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虞公最后一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阅书小说网 www.yueshu.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出预料,两日后李世民从济源回来,对大肆操办中元祭礼的两个儿子大加赞许。
李承乾和李泰皆得嘉许赏赐,看似平分秋色,不分胜负。
但这一遭,还有一个好消息从长安传来——太子妃苏氏已有孕两月,李承乾特意派快马向君父报喜。
果不其然,李世民闻听消息后龙颜大悦,立即下旨给东宫赏赐了不少珍玩药品,以及百济刚刚进贡的上好人参,给儿媳妇安胎。
虽说已经不是头一回当爷爷,已然有李欣这么个孙子了,但李世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更甚往昔。
毕竟此孙非彼孙,大有区别。
一来李承乾是嫡长子,又是当朝太子,储君有子意味着江山得有直系传承,在重视血脉传承的古代,这一点至关重要。
再者,有孕的是太子妃,腹中之子便是嫡出,是大唐正经的长子嫡孙。只要落草的是个男孩,身份将尊贵异常。
而李泰的儿子李欣,终究只是个庶子,若非是皇帝头一个孙子,孙以稀为贵,哪能这般金贵?
虽说李泰一直有意回避此事,特↘,意将李欣养在王妃阎婉膝下,仍旧不能改变儿子的出身。毕竟李欣出生之时,刚刚大婚不久的阎婉不过才十一岁,从生理角度而言,怀孕生子有些不切实际。
庶子终究是庶子,而且还是次子的庶子,出身差了太多太多。
毫无疑问,而今太子妃苏氏腹中的孩子更为尊贵,意义非凡。难怪李世民高兴,倍加重视,皆在情理之中。
李泰少不得有些黯然,前番得了魏王池的赏赐,算是领先,风光一时。而今太子妃有孕,太子李承乾迅速追上来,并且大有反超之势。
本来是重要臂助,可以加分添彩的儿子李欣,也骤然大失光彩,着实损失不少啊!
怎么办?
有人给他出主意,弹劾太子不孝,理由是守孝期间行房,致使妻妾有孕。
听到此言,李泰哭笑不得,顺手便一巴掌抽过去,这样的傻逼实在不宜留在魏王府,丢人现眼不说,说不定哪天还会坑害主人。
先不说皇家守孝以日代月,只需守孝二十七日即可,纵然真该守孝三年,又能如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更何况长孙皇后生前一直期盼太子早日得子,如今如愿以偿,太子妃有孕算是大慰母后在天之灵,乃是天大尽孝的喜事,谁敢说句坏话?
关乎此事,只能默默祈祷太子妃苏氏生个女儿。然后办好魏王府的文学馆,编好《括地志》,几日后的文会亦十分重要……
然而李泰万万没想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洛阳宫中,有人刚刚“参”了他一本。
……
贞观殿里,李世民正在单独接见柱国老臣虞世南。
“臣虞世南拜见陛下。”
“伯施不必多礼,快坐!”李世民对这位比自己父亲更年长的老臣很是尊敬。
“谢陛下。”
李世民笑问道:“此番江都之行可还顺利?”
虞世南激动道:“托陛下洪福,一切顺利,临终前能去拜祭一回兄长,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提及故人,李世民似也颇有感慨,叹道:“你们兄弟都是治世能臣,可惜令兄被宇文化及所害……朕得汝,甚幸之。”
“陛下谬赞了,臣垂垂老矣,能得陛下器重,实属荣幸。”
“卿不必过谦,此去江都,一路见闻,可要向朕进谏点什么?”李世民轻声笑问,似想要通过虞世南了解些许江淮讯息。
“今年江淮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臣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前两日到了洛阳……”
听到虞世南话中有转折意味,李世民当即问道:“洛阳怎样?”
“回陛下,臣前日回到洛阳,曾前往伊阙故地重游,见宾阳洞前工匠劳作,方知是魏王为先皇后修造佛龛,殿下仁孝之心甚佳,但是……”
“但是怎样?”涉及亡妻爱子,李世民眉头紧锁,目光陡然凝重了许多。
虞世南沉声道:“臣见监工手持皮鞭,对工匠多有责打,似不惜民力,力求进度……臣以为,如此急躁苛待,似有失皇家仁爱;
且先皇后在世,仁厚爱民的德行天下皆知,如今修佛龛既是为娘娘祈福,却有违娘娘教诲,此举恐怕不妥……”
李世民眉头几动,追问道:“果真如此吗?”
