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往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颜逊?唐潆愕然。
颜逊早已作古,即便从前唐潆恨不得将其杀之而后快,如今他不过白骨森森葬于一抔黄土之下,于她而言,与陌生人无异。眼下再度提及,心里除却愕然外,无波无澜。但随即她很快想到,当年阆风苑之变,她六哥献怀太子遇毒身亡,罪魁祸首便是颜逊。
那时,她以为颜逊只作了这一桩恶,害死了与她投契亲昵的兄长,才借兄弟阋墙离心离德之刀杀人。但此刻听阿娘说来,竟似乎并非仅此?
她心中的不安愈演愈烈,不由屏住了呼吸,专注听下去。
太后淡然如故,她道:“阿祁尚在人世时,颜逊常趁国舅之便出入中宫,那时我只以他确与阿祁兄妹情深,虽此举颇为寻常,却不以为意。直至眼线略得线索,皇嗣中毒竟是颜逊所为,我惊骇之下欲密禀先帝,颜逊却抢先寻我,迫我与他里应外合。”
阿婆宁折不弯,阿娘又逊她几分?唐潆自幼受太后启蒙教导,朝夕相处,观其行事心性,便知她断然难以容忍乱臣篡国之祸事发生,遑论祸由出自本家。颜逊逼她,她定是不应,利益相悖,争执必不可少,颜逊如斯歹毒,甚至可能……
无需太后再往下说,唐潆已猜到后文,但她却尚存希冀,只盼下毒之人其实并非颜逊。她身心皆系于解毒清毒之上,倘若真是颜逊,他人已死,再去何处寻解毒清毒之法?退一步说,此毒另有他解,阿娘的身体能康健如初,这最好不过,但又教她如何忍下心头这口不平之气?
伤了她的心上人,却毫无痛苦地死了,血债未偿,却一了百了,竟有如此好事么?从前过去的许多年里,因她疏忽粗心,究竟错过了多少真相,以致如今连替阿娘报复这作恶多端之人都做不到。
她口口声声说倾慕她,可到底,她能为她做些什么?明明她已长大成人,在她眼前却仿佛永远都是个孩子,所以……阿娘才会将此事瞒她吗?因为她知道,即便告诉了自己,亦不过徒增烦恼,于事无补。
唐潆抿紧了下唇,握着太后手腕的手不禁松开,犹如自觉不配触碰她、拥有她一般。
“因儿时印象,我对颜逊脾性作风甚是熟稔,知他残忍暴虐,手段卑劣。其时我掌中宫不足一年,内外人脉稀缺,根基不稳,若与他冲突剧烈,恐遭不测,只得先应允他,再暗中行事。”余下,如何行事如何安排如何布局,太后略过不谈,但推测一二便知此非易事——先帝年间,朝堂上颜氏萧党分庭抗礼,颜怀信辞官退隐后,颜氏为首者即是颜逊,他权柄在握,背着他行事又岂会容易?
