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3)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太阳水,中太羽水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咸温,下甘热,药食宜也。
丁亥 丁巳岁
上厥阴木,中少角木运,下少阳相火。清化热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三宫。风化三,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辛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戊子 戊午岁
上少阴火, 中太徵火运,下阳明金。热化七,清化九,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寒,下酸温,药食宜也。
己丑 己未岁
上太阴土,中少宫土运,下太阳水。风化清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五宫。雨化五,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甘和,下甘热,药食宜也。
庚寅 庚申岁
下上少阳相火,中太商金远,下厥阴木。火化七,清化九,风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辛凉,药食宜也。
辛卯 辛酉岁
上阳明金,中少羽水运,下少阴火。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一宫。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壬辰 壬戌岁
上太阳水,中太角木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酸和,下甘温,药食宜也。
癸巳 癸亥岁
上厥阴木, 中少徵火运,下少阳相火。寒化雨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九宫。风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咸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帝曰:善。五运之气亦复岁乎?
岐伯曰: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也。
帝曰:请问其所谓也?
岐伯曰: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
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如?
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
帝曰:其发也何如?
岐伯曰:土郁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昏黄黑,化为白气,飘骤高深,击石飞空,洪水乃从,川流漫衍,田牧土驹。化气乃敷,善为时雨,始生始长,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月真,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肿身重。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其乃发也。以其四气,云横天山,浮游生灭,怫之先兆也。
金郁之发,天洁地明,风清气切,大凉乃举,草树浮烟,燥气以行,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干,金乃有声。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山泽焦枯,土凝霜卤,怫乃发也。其气五,夜零白露,林莽声凄,怫之兆也。
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雾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暝,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太虚深玄,气犹麻散,微见而隐,色黑微黄,怫之先兆也。
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太虚苍埃,天山一色,或气浊色黄黑,郁若横云,不起雨,而乃发也,其气无常。长川草偃,柔叶呈阴,松吟高山,虎啸岩岫,怫之先兆也。
火郁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泽燔燎,材木流津,广厦腾烟,土浮霜卤,止水乃减,蔓草焦黄,风行惑言,湿化乃后。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月真愤,胪胀疡痱,呕逆瘛,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忄农,善暴死。刻终大温,汗濡玄府,其乃发也,其气四。动复则静,阳极反阴,湿令乃化乃成,华发水凝,山川冰雪,焰阳午泽,怫之先兆也。
有怫之应,而后报也,皆观其极而乃发也。木发无时,水随火也。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岁,五气不行,生化收藏,政无恒也。
帝曰:水发而雹雪,土发而飘骤,木发而毁折,金发而清明,火发而曛昧,何气使然?
岐伯曰:气有多少,发有微甚。微者当其气,甚者兼其下,征其下气而见可知也。
帝曰:善。五气之发,不当位者何也?
岐伯曰:命其差。
帝曰:差有数乎?
岐伯曰: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帝曰:气至而先后者何?
岐伯曰: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此候之常也。
帝曰:当时而至者何也?
岐伯曰:非太过非不及,则至当时,非是者眚也。
帝曰:善。气有非时而化者,何也?
岐伯曰:太过者当其时,不及者归其己胜也。
帝曰:四时之气,至有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
岐伯曰:行有逆顺,至有迟速,故太过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
帝曰:愿闻其行何谓也?
岐伯曰: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
帝曰:善。
黄帝问曰:五运六气之应见,六化之正,六变之纪,何如?
岐伯对曰:夫六气正纪,有化有变,有胜有复,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请遂言之。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阴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时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启;少阴所至为火府,为舒荣;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少阳所至为热府,为行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司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生,为风摇;少阴所至为荣,为形见;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少阳所至为长,为番鲜;阳明所至为收,为雾露;太阳所至为藏,为周密。气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阴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毛化;少阴所至为羽化;太阴所至为倮化;少阳所至为羽化;阴明所至为介化;太阳所至为鳞化。德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生化;少阴所至为荣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少阳所至为茂化;阳明所至为坚化;太阳所至为藏化,布政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飘怒大凉;少阴所至为大暄寒;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少阳所至为飘风燔燎霜凝;阳明所至为散落温;太阳所至为寒雪冰雹白埃。气变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挠动,为迎随;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暝;少阳所至为光显,为彤云,为曛;阳明所至为烟埃,为霜,为劲切,为凄鸣;太阳所至为刚固,为坚芒,为立;令行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里急;少阴所至为疡胗身热;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阳明所至为浮虚;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支痛;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太阴所至为禾畜满;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月行足病;太阳所至为腰痛。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软戾;少阴所至为悲妄;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阳明所至皴揭;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肿;少阳所至为暴注,瘛,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
帝曰:愿闻其用也。
岐伯曰: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故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
帝曰:自得其位何如?
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
帝曰:愿闻所在也。
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帝曰:六位之气,盈虚何如?
岐伯曰:太少异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帝曰:天地之气,盈虚何如?
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
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
岐伯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
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
岐伯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
帝曰:生者何如?
岐伯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瘛,肿胀,呕,鼽,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闷之病生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
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
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
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
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帝曰:假者何如?
