一层肥沃的泥土反复冲刷,有几段地方的肥沃土壤已经所剩无几了。陈承宇决定把这一段堤岸临海的一面,用海水专用水泥筑起来,以抵御海水的侵蚀。
这样至少又可以获得万亩良田。
现在的邦里基岛,经过拖拉机犁耙翻地,共垦得4000多亩良田好地。
为了抢季节,还在拖拉机犁耙翻地的时候,陈承宇已把把要种植的农作物种子,包括稻谷、红薯、玉米、几种蔬菜的种子,用淡水浸泡,然后捞出,放在布袋里催芽。
拖拉机犁耙翻地的第一天,平整了一块育苗田,把发芽的种子播下去。待苗长大之后,再移植种植。
这是一种很先进的集中育苗种植方法。
陈承宇想到自己来自后世,种植技术比现在先进多了,为了把种植技术推广出去,陈承宇自己编写了农业技术教材,从官员中抽出20名会种田的农家子弟,办了一个学习班。
未来的驻岛指挥官杨相成,常常来听课,这样陈承宇的学生就有21个。这天说到水稻的抛秧的技术的时候,大家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陈承宇说道:“这个是最省力,最快的办法,你们不用相信,你们只要按我说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一个人一天可以抛栽6至7亩,400人一天可以完成2400至2800亩,二天就可以完成水稻种植任务。”
眨眼间过了好几天,看看农业技术学习班的学员学得差不多,各项工作正在按部就班。一天晚上忽然思乡起来,想回合浦去看看。
临走之前,陈承宇找来杨相成,两人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内容:生活区、油库、工厂厂房、码头、拓展港口、在邦里基岛建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建猪舍、鸡舍……
俩人还谈到了填海造田的事情,按照陈承宇的意思,在离堤岸一公里的浅水滩,筑起水泥堤坝,这样两条堤坝并行,中间空出来的一平方公里,则从外海,用泵抽沙回填。
单是两条堤岸就能多得55平方公里的土地,算起来要抽沙22万立方米,至少要10艘抽沙船,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暂时又没有防海水腐蚀的特种水泥,这都是明年的事了,先安排人勘测出相关数据再安排了。
陈承宇又嘱咐杨相成,在搞建设的同时,训练不能放松,要抓紧船员的军事训练。
翌日,陈承宇乘坐泰山号铁甲舰启程返回廉州府。随行的还有二艘补给船,这两艘补给船把油全部均给留在礁湖里的四艘铁甲舰,清空后这才出发。
泰山号铁甲舰在前面,二艘补给船在后面,以20节的经济航速向毛里伯斯海驶去。
碧波如玉,一望无际,铁甲舰前面忽然跃起了十几条海豚,不论船头转向那个方向,海豚总在船头的前面跳跃,李君天惊奇道:“这鱼儿知道我们去那儿,带着我们走呢。”
陈承宇想解释一下,又觉得自己说出来李君天未必懂,只能摇摇头说道:“这次回美国,说什么我也要送你去学校读书,出门一趟,问题无数,什么都不懂。”
“好啊!好啊!我想学打仗。”
“回美国你就去读军校吧。”
“太好了。”
“不过要先从中学读起。”
“啊!还要读中学?”