太后微顿片刻,再开口时,眼底渐渐漫散出痛恨与遗憾,这般情绪外露于她而言实是少有,语气随之低沉下来:“自先皇嗣中毒夭折,中宫的膳食必经我过目,宫人亦更迭换新,如此风平浪静了些时日。中宫已如铜墙铁壁,颜逊再想下手便绕不开我,于是……他又来寻我。”
话音落下,便是沉默。这沉默背后是怎样复杂难解的心境,唐潆无从得知,但她仿佛能听见太后在心底沉重的叹息声。世上并无生来便坚强独立的人,因失去依靠或情境所迫,才不得已自己肩挑重担,克服诸多困难险阻,但这样的人却与常人无异,偶尔会示人以柔弱无助的一面。
较之平素便娇弱幼小之人,反更使人心疼不舍。
唐潆看着太后,情不自禁地坐过去几分,与她挨肩而坐,又将手置于她的肩头,轻轻拍了拍。从小到大,都是太后会对她做出这般安慰人的举止,如今,由她来做,却无半分扭捏,反而极为自然。她甚至,心中有种得偿所愿的感觉,很早很早的时候,她就想成为一个大人,能与她分忧,能伴她苦乐了。
更令她暗自欣喜的是,太后没有抗拒,于是她愈放纵了些,竟揽着她的肩头,将她抱得与自己更贴近几分。
仅此,便是安慰,寻常人能说出些顺耳体贴的话,她们却俱是不能。一个是因性情所限,一个是因受其影响,说不好确有不好之处,说好,这般契合心灵的举止,熟悉非常,显然能使人放松下来,一直藏在心底的往事才能付诸于口:
“趁先帝病重,有龙驭宾天之势,他又欲下毒害人,我岂肯应允。我知他并非善罢甘休之人,却不知他早有后招。你阿婆在金陵去世,我未能扶灵尽孝,心中便有缺憾,颜逊以此为机,与我看了你阿婆的遗书,又以利诱我,诓我他若得势,定许我就此出宫。”
太后垂眸,细密纤长的眼睫将她的眸色遮掩于阴影中,她唇边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明知或是欺瞒,鬼使神差,我竟应了他。竟眼睁睁地看着,两个活生生的人,昨日还在唤我母后,眨眼便七窍流血地倒在了我面前,再无生息。”
颜逊与她通气,只为伺机下毒,让她袖手旁观即可。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她本是心善之人。因一时出宫自由,回金陵吊唁生母之欲,她做出了这样悔恨终生的选择,之后的日日夜夜,她时常会梦见这幕悲惨的场景,惊醒后便是无穷无尽的抱愧与自责。
她甚至痛恨自己,无能更自私!
初入宫时唐潆便耳闻诸皇嗣无端中毒身死,又遥想颜逊既能下毒残害献怀太子,之前几位嗣君遇毒之事定是他所为无疑。故而她没有惊讶,察觉到太后的身体在微微发抖,她忙更紧地抱住了她,口上道:“阿娘,颜逊利欲熏心手段卑劣,他借人弱点设下阴谋,实是小人行径。您已做得很好,几位兄长我虽不得亲见,但就儿而言,您对我素来妥帖细致,想来对他们亦是如此。养育之恩深厚,他们泉下有知,又岂会怨怪于您?”
安慰收效甚微,太后不语,良久后才续说:“那之后,便是你弘哥哥了。”四个养子中,与她真正感情深厚的太子弘,唐潆幼时就常听宫人提起,但只是宫人,太后甚少提他,像是生怕将伤疤揭开,直面痛处。
“弘哥哥,我记得,他是染了天花。”古时,天花致命,且药石罔效,即便皇室,亦束手无策。
太后点头:“对。那时,我已在与颜逊斡旋,你父皇身体日渐好转,他只好暂且放下戕害嗣君,以趁皇帝病危而从中生乱得利的策划。”
照这般说,太子弘的死却与颜逊无关?唐潆忍不住追问:“之后呢?”
“之后……”太后眸色微变,她失笑道,“之后,他染病夭折了。”
听来似乎不如前例震惊骇人,但唐潆却知,太后心中定然更难过,更自责。她是信佛之人,佛家因果报应之说,她之前袖手旁观,于是换来爱子夭折的恶果,不正是报应么?非她所杀,又与她所杀何异?
都说感同身受是善意的谎言,但此时,唐潆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痛楚。她望向庭苑的方向,门窗紧闭,她不可远观,庭苑中那株树身上刻有划痕的海棠浮现在她脑海中,明知是伤心之物,却仍留着,日夜所见,该是如何悲痛。
唐潆紧紧地抱住了她,没有任何杂念,她只想好好抱她,犹嫌这样的拥抱不足以表达内心感受。她多想,将她的痛苦,将她的伤心,将她的难过,都留给自己,萦绕她一生的便唯有欢欣与喜悦,再无不好的事。
可,世事为何总不遂人愿?