岐伯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所谓主气不足,客气胜也。
帝曰:至哉!圣人之道,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请藏之灵兰之室,署曰《六元正纪》。非斋戒不敢示,慎传也。
上太阳水,中太羽水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咸温,下甘热,药食宜也。
丁亥 丁巳岁
上厥阴木,中少角木运,下少阳相火。清化热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三宫。风化三,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辛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戊子 戊午岁
上少阴火, 中太徵火运,下阳明金。热化七,清化九,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寒,下酸温,药食宜也。
己丑 己未岁
上太阴土,中少宫土运,下太阳水。风化清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五宫。雨化五,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热,中甘和,下甘热,药食宜也。
庚寅 庚申岁
下上少阳相火,中太商金远,下厥阴木。火化七,清化九,风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辛凉,药食宜也。
辛卯 辛酉岁
上阳明金,中少羽水运,下少阴火。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一宫。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苦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壬辰 壬戌岁
上太阳水,中太角木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酸和,下甘温,药食宜也。
癸巳 癸亥岁
上厥阴木, 中少徵火运,下少阳相火。寒化雨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九宫。风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咸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帝曰:善。五运之气亦复岁乎?
岐伯曰: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也。
帝曰:请问其所谓也?
岐伯曰: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
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如?
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
帝曰:其发也何如?
岐伯曰:土郁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昏黄黑,化为白气,飘骤高深,击石飞空,洪水乃从,川流漫衍,田牧土驹。化气乃敷,善为时雨,始生始长,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月真,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肿身重。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其乃发也。以其四气,云横天山,浮游生灭,怫之先兆也。
金郁之发,天洁地明,风清气切,大凉乃举,草树浮烟,燥气以行,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干,金乃有声。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山泽焦枯,土凝霜卤,怫乃发也。其气五,夜零白露,林莽声凄,怫之兆也。
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雾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暝,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太虚深玄,气犹麻散,微见而隐,色黑微黄,怫之先兆也。
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太虚苍埃,天山一色,或气浊色黄黑,郁若横云,不起雨,而乃发也,其气无常。长川草偃,柔叶呈阴,松吟高山,虎啸岩岫,怫之先兆也。
火郁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泽燔燎,材木流津,广厦腾烟,土浮霜卤,止水乃减,蔓草焦黄,风行惑言,湿化乃后。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月真愤,胪胀疡痱,呕逆瘛,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忄农,善暴死。刻终大温,汗濡玄府,其乃发也,其气四。动复则静,阳极反阴,湿令乃化乃成,华发水凝,山川冰雪,焰阳午泽,怫之先兆也。
有怫之应,而后报也,皆观其极而乃发也。木发无时,水随火也。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岁,五气不行,生化收藏,政无恒也。
帝曰:水发而雹雪,土发而飘骤,木发而毁折,金发而清明,火发而曛昧,何气使然?
岐伯曰:气有多少,发有微甚。微者当其气,甚者兼其下,征其下气而见可知也。
帝曰:善。五气之发,不当位者何也?
岐伯曰:命其差。
帝曰:差有数乎?
岐伯曰: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帝曰:气至而先后者何?
岐伯曰: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此候之常也。
帝曰:当时而至者何也?
岐伯曰:非太过非不及,则至当时,非是者眚也。
帝曰:善。气有非时而化者,何也?
岐伯曰:太过者当其时,不及者归其己胜也。
帝曰:四时之气,至有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
岐伯曰:行有逆顺,至有迟速,故太过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
帝曰:愿闻其行何谓也?
岐伯曰: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
帝曰:善。
黄帝问曰:五运六气之应见,六化之正,六变之纪,何如?
岐伯对曰:夫六气正纪,有化有变,有胜有复,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请遂言之。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阴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时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启;少阴所至为火府,为舒荣;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少阳所至为热府,为行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司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生,为风摇;少阴所至为荣,为形见;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少阳所至为长,为番鲜;阳明所至为收,为雾露;太阳所至为藏,为周密。气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阴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毛化;少阴所至为羽化;太阴所至为倮化;少阳所至为羽化;阴明所至为介化;太阳所至为鳞化。德化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生化;少阴所至为荣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少阳所至为茂化;阳明所至为坚化;太阳所至为藏化,布政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飘怒大凉;少阴所至为大暄寒;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少阳所至为飘风燔燎霜凝;阳明所至为散落温;太阳所至为寒雪冰雹白埃。气变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挠动,为迎随;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暝;少阳所至为光显,为彤云,为曛;阳明所至为烟埃,为霜,为劲切,为凄鸣;太阳所至为刚固,为坚芒,为立;令行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里急;少阴所至为疡胗身热;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阳明所至为浮虚;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支痛;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太阴所至为禾畜满;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月行足病;太阳所至为腰痛。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软戾;少阴所至为悲妄;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阳明所至皴揭;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肿;少阳所至为暴注,瘛,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
帝曰:愿闻其用也。
岐伯曰: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故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
帝曰:自得其位何如?
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
帝曰:愿闻所在也。
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帝曰:六位之气,盈虚何如?
岐伯曰:太少异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帝曰:天地之气,盈虚何如?
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
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
岐伯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
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
岐伯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
帝曰:生者何如?
岐伯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瘛,肿胀,呕,鼽,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闷之病生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
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
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
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
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帝曰:假者何如?
岐伯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所谓主气不足,客气胜也。
帝曰:至哉!圣人之道,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请藏之灵兰之室,署曰《六元正纪》。非斋戒不敢示,慎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