“当然了,没有基础,怎么能学好?打仗不是好玩的事,关于兄弟们的生死。”
一艘补给船离开队伍,向左拐去,这艘船穿过所罗门群岛,进入澳大利亚的珊瑚海。
在航行到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附近海域,15名“墓风”小组成员携带轻便武器,悄悄下船,然后分成五个小组,分赴澳大利亚各地,查看各地情况。
这时候澳大利亚还没有成为一个国家。陈承宇准备强势进入澳大利亚,凭着领先一百多年的知识,把澳大利亚的资源抓在手中。在强势进入之前,陈承宇回顾了澳大利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早在4万多年前,就生活在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后来英国航海家发现了这块沃土,就无耻地宣布澳大利亚归英国所有,正如一个人闯入别人家中,未经主人同意,就宣布这是我的地盘,属于我了。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分成若干部落,过着狩猎采集、自给自足、群居式的原始生活。说他们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也不为过。
但白人到来之后,凭借着发达的物质文明,用武力强占土著人的良田、牧场,把土著赶到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双方矛盾越闹越大。
1804年5月的一天,在范迪门地区的一个土著居住区附近,一群欧洲白人士兵向正在丛林里狩猎的土著人开枪射击,引起土著人的反抗,从而爆发了一场持续了26年之久的白人与土著人之间的战争。
1830年秋天,范迪门地区总督阿瑟下令将该地区所有的土著人驱赶到这个岛屿东南部的丛林中一网打尽。于是数以千计的白人士兵及移民组成一道“黑线”,试图包围土著人,将其赶尽杀绝。
这就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著名的“黑色战争”。但阿瑟的计划没有得逞。土著人凭借丛林和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与白人周旋;甚至出其不意地抢夺白人手中的武器自卫反击。
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一个土著妇女和一个土著儿童被白人抓住。黑色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引起澳大利亚整个殖民区外来移民同土生居民之间的仇恨。
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引来大批海外移民,众多移民纷纷涌入,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移民迅速涌入。
中国移民干的是最艰苦、最没人愿意干的活计,却引起一些白人的嫉恨和不满。
殖民当局开始压制中国人:一是减少移民入境;二对已来澳的华工百般刁难与限制,甚至用暴力手段迫害华工;三是对在澳从事采金业的华工课以重税,收取人头税,剥夺其劳动所得。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陈承宇决定强势介入澳大利亚:
你们来得,我们就来不得?凭什么你们可以随意欺负我们华人?
“兄弟们!我来了,等着我带领你们打出一片新天地。”
补给船在西里伯斯海追上了队伍,现在他们将穿过西里伯斯海,到达苏禄海。
这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暗礁,又水流湍急,经常发生触礁沉船事故,三艘舰船打开声呐,小心翼翼向前驶去。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先进技术用于航海,作用巨大。
刚开始大家没有经验,有些战战兢兢,后来在声呐的帮助下,在大功率柴油机的推动下,在礁石中进退有据,游刃有余,各舰舰长也大胆起来。
看看已经走出暗礁群,大家不由松了一口气。
忽然间一声锣响,前面的礁石群中冲出二三百人,拿着手中的大刀木棒“呜嗬!呜嗬!”的大叫,这是声音不够响亮,貌似没饱饭。
前面来了一只木船,船上有一个红脸老人,手执红樱枪,枪尖遥指泰山号铁甲舰,摆足了绝世高手的范儿。
老人右边站着一个少年,唇红齿白,就一个白衣秀才,
左边站着一个渔家姑娘,脸晒得红里透黑,右手拿着一把剑,腰间束一条绸带,把本来就细的细腰勒得更细,显得胸前非常突出,这个时代还没有罩罩的吧。
饶是陈承宇两世为人,也看得一阵眩晕。忙闭上眼睛,定了定神。
又摸摸鼻子,幸好没流鼻血,幸甚!幸甚!