“弘儿尚在人世时,因我与他感情深厚密切,颜逊多疑,生怕来日功败垂成。遂让我服下□□,我为取信他,自然听从,第三日,他便将解药给我。此举,意在使我畏惧,继而服顺于他。”牵机之毒,医正称其霸道坚韧,发作时心如刀绞如被箭雨。
太后却轻描淡写地带过,兴许是怕她听了难受,又或许……唐潆回味了太后适才的语气,竟从中品出些许释然与舒缓。她中了毒,受尽折磨,却仿佛将其视为偿还罪责的途径,甘之若饴。
即便服顺,亦是缓兵之计,颜逊后来事败身亡便是最好的佐证。那么,太子弘之后另有变数,却是颜逊意料之外,股掌之外了,这个变数……莫非是自己么?
唐潆将此疑问先压下,她有更牵挂关心之事:“这么说,那时,毒便解了?”残留在阿娘体内的余毒又是怎生回事?能迫她服毒一次,便有两次、三次……后来颜逊又迫阿娘服毒了?
很快,唐潆心中闪现过一个可能。
而太后的话,随之将她的猜测定音为实情:“阆风苑时,颜逊毒害你六哥哥,你父皇闻讯既惊且怒,情绪激愤下,濒临垂危。其时亲卫军伴驾,行宫又在京郊,于他有利,倘若皇帝驾崩,他定生事。我为瞒他,故而服毒,事败后他知我叛他,不曾与我解药。”
话已至此,先前的侥幸荡然无存。唐潆陷入了一种手足无措的局面,她本不该如此,愤懑亦可,恼怒亦可,痛恨亦可,无论如何,都不该是眼下的状态。但她实在不知,她有仇有怨,却寻谁去报?寻一具白骨么?将它从黄土里扒出来,使颜逊坟冢尽失,暴露于荒野之外,鞭尸解恨么?
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为什么瞒着她?如果早些告诉她,兴许能迫颜逊给出清毒之法,兴许能颁告诏令,遍寻天下能人奇才,更能让她将颜逊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
她的情绪压抑在心中,面色已十分苍白,抱着自己的手颤抖得厉害。太后从她怀里松开,随即坐起身,仿佛知道唐潆想问什么,如儿时那般,她伸出手,抚摸孩子柔软光滑的后颈,声音是熟悉的温柔却又清冷:“这许多事,从起初便能避免。只因阿祁离世时,你父皇允她遗愿,只要颜逊不祸及自身,决不诛杀颜氏一人,故而他一忍再忍,纵容祸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她的声音像一缕清风,从唐潆耳畔拂过,是久违的告诫教诲,却令她沉重万分:
“小七,人都有弱处,都有软肋,无可厚非。但身为君王,当将其遮掩,不示于人,才不会为人所利用。”
她没有说完,唐潆知道,她没有说完。阿爹的软肋是颜祁,而她的软肋……
倘若她那时得知,定会不管不顾去讨解药,颜逊伪君子真小人,他知她有所求,暂不会杀他。不仅如此,颜逊有所需,她定会满足。初登基时,她本不看重帝位,为了解药,拱手让人的荒唐事怕都做得出来。
所以,阿娘才瞒着她么?
抑或是……告诉她于事无补,牵机毒素早已深入肺腑,祸及双目是既定的后果,无可挽回?自己登基时,阿娘垂帘听政,她之诰令亦可征辟贤士名医,没有人会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但确无良方,只得听之任之么?
随着谈话的深入,零星的希望一点点被打得支离破碎,唐潆鼻间酸涩,双目通红,眼泪已在聚集,但她忍着,没有落下。她看向太后,再顾不得其他,紧紧抱住了她,力气大得犹如要将彼此揉碎,再不分离。
勉强挤出一个难看扭曲的笑容,她哽咽着道:“阿娘,本朝无神医良方,我便去异邦寻。天下之大,总有法子可寻,我会想办法,我一定会想办法。”
唐潆只恨,自己来得太晚,倘若再早一些——不,再早很多,她会比她年长,她会长到恰可陪伴她、保护她的年岁,她定会将她的“软肋”好好藏起来,不示于人,不让旁人有半分伤害她的可能,不让她独自承担这许多艰难苦痛。
但世间从无如果,这愿以我身心替你尝遍所受痛楚却求而不得的滋味,又何异于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颜逊?唐潆愕然。
颜逊早已作古,即便从前唐潆恨不得将其杀之而后快,如今他不过白骨森森葬于一抔黄土之下,于她而言,与陌生人无异。眼下再度提及,心里除却愕然外,无波无澜。但随即她很快想到,当年阆风苑之变,她六哥献怀太子遇毒身亡,罪魁祸首便是颜逊。
那时,她以为颜逊只作了这一桩恶,害死了与她投契亲昵的兄长,才借兄弟阋墙离心离德之刀杀人。但此刻听阿娘说来,竟似乎并非仅此?