“臣亲眼所见。”
“此事是青雀主持,他知晓吗?”李世民没头没脑地又问了一句。
虞世南沉吟片刻,低声道:“殿下或许失察,或许尽孝心切,操之过急……”
没有准确的答案,也未正面回答,但李世民心中却已然有数。
至少有一点,李泰已然是罪责难逃。如果不知道,则是失察之罪,挨点训斥,丢点面子罢了,没什么大事;如果知道,那可就是大事了,如此急功近利,意图何在?
李世民虽然爱子无原则,但终究是帝王,丝毫不糊涂,尤其闻听重臣谏言之时,考虑的自然就多了。
而且佛龛关乎为爱妻祈福,李世民非常重视,更容不得旁人在这件事上有小动作,亵渎爱妻。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深沉,悠悠道:“关乎此事,朕会叮嘱魏王,让他勿急勿躁,爱惜民力,弘扬朝廷和皇后的仁德。”
“陛下圣明。”虞世南心里有数,点到为止即可。
“伯施,你有心了。”
虞世南顿首道:“陛下,谏言乃是为臣者本分,陛下能够采信更是为臣者幸运,老臣深感有生之年,得遇陛下这样的明主。
只是老臣已然年迈,自觉精力大不如前,恐难再侍奉君前,故请陛下恩准臣归家安养……”
辞官!
奏上最后一谏,虞世南突然提出辞官!
八十岁高龄,提出这样的请求似乎合情合理。尤其是长途跋涉,祭奠亡兄之后,更加心有感触,这都可以理解。
但虞世南这一走,朝中局势似乎会有些微妙变化,这是李世民必须要考虑的。
第一反应,李世民有心挽留,但转念一想,虞世南已经八十岁了,又能再挽留多久?强留朝中,不让老臣安养晚年,似乎也不是仁君作风。
所以这事,他不能反对,但是眼下……时机似乎不那么恰当。
“伯施啊,你年纪确实大了,回家安养晚年,含饴弄孙也在情理之中,是应该。不过眼下,朕还离不开你啊!”李世民诚恳道:“再等等,待明年年初时再归家,可好?”
李二陛下的心思,虞世南了然于心,皇帝需要这半年时间来重新布置,也许还得寻找新的合适人选。
此事不只关乎皇帝,关乎朝堂,也关乎自己身后的一大群人。这个时候,只要自己还能动弹,便不能立即撂挑子。略微的沉吟后,虞世南欣然道:“臣遵旨!”
ps:虞世南是次子,但过继给叔父虞寄,故字伯施。按古代取表字传统,“伯”为嫡长子所用字眼。
不出预料,两日后李世民从济源回来,对大肆操办中元祭礼的两个儿子大加赞许。
李承乾和李泰皆得嘉许赏赐,看似平分秋色,不分胜负。
但这一遭,还有一个好消息从长安传来——太子妃苏氏已有孕两月,李承乾特意派快马向君父报喜。
果不其然,李世民闻听消息后龙颜大悦,立即下旨给东宫赏赐了不少珍玩药品,以及百济刚刚进贡的上好人参,给儿媳妇安胎。
虽说已经不是头一回当爷爷,已然有李欣这么个孙子了,但李世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更甚往昔。
毕竟此孙非彼孙,大有区别。
一来李承乾是嫡长子,又是当朝太子,储君有子意味着江山得有直系传承,在重视血脉传承的古代,这一点至关重要。
再者,有孕的是太子妃,腹中之子便是嫡出,是大唐正经的长子嫡孙。只要落草的是个男孩,身份将尊贵异常。
而李泰的儿子李欣,终究只是个庶子,若非是皇帝头一个孙子,孙以稀为贵,哪能这般金贵?
虽说李泰一直有意回避此事,特↘,意将李欣养在王妃阎婉膝下,仍旧不能改变儿子的出身。毕竟李欣出生之时,刚刚大婚不久的阎婉不过才十一岁,从生理角度而言,怀孕生子有些不切实际。
庶子终究是庶子,而且还是次子的庶子,出身差了太多太多。
毫无疑问,而今太子妃苏氏腹中的孩子更为尊贵,意义非凡。难怪李世民高兴,倍加重视,皆在情理之中。
李泰少不得有些黯然,前番得了魏王池的赏赐,算是领先,风光一时。而今太子妃有孕,太子李承乾迅速追上来,并且大有反超之势。
本来是重要臂助,可以加分添彩的儿子李欣,也骤然大失光彩,着实损失不少啊!
怎么办?
有人给他出主意,弹劾太子不孝,理由是守孝期间行房,致使妻妾有孕。
听到此言,李泰哭笑不得,顺手便一巴掌抽过去,这样的傻逼实在不宜留在魏王府,丢人现眼不说,说不定哪天还会坑害主人。
先不说皇家守孝以日代月,只需守孝二十七日即可,纵然真该守孝三年,又能如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更何况长孙皇后生前一直期盼太子早日得子,如今如愿以偿,太子妃有孕算是大慰母后在天之灵,乃是天大尽孝的喜事,谁敢说句坏话?