“圣使,请允许我跟这位老先生谈谈吧。”
陈承宇还想继续说下去,旁边的传教士本尔先生按捺不住了:你这样说,就是鸡同鸭讲,说到明天也没有用,还是用我的老办法,用传教的方式说服对方。
于是本尔先生拉着老人坐到树阴底下的帐篷里,避开火热的太阳,两人喝着中国茶,慢慢聊去了。也不知道本尔先生是怎样传的教,这岛上七百多人,全部加入摩门教。
喜盈盈的本尔先生通过船上电台,把喜讯发到杜克实验室,再由杜克实验室用有线电报转发到盐湖城摩门总教报喜。
四天后,从皮休岛到邦里基岛的道路,由羊肠小道修整成一条8米宽的大路。挖掘机、推土机在隆隆轰鸣声中,直接开到邦里基岛,开始垦荒、筑堤坝、造田等一系列工作。
陈承宇特意在邦里基岛规划一条长2.3公里、宽200米的跑道,以及50亩的防风林,作为以后的飞机跑道和飞机场使用。
现在这个地方一部分用于培育蔬菜苗;一部分以及岛上大型活动场、晒场使用。
邦里基岛上的土地肥得流油,泥土主要由一层厚厚的鸟粪,日积月累堆沤而成,这是真正的农家肥,一块种什么作物产量都高产的宝地。
可惜的是,把邦里基岛和布亚里拉岛连接起来的一条大堤,一条长约36公里的土堤,上面也是一层厚厚的鸟粪为主的土堤,却因为海平面的升高,多处地方被海水漫过。
海水把上面一层肥沃的泥土反复冲刷,有几段地方的肥沃土壤已经所剩无几了。陈承宇决定把这一段堤岸临海的一面,用海水专用水泥筑起来,以抵御海水的侵蚀。
这样至少又可以获得万亩良田。
现在的邦里基岛,经过拖拉机犁耙翻地,共垦得4000多亩良田好地。
为了抢季节,还在拖拉机犁耙翻地的时候,陈承宇已把把要种植的农作物种子,包括稻谷、红薯、玉米、几种蔬菜的种子,用淡水浸泡,然后捞出,放在布袋里催芽。
拖拉机犁耙翻地的第一天,平整了一块育苗田,把发芽的种子播下去。待苗长大之后,再移植种植。
这是一种很先进的集中育苗种植方法。
陈承宇想到自己来自后世,种植技术比现在先进多了,为了把种植技术推广出去,陈承宇自己编写了农业技术教材,从官员中抽出20名会种田的农家子弟,办了一个学习班。
未来的驻岛指挥官杨相成,常常来听课,这样陈承宇的学生就有21个。这天说到水稻的抛秧的技术的时候,大家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陈承宇说道:“这个是最省力,最快的办法,你们不用相信,你们只要按我说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一个人一天可以抛栽6至7亩,400人一天可以完成2400至2800亩,二天就可以完成水稻种植任务。”
眨眼间过了好几天,看看农业技术学习班的学员学得差不多,各项工作正在按部就班。一天晚上忽然思乡起来,想回合浦去看看。
临走之前,陈承宇找来杨相成,两人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内容:生活区、油库、工厂厂房、码头、拓展港口、在邦里基岛建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建猪舍、鸡舍……
俩人还谈到了填海造田的事情,按照陈承宇的意思,在离堤岸一公里的浅水滩,筑起水泥堤坝,这样两条堤坝并行,中间空出来的一平方公里,则从外海,用泵抽沙回填。
单是两条堤岸就能多得55平方公里的土地,算起来要抽沙22万立方米,至少要10艘抽沙船,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暂时又没有防海水腐蚀的特种水泥,这都是明年的事了,先安排人勘测出相关数据再安排了。
陈承宇又嘱咐杨相成,在搞建设的同时,训练不能放松,要抓紧船员的军事训练。
翌日,陈承宇乘坐泰山号铁甲舰启程返回廉州府。随行的还有二艘补给船,这两艘补给船把油全部均给留在礁湖里的四艘铁甲舰,清空后这才出发。
泰山号铁甲舰在前面,二艘补给船在后面,以20节的经济航速向毛里伯斯海驶去。
碧波如玉,一望无际,铁甲舰前面忽然跃起了十几条海豚,不论船头转向那个方向,海豚总在船头的前面跳跃,李君天惊奇道:“这鱼儿知道我们去那儿,带着我们走呢。”
陈承宇想解释一下,又觉得自己说出来李君天未必懂,只能摇摇头说道:“这次回美国,说什么我也要送你去学校读书,出门一趟,问题无数,什么都不懂。”
“好啊!好啊!我想学打仗。”
“回美国你就去读军校吧。”
“太好了。”
“不过要先从中学读起。”
“啊!还要读中学?”