她心中的不安愈演愈烈,不由屏住了呼吸,专注听下去。
太后淡然如故,她道:“阿祁尚在人世时,颜逊常趁国舅之便出入中宫,那时我只以他确与阿祁兄妹情深,虽此举颇为寻常,却不以为意。直至眼线略得线索,皇嗣中毒竟是颜逊所为,我惊骇之下欲密禀先帝,颜逊却抢先寻我,迫我与他里应外合。”
阿婆宁折不弯,阿娘又逊她几分?唐潆自幼受太后启蒙教导,朝夕相处,观其行事心性,便知她断然难以容忍乱臣篡国之祸事发生,遑论祸由出自本家。颜逊逼她,她定是不应,利益相悖,争执必不可少,颜逊如斯歹毒,甚至可能……
无需太后再往下说,唐潆已猜到后文,但她却尚存希冀,只盼下毒之人其实并非颜逊。她身心皆系于解毒清毒之上,倘若真是颜逊,他人已死,再去何处寻解毒清毒之法?退一步说,此毒另有他解,阿娘的身体能康健如初,这最好不过,但又教她如何忍下心头这口不平之气?
伤了她的心上人,却毫无痛苦地死了,血债未偿,却一了百了,竟有如此好事么?从前过去的许多年里,因她疏忽粗心,究竟错过了多少真相,以致如今连替阿娘报复这作恶多端之人都做不到。
她口口声声说倾慕她,可到底,她能为她做些什么?明明她已长大成人,在她眼前却仿佛永远都是个孩子,所以……阿娘才会将此事瞒她吗?因为她知道,即便告诉了自己,亦不过徒增烦恼,于事无补。
唐潆抿紧了下唇,握着太后手腕的手不禁松开,犹如自觉不配触碰她、拥有她一般。
“因儿时印象,我对颜逊脾性作风甚是熟稔,知他残忍暴虐,手段卑劣。其时我掌中宫不足一年,内外人脉稀缺,根基不稳,若与他冲突剧烈,恐遭不测,只得先应允他,再暗中行事。”余下,如何行事如何安排如何布局,太后略过不谈,但推测一二便知此非易事——先帝年间,朝堂上颜氏萧党分庭抗礼,颜怀信辞官退隐后,颜氏为首者即是颜逊,他权柄在握,背着他行事又岂会容易?