关乎此事,只能默默祈祷太子妃苏氏生个女儿。然后办好魏王府的文学馆,编好《括地志》,几日后的文会亦十分重要……
然而李泰万万没想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洛阳宫中,有人刚刚“参”了他一本。
……
贞观殿里,李世民正在单独接见柱国老臣虞世南。
“臣虞世南拜见陛下。”
“伯施不必多礼,快坐!”李世民对这位比自己父亲更年长的老臣很是尊敬。
“谢陛下。”
李世民笑问道:“此番江都之行可还顺利?”
虞世南激动道:“托陛下洪福,一切顺利,临终前能去拜祭一回兄长,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提及故人,李世民似也颇有感慨,叹道:“你们兄弟都是治世能臣,可惜令兄被宇文化及所害……朕得汝,甚幸之。”
“陛下谬赞了,臣垂垂老矣,能得陛下器重,实属荣幸。”
“卿不必过谦,此去江都,一路见闻,可要向朕进谏点什么?”李世民轻声笑问,似想要通过虞世南了解些许江淮讯息。
“今年江淮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臣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前两日到了洛阳……”
听到虞世南话中有转折意味,李世民当即问道:“洛阳怎样?”
“回陛下,臣前日回到洛阳,曾前往伊阙故地重游,见宾阳洞前工匠劳作,方知是魏王为先皇后修造佛龛,殿下仁孝之心甚佳,但是……”
“但是怎样?”涉及亡妻爱子,李世民眉头紧锁,目光陡然凝重了许多。
虞世南沉声道:“臣见监工手持皮鞭,对工匠多有责打,似不惜民力,力求进度……臣以为,如此急躁苛待,似有失皇家仁爱;
且先皇后在世,仁厚爱民的德行天下皆知,如今修佛龛既是为娘娘祈福,却有违娘娘教诲,此举恐怕不妥……”
李世民眉头几动,追问道:“果真如此吗?”
“臣亲眼所见。”
“此事是青雀主持,他知晓吗?”李世民没头没脑地又问了一句。
虞世南沉吟片刻,低声道:“殿下或许失察,或许尽孝心切,操之过急……”
没有准确的答案,也未正面回答,但李世民心中却已然有数。
至少有一点,李泰已然是罪责难逃。如果不知道,则是失察之罪,挨点训斥,丢点面子罢了,没什么大事;如果知道,那可就是大事了,如此急功近利,意图何在?
李世民虽然爱子无原则,但终究是帝王,丝毫不糊涂,尤其闻听重臣谏言之时,考虑的自然就多了。
而且佛龛关乎为爱妻祈福,李世民非常重视,更容不得旁人在这件事上有小动作,亵渎爱妻。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深沉,悠悠道:“关乎此事,朕会叮嘱魏王,让他勿急勿躁,爱惜民力,弘扬朝廷和皇后的仁德。”
“陛下圣明。”虞世南心里有数,点到为止即可。
“伯施,你有心了。”
虞世南顿首道:“陛下,谏言乃是为臣者本分,陛下能够采信更是为臣者幸运,老臣深感有生之年,得遇陛下这样的明主。
只是老臣已然年迈,自觉精力大不如前,恐难再侍奉君前,故请陛下恩准臣归家安养……”
辞官!
奏上最后一谏,虞世南突然提出辞官!
八十岁高龄,提出这样的请求似乎合情合理。尤其是长途跋涉,祭奠亡兄之后,更加心有感触,这都可以理解。
但虞世南这一走,朝中局势似乎会有些微妙变化,这是李世民必须要考虑的。
第一反应,李世民有心挽留,但转念一想,虞世南已经八十岁了,又能再挽留多久?强留朝中,不让老臣安养晚年,似乎也不是仁君作风。
所以这事,他不能反对,但是眼下……时机似乎不那么恰当。
“伯施啊,你年纪确实大了,回家安养晚年,含饴弄孙也在情理之中,是应该。不过眼下,朕还离不开你啊!”李世民诚恳道:“再等等,待明年年初时再归家,可好?”
李二陛下的心思,虞世南了然于心,皇帝需要这半年时间来重新布置,也许还得寻找新的合适人选。
此事不只关乎皇帝,关乎朝堂,也关乎自己身后的一大群人。这个时候,只要自己还能动弹,便不能立即撂挑子。略微的沉吟后,虞世南欣然道:“臣遵旨!”
ps:虞世南是次子,但过继给叔父虞寄,故字伯施。按古代取表字传统,“伯”为嫡长子所用字眼。