“当然了,没有基础,怎么能学好?打仗不是好玩的事,关于兄弟们的生死。”
一艘补给船离开队伍,向左拐去,这艘船穿过所罗门群岛,进入澳大利亚的珊瑚海。
在航行到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附近海域,15名“墓风”小组成员携带轻便武器,悄悄下船,然后分成五个小组,分赴澳大利亚各地,查看各地情况。
这时候澳大利亚还没有成为一个国家。陈承宇准备强势进入澳大利亚,凭着领先一百多年的知识,把澳大利亚的资源抓在手中。在强势进入之前,陈承宇回顾了澳大利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早在4万多年前,就生活在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后来英国航海家发现了这块沃土,就无耻地宣布澳大利亚归英国所有,正如一个人闯入别人家中,未经主人同意,就宣布这是我的地盘,属于我了。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分成若干部落,过着狩猎采集、自给自足、群居式的原始生活。说他们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也不为过。
但白人到来之后,凭借着发达的物质文明,用武力强占土著人的良田、牧场,把土著赶到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双方矛盾越闹越大。
1804年5月的一天,在范迪门地区的一个土著居住区附近,一群欧洲白人士兵向正在丛林里狩猎的土著人开枪射击,引起土著人的反抗,从而爆发了一场持续了26年之久的白人与土著人之间的战争。
1830年秋天,范迪门地区总督阿瑟下令将该地区所有的土著人驱赶到这个岛屿东南部的丛林中一网打尽。于是数以千计的白人士兵及移民组成一道“黑线”,试图包围土著人,将其赶尽杀绝。
这就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著名的“黑色战争”。但阿瑟的计划没有得逞。土著人凭借丛林和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与白人周旋;甚至出其不意地抢夺白人手中的武器自卫反击。
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一个土著妇女和一个土著儿童被白人抓住。黑色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引起澳大利亚整个殖民区外来移民同土生居民之间的仇恨。
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引来大批海外移民,众多移民纷纷涌入,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移民迅速涌入。
中国移民干的是最艰苦、最没人愿意干的活计,却引起一些白人的嫉恨和不满。
殖民当局开始压制中国人:一是减少移民入境;二对已来澳的华工百般刁难与限制,甚至用暴力手段迫害华工;三是对在澳从事采金业的华工课以重税,收取人头税,剥夺其劳动所得。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陈承宇决定强势介入澳大利亚:
你们来得,我们就来不得?凭什么你们可以随意欺负我们华人?
“兄弟们!我来了,等着我带领你们打出一片新天地。”
补给船在西里伯斯海追上了队伍,现在他们将穿过西里伯斯海,到达苏禄海。
这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暗礁,又水流湍急,经常发生触礁沉船事故,三艘舰船打开声呐,小心翼翼向前驶去。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先进技术用于航海,作用巨大。
刚开始大家没有经验,有些战战兢兢,后来在声呐的帮助下,在大功率柴油机的推动下,在礁石中进退有据,游刃有余,各舰舰长也大胆起来。
看看已经走出暗礁群,大家不由松了一口气。
忽然间一声锣响,前面的礁石群中冲出二三百人,拿着手中的大刀木棒“呜嗬!呜嗬!”的大叫,这是声音不够响亮,貌似没饱饭。
前面来了一只木船,船上有一个红脸老人,手执红樱枪,枪尖遥指泰山号铁甲舰,摆足了绝世高手的范儿。
老人右边站着一个少年,唇红齿白,就一个白衣秀才,
左边站着一个渔家姑娘,脸晒得红里透黑,右手拿着一把剑,腰间束一条绸带,把本来就细的细腰勒得更细,显得胸前非常突出,这个时代还没有罩罩的吧。
饶是陈承宇两世为人,也看得一阵眩晕。忙闭上眼睛,定了定神。
又摸摸鼻子,幸好没流鼻血,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