太后微顿片刻,再开口时,眼底渐渐漫散出痛恨与遗憾,这般情绪外露于她而言实是少有,语气随之低沉下来:“自先皇嗣中毒夭折,中宫的膳食必经我过目,宫人亦更迭换新,如此风平浪静了些时日。中宫已如铜墙铁壁,颜逊再想下手便绕不开我,于是……他又来寻我。”
话音落下,便是沉默。这沉默背后是怎样复杂难解的心境,唐潆无从得知,但她仿佛能听见太后在心底沉重的叹息声。世上并无生来便坚强独立的人,因失去依靠或情境所迫,才不得已自己肩挑重担,克服诸多困难险阻,但这样的人却与常人无异,偶尔会示人以柔弱无助的一面。
较之平素便娇弱幼小之人,反更使人心疼不舍。
唐潆看着太后,情不自禁地坐过去几分,与她挨肩而坐,又将手置于她的肩头,轻轻拍了拍。从小到大,都是太后会对她做出这般安慰人的举止,如今,由她来做,却无半分扭捏,反而极为自然。她甚至,心中有种得偿所愿的感觉,很早很早的时候,她就想成为一个大人,能与她分忧,能伴她苦乐了。
更令她暗自欣喜的是,太后没有抗拒,于是她愈放纵了些,竟揽着她的肩头,将她抱得与自己更贴近几分。
仅此,便是安慰,寻常人能说出些顺耳体贴的话,她们却俱是不能。一个是因性情所限,一个是因受其影响,说不好确有不好之处,说好,这般契合心灵的举止,熟悉非常,显然能使人放松下来,一直藏在心底的往事才能付诸于口:
“趁先帝病重,有龙驭宾天之势,他又欲下毒害人,我岂肯应允。我知他并非善罢甘休之人,却不知他早有后招。你阿婆在金陵去世,我未能扶灵尽孝,心中便有缺憾,颜逊以此为机,与我看了你阿婆的遗书,又以利诱我,诓我他若得势,定许我就此出宫。”
太后垂眸,细密纤长的眼睫将她的眸色遮掩于阴影中,她唇边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明知或是欺瞒,鬼使神差,我竟应了他。竟眼睁睁地看着,两个活生生的人,昨日还在唤我母后,眨眼便七窍流血地倒在了我面前,再无生息。”
颜逊与她通气,只为伺机下毒,让她袖手旁观即可。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她本是心善之人。因一时出宫自由,回金陵吊唁生母之欲,她做出了这样悔恨终生的选择,之后的日日夜夜,她时常会梦见这幕悲惨的场景,惊醒后便是无穷无尽的抱愧与自责。
她甚至痛恨自己,无能更自私!
初入宫时唐潆便耳闻诸皇嗣无端中毒身死,又遥想颜逊既能下毒残害献怀太子,之前几位嗣君遇毒之事定是他所为无疑。故而她没有惊讶,察觉到太后的身体在微微发抖,她忙更紧地抱住了她,口上道:“阿娘,颜逊利欲熏心手段卑劣,他借人弱点设下阴谋,实是小人行径。您已做得很好,几位兄长我虽不得亲见,但就儿而言,您对我素来妥帖细致,想来对他们亦是如此。养育之恩深厚,他们泉下有知,又岂会怨怪于您?”
安慰收效甚微,太后不语,良久后才续说:“那之后,便是你弘哥哥了。”四个养子中,与她真正感情深厚的太子弘,唐潆幼时就常听宫人提起,但只是宫人,太后甚少提他,像是生怕将伤疤揭开,直面痛处。
“弘哥哥,我记得,他是染了天花。”古时,天花致命,且药石罔效,即便皇室,亦束手无策。
太后点头:“对。那时,我已在与颜逊斡旋,你父皇身体日渐好转,他只好暂且放下戕害嗣君,以趁皇帝病危而从中生乱得利的策划。”
照这般说,太子弘的死却与颜逊无关?唐潆忍不住追问:“之后呢?”
“之后……”太后眸色微变,她失笑道,“之后,他染病夭折了。”
听来似乎不如前例震惊骇人,但唐潆却知,太后心中定然更难过,更自责。她是信佛之人,佛家因果报应之说,她之前袖手旁观,于是换来爱子夭折的恶果,不正是报应么?非她所杀,又与她所杀何异?
都说感同身受是善意的谎言,但此时,唐潆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痛楚。她望向庭苑的方向,门窗紧闭,她不可远观,庭苑中那株树身上刻有划痕的海棠浮现在她脑海中,明知是伤心之物,却仍留着,日夜所见,该是如何悲痛。
唐潆紧紧地抱住了她,没有任何杂念,她只想好好抱她,犹嫌这样的拥抱不足以表达内心感受。她多想,将她的痛苦,将她的伤心,将她的难过,都留给自己,萦绕她一生的便唯有欢欣与喜悦,再无不好的事。
可,世事为何总不遂人愿?
“弘儿尚在人世时,因我与他感情深厚密切,颜逊多疑,生怕来日功败垂成。遂让我服下□□,我为取信他,自然听从,第三日,他便将解药给我。此举,意在使我畏惧,继而服顺于他。”牵机之毒,医正称其霸道坚韧,发作时心如刀绞如被箭雨。
太后却轻描淡写地带过,兴许是怕她听了难受,又或许……唐潆回味了太后适才的语气,竟从中品出些许释然与舒缓。她中了毒,受尽折磨,却仿佛将其视为偿还罪责的途径,甘之若饴。
即便服顺,亦是缓兵之计,颜逊后来事败身亡便是最好的佐证。那么,太子弘之后另有变数,却是颜逊意料之外,股掌之外了,这个变数……莫非是自己么?
唐潆将此疑问先压下,她有更牵挂关心之事:“这么说,那时,毒便解了?”残留在阿娘体内的余毒又是怎生回事?能迫她服毒一次,便有两次、三次……后来颜逊又迫阿娘服毒了?
很快,唐潆心中闪现过一个可能。
而太后的话,随之将她的猜测定音为实情:“阆风苑时,颜逊毒害你六哥哥,你父皇闻讯既惊且怒,情绪激愤下,濒临垂危。其时亲卫军伴驾,行宫又在京郊,于他有利,倘若皇帝驾崩,他定生事。我为瞒他,故而服毒,事败后他知我叛他,不曾与我解药。”
话已至此,先前的侥幸荡然无存。唐潆陷入了一种手足无措的局面,她本不该如此,愤懑亦可,恼怒亦可,痛恨亦可,无论如何,都不该是眼下的状态。但她实在不知,她有仇有怨,却寻谁去报?寻一具白骨么?将它从黄土里扒出来,使颜逊坟冢尽失,暴露于荒野之外,鞭尸解恨么?
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为什么瞒着她?如果早些告诉她,兴许能迫颜逊给出清毒之法,兴许能颁告诏令,遍寻天下能人奇才,更能让她将颜逊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
她的情绪压抑在心中,面色已十分苍白,抱着自己的手颤抖得厉害。太后从她怀里松开,随即坐起身,仿佛知道唐潆想问什么,如儿时那般,她伸出手,抚摸孩子柔软光滑的后颈,声音是熟悉的温柔却又清冷:“这许多事,从起初便能避免。只因阿祁离世时,你父皇允她遗愿,只要颜逊不祸及自身,决不诛杀颜氏一人,故而他一忍再忍,纵容祸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她的声音像一缕清风,从唐潆耳畔拂过,是久违的告诫教诲,却令她沉重万分:
“小七,人都有弱处,都有软肋,无可厚非。但身为君王,当将其遮掩,不示于人,才不会为人所利用。”
她没有说完,唐潆知道,她没有说完。阿爹的软肋是颜祁,而她的软肋……
倘若她那时得知,定会不管不顾去讨解药,颜逊伪君子真小人,他知她有所求,暂不会杀他。不仅如此,颜逊有所需,她定会满足。初登基时,她本不看重帝位,为了解药,拱手让人的荒唐事怕都做得出来。
所以,阿娘才瞒着她么?
抑或是……告诉她于事无补,牵机毒素早已深入肺腑,祸及双目是既定的后果,无可挽回?自己登基时,阿娘垂帘听政,她之诰令亦可征辟贤士名医,没有人会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但确无良方,只得听之任之么?
随着谈话的深入,零星的希望一点点被打得支离破碎,唐潆鼻间酸涩,双目通红,眼泪已在聚集,但她忍着,没有落下。她看向太后,再顾不得其他,紧紧抱住了她,力气大得犹如要将彼此揉碎,再不分离。
勉强挤出一个难看扭曲的笑容,她哽咽着道:“阿娘,本朝无神医良方,我便去异邦寻。天下之大,总有法子可寻,我会想办法,我一定会想办法。”
唐潆只恨,自己来得太晚,倘若再早一些——不,再早很多,她会比她年长,她会长到恰可陪伴她、保护她的年岁,她定会将她的“软肋”好好藏起来,不示于人,不让旁人有半分伤害她的可能,不让她独自承担这许多艰难苦痛。
但世间从无如果,这愿以我身心替你尝遍所受痛楚却求而不得的滋味,又何异于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